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大明-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所有人的面色都是一变,因为他们发现那屋子里横七竖八地倒着七八名同袍,而一名灰衣人正以极高的速度朝着一侧的窗户处扑去。

    根本不需要徐应元或是其他将领发号施令,那些个手里端着弓弩的兵卒已下意识地朝着那身影射出了一蓬乱箭。

    不过他们的反应虽然不慢,但这灰衣人的动作却更加快,在那些箭还飞在半空中时,他整个人已如利箭般唰地一下穿过了小窗,使那些箭支只能落空,射在地面和墙面上。

    徐应元呆愣了一下后,神色已彻底阴沉了下来。对方确实用了将计就计,声东击西的手段,只不过他们不是另寻去路,而是偷偷摸了进来,想杀自己等一个措手不及哪!

    这个认识,叫他大为恼怒。自己手底下有两三百精锐兵卒,对方不过二三十名疲惫逃犯,居然反被敌人摸到了眼皮底下做乱,这可不是他能忍受得了的。没有一丝犹豫,徐应元已拔出了腰间佩刀,冲着外面的人大声下令:“出击!将所有人都给我拿下了,生死勿论!”事情到了这一步,也不必再躲躲闪闪了,直接以实力正面见真章吧!

    “轰……”就在他话音一落,众兵卒领命欲冲出屋子时,一声轻响突然从左侧的屋子背后传出,随即一股火头就迅速燃烧了起来,点燃了木结构的民居。

    在所有人都为这突然的变故而感到震惊不已的时候,又有几处火头在这火头的前后烧了起来,并越少越烈,迅速扩散开来,就是那些屋子,也很快被烈焰所包围,让藏身其中的军卒忙不迭地就往外冲去。

    这一变故,让徐应元再次变色,随后他又发现了一件叫他更为心惊的事情,他发现有四五处屋子里竟没有一个手下逃出来,而那屋子此刻也已被火烧得哔啵作响,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不消说了。

    右侧的那些兵卒在见到这一幕后,也是心里一阵发慌,生怕自己所待的屋子外面也突然起火,他们赶紧拥着就往外冲去,至于之前布置下来的一切战术策略,这时候早被他们忘了个干干净净,甚至有些人在慌乱之下,连兵器都随手丢到了一旁。

    同一时间,镇子入口处传来了一阵呼喝声,马蹄声也骤然如鼓点般响了起来。一直停留在松罗镇外的锦衣卫们,在看到镇子内突然起火之后,就毫不犹豫地策马杀了过来。

    慌乱冲出的兵卒见自己一直在等待的猎物终于出现,都赶紧扬起兵器想要迎战。只是他们此刻已乱作了一团,别说如之前布置般借地利之便奇袭敌人了,就是想组成一个合格的步战方阵在一时间也做不到,只能零零散散地挥着手中的兵器就朝着锦衣卫们杀奔过去。

    见此情形,锦衣卫们心中便是一定,他们猛地一夹马腹,驾着马儿以最快的速度向前猛冲,同时手中钢刀业已斜挥在前,毫无畏惧的就一头撞向了这些军卒。

    见这场景,徐应元的面色唰地就白了,心也跟着猛然揪了起来。他虽然没有去北地见识过蒙人骑兵与明军步卒的战斗,却也知道以步卒正面对抗骑兵会是个什么结果。

    事实也很快就印证了他的判断与担心,借着马匹快速的冲力,锦衣卫们手中的刀都不必使劲,就迅速切开了面前军卒的身体,将他们杀得四散奔逃,连阻挡一下锦衣卫去势的可能都做不到。

    在阵阵惨叫声里,二十多名锦衣卫如刀切牛油般穿透了十倍于己的军队,不但自身没什么损失,还每人都至少砍杀了一名敌人。而他们在冲过敌人的阵势后,却并没有就此扬长而去,而是猛地一勒缰绳,猛地调转马头,作势欲再次对已然军心大乱的军卒发起新一轮的进攻。

    这一路往北而来,他们可没少被这些徐家派出的追兵骚扰为难,不少兄弟还死在了这些家伙的手上。现在,情况逆转,他们又怎么肯就此放过这些仇人呢?

