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王侯-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骑人马无论往哪方冲杀,前面都会冒出一支敌军来阻拦,而那年轻大将率领的百余骑人马,更是如附骨之蛆一般,盯着他们不放。其他那些各自为战的宋军眼见着主将受困,不顾一切想要杀进来接应,但白狼军团配合得极为默契,总会在关键时刻,杀出一支骑兵来,令他们无法接近汇合。
这里便是葬身之地么?不知为何,李守元心里竟然感觉一阵解脱。手中两条铁鞭使将起来,反倒是更加凌厉。一个围攻他的白狼军团骑兵现出一个破绽,被他一鞭打在左臂上,惨叫一声,跌下马去。他正要趁势去取他性命,忽听到鸣滴声响,他的坐骑惨叫一声,忽然跪了下去。李守元大惊之下,觑到机会,慌忙纵身一跃,跳到先前被他打下马去的白狼军团骑兵的坐骑之上,回头一看,只见他的战马身中数箭,已然倒毙。
李守元是爱马如命之人,这时又悲又愤,大吼一声,拨转马头,驱马直取那射杀战马的白狼军团的将领。
但白虎军团将士岂能容他杀到跟前,自那年轻大将身旁,又有两名骑兵杀出,将他挡住。
李守元眼见着这名年轻大将亲兵一个个穿着平常,绝非祥符国将领或者武官,但身手个个不凡,他虽不知对面就是拓跋格鲁,心中却也知道这年轻大将必然是紧要之人,可他虽满心想要取拓跋格鲁性命,奈何拓跋格鲁的亲兵实在厉害,任他左突右驰,总是摆脱不掉。好在他吸取上次中箭的教训,全身皆着铁甲,重归重,他只要保护好脸面,普通弓箭,也奈何他不得,只能得空射他坐骑,但李守元颇有神力,骑术精湛,虽然坐骑屡屡中箭,却也总能夺得战马换乘。
只是他虽与白武山率众苦战,白狼军团一时半会轻易奈何不了他们,可他们要突破祥符国大军的围困阻拦,几乎没有半点可能。无论他们怎样东冲西闯,前面的白狼军团将士总不见少,眼见着身旁的部下越来越少,二人心里也知道,或战死或被擒,这一刻离他们已经越来越近。
到了这个地步,李守元亦不由英雄气短,他奋力杀到白武山身边,帮他格开一个白狼军团骑兵的攻击,惨然笑道:“白兄,事已至此,是我李守元对不住兄弟们啊!”
“将军何出此………”李守元才听白武山回了半句,声音便嘎然而止,紧接着便是几名亲兵的惊叫,他方拨开一名持枪白狼军团骑兵的刺杀,转头望去,却见白武山身子垂在马上,面门正中一箭,穿透脑颅。他清晰的听到几个白狼军团士兵高声赞道:“副军团长,好箭法!”李守元循声望去,却见射杀白武山之人,乃是一名祥符国中年大将,不是别人,正是折御轩。
折御轩自知个人武力平平,为了在军中立足,倒也对箭法有过苦练,箭法一道已经堪堪有了神箭手的水准。
李守元悲吼一声,猛然挥鞭,击退身边两名白狼军团骑兵的夹击,突然一夹马腹,疾驰向折御轩,右手铁鞭格开前来阻挡的一名白狼军团武官,左手执鞭,砸向折御轩的脑门。
折御轩在乱军之中认出李守元是宋军之中重要大将,引得白狼军团全力来围攻李守元,只是不料竟然又捡下这等大功,暗施冷箭,将李守元身旁一名宋军大将给射杀了,心中正在高兴,全未料到李守元来得如此之快,猝不及防之下,下意识的拿弓背一挡,被他铁鞭砸得当场脱而飞,李守元正要补上一鞭,折御轩回过神来,跑得飞快,翻身一滚,便滚下马去,李守元这一鞭,正砸在马背上,竟生生将马背砸塌。
