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枭雄-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多时,车队停下后,杨德明就是看见了身穿军服,披着外套的赵东云从一辆四轮马车上走了下来。
在赵东云后头,参谋部总长方壁永,教育部总长杨德明等统帅部的军方高级将领也是一一下了马车。
此时杨德明赶紧上前,走到赵东云身前恭敬道:“大总统!”
赵东云此时并没有穿元帅的大礼服,而是只穿着一身的青灰色的军官常服,穿着皮鞋,披着一件黑色的呢料军官大衣,只是衣服看似普通,然而上头却是别着牡丹金星的肩章,牡丹金星乃是赵东云特有的‘中华共和国海陆大元帅’微章。
之前赵东云就任的‘中华共和国海陆大元帅’严格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军衔,而是一个职务,但是赵东云由于并没有放弃他的现役军人身份,担任大元帅的他依旧是现役军人,但是对他的军衔怎么安排就不怎么好办了,上‘将、元帅都是不行的。
第三百六十八章 军队和银行
世人常说的上‘将、元帅这些都是军种军衔,比如陆军上‘将、陆军元帅、海军元帅等,然而赵东云虽然是军人,但是他是统管海陆两军的国家统帅,自然不能用区区军种军衔就打发了。
后来铨叙处那边提出过给赵东云专门弄一个‘国家元帅’或者‘海陆元帅’的军衔,但是和奉军现行体制不合也和西方国家的军制有所不同也就放弃了,但是赵东云没有军衔也不行啊,不然连肩章都不好弄,所以铨叙处干脆把‘中华共和国海陆大元帅’这个职位当成了军衔,使得这个称号具有了职务和军衔的双重特性,并专门制定了牡丹金星作为这一专属赵东云的微章。
赵东云如今的穿着除了肩膀上那颗有些显眼的牡丹金星外,其他穿着都比较随意,咋一看还以为是一个寻常的奉军军官呢。
如此的他和身后那些身穿高级将官大礼服的高级将官们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在众人围绕之下,几乎可以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看似寻常的人才是众人今日之行的核心。
旁边的杨德明教育部扬善德紧跟着赵东云,在赵东云身边的他还故意略微弯下了腰,低下了头给赵东云解说着:“第十四师的兵员征召地是永平、承德两府,唐山地区算得上是我们的老地区,该地对我们还是比较拥护的,征召的新兵都是知根知底的良家子!”
当代奉军用的分区征召模式,也就是每一支部队都拥有固定的兵员征召以及补充地,比如说去年新编的第十一师,其士兵的来源就是奉天之锦州府、新民府;第十二师的新兵则是来源于图昌府、海龙府。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解决士兵方言不同,中国地方那么大,地方方言,别说不同省份,就连同一个省往往也存在多种方言的,再加上这年头虽然有着所谓的官话,但是那些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村子,没有上过学的农村子弟自然是不晓得官话为何物的,外出当兵了也只能说一口的地方方言。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士兵话语不同的问题,往往会把同一个府县的士兵们编在同一支部队。实际上袁世凯时代的北洋军就已经事实上这么做了,基本上每个镇的士兵来源地都是不同,比如当初赵东云的第三镇主要是从直隶南部、山东征召,而段祺瑞的第四师主要从河南征兆。
同时也是为了增加士兵之间的凝聚力,士兵之间相当多都是同镇甚至同村一起玩到大的朋友,这对于士兵之间的凝聚力增强有着一定的帮助。不过此举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方面是容易形成地方分化,另外部队的战斗力和装备有关外,也和征召地的民风有着极大关系,民风温顺,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征召而来的士兵往往战斗力都很一般,不过这个问题暂时来说还不算大。
因为奉军征兵虽然有时候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会降低一些,但是有一条是限制死了的,那就是只收知根知底,有村长或庄长等担保的农村良家子!
基本上不收城市里的那些小市民子弟,绝对不收流民、流兵!
而这个时代中国农村地区,不管是奉天农村还是唐山农村又或者是江苏农村,都是一样的穷,从农村地区选用的士兵不会存在和城市地区士兵的诸多麻烦。
赵东云并没有说话,只是略微点头,不多时他已经登上了看台,此时放眼望去,只见校场里是一片青灰色!这些青灰色排成了一个个方阵!
