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闲王-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来也是巧了,就在李谅祚刚刚安葬,一直寄住在赵颜那里的黄五德也终于不行了,毕竟他年纪本来就不小了,再加上太监因为身体的缺陷,一般的寿命都不长,所以黄五德能够熬到今年的冬天已经十分不错了,而且他走的时候十分安详,头天晚上还让人给他准备了热水,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等到第二天照顾他的人叫他起床时,却发现黄五德已经安安静静的离世了。

    当下人跑来向赵颜禀报黄五德的消息时,他听后把自己关到书房里,等到再出来时,两只眼睛却已经变得红肿,也许在别人看来,黄五德的身份并不怎么光彩,但是在赵颜看来,黄五德却是一个难得的老朋友,现在连他也走了,他身边的老朋友又少了一个。

    对于黄五德的葬礼,赵颜是亲自出面操办的,前来参加葬礼的人大都是皇城司的一些老人,另外赵颜还亲自进宫求见高太后,经过她的同意。终于为黄五德争取一个在赵曙的永厚陵中陪葬的名额,说起来黄五德的功劳并不比任何一个大臣小,但是他是个太监,本来是没有资格进陪葬区的,但奈何赵颜的面子大,就连高太后也不得不给他几分面子。

    黄五德下葬那天。赵颜带着家人都去了,虽然妻子儿女们都在旁边,但是当看到黄五德的棺椁被抬进墓室里时,他也禁不住再次泪流满面,赵颜与薛宁儿的儿子赵信与黄五德的关系最好,平时经常跑去黄五德那里听他讲故事,现在看到黄五德去世,也是哭得喘不过气,谁劝都没用。而且葬礼结束了还不肯走,最后还是赵颜劝了几句,这才把赵信劝回去。

    就在黄五德葬礼结束的第二天,赵颜在书房中接见了一个皇城司的人,只见这人身材干瘦,长相也十分普通,扔到人堆里属于根本找不到的那种,不过他唯独与常人不一样的则是这个人少了一条手臂。其实这个人也是赵颜的老熟人,那就是当年随同他一起流落到女真人那里的许山。他的手臂也是在女真人那里丢的。

    本来许山就是皇城司的人,后来随同赵颜从女真人那里回来后,赵颜担心他少了条手臂不方便呆在皇城司,于是就给他在军校中安排了一个教官的职位,专门教授学员们一些与情报有关的课程,不过后来许山觉得自己还是更适合在皇城司。于是就再次回到皇城司,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以及赵颜的扶持,许山现在也是皇城司的大头目之一,而且他与薛狼不同。这些年他一直呆在京城,对于京城的事务最为熟悉。

    “殿下,已经查清楚是谁在背后搞鬼了!”只见许山向赵颜躬身行了一礼道,一张精瘦的脸上也满是严肃之色,前段时间赵颜发现有人在背后挑拨自己与赵煦之间的关系,所以才让人知会一下许山,让他暗中的查探一下,现在总算有了结果。

    “是谁?”赵颜这时也是沉声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若是有人敢主动招惹他,那可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是……”许山这时迟疑了一下,接着这才开口道,“是魏王!自从先皇去世后,魏王就经常找理由入宫,以前只是去太后那里请安,但是前段时间忽然开始接近陛下,据陛下身边的人说,魏王曾经在陛下面前讨论过殿下!”

    “二哥?原来是他!”赵颜听到许山的话也有些意外,魏王是他二哥赵颢的封号,说起以前赵顼在世时,赵颢表现的倒是十分老实,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写字,似乎对外界的事一点也不关心,但是等到赵顼去世后,赵颢就表现的有些异常了,不但频繁进出皇宫,而且还主动结交一些大臣,只不过赵颜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敢挑拨自己与赵煦之间的关系。

    “殿下,魏王这段时间十分活跃,不但经常出入宫中,而且还结交大臣培植势力,恐怕是有什么想法啊!”这时许山再次开口道,他与赵颜出生入死过,这几年又极受赵颜的重视,所以有些话他说起来也没什么顾忌。

    赵颜听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来片刻这才开口道:“许山,你能不能监视我二哥平时的动向?”

