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枭雄-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东云毫无疑问是值得他所羡慕的,年纪轻轻就已经是进入了北洋这个体系的中层,更加重要的是,他现在正处于被袁世凯看重的时候,兴许不用几年就能够更进一步,毕竟北洋正在进行大扩张不仅仅是赵东云知道,其他人同样也清楚,在这个扩张浪潮中基本上是人人都能升官。

    然而赵东云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升官速度比别人更快!

    赵东云和这几人说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外间才进来一个身穿马褂的小厮,那小厮进来后轻声道:“诸位大人,王大人已经到了!”

    此时赵东云等人才是齐齐停下了话头,然后相继从席间起身,众人刚起身呢,外间就是传来了王英楷的声音:“王某来迟了,让诸位久候多时,是王某的不对,我自罚三杯!”

    王英楷人还没有到呢,豪爽的声音已经是远远透来,紧接着房门被推开,进来了好几人,前头一旁躬身引路的还是那崇渔楼的管家钱恁,后头的几人中也有好几个是赵东云认识的,为首的自然是今天的主人王英楷,而站在王英楷左手边的却是冯国璋。

    冯国璋这个北洋三杰自然不用多说,现在的他虽然地位还不如段祺瑞、王英楷,但也是属于高层大佬之一了,今天出现在这种场合虽然有些奇怪,不过也属于可以理解的范畴。

    而在两人后头则是还有三四个人,其中就有王占元和曹锟。

    王占元也是新建陆军的老人了,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现任北洋常备军左镇第七营的管带,此人和王英楷关系匪浅,乃是王英楷手下的重要助力。

    除了王占元外,还有赵东云认识的曹锟,此人和在座的其他人一样,同样是新建陆军的老人,目前担任北洋常备军第十一营的管带。

    这十几人汇集一堂,以王英楷为首,清一色的北洋体系的中高层骨干军官,而且除了赵东云外,里头大部分人日后都是直系军阀的重要骨干,如果有好事者给今晚诸人照张照片,等过几十年再拿出来的话,肯定会惊呼这完全就是直系军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嘛!

    而现在在座的这些不会想到他们以后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影响国家走向吧,现在的他们包括王英楷在内,只是北洋体系内的一名普通军官而已,可谈不上什么对政治时事的影响力。现在的他们更像是这个国家的少壮派军人。

    王英楷上前来:“诸位都是多年的军中同僚,很多都是相互认识的了,我也就不一一浪费口舌介绍了,来,都坐,别站着!”

    王英楷一进来后,就是摆出了一副上位者的姿态,这种姿态并不是说高高在上惹人嫌,反而是显得特别和气,用着关怀诸人的语气嘘寒问暖,时不时还大笑几句。而这种行为恰恰是上位者拉拢人心的举动。

    当然了,你非要说人家天生喜欢关心别人那也没话说。

    这种手段其实就跟赵东云在第二营里拉拢下面的领官、哨官是类似的,赵东云也会宴请下属并且问寒问暖,只是平常自己所做的事情让别人施加到自己头上,让赵东云有些不太适应罢了。

    接下来的话题,众人自然是围绕着王英楷转,对于旁人如此刻意的巴结奉承王英楷,赵东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如果不是他的立场有些特殊,恐怕也会直接上去抱王英楷的大腿了。但是他不行,除了段祺瑞的因素外,赵东云更要顾忌袁世凯那边。

    如今谁都知道袁世凯已经开始重用自己了,这个时候自己要是乱去投靠段祺瑞或者王英楷,很容易引起袁世凯的反感。

    所以他只是埋头喝酒吃菜,偶尔答几句话,也和身边的女郎时不时说两句,聊着也知道了身边女郎的名字,说是叫莹莹,至于真名是什么她没说,赵东云也没问,因为没有人在乎。

    赵东云在众人高谈阔论的时候,却是正儿八经的喝起了花酒了,然而诸人中也不止他一个人如此,冯国璋的表现几乎和他一摸一样!

