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枭雄-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雷震春的命令下,皖军很快就是有一个营前出!
方庆坤此刻也是看见了对面的奉军发起了进攻,作战经验丰富的他自然知道这应该是敌军的火力试探部队,所以他当即道:“传令下去,不要擅自开火,给老子放进了打,重机枪打了第一波后立即转移阵地!”
随着双方的作战命令相继下达,很快双方的前线部队就是展开了第一次交火!
枪声和爆炸声再一次在这个小小的人头矶上空响了起来!
第三百九十五章 防线失守
人头矶。
方庆坤一脸黑色的看着前方的皖军那源源不断往前冲的士兵们,他虽然预料到皖军一旦发起进攻后,攻势就会来的非常猛烈,但是他依旧低估了眼前的这股皖军的进攻**。
自从对面皖军发起试探攻击后,他们就是立即发起了多次的大规模进攻,而且一上来就是一整个团,这让方庆坤的第三十三团感到压力非常大。
要知道方庆坤的第三十三团所需要面对的乃是两江第七师的主力部队,当前这股两江第七师已经汇集起来了一整个第十四旅以及炮兵等辅助部队,同样还有第二十五团的残兵,总兵力已经超过八千人。
然而方庆坤的这个第三十三团到目前,剩下的兵力三千人都不到,而且缺乏足够的火炮支援,只能使用自身携带的八十毫米和六十毫米迫击炮提供炮火支援。
如此面对皖军超过一个混成旅兵力的进攻时,尤其是面临着敌方至少两个身管火炮营的持续炮击,这让第三十三团显得相当被动。
为了避免让自身的重机枪和迫击炮被对方的火炮覆盖性射击,方庆坤不得不频繁让重机枪和迫击炮转移阵地,这样一来就更加降低了第三十三团所能够获得火力支援力度了。
更加别说,目前三十三团从昨夜机动前进开始,历经早上的渡江抢滩作战,中午时分的遭遇战,再到现在傍晚时分的防御战,历经了将近十八个小时的高强度机动和作战,士兵们的体能消耗非常严重。
同时更要命的是,第三十三团渡江时候携带的弹药已经消耗了大半,而他们所能够获得的补给只有后勤部门用小船只运输过江的少量补给。
这些用船只运输过来的补给,尤其是弹药数量非常有限,要供应处于激战状态的第十七旅的作战所需是非常困难的。
也就是说,目前的第七旅,或者说第三十三团所面临的困难是:长达十八个小时没有休息过,体能消耗严重,弹药紧缺,另外部队的减员也略显得严重,第三十三团已经减员百分之十以上,这个伤亡数据如果是放在国内的其他省军部队里,估计早就崩溃了,也好在第三十三团乃是奉军三大主力师之一的部队,这才能够支撑下来。
然而不管怎么说,现在的第十七旅第三十三团的情况都是非常糟糕的,稍有不慎就会有被敌军反扑成功,进而全军覆灭。
“这样下去不行,重机枪的子弹消耗太大了,如果继续这样打下去,估计到明天早上我们就没有重机枪子弹可以用了,必须让前线部队节约弹药!”方庆坤一边是看着作战参谋递上来的弹药库存报告,另外一边则是看着桌子上的临时手绘军事地图。
“先让第二营那边缓一缓,等下如果敌军还是继续用一个团的兵力对他们继续发起进攻,可以让他们退到第二道阵地,另外第三营和第一营要做好掩护,以便让第二营撤退!”
“还有传令各迫击炮组,除非十分必要,不然的话不得浪费弹药,每炮组在明日上午九时之前,必须保留至少五发炮弹!”方庆坤把弹药库存的报告给回作战参谋,然后朝着身边的传令兵如此道:“同样的,让各重机枪组也要注意节省子弹,能够把敌人放近了打就放近了打,如果敌军攻势一般,可以先用轻机枪补缺重机枪的阵位。”
说了这些,他还没有完:“再给旅部去信,就说我部急需增援,尤其是弹药的增援!”
方庆坤并没有太多担心自己的兵力少而失败,按照以往的战斗经验,他的一个团足以对抗皖军一个旅以上的部队,所以兵力劣势其实不是什么问题,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弹药极度缺乏。
这没有子弹和炮弹,又再多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都没有用啊!