    “怎……怎会这样?”随在徐应元身后的两名亲信见到这情景,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而徐应元也是目眦尽裂,心也跟着沉到了底部。即便这次自己把锦衣卫们都给留了下来,只怕自己也难逃军法惩治了。

    要知道,他这次奉徐阶之命带人前来追击锦衣卫可是自作主张的事情,并没有获得上司衙门的批准,所以身为同知的他才只带了不过三四百名亲军而已。倘若只是这样,以他的地位再加上徐家的帮衬,倒也没什么。可现在,死伤如此之众,这事儿可就不好说了,即便徐家再有权势,也不可能帮着他把事情给摆平。只怕这一回后,他辛苦打拼下来的一切都要化为乌有了!

    “长矛手在前,刀盾手在手,组成阵势抵挡敌军!”到了这个时候,徐应元唯一能做的,只有竭尽全力保存部下,拼死把眼前的锦衣卫给留下来了。

    只是就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一声命令还能不能被下面已乱作一团的部下所听到并依令而行了。而且,就在这话出口后,他也发现自己已无暇顾及这些了,因为不知什么时候,一条身影已从底下扑上楼来!

    杨震,在放火点燃左侧的房屋,引入锦衣卫骑兵并使镇中伏兵大乱之后,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找准了徐应元这个敌军主将的位置,以最快的速度扑了过来。

    在迅速解决了守在下面两层的徐应元亲卫之后,他便如猛兽般掠上了三楼,手中匕首一抖间,就脚下一顿,朝着徐应元扑了过去。

    两名亲信一见这情况,赶紧大喝一声,抽刀就拦在了徐应元跟前。奈何他们的身手和杨震相差实在太大,只一个照面,便被他轻易刺穿了咽喉。而在他们的身体尚未倒下之前,杨震已如旋风般扑杀到了徐应元的跟前,没有任何的废话,手中匕首就以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刺向了对方的脖颈大动脉……

第六百三十三章 众矢之的(上)

    徐应元的反应倒也不慢,眼见杨震扑来,早已抽刀在手的他急忙一个错步,将脖颈要害让了开去,同时手中钢刀猛地劈出,直朝着杨震的腰间砍来。看他这一刀所带起的劲风,就可知其一身武艺也颇为不俗,能有今日地位也绝不全是徐家子弟的关系。

    只可惜,他面对的却是杨震这么座煞神,在他舞刀攻来时,杨震已旋身轻巧地避了开去,同时手腕一翻,匕首再次横切向对方的喉管。这一手着实凶狠,使得徐应元不得不抽步后退,挥刀挡架。

    只是当他想用掌中刀挡下匕首时,却惊讶地发现对方竟比自己早上半拍就收了招,让他半扬向颈边的一招成了无用功。

    不,不单成了无用功,还因为这一下,使得他的胸口露出了破绽。当徐应元发现这一点时,神色陡然一变,只是因为招式用老,一时却已无法挽救了。

    而杨震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个好机会,见有破绽,立刻沉肩欺步向前,手肘扬起往前一撞,正中对方胸口要害处,直打得徐应元身子一晃,随后脚步便朝着身后扑跌而出。

    一旦叫杨震得了手,他自然不会有丝毫的留情,趁着对方防线已失的当口,手中匕首便如疾风暴雨般朝着徐应元的脖颈、胸口和面门等处连连刺击,使得对方再难有还击的可能,只能不断向后退却,以求能拉开与杨震之间的距离。

    但论身法他又怎么可能是杨震的对手呢?而且,他们所在的这间屋子的大小也实在有限,只退了五六步,徐应元已退到了窗边,背靠窗户,再无退路!