    如果说赵东云、王占元、徐邦杰等人都是属于王英楷的下属或后辈的话,那么冯国璋就算是王英楷的同一梯队的同僚了。

    在北洋这个体系里,段祺瑞、王英楷、冯国璋、王士珍还有刘永庆等人都算是北洋高层,他们虽然受到袁世凯的信任程度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北洋的核心高层。而赵东云、徐邦杰等部分任职分统、统带的军官算是中层,至于鲍贵卿、曹锟、王占元这些管带则是只能勉强算是中层。

    赵东云并不知道冯国璋为什么要接受王英楷的邀请赴宴,但是看他们两人的关系绝对不像是从属之间的关系,反而是更像是普通同僚的关系,但如果说他们只是普通同僚的话,那么冯国璋就绝对不会出现在今天这种场合。

    这个场合其实说白了,就是王英楷拉拢下属的一个场合而已,王英楷拉拢其他人都可以,但是他绝对是不可能把冯国璋当成下属来拉拢的,因为冯国璋的地位纵然不如王英楷,但他的顶头上司只能是袁世凯,绝对不可能是王英楷。

    兴许是发现了赵东云在观察自己,冯国璋也是看向了赵东云,然后面带微笑不经意间点了点头,赵东云也是微微点头回忆,原本手中举着的酒杯也略微停顿了会,隐约间做了个敬酒的动作。

第十六章 指点江山

    看见了赵东云的不经意间的敬酒动作,开始那冯国璋还略微一愣,不过很快就是神情恢复如常,同样也是举起了手中的酒杯,回敬了赵东云一杯。

    今天这个场合里,赵东云和冯国璋的处境有些类似,他们都不是属于王英楷派系下面的人,而且也不可能去投靠王英楷,但是面对王英楷的亲自邀请,他们又不好直接拒绝,只能是硬着头皮前来赴宴,这也是他们来了就自顾自喝花酒的缘故。

    只是赵东云和冯国璋两个人各自喝着花酒,可不代表其他人也和他们一样。

    当赵东云和冯国璋一边喝酒一边和身边的佳人说说笑笑时,其他人已经是满口国家大事,一个个都是开始指点江山起来。

    那曹锟更是多喝了两杯,放下了酒杯就是猛地拍了下桌子,满脸通红的他大声嚷嚷道:“那些俄国人实在欺人太甚,明明去年已经签订了辛丑协定,可是他们竟然还霸占在东三省不肯离去,妄图侵占我领土行黄俄罗斯之事,实在是可恨!”

    后头的鲍贵卿也是喝多了,听到曹锟的话后也是站了起来:“要我说啊,等我们把常备军建起来,立即就进军东北,把那些老毛子赶回北边去!”

    “我们的常备军还没有成军,即便是成军了也数量稀少,要夺回东北,怕是至少需要十个镇以上的兵力,我们应该上书多建新军的,只要我北洋有新军十个镇,何愁东三省不归!”另外一头的何宗莲也是个大舌头,什么话都敢说。

    新建十个镇!这种事情就连现在的袁世凯都不敢想。

    赵东云听着这些人的话,心中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不是都说北洋军阀一个个都是卖国贼嘛,怎么他今天看到的都是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啊,很有种少壮派军人的感觉。

    想到这里,他不禁想起一句老话,人总是会变的,谁没个年轻的时候啊!

    就在他感叹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时,坐在他身边的曹锟转过身来,对赵东云道:“子杨兄,你是在普鲁士陆军服役过的,你说说,普鲁士陆军需要多少人能够击败俄罗斯十万大军?”

    赵东云在德国留学期间,除了在柏林军事学院进行理论学习外,还进入过普鲁士陆军实习,说起来也好笑,1900年的时候德国和中国正在进行战争,而他赵东云那时候却在普鲁士陆军服役。

    赵东云略微停顿了后道:“如果是普鲁士的正规野战军,只需三个师足以击溃东北之地的俄军!”

    这个时候,曹锟又道:“我北洋新军依普鲁士陆军而建,依照你来看,我军得了普鲁士陆军几成精髓?需要多少人才能击溃东三省的十万俄军!”

    这个话题一出,瞬间在场诸人都是把目光投向了赵东云,显然他们非常在意这个问题的答案!

    可以明显感觉到诸人目光的赵东云心中暗叹,我是该说实话还是给他们保留点自信?

    见赵东云迟迟不答,上首的王英楷也是开口了:“东云,你觉得我北洋新军可得普鲁士陆军几成战力?”

    赵东云此时环视了一圈在场诸人,然后用着低沉的声音道:“我北洋诸军里,先锋队是老酒新瓶,虽然有个新军的名头但是底子里还是旧军,和普鲁士陆军比起来,怕是两成战力都没有!”

