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惊华:一品毒医-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过了多久,外头传来一阵声音,他们抬眼望去终于看见了那名年轻的男子带着歉意的笑容跨了进来。
“哎呀,不知道几位大人今日要来,让各位久等了,失礼失礼!”司徒珍的脸上写满了歉意,方才还有所怨气的几位大人立刻赔笑起来,“哪里哪里,丞相大人辛苦,日理万机实在是百姓之福!”
司徒珍笑着,随后吩咐一旁的管家,“来人,备膳。”再让他们等下去,自己今日只怕也要面对,不如就且听听他们想说些什么。
“大人可知道,陛下罢免张大人的事情?”吏部尚书开门见山,直接透露了他们今日来的目的。
司徒珍的眼中划过一抹流光,他们是想打探自己的态度?
“嗯,张大人的事情,只是运气而已。”
“那可不一定啊丞相大人,张大人与我们同僚多年,他的为人我们都清楚!这一次陛下借口圈地一事根本就是有心之人子虚乌有陷害张大人,如此下去,只怕朝中要大乱的啊!”
那年轻的男子缓缓饮着茶,脸上却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可是,陛下的手中若非证据充足,也不会下此命令。”
“证据,那是可以造假的啊!张大人为官清廉,为莲国办了多少事情,陛下也不知道受了哪个奸人蒙蔽竟然削去了张大人的职务,我等真是细思极恐。”
吏部尚书继而开了口,“陛下做此决定的时候,莫非丞相大人不知情?我们等以为,以丞相大人与张大人之间的交情,肯定会为他求情的!想必,陛下是瞒着丞相大人下的命令。”
司徒珍笑了笑,随后无奈的叹了口气。“正因为张大人与下官略有交情,所以陛下更不会与下官商量此事了。”
说是交情,不过是那张大人来府中拜访过他几次,暗示他某些事情被拒绝之后就再也没有更深入的交流。而听吏部尚书这一番话,分明是要挑拨他与莲皇之间的关系。
“陛下这么做,实在叫人寒心啊!丞相大人虽然年轻,但才华在莲国当中无人能及,但凡朝中事务都由丞相大人辅佐陛下。陛下如今擅做主张,只怕是对丞相大人生了嫌隙!”
“是啊,陛下近日来的动作颇多,丞相大人可要小心啊。如今的关头,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不能让陛下一时任性耽误了莲国的未来。”
果然如他所料,近日来,他们是为了与他联盟。
司徒珍心如明镜,见他不说话,几位大人有些坐不住了。“丞相大人意下如何?”
“嗯,不错不错。”
众人面上一喜,若丞相大人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话,那么陛下就不能再一意孤行罢免他们的人了!
“那么,不知丞相大人有何良策?”
“陛下虽然多年未理朝事,但依旧对朝中事务了如指掌,眼下最主要的,就是做好我们的本分。口碑立起来,陛下就算有那个心思,也会三思而后行的。”
丞相这番话,说了等于没说。
几位大人有些着急,“丞相大人,如今陛下与太上皇之间的斗争,我等全然成为了牺牲品。为官多年,陛下丝毫不在意我等的付出,这实在叫人难以继续为陛下尽心办事啊!”
“不如我们一起联名上书,为张大人求情,丞相大人意下如何?”
那么多对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司徒珍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突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咳咳……咳咳……也,也好,也好。”
“大人,您怎么了?!”
“哎……近日来天气多变,本官又得了失眠之症,所以……所以感染了风寒。”
什么?可是方才还好好的呀……
“大人,还是让大夫来看看吧?”
司徒珍摆了摆手,“让各位大人见笑了,咳咳……咳咳……哎,管家,带几位大人去用膳,本官,本官要回去吃贴药,咳咳……咳咳……”
说罢,就任由身旁的丫鬟扶着缓缓走进了内厅之中。
“这……那丞相大人明日,到底要不要和我们联名上书呢?”
内院的屋子里,老夫人躺在榻上,面色有些虚弱苍白。
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方才还咳嗽不止的男子此刻又恢复了原样。他关上屋门,眼中一片清明。
“珍儿,听说今日,几位大人又来拜访了。”
老夫人心如明镜,自然知道如今的莲国朝堂并不太平。
“已经让人打发走了,母亲不必担心。”
他走到一旁亲自打了盆热水拧了毛巾,来到榻边轻轻的为自己的母亲擦拭着手背。
“张大人入狱了?可是来让你为他求情的?”
