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大明-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论对杨震的忠心,他们自然是没得说。但若论能力,显然离开了杨佥事的指挥和照拂,他们这些人还是有些不足的。在面对这么个情况下,竟都有些手足无措了。

    就在这个时候,站在他们身边的一名锦衣卫兄弟突然开口了:“两位大人,其实这贡院现在也不是全然无法进入。”

    “嗯?这话是怎么说的?”两人闻言都是一愣,几乎异口同声地急声问道:“你有什么办法么?”

    “小的几年前曾在会试时守过几日贡院。发现一般来说,那儿确实是不准人进出的。但有一拨人却可以出来和回去,那便是贡院里的一些杂役。每日一早,他们都会去采购些菜蔬,从贡院的角门送进去。”那人赶紧解释道。

    胡戈二人再次一呆,随即脸上就现出了狂喜之色:“着啊,我们怎么就把这一点给忽略了呢?虽然那些考生是由自己带了干粮等食物进去的,但里面的其他人,比如考官、仆役和兵卒等等是需要由贡院提供食物的哪。

    这么多人的需求,贡院自然不可能一早就安排下来,所以每日单买是很正常的情况。而现在,他们只需要想法混进那些杂役之中,把消息带进去,一切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很好,这次若是成功,一定少不了你这份功劳。”夏凯满意地一拍这名兄弟的肩头,又着意问了他的姓名,这才和胡戈他们押了人离开。

    此刻,天色渐暗,这恩科考试的第一天,终于在一场场叫人心惊的变故中结束,但谁都没想到,相比于明日将要出现的风浪,今日的这两场风波只是小儿科而已。

    就是身在贡院之中的杨震和张四维这两个此事的关键人物自身,也没想到很快,自己二人就将成为京城的风云人物。

    此刻,贡院里依然静谧一片,不少考生已点燃了蜡烛开始秉烛奋笔疾书。他们满心期望,将自己一身所学都倾注到了这几张卷子,几篇八股文中,却不知道,自己注定是要白忙一场了……

    额,前两天睡眠不足导致发章节时漏发了一章,今天补上了,是665章,各位回头订一下吧。。。。。

    为了弥补这次的失误,今天就三更吧。。。。。这算第二更,晚上老时间第三更。。。。。

第六百七十章 会试风波(五)

    天刚亮,晨光曦微时,心中总觉着有些不安的杨震便在草草睡了不过两个多时辰后便醒了过来。既然睡不着,他索性就走出了自己所宿的小屋,在空旷安静的考场中随意走动起来。

    这贡院的考场格局可着实紧凑,密密麻麻的有如鸽笼,只容一人在内横卧,稍微个子高大些的,头顶着里面的砖墙,脚却早伸到了外面的过道之上。正因考房如此之小,故而才有号房之说,几乎和监牢里犯人所待之处没什么两样了。

    而就是在这样局促而简陋的环境里,来自天下各地的考生却得用手上的笔写出一篇篇花团锦簇的文章来,同时还要对经义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此方能入得一众学富五车的考官法眼,也确实为难了他们。

    但也正是因为其中有不少人能做到这点,才能体现出朝廷开科取士,招揽人才的用心,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有能力为国效力的读书人。

    在后世,人们总会用极其不屑的语调来评论科举制度,似乎这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极其落后的表现,是禁锢人们思想和才能的罪魁祸事。而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倘若没有科举制,只怕社会阶层的分化会比有它严重得多,百姓更难有出头的机会了。

    在隋唐之前,甚至是唐前中期,朝廷用人只注重门第,只要是豪门大族出身之人,无论能力品性如何,都能到地方,甚至是中枢为官。而且,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会继承这一切,从而形成彻底的官场垄断,是为门阀。

    而那些出身贫寒的普通人,想要走上官场,可就实在是太艰难了。只有少数的幸运儿,借着一些大人物的青睐,或是自身名气实在太大,才有跻身官场的可能。但即便如此,这些人在朝廷里的地位也将十分低下,只能做些背黑锅的脏活累活,很难真有翻身的一天。

    是科举制带给了天下有志有能的贫寒子弟以上进的机会。虽然说论起环境来,他们依然无法和从小就接受家族熏陶的世家子弟相比,但一些天纵奇才却还是能够靠着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超越那些世家子,站在这个时代的最高峰,比如眼下的首辅张居正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后世说科举制有百般不是的人,显然是将眼前的国考制度给选择性地忽视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世的国考甚至还不如科举制更能帮助底层百姓突破壁垒呢。

