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我当皇帝-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前些日子,听到赵风响应号召,跟随幽州牧率兵前往内河郡的消息。

    袁绍才下令,让张辽等人,率领部曲,到朝歌驻扎,随时准备迎接赵风。

    这一带是联军的管辖,赵风的行军速度,大家都知道。

    张辽知道赵风今天会抵达朝歌,所以特意率领周仓、黄邵的部曲,一起出来迎接赵风。

    赵风听完,感慨不已。

    没想到张辽、周仓、黄邵,一次洛阳之行,经历了这么多。

    这才真是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要被剿灭、吞并、饿死。

    整体活的提心吊胆的。

    难怪张辽一见到赵风,就直接叫主公了。

    这里面肯定有很多的原因。

    赵风也懒得去一一推测。

    只要张辽追随自己,就是好事。

    而以张辽的为人,以后也不会叛变。

    众人聊着聊着。

    周仓突然指着前方说道:“主公!”

    “前面三里处,就到我们的驻扎大营了。”

    “先把士兵在大营安置好。”

    “主公既可以在大营歇息,也可以进城歇息!”

    赵风点了点头:“先进大营吧。”

    然后转头对张辽笑道:“文远贤弟。”

    “我记得,我们当初第一次见面,就是在朝歌。”

    “这朝歌,跟你我二人,还真是有缘!”

    张辽摇了摇头:“往事不堪回首。”

    “当年年轻气盛,不然也不会惹出那么多的麻烦!”

    赵风大笑道:“说的我们好像都老了一样!”

    “在说,那些麻烦,也都是我惹出来的。”

    “文远贤弟,只是受到我的牵连罢了。”

    张辽摇了摇头:“这说的哪里话。”

    “当时若不是伯虎兄出手。”

    “我要么难逃一死,要么也会出手杀人。”

    “麻烦还是一样会落到我头上。”

    “倒是因为我,连累了伯虎兄。”

    赵风罢了罢手:“好了。”

    “都别往自己身上揽。”

    “反正以前的麻烦,现在都不是麻烦了。”

    “我们现在,应当同心协力,展望未来,立下不世功名!”

    田丰听到后,脸色露出了笑容。

    张辽听后,心中一禀。

    赵云、典韦、周仓、黄邵、张武等人听后,都是一脸兴奋的样子的。

    赵风把众人的表情,都收入眼底。

    看来一句简单的‘立下不世功名’,就让大家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赵风也没去过多解释。

    率领部曲,缓缓走进了临时大营。

    赵风刚进军中大帐。

    一守卫跑了进来,单膝跪地:“启禀主公!”

    “联军刚刚发来调令。”

第二百九十二章 酸枣会盟

    典韦顺手结果调令,然后转交给赵风。

    赵风打开调令后,随意看了下,笑道:“其实也不算是调令。”

    “上面说,现在联军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需要一个发号施令的盟主。”

    “邀请我们前去酸枣会盟。”

    “顺便选出一个盟主!”

    田丰好奇道:“现在有多少人加入联军了?”

    “有说联军总兵马达到多少人了吗?”

    赵风没有回答,直接把调令丢给了田丰。

    张辽一拱手:“此事,我略有耳闻。”

    “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郡。冀州刺史韩馥留邺,供给军粮。”

    “豫州刺史孔屯兵颍川。”

    “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骁骑校尉曹操,屯兵酸枣。”

    “后将军袁术屯兵南阳郡鲁阳,各有军队数万。”

    赵风听了比较诧异。

    居然没有公孙瓒、马腾、刘虞、孙坚等人的消息。

    不过细数一下,貌似现在也才十二路人马。

    可能有些人,还在准备中,也可能这些人根本没有参加。

    张辽继续补充道:“当然,现在还要加上主公和幽州牧刘虞。”

    “总共一十四镇诸侯!”

    赵风点了点头:“既然要会盟。”

    “我们是率领全军过去?”

    “还是只率领部分军队过去?”

    田丰环顾一圈:“这就要看,主公是以杀敌立功为主,还是以保全自己为主!”

    赵风好奇道:“以杀敌立功为主,应当如何?”

    “以保全自己为主,又应当如何?”