    在察觉到这一点后,徐应元便一咬牙,决定拼了。只是他才刚一停,杨震却已狠狠地扑了过来,匕首在空中发出哧响,直朝着他的眼窝处扎来,使得徐应元只能偏转脸去躲闪,手上动作也是一缓。

    而这,正是杨震希望看到的结果!

    其实在与徐应元交战过程里,他一直没有用全力,只是把他逼向窗口,为的就是这最后一击。在这屋子里杀死他并没有什么效果,他要的,是足够震撼底下那些兵卒的场面!

    就在徐应元仓促躲闪时,突然胸前传来一股大力,当他发现时,却已晚了,杨震的膝盖已狠狠地撞在了他的胸口,他感觉到自己那位置上的几条肋骨已生生被这一撞给撞断了。

    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杨震在这一下后,又沉肩发力,再次以更大的力量撞击在了他的前胸,也使他的后背重重地撞在了身后的木墙和木窗之上,徐应元只觉着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被这一下撞得要从口鼻中喷溅出来了。

    随后,他就听到身后传来了喀拉一声巨响,身子跟着便是一轻,这才发现,这两下巨大的撞击,竟让自己的身体硬生生把背后的木墙给撞碎了!同时,他的身子也彻底失去了倚靠而被这一下撞了出去!

    徐应元也曾与许多人交过手,但从没有一个人是如此和他作战的。这种战法,完全有违常理,但在眼下这个环境里,却是最适合的。只可惜当他想明白这一点时,却已太晚了。

    而在把徐应元撞出屋子的同时,杨震也跟着跃了出去,身在半空,手中匕首再次唰唰下刺,直奔徐应元的咽喉和胸口而来。而此时的徐应元,早没了躲避与招架的本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匕首在自己的要害处戳出几个血洞,发出半声嘶哑的惨叫——后面那半声,随着他咽喉被刺穿,便再也发不出来了。

    “啪——砰!”先是徐应元的尸体砸落在地,紧接着,杨震正好落在他的身体上,将下落的全部力道都转移到其体内,让早在半空就被杀死的徐应元口鼻眼中再次喷出大量的血液血块。只这一下,就是徐应元在空中没有挨杨震这几下子,怕也死定了。

    下面的兵卒在一开始的慌乱后,随着回过神来,终于稍稍稳住了阵脚。在各自队正的率领下正打算以守为攻来应对那些锦衣卫呢,突然就出现了如此怪异的一幕,居然有两人从上方坠下,这自然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而这一看之下,所有兵卒的脸色就唰地一下变作雪白,持兵器的手,也不觉一垂。他们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死得极惨,面容扭曲的倒霉蛋正是自家的同知大人,徐应元。

    将是兵之胆!两军交战,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若是一军主将被杀,那他麾下的兵马就会在转瞬之间崩溃!而眼下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常识——

    当瞧见同知徐应元大人被杀之后,所有人,无论是军卒还是军官,在愣怔了一会儿后,都开始颤抖起来。随后,不知是哪个喊了一声:“跑啊!”所有人都不再理会眼下的情况,转头就四散奔逃,再没有了与锦衣卫们一战的勇气。

    见此情形,曾志耽等人不觉大大地松了口气。事实上,在一番交战之下,他们发现自己也已疲惫不堪,已到了强弩之末了。连日来辗转数百里,与追击的敌人几番血战,又没能好好得到过休息,就是一群铁人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只是因为知道强敌在前,他们才咬着牙坚持。

    而现在,看到这些军卒崩溃逃散,他们的心一放松,那是连追击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众军卒从身边如没头苍蝇般逃过,窜入夜色中不见踪影,却没一个人动手的。

    而杨震,这时候才缓缓地从徐应元的尸体上站起身来,呼出了一口浊气。就是他,在这一番后,也感到了疲惫。也正因为知道自家情况,他才会想到用这么个迅速击溃敌人心理的策略,来个擒贼先擒王!

