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汉迁都了,《中原日报》也搬家了。陈汉没有从头再搞出一份新的国家报刊来,在南京这个谈不上中原的地方,《中原日报》继续着自己官方第一喉舌的生涯。

    开篇头条不是别的,而正是最近吵闹的天下皆知的军人合作社分家事宜,’大分裂‘终于来到了。

    陈鸣眼睛在方正字上一扫而过,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因为现在的这一幕在军人合作社成立之初他就已经预料到了。只是想到国安传来的消息,那大会议上的一次次争吵,却也真的让人伤感。

    当然,这不能说军人间的战友情谊在切身的经济利益面前也一样的薄纸样儿脆弱。而只能说连续几年的吃亏下,军人们的忍耐心已经达到了极点。所以当秋季收获的季节结束之后,一股潮流掀起,然后就无可阻挡的冲垮了那道名为‘战友情’的堤坝。

    亲兄弟,明算账么。

    事情闹得很大,也幸亏赶到了陈鸣战京津的时候,还有干隆的翘辫,连续的重磅消息抢占头条,这才一直没上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不然的话,军人的形象问题多少要受到一些打击的。

    从一开始的争吵,到最后的撕逼大战。各个省的分部讲事实摆证据,当所有的矛盾都彻底爆发出来后,等待军人合作社的结果就只能是分家。从一个覆盖了半个中国的庞然大物变成了一个个以省为限制的独立经济体,普通的老百姓可能自从报纸上的爆料里只看到金光闪闪的金钱,但在另外的一群大商人眼中,那就是挠头了。这个范围还包括那些洋人们!

    对于报纸上的爆料,后者比中国本土商人更加重视,因为这是一个估摸中国经济和收入水准的重要资料。

    除了《中原日报》,一块抵到陈鸣手中的还有其他的十几份报纸,各种类型的都有,甚至有两份还是与足球和跑马赌盘相关的小报。后者纸质粗糙,印刷质量差,价格更便宜到一铜分一份。铜分是复汉军新增加的一种小额金属货币,复汉军取消了银分,改为铜角,一铜角就是一银分,十铜角顶一银角,十铜分合一铜角。

    虽然陈鸣很欣喜的看到足球和赛马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在南京生根发芽了,也很高兴的看到报业的发展,但对于小报的危害他是很清楚的,已经敦促政府方面出台一个《新闻法》,对于报社和报纸都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个时代可不需要啥子的‘新闻自由’!

    早上吃饭的时候顺着看报纸,陈鸣似乎也养成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但他真的没时间在饭后再悠闲悠哉的纵览报纸。乘着马车,两边数十名侍卫,从太子府抵到大都督府几分钟的时间就到了。

    “殿下,英法、普鲁士、奥地利都转来了要正式建立领事馆的请求。”

    “父王怎么说?”

    “大王说为时尚早,不如再缓一年。”

    陈鸣刚在大都督府里坐下,汪辉祖就捧着一摞厚厚的文件进了来,明着是要有无数的事情汇报。而实际上作为陈鸣出征后留守大都督府的长史,汪辉祖眼睛中最最重要的环节是陈惠的健康。他今天出现的这么早,是因为半个小时前他刚收到了密报。

    “我爹昏过去啦?还是在婉嫔床上?”陈鸣的脸色很精彩很精彩。

    “殿下,消息千真万确。”

    “可是我娘传来的信儿?”

    “不是王后娘娘,是赵二喜那一条线。臣已经派人联络王后娘娘。”汪辉祖再好的涵养,这个时候嘴角也禁不住抿出了一抹笑。

    而陈鸣此时的感觉就十分之复杂了。一方面那个啥是吧,可另一方面他又想让陈惠健健康康的占着位置。否则轮到他坐龙椅,他还怎么能轻易地领兵出战?

    皇权的诱惑力是没得说的,可战场也是陈鸣的挚爱啊。统带千军万马,横行天下,那是何等畅快的事儿?