    要知道,那些国考出来的公务员,放在前朝,也不过是些衙门里的低等吏员而已。而科举出来的举人,进士,却几乎是做了官。这官和吏身份之间的差距,几乎就是一条巨大的鸿沟了。

    至于某些人口中所提到的八股文束缚人的思想,并拿《范进中举》之类的故事来作说明的话,却也太小瞧古人的智慧。那些发牢骚的家伙,只是自身能力有限,无法掌握八股文其中的窍要,久考不中才作的吐槽而已。

    一个真正有大能耐的人,又岂是几篇区区的八股文就能难住的?明朝的诸多名臣——王阳明、于谦、徐阶等人,哪一个不是年纪轻轻就能金榜得中,随后在自己的官场生涯里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与他们相比,那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和作《聊斋》的蒲松龄之流只怕是连提鞋都不配。这便是才能与境界上的差距,岂是什么一句八股文章所能概括的?

    当然,这些事情和道理杨震心里并不太清楚,不过看着那些比他起得更早,已在铺就的案板上奋笔疾书的考生们,他也不觉想到了自己的兄长杨晨,几年前,兄长也是在这儿考中的进士哪。

    现在想来,这科举也确实有它合理和进步的一面,若非有这一条向上之路,以杨家已然没落的家世,兄长根本不可能有今日,甚至到现在还被当地的土豪恶霸们欺压得抬不起头来呢。

    看着周围或年轻,或有了一定岁数的举子们,杨震心下不由一阵感叹,也觉着肩上的担子蓦地沉重了几分,自己当尽力保证这一场考试的公平公正,不让这些寒窗十载以上的考生们失望。

    想到这儿,杨震心里又生出了一丝别样的不安感来,他隐隐觉察到这次的恩科考试一定另有玄机,但具体是什么,却又想不出来。

    正思忖间,他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了一阵急切的脚步声,这让他的眉头也忍不住一皱。在这个静谧的环境里,光是这平时不怎么能被人察觉的脚步声,就已是不小的吵扰了。

    当他有些不快地回头,想要呵斥几句时,却发现过来的是自己带进考场来的一名锦衣卫下属,而且此人看上去神色间还颇有些古怪:“大人……”

    “怎么说?”杨震把到嘴边的斥责暂且咽了回去,压低了声音问道。

    “那个……夏千户进来了,现在正在明伦堂那边等着您呢。”那人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实话实说道。

    “嗯?”杨震也是一愣,半晌才回过味来:“夏凯么?他怎么进来了?真是胡闹!还有,他是怎么进来的?”这考场几日来守卫有多严密杨震是清楚的,而即便如此,夏凯还要冒险进来,就说明事情确实有些紧急了。

    “小的不知。大人您还是快过去看看吧。”

    “唔。”杨震这才点头,转身就往明伦堂那边走去。到了那儿,见到夏凯后,杨震才解开了对方是怎么进来的疑问,只见夏凯如今一副低贱仆役的装束,显然是混进的考场。

    “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竟让你冒险混进来?”杨震一面神色严肃地问着自己的兄弟,一面还为对方倒了杯茶递了过去。

    夏凯接过茶道了声谢,这才把之前他们查出有人售卖考题,并拿下几名嫌犯的事情给道了出来。随后,又探手入袖,拿出了那份考题来递给了杨震。

    杨震此刻的神色比刚才更严峻了数倍,他实在没想到竟会出这等事情。虽然不是读书人,但他也明白会试这样的重要考试一旦泄露了考题意味着什么,同时这又将牵连到多少人。

    而这,也印证了他一直都存在的担心,这一回叫自己参与其中的会试果然很不寻常哪!只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人做的手脚,而且,这泄漏出来的考题,到底又是不是真的?