    只转眼间,埋伏在此的敌人就已全数逃离,只留下数十具尸体还在火光的掩映下诉说着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杨震稍稍振作了一下精神,这才发话道:“大家都赶紧歇息一下,天亮之后,就继续往北。虽然我们击破了这里的伏兵,但谁也不敢保证还有没有第二路,甚至是第三路追兵了!”

    “是!”众人赶忙答应一声,也不顾身边还倒卧着敌人的尸体,尸体里还有泊泊鲜血流出,就翻身下马,一屁股坐倒在地,歇息起来。有人拿出随身的干粮吃了起来,还有人则把主意打到了那些尸体上,还真从这些军卒身上搜到了一些粮食大嚼起来。一时间,整个松罗镇里,只有呼呼的喘息声,和唏哩呼噜吃东西的声音……

    待到启明星终于不见,而天色微亮时,松罗小镇上已没有一个活人,只有烧了一夜的火,依然在蔓延着,将整座小镇彻底吞噬……

    当杨震一行终于摆脱了徐家派出之人的追杀,进入山东境内,朝着北京急匆匆地赶去时,他此行的目的地京城,却已有一场针对他和锦衣卫的风暴开始酝酿了。

    半个月前,徐阶的书信便已送入京城,来到诸多与徐家关系密切的朝臣手中。在看到锦衣卫的魔爪居然已伸向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致仕前首辅后,官员们就彻底被激怒了。

    大明自立国以来,锦衣卫和东厂这两大机构就总是整治打压文官集团,从炮制胡惟庸案,到纪纲专权,再到汪直、王振、刘瑾等太监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以说整个大明朝的历史,就是官员们被这些皇帝的走狗欺侮的血泪史。

    现在,好不容易因为种种原因文官集团的势力达到了巅峰,连皇帝身边权势最大的冯保都被贬出京去了,不想却再次出现了个锦衣卫杨震,他还敢对前朝老臣下手,这事,众官员自然是忍不得的。

    “岂有此理!他杨震不过是一区区锦衣卫镇抚而已,竟敢如此欺辱地方士绅,还敢对徐阁老家下手,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等断不能坐视不理,必当为朝廷,为天下人除此奸邪!”有脾气大的,当即表态,同时开始写了弹劾奏疏数份,直送入通政司,明示天下。

    “杨震身为锦衣卫虽有监视百官之职,但却也难说他不是在假公济私,咱们必须让朝廷派专员前往查个明白,不好冤枉了任何一人。”说这话的,就比较老成了,只不过话里的意思,还是比较偏向于徐家的。

    在朝臣眼中,士绅与自己是一体的,一旦不对杨震这次的所作所为做出惩戒,开了这么个先河,那自己将来致仕之后,可就不得太平了。所以无论是为了名还是实,他们都必须把杨震批倒,给他治罪。

    短短几日工夫,就有上百封弹劾杨震的奏疏被送进宫,群臣更是难得地联合起来,共同声讨杨震及其部下的锦衣卫,恨不能皇帝下旨将锦衣卫这个衙门都给取缔了。

    而在这等声势之下,就是钟裕等与杨震有些交情的官员也不便开口为他说项了,只能闭口不言,同时希望杨震能赶紧做出一切交代,平息众怒。

    而这其中,对此最感焦急的,却是天子万历……

第六百三十四章 众矢之的(下)

    一场秋雨带着丝丝寒意降临在了北京城里。自暖阁内朝外望去,只见烟雨蒙蒙的一片,很有种古人诗词里的别样意境。

    当今天子万历如今尚难体会到那些先贤诗作中所描绘的秋愁之意,不过此刻他心里,倒也应和了这种愁绪,只不过这并非因为眼下的秋雨,而是为的这两日里朝中不断冒出的对杨震的弹劾。

    万历对这一局面确实有些始料未及,想不到杨震在江南的一点小动作,居然会导致这么多朝臣的反对,这也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个被自己完全当作小事情的徐家了。