    赵东云的第一句并没有直接说武卫右军或者是常备军,而是说武卫右军先锋队,这个先锋队虽然不咋地,但那也算是北洋的嫡系部队,说北洋新军的话自然不能忘了他们。

    然而今天这个场合,在场的都是常备军和武卫右军的人,没有一个是武卫右军先锋队的人,加上北洋上下向来鄙视先锋队,所以众人对赵东云贬低武卫右军先锋队并没有觉得反感,反而是一个个点头,王英楷也是道:“先锋队那边的确是差了些,要和列强陆军一战怕是两成战力都发挥不了!”

    此时赵东云继续道:“自强军那边,人数过少不说,而且营制方面也是和先锋队类似,带有浓厚的旧军味道,训练和器械上虽然比先锋队那边略好,不过也好得有限,打起来的话姑且也算是两成!”

    众人又是一阵点头,自强军乃是张之洞在庚子事变之前编练的新军,才几千人而已,去年被袁世凯耍了手段弄到北洋体系来。如今的自强军在北洋里头,自然是属于正儿八经的旁系,在北洋诸将的心中,地位甚至比先锋队还要差一些。

    “至于我们的武卫右军嘛,因为是纯西法编练,武备又是清一色的新式军械,无论枪支又或火炮,皆不输于列强陆军,如果按照去年满编满员状态的武卫右军来算,当得上普鲁士陆军五成战力!”赵东云的这话有明显的吹嘘成分,五成战力?这也太高看武卫右军了。

    不过在场诸人也都是理解赵东云为什么会高抬武卫右军的战斗力,因为赵东云就是武卫右军的人嘛,要是不吹嘘下自家部队才是反常的。

    所以众人听赵东云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开口反对,但是诸人听的时候,都是很自觉的把赵东云所说的数据大幅度调低,他们觉得武卫右军肯定是没有德军五成战力的,但三四成战力应该问题不大。

    等说完了武卫右军,赵东云才说常备军:“新建之北洋常备军的话,操法、营制相对于武卫右军而言更为合理,当得上我军之第一支现代化陆军,武备上也保持了全新的连发快枪和新式火炮,军佐也多是我北洋小站练兵时的老人了,兵员也都是良家子。如果战时能够得到军械、弹药、粮饷的充足供应,那么我常备军当得上普鲁士陆军的七成战力。”

    这话一出,让在场的这些常备军的军官们一个个都是笑呵呵的,赵东云说常备军具备了德军七成的战力,就算这个数据上再打一个折扣,但也让众人非常满意了。

    当然,他们都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赵东云话中的其中一句话:如果战时能够得到军械、弹药、粮饷的充足供应!

    自古以来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而进入近代后更是如此,后勤的供应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而现在的问题是,北洋诸多新军能够在大战中保持后勤供应吗?

    不可能的事!

    别看北洋新军加起来才五六万人,但是一旦打起仗来消耗的弹药比国内的其他军队加起来都要多,而北洋自身又没有大型兵工厂,不但步枪、火炮需要进口,甚至步枪子弹、炮弹全部都需要进口,唯一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也就只有粮食和饷银了。

    如果北洋新军和列强部队进行高强度战争的话,就算北洋新军的人员素质能够比肩列强陆军。

    但即便如此,顶多一个月北洋储存的弹药就会消耗一光,而没有了弹药还能怎么打?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只能有两个办法,第一个自然是建立兵工厂,第二个就是加大进口,囤积海量的武器弹药,而以上这两点对于现在的北洋来说都不太现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袁世凯没钱!

    前文说过,1902年时代的袁世凯是非常缺钱的,他不仅仅是收拾庚子事变中的一大堆乱摊子,还要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发展工商,修建铁路等等,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是扩张北洋军力,包括扩张武卫右军、整编武卫右军先锋队以及新建北洋常备军和重建北洋水师,这些都是需要花费海量的金钱。

    其实1902年初的袁世凯别看他表面风光得意,但其实也挺苦逼的,为了钱不停的和清廷勾心斗角之余,还得和南方督抚们扳手腕,试图从南方省份挤出油水编练新军。

    没钱的袁世凯为了建立新军就够头痛的,短时间内不可能拿出几百万去办个兵工厂或者大量囤积弹药。

    而只要弹药不足,那么谈论北洋有多少战斗力都是虚的。

    不过今夜,众人显然是选择性的忘记了这一点,当赵东云说出常备军战力可得普鲁士陆军七成的时候,那王占元更是道:“诚如子扬兄所说的,我军战力纵然不如普鲁士陆军,但是哪怕我常备军有普鲁士陆军的五成,那么只要我常备军十镇大军进军东北,定可大破俄罗斯人!”