司徒珍笑了笑,“陛下决定的事情,又怎么可能轻易改变。孩儿虽然年轻,但还不至于那么单纯,去做这只出头鸟。”
榻上的老夫人却是有些担心,“如今朝中风起云涌,只怕你也难以置身事外。况且,那位张大人,似乎是太上皇培养多年之人,只怕不会这般轻易就范。”
“儿臣明白。”
“母亲知道你已经有了几分主意,如今陛下羽翼已丰,你可想清楚了,要站在哪个队上?”
司徒珍作为莲国史上最年轻的丞相,除了他万众瞩目的才华以外,还有就是某些暗中操作的势力。虽然当初并非讲得那般明白,但司徒珍隐约明白,自己如今能坐上这个位置,只怕他日,会有还不完的情和办不完的事情,而这几次几位大人来访,已经隐隐透出了信息。
“陛下这些年来虽然对我予以重任,但如几位大人所说,这次罢免张大人并未与孩儿说起过,只怕他心中一直对孩儿有所怀疑。”
“这么说,你打算支持太上皇?”
司徒珍为老夫人拉拢了下被子,“看起来,陛下似乎还不够实力与太上皇抗衡,可是儿臣却以为,如今的莲国是该换换血液了。”
不错,一直以来莲国都是十分的强大,可是这些年来,司徒珍却发现莲国的强大已经止步于此,他看不见更加恢弘的未来。固步自封并不是什么好事,总有一日会被其他的国家超越,虽然那一日,他有生之年不一定能看见。
可是司徒珍能够稳坐丞相之位,也与他的作风有所关联。他不喜欢迂腐不化的东西,喜欢冒险和挑战。
“珍儿,你可还是在想着那位姑娘?”
司徒珍眼中一闪,随后笑了笑,“母亲,珍儿现在还不想成婚呢。”
“那么,太傅的孙女,你怎么不去看看?”
司徒珍是她的老来子,明明已经到了成家立室的年纪,却偏偏对什么女子都不上心。唯有那一次在庙中,碰见了那救了自己的女子,她才从自己的儿子身上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如今朝中动荡,孩儿自然没有那个心思。况且……那女子也不是孩儿能够肖想之人。”
老夫人因为身体原因,并没有机会参与宫中的盛宴,所以她还不知道,云姝已经成了大皇妃,只是失踪了而已。
司徒珍后来见过云姝几次,但他已经明白,那名女子站在与他十分遥远的位置,莲国之中让他忌惮的人并不多,但偏偏大皇子就是其中一个。而那名女子,却是大皇子的心上之人。
他虽然被事务缠身,但偶尔还是会想起那张清丽的面容,不过如今已然是另一种感觉。
或许是感慨,或许是好奇和探究。
如今她人在何处?可是与大皇子在一起躲避风头?确实,如今她已经成为了太上皇的目标,寻一处无人的地方躲起来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若这一场战役是陛下获胜,那么他日,登上皇位之人有极大的可能是大皇子,而她将成为莲国的皇后。
不知为何,司徒珍却觉得这样才是莲国最好的选择。那名睿智的女子来做莲国的皇后,必定不是今日这么一番景象。他甚至有些期待,他日大皇子登基为帝,与公孙小姐一起统治莲国,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或许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想法,司徒珍的心中的那条路,已经渐渐明亮。
第九百五十六章 朝中动荡
次日,早朝之前,众位大人整齐的站成两列,可是气氛却不是以往那般轻松。
不少人频频望向丞相的位置,却发现今日的丞相居然来得比谁都晚,这实在不像是他的风格。
正当众人心中猜测纷纭时,却有那么几位大人理解成了不一样的意思。
他们昨日前去丞相府中,已经告知今日会联名上书,请陛下还张大人一个公道。而昨日丞相大人的回答模棱两可,今日又迟迟未出现,说不定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有所动作了,于是心中暗暗自喜。
“陛下驾到——”
尖细的声音响起,众人立刻收敛了神色站得笔直,直到那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在高台之上,整齐的声音才传来,“陛下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莲皇威严的扫视四周,如今的他已经与当初那不论何时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截然不同,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有着他的含义,渐渐开始让台下的文武百官用心揣测。
“近日来气候多变,连丞相也不幸感染风寒,各位爱卿各自保重。”
哪知道莲皇一开口,众人立刻恍然大悟,原来今日丞相没有出席早朝,竟然是因为感染了风寒!这还是这么久以来的第一次!