    田丰没有多想:“以杀敌立功为主。”

    “我们只需跟随赵云的一千骑兵,前去会盟。”

    “主力部队留在朝歌。”

    “日后不论是从于孟津、河阳津渡河,又或者直接潜入河南尹的小平津、平阴县孟津县东方。”

    “都会和董卓的西凉军发生大战。”

    “杀敌立功的机会,自然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停顿了下:“以保全自己为主。”

    “我们则要率领全部兵马,前去酸枣会盟。”

    “酸枣兵马众多,又处于后方。”

    “我们很难有机会上战场。”

    “真到了我们上战场时,联军的情况,肯定也十分糟糕了。”

    赵风心里清楚联军的尿性,最后肯定会因为各自的私利,导致联军解散。

    而自己现在的情况,自己最清楚。

    赵风参加诸侯伐董之事,长时间离开中山国,刘稚、长史等人,肯定会想尽办法,把军、政大权,握在手上。

    赵风又在离开高邑时,派赵狗蛋去索要骑兵。

    以赵狗蛋当时的做法。

    等于完全和长史撕破了脸。

    这一万三千兵马,就是赵风最后的本钱。

    如果真跟董卓拼完了,就算最后得了刺史、州牧一职,也根本守不住。

    而刘稚、长史等人,肯定也不会手软,醉仙楼肯定会被据为己有,赵风的原部下,也肯定会被清理干净。

    而保留了兵马,刘稚、长史还可能收敛一点,最起码不会对赵风的原部下和醉仙楼动手。

    有这些兵马在,即便最后什么好处也没得到,自己还可以在青、徐、兖、豫四州,随便打下一块地盘。

    赵风拿出地图,看了一下:“我们目前最佳路线就是。”

    “进入魏郡黎阳,从黎阳港渡河,进入东郡白马渡口,然后从东郡白马,直接前往酸枣。”

    “中间只需经过燕县。”

    “这一段路都是联军范围,既安全,又近。”

    “如果走怀县一带渡河,渡河后可能直接会遇到董贼的西凉军队。”

    赵云一拱手:“兄长既然已经把路线确认好了。”

    “那么我们是全部过去会盟?”

    “还是由云弟率领骑兵过去会盟?”

    赵风早就有了决断,直接道:“当然是全部过去会盟。”

    接着环顾一圈:“诸位现在就去准备一下。”

    “我们明日直接往东出发。”

    “就不用原路返回邺县,在转道去黎阳了。”

    田丰行了一揖:“那粮食、粮草问题,怎么解决?”

    “袁绍、王匡、刘虞等人,手下不缺谋士。”

    “知道主公率领全军,去酸枣会盟,不难猜出主公的意图。”

    “只怕他们不会爽快的下拨粮饷。”

    张辽笑道:“现在军营内,还有够我们吃半个月的,五千余石粮食。”

    “分摊到全军,也够吃五、六天。”

    “五、六天后,我们已经进入了白马县。”

    “届时我们的粮饷,自然由酸枣联军负责了。”

    赵风点了点头,笑道:“这样就更好了。”

    “再给你们交给底。”

    “我们这边,还有韩馥划拨的两千余石粮食,四千余石粮草,几百石豆类。”

    “当然,我们暗中,自己也准备了一万余石的粮食。”

    “粮食方面,暂时不用担心!”

    “不过,这一万余石的粮食,是用来备用的。”

    “不到关键时候,我们是不会动用。”

    “你们也不许透露出去。”

    然后一挥手:“都下去准备吧!”

    众人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军中大帐。

    第二天一早。

    赵风就率领全军,开始出发前往酸枣会盟了。

    因为没有找联军索要粮饷。

    所以赵风的离去,联军暂时也不知道。

    等袁绍、王匡、刘虞等人,知道赵风率领全军前去酸枣会盟的时候,赵风已经快要渡河了。

    这时在派人去追赶,显然也来不及了。

    袁绍等人只好作罢。

    然后各自准备着会盟事宜。

    一哨骑跑到赵风身前,一拱手:“启禀主公!”

    “前方就是酸枣地界了。”

    说完,掉转马头,继续往前面探路去了。

    赵风勒马停下,从怀里摸出一张地图,笑道:“赵狗蛋!”