    他只打开那纸扫了几眼,却也没个头绪。杨震本来就对科举之事没多少兴致,更不懂这些经史说道,虽然之前张四维公布考题时他也在场,却并没有真个记在心里。

    “怎么办?”只一转念,杨震就有了决定,这事只靠自己一人显然是成不了的,只有和同坐一条船的张四维商议之后再作处理了。而且问了对方,也能知道这考题到底是不是真被泄漏了。想到这儿,他也不耽搁,当即就叫夏凯等候在一旁,自己则拿了那考题急匆匆就往张四维休息的屋子走。

    此时,张四维才刚起来。他昨晚虽然因为心事也没怎么睡好,却还是强迫自己多睡了会儿以养足精神。因为他知道,今日稍晚一些,就可能有第一批卷子会被送来了,到时可要批改了。

    但没想到,他才一起来,就看到了杨震满脸怪异地走了进来,还把左右人等都给屏退了。这让他大为惊讶:“杨佥事,你这是……”

    “张大人,敢问这一次的会试考题是哪几道?”杨震却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反问了一句。

    “嗯?你问这个做什么?”张四维一愣,但还是如实地道了几道题目来。这几日里他的心思都在这上面,自然对题目记得极其深刻。

    而在听了这话后,杨震的面色就更紧张,一面把手中的纸张递过去,一面道:“大人请看,这是外面早已流传了的本次会试的考题。”

    “什么?”张四维的整个身子都猛地颤抖了起来,险些没能接稳那纸张。待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他的脸色唰地一下就变得煞白:“杨佥事,兹事体大,你可莫要拿这事开玩笑哪。”

    “我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么?”杨震嘿笑道:“这东西,早在几日前就有人在暗中向考生兜售了,还卖出去不少。我锦衣卫的兄弟前两日查到了线索,直到昨天才拿到确切证据,刚才拿来我看。”

    “怎……怎会这样?”张四维的心顿时就乱了,整个人也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屋子里走动起来,却完全忘了追问杨震他的人是怎么把消息传递进来的。事实上这个已不在他的考虑中,该怎么解决眼下的难题才是最最关键的。

    但现在的张四维,却显然想不了这些了。

    此事一旦被揭破,这场会试将会是怎么个结果,张四维是想都不敢想的。只怕自己的前程,甚至是官员生涯都要因此而彻底完结了吧?饶是他也算有些经历,在碰到如此要命事情时,一时也有些反应不过来,只能愣愣地在那发愁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 会试风波(六)

    见张四维看了那考题后久久没有反应,杨震终于有些忍不住了,低声唤了下:“张大人……”

    被他这一叫,张四维才缓过神来,啊了一下,满脸忧虑地看向了对方:“这回可是真出大事了!一旦事情泄漏,不光是考生,就是寻常百姓也不会干休的!”

    “不单是百姓,那些朝中官员,只怕也会借此定我们这些人的罪,有人甚至会一口咬定,说是大人或这考场中的任何一人泄露的考题,到时咱们一个人也跑不了。”杨震阴沉着脸,作出了自己的推断。

    而他这么一说,张四维脸上阴沉的模样就更甚了几分,半晌之后才道:“这么看来,一切都是有人刻意安排的了?这却该如何是好?”

    杨震脑子里也在飞快地盘算着,这时已有了个初步的想法,便道:“张大人,事到如今,只有主动出击才有自救可能了,不然时间越往后拖,只会对咱们越发不利。”

    “你的意思是……”张四维也不是蠢人,一听就猜出了杨震的心意。

    “必须在考试结束之前,由我们自己把这事给捅出来,如此才能掌握主动,不然可就要被人视作出卖考题的嫌犯了。”杨震当机立断道。

    但张四维却犹豫了:“如此一来,那些考生岂不是白忙这一场?”

    “也只能叫他们白忙一场了。即便他们会因此有所不满,也顾不了这许多了。”杨震说到这儿,又闪过了一个念头:“另外,以我之见,咱们得尽快把事情上报到天子那儿,这样一来,咱们就是首先揭发之人,不敢说有功,至少能减少些过错。”

    “这恐怕不容易吧?”张四维皱着眉头道:“现在贡院早已封门,外面的兵卒也不受我们管辖,不到时辰是不会开门放我们任何一人离开的。”

    他说的确是实情,为了防止出现任何差错,在会试进行的这三日里,贡院大门是彻底封锁的,即便你是主考官,也别想随意进出。

    这一点却是杨震所不了解的了,他所以过来找张四维商议,就是看重了他身为本次会试主考官的身份,想来他总比自己更便于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但现在看来,情况显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般简单了。

