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复进行了三天,便以惨败收场。若不是南唐朝廷出面干预,本土佛教界定会损失惨重。

    佛教之争结束之后,弥勒教中仅次于教主大明王的小明王上官冰云便离开金陵,北行大宋。

    ………

    ………

    魏王赵德昭一行最终还是没有在宿州停留,不过宿州知府得知魏王一行钦差天使路过之后,亲自带人给船上送来了大量补给食物。而在此期间,宿州一名负责向钦差船上搬运东西的吏官趁着人们不注意,以极为巧妙的手段给王鑫、胡正一送来了一份密函。

    其中就两个字‘楚州’。

    所以,王鑫和胡正一最终决定要拿楚州开刀。当然,这事光是他们决定了没有用,还要魏王赵德昭同意了才行。

    有了第一次开会争执的面红耳赤的结果之后,赵德昭后面每次商议事情都很少将所有人集中在一起开会,而是根据需要分别将人叫到自己房间中商量。特别是如今叶尘和罗公明两位副使已经离船,剩下皇甫同、李佑和王鑫、胡正一分明就是水火不容,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德昭更是不想让四人过多照面争议。因为争到最后,往往都是让他夹在中间为难。

    大船离开宿州之后,赵德昭便分将赵普一系的皇甫同、李佑和赵光义一系的王鑫、胡正一分两批叫入房间咨询商议。但结果却是让赵德昭和陈东阳越加难以抉择。

    “从御史查探的结果来看,庐州、泰州、泗州、楚州这四个州都可以用来开刀,可是皇甫同、李佑、王鑫、胡正一他们四人所言却有不少与御史所说不同,且宰相门下与南衙两人所说互相之间又有不同。这如何判断?”赵德昭皱眉说道。

    陈东阳心中叹息,原本是想让魏王自己看清赵普推荐的两位幕僚和南衙派来两名属官的真正目的,但现在看来魏王还是太过善良,对人心利益的把握远远不够。

    “殿下!事到如今难道还没有看明白赵普推荐两位幕僚和南衙派来两名属官的真正目的?”陈东阳知道该是点醒这位糊涂殿下的时候了。

    “真正目的?难道他们不是父皇让赵相公和南衙给我挑的帮手吗?”赵德昭疑惑道。

    “殿下还记得开船后第一日集议时,王鑫、胡正一和皇甫同、李佑争执的内容。”陈东阳说道。

    “记得啊!”赵德昭感觉自己隐隐抓住了什么,但始终有一层窗户纸没有捅开,看不清此事后面的真相,但他已经知道事情没有自己之前想的那么简单。

    “各地知州任命都经过宰相大人之手,且我听说江淮一带许多知州更是与宰相大人关系亲密。那皇甫同和李佑乃是宰相大人幕僚,自然不想让殿下对任何一知州施以重典。而刚才皇甫同和李佑对御史提供查探结果中的三个州知府都大加褒扬,可南衙两位属官又对这三个知州没有好话,此事只能说明这三个州的知府与宰相大人关系亲密。甚至二人以宰相大人名义对殿下进行暗示,放过这三个州的知府。”陈东阳说道。

    赵德昭闻言,顿时脸色变得很难看。“那以陈伯的意思来看,剩下的庐州知府,南衙二人全是好话,宰相派来的二人正好反过来,全是恶语。岂不是说庐州乃是二叔的人。”赵德昭天资不笨,只是经事太少,陈东阳都点到这个份上,自然是一切都看明白了。

    陈东阳叹了口气,说道:“正是如此!”

    赵德昭的脸色却已经铁青一片。他刚刚封王,以往从未担任职司,虽然贵为皇子,但在朝堂上却没有什么权力和人望,在地方上更是没有什么依附的人。相比赵普和赵光义来说,他的势力太过弱小。更何况他还没有被封为太子,即使被封为太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赵普,还是赵光义,他都不便得罪。以二人的实力,完全可以影响到他能否成为太子。

    从目前来看,赵普会支持自己,他就不能与其交恶,自然是不能拿他的人开刀。可是话说回来,就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赵光义与他有着根本矛盾,他刚一封王,第一次做事,就拿赵光义的人开刀,这会让天子怎么想?让朝臣怎么看?而赵光义又会怎么反击?反击的结果以他目前的势力能不能承受得了?