第九百三十八章 黄雀在后(上)
李守元如此神力,几乎将折御轩吓得屁滚尿流,幸得旁边几个亲兵援手,在电光火石间方将折御轩救了下来,算是死里逃生。但李守元盛怒之下,这一招招数使老,力道用尽,却再也来不及回身抵挡身后两名白狼军团骑兵的攻击,只觉右侧小腿一阵剧疼,已经是挨了一枪。不待他转身,脑后风响,一柄巨斧又朝他后脑勺砍来。
此时折御轩已换了一匹战马骑上,惊魂稍定,一面看着拓跋格鲁几名亲兵围攻萧李守元,一面不自禁的四下张望。宋军已经完全被分割成一小股一小股,被兵力占优的白狼军团围攻,虽然仍在负隅顽抗,但覆灭是迟早之事。
眼下的形势,只要砍下李守元的头颅,斩断他的将旗,便能让宋军斗志瓦解,全歼宋军,便会成为反掌间之事。
不过,在这种形势局面之下,宋军经过初时的慌乱,竟然还能顽抗如此之久,可见这李守元在练兵、统兵方面果然是虎门将子,名不虚传。若是宋军都是如此,便不会这么容易败于祥符国之手了。当然,也仅此而已,此时宋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拓跋格鲁知道只要杀了李守元,宋军便会立刻投降。
拓跋格鲁和折御轩却不知道,李守元麾下军队能有如此的凝聚力,却是有具体原因的。
首先,李守元要求中下层将官,对自己的部下要做到十分熟悉,比如都头闭眼要能够点出全都百名士兵的姓名和籍贯,营指挥使闭眼要能够说出班头以上人员的名子和籍贯。其次,李守元有意让同营将士来自于本土本乡,甚而多有血缘关系,战斗之时,不仅配合默契,更能守望相助,互效死力。在战斗当中,即使一时失去主将的指挥,只要各个指挥、各个都不被彻底打散,这支宋军也不会轻易溃败。
当然,这种做法容易成形成拥兵自重态势,所以不管是在宋国,还是在其它国家,绝对不可能大范围的推广,相比祥符国通过集训引导,让每支军队、每个将士都养成良好纪律和服从意识,李守元的这种做法显然还是要逊色不少。不过,即使是叶尘将后世培养训练职业军队的方法和编制体制机构组成用在祥符**队身上,但也不能保证每一名士兵,或者说不能保证所有的军队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或者时机下都始终能够坚守自己的纪律和服从意识。因为这一点即使是在后世也没有那个国家军队能够做得到。
此时,就在拓跋格鲁和折御轩认为最多再有半炷香时间便可全歼这些宋军时。忽然,东边的天际,一道烟花响箭突然冲天而起,并且一连九道,一道比一道急。
拓跋格鲁和折御轩等高级将官见此,不由脸色一变,这是附近安全部探子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才发射的九响生死警报,对于此时的情况,便意味着有足以对白狼军团有着生死威胁的敌军正在急速赶来。
果然,这九响生死警报之后,东方的天际便扬起了漫天的灰尘。
那飞扬的灰尘,遮天蔽日,地面还伴随着大股骑兵疾驰时践踏大地的震动,一时之间,陷入困境之中,已经是强虏之末的宋军传出一阵阵的欢呼声。
而白狼军团的战鼓声、号角声,也更急了。
“拓跋军团长有令:诸军并力猛攻,务要先破面前之贼!”
“拓跋军团长有令:东边已有大军伏击,先破面前贼,再击东面寇!”