而几位大人已经露出了几分慌乱之色,他们今日的计划可是把丞相也算在内了,如今丞相居然称病不出现,那么他们少了一道强有力的支持实在是太过出乎意料。不过今日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
吏部尚书缓缓站了出来,“启禀陛下,臣有要事要报。”
莲皇收敛了神色,嘴角却是勾起了一道意味深长的弧度,“爱卿何事要奏?”
只见他从袖中拿出了一张奏折,随后数名大人站了出来齐齐跪下,这一幕让莲皇微微挑了挑眉,“几位爱卿这是何意?”站出来的,可都是太上皇的人。
“关于张大人圈地被捕一事,请陛下明鉴,还张大人一个公道。”
提起张大人一事,四周立刻安静了下来,连呼吸也变得微弱无比。
太傅突然轻笑一声,严厉的眼神扫过那几位大人,“张大人的事情,证据还不够充分吗?几位大人何不再过目一遍,也好冷静冷静。”
“太傅大人此言差矣,所谓的证据不过是一些市井刁民的片面之词,不足以定罪!张大人为官清廉,这些年来为莲国做出了不少贡献,陛下定不要受奸人蒙蔽而冤枉了忠臣啊!”
又有一位大人站了出来,“片面之词?若真是如此,当初中原山庄的少主上京请奏的时候,为何张大人要从中阻拦,还派人掳走中原山庄少主的妻儿,不是做贼心虚是什么?”
“李大人此言更不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中原山庄世代经商,正所谓十商九奸,商人的话又怎么能够相信?想必他们是收受了某些有心之人的指示就是为了上京冤枉张大人!”吏部尚书此言,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
“尚书此言,怕是传扬出去,整个莲国的商人都会为之愤慨!一个国家只所以常盛,与它的商业是否繁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尚书如此重农轻商,未免有些太过肤浅了!”
“不错!从商之人大多头脑灵活乃是我们莲国的人才,若是存在这样的歧义,可是会导致人才缺失的!”
几位大人见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当下来了气势。
“今日我们所说的是张大人,李大人实在不必混淆视听!张大人的为人我们几位同僚都清楚,绝对不可能做出如此之事,全都是受了奸人的冤枉!请陛下明鉴,我等今日联名上书,就是希望陛下能够网开一面,还张大人一个清白!”
几位大人纷纷跪下,大有同心协力为同僚立正清白的架势。
他们没有注意到,此刻的太傅却是与莲皇别有深意的对视了一眼。
“倘若陛下还是要罢免张大人,几位大人又要如何呢?”
吏部尚书立刻挺直了腰板抬起眼来,“我等自知能力有效,无法报效莲国为陛下分忧。倘若不能还张大人清白,我等为官还有何意义?”
这么说来,竟是以辞官作为要挟了!
他们大多职务重要,若是辞官定会引来不小的麻烦和不满,这是他们商量多时的决定,赌莲皇不敢冒这个风险!
龙椅之上的男子微垂着眼,仿佛陷入了一阵沉思当中。
以吏部尚书为首的几位大人屏住了呼吸,似乎在等待胜利那一刻的到来。
“你们说,张起程为官清廉?那不知,从他府中密室搜出来的黄金百两从何而来?”莲皇幽幽的开了口,此话一出,几位大人当即震惊的直起身来。
什么时候的事情,他们怎么不知道?
“就在昨夜,朕命人抄了张家,确实,朴素的张家小宅院看起来平淡无奇,连朕也没有想到,地下居然有那么大的密室,都可以与朕的后花园相媲美了!”
“……”昨夜?抄家?!陛下竟然来了这么一手,没有任何的皇榜批文……分明是要瞒过他们这些眼线!陛下这一招未免太狠了,很容易激起众怒的!
然而几位大人不知道,如今的辰皇就是要激起众怒,让更多隐藏在朝中的太上皇势力安奈不住纷纷浮出水面!否则,他怎么能那么容易就一网打尽呢?
