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枭雄-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德明又道:“那鲍贵卿将军呢,怎么处理?”
杨德明说起这鲍贵卿,赵东云也是觉得有些头疼不好处理!
这年头北洋军阀之间并没有什么生死仇恨,说白了就是单纯的争权夺利而已,就跟前清时代的文官朝争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那些文官是用各种手段玩阴谋,而这些北洋武将们直接指挥着部队相互厮杀。
基于这种大环境,所以赵东云对投降的直军还算是比较宽容的,愿意加入的士兵直接接受,不愿意的士兵先当苦力,战争结束了也会放走,而军官们也是会大方接受,这倒不是因为奉军缺乏军官,而是为了一个显示自己优待投诚人员的名声。
说实话赵东云并不太缺乏普通军官,他缺乏的是高素质的军官,赵东云手底下的东三省陆军军官学校规模已经是超过了北洋军校,北洋军校和奉天军校一样也是称呼上变来变去,以前的就不说了,去年共和后该校被王英楷所接管,为了彰显北方共和政府是中国的正统,唯一政府之类的,更加是为了和东三省陆军军官学校有所区别,所以就是改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不过就和世人称呼东三省陆军军官学校为奉天军校一样,世人称呼这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还是多以‘北洋军校’‘保定军校’为多。
手底下拥有奉天军校的赵东云其实并不怎么缺乏低级步科、骑科、炮科的作战军官们,相对来说赵东云手底下更缺乏一些技术性的军官,比如辎重、通讯、工程等科的军官。除了这些技术性军官外,赵东云手底下更缺乏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也就是那些经过高等军事教育的人才,简单来说就是缺乏从类似日‘本陆大、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这些人才。
然而那些技术军官以及高素质军官整个中国都没多少,赵东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依靠的是在奉天军校专门开设各种技术性速成班,同时还开设进修班。
至于那些俘虏军官里,说实话大部分军官对于赵东云而言都是可有可无,不过为了以后能够顺利招降敌人,赵东云还是要做出千金买马骨的姿态来,只要愿意投诚过来的,一律接纳。
至于像鲍贵卿这样的高级将领,赵东云却是不好安排!
人家可是带着三千多人投降的,而且那鲍贵卿也是明确表态要为共和大业继续奋斗,说白了就是不想和去年的冯国璋那些人一样,直接通电下野当寓公。接纳鲍贵卿是肯定的,问题是怎么安排!
要是低了,弄个虚职的话,大家都不是傻蛋一眼就能看出来,以后赵东云也就别指望能够招降其他高级将领了,要是高了的话,那么奉军内部的将领们,尤其是那些眼巴巴等着升任旅长、参谋长的上校、中校们也会有意见,他们打生打死到现在还没升职呢,你鲍贵卿被我们打到投降的货色一过来就获得重要,你让奉军的将领们如何自处?
此时杨德明道:“职部有个意见!”
“哦?”赵东云道:“说!”
“眼下这个关头,安排鲍将军到后方任职恐怕是对后续影响不好,直接调任各部队任实职,恐怕下面不少人也会有意见,而唐山那边投诚的俘虏不少,虽然说有大半的人愿意加入我军,但是说实话这些投诚士兵和我军新兵营出来的士兵相差太大,不但言语习性不通,而且以往接受的战术训练也不同,很难融入到我军现有部队中,我看不如这样,让这些俘虏自成一旅,我军派遣大量中低级军官担任各部主官,由鲍贵卿继续担任该旅旅长。”
赵东云听罢后,仔细考虑良久,片刻后才道:“这个想法倒是可行!”
当即,他就是扬扬手让杨德明出去了,为这事他还得找方壁永还有孟恩远他们说一说,不过这几个人也没有什么反对之声,反正新编成的是俘虏部队,又不用抽调他们的部队,所以他们自然是没意见的,当然很重要的是,这新成立一个旅,而且还是混成旅那么就相当于多出了诸多连长、营长、团长这些职位,赵东云虽然打算以俘虏士兵和鲍贵卿成立一个混成旅,但是他可没打算把俘虏军官们也安排进行,那些俘虏军官虽然也接纳,但是不是安排回奉天军校重修就是安排到其他部队任虚职,对于他们的安排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毕竟他们不是鲍贵卿,外人不会睁大了眼睛盯着赵东云怎么安排他们。
只要军官是自己人,哪怕士兵是俘虏,鲍贵卿也是个投降将领,那么也足以让赵东云掌控该部了。
在赵东云的多番命令后,位于唐山的五千多俘虏就是重新恢复了他们的番号,也就是中央陆军第一混成旅,鲍贵卿依旧任职旅长,但是下面的团长到排长,几乎清一色都是奉军新调多来的军官。
至于战斗力能够发挥多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当鲍贵卿发表了通电大骂特骂王英楷违背共和宪法,挑起内战,并宣称第一混成旅不日将会加入前线战事,为共和而战的时候,世人都知道,这鲍贵卿已经是彻底投向赵东云了。
“欢喜庄被围的时候,我就知道第一混成旅会战败投降!”王英楷又一次的气急败坏,肥胖的身子都有些站不稳了,摇摇晃晃的重新坐下后:“可是我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不惜名节!”