    赵德昭心中念头百转,一时间竟然有些心灰意冷,将他这些日子慷慨激昂,想好好做几件大事,立几件大功的念头打击的不行。

    这个过程中,陈东阳一直默默看着,没有说什么开导的话,他知道只有赵德昭自己认清了现实,经历了打击,然后重新振作起来,才能够让其心志得到最大程度的历练。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赵德昭才缓过劲来,深吸一口气,眼睛中重新出现斗志,他看着陈东阳说道:“陈伯!从御史提供的资料来看,这四个州只是筹集的粮食远远没有达到规定的数额,但这并不代表着这四个州的知府就一定与粮绅勾结,谋以私利啊!唉………不过所规定粮食没有筹集齐,本身也是失职,对这些知府还是多多少少有些影响的。嗯!以陈伯看来此事如何处理,是另找一个都不属于宰相和二叔的知府开刀,还是从这四个州中选择其一?”

    ps:从晚上吃完饭,写到现在,终于写了出来,第一大更送上,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求订阅————————

第九十六章 将叶尘拉下水

    陈东阳欣慰的看着赵德昭,说道:“御史提供的资料殿下也详细的看了,除了这四个州,其它州官员所为根本没有达到杀一儆百的程度,冒然对其开刀,传出去只会大损殿下名声,陛下那边也定会不满。所以,自然还是要以这四个州的知府开刀。”

    “可是这样一来,不是………”赵德昭眉头紧蹙疑惑道。

    不等赵德昭将话说完,陈东阳便说道:“要以哪个州开刀,自然不能让殿下开这个口。殿下完全可以将这个决定交于王鑫和胡正一去选择,事后在恰到的时候,给皇甫同和李佑将此事泄露出去。这样既不得罪晋王,也不会得罪赵相公,并且也算是给了赵相公足够的面子。”

    赵德昭眼睛一亮,点头称是。

    ……

    ……

    王鑫和胡正一从魏王房间中出来时,不由长松了口气,紧接着心中杀机如潮,只等大干一场了。

    他们二人在来之前,赵光义可是亲自有所交代的,江淮一带官员多与赵普交好,这些年没少给赵普送钱送物,而他们二人的任务便是趁此筹粮一事,找出其中一个与赵普交往密切,且在此次筹粮一事有问题的知府,从而顺藤摸瓜,找到赵普贪污受贿的证据。

    说起来,王鑫和胡正一也是能臣,南衙开封有三名推官,除了任志亮正六品主司推官之外,便是他们两个从六品的副司推官。

    两人能够在京师重地担任推官一职,在查案破案方面自然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否则也不会被赵光义派来做此大事。

    自从赵普趁此次筹粮一事,提议皇长子赵德昭封王之后,赵光义便感觉到危机,当天晚上和一众幕僚商议过之后,便决定展开反击,想法设法将宿敌赵普绊倒。

    至于顺便帮助魏王赵德昭顺利完成此次运粮大事,使得赵德昭威望大涨,对于另有计划的赵光义来说,他从来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他担心和顾忌的只有赵普存在会影响和破坏到他筹谋多年的大事。

    将希望放在赵匡胤死前,将皇位是传弟还是传子上面,这种事情赵光义是绝对不会做的。更何况以赵匡胤现在的身体状况,就算是赵匡胤真想将皇位传给赵光义,赵光义也没有那个耐心。因为赵匡胤春秋正盛,身体向来健康,怎么看再当上二十年皇帝没有问题。如此长时间,以赵光义的性格是绝对不会等待下去的。

    胡正一和王鑫离开后没多久,皇甫同和李佑被请到了魏王房间中,一炷香时间后,二人也走了出来。相比胡正一和王鑫的欣喜,二人神色沉重担忧之外,则是一脸的庆幸和冷笑。既然已经知道了胡正一、王鑫要下手的乃是楚州,他们岂能不偷偷的给楚州知府报信,让其有所准备和防范。