    樯橹飞灰湮灭,敌酋仓皇而逃。

    算上前世的岁数,加上这一时刻穿越的时间,陈鸣也才三十多岁。战争对男人的诱惑比囊中之物的皇权又少几分呢?

    对比开国皇帝,当一个‘唐太宗’也没什么不好的。

    可他也必须承认,陈惠的健康如果真的不好了,陈鸣自己的地位也就越发的固若金汤。而且他心理面也隐隐的在可怜着陈惠,陈鸣自个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陈惠与高氏的感情已经到了相敬如宾的地步了。被自己老婆、‘孩子’如此对待,陈惠怎么不是可怜人呢?

    这就是天家无父子啊。

    “陈岗呢?”

    “陈大人与彭忠瑞联系是更紧密了。只是这两者与新儒家对立也越来越尖锐了。”汪辉祖曾经是多么担心陈岗的身份啊,结果这位陈家大爷自断前程,不跟前途光明的‘新儒’搅合一起,虽然后者很可能根本就不带他一起玩,沈国贞可是陈鸣的铁杆;但他非要同彭忠瑞一块站到旧儒的坑里,那就免不了的要一点点的给时代埋掉。

    汪辉祖退下后,陈鸣在位置上坐了好长一段时间,最终,内心里的重重复杂情感都化为了一次长长地唿气……

    这一天一切如常,陈鸣在大都督府里耗了半天,下午时候走了一趟成均公学。他的宝贝儿子已经四周岁了,再有两年也该入学了。对于这所中国第一的贵族学校,陈鸣很关心的。当然也是为了散散心。

    学校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面也少不了你争我斗,可对比外面,那就温柔的像个怀春少女。再说了,现在的成均公学还只是一个小学。

    刚刚走进学校,陈鸣就听到了孩子们的欢笑声。现在的成均公学才只有三个学段,三年级往上还都空着呢。

    成均公学有相当一部分外国老师,他们在交手学生外语的同时,自己也在全力的学习中文,因为中文的甲乙丙丁四级考试,每过一级都能给他们带来额外的薪水加成。这些老师学习中文的**很强烈。

    当然,最能感受孩子欢乐的地方还是操场。大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一年级三班。

    陈鸣都能从中看到几个熟人,比如陈继卿的儿子,比如苏禄候的孙子,还有陈岗的儿子。

    作为一个贵族学校,德智体美劳是对教学宗旨的基本定位。成均公学里如果诞生出一个书呆子,那是学校的耻辱,相比起传统的知识传授,自然和体育的地位似乎要更加突出。前者开阔学生们的眼界,后者锻炼学生们的体魄和意志。

    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确实很能让人散去内心的烦恼。只是啊,陈汉现在只有这么一所成均公学,在地方州县里,很多州县的公立学堂老师都配不全,而即使有了老师,也很少有学生去读。在很多人眼里面,科举考试中含金量最高的进士科还是靠‘四书五经’的!

    陈鸣也不急。这事儿,就要一点点的转变。而且他们手中合格的‘老师’数量也堪忧,各省虽然都建立了师范学院,可要等合格的学生走出校门,还为时尚早。

    就在心身轻快的陈鸣游荡在成均公学的时候,同时间下关码头外的一家街边小店里。

    两个年级不大的年轻人相对而坐,桌子上只有一凉一热两道普通的菜肴,再人手一碗米饭。一旁放着一个茶壶和俩水杯。

    “沈源,你真要去四川做工啊?那里现在的局势还不明,第一师虽然势若破竹,但它还要兼顾云南,万一战事波折,苦的可就是你这样的公员了。”

    黄定友感觉自己同窗实在太轻率了。他家中就算有困难,也不该轻易的跑去四川啊。如果去了四川坚持不下来,半途而废,这就等于身上有了莫大的污点,就很难再有出头之日了。

    沈源今年十八岁还不满,他放下筷子,脸上带着苦涩,如果有别路可走,他如何愿意冒险去四川呢?但他父亲上半年病去,家里的家当为了给父亲看病买药是卖了个精光。而母亲因为悲痛卧床不能起,家中弟妹年纪又不大,他这个做长子的如果还不能挑起家里的大梁,那就枉为人子了。