一骑骑传令的士兵,在乱军中催马疾行,扯着大嗓门,不断地高声喊叫着,所到之处,白狼军团的进攻也更加凶猛。虽然不知道为何宋军援军来得如此之快,而且看起来人马只怕有数万之众,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争分夺秒的时刻,若能在宋军援军赶到之前击溃包围之中的敌人,主动权便在白狼军团手中。
否则,这到嘴的肉若是吞不进肚子里,就会反将白狼军团给噎死。
“还好,军团长安排了孙飞羽能够拦阻可能出现地敌军的援兵,只要孙飞羽争取片刻时间就够了。”在初见着东边的灰尘之时,折御轩几乎忘记了拓跋格鲁先前布下的这着棋,这时听到传令兵的喊声,才猛然醒悟过来,心神稍定,一面在心里面不住的安慰着自己,一面去看面前的战斗。
这时候的李守元,身边的部下已经不过三百余骑,且大半身上都挂了彩,只是白狼军团虽然竭力猛攻,但真要将这么一支装备精良、身经百战的骑兵消灭,也不是数息之间就能办到的事。尤其是宋军看到援军已近,原本已然因绝望而跌落到谷底的士气又提振起来,要对付起来,就需要更多一些的时间了。
但愿孙飞羽能多拖一时三刻!折御轩心知如今保命的关键,就在尽快干掉面前的宋军,当下不再多想,他的大弓已然丢失,这时提刀在手,拍打着战马,带着分给自己右翼的人马冲向一股还在顽强抵抗的宋军。
时间转瞬即逝,被包围的这支宋军不断有人死去,还在拼死咬牙坚持,但拓跋格鲁、折御轩和王晶等人却从宋军距离上判断出,只要孙飞羽稍稍挡住来援宋军一小会,甚至数十息时间,李守元这支宋军覆亡的结局依然难以改变。而且白狼军团还有时间撤退。
然而,就在折御轩暗松了一口气之时,又听到身边又有人惊呼了一声,他转头望去,却见一个行军参谋正望着东边,面色惨白,他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胸口仿佛被重锤一下猛击,一时间,脑子里一片混乱。
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东边的烟尘越来越近,隐隐约约,已可以看见宋军的先锋!
“孙飞羽呢?孙飞羽呢?!”折御轩方寸全乱,脑子里只是反复的浮出这个问题。
混乱之中,他下意识的去寻找拓跋格鲁,却见不知何时,拓跋格鲁神色狰狞的一边大声下令让抛石机连做好以火药包全力轰炸来援宋军的准备,一边开始下令让步兵维持好队形,开始有序组织撤退。
拓跋格鲁的身边,几位挚旗将五色令旗高举着,飞快的挥舞着,鼓角之声也快速转变,将他命令很快传递给了整个白狼军团。
胜负之势,再次逆转。
拓跋格鲁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开始果断的下令退兵。
然而,这时候想要从容退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白狼军团和李守元的宋军原本就已混战在一块,眼见白狼军团开始收兵撤退的声音,只剩下一千来人的这支宋军士气更加高涨,最主要的是原本被困的李守元已然趁机杀出重围,然后大声喊叫一面收揽着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一面高声下令,且带头疯狗似的反扑向白狼军团。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与白狼军团缠斗在一起,让白狼军团轻易脱身不得。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近两千白狼军团骑兵逼不得已,也为了掩护步兵撤退,被缠住了,一时根本难以撤走。
