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隋大业-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兴脸色猛地阴沉下来,眼中也带着一丝愠怒,寒声道:“王衍,倘若你不拿我做兄弟,那你就从何处来便往何处去,这王府的大门不进也罢!”

    高兴没想到,几年不见,此生的第一个朋友竟然会如此,一腔欢喜顿时化为泡影,莫名地有些愤怒起来。以前的王衍虽然性子跳脱,有些纨绔,但却与高兴颇为交心,如今的他沉稳成熟,但却没有了往日的那种亲近之感,是以高兴才会有些恼怒。

    高兴的突然翻脸顿时让所有人吓了一跳,尤其是王衍身后的家丁,浑身都是一抖,便是王衍弓着的身子也僵硬在那里,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后背上更是隐隐有些汗意。

    高兴不知道,他摄政王世子的身份何其珍贵,更何况数年来他南征北战,统御的兵马也是数十万众,纵然他收敛了身上的杀气,但举手投足间所散发出的威严常人也是莫敢逼视。

    这个年代阶级等级何等森严,更是尊卑有别,以王衍如今白丁的身份又怎么敢与高兴平起平坐?

    四年前,王衍可以和高兴言笑无忌,一来高长恭遭到贬斥,地位与今日天差地别,而王琳也有王爵在身,又是统兵大将,身份并不比高长恭低;二来,当是王衍正是玩闹的年纪,远没有今时的成熟圆滑。

    而今高长恭一家独大,问鼎九五之尊已是势不可挡,而作为独子的高兴更是将会成为北齐少主,如此尊崇的身份,王衍又哪里敢造次。

    王衍因为高兴的愠怒进退失措,他身边的女子眼中却是异彩连连,轻轻地碰了碰王衍的胳膊,这才裣衽行礼,郑重地说道:“小王爷,请息怒!尊卑有别,礼不可废,不然何以服众?这些年外子一直挂念小王爷,长以自己不能陪伴小王也左右,一同征战天下而喟叹懊恼,还望小王爷明察,莫要错怪了外子!”

    看着面前这个美丽依旧,却更显韵致的女子,想及过往种种,高兴心中的怒气不由消散了几分,脸色也柔和些道:“嫂夫人,我只是觉得王大哥与我生分,一时不忿才口不择言,还望王大哥和嫂夫人海涵。”

    “小王爷切莫自责!”王衍此时也醒悟过来,感觉到高兴对自己的情意依旧未减,心中大为感动,声音便不由有些哽咽,“能得小王爷视如手足,王衍纵死亦是足矣!”

    高兴皱了皱眉头,正要反驳,赵氏也就是赵晶却突然插言道:“天下盛传小王爷乃一等一的风流潇洒人物,甚少理会世俗礼节,今日却为何在乎区区称呼?若彼此心意相投,诚心相交,贫富贵贱又能如何?”

    高兴浑身一震,定定地看着从容不迫的赵晶,眼中神色变幻不定,良久,他才深深一礼,大笑道:“嫂夫人一言真是醒醐灌顶,倒是小弟着想了!王大哥,嫂夫人,劳二位久立门前,实属不该,快快里面请!”

    “小王爷请!”王衍笑着谦让一番,最后在高兴的执意下才与高兴把臂入府,不过他却是始终落后于高兴小半步,毕竟高兴的身份摆在那里,王衍必须保持足够的尊敬。赵晶则怀抱幼童,紧随在二人身后,步履轻盈,一脸的温柔。

    待进入正厅,分宾主落座,下人奉上茶品后,高兴才问道:“王大哥,这几年你与嫂夫人过得可好?”

    王衍先是温柔地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赵晶一眼,这才冲高兴感激地笑道:“小王爷,虽然这几年吃了些苦,但我得到的更多。说起来,我能与晶儿喜结连理,全赖小王爷成全!大恩不言谢,小王爷的恩情衍必铭记于心,但又差遣,万死不辞!”

    说着,王衍便欲起身行礼,高兴连忙将他按回了座椅,笑着摇头道:“王大哥,你我兄弟,莫要见外才是。说来我还未恭喜你和嫂夫人哩,还有这可爱的侄儿,却是不知年岁几何?”