    万历所以会给杨震下那道旨意,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真对徐家的恶行感到恼怒,而只是想借着徐家之事来恶心一下张居正而已。

    随着年龄增长,万历对张居正的观感是越来越复杂了。他明白,以如今朝野局势,自己是离不开张师傅辅佐的,但张居正行事却又太过强势,压得他这个当天子的都有些喘不过气来,而且他身为天子手上的权柄又少得可怜,所以便总是在琢磨着如何尽量打击削弱张居正的势力。

    而这一回,这份阴差阳错进入宫里,出现在他面前的弹章就给了他一个机会。万历知道张居正和徐阶是什么关系,想着或许可以借着打击徐家的机会削弱张居正,便给身在江南的杨震去了那么一道圣旨。只是这结果……

    显然,杨震是完全遵照自己的旨意办的事,而且看起来办得更加深入,甚至已触及到了徐家最怕的地方,所以徐家才会动用自家的力量来进行反击。本来,这些也是万历希望看到的,不过当朝中臣子都团结一致地对杨震喊打喊杀时,身为天子的万历就有些控制不了局面了,他毕竟资历尚浅,威信也不够,面对如此情况,底气也不足以让他敢与朝臣对着干哪。

    更叫万历有些担心的,是这几日里,他们已联系不到杨震方面的人了。就是镇抚司那边,也只禀报说杨震在半个多月前就离开了华亭县,随后便没了音信,也不知他们去了哪儿。

    “杨卿哪杨卿,你到底是去了哪里,为何竟凭空不见了呢?难道说,你真被那胆大妄为的徐家给害了么?”越想之下,万历心里的不安就更多了,脸上的烦躁之意也随之更盛,就连面前的奏疏都没兴致看了——其实现在这些奏疏也没有细看的必要,这里面十本里有七八本是弹劾杨震诸多罪名的,他都了然于心了。

    见皇帝一脸烦躁不安,身边的那些太监内侍也一个个屏气敛神,没一个敢开口劝说两句的。虽然皇帝在朝中依然地位有限,但在宫中,却早已借着拿下冯保而为所有人所敬畏了。无论是孙海还是张鲸,在天子面前也不敢有任何的不敬,此时只能乖乖地低头站在那儿。

    在沉默了有近半个时辰后,万历才突然抬起头来:“孙海,你再去一趟镇抚司,叫他们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尽快将杨卿的行踪给朕找出来。”

    孙海正愁眉不展地想着如何劝皇帝几句呢,一听这话,身子一颤,赶紧答应了下来。但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道:“陛下,如今朝中大人们正在对杨镇抚群起而攻之,这时候咱们去镇抚司会不会有些不妥啊?”

    “哼,这些家伙就知道无事生非,你不必理会,只管照做便是。”皇帝不满地一撇嘴,挥手道。

    孙海这才再次跪地答应了一声,随后脚步匆匆地离开了。看到这一幕,张鲸虽然面上依然一副平静的模样,心里却已暗自警惕起来:“这个杨震还真是深得陛下信重哪,就是到了这个时候,陛下依然对他如此关切……看来,今后我得与他多套套交情才是,总不会是什么坏处。”

    这次因徐家被锦衣卫针对,欺负上门而引发的反攻之事,不但皇帝感到不安,就是朝臣,也有些忐忑起来。因为他们的弹劾奏疏在入宫之后,便如泥牛入海,再没了声息,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皇帝对杨震的袒护已到了叫人惊讶的地步。

    而在知道这一点后,群臣更觉不安,便不断写弹章入宫,各种有的没的罪名接连不断地往杨震和锦衣卫的头上扣,恨不能将这些家伙给置于死地了。

    也怪不得朝臣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文官与特务组织的争斗由来已久,他们可不希望重现当初刘瑾等人把持朝政时的悲惨境遇。既然这个杨震深得皇帝宠信,他们就更有必要将威胁扼杀在襁褓之中了。