    听到赵颜的这个问题,许山却是露出一脸难色,过了片刻之后这才开口道:“殿下您也知道,皇城司完全听命于皇家,一般没有特别的命令,皇城司是绝对不能监视皇族中人的,之前我帮殿下调查一下魏王的行踪也只动用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手,若是让人监视魏王的话,恐怕会被别人察觉,万一把这件事捅到上头,我倒是不怕,就怕连累到殿下身上。”

    许山倒不是有意推脱,而是事实就是如此,皇城司现在的大头领是高太后的人,内部也被高太后安插了不少人手,许山虽然是几个大头目之一,但他们这些大头目之间也是明争暗斗,一不小心就会被人给搞下去。

    赵颜也知道许山的难处,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同时这也让他又想到黄五德,当初黄五德主管皇城司时,只要他开口,什么样的情报都可以拿到手,要办的事情也只需要吩咐一声就会办得妥妥贴贴,哪里会像现在这么束手束脚。

    想到上面这些,赵颜也不禁叹了口气,当然又询问了一下许山一些关于赵颢这些天的动向,然后这才让他回去,至于赵颜自己则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坐了许久,一直在考虑着赵颢这样做的目的。

    对于赵颢这位二哥,赵颜平时虽然与他交往不多,但也知道他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而且赵颜还知道,当初赵顼还在世时,也同样不怎么喜欢赵颢,别看他们两人都是高太后的儿子,但是赵顼反倒是与赵颜的关系最好。

    赵顼之所以不喜欢赵颢,主要还是赵颢此人的性格有些阴沉,表面上赵颢一心只喜欢读书,每天呆在家里闭门不出,但实际上在赵颜他们四兄弟中,就数他对皇位的事最为上心,当初赵顼还是皇子时,赵颢就在赵曙面前表现的十分活跃,只是赵曙一心培养赵顼做接班人,这才让赵颢慢慢的死了心。

    当然若仅仅是因为赵颢对皇位有兴趣的原因,以赵顼的脾气还不会那么不喜欢自己这个弟弟,主要还是因为赵颢这个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好像表现的超然物外,但其实暗中经常做一些小动作,这让赵顼大为不喜。

    另外赵颜还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在赵顼最后病重之时,忽然有一天让人给赵颢送去不少书,并且叮嘱他好好的在家读书。这件事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赵顼对赵颢这个弟弟的关心,但其实背地里的意思是警告他好好的呆在家里,不要暗中捣乱,后来赵顼把赵颜诏回,还特意叮嘱过他要小心赵颢,万不可让皇位落到赵颢手中,因为赵顼知道自己那二弟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料,一来他没有帝王的气度,二来也没有帝王的才能。

    “看来二哥他还是不死心啊!”赵颜这时自言自语道,赵颢现在这么活跃,无非就是看到自己的亲娘高太后掌权,而赵煦的年纪又小,最关键的是赵颜退下来不管事,这对他来说自然是个绝佳的机会。

    不过从赵颢挑拨赵煦与自己之间关系的这件事上,赵颢也许并非是冲着皇位来的,毕竟赵煦已经做了三年皇帝了,他未免有胆子敢对赵煦做什么,所以对于他来说,很可能是想提前与赵煦打好关系,好为日后做准备,只不过他看到赵颜与赵煦的关系这么亲近,所以才暗中挑拨,这样他才更有机会接近赵煦,甚至取代赵颜与赵煦之间的关系。

    想明白了赵颢的打算,赵颜也是长舒了口气,不过这也让他对赵颢更加鄙视,估计他也只懂得用这种些背后搞鬼的小伎俩。不过赵颜这时转念又一想,赵颢的这些小伎俩虽然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若是放任他这么搞下去,也足够让人感到恶心的,看来得想个办法给赵颢一点警告,免得他再给自己添一些恶心事。(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朝会