    当然,以张四维堂堂主考加上内阁阁臣的身份,他若是真要闯出去,谅那些守门官兵也不敢阻拦。但这么一来却必然会有极其严重的后果,就算这场风波被他化解了,也难免会因此受人诟病,到时也得吃不少挂落,这却也是张四维所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的杨震在看了对方那犹豫为难的模样后,便已隐隐猜到了一些原委,嘴角一撇间,心下大为不屑。这位张大人还真是没什么担当,却又想着拿好处哪。这事上,真论起来,受威胁最大的还是他这个主考,他倒好,居然连一点力都不想出,就只想指望自己了。

    张四维也知道自己有这想法有些不妥,但心有顾虑的他,此时却只能装傻,眼巴巴地看着杨震,等着对方自己跳出来把责任揽上身。

    杨震静静地看了对方好一会儿,最后只能一声叹息,论起城府之深,沉得住气,他还是不如对方这样的官场老手哪。无奈之下,只能道:“既然如此,那只有我强闯了。不过,这事毕竟非同小可,为防与守门官兵产生太大冲突,我希望张大人能给我一张手令,说明事态紧急,不得不这么做。”既然你自己不想出面,那我来做。但你也别想彻底置身事外,不然大不了一拍两散!这是杨震这番话里的潜台词。

    张四维自然能听出这话里的意思,先是一愣,随即便苦笑了起来。这杨佥事果然不简单,可不能只把他视作寻常武人。到了这一步,他即便还想自保,为了不出现更坏的结果,张四维也只能听从杨震的建议了。

    “好吧,我这就写一道手令给你,希望此番能有些作用吧。”说着,张四维也不再磨蹭,当即就在房中的案几上挥笔写下了一道命杨震外出办事的手令,再按上自己的印钤交了过去。

    杨震接过手令,看过无误之后,方才冲对方一抱拳,没有多作耽搁,就直朝外走去。事情紧迫,也不好再多作迁延了,必须尽快赶进宫去说事。

    贡院门前,数十名官兵正笔直地站在那儿,目不斜视,即便看到有人走来,也不见半点分散精力的模样。

    说实在的,这些守门的官兵也不过是从各兵营衙门随意抽取的,往日里都不怎么把守门这种事情当回事,也不会太干得太严谨。但这次,能在贡院守着这些科考的举子,却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感觉,叫他们生出了以往所没有的荣誉感,于是就是这最枯燥的值守,他们也做得一丝不苟。

    这一点落到杨震眼中,也叫他大为感慨。和后世那些为高考服务的各行业一般,此时对这场会试也是人人瞩目,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哪。这也让他心下更是发紧,这次的事情若一旦出了什么差错,自己真可能万劫不复哪,对方如此处心积虑,还真是找对了时候。

    但越是这个时候,杨震的精神反而月是抖擞,遇强越强一贯是他的性格,放手一搏,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脚步不见半点停顿地,杨震便来到了大门跟前。本来目不斜视的那些守门兵卒这才看向了他,不过态度倒是极其恭敬:“见过杨佥事,不知您有何吩咐。”之前因为杨震要仔细搜查那些考生的缘故,这里有几个官兵还真发了点小财,故而对杨震颇有些好感。

    杨震只是冲他一点头,便把手一点那紧闭的大门:“开门,本官有要事需要出去。”

    那些官兵本来已准备好了点头领命的,但一听他这么说,顿时就愣在了那里,半晌都没回过神来。好一会儿后,才有个头目赔笑道:“大人,您这是在说笑么?”

    “你看我像是在说笑的样子么?这事也不是拿来开玩笑的。”杨震把脸一板,重复道:“开门,我要出去。”

    “还请恕小的无法答应。”那头目神色也凝重了起来,断然摇头道:“朝廷早有旨意在先,考场只有等明日日落之后才能开门,期间不得有任何人出入。还望大人莫要为难小的们。”

    “我若是非要出去呢?”杨震说着,已亮出了手中张四维的手令:“这是主考官张四维大人的手令,他也同意由我外出公干,事涉本次会试,不得不破坏一下规矩了。”说着,抬步就往前走。

    “这……”见杨震拿出张四维的手令,那兵士明显再次犹豫了一下,但最终却还是咬牙赶前两步,侧身挡下了杨震的去路:“还请大人莫要为难小的们,此事实在不合规矩,您若真有什么急事,只要吩咐小的,小的会叫外面的弟兄去办的。”

    这确实已是对方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而且看着也已有些破例。若非杨震本来名声就大,锦衣卫又叫人有所畏惧,再加上拿着张四维的手令,这位也是不敢做这个主的。

    但偏偏杨震却没有接受他的这份好意。这次的事情实在太过严重,杨震可不敢把如此和自己的生死荣辱相关的事情寄托到这些兵卒的身上,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早被人给收买了呢?

