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我当皇帝-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城有赵云的一万五千骑兵,在城外策应,或许会让黑山军有所顾忌。”

    “但东光可没有骑兵在外策应,黑山军进攻起来,可以毫无顾忌。”

    “双方相差十倍兵力,东光只怕坚守不了几日。”

    “而赵云又把南皮的四千守军,都调到了高城。”

    “一但东光被破,只怕南皮也不保了。”

    “到时候,高城就成了一座孤城,迟早要被攻破!”

    然后询问道:“子敬可有办法来缓解一下局势?”

    鲁肃沉吟良久:“徐晃所部,比我们提前出发一天,现在应该在棘津城一带。”

    “从棘津城,赶到修县,只要一天。”

    “主公可让徐晃所部,率兵进攻眭固的修县。”

    “只要让眭固认为,修县无法抵御徐晃所部的进攻,就必然会让进攻东光的大军,回援一部分。”

    “这样一来,就能给东光,多争取一些时间。”

    “而有了这几天的时间,主公也应该率领四万一千大军,赶赴到东光。”

    “另外,如果陷阵营真如高顺预料的那样,击溃进攻东光所部,也不是没有可能。”

    赵风沉吟了一下:“既然让徐晃所部,去进攻眭固的修县,能让进攻东光的十万黑山军,回援一些大军。”

    “那么,要是我率领四万一千大军,与徐晃的八千大军汇合,一同进攻修县。”

    “结局会如何?”

    田丰沉吟良久:“主公如果率领四万一千大军,与徐晃大军汇合后,就差不多是五万大军。”

    “有这五万大军,眭固所在的修县,必然守不住。”

    “到了那时,张燕或许会让眭固放弃修县,从而专心进攻东光。”

    “毕竟,修县就算被我们拿下,黑山军也可以从渤海郡重合、阳信,继续出兵或者运输粮食。”

    “而东光一但被破,我们的南皮也保不住了!”

第九百三十章 刘和南下

    赵风沉吟了一下:“如果按照我的计划,南皮确实会不保。”

    “那如果让驻守在河间国,县的薛俊五千部曲,赶往南皮支援,形势会如何?”

    鲁肃摇了摇头:“这样就更不妥了。”

    “薛都尉在县驻守,其目的就是监视公孙瓒在易县的情况,另外在抵御刘和的幽州大军。”

    “如今刘和已经摆明了脱离主公,只怕也会蠢蠢欲动。”

    “否则张燕也不会派二十万大军,来进攻我们!”

    赵风思索了一下:“子敬的意思是,张燕很可能与刘和联合起来,会一起进攻我们?”

    鲁肃点了点头:“这个可能性,非常之大!”

    “因为刘和这个燕王,与张燕这个齐王,都是曹操代许都天子晋封的。”

    “而袁术代表寿春天子,因为与主公和吕布的关系,根本没有承认刘和这个燕王的地位,另外还把齐王,封给了吕布。”

    “这就导致,刘和与张燕,为了他们的这个王位,只能向曹操靠拢!”

    赵风听后,也比较无奈。

    曹操对自己有敌意,自然巴不得刘和会脱离自己。

    这样黄河以北之地,就有刘和来给赵风捣乱了。

    而袁术与自己,关系比以前还要更好,现在还进行了联姻。

    那么袁术自然不会承认刘和的地位。

    这样在外人看来,整个黄河以北之地,都是赵风的封地。

    目前暂时无解。

    赵风询问道:“夏竹率领的两万女兵,现在赶到何处了?”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昨天送来的消息,两万女兵昨天抵达了清河国广川。”

    “今天消息还没送来,不过根据行军路线,应该已经抵达了河间国弓高。”

    赵风听到女兵的行动,沉吟了一下:“女兵进行守城,不比男兵差太多,但还是略有差距。”

    “如今东光被围,女兵根本无法突围进去。”

    “让女兵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南皮驻守,一路前往修县,协助徐晃攻城。”

    “子敬以为如何?”