“张守义,王晶,你二人带你们麾下骑兵断后,缠住这些宋军,一定要让其他骑兵撤走大半。”拓跋格鲁神色冰寒,对张守义喝道。
张守义和王晶一脸死灰,但不敢不服从命令,大声喊了一声‘诺’,然后带着他们麾下七百骑兵拼着命的从侧面冲向李守元的那一千来人,而其他被缠着的一千多白狼军团骑兵趁机赶紧后撤。
宋军援军距离已经五百步左右,近距离一看人马至少三万,而且全部是骑兵。按照折御轩之前看过安全部打探到有关宋军西北边军编制组成,三万骑兵已经是西北边军所有骑兵。
这个时候,宋军援军也终于到了抛石机的有效射程,早已准备多时的二十架抛石机随着连长一声令下,将二十个最大量的火药包发射了出去。密密麻麻的三万宋骑中顿时传出二十声爆炸,这一下两百多名宋军便直接被炸死或者炸伤。而巨大的爆炸声对宋军除了在爆炸范围之内的两百多匹之外的战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显然宋军是有备而来,不但有意拉开骑兵之间间距,让火药包杀伤有限,而且战马耳朵显然也被塞了东西。甚至宋军还可能给这些战马进行过类似的训练。
五百步的距离,抛石机连也只来得及发射两轮,宋军前锋便已经冲到了战场。这个时候当然抛石机还可以继续向宋军后面的军队发射,但是因为宋军人马太多,却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而且再不走,抛石机连的全连操作手都逃不了。
事实上,就是现在这些抛石机和剩余的火药包都已经来不及拿走。待已经带领主力逃到战场西边五百多步的拓跋格鲁下达了抛石机连撤退的命令时,抛石机连的连长立刻严格按照相关作战条例要求,将人员撤退,并且对抛石机和剩余的火药包进行了自毁准备————给每个抛石机旁边和拿不走的火药包旁边各埋了一埋地雷。
第九百三十九章 黄雀在后(下)
张守义和王晶带领七百多敢死之士的断后远比之前望风而逃,而此时不知在何处的孙飞羽要勇敢得太多,明知必死,却没有一个人退缩,七百多人以全部战死的代价,终于抵挡了三万宋骑片刻。让拓跋格鲁带领主力与宋军之间的距离拉开至少八百多步。
拓跋格鲁此时在拉开距离之后,赶紧略微调整方向,向黄湾关撤退。
带领三万骑兵突然来援的是宋国西北边军统帅党进亲自统兵,如此大好时机,一心报去年惨败于祥符国之手的党进绝对不会放过。拼了命的追了上来,不过在路过抛石机连丢下的二十架大型抛石机和每架抛石机旁边堆了十来个火药包之后,不管是党进,还是他麾下宋将,无不眼睛一亮,一脸大喜。
宋军西北边军这一年多一直总结惨败于祥符国之后的原因,其中除了祥符国本身战力的恐怖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火药包。这一年多宋国枢密院拿出了不菲的资金,聚集了国内几乎所有懂得火药的工匠,进行研究,妄想研究出祥符国那样的火药颗粒,虽然有一定成效,也有了自己的火药,但是始终没能研究出颗粒火药,没有颗粒火药便不能学习祥符国这样做成可抛射的火药包和地雷。宋卫府、宋**方这一年多为了从祥符国偷到颗粒火药秘方,没少派细作间谍,别的不说,光是祥符国安全部抓获的和民间百姓、江湖人物为了善人榜积分,抓到的宋国奸细便不下百人。
甚至黑市中有宋国朝廷以十万两黄金的巨价悬赏颗粒火药的秘方,这让一些宋国,甚至祥符国本身的江湖上擅长偷盗的高手纷纷动心,这一年多祥符国各个部队丢失的火药包多达近百个,但还好安全部对火药生产基地的防卫做得极为严密,除非一支军队来攻,否则绝对失窃不了。
而掌握有火药秘方的大匠已经全部授予有品级的官职,这些人和其他掌握有绝密信息资料的各个研究司或者军工厂的人员也已经搬进了军枢部装备部特意在武器装备生产基地中修建的绝密人员住宅区域,那里有一个营的兵力长期驻守,并负责这些人的安全,更有安全部的一个分部驻于此地特意负责保密之事。