    “定友,我家中是实在揭不开锅了。家母体弱,还有一双弟妹在,我身为长子长兄,必须把这家给撑起来啊。”到四川工作是有危险,但薪水也丰厚啊,而且收录条件也低。

    “战区省份公员的工资比其他地方本就高出一级,政府外派的工作队,如流动法庭,薪水比呆在城里的公员又要高上一级,加上补贴、津贴,我每个月就能拿到十五块银元的,这样家中不但吃食花销有了,还能存下一笔钱来。等过上几个月家中的经济好转了,我就要田不要饷。辛苦伤几年,我沈家就能重新站起来。”

    沈源给自己的同窗算起了自己一个月除了银元外还能拿到的物质补助。包括两双鞋子、二十斤大米、五斤油、两斤糖、十斤水果、五尺布、五斤鸡蛋或五条鱼,全拢在一块怎么的也能值上一块多银元!那油米鸡蛋水果糖啥的,正好给他母亲弟妹补补身子。

    小门小户人家,这些实物补助拿回家里贴补家用,每个月能给家里剩下很多钱的!

    “不过我听说你们下乡之前,要先在哪个政治和法律学院学上几个月!?”

    “是有这么回事。我们这一批人的学习点都在武汉。学习期间每天吃住都在学校,逢十休息一日,待遇还不变。”沈源说道这里感觉着很安心。而黄定友却噗嗤一笑,“你小子真是钻进钱眼里了。学校里吃住待遇固然一等一的好,可制度严格,一切都以军队的纪律为先。每日清晨六点就要起床跑操,围着校场跑上三圈。接着再是早读,到七点,全校师生准时吃饭。八点准时上课。”

    要问黄定友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那因为他的一个表兄就考进了政治学院,没有去鲁山的中心校区,而分到了武汉的分校。

    “每日所学之书不类经典。当今朝廷尚杂学,政治学院的教学更是以此为基,说是扩展学生的见识,开拓眼界。法学方面我到没听人提到过,但想来也少不了要读那一本本厚厚的大部头,还有模拟教学,课堂实践。”黄定友说这些话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见多识广’,而是给沈源提一个醒儿。

    听到黄定友说起课程,沈源脸上的表情苦涩的能滴水。陈汉的规章制度,不是说你报名了进学校了,就万事大吉了。三个月到半年的学习期,每月的考试那就是一道鬼门关。如果六个月后还不能走出校门,那就只能被降级使用,或是被清退。

    当然,沈源脸上虽然很苦涩,内心里却鼓着无比坚决的信心。他不想被清退,他不会被清退!不会被直接踢出学校,填进地方政府下辖各机关里,做真正无出头之日的底层基层。

    ……

    汉王宫里。

    只穿着一身中衣的陈惠忍着腥味,将玉碗里的鹿血一饮而尽。作为自古以来的珍品,味道于鹿血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面,重要的是它的功效。南方没有马鹿,只有梅花鹿,为了保证陈惠饮用鹿血的供应,南京城外都已经修起了一个鹿苑。

    “咳咳咳……”陈惠咳嗽了一声,拿起手绢擦了擦嘴角。脸色有些迟疑不定,但很快又‘咳咳’起来的病疾让他眼睛一闭,最终下定了决心:“传旨,朕身体欠安,正旦大祭,着太子代祭祖宗先灵。”

    “咳咳咳…………”几句话刚说后,一阵不能忍耐的痒意就从喉咙中升起来,陈惠再次剧烈的咳嗽起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四章 皇族的尊严

    陈惠的旨意就仿佛落入大海的一颗石子,没有在南京激起半点的风浪。陈汉的文武百官顺理成章的看待着这一切。大王病了,太子接过来干,有什么问题吗?