第十七旅旅部的潘峦清接到方庆坤的战报后,并没有说太多什么,在方庆坤请求增援之前,他已经是给第三十三团派遣了一个步兵营的增援。至于弹药嘛,虽然旅部装备没有多少,但是他也已经是把所有能够给的弹药都是调给了第三十三团,简单说,方庆坤就算要求弹药的增援,但潘峦清也无能为力。
现在第十七旅已经全数过江,而他们的补给只能依赖小船运输,只能是运到南岸一发炮弹,他就给第三十三团那边调去一发炮弹,至于再多是不可能的了。
人头矶的战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奉军第三十三团打的苦,但是对面的两江第七师也好不到那里去。
雷震春一脸黑色的放下望远镜,满脸怒色的忍不住的直接破口大骂:“二十七团是怎么回事,这打对面区区一个营防守的山头,前后花费三个小时都没能拿下去,他邴龙群如何对得起大帅的栽培!”
雷震春破口大骂,而他身后身旁的那些军官们也是一个个闭紧了嘴巴,没有一个人应声,他们可不想这个时候去触雷震春的霉头。
“我再给他一个营,再调一个炮兵连支援他,告诉他,如果他邴龙群在接下来一个小时内还拿不下预定阵地,那么他也不用回来见我了!”
雷震春此话一出,旁边的几个参谋迅速记下了命令,然后分别去传递米命令了。
人头矶奉军第二营的阵地四百米外,邴龙群看着传令兵刚拿过来的作战命令,满脸胡渣子的他吐了吐口水,嘴边喃喃着:“他雷震春算个什么东西,他妈的,去年在江北吃了那么大一个败仗的他还有脸来指责我!”
身旁的副官和几个属下军官一个个听到了邴龙群如此犯上的话,一个个很都自觉的闭上了嘴巴和耳朵,邴龙群乃是段祺瑞第四师的老军官了,算得上是段祺瑞嫡系军官,任职第四师营长期间战功不菲,后来就是被调往第七师担任团长。
两江第七师作为段祺瑞南下后,第一支按照老北洋部队标准组建的部队,可以说寄托了段祺瑞很大期望的,他是希望这个第七师能够磨砺数场战事后,能够成长为和第四师、第二混成旅一样的部队。
这从两江第七师招募的兵员清一色是良家子,清一色的日械装备,从没有短缺过粮饷和补给就可以看的出来。邴龙群能够被段祺瑞抽调过来担任一团之长,可以证明段祺瑞对他的信任。
某种程度上来说,像第七师这样的一个团长,在皖军体系内的地位是比那些省军的旅长甚至师长更为重要的。
作为段祺瑞心腹爱将的邴龙群要怎么说雷震春这些中下层军官自然是管不着的,但是雷震春如何却是轮不到他们去评价的。
所以一个个都是闭紧了嘴巴!
不过邴龙群虽然嘴上对雷震春多有鄙视,但是也没有说敢在阵前违背雷震春作战命令的胆子,所以一边是心理埋怨着,一边也是准备起了新一轮的攻势。
而得到了一个步兵营兵力和一个炮兵连的支援后,第二十七团实力大增,依靠兵力以及火炮优势。第二十七团再一次发起了猛烈的攻势,这一次邴龙群也是上前线督战,手底下督战队仅仅握着两挺重机枪,把枪口对准的并不是对面阵地上的奉军士兵,而是发起冲锋的皖军士兵。
当一个皖军步兵连冲上去两百多米,遭到皖军重机枪火力伤亡惨重下,最后军官和士兵们都是齐齐转身就逃时,邴龙群毫不犹豫的向下压了压手,下一瞬间,皖军督战队的重机枪就是响起了嗒嗒声,密集的子弹把溃退中的皖军士兵成片的收割在地。
仅仅数分钟不到,溃退中的那个皖军步兵连就是死伤殆尽,这被督战队射杀的皖军士兵数量竟然比被奉军火力击毙的还要多得多。
于此同时,前线的军官们也是一个个高喊着:“后退着死!”
“胜利就在眼前,只要冲上去我们就赢了!”有的军官们一边是喊着,一边也是挥舞着军‘刀带头继续发起冲锋!
在督战队的死亡威胁,和军官们的带头冲锋鼓舞下,皖军再一次发起了猛烈的攻势,或者是浑身颤抖,或者是发疯了一样高喊着的皖军士兵叫嚷着各种各样的口号冲上了奉军的阵地。
于此同时,对面的方庆坤叹了口气,然后黯然道:“让第二营先退下来,撤往第二道防线,第一营和第三营进行火力掩护,重机枪保持压制!!”