总之,宋军上下,每个人都知道祥符国颗粒火药秘方的重要性,而一下子缴获这么多火药包,说不定就能够研究出颗粒火药的秘方,更何况这二十具抛石机的先进程度也远非宋国抛石机相比,缴获之后让宋国工匠仿造,意义同样重大。
如此重要,以致于党进在追敌之余下令让一名军都指挥使带领五千人马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抛石机和火药包送回庆州城,没错是直接送回庆州,而非大口寨。
因为还要追敌,所以仓促间下完命令之后,党进也没有多想,便带人继续追了上去。
然而,没过多久,他听到了大军左侧山坡上传来滔天巨响。这巨响声远比之前二十个火药包齐射齐爆的声音大得多。以致于即使宋军战马耳朵里面塞了东西,也受到了影响,距离近的一万多战马顿时受惊,横冲直撞,即使距离最前面的党进等大军战马同样受到惊吓,突然一声惊叫,两个前肢仰立而起,若非马上骑兵骑术精湛,他们都被摔下马去。但冲锋却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不得不停下,安抚战马。
党进知道,他派去缴获那此抛石机和火药包的人马必然会被炸死不少,脸色很难看,但却知道眼下最应该、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战马安抚之后,他继续带领人马向拓跋格鲁追去。
事后,党进才知道去缴获那些抛石机和火药包的人马炸死了近千人,炸伤的七百多人中大多数也是生不如死。
………
………
白狼军团中大部分是步兵,所以最终还是被党进纯骑兵追上了,
“呜………呜呜………”号角长鸣,伴随着雄浑悠长的号角声,田野之中,无数的小黑点从四面方密集而来,逐渐汇集成一线,然后犹如一股怒潮,恶狠狠地翻涌着,铺天盖地而来。天空中,独属拓跋格鲁的那只海东青早已放出,用来示警。尖唳一声,敛翼扑向宋军,堪堪飞过大旗顶端,长翼一振,又复冲宵而起。
拓跋格鲁勒马住缰,戟指喝道:“左右步兵布长枪刺阵,本阵布偃月阵,骑兵于两翼做好冲锋准备,所有人准备迎敌!”
随着拓跋格鲁一声令下,旗鼓号令立即传下,三军立即行动起来,祥符**队在队形和战阵变换方面训练有序的优势顿时体现出来,更何况白狼军团是作战经验丰富的精兵,又没有粮车辎重这些累赘需要照料,布阵速度快得让党进等宋国诸将官看在眼中感到心中一寒,宋军铁骑尚未冲至近前,白狼军团长枪战阵已布下数重,后面弓弩手业已就位,箭矢斜指长空,只候拓跋格鲁的命令。
拓跋格鲁提着手中刀,亲自带着亲兵在队伍的最后方押阵,此时冷冷凝视着远方扑来的骑兵人马如潮,蹄声如雷,怒火在眉宇间腾腾燃起。
已经死了的张守义、王晶他不再痛恨,但是此时还不见踪影的孙羽飞他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他此时已经暗暗发誓,等事后一旦抓到孙飞羽,他一定要将其千刀万剐。
而此时拓跋格鲁面对三倍多的精锐之敌,却也丝毫不惧,反而怒火满腔,杀意滔天。在他亲自押阵之下,白虎军团寂然无声,只是迅速而密集地按照各级军官号令排列阵势。前方,一支数千人的宋军骑兵队伍呼啸而来,明明眼见前方偃月状的大阵中无数弓弩斜指,枪戟森然,却夷然不怕,事实上在这样的冲锋阵势下,他们也站不住脚步,谁要停下,先就要被自己人撞个人仰马翻踏成烂泥,向前,唯有向前,死中求生!
近了,更近了,千余人的宋军先锋队伍渐渐形成一个锲形箭头阵,笔直地向白狼军团偃月阵中心拓跋格鲁所在之处杀来。
拓跋格鲁冷笑,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眼看敌骑马上就要进入弓弩的有效杀伤范围,拓跋格鲁一声令下:“放箭!”
