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枭雄-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这四千五百两银子在那些高层看来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却是巨款无疑,张作霖就算钱多没处花,也不用这么用吧。

    如果说要讨好赵东云,他还不如直接送钱过来呢,赵东平保管自家堂兄看在钱的份上会见他一面,然后说几句夸赞的话,甚至还可能一起吃顿饭,当然再多就没有了。

    “你我都是明白人了,这酒也喝过了,有什么事张兄就直说了吧!”赵东平已经皱起眉头,别人送钱他自然是喜欢的,但是他不喜欢别人拐弯抹角不说,而且还暗藏自己所不知道的祸心。

    张作霖似乎已经预料到了张东平会有此反应,当即哈哈笑道:“既然赵兄弟你这么说了,我就直说了,这四千五百两银子就当我是给赵大人捐赠的军资!”

    赵东平却是不为所动:“哦?”

    只是轻轻的一个哦字,但是脸上的不满却已经是更加浓郁了,赵东平保证如果眼前的这个张作霖继续故弄玄虚,明天他就鼓动自家堂兄把那个什么马步游击队给灭了。也不看看你是什么身份,送钱我收了你就得高高兴兴说声谢谢,还尼玛给老子玩故弄玄虚的把戏。

    张作霖还在继续笑呢,但是一看赵东平脸上的不满似乎越来越浓郁,当下也知道可能有所不妥!

    然后牙一咬道:“不满赵兄弟,三天前我的一批土货被杜立三那巨匪抢了,此仇不报我没法给那五百多兄弟交代,但是您也知道我手下就那点人,而杜立三拥众过千……”

    “所以你就想要让我们去帮你打?”赵东平直接开口。

    张作霖道:“没错,只要……”

    然而他的那个只要还没说完呢,那赵东平就是一下子站了起来:“今晚就多谢张管带招待了,夜深我得回去了!”

    说罢赵东平就是不再管那张作霖,直接起身离去,那张作霖一见立马就急了,也是连忙起身追上去:“赵科长,听我说完啊,这事对你我两家都是大有好处的!”

    不料赵东平听罢后却是回头喝骂:“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区区几千两银子和一张嘴巴就想让我第三混成协出兵打仗,你他妈以为是这是三国演义呢?”

第八十七章 人为财死

    清廷为了让赵东云这个第三混成协进驻锦州,前后花费了六十多两银子,这还不是打仗呢,如果要让第三混成协打仗,少说也得再拿几十万两银子过来!

    张作霖想要用钱驱动第三混成协帮他打杜立三,这事也不是没商量,只要满足了两条之一即可:这个张作霖一夜醒来变成直隶总督直接对赵东云下令,或者他给干脆第三混成协几十万两银子,只要满足了这两条随便那条,一切好说。

    但是这可能吗?

    前一条不用说了,后一条他张作霖要是有这么多钱,早就把他的那个马步游击队武装成刺猬了,装备一个营的新式步枪、机枪可花不了这么多钱,甚至都能再建一个连的炮兵了。要是他有这钱,有这种部队,他早自己把杜立三干掉了,那里会来求赵东云啊。

    张作霖听罢赵东平那**裸的鄙视和喝骂,一开始脸色急变,就跟怪物要变身一样想要全面爆发,但到底是纵横东三省多年的老土匪了,要是没点涵养功夫那里能够混到今天这种地步了,当即是咬碎了牙强忍着,脸上硬生生的挤出笑容:“赵科长您先别急,我张作霖就算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驱使贵部啊!”

    先把调子定下来后,免的让赵东平然而自己太狂妄,然后他才继续道:“您听我说!我们如果打那杜立三,大有可图!”

    赵东平脚步也是略微放缓了:“哦?”

    听到赵东平的语气略微放缓,张作霖才略微放心道:“您知道的,杜立三祸害辽东、辽西多年,被他劫掠过的富商地主不计其数,这些年又在台安、辽中两县立足收取饷银,商旅船只过路费,积攒下来的银钱不计其数。您说如果我们把他的老巢给端了,能够缴获多少金钱粮草?少说也得几十万两银子!”

    赵东平听到那几十万两银子的字眼后,不由的停下了脚步来,他不知道张作霖的话是真是假,但是他也知道那些土匪窝里银钱不少,不过也没有想到会有几十万两之多。

    别以为土匪窝就堆满了金银珠宝,毕竟当土匪和当兵一样,都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虽然风险大了点,但是本质上依旧是一份职业,挣钱养家糊口,所以要拉起一支土匪队伍来,开支并不小,每个月都得给手下的小喽啰发饷银,不然谁鸟你啊!