    年关将近,东京城比以往也更加的繁华,大清早东方的太阳才刚露出一线,街道上就已经十分的热闹,早起的并不仅仅只有一些卖力的下苦人,另外还有大宋的高官,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他们也要进宫参加朝会。

    苏颂坐在马车里,手捧着暖炉脑子中考虑着今天要上朝的事,前几天越王赵颜来找他,两人商议了一件大事,这件能否做成就看今天他与其它几人的表现了。想到这里,苏颂禁不住伸手摸了摸袖子中的那道奏折。

    前段时间陈升之终于从相位上退了下来,于是苏颂补了他的缺,正式成为大宋的宰相之一,同时也是赵颜在朝中的代言人,不过赵颜轻易不会让他们帮自己做什么,一切只需要按照他们本心去做就行了,不过这次却是个例外。

    马车进到宣德门,一直来到大庆门外,苏颂这才下了马车,正准备赴紫宸殿参加大朝会,却没想到刚一下马车,却看到苏轼正笑呵呵看着他,这让苏颂当下也是笑着上前道:“子瞻,你今日来得很早啊!”

    “哈哈,我来这么早就是为等你这位宰相啊!”苏轼当下也是笑道,他与苏颂当初在军器监时就是老朋友了,而且又在琼州那里共过事,彼此间的交情自然十分深厚。

    大庆门距离紫宸殿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所以苏颂与苏轼就结伴而行,边走边聊一些政务,周围也有不少官员前来参加大朝会,遇到相熟之人时也彼此打个招呼。按照大宋的规矩,每五日举行一次大朝会,在紫宸殿举行。而每日则举行一次小朝会,也叫内朝会,则是在垂拱殿举行,当然能够参加内朝会的都是比较重要的官员,称为常参官,也叫日参官。而能够参加大朝会的人官员则被称为六参官,因为大朝会每月只举行六次。

    “子容兄,殿下交待的事情你可准备妥当了?”等到周围没什么人时,苏轼这才小声的询问道,前几天赵颜与他们这些人都通了下气,所以他也知道今天要做的事。

    “放心吧,奏折已经准备好了,等下我亲自呈给太后,剩下的事情就看那两位的了。”苏颂说到这里时。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苏轼,结果苏轼顺着苏颂的目光看去,却只见前面有两个官员正在一边走一边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什么,虽然只是后背,但是苏轼依然可以分辨出,这两人正是章惇与曾布,他们正是赵颜在朝中仅次于苏颂的代言人。

    章惇是苏轼的好友,虽然以前变法时两人的立场不同。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两人关系,所以这时见到对方。苏轼也就上前与章惇打了个招呼,章惇也对他一笑,然后悄悄的商议了几句,这时紫宸殿就在眼前,于是一帮人一起进入到大殿之中。

    因为赵煦年幼,所以平时的小朝会他可以不参加。但是像今天这种比较隆重的大朝会,赵煦却必须到场,而且因为高太后垂帘听政的原因,整个紫宸殿的布置也十分有趣,赵煦坐在龙椅上。而高太后则是坐在他的对面,大臣们站在赵煦与高太后的中间,当朝会开始时,大臣们先是给赵煦行礼,然后再转过来与高太后商议政务。

    每次的大朝会都十分的热闹,六参官们五天才能上朝一次,所以每次他们都会有许多道奏折呈上,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奏请的内容商议,不过今天的情况却有些不一会,大朝会刚一开始,就见身为宰相的苏颂就抢先站出来道:“太后,臣有要事禀报!”