    “多谢小王爷关怀,犬子已有一岁。”赵晶宠溺地看了一眼怀中骨碌碌,好奇地打量着屋中陈设的幼童,眼中再次滑过一抹怅然,轻声说道。

    犹记得少女怀春之时,那个白衣潇洒的身影令她怦然心动,然而世事多变,沧海桑田,谁能料到突厥会突然求亲,而她竟被封作了大义公主,险些远嫁草原。若非王衍和高兴出手相救,恐怕如今的她早已如那无根的浮萍,生死不知。

    离开了邺城,她与王衍一路相携,终于在荒僻的营州扎下跟来,隐姓埋名,一转四载。四年的时间,少女心中的那一丝幻想早已深深掩埋在心底,蜕变成今日的成熟与睿智。

    当年王衍以死相拼,一路无微不至的照顾,终于融化了赵晶的芳心,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远离家乡,没有亲朋的祝福,纵然苦涩,但能与相爱的人厮守也是甜蜜。

    高纬已死,王衍和赵晶终于能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只是物是人非,有些东西逝去了便再也无法寻回。无论是那稚嫩羞涩的少女情怀,抑或是对祖父的眷恋有悔恨,如今俱都化作一缕绵绵的惆怅萦绕在赵晶的心头。

    “可爱的小家伙,可曾起了名字?”高兴起身,来到赵晶面前,伸出双手,温和地笑着冲那眨着眼睛,毫不畏惧地看着自己的幼童道:“小家伙,来,让叔叔抱!”

    “咯咯!”

    似是感觉到了高兴笑容中的善意与亲切,小家伙咧嘴一笑,露出细嫩洁白的门牙,双臂舒张,挣扎着便向高兴的怀抱扑去。

    “嘿,好聪明的家伙!”高兴将幼童自赵晶怀中接过,下巴轻轻蹭了蹭幼童细腻光洁的额头,哈哈笑道。

    “咯咯——”

    幼童缩了缩脖子,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恣意挥舞着,小嘴咧得老大,眼睛也是眯成了一条缝,笑得好不欢畅,那稍显稚嫩的笑声回荡在屋中,让几人心中都升起一抹温馨之感,变得恬静许多。

    逗弄了小家伙一阵,高兴突然想起了什么,便自腰上解下一块小儿手掌大小的玉佩塞进幼童怀中,温和地笑着道:“小家伙,不知道你要来,叔叔也未准备礼物,这块玉佩便送给你吧!”

    “小王爷,这礼物实在太贵重了,犬子万万受不得,您快收回去吧!”以王衍和赵晶的家世,眼力自然不俗,如何看不出高兴拿出的这块玉佩不是凡品,更何况这玉佩乃是高兴佩戴之物,意义更是非同凡响,饶是赵晶也有些色变。

    “你们不必再言,我送出的东西岂会收回?”高兴断然拒绝,然后便抱着小家伙回到座位上,任由后者在身上爬高蹿低,高兴却只是呵呵笑着,双手小心地看护着。

    两世为人,高兴心里年龄已然不再年轻,对于父母妻儿,他有一种几乎偏执的感情,如今见了王衍的孩子,心中颇为羡慕。说来也怪,高兴身强力壮,章蓉几女也不似有疾之人,但几年过去却是一无所出,莫说郑氏心中焦急,便是高兴也颇为不安。

    “难道我的身体真出了问题,不孕不育?”一想到这种可能,高兴便是一阵皱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倘若高兴的身体真的出了问题,那就不只是面子问题,甚至可能引起国家的动荡,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第六百零一章 约定之日

    小家伙的小手肉嘟嘟,软绵绵的,让高兴颇有些爱不释手,瞧着他那澄澈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眼睛,看着他脸上那天真无邪的笑容,高兴心中从所未有的恬静。

    驱散了心中的杂念,高兴将小家伙交给赵晶,然后有些严肃地道:“王大哥,你从营州来,想必与大贺楚才多有联系,不知他可曾一统大贺氏,契丹如今动向又如何?”