“嗡”地一声,足以让一些第一次经历战阵的人感觉发怵发麻了,本来是呼啸破风的尖利声音,可是因为数千枝箭一齐腾空,便形成了令空气震颤的嗡鸣声,仿佛一团乌云般,利箭迎空射去,箭速加上马速,双方恰可在箭矢最有效的射杀距离内重创敌骑。
然而,几乎与拓跋格鲁下令的同时,随着远处党进帅旗下鼓声传来,狂奔如雷的宋军骑兵竟然齐刷刷地提缰转向,拓跋格鲁的后阵布的是偃月阵,形如半月,他们堪堪擦着一侧月尖,划着弧形绕向左翼扑去。
党进乃征战多年的宿将,岂能不懂偃月阵的特点,在他统领之下,自己这边又是骑兵,岂有不发挥所长,偏与敌人硬碰硬的道理。
但是,拓跋格鲁显然也早已防到了他们可能利用马速声东击西的战术,白狼军团左右两翼布的是长枪刺阵,密集的阵形可攻可守,铁骑洪流冲向左翼,迎来的同样是密集的箭矢和枪戟,宋军一方骑兵一路疾驰,人人侧举圆盾护住要害,第一拨白狼军团发射的箭雨虽也射倒了许多人马,但是因为宋军是从白狼军团后阵擦其尾翼而来,并不是正面冲来,所以与白狼军团挨的极近,正常情况下白狼军团在短兵相接前至少可以射出三拨箭雨,这时已被减少成一拨,使得宋军一方骑兵的伤亡减至最低。
前方宋军数千骑根本就是引发白狼军力箭矢的幌子,他们冲过去之后,紧跟其后的骑兵稍稍拨马,便与白狼军团短兵交接了,显然党进深知祥符国步兵长枪刺阵的厉害,不敢停留,依靠骑兵纵马狂奔的惯性,仍然是片刻不停地向前冲,手中的刀枪只凭快马疾驰的的惯性,想要如削苹果一般对白狼军团步兵进行杀伤,但显然宋骑低估了祥符国步兵长枪刺阵临时变向能力,随着几名营长口令,处于这个方向的步兵齐刷刷的双手持枪半面向右转,顿时让宋骑地目的落空,而且白狼军团前排步兵手中长枪及时刺出,上刺人下刺马,一旦有宋军骑兵中枪落马,阻得后面的人冲势一顿,便都做了他们刀下之鬼。
打仗不死人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擦翼而过的打法避免了正面冲撞,却将伤亡降至了最低。党进本以为万余人的马队驰过之后,借着强大的冲劲,当能够将白狼军团密集的步兵阵形冲乱一些,紧接着后边他准备多时的第二波骑兵当能够趁机直接突入白狼军团步兵方阵,从而打开缺口,破去白狼军团战阵。但是,实事情况却让党进失望了,白狼军团的步兵长枪刺阵只是微微有些混乱,而这种混乱甚至不等他第二波万人骑兵冲出,便已经恢复如常。
第九百四十章 好一场步骑大战
党进本来不想正面突破白虎军团长枪方阵,那样势必损失极大,但此时的情况显然除了正面破阵,别无他法。好在他们宋军兵力占优,且体力比大战了半天,又跑了半天的白虎军团步兵要强得多,即使损失多一些,正面总能破阵。
所以,党进并没有让第二波万人骑兵停步,而只是改了命令,让他们向白虎军团长枪方阵正面冲锋。
然而,拓跋格鲁考虑到自己兵力此时堪堪八千人,人数的劣势让他同样不想正面硬碰硬,因为他知道正面硬碰硬长枪刺阵虽然厉害,但是以如今步兵的体力能够做到以一名步兵的死换宋军两名骑兵死就已经达到了极致,可是宋军兵力是白虎军团三四倍之多,这样下去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全军覆没的结局。再站到更高层次,比如国家的层面来说,拥有数千万人口,且禁军、边军、厢军、蕃军加起来足有百万兵力的宋国,即使这一战死了两万人,灭了白虎军团这八千人,对宋国也是大胜。
党进绝对相信,最终真要是这样的结果,不论两府,还是陛下都只会认为是大胜,因为自叶尘叛出宋国之后,两次宋国惨败于叶尘和他的祥符国之手,这让祥符国给宋国君臣,特别是宋国天子的压力太大了。党进甚至听到流言说当今皇帝陛下对叶尘已经畏惧到了骨子里,所以宋国太需要这样一场胜利了,即使是惨胜,所代表的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