    所以啊,歌照唱,舞照跳,南京城里一如既往。

    而随着封印的时候到来,有人却满脸苦涩了。这人就是陈岗!内心很不是滋味很愤怒的陈岗来到了太子府上求见。“太子,刘文欺人太甚,欺人太甚。”陈岗早就不喊陈鸣‘二弟’了。

    “这等大字就识得一箩筐的粗人,竟然于文教部中占据现今之高位,立于国家教化之所,欺上瞒下,弄权舞弊……”陈鸣已经把耳朵闭上了,而陈岗则在他面前指天咒地的痛骂了刘文足足两刻钟。

    “太子,你为国家之储君,可不能因为刘文之弟为您心腹,就放纵这不学无术之辈祸害江山啊。”陈岗激动的只抓住陈鸣的袍子。两刻钟前还立在陈鸣边上的刘武,人早就退到门口了,低头不语。

    陈鸣看着脑门上青筋都暴起的陈岗,真不知道是好气还是好笑。他来找自己就是为了告刘文的状吗?而不远处一个房间中坐着的汪辉祖和熊炳章两人,一个一脸悠闲,一个笑着摇头。“焕曾兄果然有识人之明,吾不如也。”熊炳章轻松的对汪辉祖笑着,亏他先前还那么的担忧陈岗,如今看真的是杞人忧天了。

    “此一呆人耳,不足为虑。”汪辉祖放下手中的茶盏,颇有意味的说道:“炳章兄可知道他今日为何对刘文如此气恨至极?”

    “愿闻其详。”熊炳章之前跟着陈鸣在外,才回南京,对于这事儿可不清楚。

    “说起来也确实是刘文有些龌龊。这位岗大爷与彭忠瑞等人倒腾了一个所谓的正友会,来跟新儒打擂台。新儒不是已经拿下了国文教科书的编裁权了吗?正友会就自己也搞出了一套读本,送交文教部审核。听说还专门宴请了刘文,好话说了一大堆。”

    “没送银子送女人?”

    “哈哈,炳章兄说笑了。刘文他敢收么?太子知道了能削死他。何况正友会以‘儒门正宗’自诩,也要脸的。”人家身后可是有陈岗和彭忠瑞的。

    “结果刘文把正友会涮了好大一趟。直接就卡死了,外头还没传出消息来。一直到文教部封印放假,正友会的人拿到了回执,才知道不对。他们之前都以为读本已经递到审核组了呢。”

    陈鸣这里。陈鸣的脸色很精彩,也就比第一次知道他老爹病在了女人床上时的表情逊色一筹。

    “这刘文实在不像话!”

    “你放心。《官员问责条例》已经不是摆设,它适用在所有人的身上。刘文也不例外。”陈鸣没有说一定办了刘文,也没有给刘文推脱,那样手段都太低级了。他也相信以刘文的性格干不出来自己找屎的事儿来,所以啊,顺手就推出了《官员问责条例》,义正言辞。

    陈岗没能得到确切的答复,当然不满意。可再多的不满意他也只能憋着,“依法办事!”有什么错?

    你陈岗跟刘文有什么仇什么怨?能比国法还要大?

    “看来我是真的多心了。”望着陈岗央央而去的背影,陈鸣内心里这般的想着。就这样的陈岗,他会生野望,敢生苗头吗?还是说他能把自己的野心跟筹谋隐匿的丁点也不漏出来,让陈鸣留在南京的这么多人手全做了瞎子聋子?

    “爹,我要滑滑梯……”送走陈岗,刚走进二门,陈鼎就跟一颗肉球一样撞到陈鸣腿上。

    “滑滑梯,滑滑梯,我要滑滑梯,我要滑滑梯……”

    陈鸣看着前方刚从走廊转过来的李小妹一行人,低头拍着‘复读机’陈鼎的头问:“什么是滑滑梯啊?”