随后这些方阵就是进行了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演练,虽然这些演练对于实战没有多少帮助,不过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该部的纪律和士兵的素质,毕竟一支部队如果连列队操练这些都做不好的好,更加更指望他们能够有多么强的素质了。
一旁的杨德明也是有些忐忑,今后自己能不能在奉军这个团体里真正崛起,成为和顾蓝玉的奉军名将,就要看自己手底下的第十四师,更加要看赵东云对自己的能力满不满意了!
此时他担心赵东云对自己属下的演练不满意,他是在前线指挥过部队作战的,自然也知道这些演练属于架子货,中看不中用,但是今天时间有限,加上场地有限,他总不能给赵东云弄一个大规模演习不是,至于规模小了的话,人家倒是要问了,你练的是一个营呢还是一个师呢。
所幸,他看见赵东云看的较为认真,也没有露出什么不满之色,这才是让他略微放下心了
此时赵东云也是回过头了:“德明,看来这些时间你是下了苦功夫的,把十四师练的颇有成色,大有当年第三镇的气势!”
杨德明听罢这话虽然心中欣喜不已,但是脸上却是表现出惶恐之色:“大总统过誉了,德明何德何能敢和学长您相提并论,晚辈练的这个十四师虽然初具规模,但是距离成为和第三师这样的强军尚有极大距离呢!”
这杨德明神色虽然惶恐,说的话虽然谦虚,但是在一旁的几个军方将领听来却是不由的皱眉,这个杨德明倒是不要脸,时刻都拿出和赵东云的同校关系来说,一个前辈,一个晚辈听的另外几个人心中颇为不满。
不就是和赵东云读了同一个军校嘛,至于天天挂在嘴边嘛!
尤其是后头的石阳林,进修生出身的他对杨德明和大总统称前辈晚辈是极为不满的,他石阳林叫赵东云为老师,执弟子礼,这杨德明要是成为赵东云的师弟,那么自己岂不是得喊一声师叔?
石阳林自从继杨德明后就任作战处处长以来,就一直被当成了进修生这个小团体的标杆人物。而进修生这个团体一直都比较排外,别说看不起国内其他军校出身的军官,就连留日、留德出身的军官大多也被他们看不起,而杨德明是什么人呢?他就是留德生的标杆人物。
所以虽然是前后两任的作战处处长,但是石阳林和杨德明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
不过这个时候,石阳林自然不会表现出什么来,只是心中冷哼一声而已!
随着演练结束,赵东云就是正式给杨德明授予了第十四师的军旗,宣布该师正式成军!
主持了第十四师的成军仪式后,赵东云并没有过多的停留,不过也没有直接回到西苑总统府,而是又是去参加了华通实业银行的开业典礼。
华通实业银行是一家由财政部直接控股的商业银行,其前身是中华银行的部分业务机构。
自从赵东云把天津官银号、奉天银行等官方控制的银行整合成为中华银行后,使得该行成为了北中国地区最大规模的银行,然而该行由于身兼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身份,财政部方面为了更好的梳理国内财政,特地把中华银行里的商业业务分离了出来,中华银行只保留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货币发行等职能,而商业的业务则是单独成立名为‘华通实业银行’进行管理。
随后该银行又是并入了直隶省财政管辖的几家官办银票号,一举超越中东工商银行,成为北方中国最大的一家官办商业银行。
中东工商银行,其前身是官办的葫芦岛工商银行和营口官银号,由赵鄂改革奉天财政期间,把这两家地方官办银行合并为一家省级规模的官办商业银行,称之为中东工商银行。里头的中东二字并不是阿拉伯地区的中东,而是和中东铁路公司一样,里面的中东特指‘中国东三省’。
而上述的中华银行、华通实业银行、中东工商银行也是苏系手底下掌控的三家规模最大的银行,中华银行转型为中央银行暂不去说它,而华通实业银行和中东工商银行的资本规模非常庞大,而这两家银行除了正常的商业运营外,其目标主要还是用来扶持国内的工商业,尤其是实业的发展。
对于这个华通实业银行,赵东云还是比较重视的,专门抽了时间去参加开业典礼!
当他剪下彩带的那一刻起,这个中国最大的官办商业银行也就开始了正式运营!