    女兵因为身体素质问题,基本上都是训练成弓箭兵。

    这样在守城时,就是以弓箭兵的身份,来驻守。

    只是因为体力问题,双方激战时,要比男弓箭手坚守的时间,稍微短一点。

    因为有城墙的存在,所以影响也不是特别大。

    而去攻城的话,同样也是担任弓箭手的职责,不会让女兵爬登云梯去上城墙作战,所以影响也不是特别大。

    鲁肃沉吟良久:“目前也只能这么办了。”

    赵风听后,内心一喜。

    女兵在赵风这边,成立了这么多年。

    从最初被抵触,到慢慢被接受,到现在最多也就是参与守城任务。

    鲁肃的这个同意,就表明女兵这次正式参与了攻城任务。

    虽然只是担任弓箭兵的职责,但不管怎么说,也是编入了前线攻城大军。

    从而,又可以提高女兵,在军中的地位。

    相应的,也能间接提高女子在赵风治下的社会地位。

    当然,前提是徐晃能率兵拿下修县。

    否则徐晃的部曲,肯定会甩锅给女兵。

    毕竟徐晃所部,原本是河东郡的白波军。

    他们能不能接受女兵的存在,还是一个问题。

    只不过没出结果前,他们不会有过激的反应,但一但进攻失败,必然会把责任怪到女兵的身上。

    虽然女兵只是担任弓箭手的职责。

    为了避免鲁肃反口,赵风果断道:“那就传令夏竹,让女兵兵分两路。”

    “一路与徐晃汇合,去进攻修县,一路前往南皮,接管南皮的防务。”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翌日。

    赵风率领大军,赶到了安平国观津。

    鲁肃急匆匆的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薛都尉送来急报。”

    “刘和命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率领五万大军,准备南下!”

    赵风听后,气不打一处来,愤怒的拍了一下案己,怒道:“混账东西!”

    “他居然还真敢向我出兵。”

    稍微冷静了一下:“阎柔所部呢?”

    “另外,乌桓峭王目前是什么情况?”

    鲁肃摇了摇头:“暂时不清楚。”

    “或许会联合出兵代郡、雁门郡一带。”

    “又或许不想破坏与主公的商路,从而选择观望。”

    赵风沉吟良久:“代郡太守王泽,在代郡也有两万余兵马。”

    “只是拒城而守,应该能坚守不少时间。”

    “另外还有太史慈的四千部曲,从旁策应,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只是抵御乌桓峭王与阎柔统领的鲜卑骑兵,只怕最终还是抵挡不住。”

    鲁肃点了点头:“这是最坏的情况。”

    “但我们现在,就需要先从最坏的情况考虑。”

    赵风沉吟了一下:“传令雁门郡马邑驻守的周仓所部。”

    “让他接到命令后,即刻赶往代郡当城一带驻防。”

    接着询问道:“子敬以为,在雁门郡平城一带驻守的杨经所部,要不要也调派过来?”

    鲁肃沉吟良久:“我们暂时不知道,乌桓族对我们是什么态度。”

    “还是让杨将军所部,继续在平城驻守吧。”

    “否则万一乌桓大军,大举南下,雁门郡只怕也会出现大问题。”

    “另外,有杨将军的大军在雁门郡驻守,也能提防匈奴人会卷土重来。”

    赵风听后,细细思考了一下。

    觉得鲁肃分析的,也有一些道理。

    毕竟赵风是去年利用机会,才乘机夺回了雁门郡。

    而碰巧匈奴单于于夫罗被气死了,呼延泉为了谋夺单于之位,不想与赵风大动干戈,这才把雁门郡,又让给了赵风。

    当然,雁门郡原本名义上就是归大汉的,只是实际控制,已经被匈奴人掌控。

    而呼延泉虽然把雁门郡还给赵风,但也只是把明面上的部曲,撤回了美稷。

    暗中还有什么部署,依然都是保持不变的。

    赵风不想因此与匈奴继续大战,所以也默认了此举。

    所以,如果没有大军在雁门郡坐镇的话,呼延泉还真有可能,会率兵重新夺回雁门郡。

    到时候,赵风就会四处受制于人了!