鲍贵卿在欢喜庄的投降,其实王英楷,卢永祥等人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当初是卢永祥命令他放弃了鲍贵卿转身就跑,不然的话鲍贵卿也不会彻底陷入包围圈最后被迫全旅投降。
但是投降归投降,毕竟这是战败了,鲍贵卿为了他和数千兄弟的性命进而投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王英楷没有想到的是,鲍贵卿投降后竟然转身就给赵东云卖命了。
不但大张旗鼓的重新打起了第一混成旅的招牌,而且公然发表通电责骂自己!
这让王英楷深受打击,因为鲍贵卿不会普通人啊,可不是直军里无甚重要的寻常将领军官,而是外人眼中直军的中坚将领之一。
当代直军体系里,王英楷毫无疑问是龙头老大,那么排位第二的并不是卢永祥,而是王占元,其次才是卢永祥再过来就是鲍贵卿了,然后才是朱泮藻等其他人。这一个权利排位里排的进前四的人投降也就算了,但是转身就彻底投靠了赵东云,进而和王英楷势不两立,这让王英楷可以说是深受打击。
第两百七十章 南下霸州
鲍贵卿投诚奉军,并重建第一混成旅的事对此时此刻的直奉战事而言影响不大,因为第一混成旅的重建虽然有了数千俘虏士兵为基础,但是还需要抽调大量军官,补充大量的重武器,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训练,要想这个第一混成旅恢复到之前的战斗力几乎是不太可能,哪怕是一切顺利,鲍贵卿的这个第一混成旅要想重新投入战争也需要一两个月以后了。
鲍贵卿的投诚,政治意义远远大过了军事意义,此举可谓是极大的打击了直军的士气,以及直军高级将领的信心。
这从王英楷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发雷霆就可以看的出来!
赵东云利用鲍贵卿搞千金买马骨,显示自己拥有宰相肚量,能容常人所不能的时候,直奉两军的战事也是在七月初再一次大规模爆发了起来。
除了第九师会同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继续对京师展开不紧不慢的进攻外,直奉两军的战役重心已经转向到了王占元第七师上头来。
七月三号,第三师的前锋骑兵团和王占元第七师的骑兵部队进行了首次基础,双方骑兵展开了直奉两军的第一次大规模骑兵交战。
不管是去年的入关作战还是今年的入关作战,奉军虽然参战的骑兵部队众多,而直军的骑兵部队也不算少,但是绝大部分时候双方的骑兵不是用来侦察就是充当下马步兵使用,除了侦查骑兵之间的小规模交战外,就没有发生过骑兵之间的大规模交战。
然而七月三号在永清一带,第三师的骑兵团却是和第七师的骑兵团进行了接触,当时的第三师骑兵团正在执行前锋侦查任务,而第七师的骑兵团则是受命前往京奉铁路沿线,打击奉军在该线的密集补给线。
奉军主力云集京师到天津这一带的铁路沿线,就是因为能够利用京奉铁路靠近补给,王占元也是看到了这一点,这派遣步兵直接攻占切断铁路线自然是不妥当的,一个搞不好估计就会陷入奉军重重包围之中,但是派遣骑兵去又是不一样了。
当代骑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袭击敌人的补给线!