    ………

    ………

    江淮一带人们好饮茶,不擅饮酒,相比北方,城中茶楼一点不比酒楼少。

    雅明轩是宿州数一数二的茶楼,其老板李宏在宿州产业铺面众多,乃是宿州,甚至江淮一带有名的大豪商,即使与宿州知府饮茶对坐,那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但这个时候,雅明轩后院客厅中,雅明轩的老板李宏却是躬身站在两位绝色女子面前,一动不敢动,即使脖子上爬了一只蚊子,都不敢去拍打。

    两位女子中李宏只认识一人,是圣堂的外门长老,也是圣堂在京师开封的第一负责人李思烟,在圣堂中的地位比他高了四五级,相当于官府地方上从七品县令与负责一路的三品转运使之间的区别。而李思烟这样的人物却对另外一女子惟命是从,不敢有丝毫违逆,那这一位女子是什么样的人物,李宏不敢想像。

    李宏此时一边按照李思烟所问,诉说着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一边心中猜测着这位陌生女子的身份。心想难道是圣堂中的长老,可是外门长老中虽然有李思烟这样的女子,但圣堂长老中没有听说过有女子。

    那此女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份?

    他突然想起前一段时间接到的一道圣堂秘令,说是圣堂中新封了一个圣女,与圣堂九大长老地位对等,甚至还要更加超然。难道此女便是那位圣女。

    以李宏这样的身份,还不知道圣堂老祖宗这样的最高机密之事,所以他的猜测也只能到此。

    不过有了这样的猜测,也已经让李宏心中激动,神色敬畏不已。

    “如此说来,江淮各州就属那泗州知府贪污最为严重。”李思烟最后问道。

    李宏恭敬点头称是,一边用眼角余光悄悄的注意着那位一直没有说话的圣女。发现后者没有什么不满意之处,才在心中长长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一名魁梧大汉走了进来,悄悄来到李思烟身旁,低声说了句什么。

    李思烟听了之后,神色一怔,看了一眼李宏,后者便躬身退了出去。

    “小姐!祥符伯刚在宿州码头离开了钦差官船,带着护卫,隐藏身份,嗯………祥符伯没有戴小姐给他准备的人皮面。具。只是装扮成富家公子,骑着马向泗州方向而去。”等李宏恭出去之后,李思烟对玉道香恭敬说道。

    玉道香脸上流露出一丝意外之色,看了一眼李思烟,说道:“还真被你前几天说中了,叶尘在看清赵普和赵光义在此事的掺合之后,还真撒手不管了。看这样子是想游山玩水了。至于人皮面。具,离开开封前,我给他时说了易容面。具是从活人脸皮上剥下制作,当时看他神色表情,便知道不到生死关头,他是绝对不会使用的。”

    李思烟听到玉道香的称赞,只是适当的流露出一丝喜悦之色,紧接着便说道:“小姐!是不是按照我们之前所说,设局将叶尘拉下水。让他掺合进两赵之争中。”

    玉道香对于李思烟能够明白自己的想法和目的感到非常满意,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他前往泗州,而那泗州知府贪污最为严重,那就在泗州将他拉下水吧!”

    ………

    ………

    所谓江淮地区,其实主要是指淮南路、两浙路的大部分地区。这两路之地实乃鱼米之乡,大宋最大的粮仓,也是南北大运何所过的主要路段。

    叶尘在宿州时,便带着护卫悄悄下了钦差官船,联系上了李君浩四人,汇合于一起,装扮成寻常富贵人家外出寻亲访友,一路上游山玩水,向泗州前行而去。

    叶尘决定往泗州一行却是有三个原因。

    首先,泗州这个地方,叶尘在后世时印象便很深。

    据叶尘所知,泗州可谓是历史悠久,夏商周时便已经是当时徐国的一个县。《凤阳府志》中都有提到:“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流,地虽平旷,而冈垄盘结,山水朝拱,风气凝翠,形胜之区也。”《泗州志》则云:“泗州在州境极南,面长淮对盱山,城肇于宋,旧有东西两城,皆土筑,明初始更砖石为之,合为一城,汴河径其中,周九里三十步,高两丈五尺”。