第九百三十一章 抵达渤海

    赵风沉吟良久:“这些外族,总是不怀好意。”

    “既然如此,也就怪不得我了!”

    鲁肃愣了一下:“主公准备如何对付外族?”

    赵风罢了罢手:“先看情况在说吧。”

    “乌桓族、鲜卑族、匈奴族,如果没有异动也就算了。”

    “真要敢趁火打劫,我也不会让他们好过!”

    接着一挥手:“先去传令给周仓吧。”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那主公准备如何应付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的五万大军?”

    “光凭薛都尉在县的五千部曲,是无法抵挡刘和的五万大军的。”

    赵风笑道:“既然刘和是与张燕合谋。”

    “那么张燕派遣二十万大军,进攻渤海郡,刘和的五万大军,自然就是进攻河间国了。”

    “而要攻入河间国,就需要进攻易县。”

    “如今公孙瓒刚好在易县一带布防,也就是说,我们不派大军过来,刘和的五万大军,也要先过公孙瓒那一关!”

    “以公孙瓒和刘和的仇恨,我们什么都不做,公孙瓒也会与刘和大军一战的。”

    “说不定,公孙瓒还会主动派人前来找我们。”

    公孙瓒在易县的存在,其实也是相对的。

    刘和想要南下,就要经过公孙瓒的易县,赵风想要北上,也要经过公孙瓒的易县。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从中山国的北平,作为突破口。

    以前中山国的广昌,也算是一条路径。

    不过代郡成为赵风的治地后,广昌就不算是路径了。

    另外就是,中山国是中山王的封地,刘和没有足够的理由,不好对中山国用兵。

    毕竟中山王,也是有着自己的王府卫戍的。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翌日一早,赵风便率领大军,继续出发。

    在完全天黑以后,赵风才率兵赶到河间国弓高。

    弓高因为昨日有女兵,在这里建造过简单的营地。

    所以赵风虽然连夜赶了一段路,但却有现成的军营驻扎。

    赵风刚进入中军大帐,准备稍作休息。

    鲁肃便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徐晃将军送来今日的战报。”

    说完,就把手中的战报,双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鲁肃身前,接过战报,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接过战报,还没看便直接笑道:“这徐晃有点意思。”

    “按理说,他应该是在修县得出战果后,才会送来战报。”

    “结果这才一天,他就把战报送来了。”

    鲁肃沉吟了一下:“修县离弓高不算太远。”

    “战事结束后,派快马前来送战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接着笑道:“以徐晃的这种心性,只要曹操用过一次,就肯定不会放手。”

    “看来主公还真是有先见之明!”

    “单凭徐晃的这份心性,就可堪大用。”

    徐晃在曹操那边,虽然是都骑尉,但是被赵风索要来以后,名义上还是罪将。

    当然,具体情况,赵风也已经跟徐晃说过。

    罪将只是名义,实际上徐晃是一切照旧的。

    而赵风这次对外宣称的,也是让徐晃为先锋,来戴罪立功。

    所以根本没有具体职务。

    这也是鲁肃直呼其名的原因。

    另外就是,像徐晃这样,单独领军去执行作战任务的,只要赵风不在身边,是不需要一天一报的。

    因为这样做,不但非常麻烦,而且有些战况,可能今天不利,但明天就扭转了的情况,也会让赵风知道。

    赵风没有回话,直接打开战报过目了一遍。

    战报内容很简单。

    就是说徐晃今天中午率兵赶到修县,然后就下令进行强攻。

    强攻没多久,夏竹就率领一万女兵,与徐晃汇合了。

    最后就是一些死伤情况。

    赵风看完,放下战报,直接开口道:“徐晃这种情况,以后应该进行推广。”

    “凡是作战的大军,每天都需要把战报送来让我们过目。”

    “这样我们也好了解战局的发展!”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主公此举不妥。”

    “将军领兵在外作战,本就有一些独自的决断。”

    “如果今天送来的战报,表明形势危急,主公下令派遣大军前去增援。”

    “而几天后,将军扭转了局势,解决了问题,那么这些增援的援军,又该如何处理。”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简单说,还是时效的问题。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