    然后还得费尽心思购买军械,把手下的大小土匪武装起来,平日有事没事还得进行下实弹训练,那些小土匪在抢‘劫过程中不幸身亡或者受伤,还得给他们发抚恤安家费,疗伤之类的。

    简而言之,这和养一支军队没多大差别!

    所以一伙土匪就算收入不错,但大头还是会被诸多土匪们细分,只有一部分才会被上层的当家储存起来,不过多数也用来购买军械之类的了。

    然而时间久了,慢慢积累起来,那数量可就大了,尤其是杜立三这种有了稳定根据地的土匪,不可能不留着银钱备用的,只是赵东平没有想到会有几十万两之多。

    张作霖留下这几十万两银子的话后就走了,赵东平并没有给他什么答复,只是听了就走,不过第二天他见到赵东云的时候,却是说起了那张作霖的事来。

    “三哥,我都把话套出来了,那张作霖是想要和我们联手把杜立三给干掉,说干掉杜立三后我们拿钱,他要人要地盘!”

    赵东平道:“那人也不老实,开始的时候还说是他的几车烟土被抢了想要报仇,后来我把他逼急了才算是说出了这话!”

    听到这话,赵东云沉思了起来,张作霖竟然在东北局势这么紧张的关口下打杜立三的注意?难道他不知道现在东北就是一个火药桶,不用多久就会被点燃爆炸吗?

    赵东云开始到锦州的时候,也曾今萌发了剿灭东北土匪的心思,但是细想了后还是作罢,为什么?因为东北土匪实在是太多,这张作霖、冯德麟、杜立三三股巨匪只是出名,势力大一些而已,然而东北还有数百股形形色色的中小土匪呢,清末时期的东北,基本就是一个土匪窝,随便哪个县出来都有大小土匪数十股。

    要解决东北土匪问题,首先就得让东北有一个稳定的、统一的、强力的统治者,然而如今东北是日俄中三国甚至还有英美法德等国加入进来,那局势要不混乱才怪了,没有稳定的局势,是不可能把东北土匪剿灭的。

    所以赵东云也就没了那份心思,只是把锦州附近的小土匪们肃清了一遍,然后就不管不理了,那些土匪们也是知道锦州来了一个第三混成协,再仔细打听又知道那领头的赵东云是镇压了去年广宗民变,杀了少说上千人的狠角色,自然没有几个人敢和赵东云过不去了。

    而锦州附近,尤其是锦州以西的辽西走廊里的小股土匪迅速转移,如此一来赵东云也就先不管了。

    至于辽河一带的三大巨匪,赵东云就算想要动手剿灭他们也不好办,因为俄军就在边上呢,如果让他们知道第三混成协出兵辽河一带,他们还不得发飙啊,一个搞不好估计中俄,不,俄国和北洋就开战了。

    只是张作霖的提议还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他昨晚可是用身价性命保证,端了杜立三后至少可以获得金钱财货总值二十万两银子以上,还说缴获的新枪也可以让给赵东云这边,他们只要那些俘虏或投降的土匪以及台安、辽中两地的地盘。

    二十万两银子,自己另外再凑一些,节省着用的话勉强也能够搭起一个炮兵营的架子了。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加上对手又是不经打的土匪,赵东云自然不可避免的生出了贪婪之心。

    现在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俄国人那边的反应,俄国人虽然也不喜欢杜立三,但他们更不喜欢赵东云率领大军出现在辽河一带。

    事实也是,不管是杜立三还是冯德麟他们,就算吹上天了也不过一土匪,属于看着碍眼但是无关大局的人,但赵东云呢,他的一举一动却是被俄国人重点关注,锦州城里这两个月来可是多了不少探子,俄国人的有,日‘本人的也有,他们都在密切关注第三混成协的一举一动。

    如果赵东云率领第三混成协进入辽河一带,甚至跨过辽河的话,那可是有可能引发两国战争的行为。

    这事还得另外想想办法!

    “你和张作霖那边再谈一谈,他想要杜立三的人马和地盘,总不能单凭一张嘴巴,让他送几万两银子过来先,得让他们补上开拨费和弹药费!”赵东云的这话已经是说明,他是有这个心思去抢钱了,不过具体怎么搞还得详细谋划。

    此时,赵东平又道:“三哥,杜立三那边人马上千,而且他们都是土匪,骑队众多,我们之前没对付过这些人,您看是不是先练练手?”