随着方庆坤的侧退命令下达,已经快要支撑不住的第二营终于是如同潮水一般迅速向第二道防线撤退。于此同时,掩护他们撤退的多挺重机枪和轻机枪也是齐齐开火,以避免让皖军趁机追击,把撤退变成崩溃!
傍晚十七点四十分,奉军第三十三团第二营的第一道防线正式宣告失守,一直战斗在最激烈阵地上的第二营伤亡可谓算得上是惨重。
早上渡江之初,他们第二营有着满编制的近千人,然而到现在已经只剩下不足八百万,伤亡率超过百分之二十
晚间七点四十分,在密集的火炮掩护下,两江第七师再一次朝着第三十三团第一营防守的阵地发起大规模突袭,是夜九点三十分,负责防守该地的第三十三团第一营也是被迫退入第二道防御阵地,为了避免第三营孤军前出,方庆坤主动下令第三营放弃原有阵地,一起退入第二道阵地。
随后雷震春并不满足,试图在凌晨时分再一次发动大规模进攻,不过在第三十三团收缩了防线,同时也得到了一个步兵营的增援以及少量弹药的补给下,总算是守住了第二道防线。
凌晨一点后,同样依旧苦战一天的两江第七师终于是停下了大规模攻势,由此让双方都得到了一个比较难得的下半夜休整时间。
然而,不管是雷震春还是潘峦清都知道,更加激战的战斗还在明天等着他们!
第三百九十六章 统筹全局
三月九号黎明时分,京师西苑。
方若莲习惯性的翻身,然后伸出手抱向身旁的丈夫,但是手却是落了空,她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一看,却是看见枕边人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难道又忙了一晚上?”方若莲并没有说有什么太过意外的神色,她依旧处于迷糊状态,自言自居了一句后就是继续睡了。
而此时,赵东云和她所说的一样,又是忙绿了一个晚上,此时此刻的他正用带着些许血丝的眼睛看着石阳林递过来的战报。
自从去年奉军入关以来,奉军的数十万将士日夜不眠在外征战着,但是每到战局紧张的时候赵东云也同样是睡不好,很多时候他都是宁愿通宵不眠的等待前线部队的消息,也不愿意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尤其是在确定渡江作战计划后,赵东云已经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前线战事上,其余军政事务大多已经是能推就推,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和统帅部的诸将们商讨各种对策。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渡江战役仅仅是和州、当涂一线的师级规模的渡江,发起登陆作战的只有一个第十七旅而已,但实际上为了让第四军能够顺利在和州一线集结,要了保障第十七旅的顺利渡江以及渡江后能够保证第四军主力部队能够安然渡江,不仅仅第四军和第十七旅这些前线部队军官们在苦思各种作战计策,实际上更多的工作量是在统帅部,尤其是作战处的那些作战参谋们,为了策划这一场渡江战役计划以及后续的江南战略计划,已经是连续高强度工作了两个多月,在战役正式发起前更是日夜不眠不休,完善并最后确定计划。
统帅部的军官们忙碌不已,虽然赵东云并不是说自身会参与到太过详细的军务,但是作为奉军的最高统帅,前线部队的每一个战略计划,每一个关键的战术安排实际上都是需要他来做最后的敲定。
别以为赵东云在那些作战计划上只是签下简单的‘可’‘知道了’之类的简单几个字,但是在签下自己的名字之前,赵东云同样得做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孟恩远最后汇报上来让潘峦清的第十七旅作为首批强渡部队,他赵东云所要做的决定就是‘可以’或者‘不可以’,然而首批强渡部队关乎到整个渡江战役乃至整个江南战略布局,所以赵东云得对第十七旅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了解,不仅仅要查看潘峦清适不适合作为首批渡江的指挥官,甚至该旅的每一个少校级别以上的军官,赵东云都是对其详细了解,再结合第十七旅以往的战例,从而推测出这个第十七旅是否真的具备担当首批强渡部队的重任。
当他详细了解了整个第十七旅后,他才是在孟恩远的这份请求电报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所以别看赵东云只是做最后的一个简单决定,但是为了做出这个决定,他的工作量是不逊于任何一个作战处的作战参谋的。
确定渡江计划后,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居仁堂的军情会议室里,不是商讨军情,就是自己查阅大量的资料,接见大量的将领人员。
就和他现在做着的事情一样!