    今天战局可能不利,但因为领兵将领的某些决策,可能过几天,就会扭转战局。

    赵风要是按照刚刚的想法来办,可能很多事情,都会变的混乱。

    沉吟了一下:“此时暂时搁置。”

    “以后在来想办法。”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第二天一早,赵风便率领大军启程赶往渤海郡东光。

    以弓高到东光的距离,一天时间是勉强够用的。

    不过考虑到有十万大军,正在东光一带交战。

    所以赵风放慢了行军速度,花了两天时间,才抵达东光城外三十里。

    这两天,徐晃依然按照他的做派,送来了修县的战报。

    安营扎寨后。

    鲁肃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我们的到来,让黑山军放缓了对东光的进攻。”

    “另外,哨骑来报,今天早上,有一万左右的大军,回援修县了。”

    赵风听后,感叹道:“真是可惜。”

    “如果有骑兵在的话,可以让骑兵前去追击这一万回援的黑山军。”

    鲁肃沉吟了一下:“这么些天来,我们依然没有收到黑山军进攻清河国的消息。”

    “那么,显然就是黑山军没有进攻清河国的打算。”

    “这说明,黑山军的另外几十万大军,应该有其他的任务。”

    “主公可以调派清河国华将军的一万五千骑兵,前来增援。”

    “又或者,让华将军率领一万五千骑兵,直接从清河国,攻入青州的平原郡!”

    平原,原本还是平原国,但因为张燕被晋封为齐王以后。

    平原国、济南国、齐国、乐安国、北海国,都已经被张燕给撤国置郡了!

第九百三十二章 关靖前来

    当然,不单单只是张燕一个人这么做。

    吕布也同样把琅琊国、下邳国,给撤国置郡了。

    至于其他诸侯,他们的治地内,大部分没有多少封国。

    而唯独赵风,并没有对治地内的封国,进行撤国置郡,也没有进行祭天大典,来继任王位。

    赵风沉吟良久:“调华雄过来增援,确实能缓解我们的压力。”

    “但我就担心,这是张燕故意所为。”

    “一但华雄离开清河国,清河国就没有大军坐镇了。”

    “既然这样,那就让华雄率领一万五千骑兵,攻入平原郡,然后随意发挥吧!”

    “这样一来,就算黑山军有进攻清河国的想法,也会被华雄给破坏掉。”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鲁肃走后不久。

    一守卫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大营外一自称是公孙瓒麾下长史,特来求见主公!”

    赵风没做它想:“传进来吧。”

    守卫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对于公孙瓒会派人前来,赵风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虽然公孙瓒与刘和,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但刘和这次,只是要南下进攻赵风的,所以肯定会派人与公孙瓒去协商。

    而公孙瓒知道情况后,也肯定会向赵风索要一些什么。

    比如粮食!

    其他人不清楚,但赵风却非常清楚。

    公孙瓒虽然战败,但把他之前搜刮的好几百万石粮食,都运到了易京。

    正因为有了这好几百万石粮食,公孙瓒才让自己的大军,苟延残喘了几年。

    当然,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以公孙瓒储备的粮食,虽然还能继续苟延残喘几年。

    但几年过后,哪怕没人去进攻公孙瓒,公孙瓒也会走上败亡的道路。

    因为公孙瓒没有赋税来源,一但储备粮食耗尽,公孙瓒现有的大军,便不战自溃了。

    这个情况,赵风清楚,刘和清楚,公孙瓒也同样清楚。

    也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所以公孙瓒在易京盘踞,才没人去对付他。

    因为赵风与刘和,都不想与公孙瓒去死磕。

    因为只要在过几年,公孙瓒就只有败亡一途。

    而公孙瓒如果还想有所作为的话,就只能寻找赵风来帮助。

    因为赵风当初,虽然名义上出兵讨伐公孙瓒,但实际上赵风却没有与公孙瓒交战。

    所以公孙瓒与赵风之间,也算不上是死敌。

    当然,就算赵风当初与公孙瓒交战了。

    以公孙瓒目前的情况,同样有很大的可能,会来寻求赵风的帮助。

    没多久。

    关靖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拜见赵王!”