    “爹骗人,爹知道滑滑梯的。学校里头的滑滑梯就是爹造的,这是那里的老师告诉我的了。”陈鼎立刻就不满意了,抓着陈鸣的下摆,仰着头,两个黑珍珠一样的眼睛直视着陈鸣,小脸红红的,气唿唿的看着自己的‘坏爹’。

    李小妹上午带着陈鼎去成均公学了,陈鸣是知道的。“小家伙到机灵。你在学校玩滑滑梯了?好玩吗?”

    “好玩。”陈鼎小脸瞬间变成了笑,跟一个红苹果一样,“爹,你给我造一个吧。我要天天玩。”

    因为陈鼎自从生下来,陈鸣就常常出征在外,所以回到家中的陈鸣对于儿子是一百个疼爱,小陈鼎不怕自己的爹,却怕自己的娘。

    “不许给他造。”耳朵里传来了李小妹强压着火气的声音。陈鼎立刻绕到了陈鸣屁股后面。

    “又怎么啦他?”陈鸣笑了起来。一看李小妹的样子,还有陈鼎利索的躲藏,就知道小家伙在外面绝对闯祸了。

    “你问问他!小小年纪就知道仗势欺人,自己一个人独占滑滑梯。还把大兄家的老二给打出了血。”虽然只是鼻子出血了。

    李小妹觉得自己的脸都要被陈鼎丢光了。尤其在知道陈鼎先前对着一群年龄比自己还要大两三岁的成均公学的孩子叫嚣着说,“我爹是太子,比你们的爹都大,我也比你们大,你们都要听我的。只准我玩,你们谁也不准玩!”

    要不是顾忌在外面,李小妹当场都要抽陈鼎了。后来回府的时候,陈鼎在马车里就已经被狠训看一顿。可看样子这并没有什么用。刚刚脚一站地,陈鼎就欢快的来找陈鸣要‘滑滑梯’了。

    陈鸣有点头疼了,陈鼎的‘叫嚣’确是有点过了,但怎么教育孩子,陈鸣还没有李小妹有心得呢。

    不给孩子立规矩,怕孩子好习惯养不成!给孩子立太多规矩,怕影响孩子的自由成长!当家长对于立规矩这个事儿,还真是挺头疼。而且陈鼎还是陈鸣第一个儿子,是陈汉王朝将来的第一继承人!

    “爹,爹……哇……”看着被李小妹揪着耳朵离开的儿子,陈鸣给了挂着眼泪扭头向自己求救的陈鼎一个无奈的笑脸。

    “太子妃对王长孙殿下太过严厉了一些了。”汪辉祖在陈鸣身边说着。刚才那严母教子的时候,他和熊炳章、刘武都到了。“君王之尊自该有一番霸道。待到王长孙再大几岁,懂得了人情世故,蕴霸道于外柔之内,呵呵……”那就是一个合格的皇家子弟。

    当然,汪辉祖对于皇不皇的实际上也不清楚。这话说的有些‘自以为是’了,因为只要让陈鸣听了高兴就行。

    不过当天陈鸣就派人去了陈岗府上,送了好多东西,还专门有一个小城堡,完全手工制作,里头楼阁平台,有大树小桥,有人,有兵,有马,有车,还有船,每个都可以拿些变动位置,一定程度上还能锻炼孩子的想象力,精巧之极。这是给小孩的赔罪。且在第二天陈鸣就把刘文招进了太子府来。“我知道你留的有后手,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

    “殿下英明,臣绝不敢欺上瞒下,弄权渎职。”刘文脸上带着假假的谄笑,可陈鸣却觉得这笑容里充满了得意,就更能断定这家伙留的有后手了。“殿下请看这正友会编撰的小学学堂读本。”

    “内容皆取自《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琼林幼学》、《增广贤文》和《声律启蒙》。”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幼学启蒙教材,除了没有《朱子家训》。很显然,正友会上下也知道陈鸣对朱熹是严重的不感冒。虽然《朱子家训》不能跟朱熹本人亲密无间的结合起来,就像蔡京和他的字一样。单独的看《朱子家训》觉得真心是: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全是中国普世价值观的追求。大家如果真正依此践行,不仅能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更能构建美满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但正友会还是很知趣的把它拿下了。