    “这就是当年,我要你描绘酸枣附近的地形图。”

    张辽沉吟了一下:“我记得。”

    “伯虎兄当年,好像就说。”

    “先把酸枣附近的地形图描绘好。”

    “日后有大用!”

    田丰一愣:“莫非伯虎当年,在路径酸枣时。”

    “就已经预见到,现在的诸侯伐董之事?”

    “我现在越来越怀疑,伯虎你到底真的是靠蛛丝马迹来推断,还是真的会预知未来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赵风入盟

    几年前就叫赵狗蛋,提前描绘了地形图。

    对此,赵风还真不知道怎么解释好。

    既然不好解释,赵风也就干脆不解释了。

    给这些人,保留一点神秘感也不错。

    赵风故作神秘一笑:“好了。”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我还是先看看,我们稍后在哪里驻扎比较好。”

    赵风这么说,众人表情不一。

    但也不好强求,只能作罢。

    赵风把这些人的表情,收入眼底。

    也没说什么,继续看起了地图。

    看了一会。

    赵风摇头道:“赵狗蛋。”

    “你这地形图,画的真不咋地。”

    赵狗蛋抓了抓脑袋:“赵风大哥。”

    “当初啥也不懂。”

    “就凑合着看吧!”

    赵风摇了摇头,表示无语,不过赵狗蛋说的也对。

    所以赵风也没去怪罪。

    仔细看完地图。

    赵风对赵云说道:“云弟。”

    “派哨骑前往这三个地方,仔细探查一下。”

    说完,在地图上指了三个地点。

    然后把地图丢给了赵云:“探查完,我们在决定具体在哪里驻扎好了。”

    赵云一拱手:“喏!”

    说完,拿起地图,就对旁边的哨骑吩咐了起来。

    赵风接着一挥手:“全军继续出发!”

    进入酸枣境内没多久,三名哨骑陆续返回,把他们看到的详细情况告知了赵风。

    赵风听完后,转头看向田丰:“元皓兄。”

    “三个驻扎地点,已经有一个,被别人占据了。”

    “现在二选一,你认为我们在哪里驻扎好?”

    田丰沉吟了一下:“一个处于酸枣边界,往南五里就是封丘。”

    “好处是易守难攻,旁边还有条河流。”

    “坏处就是,离酸枣太远了点,如果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可能会支援不及时。”

    “而且我们处于酸枣后方,一般也不会攻打到此地,所以此地虽然易守难攻,但也没有想的那么有用。”

    “另一个驻地,十分普通,没有什么明显的优缺点。”

    “伯虎自行拿主意吧!”

    赵风沉吟了一会:“那就驻扎在阴沟水边驻扎吧!”

    赵风说完,自己都是一愣。

    阴沟水!

    后世有句歇后语,叫阴沟里翻船。

    出处不会就是指的这条阴沟水吧!

    话说,这也太不吉利了。

    要不要换个地方?

    不过这阴沟里翻船的歇后语,汉代的人都没听过。

    解释起来,太过麻烦。

    如果不解释。

    自己刚刚下的决定,现在队伍都开始转向了,立马就反悔,又对自己的威望有影响。

    思考了下。

    最终作罢,这阴沟里翻船只是歇后语。

    而且自己也不是在阴沟水里渡河。

    只是在阴沟水边驻扎,应该没什么问题。

    队伍继续前进,两个时辰后,抵达阴沟水边。

    赵风打量了一下四周。

    这里正好是阴沟水转向的地方。

    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个几字型。

    自己要驻扎的地方,在几字的头上。

    赵风点了点头,对典韦说道:“典韦。”

    “传令下去,安营扎寨!”

    典韦一拱手:“喏。”

    说完,对着后面的大部队,大声吼道:“全军开始安营扎寨!”

    命令一级级传替下去。

    田丰、赵云、黄邵、张武等人,也跟着下去监工了。

    这种安营扎寨的事,自然不用赵风插手。

    赵风骑着绝尘,面对的阴沟水,典韦跟在赵风身后。

    夕阳西下,水光山色,水面波光粼粼,水边的垂柳倒映在水中,远处一艘小船,悠哉悠哉地在水面划着,归鸟啾啾。

    赵风感叹,大自然带给人间的美景。

    也可用那句诗来形容。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绝尘这时打了响鼻。

    赵风摸了摸绝尘的脑袋,笑道:“你是不是也觉得,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

    田丰刚好策马走了过来,在后方笑道:“伯虎真是好雅兴,居然还有兴致在此赏景!”