    “先挑锦州以西,还有北边的几个土匪练练手,让兄弟们都增加些经验,顺便也看看能不能收些财货!”

    自从张作霖说杜立三老巢里至少有几十万的金银财宝的时候,赵东平就心动了,而他心动的更不只有杜立三的家财,他更想着东北土匪那么多,其他中小股土匪的老巢就算没几十万,但是几万总该有吧,这要是清剿一边,收获个几十万两银子的话,那么他的这个军械科科长在外头购买枪支火炮的时候,也更有底气不是。

    赵东云点头:“嗯,这事我自由安排,你先出去吧,今天又有一批福元机器厂的军械运过来,你去盯着点!”

    说着他似乎想起什么:“对了,我记得这一次应该有一批迫击炮的了,你去看了让他们准备准备试射,我过几天要去看!”

    福元机器厂的迫击炮研制去年就已经开始,年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样品,虽然性能不如后世的那些经典迫击炮,但是胜在价格便宜,生产简单,这迫击炮采用的炮管是从美国直接进口的无缝钢管,然后自家做了加工整合炮击和炮座,于是乎一门迫击炮就这么被造出来了。

    还有迫击炮瞄准镜,这玩意还得去德国专门订购,价格不便宜。

    炮弹方面为了降低成本,没有和新式火炮一样采用钢壳,而是采用的是铸铁炮壳,爆炸装药也不是进口的tnt或苦味酸猛炸药,而是采用黑火药,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发射药采用了国内可以自产的无烟火药,总算不至于采用老旧的黑色火药。

    福元机器厂现在搞出来的那些迫击炮,性能啊质量啊这些就不说,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价格低廉了。

    不过赵东云对迫击炮依旧充满了信心,福元机器厂六月份刚定型呢,他就让军械库下了订单,也不多,只有几门而已,主要是用来测试和训练的。

    要真正的形成大规模的迫击炮部队,估计还得等明年以后了,到那个时候日俄战争也已经爆发,而迫击炮将会在缺少炮兵力量的赵东云手中发挥关键作用,毕竟武装中立可不容易玩。

    不过赵东云没有想到的是,他预想中的机枪、手榴弹、迫击炮这些武器是用来对于俄国人和日‘本人的,但是最先领教这些新式武器威力的不是他们,而是那些东北的土匪!

第八十八章 锦州剿匪(一)

    葵卯年九月,东三省等北方地区虽然白天里以及保持着高温,但是夜晚温度却是下降的极快,加之昨日一夜秋风自北席卷而过后,让锦州的温度凭空又是下降了好几度。

    清晨起来的赵东云已经是披上了外套,看着窗口的几株草木,只见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秋风的萧瑟,被吹落了不少枯黄的叶子,让树枝瞧上去干枯了许多。

    和往常一般,用过用餐后赵东云就是开始埋首在他的办公室里处理营务,他的办公习惯一般都是清晨把文件处理完毕,然后开始见人、举行会议等。不过也不会天天有事,有时候早上批了几份文件,然后再见几个人后,往往一个小时不到就结束了,剩下的时间都可以另行安排了。

    赵东云还没有到底袁世凯那种地步,日程表上可不是排满了事务,虽然需要赵东云需要操心的事情依旧众多,但是他一般都是直接指示手下人去做,他自己又不用亲自去干,所以在时间安排上就显得比较轻松了,从这方面去看,其实赵东云当第三混成协的统领还是当的非常悠闲的。

    把一天例行的事务处理完了后,赵东云自然也不会去睡个回笼觉什么的,而是继续在书房写着什么,他这段时间忙着编写新式的步兵战术操典。如今北洋新军采用的步兵操典是冯国璋为首主编的步兵操典,然而这个步兵操典的战术思想还停留在庚子年以前,以密集阵型发挥火力为核心路子,而这种战术思维在赵东云看来自然是已经远远落后世界的。

    虽然他无权更变整个北洋常备军的训练操典,但是他的第三混成协怎么练别人也管不着,之前他的第三混成协在训练中也加入了大量的新式步兵战术,不过都是零碎的东西,训练的成果和部队主官对新式战术的理解有极大关系,这也就导致同为第三混成协的部队,然是各个步兵营对新式战术的理解差距非常大。

    现在赵东云就是想要把这些零碎的东西结合起来,弄一个完整的步兵战术操典,好让手下的军官们按部就班进行训练,不然的话他总不能亲自跑到军营里训练那些士兵吧。

    看向这里,大家就会发现了,赵东云并没有和诸多穿越前辈们一样和中低级军官们称兄道弟,甚至整天混迹军营里头和士兵们同吃同住一起训练啊什么的,那些都是低级军官们的活,可不是高级军官们应该有的工作。