自从昨天和州那边的第十七旅发起渡江战役以来,赵东云就和统帅部的十余个高级将官,核心的十余个作战参谋一直待在军事会议室里。
那些参谋们,尤其是通讯科的通讯军官不断的拿着各种电文走进走出,然后在隔壁的电报房里向全国范围的奉军发布各种各样的命令。
虽然说渡江战役一开始只是第十七旅在行动,但实际上为了配合和州、当涂一线的渡江战役的,全国范围内的奉军都是行动了起来,河南方向的第三军加强了京汉线的防务,尤其是信阳、石家庄、郑州这三个战略要地的奉军部队,已经处于全面戒备的状态,防止已经表面上和奉军达成了联盟协议的吴凤岭、王士珍突然发难,进而进攻可以称之为皖北方向作战奉军生命线的京汉线。
奉军不仅仅防备着吴凤岭和王士珍,同样还严密关注并防备着外国可能出现的干涉军,驻防东北的第十混成旅早早就收缩兵力,退守沈阳,打算利用这几年来构筑的大量防御工事以防御可能出现的日‘俄干涉军。
天津和京师方向的第五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第九混成旅同样是严密戒备着天津方向的各国动态,此外第一骑兵旅也是提前结束了在蒙古方向的剿匪、平叛任务,进而回防京师一线,以便随时增援天津或者东北方。
至于蒙古方向的剿匪以及监视当地王公的任务已经是移交给了多个巡警骑兵营以及两个巡警步兵团来担负。
说到这里,得提一提1906年10月前清王朝垮台后,诸多蒙古王公萌发了独立的心思,不过当时的王英楷也是一个传统思想极为浓厚的人,他不管俄国人的反对直接派兵到蒙古转了一圈,然后剿杀了一批蒙古王古支持的马匪或者叛军后,就是顺利平定了蒙古的独立思潮,俄国人那边虽然说表示了强烈的抗议,但是那个时候俄国人刚和日‘本人干了一架,连伤口都还是学淋淋的没添好呢,那个时候北洋四大军阀已经达成了秘密协议,组建了北洋共和政府,至少从表面上看北洋是一统一的军事集团,十几万北洋军放在那里也不是白看的,俄国当时真要出兵和北洋干一架,说不好就又会演变成一场翻版的日俄战争。因为日‘本人和英国人对于俄国人试图煽动蒙古‘独立也是强烈发对,甚至表明如果蒙古事态得不到控制的话,他们就会支持北洋出兵平叛。
在日‘本人和英国人,尤其是英国人的眼中,俄国人在远东方向的任何扩张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1906年状态的英国可不是后世一战前夕的英国,一战前夕的英国为了对付德国,一边是没有精力去管俄国人在远东的小动作,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为了拉拢俄国,所以才默认了俄国在蒙古的动作。
然而现在呢,在欧洲大陆里,三皇同盟还是非常有市场的,德国还没有和俄国彻底撕破脸皮,至于俄国为什么转变为英法的盟友,说起来话就多了,暂且不提,后续再说。
然而去年奉军入关后,中国国内的局势进一步混乱,北洋彻底分裂并导致了数大军阀之间的内战,再一次让俄国人看到了机会,于是乎又开始煽动蒙古的那些王公们进行独立。
面对蒙古问题,赵东云不管愿不愿意,他都不能表现的比王英楷更差,所以他刚入住京师呢,奉军还在大肆南下山东、河南的时候,第一骑兵旅就是结束初步的休整之后,紧急奔赴蒙古地区镇压事态。
到去年年底的时候,其实奉军在察哈尔、蒙古等方向的兵力还是非常多的,拥有第一骑兵旅、五个巡警骑兵营、两个巡警团。其中的第一骑兵旅的战斗力不用说了,乃是奉军的两支骑兵旅之一,孟恩远的起家部队。五个巡警骑兵营嘛,虽然挂着巡警的名头,但实际上战斗力不差,巡警骑兵营和巡警骑兵团是两个概念,巡警骑兵营在奉军序列是一直都是主力野战部队。至于两个巡警步兵团嘛,战斗力虽然渣了点,但是对付非正规武装还是问题不大,再加上这两个巡警步兵团乃是驻防在城市里头,担任当地防务还是不成问题的。
有着这些部队在,那些蒙古王古的独立举动根本就没有形成规模,往往是还没有汇集起多少人,就直接被剿灭了。整体情况上和1906年底差不多。