    赵风回头看了田丰一眼,感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田丰也跟着感叹道:“是啊。”

    “不论大汉有多好,如今也要分崩离析了!”

    赵风听了一愣。

    摇了摇头:“元皓兄,我在这里欣赏夕阳。”

    “你怎么扯到大汉的局势了?”

    田丰呵呵一笑:“看来是我会错意了。”

    “那就不谈局势,一起赏景吧!”

    翌日,一早。

    赵风的亲卫和赵云的一千骑兵,在大营外集合。

    赵风翻身上马,看向田丰和张辽:“元皓兄,文远贤弟!”

    “大营就交由你二人共同负责了。”

    “我和赵云、典韦,去酸枣看看!”

    田丰行了一揖:“放心去吧。”

    “等伯虎回来时,大营肯定会完全搭建完毕!”

    张辽一拱手:“伯虎兄,大营交给我,你放心。”

    “保证不会出什么乱子!”

    赵风点了点头,掉转马头,一夹绝尘的肚子:“架!”

    绝尘跑出去后。

    赵云一挥手:“大家跟上!”

    赵云喊完,一千骑兵,立刻跟着赵风奔跑了起来。

    赵狗蛋率领四百余亲卫骑兵和典韦率领的一千三百亲卫步兵,也跟着出发了。

    没有牛车拖慢速度。

    典韦率领的步兵,又都是跑步前进。

    没用几个时辰。

    赵风等人,就到了酸枣城下。

    酸枣的规模只能算一般大小。

    跟九门、毋级、高邑,都是同等规模。

    城墙在三丈半左右。

    大约就是四人高。

    不属于坚城行列。

    对于赵风的到来,城门处并没有引起什么慌乱。

    因为早就有哨骑,把赵风要来的消息,回禀了回来。

    如今各路诸侯都在酸枣会盟。

    基本上每隔一盏茶时间,就能看到一骑哨骑过去。

    赵风率领部曲,走到城门口。

    从胸口拿出袁绍之前给自己的邀请函,丢给了城门守卫首领。

    守卫首领打开看了一下,对后面大声喊道:“第十三镇,昔阳亭侯,中山相赵风,字伯虎,入盟!”

    这边一喊。

    城内大约距离两百步的位置,又一人跟着大喊:“第十三镇,昔阳亭侯,中山相赵风,字伯虎,入盟!”

    之后还有人,以此传音,一直往城内传去。

    守卫首领把邀请函交还给赵风,一拱手:“请问昔阳侯。”

    “一共率领多少军队,入盟?”

第二百九十四章 诸侯会盟

    赵风想了一下:“率军一万五千人马!”

    “其中步兵一万,骑兵五千!”

    赵风现在总兵力,就算加上几百民夫,也才一万两千七百余人。

    连一万三千人都不到。

    至于步兵一万,骑兵五千,全都有水分。

    战马有五千,倒是真的。

    步兵有一万,也没错。

    合在一起,就不对了。

    别说守门将领,就算是其他诸侯,也不可能真到赵风的大营去清点具体的兵马人数。

    所以赵风对自己虚报了一点人数,毫无心理压力,根本不怕被拆穿。

    守门将领没做任何其他询问。

    对后面大声喊道:“第十三镇,昔阳亭侯,中山相赵风,字伯虎,率领一万五千兵马入盟!”

    城内大约距离两百步的位置,还是那个守卫士兵,跟着大声喊道:“第十三镇,昔阳亭侯,中山相赵风,字伯虎,率领一万五千兵马入盟!”

    在后方,赵风依稀听到还有人,在这么传音。

    守门将领退到一边,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昔阳侯,请入城!”

    赵风刚准备入城,突然问道:“各路诸侯中,最多的率领多少兵马入盟,最少的又是率领了多少兵马入盟?”

    守门将领,一拱手:“目前率兵最多的是后将军,率兵三万五千兵马入盟!”