    所以没有丝毫的犹豫,杨震就把头一摇,同时板起了脸来:“本官说了,开门!不然,我一定不会轻饶了你!”

    锦衣卫特务头子的威胁份量可着实不轻,直让几名兵卒的身子猛打了个颤,但即便如此,他们的态度却依然坚决,甚至有几个还举起了手中长枪:“请恕我等无法从命,也请大人退回去。”

    杨震面对这些不肯通融之人,一时还真有些发作不得了。虽然以他的身手,想要打倒这些人也不是太难,但这么做终究有些不妥,对方也只是照规矩行事,并无犯错哪。

    正当他左右为难,隐隐想要强闯的时候,却听到背后又传来了一阵急切的脚步声,回身看去,正看到一名张四维身边的亲随匆匆赶了过来。

    “莫非他反悔了?”杨震见此,心里不觉一沉,若真是这样,自己可就真出不去了。

    可没料到那人来到近前,便朝那几名官兵喝道:“张大人有令,现在要将锦衣卫佥事逐出考场,不得在此逗留。此乃他的手令,你们还不遵命行事!”说着又递了一张手令过去。

    这一下,不单是那些官兵,就是杨震也给愣在了当场。他怎么也没想到张四维还会来这一招,但随即,他就发现,这一招还真好使。看了这手令后,那几名官兵虽然面色有些怪异,但犹豫片刻之后,还是把手一挥,冲杨震道:“杨佥事,你这就离开考场吧。”说着跟外面的人打了招呼,紧闭的贡院大门终于轰然而开!

第六百七十二章 会试风波(七)

    直到这次事后,杨震才从张四维那儿得知,他也是在最后关头才想起了考场里的这个规矩,这才立刻派人过来将杨震“逐出”贡院的。

    照道理来说,贡院一旦封门开考,所有人都不得进出,就是几名主考和副主考也没这个权力。但偏偏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但凡考场里有发现作弊之人,就会被逐出考场,并被外面的官兵拿下,待考完后严惩。

    张四维之前因为心情紧张,便忽略了这一点。直到杨震离开后,稍微冷静下来的他便想到了这么个变通之法,反正规矩里也没说主考官不能驱赶其他协助自己的官员,便动用了这一权力,借口把杨震逐出考场而让他顺利离开。

    官场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看似无法通融,但其实却暗藏漏洞,只要用心去找,自然能顺利找到办法。

    当然,此刻走出贡院的杨震并不知道个中情由,也没心思却细想其中原委,他现在只是一门心思打算着赶紧将眼前的难题给解决了。不过,现在他有了两个选择,其一是返回镇抚司,和人商议之后再作下一步的决定,其二便是直接入宫去见皇帝,禀明事情原委。

    稍作权衡之后,杨震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他想到了,自己从考场出来,很可能会在短时间里惊动那些设计坑害自己的家伙,若是稍微迟缓一些,势必给他们以反应时间,那对自己可就不那么有利了。而且,这次之事毕竟太大,即便是他,也不敢太过自作主张,只能交给皇帝来应对了。

    最后一点,则是看现在的时间正是早朝时,想必这时候赶去把事情说明白了,还能杀那些设计者一个措手不及呢。

    拿定主意后,杨震再不耽搁,当即就快步朝着皇宫方向撒腿而跑。可他还没跑上两步呢,身后已传来了一声招呼:“大人……”

    杨震闻声一顿,回头正瞧见宋广等几个手下牵着马儿赶了过来,顿时神色一喜,也不与他们多说什么,接过缰绳,就翻身上马,猛抽一鞭子后,便迅速朝着皇宫奔驰而去。

    不过杨震显然还是忽略了一点细节,那就是如今他的身份不再是之前从江南回京时的钦差了,若是这时候皇帝和群臣尚在早朝,他是压根进不了宫的。宫中规矩一向严格,自然是不可能为他而破。

    但好在,杨震这回的运气确也不差,当他急匆匆驾马赶到皇宫前时,正瞧见一大群官员迈着稳重的步伐打从里面缓缓走出,显然是早朝刚刚结束。

    这其中,与杨震交情一向不错的钟裕很快就瞧见了他驻马立在一旁,顿时就是一愣,忍不住就想上去问个究竟。钟裕可是知道杨震此番担任会试监场任务的,见他这时候出现在此,自然会满心疑惑了。