当天双方总数一千多名骑兵在永清一带发生接触之后,由于敌我数量差距甚大,第三师的骑兵团王权云上校果断下令骑兵下马,然后架起了随军携带的四挺重机枪、两门六十毫米迫击炮。
奉军的骑兵部队装备迫击炮、重机枪的传统在第三镇时代就开始了,当初的奉军体系内骑兵大佬孟恩远力争在骑兵标里配属了重机枪、迫击炮,后续奉军骑兵更改为大连小团制,并抽调大量骑兵组建第一骑兵旅、第二骑兵旅的时候,师属骑兵团虽然减少为六百骑,但是重机枪和迫击炮的装备却是保留了下来,按照如今编制这一个师属骑兵团就配属了四挺重机枪、两门六十毫米迫击炮。
而独立作战的两个骑兵旅配属的重武器更多,除了重机枪和六十毫米迫击炮外,两个骑兵旅还配属了八十毫米的迫击炮,如果不是火炮的重量太重的话,孟恩远等骑兵将领都想要让骑兵装备身管火炮了。
第三骑兵团下马架起机枪和迫击炮玩步战,对面的王占元麾下的第七骑兵团自然不会傻乎乎的骑着马发起冲锋,也是迅速下马然后玩起了步战。
于是乎两支骑兵部队就是和那些步兵们一样,就地挖起战壕然后玩起步枪对射来!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不远处接到消息的第三师第十一团第二营迅速赶来。
第七骑兵团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和步兵营玩步战还是欠缺了些,所以很干脆的转身上马就是撤退了,人家是骑兵,打不过跑却是跑的飞快,第三骑兵团由于兵力少又不敢盲目追击,所以只能坐视第七骑兵团撤退。
但是这一场双方只死伤不过数十人的接触战虽然看上去不算什么,但是却让第七骑兵团袭击京奉铁路线的战术目的落空了。
自从双方的骑兵部队进行接触后,不管是王占元还是第三师的陈光远都已经知道,敌人距离自己已经不远了。
由于双方都知道对面的敌人不是简单货色,所以一举一动可谓都是非常保守,王占元并没有和以往一样不顾部队士兵的体力和队形大规模北上,而是步步为营,以避免被奉军伏击。
第三师的陈光远也是不敢盲目的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保持着和第七师的接触,另外一方面等待着第十师的增援。
“如今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根据我们的侦查骑兵师所得知的消息,第七师的主力部队应该是在霸州一带!”杨德明拿着指挥榜在地图上指示着继续动:“而我军第三师目前已经进驻永清,第十师在柳泉一带,只要这两个师配合得当,他王占元的第七师决不能突破我军的封锁北上京师!”
赵东云却道:“拦下他们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这个第七师击溃,然后我们才能够迅速南下南直隶和山东,也才能够抽调主力把京师的王英楷彻底解决掉!”
廊坊的临时司令部内,赵东云再一次和杨德明商讨起军情起来,赵东云自从入关后,其司令部数次搬迁,随同着部队一起前进,先是在山海关,然后在唐山,数天前又是把司令部设在了廊坊,就近指挥围攻京师的部队以及拦截王占元的部队。
“作战处的诸多同僚们认为,我们应当仿效唐山战役,先守再攻!”杨德明道:“众所周知我军防守能力出众,如果能够在柳泉、永清一线构筑坚固防线守上一阵的时候,等防守部队拖住第七师后,就可以从其他方向迂回进攻,一举歼灭该部!”杨德明道。
不过赵东云却是摇头:“这一招可以对付卢永祥,但是却不能对付王占元!”
“王子春在我奉军任职多年,不说对我奉军了如指掌,但是该知道的都会知道,他很清楚我们擅长什么,短板是什么!”赵东云如此道:“我军这两年大力推崇迂回进攻,他王子春是清楚的!”