    “苏卿不必多礼,你有何事禀报?”高太后的声音从珠帘后缓缓的传出道。

    “启禀太后,臣接到南方越州的急报,当年的交趾作余孽四处做乱,不但使得越州的政局不稳,甚至连临近的琼州和占州都受到影响,这三州关系到我大宋在南洋一带的安危,所以还请太后圣裁!”苏颂说着把袖子里的奏折摸出来呈递到上面道。

    所谓的越州正是以前交趾的故土,自从赵颜灭了交趾后,这里就成为大宋的越州,至于占州则是原来的占城,这两个州再加上造船与冶炼业发达的琼州一起,成为大宋去南洋的必经之路,现在越州的时局不稳,自然也就影响到南洋的安危。

    高太后听到苏颂的禀报也是神色一沉,若是放在十年前,她对南洋的安危根本不放在心上,甚至满朝的文武估计也没几个在意,但是自从赵颜去了南方后,竟然把下南洋的生意越做越大,而且还占据了南洋的一些岛屿,使得大宋的领土增加了不少,而且南洋丰富的物产也给大宋提供了不少的财政收入,据去年的统计,大宋国库收入中的一成都与南洋有关,千万别小看这一成,大宋的国库收入已经达到惊人的上亿贯,一成就是一千万贯,若是少了这笔收入,整个大宋立刻就会陷入到财政不足的危机之中。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高太后在看完奏折后,立刻对下面的群臣问道:“越州局势不稳,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高太后的话音落,只见司马光就第一个站出来道:“启禀太后,越州的局势不稳,无非也就是一些交趾的余孽作乱,只需派大军前去围剿就是了,刚好这几年我大宋太平日久,这对军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老臣觉得可以抽调军队去越州平叛!”

    “不可!”司马光的话音刚落,就见章惇忽然站出来开口道,“启禀太后,臣以为司马相公的建议万万不可。”

    “为何?”司马光对章惇这种变法派一向都没什么好脸色,若非赵颜护着对方的话,恐怕他早就把章惇给贬到南洋做土人去了。

    “臣也认为司马相公之言有些不妥,其原因有三!”司马光的话音刚落,就见曾布也站出来开口道,看他与章惇一唱一和的样子,似乎是早就商量好的一般。

    “哦?哀家倒是想听一听曾尚书反对的三个原因。”这时高太后也开口问道,曾布现任户部尚书一职,虽说户部的职权被三司夺走不少,但依然属于朝堂上的重要职位之一。

    看到高太后开口,司马光也不得不暂时退下,然后只见曾布这时开口道:“启禀太后,臣反对的理由有三,第一是越州虽然已经归属我大宋统治多年,但那里气候湿热多雨,多瘴气疫病,而我大宋的军队多是北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若是去到越州,说不定一场疫病就能让军队减员一半。第二则是越州本来就属交趾旧地,民心也有些不稳,若是派大军前去,万一被交趾余孽暗中鼓动,很可能造成当地的百姓民心浮动,从而引发更大的乱子。”

    说到这里时,只见曾布长吸了口气接着又道:“至于最后一个理由,则是越州那里地形复杂,若是交趾余孽存心躲藏,哪怕是派大军到了那里也是无能为力,只会空耗国库,所以臣以为不宜派大军征讨,而是要以安抚为主!”

    “曾尚书所言极是,自从当年越王殿下平定越州之后,对于越州也曾经派驻过大军,并且亲自坐镇那里安抚民心,后来也一直呆在南方,这才使得越州一直相安无事,不过自从越王殿下回应之后,交趾的余孽这才看到机会,趁机作乱起来,所以臣以为想要解决越州的问题很简单,只需要麻烦越王殿下亲自跑一趟,只要越王一到,越州肯定会重新安定下来!”章惇这时也一本正经的开口道。

    不过章惇的话一出口,整个大殿立刻就安静下来,然后所有大臣都一起看向珠帘后的高太后,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擅自开口,因为赵颜当初主动把朝政大权交出来,再也不理会政务,可是现在章惇却要请赵颜再次出山,这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珠帘后的高太后听到章惇的话也是一愣,然后脸色也有些阴沉下来,因为她知道章惇是赵颜的人,现在对方却忽然提出要请赵颜出山,这到底是章惇自己的决定,还是赵颜在背后的指使?难道说赵颜在家中呆了几年后,已经有些不甘寂寞了吗?