    另外,有关泗州还有一个非常有名且带有神话性质的真事:明代朱元璋打下江山后,在泗州城北十三里处找到了朱家祖坟。于是大兴土木建造了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在此朱元璋葬下了高祖、曾祖衣冠及祖父的尸骨。明祖陵的声威既给泗州城带来了空前繁荣又给其带来隐患。最终使这座形胜之区的千古名城,于清朝康熙十九年,遭到灭顶之灾,被黄河夺淮的滚滚狂涛淹没在洪泽湖底,“永为鼋鼍之窟。”成为世界上的第二个庞贝。由此,在民间至今到处流传着水母娘娘沉泗州的神话传说。

    即使在后世,都还有个古泗州遗址。而且叶尘还亲眼去参观过,叶尘很想见识一下后世的泗州遗址恢复成原貌的样子。沧海桑田的今生后世,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见证的。

    其次,泗州城虽然地势低洼,夙称泽乡水国,但由于水陆交通发达,实为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南粮北上皆在此中转,成群结队的船只在此停泊。叶尘来江淮之前,特意查看了有关江淮地理、风土、人情,记得其中有诗赞道:“官舻客鳊满淮汴,车弛马骤无间时。”这样的地方,实乃此次筹集粮食最为关键的一处。叶尘虽然不愿意掺合进赵普和赵光义之间的暗斗,但既然是此次江淮之行的钦差副使,又一心想让筹集粮食一事顺利完成。那么这样的地方总是要去的。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叶尘的私心。泗州城不但水陆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更是旅游之胜地,叶尘前几天在船上,便听贾宪提到过泗州十景,什么即浮梁练影、回澜晚钟、淮水浮烟、盱山耸翠、禹王台晓月、灵瑞塔朝霞、湿翠堂春霁、挂剑台秋风、九冈山形蜿蜒、一字河流环带。一听名字便知道是游山玩水的好去处。

    还有大宋五大名刹之一的普照王寺也正好在泗州,听说其主体建筑僧伽塔,高三百尺,影投淮水,蔚为壮观,在大宋极为有名。

    甚至在百年后,对于泗州的这些迷人的景致,欧阳修都有诗:“苍云碧天竹色静,暖日扑地花日繁。”苏东坡也赞过:“澹涓涓,玉宇清闲,望长桥,灯火乱。”一心想顺便观光旅游一番的叶尘,怎能不去一趟泗州。

    ………

    ………

    ps:第二大更半夜送上,只求有个捧场,给个月票和红票。苦苦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花蕊夫人

    京师,开封。

    原西蜀主孟昶的遗属对大宋天子的宽厚仁爱深为感动。丧事办完之后,孟昶的母亲李氏领着孟昶的妻妾入宫拜谢天子,花蕊夫人亦在其中。

    赵匡胤之前也有耳闻,孟昶有一个妖娆美丽、才情俱佳的妃子,叫花蕊夫人,只是一直无缘得见。如今,这花蕊夫人一出现在大殿之上,整个大殿仿佛骤然灿烂起来。

    只见她款款走来,一身孝服,没有任何化妆打扮,但却更显得清雅脱俗,明艳照人,所有的大臣都呆呆的看着,不少人都痴了。

    “罪臣之妃,叩谢陛下!”声音宛若黄莺出谷,清脆婉转,悦耳之极。

    花蕊夫人走到御座前,轻敛裙裾,盈盈下拜,裹在丧服中的玲珑身躯,恰似迎风杨柳,婀娜轻盈,秀美脖颈细腻白嫩,发出诱人的光泽。

    赵匡胤闻到一股如兰似蘖的异香,扑鼻而入,不禁心神一挡,一个恍惚,只想着将眼前女子抱入怀中,一亲芳泽。但他毕竟乃是开国大帝,心智不凡,很快便恢复正常,定了定心神,说道:“起了吧!”