而该银行的正式营业,也是给北方资本带来极大的冲击,尤其是给北方的多家私营银行们带来的冲击是极大的,比如说北方中国里第一家大型现代化的私营银行鼎盛银行,这家银行近年发展非常迅速,其规模虽然还不如官办的几家银行,但是也不容小视,但是现在华通实业银行的大力竞争,必然导致该银行出现一定的变化。
对于鼎盛银行这样的大规模私营银行来说还好,但是对于国内更多的小规模私营钱庄、票号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
比如说营口地区的大小数十家钱庄票号,早几年开始就已经是举步维艰了,一些被迫开始转型,然而现在面临着那些大银行的更加激烈竞争,也就迫使他们开始进一步联合,或者是干脆转型。
华通实业银行成立不到一个月,营口的十余家钱庄就是达成了联合协议,然后组建了营口商业银行。
从华通实业银行的成立,再看鼎盛银行的发展和营口商业银行的出现,就可以看出近几年中国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式的钱庄、票号逐渐消失不见,代替出现的是各种名目的银行。
以往理所当然的事现在都成了异端,以往新奇的事务现在都成了常事。
就在华通实业银行开门营业,大肆挤占北方资本市场的时候,杨德明也是带着他的第十四师,然后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第三百六十九章 豫乱困局
河南光州,这个位于河南东南部的地区不仅仅位于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更是南临大别山。
由于地处三省交界地区,再加上地形比较复杂,所以在去年南北内战后,这里陆续出现了多股溃军、土匪等武装力量。
南方联邦和皖军先后被击败,退出河南和安徽后,很多南方联邦和皖军的溃兵、逃兵们流落到了这里,然后看中这里属于三省交界处的加之地形复杂,所以就是盘踞了下来,或是当起了土匪,或者是拉起了什么民团的名号。
而不管是土匪还是什么民团,这些民间武装力量一直都是奉军的大力清剿对象!
前几年赵东云主政奉天的时候,几乎是把东北的大规模土匪剿灭一空,就连张作霖这个后世大名鼎鼎的土匪头子都是被绞杀了,而冯德麟这个同样名声显赫的土匪则是干脆投入了奉军之中,随着奉军的壮大,他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如今已经是第二十五旅的旅长了。
和同样土匪出身的第一骑兵旅旅长吕城童少‘将可以说是奉军里的异类!
苏系入关直隶后,也曾大力清剿直隶、蒙古地区的土匪、民团等民间武装,后续先后攻占山东、河南,江北地区后。在山东方向还好,这个省份不算太乱,加上奉军南下时在这一地区是部署了重兵,加之江北战役期间,山东境内的运河乃是南下奉军的重要补给通道,所以奉军很是下力气把山东清理了一番。
不仅仅有野战部队在南下作战过程中顺势剿灭了好几股大规模的民团,后续还在山东驻扎了几支比较强力的巡警部队。
山东省的巡警部队数量还是比较多的,除了就地组建的三个巡警团外,奉军还从吉林省抽调了一个巡警团、从承德抽调了一个巡警骑兵营进驻山东,作为剿匪、弹压地面的主力。这总数两千多的巡警部队虽然说不算多,战斗力也无法和奉军正规军相提并论,但是打一个小小土匪、民团之流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奉军的强力镇压下,如今奉军控制下的山东已经和直隶一样,局势归于平稳!
苏北、皖北等江北地区,由于地处前线,那里更是汇集了十余万奉军主力部队,当地的一些民团以及土匪等民间武装更是翻不起风浪来,如今该地区的治安情况甚至比直隶、山东两省都要好。
然而河南那边,情况则是要糟糕的多!