    相比高太后的猜疑,坐在她对面的赵煦本来有些百无聊赖,群臣都面向高太后议事,也看不到他这边,所以他几乎都快无聊的睡着了,不过现在忽然听到章惇的话,却是让他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一双大眼睛眨啊眨的,猜测着自己三叔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不可!”正在大殿之上寂静无声之时,忽然只见司马光再次站出来道,“太后,越王平定越州固然功不可没,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陛下年幼,京城还需要越王殿下坐镇,实在不能轻易离开,所以臣以为对越州安抚可以,但却需要另派它人!”

    司马光做为帮助高太后夺权的主要人物,自然不希望赵颜出来搅局,所以他第一个反对也是在情理之中,而这也让高太后松了口气道:“司马相公所言极是,哀家也需要越王的协助,所以安抚的人选还是另议他人吧!”(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三章 邢恕

    高太后虽然性格强势,但毕竟是个女人,对于越州那边的局势也不赞成派兵征讨,所以他也同样曾布的安抚之策,只不过站在她的立场上,肯定是不会同意让赵颜去越州的,刚好司马光也是同样的意见,于是她也就顺水推舟,让下面的大臣们再选一个安抚的人选。

    听到高太后的话,章惇与曾布却是相视一笑,他们早就料到高太后会如此说,不过接下来就没他们什么事了,按照之前的安排,应该轮到苏轼上场了。

    果然,只见前面有一些大臣推荐了几个人选,但都不是特别适合,这时苏轼终于站出来道:“太后,当初越王殿下平定越州,在越州的威望极大,所以臣以为最好是能够派一位皇族前去安抚,应该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苏轼的话一出口,立刻得到不少人的赞同,这些人有些是真心觉得苏轼说的有道理,不过更多的人却还是赵颜安排的,比如曾布与章惇两人,另外还有苏颂,他们都是第一个点头,而以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自然带动更多的人赞同。

    高太后对苏轼也十分敬重,听到他的话也同样觉得很有道理,不过她很快又皱起眉头道:“苏学士说得倒是有理,只是该派哪位皇族前去呢?”

    看到连高太后也赞同派皇族前去,持其它意见的大臣也不再争执,开始苦思该派谁去,说起来这个前去安抚的皇族身体不能太低,否则还不如派个大臣去,身份高的皇族倒是有不少,但大都年纪比较大,越州距离开封又太远。万一人没到地方死在半路上,不但耽误事情,而且也不好交待,所以一时间还真不太好挑选这个人选。

    “启禀太后,臣有一人推荐!”正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身材高瘦的中年官员站出来道。而当章惇与曾布等人看到这个人时,全都是暗自一笑,他们之前的表演全都是为了引这个人出来,之前他们还有些担心这个人不上钩,现在总算可以放心了。

    “哦,不知邢左司推荐何人?”高太后看到这个中年官员当即也开口问道,这个官员名叫邢恕,官拜左司员外郎,这个人也许后世知道的人不多。但他却是与蔡确、吕惠卿等人一起名列《奸臣传》中的人物,不过相比之下,蔡确与吕惠卿等人被列入《奸臣传》多少有些冤枉,毕竟他们主要是受到变法的牵连,但是邢恕这个人却是个坚定的守旧派,但他依然与蔡确等人一起被列入奸臣传,由此可知此人的品行。

    “启禀太后,臣以为派去安抚的皇族身份绝对不能低。至少也要与越王身份相当的人,这样算来。朝中也只有魏王与益王最为合适,不过听说益王一直醉心于医术,从来没有理会过朝政,所以臣以为应该派魏王前去安抚越州!”这时只见邢恕面不改色的开口道,赵顼死后,赵颢与赵頵的封号都发生了变动。唯独赵颜拒绝改变封号,因为越王的封号还是当初他方动向赵顼要来的。