    赵风罢了罢手:“我可没有举行过祭天大典,来继任赵王之位。”

    “如今赵王,可还在赵国待着呢。”

    “你要拜见赵王,就应该前去赵国!”

    关靖眼珠子一转:“如今天下被一群佞臣祸害成这样。”

    “赵州牧应该率领义军,一扫寰宇,还天下一个太平!”

    赵风听后,心里暗暗发笑。

    显然关靖是误会自己,之所以没有继任王位,是因为自己以后想更进一步。

    当然,其实这也不算是误会。

    毕竟赵风早年所为,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

    但不管别人怎么看,赵风自己显然是不会承认的,所以面无表情道:“关使君前来,如果是要说这些废话的话,那就请吧。”

    关靖一时也不知道赵风到底在想什么,沉吟了一下:“主公命属下前来,与赵州牧商议刘和之事。”

    赵风点了点头:“直说吧。”

    “但我劝你不要狮子大开口。”

    关靖对赵风行了一揖:“不敢!”

    “主公说,只要赵州牧支援两百万石粮食,主公便率兵抵御刘和。”

    “另外,击败刘和大军之后,主公希望赵州牧能表主公为幽州牧!”

    “主公以后会以赵州牧马首是瞻!”

    赵风叹息了一声:“经历过之前大败,公孙瓒还没有觉悟吗?”

    “以如今的局势,我就算表公孙瓒为幽州牧,又能如何?”

    “我会让公孙瓒成为第二个刘和吗?”

    接着沉吟了一下:“看在公孙瓒以往对待外族的强硬态度上。”

    “回去告诉公孙瓒,他不适合当牧守一方的州牧,但却是一个合格的边关将领。”

    “如果他愿意的话,事成之后,我会让他成为镇北将军,坐镇幽州。”

    “另外,我也会表他的儿子公孙续,为都亭侯。”

    “至于是愿意随我征战四方,还是当一方太守,都由他自己决定。”

    关靖知道自己没多大的筹码,来与赵风讨价还价,便对赵风行了一揖:“属下一定会把赵州牧的原话,转告给主公。”

    “告辞!”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对此,也不意外。

    毕竟这种事情,关靖是没资格来替公孙瓒做决定的。

    赵风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认为公孙瓒如果不是生活在汉末的话,绝对算的上是一位镇守边关的好将军。

    毕竟不管怎么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是打的外族闻风丧胆。

    有公孙瓒坐镇幽州,能给赵风减少很多外族的麻烦事。

    而因为公孙瓒曾经身居高位,又对幽州有过一段时间的掌控。

    为了避免发生刘和的事情,所以才把公孙续给安排到自己身边。

    至于公孙瓒会如何决断,赵风也不是特别在意。

    因为赵风已经安排张与文丑,前去刺杀刘和。

    一但刘和身死,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的五万大军,也就会内乱起来。

    那时,有没有公孙瓒,其实都是一样的。

    而以张与文丑这种能在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的本事,只要找到一个适合的机会,要杀掉刘和,自然不算太难。

    相对来说,这还是大材小用了。

    只不过,赵风也是通过此举,来判断张与文丑,会不会效忠自己。

    毕竟赵风已经给出承诺,只要事成之后,哪怕张与文丑,要去重回袁绍怀抱,赵风也不会阻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张与文丑,依然要投靠赵风的话,忠心方面,自然要比只靠嘴皮说,要靠谱多了。