“你们与他同僚多年,竟然也不知道?朕真是痛心疾首,朝中竟然有这么多的人,为他联名上书。”
“……”吏部尚书不由得身子一僵,他只觉得自己的喉咙干涩,此刻竟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还记得二十年前,朕的皇后,就是在张起程的管辖地中失踪的。”
这时,莲皇的一句话犹如夜中惊雷,震醒了这些妄想通过辞官要做要挟的大人。他们开始意识到了一件严重的事情,或许,陛下在意的不是那黄金百两,而是前皇后……他要开始算账了,而张大人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你们说,这算不算失职?当年,朕就可以办了他!可是量在他为莲国贡献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朕直到今日才秉公执法,不知几位爱卿还有何意见?”
莲皇的意思是,让张大人在朝中安然无恙多年,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就算传出去,也不会有人诟病。
“臣,臣……”若多年前的旧账陛下都要翻出来的话,那么他们……
要知道当年,他们也替太上皇暗中操作了不少的事情,没想到今日,他们居然一个个自己送上门来了!此时此刻,地上的几位大人把头埋得更低了。
太傅长长的叹了口气,“想必几位大人也是为了张大人之事烦忧许久。”他走到吏部尚书面前,竟是趁他没有反应过来,将那奏折一把夺过。
“既然已经联名上书,那么陛下就不得不重视了。”
“太傅,你……”这是要让他们没有退路吗?
然而来不及阻止,太傅已经亲自将那奏折呈上,交到了莲皇的手中。
“朕真是痛心疾首,既然几位爱卿愿意与张起程共患难,朕又怎么能辜负了你们的这一番心意。朕准许,你们提前告老还乡,每人各赏一座田园庄园,这些年来,辛苦几位爱卿了。”
什么?!竟然,竟然这么轻易的就让他们辞官回去?
“陛下,臣手中还有许多陛下交代的事务未处理,辞官一事不急。”
“怎么能不急呢?奏折上写得清清楚楚,倘若张大人继续蒙受冤枉的话,你们明日就要收拾行囊了。尚书大人果真是满腔热血,此刻还不忘手中的事务。放心,这些事情陛下可以暂且交由别的大人,等丞相大人康复之后,也会另作安排的。”太傅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些脸色苍白的大人,整个大殿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氛围。
莲皇无比惋惜的站起身来,“今日,我莲国又损失了几位人才,看来是朕做得不够好啊。”
“不!陛下,臣等愿意追随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啊!”立刻有大人意识到事态严重,纷纷开口求情。
“已经呈上来的奏折,可还有收回去的道理?君无戏言,来人,除去他们的乌纱,送出宫外!”此刻的莲皇突然变了脸色,他丝毫不再掩饰自己的心意,冷冽的眼神扫过在场的所有人,那些坦荡的,心虚的,各种神色尽收眼底。
还有多少太上皇的人?他不惜一切代价都要一一揪出来!
“陛下,陛下——”
这追悔莫及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然而已经来不及了,莲皇似乎早有准备,御林军已经纷纷将他们拖了出去,消失在大理石的尽头。
“陛下,丞相今日未上早朝,不知可是与这次的事件有关。”
御书房内,太傅正与莲皇分析着今日的事情。
“他们几个昨日去了相府,倘若今日,司徒珍也加入其中,就没那么好处理了。”
“陛下,丞相莫非真的是太上皇的人?”