    “然我文教部关于学堂读本的规定,其虽是文学,但易通俗,宗旨是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取材儿童的周遭,随之成长慢慢扩大至社会、自然、艺术。要求尽量容纳儿童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文体。词句语调力求与儿童贴切,适于儿童诵读和吟咏。”

    “童蒙养正,固本培元。臣不敢诽议《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千古名篇,但正友会以传统蒙学读本为主,编撰虽然用心,可与学堂读本宗旨背道而驰。与新儒之新出读本更有云泥之别。”

    “殿下请看新儒编撰的读本。”刘文脸上满满的自信。他对新儒递交上来的读本充满了信心,如果不是两者间差距实在太过明显,他也不敢这么红果果的阴正友会。

    陈鸣接过读本,翻开一看,他自己都禁不住挑起眉来。这本新编撰的读本竟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采用大量儿童日常生活的小场景来达到教育目的。如“亲恩”一课,画面中是一只老燕子叼着虫子,正飞向树丫间一窝嗷嗷待哺的小燕子。“敬老”一课的插图是一个小孩捡起一位老人被风吹落在地上的帽子,双手奉还给老人。“好学”一课课文为:“李敬文,年六岁,时向其姐问字,渐通字义。”插图中有一几,几上摊一册书,姐弟二人一坐一立,姐正向弟弟讲解。“睦邻”一课课文为:“母在厨房,制糕已成,命儿捧糕,送往邻家。”画中母亲倚门而立,一儿手捧一盆糕走出家门,转头回望其母,母似做叮咛状。这些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课文,配上生动朴素的插图,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对于一些儿童一时不易领悟的“大道理”,这课本也能用浅近通俗的事例来说明。如“职业”一课,课文内容只有五句:“猫捕鼠,犬守门,各司其事,人无职业,不如猫犬”,将一个不无抽象的大道理说得如此深透明白,有趣有味。

    还有“国家”这样的概念,儿童更不易理解。课本中有一课曰“御侮”“鸠乘鹊出,占居巢中,鹊归不得入,招其群至,共逐鸠去。”

    陈鸣看了此篇都不禁会心一笑:真是由小见大,举重若轻!

    如此再看正友会的读本,两者相比,效果孰优孰劣,对于儿童的‘教化’孰高孰低,不言而喻。

    而读本的字体选用颜体楷书,结体方正,笔力雄健,富于阳刚之美,即所谓“颜筋”。儿童****面对这样的国文课本,天长日久,入之于眼得之于心,执笔写字自会受其熏染,其作用相当于书法字帖。

    读本一页一课,每课均有插图,采用中国传统写意技法,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一草一木,均寥寥几笔勾出,活泼灵动,意趣盎然,与课文的颜体楷书相互映衬,教人一翻开课本,便觉一股扑面而来的中国气韵。而且读本在文字和插图的配合上也别具匠心。图与文的位置不拘一格,随课文内容而变化。有的文在上,图在下;有的反之;有的上下皆为图画,中间夹着课文;有的插图居于书页一角……

    因所选课文多为韵文,故排列不求上下对齐,而是一行行参差错落,配上优美方正的颜体楷书,犹似一串串珠子叮叮当当落在纸页上。

    “新儒还有这水平?”陈鸣只是对沈国贞少少的提了两句,说教学读本中也可以有插图的么。竟然做到了这一步?

    “殿下,为了这套读本新儒可下了大本钱的。这些插图,他们就请了翟大坤出手。”

    陈鸣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就是那个……”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了。

    “殿下可记得《伙林曳杖扇》?”