正是因为王英楷和赵东云两个人都对蒙古‘独立保持了高压的镇压态度,才使得蒙古那边没有出现什么变故,国内其他地方根本就听不见什么蒙古‘独立的风声。
现在蒙古那边的态势已经趋向于稳定,常驻蒙古方向的五个巡警骑兵营以及两个巡警步兵团,再加上部分不愿意独立的蒙古王公的配合,已经足以应对蒙古当地的少量叛乱势力了。这样的情况下,受渡江作战计划即将启动,第一骑兵旅也是结束在蒙古的布防任务,进而回防京师一线,增援奉军在京师一线的兵力。
于此同时,皖北方向的第一师、第四混成旅已经提前对安庆、芜湖的两江第六师、中央陆军第二混成旅发动了主动进攻,除了意图给奉军造成一种战略错觉外,也是意图牵制这两个方向的皖军,毕竟这两个方向的两江第六师、中央陆军第二混成旅都是皖军的主力部队,把他们牵制在安庆和芜湖一线,对于奉军在后续攻克当涂一线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苏北方向就更不用说,第十师已经是先后发动了数次的小规模渡江骚扰作战,虽然目前来说这种小规模的渡江骚扰作战实际成效不大,但却足以吸引皖军的极大注意力,迫使皖军在苏南这个重地上投入重兵,以防备奉军的大规模渡江登陆。
毕竟皖军要是说抽调了苏南方向的大量兵力,以至于苏南方向防务空虚的话,奉军也不用绕个圈子在皖北的当涂登陆了,他们都可以直接在苏南登陆,那样就可以直插苏南这个皖军目前的核心统治区,进而造成皖军在江南方向的全面崩溃。
此外在奉皖双方都重兵汇集的金陵方向,第三师也是适时的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其目的也非常简单,也就是牵制第四师的调动。
上述诸多方向的奉军的调动和进攻等,其目标都是一个,那就是掩护第四军在和州,当涂一线顺利渡江。
所以第四军只需要管自己的渡江,第十七旅只需要守住滩头阵地就可以,但是对于统帅部的那些高级参谋们而已,他们却是同时调动部署在全国方向的奉军部队,这说的奉军部队可不仅仅只有十七万的野战部队,同样还包括了大量的巡警步兵团以及众多的辅助部队,包括军需部组建的大量支援团,运输团等。
这些加起来,总数可是三四十万之多。
这对于年轻的奉军指挥体系来说,可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
而对于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赵东云同样也是面临着极为艰巨的压力!
眼前的那有着血丝的眼睛就是表明了这一切!
第三百九十七章 第三十三团的困局
“第十七旅已经失守第一道外围防线,目前退守第二道防线了!”石阳林同样也是神情有些疲惫,身为作战处的处长,他的工作量实际上是超过任何一个在统帅部任职的军官。
逼近作战处处长一职是典型的位低权重的职位,区区少‘将的军衔却是统管着整个奉军的作战计划,如果是放在其他国家和军队里,这个作战处处长最少也得是中‘将的军衔甚至是上‘将的军衔。
但是赵东云把作战处处长的级别定在少‘将这一级别上,自然有着他的考虑,那就是为了权力的平衡和限制。
作战处本来就是权力极大,如果其主官又是孟恩远这种军方上‘将大佬或者顾蓝玉这种核心中‘将的话,那么作战处权力以及影响力就会更大了,到时候甚至和参谋部会形成权力上的冲突。
权力平衡,想来是一个最高统治者必须优先考虑的事情,如此才造成了作战处这个特殊机构。
而石阳林以少‘将的军衔领导这个机构,就是属于典型的位卑权重,他可是能够直接给孟恩远这种军方大佬下达作战命令的。
而这个过程里,石阳林也同样背负着极为沉重的压力,发出去的任何作战命令他都是必须谨慎再谨慎。
尤其是渡江作战计划后,赵东云可是待在军情会议室里,随时查看前方报告,这让石阳林感受到的压力就更加沉重了。
“第四军那边能保证第十七旅的后勤补给吗?”赵东云放下手中的报告,然后坐了下来,一边看向桌子上的沙盘一边问道。
石阳林道:“第四军那边的船只目前还是非常紧张的,一些较大的船只已经被抽调用于架设浮桥,只能用中小船只运输补给,目前难度相当大!”