    “其次是渤海太守,率兵三万入盟。”

    “昔阳侯是最少的,率兵一万五千兵马入盟。”

    赵风暗自感慨,袁家就是牛逼啊。

    一个率领三万五千兵马,一个率领三万兵马。

    这都是要钱的啊!

    渤海具体是什么情况,赵风不清楚。

    但肯定不可能,能招募的起,这么多的兵马。

    中山国现在总共也就两万余兵马。

    还都是步兵。

    渤海郡,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兵马,都派出来讨伐董卓。

    肯定也需要一部分兵马去留守。

    赵风感叹了一下,好奇道:“骁骑校尉曹操,率领多少兵马会盟?”

    守门将领,一拱手:“目前是一万六千余人。”

    “不过,听闻故太尉,曹老太爷,典卖家产,筹集了三万金,全部交由骁骑校尉募兵。”

    “日后可能还会增兵!”

    赵风心里暗骂了句,你大爷!

    自己抢在他们前面发展,辛辛苦苦弄到现在,也就一万三千的兵马。

    他们享受家族余荫,分分钟就超越了自己。

    三万金是什么概念?

    就是四亿五千万五铢钱!

    就是可以购买两百余万石的粮食!

    换句话就是,可以够十五万兵马,吃上一年的!

    不过转念一想。

    还是袁家更牛逼。

    现在会盟就有七万五千兵马。

    家族、驻地,肯定还有几万兵马。

    加一起,十万兵马,是肯定有的。

    而且并没有听闻,袁家典卖家产的消息。

    这意味着,袁家养十万兵马,根本不费力。

    这就是神壕啊!

    赵风心事重重,面无表情的,策马进城了。

    刚进城不久。

    就听到后面,有人大声传音道:“第十四镇,襄贲侯,大司马刘虞,字伯安,率领三万兵马入盟!”

    赵风听了一愣。

    赵风记得,刘虞明明是两万兵马,加上民夫才三万!

    刘虞是官场老油条,刘虞敢这么报。

    是不是意味着,袁术、袁绍等人,也把民夫算进去了?

    尼玛,要这样算。

    自己也有两万余民夫!

    加起来也是三万五千兵马!

    一跃成为率领兵马,最多的诸侯了。

    早知道这样,就应该把那些民夫,统统从袁绍手里要回来。

    没走多久。

    又听到传音:“第三镇,祁乡侯,车骑将军兼领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参加会盟!”

    “第六镇,都亭候,河内太守王匡,字公节,参加会盟!”

    赵风听了又是一愣。

    这第几镇、第几镇,到底是怎么算的。

    从兵马多寡来算。

    刘虞肯定不可能是第十四镇。

    从官位高低来算。

    刘虞也不应该排在后面。

    莫非是从先后顺序?

    想不出,赵风也就懒的想了。

    反正等下进了会盟地,自然就知道了。

    跟着指引。

    赵风不一会就来到了酸枣城中央。

    这里一看就是,把先前的县令府拆了。

    然后垒了高台。

    赵风一眼就看到,袁术率领一刺史、太守,站在高台下,准备迎接赵风。

    赵风没想到,自己还挺有面子的,立刻翻身下马。

    走向到众人前方,对袁术行了一揖:“见过公路兄!”

    袁术回了一揖:“先……伯虎兄来了!”

    然后回头看向身后之人:“诸位,我来介绍下。”

    然后指着赵风:“这位是中山相赵风字伯虎。”

    接着指着身后一人:“这位是豫州刺史孔字公绪。”

    “这位是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

    “这位是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

    “这位是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

    “这位是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

    “这位是……”

    “这位是骁骑校尉曹操字孟德。”

    赵风对众人行了一礼:“见过诸公!”

    众人也对赵风行了一礼:“见过赵公!”

    虽然对赵风行了礼。

    不过表情并不怎么热情。

    看来自己自多了。

    这些人,根本不是来迎接自己的。

    不过赵风对此,也没什么好见气的。

    自己的名望本来就不咋地,兵马也是最少的。

    很快就想通了。

    跟着大家一起迎接后面的几位。

    袁术对赵风笑道:“伯虎兄!”