奉军在河南先后投入了两个军、多达六个步兵师的兵力,然而其中的孟恩远第一军在攻克郑州后就是转道东进,然后参加徐州战役,再南下安徽。
接替第一军的是陈光远指挥的第三军。
第三军一开始只有两个还没有编练成军的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然而这个河南又是四战之地,南有王士珍、西有赵尔巽,东边有王占元,此外还得防着吴凤岭,所以第三军的两个师根本就是分身乏术,只能是通过重点驻扎,有限控制信仰、郑州等京汉铁路沿线地区,这种情况一直等到第八师南下增援,并加入第三军作战序列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在随着王占元南逃、赵东云和王士珍达成表面上的联盟协议后,河南的战略局势才算是略微好转一些。
后续才陆续实际控制河南的诸多府县,而不是和以前一样只是表面上收复了整个河南,实际上只是控制了京汉铁路。
然而这个时候,河南的局势已经是变的有些混乱了,由于处于战乱时期,大量的溃兵、逃兵从大战前线逃亡到河南各地,他们祸害民众的同时,也是让很多士绅们开始自行组建武装力量用于自保。趁着奉皖两军大战之际,河南各地的民团、县队、保安团各种名目的武装力量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这些地方政府或者干脆是大地主士绅自行组建的民间武装再加上原有的土匪、溃兵等武装团体,导致河南各地,尤其是偏远、地形复杂的地区里各种武装力量横行。
这极大的削弱了苏系对河南的统治,去年年底收上来的秋税竟然只有区区六百余万,这让赵东云相当不满,河南虽然不是什么财赋大省,但是也不至于一年才区区六百万的税收啊!
所以去年年底赵东云就是严令河南当地驻军改善河南的安全局势!
而负责此事的并不是陈光远率领的第三军!
虽然说苏系奉军里的正规军也会顺手剿匪,但剿匪这种事可不是正规军的任务,第三军在河南驻扎的第八师、第十一师、第十二师任务可不轻,他们要防备王士珍,要防备吴凤岭,要防备赵尔巽,同时还要派遣兵力支援第一军在安徽的作战!
负责当地安全局势的乃是同样归属于统帅部管辖指挥的巡警部队,为此赵东云特地在河南设立了郑州警备司令部,统辖在河南就地组建的四个巡警团。
然而这个郑州警备司令部于今年一月上旬发动的‘豫南治安作战’里,汇集了两个巡警团扫荡汝州府、光州一带的民间武装,然而在光州南部一个名不经穿的齐云庄里却是遭遇了惨败。
郑州警备司令部事先得到线报,说该地盘踞了数百名溃兵、流匪,勒索过路商旅、甚至像当地征收所谓的保靖税,完全就是当年在东北张作霖、冯德麟等人的翻版,郑州警备司令部自然不会放任他们祸害当地,当即就是派遣了两个巡警团,准备一举剿匪该非法武装。
然而结果却是让人很无语,参战的一个巡警团兵力近千人,然而攻打一个小小的齐云庄时,却是被对方不足千人给打的抱头鼠窜,前后损兵折将三百余。
此事被刚组建没有多久的河南省府得知,河南省府毫不客气的给西苑居仁堂发起电报,称豫省之治安情况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恳求大总统挽救河南千万民众之生命和财产安全。
赵东云为此再一次给郑州警备司令部的司令秦峦云巡警少‘将去电,要求郑州警备司令部要加强河南的治安作战,并且亲自调令,会让新近南下的第十四师派遣一部分兵力以配合作战。
秦峦云,此人和巡警部队的其他几个高层一样,都是陆军出身,先后在奉天、黑龙江、苏北多地担任巡警团团长,有着丰富的治安战经验,此人也许打正规战的能力不怎么样,但是玩起治安战,剿匪,弹压地方,维护部队后勤先这些事却是能力顶尖的,要不然赵东云也不会在成立奉军体系里的第四个警备司令部的时候,特地把他调去担任郑州警备司令部的司令了,而且还给他和其他三位警备司令一起特授了巡警少‘将的军衔。
秦峦云收到赵东云的电报后,也是感到有些无奈!