    任何正常的军队,上下尊卑必定是森严,作为一个手中掌控七八千军队的高级武将,赵东云已经没有了和低级军官士兵们称兄道弟的资格,那些低级军官在赵东云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得到了赵东云的赞扬则会兴奋无比,哪怕如同吴佩孚这样的历史名将,再得到了赵东云一句‘好好干,我看好你’的话后都是激动不已。

    所以和很多穿越前辈们累死累活亲自训练士兵,甚至天天和士兵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那么苦逼不同,赵东云的穿越生活还是比较奢意的,甚至是说得上堕落的。

    新式步兵操典自然不算是那么容易完工的,他也只是一天写一点,而且他一般也只专注于新式战术的核心思维这边,对于详细,零碎的东西也不管,让下面的一群大小军官们各自编写完善就好。

    不过正写着的时候,却是听见外头李三的声音:“大人,那李家小姐又来了!”

    因为李三话里头的有个‘又’字,那李家小姐自从那次宴会后有事没事就往南院这边跑,这南院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那李家小姐存心找人自然是能够找得到的,开始的时候那女人似乎还想找他理论什么。

    但是赵东云那里会搭理她啊,自然是好语相送,转身就走。

    后来又从赵东平口中知道,那李家似乎担心赵东云对李家心生不满,对此赵东云一笑而过,他也不是什么小鸡肚肠的人,那晚上虽然在李家那里看了台让他昏昏欲睡的戏,但也不至于就这么怪罪李家。

    至于说因为李家小姐喝骂他假洋鬼子的话,他也只当是个那丫头骄纵惯了,而他又不是她老爸,自然犯不着去管教别人家的女儿。

    大体上赵东云是略有不满,虽然不至于打击报复那些小气,但也不可能去帮李家谋求什么入股福元织布厂的事了。

    那李婉似乎开始还想要理论,后来又是变成了求情,这个过程里头赵东云虽然没怎么搭理她,但是她一来二往来的次数多了,彷佛就变成了习惯,这一个月来有事没事就往南院这边跑。

    赵东云放下笔道:“让她进来吧!”

    虽然那李婉的脾性和所谓的大家闺秀天差地别,不过看在赵东云眼中也就是个寻常的少女而已,也没有什么叛逆之类东西,她就是个看了太多书的女人。

    就跟那些喜欢看西厢记的古代闺秀、喜欢看琼瑶剧、韩剧的现代女子一样,她有事没事看那么多外国的书籍,对自由,女权这些东西有了解除后,自然而然的就陷在里头出不来了。

    赵东云天天和一群大男人混在一起,这偶尔和个年轻漂亮的少女说说话,偶尔聊聊美国的浪漫主义小说感觉也挺好的。

    天天忙着军务,操心着东北局势,担心日俄战争的他偶尔也需要一些调剂。

    而当赵东云和李婉聊起纳撒尼尔??霍桑的时候,锦州北方十余公里外的翠岩镇迎来了往常不曾有的热闹。

    翠岩镇位于锦州北部大约十五公里,当然这说的是大概上的直线距离,具体路程又要远上不少,沿着小凌河一路北上大约二十多公里后,就能够抵达翠岩镇。

    由于小凌河两岸的地势较为平缓,也就让锦州到翠岩的这一带成为了一个北部通道,如果有敌人翻过锦州北部的那一连串山脉,比如通过老虎沟一带就可以抵达翠岩镇的地形平缓地区,并顺利度过小凌河,然后即可一路南下直奔锦州以及锦州外围的女儿乡地区。

    某种程度上来说,翠岩镇范围也是锦州北部防线的战略支撑点,重要性堪比南方的松山镇。而赵东云就算是没有打算严守锦州,但是必要的军事部署还是有的,所以他往翠岩地区派驻了一批部队。

    一开始的时候,数量并不多,只有两个骑兵队以及一个步兵队驻扎,而且驻扎的地方也并不是都在翠岩镇里,而是在东部的大胜堡,而大胜堡就是扼守锦州北部山脉老虎沟通道的重要战术支撑点。

    翠岩镇方圆五公里的地方,仅仅驻扎一个步队,两个骑队其实是不够的,但是考虑到赵东云并没有把这里当成死守的战略防线,只是充当警戒,防备敌人偷袭而已,万一战事不利也能够从容撤退。