    “不错,俄罗斯人在东北虽然兵力不少,但是他们的远东铁路还没有建成,后勤供应极差,短时间也无法增援太多兵力,只要我军行动迅速收复东北不成问题!”曹锟也是哈哈说着。

    看着众人一片激情高昂的样子,赵东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难道他们真的以为事情有那么简单吗?

    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依旧激情高昂,赵东云也是或多或少说了些,但是他喝的更多,从崇渔楼出来的时候他走路都有些摇晃了。

    踏出崇渔楼的大门,随着寒风吹来也是让他略微清醒了些,这个时候王英楷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他的身边。

    “你觉得他们的话不现实是不是?”王英楷突然说出这么一句。

    赵东云略微一愣,却是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大人难道认为我们真的可以在一年里建立十镇兵力?”

    王英楷听罢哈哈一笑,同样没有回答赵东云的话,而是道:“人啊,总是需要点盼头的!”

    一时间,赵东云似乎明白刚才酒桌上曹锟为什么会因为俄罗斯占东北不走拍案而起,也理解了王占元说十镇大军横扫东北时的神采飞扬。

    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国内现状吗?

    他们知道,他们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现实已经够残酷了,没有必要让梦想也沾染上现实的丑陋,所以他们幻想的北洋新军是战无不胜的,收复东北是指日可待的!

第十七章 暴风雨的前夕

    此时夜已深,迎面吹来的风似乎更冷了,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让赵东云的酒意也去了大半,回头再看,却见王英楷已经上了马车先行离去。

    “大人,车来了!”身旁的护兵低声对赵东云道。

    被护兵扶着上了东洋车后,赵东云就是坐着东洋车摇摇晃晃的回住所,一路上街面上也没有什么明亮的路灯,偶尔才有路旁的屋子里透露出来的一丝煤油灯的灯光,好在夜空中的偏月还散发着许光亮,光线虽然幽暗,但总不至于前路一片漆黑。

    只是幽暗的月光加上东洋车上的玻璃灯罩煤油灯散发出来的阴暗光线,让整个街面显得更加阴森恐怖了!

    车夫的脚力很好,不用多久就是拉着赵东云回到了所住小楼的门前,下了车后正要进门,眼角却是落在了那个领头东洋车车夫身上,尽管此时的灯光依旧幽暗,但是他依旧清楚地看见车夫穿着的是一件打了许多补丁的破棉袄,脚上是一双陈旧的布鞋,布鞋已破,小半只脚都露了出来,不知道是天色的缘故还是它们原本就是那么的肮脏:那脚是黑色的。

    车夫正在对徐管家点头哈腰,说多谢徐管家照顾生意之类的,以后还要用车的话,只要一句吩咐他们就能随叫随到。

    赵东云深吸了口气,摇了摇头让自己醉酒的脑袋更清醒些,此时护兵已经扶着他走进了大门,进入门后入眼的就是大厅里亮得晃眼的烛光,数盏吊灯上插着的数十根蜡烛正在散发出柔白的光芒,把厅堂照的明亮如昼。

    此时的屋外屋内,彷佛就是两个世界!

    往后的几日里,赵东云又是开始忙碌了起来,他马不停蹄的为筹建机枪营而奔走,首先是人员的问题,虽然他手下原本就有一个机枪队了,但是距离要编满一个机枪营还是缺太多的人。

    如果说之前编练机枪队的时候赵东云还可以从武卫右军的其他部队抽调人员,那么现在就不行了,因为他督办的这个新建机枪营并不嫡属于武卫右军或者北洋常备军,也就是说没有上级部队可以给他补充兵员。

    目前这个新建机枪营是直接嫡属于袁世凯所辖,由赵东云督办,和武卫右军或者北洋常备军都没有直接联系,所以要补充兵员的话,就只能是赵东云自己想办法招收。

    于是赵东云也只能派遣了林永权、赵东平等人奔赴直隶各地区,招收良家子作为新兵,新兵的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的,过程也比较顺利。

    因为北洋新军的士兵待遇对于下层民众来说算得上非常优越,不但有安家费,就算是最底层的普通士兵一个月也有四两二钱的银子,在这个城市劳动力一个月只有两三两银子收入,农民甚至一年也存不了几两银子的年代,一月四两二钱的薪资对于底层农民子弟而言绝对算得上是高收入了。