    王衍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语气凝重地说道:“小王爷,契丹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我此番南下,一来是拜见小王爷以及家父,二来便是替大贺楚才传信!小王爷,这便是大贺楚才委托我交与您的密函!”

    说着,王衍便取出怀中贴身保存的书信,双手呈递给高兴。高兴点头接过,信封上火漆完好,显然并未有人偷看。如今的北齐,纸张已十分普及,无论是对于知识学术的传播,抑或是人们之间讯息往来都是方便许多。

    当高兴的目光落在手中的信笺上,脸色便是微微一变,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也愈发严肃起来,而到信笺阅读完毕时,他的脸色则是笼罩着一层寒意,眉头更是紧紧皱着。

    “大贺楚才在做什么,一年多的时间还不能一统大贺氏,谈何壮大契丹,消灭突厥?!”高兴将信笺放在身侧的小几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愠怒。

    高兴本以为,有自己给予的物资支持,大贺楚才要击败大哥和叔父,一统大贺氏,继而将契丹八部众收于麾下并非难事,然而一年过去,大贺楚才非但没有统一大贺氏不说,更是被大贺比罗联合其余七姓契丹部族打得节节败退。

    王衍斟酌片刻,方才开口说道:“小王爷,依我看,大贺楚才冲锋陷阵不失为一员悍将,但其人过于意气用事,妇人之仁,若要掌管一族恐怕不是合适的人选。”

    高兴眼神微动,王衍所言却有其理。无论是大贺楚才还是大贺兀术,都是坦荡磊落的汉子,刚直不阿,但也不知是不是大贺楚才汉文化学多了,有些时候显得有些优柔寡断。

    想到这一点,高兴不由有些明白大贺楚才为何会落到这般田地。果然,王衍接下来的话便证明了他的猜测。

    “小王爷,大贺楚才有您的支持,原本情势大好,半年前便吞并了大贺比罗大半的势力,只是他不忍心同袍相残,所以才放缓了攻势,希望能与大贺比罗何谈。

    谁料大贺比罗明里与大贺楚才谈判,借以拖延时间,使大贺楚才放松警惕,暗里却是联合了库莫奚以及其他七姓契丹族人,当一切准备就绪,大贺比罗便在一月前围攻大贺楚才,使其大败亏输,如今只能偏安一隅,苦苦支撑,倘若一月之内没有援军相助,大贺楚才败亡便是定局。”

    “真是愚蠢!”高兴听罢,顿时怒骂一声,只恨不得将大贺楚才狠狠抽上一个耳光。

    作为谈得来的朋友,高兴也希望大贺楚才能够洗刷冤屈,执掌契丹;作为北齐的权贵,从自身利益出发,高兴自然希望一个亲厚中原的人成为盟友而非敌人;何况如今突厥蠢蠢欲动,高兴更希望契丹能够成为草原上的一颗钉子,让突厥如鱼鲠在喉,不敢轻易南顾。

    然而如今大贺楚才自顾不暇,契丹纷争不休,高兴又如何来寻突厥的晦气,如此种种,高兴又怎会不气愤失望。

    虽然心中确实恼怒,但高兴的脸色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嘴角那和煦的笑容更是将心情深深隐藏。看了一眼慵懒地靠在赵晶怀中,打着呵欠的小家伙,高兴遂笑着道:“王大哥,想必一路疾行,嫂夫人和侄儿都累了,我先安排你们在府中休息,到晚上你我兄弟在抵足而谈,你看可好?”

    信已带到,知道高兴公务繁忙,而一路原来妻子也确实疲累,王衍便与赵晶一起知趣地站起身道:“恭敬不如从命,王衍便谢过小王爷了!”

    见王衍没有拒绝,高兴脸上的笑容不由灿烂了一分,而看到他脸上那欢愉的笑容,王衍心中的一丝担心便也消散不见。因为方才之事,王衍却是不敢再出言拒绝高兴的好意。

    “王大哥,嫂夫人,请随我来!”高兴引着王衍和赵晶出了屋子,一边向客房而去,一边冲门口侍立的侍女道:“去唤蓉夫人来,就说故人来访!”