    “谢陛下!”花蕊夫人站起身来。

    赵匡胤心中惊叹,他不曾想到,这天下竟然有如此艳丽的尤物,一双眼睛不由自主的紧紧盯着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亦有所察觉,忍不住双颊绯红,脸露羞涩,斜眄了赵匡胤一眼。这秋波一转,似有无边的魔力,直挠得神武超凡的大宋开国天子心猿意马,几乎神魂出窍。

    直到孟昶的遗属一行出宫,赵匡胤还没回过神来,脑袋里面全是花蕊夫人的一颦一笑………这个女子真是天生的尤物。朕乃大宋天子,这样的女子应该属于朕所有。

    赵匡胤苦苦思索着,想要找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瑶津宫。

    宋皇后见皇上驾临,连门出来迎接:“臣妾恭迎官家!”

    “皇后不必多礼,平身!”赵匡胤微微弯腰,将宋皇后搀扶起来。

    一直以来,赵匡胤都很喜欢宋皇后,后者也一向乖巧可人。可是此时他再一看,平日里感觉如花似玉的美人,和脑海中花蕊夫人一比,顶多也就是中人之姿罢了。

    这么一比较,赵匡胤就越发想得到花蕊夫人,下起棋来,脑海中都不由自主的浮现花蕊夫人的绝色容貌,自然就显得心不在焉。

    “官家!官家!”恍惚间,赵匡胤似乎听到耳边传来一声娇声软语的呼唤,也不知怎么的,嘴里面竟然脱口而出,喊了一声:“花蕊夫人!”

    “官家!你怎么了?是臣妾啊!”是宋皇后的声音。

    赵匡胤猛的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宋皇后听了赵匡胤的话,再看他的神情,就猜到了十之八。九,她心中不由得涌出一股醋意。

    不过,宋皇后心中很清楚,眼前这位身为大宋天子的男人,永远不可能为她一人所独占,她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去满足他的需要,获取他的欢心,以前的王皇后就是因为接受不了这种帝王后宫的规则,才会伤心欲绝,最终病重而亡。

    宋皇后压下心中醋意,心中叹息一声,但脸上却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对赵匡胤说道:“官家!臣妾有一事相求,不知官家可否答应?”

    “皇后有何事,尽管说来。”

    “臣妾听说西蜀降主孟昶,前几日病故,皇上已传旨大殓,臣妾还听说,孟昶有一个妃子,名叫花蕊夫人,精通音律,还会填词吟诗,臣妾每日闲居宫中,想找个作伴,顺便学点音律,不知官家能否让这花蕊夫人进宫陪臣妾。”宋皇后说完,别有深意的看了赵匡胤一眼。

    “说起来都是朕忙于国事,陪皇后的时间太少了,既然皇后有此雅意,那就让花蕊夫人进宫陪皇后吧!”赵匡胤一看宋皇后的眼神,岂能不明白自己这位年纪轻轻,但却温柔贤惠,体贴大度的皇后是想成全自己好事。

    第二天一早,宋皇后便以抚慰孟昶妻室,以及跟花蕊夫人学音律为由,让花蕊夫人进宫。花蕊夫人来到瑶津宫,拜过宋皇后,宋皇后一边心中惊叹果然乃是世间极品尤物,就是她以女儿身都禁不住有些心动,更何况是官家。压下心中的妒忌和醋意,宋皇后便和花蕊夫人聊起天来。

    眼看将近中午,宋皇后在内室设宴款待花蕊夫人,后者也不好推辞,只好跟随宋皇后走进内室,却一眼看见赵匡胤也坐在桌旁,双眼炽热的看着她。

    花蕊夫人一看赵匡胤盯着自己的那双眼睛,心中得意一笑,心想这大宋天子跟世间凡夫俗子没什么两样,还不是被自己媚功所迷。不过她转念一想,每个男人都把她当作尤物任意赏玩,却从来没有人真正爱过她………