河南的治安情况不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河南的治安情况可以说在1906年南北内战开始的时候就开始恶化了,到了1908年的今天,这河南境内各种非法武装团体数不胜数,总数加起来没有个七八万,但是三四万人还是有的。而他手下的巡警部队呢,虽然有四个巡警团,但是这四个巡警团都是奉军攻克河南后就地组建的,战斗力非常低下,别说和奉军正规军相比了,甚至和在山东、苏北等地进行治安作战的巡警部队也是远远不如。
就和正规矩里的各支部队战斗力有强有弱一样,奉军里的巡警部队战斗力也是有强有弱的,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那些巡警骑兵营,这些巡警骑兵营的战斗力可是不逊于奉军的正规军所辖的骑兵部队,比如说吴俊升率领的巡警第六骑兵营,该营目前在蒙古驻扎,曾经镇压蒙古王古叛乱的战事中,以三百骑对阵敌军九百骑并大胜之。
巡警骑兵营虽说还挂着巡警的名头,但在奉军序列里是作为正规军使用的,往往都是和奉军的正规军配合作战。
次一等的乃是早年在奉天、唐山地区组建的数支巡警团,这几个巡警团由于组建多年,士兵也都是招收的良家子,也有着较多的专门培训的巡警军官,这些巡警团虽然没有装备重武器,日常的实弹训练量也比不上正规军,但是勉强也可以拉出去打仗。所以这少数几个巡警团都是保持了满编制,除了几个部署在唐山等重要地区外,大半都是部署在苏北、山东等地,肩负着维护南下奉军后勤补给线的重任。
而再次一等的就是那些普通巡警部队了,这些巡警部队的兵员大多是接受的各种巡防营、县队等前清旧军,装备和战斗力都要差一些,不过虽然差,但是打打土匪,弹压地方还是勉强可以的。
至于最差的嘛,那就是刚组建,而且还是收拢敌方旧军组建的巡警部队了,这些巡警部队的人员素质、训练以及武器装备都是非常差,有时候都打不过土匪。
而河南的四个巡警团里,都是当地就地组建,战斗力一般甚至可以说很差。
至于说为什么河南这么重要的地方奉军统帅部没有派遣战斗力较强的巡警部队来,那是因为苏北地区更需要强力巡警部队的同时,也和统帅部的整体战略有关,统帅部给予第三军的任务并不是掌控一整个河南,陈光远第三军的最大任务是什么,就是守住京汉线,至于河南的其他地区吗,加起来的重要性在统帅部的诸多参谋眼里还不如长江沿岸的任何一个小镇。
而京汉线有着奉军第三军亲自掌控,根本就用不上巡警部队!
至于说用巡警部队代替第三军,让第三军腾出手来,说实话就算是早几年组建那几个战斗力较强的巡警团都是不够格的。
京汉线这就是奉军南下部队的生命线,每天无数火车搭载着枪炮弹药从唐山出发,然后沿着京奉铁路、京汉铁路一路南下,或者直抵信阳或者是运到郑州等京汉铁路上的站点,然后再通过陆路运输到奉军第三军以及第一军。
这一条铁路的安全如此重要,也就不奇怪奉军如此重视了!
如此也就导致了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奉军对河南其他地区,尤其是比较便宜的地区缺乏有效的控制,而作为治安战主力的巡警部队却是存在战斗力低下,人数过少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秦峦云要想解决河南境内各种乱七八糟的非法武装,其难度是相当大的。
然而再怎么难,他秦峦云也知道自己要咬着牙硬上!
第三百七十章 皇军和皇协军
齐云庄,这个河南光州境内的小村镇往日里只是一个普通小镇子而已,丝毫没有值得引人注意的地方。
然而最近月余这个小小的齐云庄的名字却是传遍了河南诸多军政要员的耳中,月初的时候,第二十三巡警团就在该地遭遇惨败,超过千人的部队攻克盘踞在该地的土匪,最后非但没能打下来,自身反而死伤三百余人。
此事固然反应出了奉军体系下的巡警部队战斗力低劣的事实,但是同样也反应出了河南的局势是有多么混乱,毕竟奉军的巡警部队就算战斗力再渣,那也是代表着官方的政府军,就这么被一伙土匪给击溃了,可想而知河南的这些土匪、民团等非法武装到底有多强悍了。
面对着齐云庄这个大钉子,秦峦云是恨得牙痒痒,虽然遭遇了惨败,但是他很快就是从其他几个方向抽调了第二十一巡警团,准备汇集第二十三巡警团的残兵再一次攻克齐云庄,并亲自上门求见数日前才抵达郑州的中央陆军第十四师长杨德明,请求杨德明派遣一部正规军为其助拳。
对此杨德明感到非常无语!
他麾下的第十四师可是被无数人寄予厚望的新编主力部队,包括赵东云在内,苏系的诸多军政要员们都是希望第十四师能够发挥出和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师一样的巨大作用,甚至发挥出超过上述三个师的战斗力,从而带领他们走上统一的康庄大道。
然而这样一支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才打造出来的精锐之师首战不是和皖军也不是和南方联邦打仗,而是去对付小小的土匪。
这多少让自视甚高的杨德明有些无法接受的。
不过不接受也没有办法,,他很清楚赵东云之所以给他下达配合当地巡警部队剿灭河南土匪,弹压当地局势的命令,自然也是有着赵东云自身的理由。
那就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剿匪战事,为第十四师迅速增加实战经验!