    “哦,对了。就是那个自号无闻子的人。”陈鸣想起来了。那把《伙林曳杖扇》可是他极喜欢的。

    “现在那翟大坤还在苏州?”此人本籍浙江嘉兴,寄居苏州,字子,后病耳,又自号无闻子。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很有造诣。而且算是一个残疾人!

    “翟大坤已经到了杭州。杭州美院邀请他为教授,并且他还常到杭州的枪炮分局教授那里的聋哑人哑语和绘画。”耳朵聋了之后翟大坤就学了哑语,对于杭州满城枪炮分局的聋哑工人们他是很有同情心的。“此人还拉来了一个叫杜一鸣的富商,也是耳聋之人。斥资十万,准备筹备办一所聋哑人学校,申请报告已经递交了部里。”

    陈鸣嘴角挂起了笑,如聋哑学校和养济院、粥厂这类的慈善机构,在国家财力欠缺的情况下,大可以把民间资本引入进来么。“年后开衙,你注意点这事儿,要大力支持。”

    刘文脸上的笑容没有半点变化,但眼神勐地一缩,太子竟然说出了‘大力支持’的话来,这翟大坤和杜一鸣是得了好一道护身护了。“此乃造福之事,臣明白。”

    “那你就再往陈岗府上走一趟。把这本书……”陈鸣没有再说话,手里拿起新儒编撰的读本,在刘文眼前晃了晃。

    “臣明白。”

    再怎么着陈岗的身份也不是刘文能轻辱的。他要去陈岗府上赔礼道歉,只是可以换个方式。这是宗室的尊严,也是皇族的尊严。(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一)【后续不定】

    赫舍里如柏感觉太阳移动的速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慢过,新加坡的阳光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的炽烈过。今天是大年夜啊,往年在北京的时候天都冷的能把人冻成冰棍,可是新加坡这鬼地方就像夏天一样炎热。不,不是像,而是本来就是。而且今天的太阳还出奇的好!他的大脑一片空白,成了一团糨煳,整个已经就跟一根晒蔫儿了的黄瓜。

    日上中天,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热得让人受不了。

    只穿着一件破烂裤衩的如柏跟耶稣一样被绑在十字架上,双脚踩在下面的圆形石头上,石头已经被阳光晒得滚烫滚烫,他的脚底板都被烫得起泡了。没有一丝儿阴影给他遮掩,更没有帽子和水,谁让他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了呢?没有直接把他一刀砍了,已经是新朝爱惜‘财产’的表现了。

    如柏光着脑袋站在火辣的太阳底下,嘴唇干的已经发白,而豆大的汗珠还在不停的从他的脸上、身上滚下来,下身的裤衩早就汗水湿透了。

    不远处的几颗椰子树下,一个看守的监工舒服的躺在躺椅上,笔挺的椰子树,茂盛的绿叶相互交错,在他头上搭起了一片绿荫,一串串圆圆的椰果,海风吹着,手边还放着一个削好的椰子,对比赫舍里如柏现在的遭遇,这人真的是神仙一样的享受。

    如此美好的一幕就在如柏近在咫尺的地方,他却一点也享受不到,反倒受着更强烈的刺激,谁让他找事儿了呢?喝了两杯猫尿,监工要玩女人,他竟然敢殴打监工?虽然那个被打的监工也要受罚,因为即使是监工也不需随意侮辱妇女的,但如柏要承受的惩罚更十倍于监工。他要在今天这火辣的太阳底下熬过整整一天。

    而更可怕的是,赫舍里如柏如果就此死了也就罢了,他要是真的能熬过这一天了,今后的日子才叫地狱一样的煎熬。

    人是分阶层的。

    这些被送到新加坡种植园的建奴,虽然脱离了最累最苦的劳改队,可也并不是从地狱爬到了人间,而只是从第十八层爬到了第十五层、第十四层。

    刚刚在狮子洲立住脚的复汉军,一边要防备着海上东西方海盗们的突袭,另一边还要跟柔佛海峡隔壁的马来土着们‘有来有往’。马来亚这个不大的小地方,别看面积不大,却真真池浅王八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