王占元在奉军任职多年,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被赵东云架空,当着有名无实的第五协协统,但是王占元照样从头参与了奉军的建设和扩大,卢永祥也许不知道六十毫米迫击炮和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的作用,但是王占元是绝对知道的。
对于这样一个了解自己长处和弱点的对手,赵东云知道王占元比卢永祥要更难对付。
如果奉军在永清和柳泉一线构筑防线,王占元绝对不会傻到直接撞上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直接绕道其他方向北上,华北平原那么大,赵东云的奉军是不可能把每个地方都封锁的。
“传令下去,让第三师继续南下霸州,不过也要让陈光远把握好方寸,别贸然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赵东云又道:“让徐邦杰的第十师继续南下,同时让他主意西部,避免让王占元的部队绕道西面去了。”
赵东云是要把王占元的第七师拖在霸州,先不管能不能歼灭这个第七师,至少得先把这个第七师的北上步伐给挡下来,主要把这个第七师拖在霸州不让他北上,那么王英楷想要汇合第七师和京师残部的构想就会落空,到时候自己就能够从容抽调兵力,部署战术把这个第七师给灭掉。
赵东云的命令就是奉军行动的最高准则,陈光远接到司令部的传令兵送来的赵东云亲笔书写的命令书后,就是毫不犹豫的下令第三师全军继续南下。
陈光远可不想让赵东云认为自己是个违抗命令的人,近年来随着赵东云的权势越大,对奉军的掌控力度越来越大,下面的诸多师旅级高级将领们也是感到了庞大的压力。
奉军的师旅级高级将领权力是远远不如其他军阀部队的师旅级将领的,同样都是师长,但是奉军的师长和其他军阀部队里的师长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吴凤岭他就是第二师的师长,但是却是手掌山西,张怀芝同样还兼任着第五师师长,他可是安徽的都督,哪怕是卢永祥和王占元两人,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极大的。然而奉军里的高级将领虽然指挥的部队不少,但是政治影响力相当低,人们说起奉军只知赵东云,而不知孟恩远,陈光远他们。
这个就和当年人们说起北洋常备军,人们只知袁世凯而不知道赵东云,段祺瑞他们一样,顶头大佬的政治影响力太到足以应先全国局势的时候,就会造成这种结果。
尤其是今年以后,如果说其他军阀的师长们是军事将领和政治家的结合体,那么奉军体系下的将领,尤其是高级将领就是很单纯的军事将领,政治影响力非常小。
再加上招兵、军费的独立,也就导致了苏系奉军的高级将领很少能自立的因素,当初孟恩远坐镇山海关大半年,领军数万,这要是换在其他军阀体系里,这孟恩远早就自称一系,成为一方大佬了,但实际情况呢?
每逢赵东云一封电报诏令,孟恩远往往是一天都不敢耽搁就是迅速赶回沈阳恭听训示,就跟当年袁世凯要见赵东云的时候,赵东云立马就得从锦州赶往保定的情况是一摸一样的。
除了这种现实的压力外,赵东云还在廊坊的军事会议上说过,这军肯定是要继续扩的,以后南下作战也是必然的,而他现在已经考虑后续军南下作战的指挥官人选了。
第两百七十一章 霸州战役(一)
自从孟恩远超越其他人一举担任第一军军长后,虽然第一军麾下部队被调来调去,但是第一军的司令部的指挥机构却是从来被撤销,如今围攻京师的具体战事更是由第一军所负责,指挥第九师、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这就奠定了孟恩远在奉军内的地位是仅次于赵东云的,已经是超过了陈光远、林永权等人。
有了孟恩远这个前例在,后面的几个人哪一个不是眼巴巴想要坐上军长之位!
尤其是咋可以预见的未来中,一旦奉军顺利击溃王占元的第七师,攻克京师,那么奉军的下一步肯定是继续南下,以求掌控南直隶、山东,然后继续南下河南甚至江苏、安徽、湖广等地的。
先不提未来的奉军南下战略如何安排,但是南下作战是必然的,而到时候赵东云也不可能亲自率领部队南下作战,毕竟入关作战赵东云还可以亲自兼任第二军军长统帅部队作战,但是一旦入住京师后,赵东云就会之前的王英楷一样坐镇京畿,到时候南下部队的统帅就必然是会让下面的将领来担任。
而纵观南下的通道中,不管从那一面主攻,但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都是要分兵进攻山东、河南两省的,而上述两路大军就有可能产生两个军长,其中哪怕一个是被孟恩远夺走了,但是还能剩下一个让陈光远、徐邦杰、林永权他们争夺。
在现在这种可以影响未来发展前途的事情上,陈光远自然不会掉以轻心,不愿意给赵东云留下任何不好的印象,所以他接到赵东云的命令后,就非常干脆的率领第三师南下了。
而随着第三师的南下,这原本双方只有二十公里不到的距离就更加缩短了,次日第三师之第五旅在霸州东北部方向和第七师一部展开了接触,这也是是双方主力步兵部队的首次大规模接战。
刚接战之际,双方的将领们都显得非常保守,第五旅的孔眺北可是深知上头并不是让他发起决死冲锋,而是让自己牵制住敌军而已,再加上第七师在霸州停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也有两天了,也构筑了逐步的野战工事,所以孔眺北也是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强攻,而只是断断续续发动牵制性的进攻。
而这种进攻虽然对第七师无法造成多少伤亡,但是王占元对此却是皱眉不已!