    当高兴引着王衍一家三口到得一处僻静的小院子时,章蓉婀娜多姿的身形也出现在院子前。

    “夫君,不知是哪位故人?”还未进门,章蓉娇柔酥软的声音便传了来,待看见王衍和赵晶时,顿时震惊得长大了嘴巴,眼底深处还闪过一丝不可察觉的惭色。

    章蓉久经阵仗,对于自身情绪控制得极好,很快便恢复了平静,笑意吟吟地看着王衍和赵晶,微微拱手道:“原来是王公子和赵小姐,数载不见,二位风采更盛往昔,实在羡煞旁人!”

    王衍瞧见风情万种的章蓉,心中也是惊诧不已,虽然早就知道高兴与章蓉亲近,却不知道章蓉竟成了高兴的妻子。

    章蓉还是醉月楼老鸨时,王衍也曾对其有觊觎之心,甚至偶尔还占些便宜,如今前者摇身一变,成为小王爷的夫人,饶是王衍一向大胆,如今心中也是惴惴。

    “夫人谬赞,王衍愧不敢当!”虽然心中杂念纷,但王衍还是与赵晶忙不迭地还礼。

    高兴笑着对章蓉说道:“蓉儿,王大哥和嫂夫人远道而来,我已安排他们在府中住下,你便代我好生照顾他们。”

    “夫君放心便是。”章蓉温柔地看了高兴一眼,然后冲王衍道:“王大哥——”

    章蓉话还未说完,王衍便即打断她道:“夫人,‘大哥’的称呼衍万不敢当,否则纵使小王爷怪罪,衍也只能出府去了。”

    王衍的脸色很是严肃,语气也颇为坚定,见他如此,高兴也只得作罢,只是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人生之事,有得有失,无论他如何挽留,随着地位的变化,曾今的朋友也在慢慢远去。高处不胜寒,对于这句话,高兴终于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察觉到高兴情绪低落,章蓉便温柔地看着他,伸手轻轻握了握他的手,籍此来安慰他。虽然只是细微的动作,但高兴低落的情绪却是好转了许多,温柔地看了章蓉一眼,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没事,章蓉脸上的笑容不由又柔和了一分。

    “王公子,你们有什么需要尽可告知于我,千万莫要客气!”

    “一切有劳蓉夫人了!”王衍脸上明显松了口气,笑着谢礼道。

    “应该的!”章蓉笑着摇头,目光落在赵晶怀中的幼童身上,眼中顿时爆发出异样的光彩,“好可爱的孩子,王公子,恭喜你与赵小姐终成眷属!”

    说着,章蓉不经意间看了高兴一眼,眼底深处滑过一抹惆怅与凄然,还有深深的自责。高兴的几个女人中,就属章蓉最为年长,纵然驻颜有术,脸上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但她实在不再年轻。一想到自己不能为高兴诞下一子半女,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女人,心中便时常自怨自艾,感觉愧对高家。

    看出了章蓉心中所想,高兴不由怜惜地握了握她的手,低声说道:“不怪你的。”

    章蓉定定地看着高兴,看着他眼中那宽容温柔的情意,芳心一暖,美眸中莫名有了水意。

    就在高兴准备开口说话时,门房再次来报,门外有一个名叫刘忠的人求见。

    高兴心中一凛,接过门房递上的拜帖,果然是刘忠的笔迹。高兴心中一算,距离济州一别,今日正好是与刘忠约定的十日之期。

    “王大哥,嫂夫人,你们放心在府中住下,我先失陪了!”高兴歉然地看着王衍和赵晶道。

    王衍忙摇头说道:“公事重要,小王爷自去便是。”

    高兴点点头,看了一眼章蓉后便告辞离去。嘱咐门房将刘忠直接引去书房,高兴则略微整理一番仪容,率先去了书房。与拜月教之间,终要有个了解,对于即将展开的谈判,高兴还是颇为期待的。