    当然还有最为关键的就是:去新军当兵有饭吃有衣穿。

    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和日‘本而言,军人的待遇要比普通人好很多,至少吃这一点上,普通地主都比不上寻常的小兵。

    当然了给的条件优越了,对新兵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要求必须是本籍土著,报名者需要庄长首事地保等进行保举推荐,年龄限制在二十岁到二十五岁之间,身高要官裁尺四尺八寸以上,力大平举一百斤以上,步行时速在每小时十公里以上,除了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外,游民溃勇不要,吸食或曾吸食鸦片的不要,有案底的不要,不安分的也不要,近视的不要,五官不全也就是说长的太丑也不要。

    招收兵员并不算问题太大,问题的关键是赵东云短时间内找不出来太多的合格基层军官,稍微堪用的只有原来机枪队的领官林永权以及几个哨官而已,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是亲自挑选一部分识字又或者是脑袋比较灵活的棚长、正目等下层军官进行紧急培训,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搭起机枪营的架子来。

    “现在人员还没满,不过购置机枪的事情也要抓紧了,等林永权他们带着新兵回来后,我就要看到机枪!”赵东云对着赵东平如此道。

    赵东平在军中待了这一段时间后,看上去精壮了许多,穿着新式军装的他没有和刚从老家过来时候的那种文弱了。

    赵东平道:“三哥放心,虽然这一次的数量比较多有些难办,不过我已经联系了好几个洋人军火商,现在已经敲定了十二挺的合同,还有另外八挺的话现在也正在谈,估计这两天也能够确定下来了!”

    赵东云一听点头道:“嗯,这样就好!不过,机枪要什么时候才能到?”

    赵东平道:“这一次由于数量比较大,我是分开找了好几个人才筹集,开头有三挺还是上次的那个俄罗斯军火商,这机枪据他说是直接从辽东俄军那边拿过来的,估计还有三四天就能够运到了。剩下的几批有俄国人的,也有德国人,不过时间要久一些,估计一个月后才能够拿到手!”

    赵东平根据赵东云的吩咐求购机枪,并不是走的官方道,由于辛丑条约中的军火禁运所以赵东云目前依旧无法通过官方渠道来获得大量机枪,只能是通过走私的方式从军火商人中购买。

    赵东平所购买的这些机枪中,马克沁机枪主要来源于俄国驻远东部队以及德国驻远东部队,大部分都是他们的现役机枪,型号以mg99为主,只是从俄国人手中购买的部分机枪加装了俄国人特有的机枪防盾。

    赵东云道:“接下来的事情你要跟的紧一些,亲自去盯着,不要让手下人乱来!”

    赵东云可不想购买机枪弄出什么丑闻来,要是因为手下人贪污太多而导致购枪失败的话,那后果可是会死人的!

    赵东平点头:“知道了!”

    说着,赵东平看了看赵东云的脸色,然后又道:“三哥,昨天我父亲发了电报来,说是也想办一个纱厂,让我问问你的意思!”

    “哦,你父亲也想要办纱厂?”赵东云略微沉思后道:“他可有具体的路子和想法了?”

    “父亲他说过了,一切章程皆仿效福元纱厂!”赵东平如此回道。

    赵东云的家族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家中也算是薄有资财,原先家中主要是经营田庄、贩卖洋布为主。

    不过去年开始赵东云来到这个时代后,虽然他的关注重点一直放在军政仕途上面,但是也略微插手了下家族产业,当然这个家族产业并不是说整个赵家,而是指赵东云所在的二房,至于长房、三房和四房虽然都挂着赵家的名头,但实际上早已经分家。

    而由于赵父早年身亡,赵东云就成了二房的当家人,所以去年开始就把田庄、洋布商行陆续出手,然后汇集钱财收购了一个小型的纺纱厂改名为福元纱厂,并在短时间内购置设备扩大产量,让这间小纺纱厂迅速扩大,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就已经成为了二房的主要产业,而且盈利颇丰。

    这种情况下,三房他们也想要跟进办纺纱厂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只是办纱厂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又没有做过,也是怕贸然进入后有所亏损,所以这才来问问赵东云的意思。

    说是问呢,其实也就是想让赵东云帮他们!