    所以,随着皇帝的袒护,杨震的处境不但没有丝毫的改善,反而显得更加恶劣了,几乎已成了满朝官员的公敌。而这,还是在张居正这个最大的boss尚未有所表态的情况下发生的。若是知道这一情况,杨震也势必会有些心惊。

    但真要论哪家是感到最害怕的,此时看来,却还是要数这次事情的发起点,徐家了。因为他们这时候已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杨震已然摆脱追击,不见踪影。另外,一个更叫他们难以接受的消息是,奉命前去截杀杨震一行的徐应元,居然也被杀死在了山东境外的松罗镇中!

    “怎会这样?”在听着儿子将此事如实禀报给自己后,徐阶都忍不住惊叫出声,随后眼前更是一阵发黑,好半天才能回过神来:“数百精锐拦不下几十锦衣卫,还叫他们杀人之后脱身了?那些官兵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对于他的这个问题,徐瑛自然是回答不了的,只能在下面闭口苦笑,就是他,也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哪。那徐应元他之前也是见过的,很稳重魁梧的一个人,看着也挺有本事,怎么就会败得如此之惨呢?

    在懊恼了好一阵后,徐阶才缓缓地吐出一口气来,神态已变得异常严肃:“如今这事,明显已朝着不受我们控制的方向发展了。一旦杨震他们回到京城,势必会把一切都捅出来,到时候朝中官员还会为我们徐家说话么?”

    徐瑛听了这话,也是身子一震。之前他只是懊恼杨震竟能脱身,但现在看来,事情可比想象的更加棘手和可怕了。虽然徐家在朝中依然有无数故旧,他们也肯在许多事上为徐家出力,但当徐家遭遇到诸如追杀锦衣卫、公然破坏海禁之类的罪名时,他们还肯帮徐家说话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情归人情,对官场中人来说,自身的仕途和前程才是最重要的。

    “父亲,那咱们该怎么办?”这一下,徐瑛是彻底抓瞎了,只能把期望都落到老爹身上,在他心目里,徐阶是可以解决任何难题的存在。

    徐阶闭目凝思了良久,最终有些艰难地开口:“如今能帮咱们的,只有张叔大了。满朝文武,只有身为首辅的他能在这等大事上说得上话,求其他全然无用。你赶紧给你在京城的两位兄长去信,叫他们去张府告求,就说是我徐阶求他的,请他看在过往的情分上,务必出手救我们一救!”

    “父亲……”听徐阶这么说来,徐瑛的心里陡然一紧,忍不住就跪了下来:“是孩儿无能,是孩儿的错,这才酿成了今日的结果……”徐阶之前就曾劝过他,叫他不要搀和海事,那种事情虽然赚钱,却也有极大的风险。但徐瑛并没有听,觉着以徐家的声望地位就算被官府觉察到了什么他们也不敢追究,不想果然给自家带来了灾难。而父亲为了弥补这一点,却要舍下一张老脸来向自己的学生告求了,这显然是比杀死父亲更叫他心痛的一个决定哪!

    徐阶苦笑了一下,随后又是一声叹息,有些吃力地道:“你且起来吧,只要你能从这次的事情里吸取教训,为父就是付出再多也不会有多少怨尤。”

    他这话,更说得徐瑛满心惭愧,但他也知道这时候说再多也已无用,便只能郑重地磕头答应,然后起身去准备给京城的两位兄长写信了。

    看着儿子离开,徐阶面上的愁色却更增了数分,其实就是求到张居正面前,他也不觉着这事能有几分把握,这一关,他徐家还能撑过去么?