    在济州时,经过一番唇枪舌剑,高兴基本确定了与百花宫的合作事宜。不过如今高兴尚无暇西顾,双方合作更多的是在商业方面展开。

    高兴曾想将隐藏幕后的几大势力彻底剪除,如今看来这种想法却是有些幼稚。有人的地方自然便会有利益纷争,即使高兴除去一个拜月教,还会有另一个拜月教兴起,甚至可能因为格局的打破引发新的动荡,得不偿失。

    是以,高兴希望能找到彼此的平衡点,为天下,为百姓谋取更好的利益。

    高兴进入书房不久,房门便被敲响。

    高兴起身,打开房门,便见门外站着一男二女,二老一少,其中二人正是刘忠和武顺。刘忠一如往昔,满面红光,精神矍铄,而武顺美丽的容颜不减,看向高兴的眼神中则少了一分冷意,多了一些其它的神采。

    当高兴的目光落在站在武顺身侧的老妪身上时,双目瞳孔骤然一缩,浑身的肌肉也在刹那间绷紧,心中甚是警觉。这老妪看似老态龙钟,眼神浑浊,然而高兴却分明感觉到她身上那让自己都有些压抑的淡淡威压,以及她那极其悠长微弱的呼吸。

    虽然心中警惕,但高兴却并不畏惧,脸上也未表露分毫,侧身让开门,笑着道:“前辈,刘长老,顺儿,请!”

第六百零二章 孤独的高绍仪

    听高兴如称呼,刘忠和武顺对视一眼,眼底都有一丝诧异闪过,而那老妪嘴角则噙起了一抹淡淡的笑容。高兴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见老妪老迈沧桑才如此,他显然是看出了老妪的独特之处,看出了她才是三人中身份地位最高的人。

    刘忠看了老妪一眼,见其颔首,便笑着向高兴介绍道:“小王爷,这是老朽师姐,亦是我教太上大长老。”

    “小王爷,老婆子上官云凤,这厢有礼了!”老妪恭敬地行礼,笑得一团和气,声音微微有些沙哑,但听着却不刺耳,反而很舒服。

    高兴眼中神光闪动,嘴角的笑容又是浓郁真诚了一分,拱手还礼道:“原来前辈便是武林中威名赫赫的上官大长老,今日一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小王爷言重了!”

    上官云凤摇头,顿了顿,又颇有些感慨地说道:“小王爷少年英雄,声名老身也是如雷贯耳,奈何始终缘铿一面,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叫人叹服敬仰啊!”

    “上官前辈赏识,晚辈惶恐!”高兴矜持谦虚地一笑,微微躬身,作了个请的手势,温和地道:“前辈,刘长老,顺儿,请!”

    “小王爷请!”上官云凤笑着说了一句,便与刘忠武顺三人鱼贯而入。

    进屋后,四人分宾主落座,高兴又亲自为上官云凤三人沏上热茶,这才回到座位上坐下。这一幕直让拜月教三人心中暖暖,相视而笑,尤其是武顺的眼底更是闪过一抹异样的光彩。拜月教态度诚恳,高兴自也不会端着架子,虽然谈判还未展开,但总算是营造了一个较为和谐的氛围。

    “小王爷,当日黄河之畔,老朽曾与您有十日之约,不知公子可还记得?”刘忠抿了口茶,坐直身子,笑看着高兴道。

    高兴颔首道:“不曾相忘,这几日我一直扫榻以待刘长老的到来。你我双方之间误会颇多,打打杀杀解决不了问题,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好好谈谈。”

    刘忠眼中精芒一闪,看了上官云凤一眼,后者却是慵懒地坐在椅子上,双目微闭,自顾地品茶,好不悠闲。眉头微微一扬,刘忠脸上闪过一抹黯然,歉然地笑道:“小王爷,对于章家给王爷,以及尊夫人造成的伤害老朽深表歉意,如今首恶已死,希望您能放下这一段仇怨,对于你我双方的关系从长计议!”

    “刘长老放心,高兴并非是非不分之人。十日前本公得以全身而退,多亏了刘长老施以援手。”说着,高兴拱手,诚挚地道:“在此,高兴谢过刘长老!”