    看到邢恕提议由赵颢前去安抚越州,章惇与曾布等人再次相视而笑,因为邢恕的话正中他们的下怀,说起来邢恕此人一直与赵颢走得很近。当初赵顼重病之时,虽然宫中一直封锁消息,但邢恕却十分敏锐的察觉到什么,于是一个劲的撺掇赵颢进宫,赵颢对此也更是热心,天天往高太后那里跑,可惜后来赵顼把赵颜诏回来,赵颢立刻就老实了。

    不过就算是赵颢争皇位的打算没能成功,但也并没有影响到邢恕与赵颢之间的关系,赵颢表面上呆在家里一心读书,但却经常接见邢恕,通过邢恕他也可以了解到朝堂上的动向,顺便拉拢一些人,而邢恕则是充当着一个谋士的角色,为赵颢出谋献策,至于目的无非也就是想要争权,当然若是能够扶持赵颢登上皇位就更好了。

    现在邢恕站出来推荐赵颢去越州,其实是有他的私心,因为他知道赵颢与赵颜最大的差距就是对朝廷没有立下任何功劳,这也使得他在朝堂上没有任何的威望,现在越州那边局势不稳,这在邢恕看来绝对是个好消息,只要让赵颢去那里转一圈,无论有没有效果,回来后都是一份功劳,另外南洋一带也越来越重要,以前赵颜在那里,他们想插手也没办法,不过随着赵颜的离开,南洋就成了无主之地,刚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插手南洋。

    高太后听到邢恕提议让自己的二儿子去越州,脸上也露出迟疑的神色,毕竟她一共也就两个亲生儿子,赵顼英年早逝,所以她对赵颢也就格外的疼爱,一想到要把赵颢派到越州那么遥远的地方,而且听说那边又太过炎热,这让高太后一时间也些拿不定主意。

    “太后,臣以为邢左司所言极是,魏王与先皇、越王都是兄弟,身份尊贵之极,若是有他前去越州,定然可以稳定越州!”这时只见又有一个身材微胖的官员站出来道,这个人名叫周傅,平时与邢恕、赵颢也走的很近,看样子他也明白邢恕推荐赵颢去越州那里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所以也站出来支持。

    “太后,若是魏王前往越州,臣愿意陪同魏王一同前往,协助魏王平定越州!”这时只见邢恕再次开口道,想要插手南方,光靠赵颢一个人可不行,所以他才提出亲自跑一趟。

    邢恕与周傅这么一表态,其它被赵颢拉拢的官员也纷纷表示附和,最后连司马光也认为让赵颢跑一趟十分合适,毕竟同样是皇子,当初赵颜能够把交趾平定,现在赵颢仅仅是安抚一下越州,肯定没什么问题。

    看到群臣的意见一致,高太后也不好反对,另外她也觉得让赵颢出去走走也不是一件坏事,毕竟他比赵颜还大一点,赵颜能够做成的事,自己的儿子肯定可以做得更好。有了这种想法,最后高太后也终于点了点头,这件事终于就这么定下来了。

    大朝会结束后,赵颢肯定要被诏进宫一趟,这时邢恕主动请缨前去魏王府,说起来当初赵顼刚登基时,赵颢也已经成婚了,但却依然住在宫里,原因是高太后不舍得这个儿子出宫,这让赵顼还有些不满,后来还是一些朝臣在朝堂上提出让赵颢出宫,这才让高太后在宫外给赵颢建了一座豪华的魏王府,相比赵颜那座夏天动不动就闹水患的越王府,这座魏王府可就要强多了,不但就在皇宫边上,而且占地面积也大,建造的自然十分奢华,由此就可知高太后是如何的偏心。

    邢恕来到魏王府时,赵颢正坐在书房里看书,他喜欢读书的事倒不是假的,可惜无论他读再多的书,都无法与赵颜的博学相比,这也是让赵颢最为郁闷的地方,他实在想不通整天不读书的赵颜到底是从哪里得到的那些学识?