“可侦查清楚了?对面的是孔眺北的第五旅?”王占元长期在奉军任职的经历,使得他对奉军上下极为熟悉,尤其是对第三师从具体编制到新式的战术甚至到下面的营长名字,他大多都是知道。更不要说他之前就是第五旅的旅长,这孔眺北还只是他的继任而已。
担任第五旅旅长的王占元虽然长期以来都是被架空,但是他对第五旅的战斗力是非常清楚的,实际上他回到直隶后负责重建第七师的过程中,就是极大的仿效了奉军的训练,尤其是战术训练上更是如此。
“让前头的二十八团打起精神来,对面的第五旅最为擅长的阵前对射,而且他们的迫击炮部队乃是奉军中最为精良的,要小心重机枪阵地的保护以及是适当的机动!”王占元对第五旅非常了解。
他清楚奉军里虽然诸多部队都自称是整个野战军,但是赵东云麾下的嫡系自始自终都是这个第三师,相对于其他部队来说,第三师成军多年,士兵训练多年,他们的枪法都是这些年用海量子弹喂出来,尤其第五旅下属的第十团,其步兵射击精度长期稳居奉军第一。另外第三师也是奉军里首支装备迫击炮的部队,这些年来为友军培养了大量迫击炮射手。
这些第三师的迫击炮射手玩迫击炮基本都已经有两三年了,虽然做不到指哪打哪,但是正常情况下,数轮急速射打掉一个没有坚固工事防护的重机枪阵地却是轻松的。
对面的第五旅虽然是奉军精锐,但是王占元也没有太过担心,这年头战壕防御理论大横其道不是没有道理的,对面的第五旅就算是精锐但是要想正面突破第二十九团的阵地,不死伤过半是不可能的事。
王占元更担心的并不是孔眺北的第五旅,他更担心的是顾蓝玉的第六旅,准确的说他也不是担心第六旅,而是担心顾蓝玉这个人。
顾蓝玉此人在去年通州战役之前算得上是默默无闻,此人武卫右军随营学堂出身,这个出身说实话真不咋地,如今的北洋体系高层里,不管是奉军还是直军又或者是其他几家军阀,高级将领以天津武备生为主,少数是留日、留德回国的,还有极少数是保定军校出身的,至于当年的武卫右军随营学堂虽然毕业生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在基层,少数优秀的也会被举荐继续进修,很少有人和顾蓝玉一样,这些年来不进修也蹦到高级实权将领这个阶层的。
此人之所以能够升迁的那么快,其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此人是最早追随赵东云的那一批军官之一,赵东云1901年任职武卫右军第二营统带的时候,顾蓝玉就是他手底下的队官之一。
而后随着赵东云的一步步高升,他也是水涨船高,虽然受到学历、资历的限制让他在去年才任职第六旅旅长,但是此人在通州战役里却是表现的非常抢眼,其人当时率领第六旅在通州战役里的迂回作战堪称迂回作战包抄敌军的经典战例,甚至被奉军军校作为典型战例进行研究和学习。
虽然受限于奉军总体规模有限,不太可能让顾蓝玉一飞冲天,但是当他表现出来这种战术素养的时候,赵东云未来对他重用几乎是肯定的了,乃是奉军体系里下一个师长的头号选手。
王占元对顾蓝玉是了解的,然而了解之后才更担心,顾蓝玉赖以闻名奉军内外的是什么?四个字‘迂回作战’。
所以当前线部队只发现了孔眺北的第五旅后,王占元几乎下意识的就认为顾蓝玉的第六旅已经是可能正在进行迂回了。
而一想到这种可能性,王占元再想到奉军的部队还远不止第三师一个,附近还有一个第十师没有出现呢,如果自己在霸州被拖住,届时徐邦杰的第十师和顾蓝玉的第六师迂回上来,自己岂不是要和当初欢喜庄的鲍贵卿一样被包围。
危机感极为浓厚的王占元很快就是做出了反应,当前线之第二十八团和奉军第五旅进行接战的时候,王占元就是迅速抽调第十三旅的部队往东北前进,其战略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如果陈光远的第三师派出了第六旅迂回的话,那么王占元也玩迂回,到时候谁迂回成功攻打敌人的侧翼还不一定呢。
更何况王占元正面前线之派遣了第二十八团,向东北迂回的是第十三旅,他手底下还留有一个第二十七团作为预备队呢。
王占元面对可能的威胁,并没有第一时间转身就跑,因为如果想南方逃的话,那么也就代表着他救援京师的行动彻底失败,王英楷在京师那边估计抵挡不了几天就会全面溃败,如果是向西突进北上的话,身后的第三师也肯定不会放弃追击,到时候够就不是撤退西进了,而是大崩溃了。
当代的国内部队,不管是奉军还是直军,其实都缺乏阵前撤退的能力,一个搞不好就会大规模崩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唐山战役,卢永祥的第二旅一撤退,虽然卢永祥的第二旅完好无损的跑了回来,但是其他直军却是损失惨重,第一混成旅被包围歼灭就不说了,就连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也是在撤退过程中损失不小,第十二师更是有一个团直接投降。
评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如何,进攻和防守能力倒还是其次,最能体现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其实是撤退能力。
王占元对自家的第七师很清楚,防御或者进攻战都还可以,但是要是玩临阵撤退的话,十有**是会变成全线大崩溃的,这也是为什么当代国内战役里很少有将领玩大规模撤退这种事,不是不想撤,而是撤不下来。
就算是顶着大量伤亡和敌人死磕也比撤退强!