    听高兴如此说,刘忠心中不由松了口气。对于章氏兄弟的死,刘忠谈不上多么伤怀,只是可惜章家的覆灭而使拜月教伤了元气。要说刘忠对高兴没有怨恨,那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从拜月教的妾身利益考虑,从大局出发,他却必须要放下心中的芥蒂,与高兴合作。

    如果说刘忠以前主张与高兴合作,多是基于对黎民百姓的关怀,对拜月教先辈遗志的继承,以及对高兴的欣赏,如今则多是为形势所迫。

    高兴与百花宫究竟达成了何种协议刘忠无从知晓,但二者合作却是事实。一个百花宫已经让拜月教感到哦危机,更不必说道教对高兴的支持。诚然袁天罡并未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但他与高兴交好却是事实,然而即便只是一个姿态,却也能发挥出莫大的能量。

    虽然高长恭还未登基称帝,但刘忠知道此事为时不远。表面看去齐国诸侯割据,形势纷乱,实则不然。

    南方王琳与高兴交好并非秘密,而独孤永业原本奉高纬之命北上平叛,然高湝束手就擒时,他却驻足观望,如此暧昧的态度,再加上高兴曾往洛州一行,独孤永业的立场自是不言而明。

    如此,齐国除了一个高绍仪,又有谁能与高长恭一较短长,即便让他们联合一处,恐怕在高长恭精锐大军面前也只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可以想见,一旦高长恭传檄天下,各地必然是望风而降,区区高绍仪却是翻不起风lang。

    当然,世事无绝对。倘若突厥和周国共同出兵,齐国境遇实在堪忧,刘忠虽然对高兴颇为欣赏,但也不认为在突厥与周国的夹击下高兴一定能笑到最后。不过,无论是对拜月教还是刘忠本人来说,他都不希望高兴败亡。

    数百年的发展,拜月教已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北齐兴盛,拜月教自也昌盛,而北齐衰亡,拜月教纵然不会消亡,但衰败之势却是不可避免。突厥乃是异族,南下中原,必然与汉****重重,拜月教必定会受到不可估量的打击。再者,拜月教乃汉民族先辈创立,刘忠又怎会允许它为异族低头?

    如此种种,拜月教与高兴合作便成了唯一的选择。不过拜月教也并非失去了所有的主动,突厥与北周结盟,高长恭父子必须尽快整合北齐所有的势力,有拜月教的帮助自然事半功倍。

    高兴和刘忠彼此都是明白人,示意今日初见便都刻意向对表现出各自的善意。

    轻轻一笑,刘忠深深吸了口气,脸色严肃了许多,顿了顿才道:“小王爷,突厥蛮夷一向对我中原觊觎之心不死,我想敝教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高兴颔首轻笑,郑重而笃信地说道:“能得贵教相助,我定能叫突厥有来无回!”

    说完,高兴便是目光灼灼地盯着刘忠,后者也是紧紧地注视着他,良久,二人突然同时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欢畅之意。

    “哈哈哈哈!”

    ……

    炎炎夏日,天气最是多变。这不,早晨还是烈日炎炎,这会功夫便是狂风四起,乌云卷积。那浓重如墨的云层沉沉地笼罩着大地,压抑的气氛使得空气更显沉闷潮湿,令人莫名的烦躁。

    “轰隆隆——”

    天空中陡然滑过一道闪电,那明亮的电弧如同张牙舞爪的恶龙,凄厉而狰狞,似乎要将天地撕裂,与此同时,巨大的雷鸣声也让大地震颤,万物瑟瑟发抖。

    听见这声闷雷,高绍仪捧着茶盏的双手不自禁一抖,那精致名贵的茶盏顿时脱手坠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四溅的茶水将高绍仪华贵的衣袍沾湿一片,好在茶水早已冰凉,才没有将他烫伤。

    定定地望着那明亮得有些晃眼的天空,高绍仪的脸色苍白得可怕,眼中浓浓的尽是恐慌,如同惊弓之鸟般,双手不受控制地轻轻颤抖着。

    他本是人到中年,平常养尊处优,该当保养得很好才是,然而他却是眼窝深陷,愁眉紧锁,看上去颇为憔悴。

    “打雷了?难道孤王的末日也要来了?不,不会的!高长恭,你敢杀我?难道你当真不念手足之情?”望着忽明忽暗的天空,高绍仪脸色阴晴不定,口中絮絮叨叨的呢喃着,声音完全被震耳欲聋的雷声湮没。