莲皇微微笑了笑,“当年他的试卷,朕也看过,确实是榜首第一,这些年来他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可是若他真是太上皇的人,不可能会做一些违背太上皇旨意的事情。之前他替朕办的那些事务,全都处理得漂亮,此人年纪轻轻,城府倒是很深,朕不否认十分欣赏他。”若他能为凌儿所用,那最好不过了。
第九百五十七章 惊人身世
太傅微微收敛了神色,之前他一直怀疑这位年轻的丞相,实在是因为他的官途太过顺利,让人不得不怀疑背后是不是有一双推手在操控着这一切。
司徒珍作为莲国史上最年轻的丞相,他的经历可谓是一帆风顺,中了科举之后就平步青云,步步高升。奇怪的是朝中居然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他一次次的立下大功,直到最后稳坐丞相的位置,似乎就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
太傅之前提醒过莲皇,不过那段时间,陛下因为皇后娘娘的事情颓废不已,对于朝中事务全然不顾,任由几位大臣掌握一切。而在这一段时间内,丞相司徒珍则表现出了他过人的才华,一切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可以说这些年来,莲皇不务朝政,莲国却依旧能够风调雨顺,大部分是丞相的功劳。
太傅派人暗中查过,司徒珍倒是没有留下太多的把柄。私相授受的事情几乎没有,那种小恩小惠可以忽略不计。他行事作风端正,也不曾见过拉帮结派,除了偶尔会有些怪脾气外,倒是叫人挑不出毛病。
但这样的人城府深,他的背后之人真是太上皇的话,那就等于是朝中的一大毒瘤。陛下想要在这一场无声的征战中获得胜利,就必须把毒瘤连根拔除。
虽然,可惜了一个人才。
“朕还打算委以重任,毕竟这些年,没有人比他更熟悉朝中的事务了。”
“陛下这个决定,未免太过草率,虽然还未掌握丞相的把柄,但他背后必定有人啊!”
莲皇思索了片刻,“朕再给他一些时日,眼下,太上皇也应该有所动作了才是。”
丞相府中,茂密的大树下立着一名男子。他披着长衫立于微风之中,看着那透过树叶留下来的点点阳光,这还是这些年来第一次缺席早朝,他都不曾静下心来欣赏过相府清晨的美景。
“大人。”
身后无声的出现了一名黑衣人。
“朝中如何了?”
“以吏部尚书为首的几位大人,已经被革去官职。陛下赏了他们每人一座田园庄园,让他们告老还乡了。”
司徒珍微微挑了挑眉,果真不出他所料。
那些人,竟然以为辞官就能让陛下做出退让,简直就是自取灭亡。眼下的关头,难道陛下还会再向太上皇低头吗?这一场战役可没有那么快就结束。
而时候也差不多快到了吧?司徒珍一个手势,那名黑衣人便退了下去。
他低下头来看着自己的手掌,这些年来,他所完成的事情全部都靠自己的能力,可是这一双手,总有一日会有人来用。
那个在他的背后,不断的推进这一切的那个人。
一阵清风拂过,落下了无数的树叶。对面的走廊之上突然间出现了一道陌生的身影,司徒珍眼神一闪,刚想,他们就来了吗?
“大人,主子请您过去一趟。”
司徒珍缓缓将手收进了袖子里,能避开相府中的侍卫以及自己的贴身暗卫,这个人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
“若本大人说不呢?”
“丞相最好不要自讨苦吃,我家主子已经在府内等候了。”
这说话的语气,还真是不太客气。司徒珍笑了笑,随后拉拢了下肩膀上的长衫,“稍等片刻,本大人先去为母亲泡壶茶。”
那人倒是没有阻止,只是眨眼间便消失在司徒珍的视线之中。
屋子里,榻上的老夫人呼吸微弱,她安详的闭着眼,直到男子来到她的身旁,才有所察觉般缓缓睁开。
“母亲,孩儿要离开一段时间,您好好照顾自己。”
老夫人何其敏锐,她的眼中划过一抹担忧,“珍儿,不要勉强自己。”
“母亲不要担心,孩儿会尽快回来。”他伸出手去,为老夫人拉拢了下被子。
从屋子里出来,司徒珍一转身,那名黑衣人便如鬼影一般出现在他的面前。“大人,请。”
这一副架势,大有要告诉他自己逃不过对方的手掌心似的。
司徒珍从容的笑了笑,便径直走到了前方。
相府的后门处,早已经有一辆马车在那儿等候着。街道上竟然离奇得一个人都没有,这样的安排实在太过妥当。
马车低调的离开了京都,一路上竟是这般的顺利。司徒珍撩开帘子望向两旁的街道,看似宁静的京都,想必很快就要风起云涌。
这一路上,倒是没有任何人为难司徒珍。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马车才缓缓的停了下来。
“大人,请下车。”
外头传来了那冰冷却还算客气的声音,司徒珍扶着自己略酸的腰肢落了地,眼前是一片青葱的山林,弥漫着浓郁的雾气。