从战略和战术上考虑,对于王占元来说撤退都不是什么好选择,当然坐视奉军主力慢慢围上来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如今王占元所做的就是,趁着奉军其他部队还没有上来,先把第三师的锐气打下来,奉军的诸多将领包括顾蓝玉在内喜欢玩迂回进攻,而他王占元之前可也是奉军将领的一员,玩起迂回进攻来不比奉军的其他将领差多少。
于是乎让第三师师长陈光远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本意只是牵制住王占元的第七师,但是他还没有派出主力部队发起进攻呢,这顾蓝玉的第六旅都还在后头呢,前线部队的第五旅却是报告,王占元的第七师打上来了,而且一出手就是凶猛的左勾拳,其第十三旅没有和陈光远之前想象的那样防备在霸州北线,而是直接杀上了第五旅的侧翼。
一时间里,霸州战役竟然是变成了王占元的第七师迂回猛攻第三师之第五旅部,短短两天时间不到,第三师之第五旅就是陷入了险境!
第两百七十二章 霸州战役(二)
不用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不管是拿破仑战争时期还是一战或是二战,往往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是正面战场上的突破,而是在侧翼上取得突破后进而形成对敌军侧翼上的威胁,进而形成多面夹击的态势让敌人无以支撑。
不管是冷兵器时代仅仅是数百米的迂回机动,又或者是一战时期的数公里的迂回进攻,又或者是二战时期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的迂回机动,尽管时代不同,规模和距离也不同,但是他们却是都有着同一个名词,那就是迂回进攻!
而纵观近期的日俄战争以及正在去年的通州战役,不久前的唐山战役虽然重机枪和战壕大横其道,但是让对战双方分出胜负的还是迂回进攻这四个字。
日俄战争期间里的鸭绿江战役、辽阳战役、奉天战役绝大部分情况下日‘军都不是从正面突破,而是从迂回进攻从侧翼发起进攻,甚至跑到俄军背后发起进攻,几乎整个辽阳、奉天战役期间,都是日‘军试图发起迂回作战,而俄军则是拼命阻挡日‘军的迂回进攻。
去年赵东云和王士珍、冯国璋之间的通州战役就是更为典型的迂回进攻战例了,当初第三师兵强马壮,但是面对王士珍第六师的通州防线根本就毫无办法,最后是顾蓝玉大胆率领部队绕过通州迂回到第六师侧后,这才一举迫使王士珍大规模撤退,进而让第三师攻占通州,要知道这可是双方兵力相当,武器装备甚至士兵素质都相当的情况下,这还能利用迂回侧逼退敌军,这可以说是有着相当大难度的,要不然顾蓝玉也不会就此一战成名。
不久前的唐山战役其实也是迂回进攻的典型战例,奉军大规模从丰登坞进行突破,试图迂回到欢喜庄北面、西部进攻,整个迂回距离长达三十多公里。之后第十师在银丰取得突破后,也是开始的大规模向西进军,试图迂回到第二旅、第一混成旅、第十一师的侧后包围这两部,只不过迂回进攻不算太过成功,让卢永祥的第二旅和第十一师跑掉了,只围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