“不过第四军那边已经紧急改造部分竹筏和新造木船,预计今天给第十七旅运输补给的量还能够再增加百分之二十左右!”
赵东云并没有继续问下去,因为他自己对前线的状况也非常了解,知道第四军之前为了准备渡江已经是提前准备了诸多船只,但是由于时间短暂以及保密的需求,所能够获得的船只比较有限,而这种情况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
第四军能否顺利渡江,整个江南战略是否能够顺利成行,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看第十七旅的表现。
这个时候,赵东云道:“以我的名义,给潘峦清发个电报,就说我在京师等着亲自给他授勋!”
“此战后,第十七旅有功将士一律优先提拔晋升!”
赵东云非常清楚在这种关键时刻,前线部队需要的是什么,那就是激励!
要想别人为自己奋力作战,你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有些人喜欢权势,那就给他们加官进爵,有些人要名利,那就给他们千古流芳的机会,有些人一心为国,那么就给他们看到国家和民族崛起的希望。
人活在世,总会有些期盼的,而身为统治者,所要做的就是给予他们这些期盼,并针对每个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东西。
而身在和州的潘峦清收到赵东云的这份电报后,他已经是看到自己不远的将来更进一步,爬上一师之长的位置。
然而这个希望的背后,也是带有沉重的压力。
此战如胜,他保障了第四军顺利渡江的话,那么未来的仕途必然是一片平坦,但是如果战败了,那么就会造成第四军无法渡江,进而导致整个江南战略的失败,那个时候的自己就算不被一撸到底,估计也会被打入冷宫,再无翻身之可能。
“现在三十三团情况如何?还有东边呢,还没有找到敌军第四师的踪迹吗?”潘峦清放下心中的杂念,进而把心思重新放在目前的战局上来。
“目前三十三团的情况不太好,昨夜一战损失较大,前后伤亡三百余人,另外弹药消耗也极为严重。东边方向,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敌军第四师的踪迹,但是已经发现了敌军一个不明番号的团,根据侦骑回报的消息,有可能是皖军的一个省军团。但是军情处通报的信息中,已经表面敌军第四师至少有一个旅已经离开南京,目前该部动向不明,但是极有可能是朝着我们这边来了!”
旁边的第十七旅参谋长熊志庆如此道:“目前来说,我旅的情况还是比较糟糕的,前方三十三团已经汇报,敌军已经在不远处重新整备,预计不用多久敌军就会发动新一轮的进攻了!”
潘峦清把视线从地图上收了回来,然后道:“再给方庆坤去信,就说援兵没有,但是弹药我会尽量抽调给他,但是三十三团必须在第二道防线上守住至少三十六个小时,明日晚间之前,我需要第三十三团牢牢的钉在第二道防线上!”
上头的孟恩远乃至赵东云给他潘峦清压力,很自然的潘峦清也就得给方庆坤压力。
只是上头的赵东云、孟恩远乃至潘峦清等人虽然也知道们目前局势非常困难,第十七旅打的很艰苦,但是他们到底是没有亲历前线,根本就不知道第三十三团所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险。
方庆坤那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潘峦清的作战命令,虽然脸上露出的是坚决之色:“请回报旅座,就说我三十三团必定坚决执行命令,明日晚间之前决不后退一步!”
然而说是这么说,但是内心里他却是充满了担忧。
作为第三十三团团长,前线的实际指挥官,方庆坤比属下的军官士兵们,比潘峦清、孟恩远等人更加清楚目前的局势到底有多么艰难。
第三十三团从昨天渡江以来,伤亡可以说非常大,目前已经伤亡了三百多人,伤亡率已经接近百分之十五,这个伤亡率哪怕是对于第九师这种奉军三大主力师而言也是已经到了极限。
这也好在是防御战,这才能勉强继续支撑下去,如果是换成进攻战的话,按照第三十三团目前的状况,是根本无法发起大规模攻势的了。
就在他一边担心着一边思索着如何继续守住接下来的三十六个小时后,突然外面传来了数声爆炸声。
一听这个爆炸声,方庆坤就是知道是西边的皖军炮兵部队开炮了!
随着爆炸声越来越密集,方庆坤也就知道,敌军在今天的新一轮进攻已经开始了。
他大步的踏出临时指挥部,然后直接登上一个木架临时高台,拿起望远镜看向远方,望远镜中已经是出现了诸多身穿蓝色军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