    得意自信和略微感慨之余,花蕊夫人敛首下拜:“臣妾费氏见过陛下。愿陛下龙体康泰,万寿无疆。”那声音犹如珠落玉盘,莺啼春林,动听无比。

    赵匡胤说了声:“平身!”与此同时,起身相扶,趁势握住花蕊夫人的双手,只觉得柔嫩如荑,浑若无骨,并将其扶到桌边坐下。

    三人就坐,酒过三巡,宋皇后见火候已到,起身说:“官家!臣妾不胜酒力,先行告退!”说完,不等二人说什么,便起身离开,并将门轻轻掩上。

    房中只剩下赵匡胤和花蕊夫人,赵匡胤见她喝了酒,绝美面容上嫣红片片,更显得艳若桃花,越看越爱,心痒难耐,走过去挨着她坐下,右手在她的纤腰上轻轻抚摸着,低声说道:“朕一见你,便觉得难以自持,不知可否一亲芳泽?”

    花蕊夫人羞涩的低下头,好似极不情愿的扭了扭腰肢,娇声道:“皇后房中,陛下岂可如此。”

    赵匡胤此时佳人在怀,下身薄衾下面便悄悄地支起了一个小帐蓬;却是已经忍无可忍,直接霸道的说道:“皇后早知朕意,你自可放心,我们尽管‘如此’好了!”

    言毕,赵匡胤便抱起花蕊夫人,走入帷帐。

    “陛下!天气炎热,妾身身上有汗尘,不如让妾身先服侍陛下沐浴。”赵匡胤一听的确如此,刚才吃饭喝酒,自己也是一身汗水。

    赵匡胤让美人侍奉着沐浴一番,一身清爽地躺在榻上。等着花蕊夫地到来。

    花蕊夫人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妩媚之中,皱着小瑶鼻儿,神情娇俏可爱,竟然形似少女一般。

    她沐浴之后的肌肤白嫩嫩的,眼睛水灵灵的,脸蛋上有抹浴后的红晕,看着赵匡胤**的胸膛。她的妙眸一转,红嫩的舌尖在唇上带着诱惑妩媚的风情在唇瓣上轻轻舔过,赵匡胤看在眼中,心跳禁不住开始加速。

    花蕊夫人向他娇媚地一笑,款款走向榻边。赵匡胤卧在榻上,看着她袅娜的步姿,两只眼睛中炽热的要将花蕊夫人融化,就连几步路都能走得如此祸国殃民,如此美人儿如今才成为我的女人。

    花蕊夫人摇曳生姿地走到榻边,浅笑嫣然地看赵匡胤,俏人儿娉娉婷婷地立着,一双柔荑却探向一条浅系的窄窄腰身,两根葱白似的兰花玉指轻轻勾住腰间的合欢结儿,一寸一寸地拉开,那双妩媚动人的眼睛却始终脉脉含情地看着赵匡胤。

    合欢结儿一开,罩在外头的嫩黄色绯红边的纱罗左右散开,花蕊夫人轻舒玉臂,纱罗衫子缓缓落落到地上,露出那骨肉均称、肉香四溢的曼妙胴。体。裹胸的棱形肚兜上绣着鸳鸯戏水,下身的嫩黄裙儿也在她小腰肢的扭动中轻轻滑落,雪色的纱罗裤儿是半透明的,灯光下隐隐透出淡淡的肉色。

    赵匡胤的呼吸越加急促,腾身向榻内挪了挪,花蕊夫人便轻咬薄唇,带着羞媚的笑意。轻轻爬上榻,双膝挪动,猫儿似的向他靠近,呼吸也像猫儿般细细的。

    赵匡胤此时心头欲。火已经彻底燃烧,他忽然发现,眼前这个尤物实在是太懂得怎么撩拨男人了,以这样曼妙的步姿,含着带怯的宽衣动作,再用这样诱人的模样轻轻爬到他的身边,怎能不叫人性趣盎然?