立刻有两名小公公迎了出来,“大人,这边请。”
司徒珍微微挑了挑眉,心中的猜测又确定了几分。
幽静的小筑之内,竹子做的走廊冰凉又干净。前方的两位小公公将他领到了一处门口,“大人,里边请。”
司徒珍缓缓跨了进去,目光落在中央那副巨大的屏风上,随后端正的坐了下来,从容不迫的打量着四周。
随后,他听见了一丝动静。
一道朦胧的身影出现在屏风之后,隐约可见银色的长发。
“丞相,许久不见了。”
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却给人一种深山中回响的洪钟一般*肃穆。
“微臣,参见太上皇。”他微微行了一礼。
“哦?你猜到朕的身份了。”屏风之后的男子嘴角微微一勾,要知道这些年来,他从未打搅过司徒珍,任由这年轻的男子发挥才华,为莲国效力。
“直到今日,微臣才能确定。”
“不愧是朕看中的人,确实聪明。不过朕倒是很想知道,你是如何猜到的。”
司徒珍微微垂下眼来,“微臣当年,并不打算考科举。莫非有人暗中指引,只怕今时今日,还只是区区一名乡野书生。在莲国谋得一官半职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这些年来顺风顺水,反而让微臣有些害怕。”
司徒珍知道,自己爬得越高,他日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多。可是在这些年来的努力之中,他却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他想知道,自己能力的尽头究竟在哪里。
“丞相自谦了,能有今日,全是丞相自己的能力,朕并没有做什么。”
这些年,倘若司徒珍有个行差踏错,他立刻就会换掉这颗棋子。只是没有想到,他居然给了自己这么多的惊喜。
司徒珍没有说话,人人都说他是莲国史上最厉害的人才,但只有他才明白,自己的处境有多么的危险。
高处不胜寒,那迟迟不来的真相,让司徒珍明白自己其实是如履薄冰。而今时今日,刀口即将落下,他反而觉得轻松了不少。
“其实,朕今日让人把丞相带过来,是想告诉丞相一个真相。”
真相?
司徒珍眉头微微一蹙,不想太上皇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让他变了脸色。
“难道丞相从不曾打算探究自己的身世?”
司徒珍浑身一僵,一种不安的预感越发放大。他知道,自己并非母亲的亲生子,而是在年幼的时候,被母亲从路边捡来的孩子。所以相府的老夫人年纪不小,只有他一个儿子。
母亲出生于书香世家,许了婚配之后却迟迟没有为夫家延续香火。后来她的夫君也因病去世,母亲便一个人回到了家乡,正好在那里遇见了年幼的司徒珍。
母子二人从此相依为命,日子倒不清苦。司徒珍能有此才华,也与相府老夫人从小的栽培息息相关。
如今太上皇这么一说,司徒珍袖中的手已经不自觉的握起。
他曾经也疑惑过,但觉得那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直到位高权重之后,他有想过要利用手中的权势去查查自己的身世,可是想起母亲,他又觉得身世是怎样的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丞相应该听过,上官嵘这个名字吧?”
上官嵘……司徒珍眉头一蹙,他好像想起了什么。
“数年前,太尉上官嵘因为叛国之罪,被满门抄斩,可是,他却有一名庶子逃过一劫。”
司徒珍只觉得脑中轰的一声,慢慢低下头来不敢去多想。
“丞相可知道,那名庶子如今人在何处?”
“……”司徒珍的嘴角有些僵硬,他不能确信太上皇说的是真是假,但却本能的排斥去听这么一段话。
要知道,莲国朝中,有那么一两件事是旁人不愿提及的。而太尉上官嵘一案,就是其中一件。
“想必丞相也知道,在我儿不管朝政的这些年,莲国朝廷曾经陷入一段混乱时期,朝中大臣结党营私分派敌对,而上官嵘太尉为人正直,不与某些势力为伍,结果却被诬陷叛国。而那时候,我儿只看表面上的证据,便不再深究,下令将上官一家满门抄斩。”
太上皇的一席话,让司徒珍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当中。
冤案……
“不错,想必丞相已经猜到了,你就是上官嵘太尉的遗子。朕当年对于此案十分惋惜,就下令彻查此事,后来就找到了你。不过,你那时已经被人家收养,朕甚感欣慰。”
第九百五十八章 纸醉金迷
冷静!千万要冷静!司徒珍努力平复着情绪,不想让自己表现得太过狼狈。冷静,一定要冷静!在如今关键的时刻,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