    赵东云觉得三房也能够看清局势,放弃一亩三分地的收益投入工商业是值得鼓励的,自从去年袁世凯主政北洋后,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清廷已经是正式展开改革,改革不仅仅包括编练新军,还积极推行民办工商、兴办新式学堂,办铁路等一系列的新政改革。

    在这样的风潮下,国内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资本迅速扩张,投资纺织业、化工、钢铁、煤炭的都有,赵家也只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已。

    赵东云想了想后道:“如果你父亲真的想要办,就让他先做好资金上的准备,另外也要派人去福元那边学一学管理,我会和福元那边打招呼的!”

    赵东平闻言一喜道:“谢谢三哥,我等会就给父亲发报,让他派人北上!”

    赵东云名下的福元纱厂并不是在徐州老家,而是设立在天津,三房那边要学管理的话,自然得派人北上。

    下午,赵东云又是去进了保定城一趟求见袁世凯,虽然表面理由是向袁世凯汇报新建机枪营的进度等问题,但实际上赵东云就是来刷存在感的。

    现在他好不容易让袁世凯记住并重用了自己,趁着袁世凯对他的好感度还在,赵东云自然是得抓住机会加深袁世凯对自己的印象,所以有事没事就到总督府转一圈见见袁世凯,就算见不到袁世凯的时候也会去找其他的几个北洋大佬,比如段祺瑞、王士珍之类的。

    去总督府刷了一趟存在感后赵东云才又回到军营,继续埋首在编练机枪队的大业当中来,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他的新建机枪营也是逐步成型,林永权等人从直隶各地招收了四百多兵员,加上原来的一百多人后,就凑成了一个满编的新建机枪营。

    军械方面也是陆续通过走私购买了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加上原来的四挺马克沁,就筹足了二十四挺新式马克沁机枪,此外还有四挺用来训练的老旧马克沁机枪。

    只是有了兵员和机枪,也不代表这支机枪营就成军了,还得需要时间的训练,士兵的训练还好,基本上不用花费太多的功夫,但是对于基层军官的训练就麻烦多了。

    这个年头的机枪部队其实和炮兵部队是差不多的,训练起军官来一样麻烦,除了让林永权等几个少数有经验的军官给诸人进行教导外,就连赵东云也是亲自上课讲解机枪战术。

    从后世人的角度去看,赵东云和林永权他们讲解的机枪战术是简陋而不堪的,甚至有些地方是错误百出的,但是在这个机枪刚刚兴起的时代,在这个连正式的机枪战术都没有的时代,赵东云给诸位军官们灌输的少量机枪战术已经足以让他们傲视全球的其他同行。

    正所谓河中无鱼虾为大,打仗就跟逃跑一样,不求你做的最好,只要做的比别人好就行了!

    随着时间的过去,赵东云手底下的机枪营已经编练了将近两个月,不说已经成为军中精锐,但是也能做到把机枪往阵地上一摆,然后扣着扳机就突突地开枪了。

    期间段祺瑞和王英楷等人来看过几次,表面上对赵东云的机枪营大为赞赏,至于他们内心里想的是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不过这种平静日子没有能过多久,三月初赵东云就是突然接到了军令,命他率领所辖第二营及新建机枪营即日开拔,奔赴直隶顺德府听侯调用。

第十八章 广宗叛乱

    看着手中的这一纸调令,赵东云陷入了沉思,如果他猜得不错应该是顺德府广宗县的民变已经到了不可用行政手段收拾的地步。

    广宗民变在去年就已经有了苗头,由于前任知县王宇钧、上任知县魏祖德横征暴敛,遭到当地豪强、武举人景廷宾的对抗,此人召集了诸多乡民试图对抗官府的征税,并且造成了当地两任知县相继被撤职。

    随后清廷又派遣了赵鄂担任知县,并试图用招抚的手段解决广宗民变,不过没有成功。赵鄂见怀柔手段招安不成后,果断的向袁世凯请求派遣援军,准备进行武力镇压。

    如此才有了袁世凯调令赵东云前往顺德府的事情。

    广宗叛乱,按照后世主流观点而言,这是一起人民反抗封建官僚和西方列强的起义战争,但实际上,这事一开始其实只是地方豪强武装抗税的经典案例罢了,而且如果只是豪强抗税的话也没什么人在乎,类似的事情在清末太多了,数都数不清,而之所以这事引起了当局的关注,在于这一次的抗税行动还有着义和团的影子在里头。

    不管后世人怎么美化义和团,但在庚子年前后的他们就是一伙披着扶清灭洋外皮的暴徒而已,连恐怖分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