    “殿下,好消息啊!”邢恕是魏王府的常客,所以也不用禀报,直接就闯进书房一脸喜色的大叫道。

    “哦?什么事情让和叔兄如此高兴?”赵颢看到邢恕进来也不禁笑道,只见赵颢今年三十多岁,身材高大长相儒雅,若是细看的话,可以看出他与赵顼、赵颜都有些相似,毕竟都是兄弟,虽然母亲不同,但他们的相貌都有点偏向于赵曙,只不过赵颢可能是读书太多,身上总有股阴柔之气,这点与赵颜的阳光开朗截然不同。

    “大好事!今天在朝堂上……”邢恕表现的十分兴奋,当下把今天朝堂上的事情讲了一遍,特别是把最后他主动推荐赵颢去越州安抚的事情着重讲了一遍,以突出自己的功劳。

    不过赵颢听完邢恕的话却是紧紧的皱起眉头,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放下手中的书本道:“和叔兄,去越州安抚一帮化外之民有什么好的?而且我听说越州气候炎热,瘴气疫病横行,一不小心就可能死在那里,我去那里岂不是要冒很大的风险?”

    听到赵颢如此说,邢恕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心想赵颢其它的方面都好,就是有些胆小怕事,哪怕是想要争位也都做得偷偷摸摸的,平时更是不肯冒一点风险,这点可比赵颜差远了,当初赵颜可是主动去了南方,而且还一手把南洋的贸易给发展起来。

    当然上面这些邢恕自然不敢说出来,所以他只能无奈的对赵颢劝道:“殿下,越州那里的环境虽然恶劣了一点,但若是能够平定那里的局势,对于殿下来说将是一件不小的功绩,可以极大的增强殿下在朝堂上的声望,另外自从越王回到京城后,对南洋一带的影响肯定会减弱,这时若是殿下能够趁虚而入,掌控南洋的局势,这对殿下来说将是一个天大的好处啊!”

    “这个……”听到邢恕如此说,赵颢也不禁有些迟疑,他对赵颜是即嫉妒又羡慕,知道赵颜能有今天的地位,主要就是因为他背后拥有巨大的实力,其中南方到南洋的海贸正是其中之一,若是自己能够把海贸给抢到手中,那岂不是意味着自己日后也能拥有像赵颜那样的实力?(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四章 赵颢离京

    越王别院的前花园暖阁中,赵颜坐呵呵的坐在那里,苏颂、苏颂、曾布与章惇四人也都在这里,五个人面前摆放着丰盛的酒宴边吃边聊。

    “殿下,魏王已经随同邢恕入宫,据见到他的人都说,魏王是满面春风,看来他这次也是打定主意要去越州了。”这时只见章惇举起酒杯笑呵呵的道,那天朝堂上越州局势不稳的事完全是他们设下的圈套,为的就是引赵颢离京。

    “我那个二哥一直对皇位都不死心,而且又喜欢在暗中搞鬼,让他去南方吃点苦头也好!”赵颜这时也是笑呵呵的道,在座都是他的心腹和朋友,之前已经知道了赵颢暗中挑拨赵颜与赵煦关系的事,再加上他们也都不希望皇位再有什么风波,所以自然不愿意看到赵颢在朝堂上兴风作浪。

    “殿下,越州之事虽然是为了引魏王离京,但那里局势不稳也是事实,若是魏王去了那里不能安抚民心的话,说不定会让越州的局势恶化,到时可就不好收拾了啊!”这时苏颂忽然有些担心的开口道,他身为大宋的宰相,考虑事情自然也更顾全大局一些。

    “这个无妨,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