第九百三十三章 战略后撤

    翌日,赵风收到吕姬送来的文书,说已经全权接管了南皮的防务。

    吕姬是夏竹任命的,另一路女兵的统兵将领。

    当然,这是只暂时任命,赵风还没有下达正式的任命文书。

    因为赵风对于女兵将领这一块,一没有合适的人选,二没有熟悉的历史人物。

    所以只能让夏竹去自行挖掘了。

    简单说,就是按照正常流程来办。

    不会出现类似太史慈、郭嘉这种,赵风会特意安排一些能得到大功劳的任务,来提前提拔起来。

    至于管亥、徐晃这种自带兵马的,那是特殊情况。

    有了吕姬接管南皮的防务,即便东光失守,南皮也不是一座空城,会被瞬间拿下。

    另外,徐晃也送来修县的战报,其中表示,如果不是有一万大军回援,徐晃差一点就能强攻下修县。

    不过现在有大军回援,徐晃也无法继续强攻了。

    因为继续强攻,只会得不偿失。

    而徐晃准备仗着有一万女子弓箭手,来慢慢消耗修县的守军。

    赵风在适应徐晃的这种,一日一报的情况,所以并没有去强加干涉。

    这时。

    鲁肃走进中军大帐,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营外一自称是郭都尉派来传讯的士兵。”

    “从他口述,因为担心被敌军抓到后,会让敌军搜出文书,所以全是口述。”

    赵风点了点头:“都说了些什么。”

    鲁肃直言道:“城内情况不妙,希望主公能率领部分大军入城!”

    接着把城内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大意就是,张燕早前占据了渤海郡修县、重合、阳信。

    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派人在东光进行劝说。

    好在当初赵风率兵赶来的及时,东光最后还是归到赵风的治下。

    不过张燕联系的那些世家、豪强,在之后的日子里,继续在与张燕联系。

    如今城外有十万大军围城,这些世家、豪强,在城内不需要做太明显的事情,只要把城外的情况,如实说出来。

    就可以让城内人心惶惶。

    虽然郭嘉已经表示,城外有赵风的四万余大军驻守。

    但四万对十万,依然是尽显劣势。

    所以城内有很多,原本是心向赵风的世家、豪强,也在劝说郭嘉投降。

    偏偏在这种局势下,郭嘉也不能用强硬态度去压迫,否则城门还没破,城内就会内乱起来。

    赵风听完后,沉吟了一会:“以郭嘉的本事,都觉得非常棘手。”

    “看来城内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想来,郭嘉也是想通过我军入城的方式,来增加城内百姓对我军的信心。”

    “连东光都是如此,看来赵云所在的高城,情况也不太乐观啊!”

    然后想鲁肃询问道:“子敬可有良策?”

    鲁肃沉吟良久:“东光城外的黑山军,虽然有九万之众。”

    “但这九万大军,乃是在围困东光。”

    “主公率领四万大军,与郭都尉里应外合,要杀进城去,并不算太难。”

    “难的是,我们如果让太多士兵入城,则留在城外的大军,就人数大减,这样会给黑山军可乘之机。”

    “我们如果让小部分士兵入城,则起不到太大的效果。”

    “依肃看来,主公应该率兵在东光北城门外,与黑山军一战。”

    “只要取得一定的胜利,就能激励到城内的士气。”

    “大军入城,能免则免!”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因为赵风觉得,鲁肃分析的,也有道理。

    自己在东光城外的大军,一共就四万余人。

    本来就不足黑山军的一半。

    如果为了激励城内的百姓,让一部分大军入城,那么自己留在城外的大军,就只会更少。

    说不定,黑山军到时候反而会来围剿自己在城外的大军。

    赵风沉吟良久:“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一但我们城外的几万大军,出现意外。”

    “别说东光会失守,整个渤海郡,都会失守。”

    “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其他地方的防线。”

    “转告过来送信的士兵,让他告诉郭嘉,三日后,率领城内所以士兵,从东光北城突围而出。”

    “我们会在东光北城外,接应他们。”

    “另外,东光丢失后,高城便成了孤城,传令赵云,让他率领大军,放弃东城!”

    鲁肃思考良久,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想要把消息送给赵云,这事并不难。

    因为赵云率领的一万五千骑兵,一直就在高城城外策应。

    赵风这样下令,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因为东光城内民心不稳,就无法整合城内的力量,来一心御敌。

    简单说,就是赵风觉得,以目前双方的兵力对比,加上东光城内有某些世家、豪强在调拨,东光城迟早会守不住。

    另一个原因,就是赵风身边,没有可以冲锋陷阵的大将。

    真与黑山军交战起来,赵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