    然而从八月下旬开始,翠岩镇地区的驻兵却是开始多了起来,而且增加的都是骑兵部队,等到了现在,翠岩镇已经汇集了两个骑兵营、一个步兵营、一个机枪队、一个迫击炮队的兵力。

    骑兵第三标的临时标署内,骑兵第三标的中高级军官们齐坐一堂,不但有他们,此外还有几个步兵军官以及军械科的科长赵东平。

    作为在座诸位的最高官阶者,同时也是锦州北部剿匪事宜的最高指挥官,孟恩远自然当之无愧的坐在了上首。

    “来之前,诸位也都是听过统领大人训话的,我们这一次北进要干什么大家都明白,我们这一次进剿土匪,主要目的在于还民众一个朗朗乾坤,次要目的在于练兵!”孟恩远继续道:“目的大家都知道了,但是要怎么去做才能办的妥当,就要仔细再斟酌了!”

    孟恩远还有一个目的没说出来,那就是他们剿匪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缴获匪资,要不然赵东平这个军械科的科长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他就是来准备接受缴获的财物的。这个目的大家也都知道,但是在今天这种场合也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

    骑队第三标第一营管带华振基首先开口:“我来之前,统领对我说过东北土匪多为骑匪,而且来无影去无踪,所以要剿灭他们,重中之重是收集他们的情报,找到他们的老巢,然后一鼓作气把他们灭掉!”

    华振基作为赵东云的嫡系军官,出发前可是被赵东云亲自提点过的,告诫他这剿匪最为重要的不是怎么打,而是怎么找出来。

    这一点恐怕不容易,第三混成协到底是客军,来锦州也就三个月而已,虽然也收集了部分关于土匪的情报,但都是一些能够公开收集到的情报,这些只能让他们对东北土匪有个大概了解,而且前期注意力也普遍集中在那些大土匪,比如冯德麟,杜立三他们身上,对于那些中小规模的土匪却是没怎么在意。

    为了解决人生地不熟的情况,赵东云特地把熟悉锦州当地民情的几个军官都抽调了过去,不仅如此,他还从锦州巡防营里抽调了熟悉当地民情的两个队充当向导,免的一头转进大山里出不来了。

    如果把背‘景换到抗日战争时期,那么这股准备去剿匪的部队里头的北洋新军就是毫无疑问的日‘本皇军,锦州巡防营是皇协军了。

    这一千多号人自然不会一直待在翠岩镇无所事事,很快在经过初步的整顿安排后,孟恩远就是派出了数支兵力同时北进,扑向锦州北部的众多土匪。

第八十九章 锦州剿匪(二)

    赵东云为了剿灭以练兵和缴获军资,把剿匪的方向主要分为两个方向,首先是锦州以西,也就是辽西走廊周边,这一部分由于土匪不多,所以他只派遣了第九标第一营为主力,同时还抽调骑兵一队用于侦察,这一个方向预计不会有什么大规模战事,该部剿匪部队被称之为剿匪西进支队。

    这一次剿匪的重点是在锦州北部,那里地形复杂,不但有小范围的平缓地形,也有山地,如果是用常规战争的角度来看,这种地形是适合山地部队或者步兵部队作战的,至于骑兵的话,很难发挥出高机动。

    然而现在的不是常规战争,而是剿匪,他们也用不着数百里奔袭,加上那些土匪几乎清一色的骑匪,所以是采用步骑相结合的方式,并命令骑队第三标统带孟恩远负责剿匪事务,全面指挥‘剿匪北进支队’。

    到了九月上旬,孟恩远手中的‘剿匪北进支队’可以用来剿匪的兵力已经有两个骑兵营,一个新军步兵营,另外还有锦州巡防营两个步队,一个骑兵机枪队,一个临时组建还处于测试状态的迫击炮队。

    由于兵力众多,而且面对的土匪也不是杜立三,冯德麟那种拥有数千人的巨匪,多是数十或者百余人的中小规模土匪,所以兵力也不用太过集中,以两个骑兵营为核心,各自配属两挺机枪后,形成左右两翼,而孟恩远则是率领步兵主力随后攻坚。

    两个营的骑兵主要还是用来分散侦查,打小股土匪的,为了避免伤亡他们是不会去攻克那些大规模的土匪老巢。

    此外他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来拦截土匪逃跑。

    而后面的那个携带了机枪和迫击炮的步兵营才是攻坚主力,毕竟这年头的骑兵虽然也是玩下马步战,但那不是骑兵的优势所在,,骑兵的优势一个在于冲锋的爆发力,另外一个则是高速机动能力,不过这年头的骑兵也很少玩马刀对砍这种事了,挥舞着马刀列队冲锋这种事在拿破仑战争以后已经不是骑兵的主要应用战术了。