    但杨震却不想和他在这个时候说话,毕竟今日之后是福是祸自己也不敢保证,自然不希望影响了这个朋友,便冲其微一摇头。钟裕也是个机灵之人,见他如此模样,虽然心下的疑惑更甚,却也没再过来,而是把步子一转,跟着其他人一道来到了停在一旁的轿子跟前,钻了进去。

    只是就这一耽搁间,又有不少官员看到了杨震,顿时众人就有些怀疑地窃窃私语起来。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杨震现在不该出现在此,但有知道内情的一说,便迅速惹起了众人的关注。

    对此,杨震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或许对百姓来说,官员是那么的神圣而高不可攀,但真到了他们这份上,其实这些官阶不同的官员也和寻常人没什么两样了,他们要嚼舌头,就随便他们去吧。

    面色淡然地从马上一跃而下,杨震便解下了腰间一直佩戴的玉制腰牌,直接递给了在宫门外值守的禁军手里:“还请向陛下通禀一声,锦衣卫佥事杨震求见。”

    一般来说,皇帝要见什么臣子都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外臣是几乎没有办法主动要求见皇帝的。这也正是之前的嘉靖帝,以及历史上的万历所以能几十年不见官员的根由所在。但这其中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内阁辅臣,他们作为皇帝最亲信,最倚重的官员,是可以主动寻皇帝进言的。另外,就是一些深受皇帝信赖的臣子,也可能有这样的恩宠,而杨震就属于后者。

    那守宫门的禁军将领对杨震那是相当熟悉了,又不知他此刻担着考场里的职务,便只是一笑,道了声好,就叫手下人拿了他的腰牌进宫去了。

    杨震这么在宫门等了小半个时辰后,那禁军才转了回来,冲杨震一抱拳道:“杨佥事,请吧!”

    “呼……”见能够顺利入宫,杨震不觉稍微松了口气,至少是有了个好的开头。在和几名熟悉的禁军将士打了招呼后,他便昂首阔步地走进了皇宫。沿着自己已经渐渐熟悉的宫内甬道走了好一阵后,才见到一名皇帝跟前眼熟的小黄门等候在那儿,一见了他,便表明自己是来领路的,又带了杨震往里而去。

    一切倒也算是顺利,又行了一段后,杨震终于在太和殿的偏殿里见到了同样一脸诧异的小皇帝万历。一见杨震到来,他便忍不住道:“杨卿,你怎么从贡院那儿出来了?到底出了什么事?”

    刚才刚结束早朝的万历还想歇息一下,却听说杨震在外求见,这让小皇帝大感惊讶和不安。因为他记得杨震是在监场会试的,若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压根不可能从那儿跑出来。所以他没有任何的耽搁,就叫人把杨震给带了过来。

    杨震先是照足了规矩跟皇帝见了礼,这才苦笑着道:“陛下,臣是来请罪的。”

    “请罪?你犯了什么事?难道是和张四维起了冲突么?”皇帝有些奇怪地问道。

    “那倒不是,而是因为这次会试出了大事。”杨震说着也不再兜圈子,一面将身上所怀的试题证据拿出来,交给一旁的孙海呈交天子,一面概括地将锦衣卫发现有人偷卖试题的严重情况给道了出来。

    这一听,万历的整张脸顿时就阴沉了下来,连身子都不自觉地气得有些发抖了。虽然他年纪不大,但却也深明科举对国家的重要性,那是整个朝廷正常运行的根基所在哪。现在,居然有人在自己大婚后的恩科考试上做出这种事情来,怎能不叫他为之愤怒呢?

    正因如此,万历反倒是忽略了一点——杨震既然身在考场,又是怎么知道的外间变故?现在他脑子里除了愤怒之外,就只有焦急了,这都考了一天多了,现在被曝出有人舞弊,却该如何收场呢?

    一旦事情扩散出去,那些参考的举子自然不肯干休,就是寻常官员和百姓,也一定会对朝廷大为不满。而这一切,只怕又有不少要落到他皇帝的头上了。

    一想到这个,万历就只觉着一阵头痛。半晌之后,他只能把求助的目光落到了杨震身上:“杨卿,你说,咱们却该怎么办才好?”

    对此,杨震已和张四维稍微有过交流了,当即道:“如今之计,为防事情进一步恶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