尽管剿匪这种实战经验对于正规战役而言作用不大,但是不管怎么说也能让士兵见见血,总比没见过鲜血和尸体就直接上残酷的战场好得多。
以剿匪练兵,算得上是奉军练兵的一个优良传统了,当年赵东云坐镇锦州,麾下只有一个第三混成协的时候,就是把辽西地区的土匪给杀了个精光,不仅仅起到了练兵的作用,而且还缴获了大批战利品,而当初的扩军提供了不小助力。
后来赵东云就任盛京将军,陆续掌控整个东三省后,也是同样大力剿匪,通过这几年的剿匪,等到了1908年的今天,清末里大名鼎鼎的东北土匪已经是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而赵东云陆续掌控直隶、山东等地后,前期对直隶和山东也是进行了大力的整顿,不过却是没有和在东北时候那样动员众多的主力部队发起大规模的剿匪作战了。
现在的河南这边,奉军是延续了剿匪传统!
为了配合巡警部队在光州齐云庄的行动,杨德明派出了一个步兵营南下支援,当然了这个步兵营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去打一个齐云庄而已,实际上这个步兵营的任务区域要广阔的多,它要肃清河南光州到安徽六安州这一整片的土匪活动,为后续开辟从信阳到光州,再到六安州,再到安庆府的陆上补给通道做前期准备。
目前位于安徽作战的奉军第一军孟恩远部,其前锋部队已经进军到了安庆府,可以说已经抵达了长江边上也不为过。
然而这个时候,第一军的各种军械弹药都需要从遥远的郑州或者连云港转运而来,其补给线之长高达七八百公里,为了缩短徒步补给的距离,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京汉铁路,所以军需部那边就是提出了以信阳为新的补给中转站,开辟一条从信阳出发,途径河南东南部的汝州、光州、在进入安徽六安州、安庆府的补给运输通道来。
如果这条补给线能够开辟成功,那么第一军的徒步补给距离就能够缩短一半以上。
然而这一带,尤其是河南境内的汝州、光州地区盘踞着大量的土匪、民团等非正式武装,如果不肃清这一地区的大量非法武装,那么奉军是不可能安心的让大量辎重从这里通过的,至于武装护送,一次两次还好,如果距离短的话次数多也无妨,但关键是这段距离可不短啊,奉军是不可能抽调至少上万人主力部队用于这一条补给线的武装护送的。
如果想要再将来不进行武装护送,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盘踞在这一地区的土匪、民团之流一股脑给清剿了。
军方有了这个战略需求,又为了练兵!
这才有了第十四师南下,没有第一时间上前线,而是跑到了豫南来进行剿匪!
有着第十四师的加入,豫南地区的土匪自然是抵挡不住的,齐云庄也不例外。
齐云庄原先由一齐姓家族控制,后来南北内战,一伙三百多人的南方联邦溃兵抵达了这里,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该溃军的首领‘刘上校’和齐家家主达成了什么协议,不仅仅答应供养这股溃军所需,甚至连女儿都嫁给了那个军官。当时南方联邦的张之洞已经退走武昌,王士珍很快就是控制了豫南地区,而这伙南方联邦的溃军很快就是改头换目,自称齐云庄保安团,通过吸纳庄丁护院,再外出四处劫掠,很快就是发展到了近千人的规模。
并且和一般的土匪、民团缺兵少枪不同,这支齐云庄保安团却是拥有足足七百多支新式步‘枪,这个数量放在它不足千人的基数上,战斗人员可是算得上是人手一支快抢了,这还不算,更关键的是,那个刘上校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了一挺马克沁机枪。
要知道这可是机枪啊,别说是土匪了,就连那些军阀的正规部队里都没有多少,奉军的正规军虽然比较多,但是巡警部队可是同样没有这种杀人利器。
当初奉军的第二十三巡警团进攻齐云庄的时候,就是被这挺重机枪给打愣了!
然而这支让郑州警备司令部束手无策的‘保安团’在第十四师面前,却是不堪一击!
看着远方的迫击炮炮弹爆炸后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