    “我派人,带你的兵马,到旁边驻扎起来。”

    赵风点了点头:“有劳公路兄了。”

    袁术罢了罢手:“应该的。”

    然后对身后一小校使了个眼色。

    小校立马往赵风的部曲走去,小声说了几句。

    赵云、典韦,就率领兵马,跟着小校离开了。

    没多久。

    刘虞、袁绍、王匡,就一同走了过来。

    众人各自见礼。

    从众人的表情来看。

    这些人都是特意来迎接刘虞和袁绍的。

    王匡都没怎么搭理。

    赵风这下心里就舒坦了。

    王匡两万余兵马,都不怎么搭理。

    自己这才率领一万五千兵马,不搭理自己也是正常的。

    袁术邀请众人走回高台。

    众人还没落座。

    兖州刺史刘岱就率先说道:“俗话说,蛇无头不行。”

    “我们偌大的一个联军,岂能没有一个领头人?”

    “今天诸位,汇集于此。”

    “在下提议,大家就选出一位盟主!”

第二百九十五章 盟主依旧

    袁术笑道:“推选盟主之事,一时半会也推不出来。”

    “诸位先坐。”

    “我们可以慢慢商议!”

    马上就有几人赞成道:“也好,也好!”

    其余众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袁术带头跪坐在左边第一位。

    因为韩馥没来。

    袁绍则是跪坐在右边第一位。

    对此,大家都没有意见。

    赵风心里对袁家的社会地位,又一次拔高了。

    后面这些诸侯的排座,基本都是以第几镇来排。

    赵风跪坐在左边最后一位。

    刘虞则是跪坐在右边最后一位。

    众人跪坐好后。

    兖州刺史刘岱,一拱手:“在下自认德才都不足以担任盟主之位!”

    “但在下可以推举一人。”

    “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又是号召各镇诸侯,共同起兵讨伐董卓的发起人。”

    “在下推举本初当盟主!”

    刘岱一说完,马上豫州刺史孔、河内太守王匡、骁骑校尉曹操、山阳太守袁遗字、东郡太守乔瑁几人,纷纷表示赞同。

    袁术脸色难看。

    袁绍脸上露出了笑容,刚想开口。

    赵风知道,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

    最后肯定是袁绍当上盟主。

    一拱手,打断道:“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在下承认!”

    “但是在下记得,率先发起号召的,应该是东郡太守乔元伟,以三公文书的形式号召大家!”

    “而最具号召力的,应该是骁骑校尉曹孟德,以天子诏令来号召各镇诸侯!”

    “目前参加会盟的各镇诸侯,官职最高的应该是伯安兄!兵马最多的,却是公路兄!”

    “要选也是从二位当中选一个。”

    “在下推举公路兄来担任盟主之职!”

    袁术听完,脸色立马露出了笑容。

    广陵太守张超、济北相鲍信,立马表示同意。

    山阳太守袁遗字、东郡太守乔瑁,也马上跟着同意。

    对于袁遗和乔瑁来说,只要是袁家人,他们就没意见。

    豫州刺史孔、河内太守王匡,也跟着犹豫了起来,毕竟赵风说的很有道理。

    赵风说完,心里嘀咕道:袁术啊,哥只能帮你到这里。

    接来下,就要看你平时做的如何了。

    刘虞行了一揖:“老夫参加会盟。”

    “只为除去董贼!”

    “盟主之位,还是让给你们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去当吧!”

    众人纷纷对刘虞行了一揖。

    纷纷赞赏刘虞的高义。

    接着就是在袁术和袁绍之间,开始了争论。

    袁术也越来越有优势。

    刘岱一拱手:“既然大家都对袁家之人,担任盟主之位没有意见。”

    “在下只说一点。”

    “袁本初乃袁公路的堂兄!”

    “盟主之位,自然应该由本初来当!”

    赵风跟着一拱手:“诸公!”

    “为了不伤和气。”

    “在下提议,匿名推荐!”

    “简单说,就是把自己心目中的盟主,写在竹片上。”

    “但又不留下自己的姓名,避免日后有人小心眼。”

    “如果怕字迹被认出来,可以找各自的手下来写。”

    “反正一共就十四票,很容易就选出来了!”

    众人对赵风的这个办法,纷纷表示赞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