    现在人们玩骑兵基本都盯着机动性这一点上,毕竟骑兵的机动性在装甲车辆出现以来是不可代替的,肩负着侦查、追击、包抄等重要任务。

    这也是导致骑兵编制越来越小,骑兵活动大多以骑兵连为主,主要执行侦查、扰袭等战术任务,已经很少进行正面作战了。

    北洋新军的骑兵部队相对于步兵来说保守了许多,虽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德法骑兵部队的影响,但是编制上依旧显得非常保守,西方骑兵现在已经采用小团大连制,一个骑兵团直辖数个骑兵连,每个骑兵连百余人到两百人之间,中间是没有营这个编制的。而北洋常备军里头依旧存在骑兵营这个编制,是标辖营,营辖队(连),而每个骑兵队只有数十骑。

    相对于步兵和炮兵等兵种的编制来说,北洋骑兵的编制大体还停留在拿破仑战争时期。

    当然了,这说的只是编制落后而已,并不代表北洋骑兵的战术应用还停留在那个时候,现代的北洋骑兵在战术应用上和各国骑兵没有多大差别,唯一不同的是,各国骑兵用骑兵连为基本单位执行战术任务,而北洋新军则是用人数更多的骑兵营去执行相同的任务。

    说白了就是北洋新军就是仗着自己马多人多,加上对列强的传统畏惧心里,生出我一个骑兵干你不过就用两个的心思。

    由于北洋骑兵部队的战术应用甚至日常训练都是以营为单位,所以孟恩远率领部队剿匪的时候,兵力配置也是以营为基本单位。

    纵然孟恩远的骑兵还存着着指挥层次过多不利已指挥的情况,但是孟恩远的骑兵部队还是按照传统方式来配置了。

    把两个骑兵营派出去后,孟恩远就是在后头亲自率领步兵跟随。

    由于这一次的作战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敌人,基本上是以扫荡模式为主,所以孟恩远的部队前进的宽度非常大,将近两千人的部队组成了宽大三十余公里的横扫通道,如果加上骑兵的外围延伸侦查范围,那么孟恩远率领的剿匪部队的控制宽度几乎达到了五十公里以上。

    这种战场宽度对于正规作战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孟恩远进行的也不是常规作战,而是非正规的剿匪作战,所以要求做到的是面广,以求形成一张巨网搜索敌人,一旦遇到敌军就迅速集中兵力歼灭,而灭掉后继续前进。

    孟恩远的这种撒网式战术随便碰上一股强悍的敌军,不用多,就算敌人随便来个三五百人的精锐骑兵,那么就能够把孟恩远的部队各个击破,但他面对的不是敌国精锐骑兵啊,而是土匪,那些土匪们就算是实力大一些,拥有数百人规模的土匪也基本干不过孟恩远手下随便一个步兵队。

    要是在野战随便四五十人的一个排就能够击败数百名土匪。

    正规军和土匪的差距不在于个人有多么勇武,甚至火力都是不重要的,真正的差距在于纪律,作为一支典型的近代化军队,北洋新军所能够依靠的无非就是纪律而已!

    也许那些悍匪们血性非凡,能够勇敢的挥舞着骑枪马刀冲击新军阵地,但是等待他们的下场必然是被乱枪打死。

    当孟恩远率领的剿匪部队北上后不久,就是开始传来捷报,陆续打击并歼灭了数股小规模的土匪,打死打伤土匪百余人,缴获新枪十余杆,杂式老枪百余杆,另外马匹六十余匹,己部仅伤五人。以上这些战果只是公开战报上的战果而已,是要存档留存的,并通过电报送往保定让袁世凯过目的。

    后世人如果研究这一场剿匪战事,那么只会从各种官方资料上看到打死打伤土匪多少,缴获枪支马匹多少,俘虏多少悍匪,绝对不会找到任何有关第三混成协缴获了多少财货的官方资料。

    因为在正式战报之外,任何有关匪资缴获的事情都一律归属军械科科长赵东平所领导的‘剿匪北进支队后勤部’掌管,就连剿匪支队的军事指挥官孟恩远都无权管辖,该小组以赵东平为首,另外抽调了军械科、军需科、教育科等多人组成,除了这些主管人员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