    高绍仪为文宣皇帝之子,身份尊贵无比,地位也是超然,本以为被高纬封为燕王,从而能有一番作为,哪曾想不过数月光景,形势急转直下,不但高延宗死于非命,就连高纬也被高兴活活逼死。

    而今,整个大齐,高长恭一家独大,再无人能与之一较短长。一个多月以来,高绍仪招兵买马,早作准备,只为能与高长恭抗衡,哪曾想他还未准备完成,前者便已传檄天下,欲要登基称帝。更让高绍仪感到胆战心惊的是,不仅王琳率众响应,就连拥兵自重的独孤永业也是坚定支持,甘愿让出手中十万兵马的大权。短短半月功夫,整个大齐帝国,唯有瀛洲东北没有表态。

    投降高长恭高绍仪是万不甘心的,轮地位他并不比前者低,甚至出身比前者还高贵不少,但高氏一族的江山如何能交由一个鄙贱之人手中?更何况高长恭与突厥有隙,若他登基称帝,势必引来突厥大举进攻,致使黎民百姓陷入水火。

    “王爷,营州刺史求见!”就在高绍仪心中不断盘算之时,门外突然传来亲信的传报声。

    高绍仪一怔,继而脸上露出一抹狂喜之色,忙高声喝道:“请高刺史进来!”因为激动,高绍仪的声音竟有些失真。

    时间不长,在亲信的带领下,一个身形魁伟,面貌英俊的中年男子便大步走进来,恭敬地向着高绍仪施礼道:“下官高宝宁,参见燕王殿下!”

    “宝宁,快快免礼!”高绍仪起身,将高宝宁搀扶起来,一脸笑容地道:“寡人等你许久,你终于来了,快请上座!”

    高宝宁有些受宠若惊,恭敬地道:“殿下厚爱,下官惶恐,殿下请!”

    待二人落座,高绍仪便有些焦急地道:“宝宁,营州现下如何?对于鄙贱之人称帝你有什么看法?”

    高宝宁双目一凝,小心地打量了高绍仪一眼,这才道:“下官一切以燕王殿下马首是瞻。”顿了顿,高宝宁才气愤地说道:“百姓愚昧,错信那伪君子,这些天不少人对高长恭称帝拍手相庆,实在叫下官气愤!”

第六百零三章 汉奸

    第六百零三章汉奸“宝宁所言甚是,孤王对于鄙贱之人所为也实在是义愤填膺,痛心疾首!”高绍义捶胸顿足,气急败坏地道:“高长恭这鄙贱小人,安敢如此大逆不道,篡权夺位不说,竟然连手足亲情也不念分毫,当真是我高氏一族的耻辱,如此恶性,简直天理难容!”

    “燕王殿下,小人得道不过一时,殿下切莫因此而气坏了身子!如今大齐只有殿下您独树一帜,是高氏最后的希望,您一定要保重身体,重整超纲,恢复神武皇帝的荣耀!”高宝宁郑重而恭敬地大声道:“失道者寡助,高长恭倒行逆施,恣意妄为,难免败亡一途!”

    说起来高宝宁这厮倒也是个人物,担任营州刺史以来,北齐东北尚算安定。其人久居蛮夷聚居之地,弓马娴熟,脾性悍勇而张狂,对契丹和库莫奚颇具威慑力,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印象倒也不坏。

    高宝宁出身塞北,并非高氏皇族中人,论地位远不如南安王高思好。不过高宝宁这人对高氏倒也忠臣,尤其是与范阳王高绍仪关系较为亲密。

    说来,高宝宁既非高氏嫡亲,只要他肯归顺,高长恭必然会以礼相待,然而事实上高宝宁对于高长恭却是心有芥蒂,不愿投降,尤其是对高兴更是恨之入骨。

    数年前,高兴因进献《长生诀》有功,被高纬敕封为营州刺史,只是因为高纬想以他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