    花蕊夫人很满意大宋天子的反应,好像也很享受他带着侵略性的霸道目光,她微眯着妩媚的眼睛,柔若无骨的身子轻轻偎进赵匡胤怀里,一双柔嫩的小手从他结实的胸肌上轻轻掠过,立即带给赵匡胤一种战栗的感觉。

    花蕊夫双手从他宽厚的肩膀绕过去,一双如蛇的玉臂轻轻环住他的脖子,鲜嫩的嘴唇便轻轻迎凑上来,两双唇瓣微微一碰,然后一条丁香小舌便渡入了他的口中。呻吟轻喘如麝如兰,一番缠绵的热吻,撩拨的赵匡胤更加性起,她的身子也开始热起来,肚兜下那双其软如绵、其挺似峰的物事儿顶起柔滑的丝绸,抵触着赵匡胤的胸膛,在赵匡胤的爱抚下,她眼波如春水,婉媚欲滴。

    ps:苦苦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求订阅————————

第九十八章 楚州官场

    “吃吃”地轻笑着,花蕊夫人抽离了赵匡胤的身子,仍然像只猫儿似的跪伏在那儿,赵匡胤的手探到了她的颈后,摸到了肚兜细细的系绳,那儿只打了一个活结儿,手指轻轻一扯,绳头松开,花蕊夫人鸳鸯戏水的肚兜落下,一双嫩如豆腐、尖翘如笋的玉。乳便跃入了他的眼帘。

    花蕊夫人嫣然一笑,俯身相就,小嘴像鸟儿一般啄吻着赵匡胤的胸膛,那一团盈软便结结实实地塞入了赵匡胤的掌中。赵匡胤把玩着那一团暖玉,另一只手在她身上轻轻摸索,花蕊夫人轻轻蠕动着娇躯,很巧妙地配合着赵匡胤将她的亵衣一件件解下,直到那娇小玲珑的身子光溜溜地呈现在赵匡胤面前。

    腿子又白又嫩,股间一线酥红,肌肤光滑白皙,充满了紧致的弹性。赵匡胤有些不耐于这样浅尝辄止的爱抚了,他拉过一个枕头垫高了脑袋,在花蕊夫人臀部轻轻一拍,花蕊夫人便会意地扭转娇躯,将一轮盈盈明月供他赏玩,巧妙的唇舌自他胸膛、小腹一路向下,忽然之间,一口紧凑、一痕湿润、一片火热、一舌灵巧,便把赵匡胤送入了**境界……

    袅袅兮丽人,素颜兮倾城。一个时辰过去,赵匡胤和花蕊夫人仍在抵死缠绵,一室春光。

    已不知梅开几度,凭着花蕊夫人自幼习就的一身媚功,香舌红唇、青葱玉手,诸般‘武艺’都用上,每次都可轻易让赵匡胤重振雄风,然后再让他兴尽驰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看似如一瘫烂泥的花蕊夫人终于弃械投降,放弃了抵抗。

    ………

    ………

    眼看着距离楚州越来越近,赵德昭却是有些患得患失,陈东阳看在眼中,故意不点破,也不开导,只想着赵德昭自己能够想通此事。

    这一天,赵德昭终于忍不住问道:“陈伯!如今楚州知府一众官吏恐怕多半已经知情王鑫、胡正一他们要对楚州开刀,若是楚州知府与粮绅有勾结,肯定全力防范,销毁证据,作为地头蛇,这楚州恐怕已经被其打造成铁桶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做好那杀一儆百之事?”

    “殿下!只要有人替殿下做出了杀一儆百的目标,至于如何做成此事,自有人和殿下一样急,甚至比殿下还要急。这些日子,老夫仔细看过南衙王鑫和胡正一带着二十多名干吏,无一不是开封府精兵干将。而王鑫和胡正一更是查案破案的高手,有他们冲锋在前,殿下不用担心。”陈东阳说道。

    赵德昭一想,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心中不由松了口气。想起前几天皇甫同和李佑提起淮南风土人情时,说过淮南女子的身段窈窕、纤秀婉媚,较之北方美人儿另具一番韵味,不由心头发热。

    ………

    ………

    赵德昭来到楚州,以旅途劳累为借口,停驻休息,住进了楚州知府的府邸之中,楚州知府郑成效便带着自家家眷住进了衙门对面一座宅院之中。而在这之前,王鑫和胡正一却已经带人坐着小船,消失不见。

    此时,这座宅院客厅之中,分宾主坐了七人。主座上坐着知府郑成效,左右两边分别坐着知府之后最大的三名属官。分别是掌兵事的节判【节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