    “杨震,老夫终究还是小瞧了你哪……”在心里暗自感叹着,徐阶紧紧地攥起了拳头……

    “大人,咱们已经进入京畿地界了!”看着熟悉的风景,一名锦衣卫高声朝旁边的杨震喊道,神色间带着一丝兴奋。

    而杨震,也是满脸的喜色。自进入山东后,为了防止继续被人追杀,他们也不敢与那儿的官府有所接触,依然专挑小路,日夜兼程地向着北京赶,现在终于快要抵达最终的目的地了。

    这一路上,数十名兄弟因各种原因而亡,这也让杨震对徐家充满了怨恨,现在京城就在眼前,这让他的眼中已闪过了叫人望而骇然的精光来:“走,进了京后,就是咱们说了算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 归京

    北京城,东安门左近。

    在这个大明举国人口最密集的大都市里,东安门一带向来是过往行人最少的所在,只因这儿立着锦衣卫镇抚司和东厂两个叫人闻风丧胆的特殊衙门。

    肃杀、神秘与冷酷,是所有人对这两个衙门的第一印象,无论是官是民,非必要那都是不敢得罪与接触这两个机构的。

    不过这些日子里,情况却有些不同了。那些打从东安门进出的百姓们,虽然脚步依然匆匆,但看这两个衙门的眼里却少了以往的畏惧,却多了几分幸灾乐祸,只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东厂和锦衣卫已陷入到了极大的困境之中,甚至里面的不少人将面临罢官丢职的可能。

    东厂自不必说,从冯保被贬出京城之后,其声势就已一蹶不振,现在街头都看不到那些褐衣白靴的番子耀武扬威了。而谁也没料到,就在东厂被彻底压制住后不过半年,之前将东厂打得抬不起头来,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的锦衣卫居然也遇到了如此大…麻烦,面临着被朝臣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如今朝堂之上,正是文官势力鼎盛之时,真正说话算数的,乃是文官之首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是天子也不敢与他意见相左,如此官员在有一定证据后想要打压锦衣卫就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容易得多了。

    于是乎,自大明立国,锦衣卫和东厂相继创立之后,第一次出现了这两个衙门同时变得极其低调,都不见人在外走动的情况,对许多人来说,京城的风气都已是焕然一新了。

    锦衣卫镇抚司衙门所处的胡同口附近,经过的路人也比平时要多了些,这让依然遵命守在衙门口的四名校尉的心里更不是滋味儿了。对比起之前锦衣卫声势大壮的情形,他们心里所产生的落差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

    但就算心下不快,他们的身板依然挺得笔直,目光也依然坚毅盯着前方,就仿佛随时有敌人会出现在他们面前一般。他们在心里依然有着一丝信念,自家的镇抚大人一定会带着大家闯过这一次难关的。因为镇抚大人之前已多次带着大家做到不可能的事情了,这一回,也必不会例外。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前方嘚嘚地响了起来,听这来势,好像还是冲着他们这边而来。这让四名守卫的心里不觉一懔,同时目光里也闪过了一丝怒意来。

    之前,除了他们锦衣卫自己的缇骑之外,几乎没有人敢在镇抚司附近策马骑行,更别说像现在这般飞奔过来了。想不到这才几天工夫,他们已彻底不把锦衣卫放在眼里了。

    但即便心里暗恨,四人也只能站在那儿,无法外出制止。如今的锦衣卫上下深明低调才能自保的道理,可不敢随意生事了。

    他们是不敢招惹别人,可那些骑马而来的人却显然没打算放过他们,只一会儿工夫,那马蹄声就在胡同口处一顿,然后十多匹马儿就一打转儿,径直朝着镇抚司衙门就冲了过来。

    看到这些家伙竟真是冲着自己而来,那四名守卫的眼中顿时就闪过了怒意:“我们锦衣卫虽然处境不利,那也不是能任由人欺负到头上来的!”

    自杨震掌管锦衣卫大权后,已彻底改变了锦衣卫的风气,让这些人变得更加坚忍与自尊,即便如今处境不好,也没有向人低头的意思。所以见有人如此大胆冲过来,几名守卫的手便已搭在了腰间的刀柄之上,一旦对方再敢出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