然而,党进虽然已经做好了以二换一的惨胜,可是拓跋格鲁却绝不想要这样的结果。
随着一万宋骑到来,白狼军团两轮快弩射杀四五百名宋骑之后,宋军骑兵冲到白狼军团步兵方阵二十步时,拓跋格鲁数道命令出口,传令大旗又变,鼓声连响,白狼军团步兵立即由密集刺阵变为疏阵,密集的队伍顿时撤向中间空地,整个密集的大阵疏散成二十人左右的一个个小阵,盾牌手、短刀手、长枪手相互配合,白狼军团绝大部分骑兵的战马本能的避开长枪,顺着空隙冲了进去,这犹如一记重拳打到了空处,让宋军感到难受无比。最主要的是,在这样的阵形下,已突入白狼军团的宋国骑兵已失去速度优势,反会变成任由白狼军团步卒宰杀的对象。事实上正是如此,白狼军团一个个步兵小方阵开始反杀这些从未经历过如此情景,且略有些愕然慌乱的宋骑,顷刻间便又是四五百名宋骑猝不及防之下被杀下马来。
党进远远看着这一幕,却是脸色一变,神色阴沉,难以置信的说道:“这怎么可能,他们变阵为何如此之快。”
只要运用得宜,没有完胜不败的兵种,任何兵种都是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重创强敌的。但能够在骑兵冲刺二十步的极短时间内便由整体长枪刺阵变成一个个小的长枪刺阵,当今天下除了经历过严格队列训练,且已经养成令行禁止意识的祥符国步兵之外,没有那支军队能够做得到这一点。
一直以来,不管是宋国枢密院,还是宋**中上下,都认为祥符**队的强大是依靠火药包、地雷、巨型弩。枪、快弩等远优于他们的战场杀人利器。可是此时此刻,党进才发现武器利器只是一方面,刚才那一幕所体现出的一些东西才是祥符**队,特别是步兵强大的根本。
党进虽然心中震惊,甚至有些心神摇撼,但很快便做出了反应,他一道道命令传出,刚刚陷入白狼军团步兵阵营尚未深入的骑兵突然拨马后退,在又付出一千多骑兵损失之后,融入了密集的洪流,然后改变战法,继续依靠人数优势绵绵不断继续快马贴着宋军阵势,开始用大斧长刀像削皮剔骨一般,妄图一层层地削去白狼军团的外层皮肉。
可是,拓跋格鲁反应同样很快,一声令下,旁边亲兵令旗挥动,鼓声如雷,白狼军团马上阵势再变,重又集结成密集队形,前两排长枪刺人身,后两排蹲下以短兵器斩马腿,双方残肢断臂,血浪滔天。
…………
…………
因为叶尘的要求,在去年与宋军和辽军几次大战中,杨继业曾经手把手且毫不保留的对本来只精通骑兵打法的拓跋格鲁和李光顺传授了步兵战阵变化之术,两个人学会之后,非战时期早已带着自己麾下步兵将各种步兵战阵排兵布阵和互相变换之法训练的炉火纯青,此时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如臂指使。
事实上,党进不知道的是,单是在步兵战阵方面的造诣,如今在祥符国除了杨继业之外,反而出身党项八氏的拓跋格鲁和李光顺最为精通,而他们麾下士兵也训练的最为熟练扎实。
眼下算是党进和拓跋格鲁的第一次正式交锋,当前的情况只看二人临战的技巧、心态、意识、装备,以及手下兵将的素质,党进发现若非他兵力是对方三四倍,且他已经打算全不在乎己方的伤亡,否则他若以同样的兵力人数对付眼前这些白狼军团,想要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他全是骑兵想要脱身而去,白狼军团也无力追赶。
所谓名将,攻守兼备,能守能攻,能退能追,党进本来就是宋国数一数二的名将,可是面对拓跋格鲁这个本来民名不见经传的党项拓跋族的年轻大将,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竟然一时间难以彻底取得上风。不得不说,经此一战,拓跋格鲁已经有了名将风采。
这一场大战,厮杀一个多时辰,直至突然刮起大风,带来沙尘,双方视野受到很大的影响才停止。这一战白狼军团八千人剩下五千人。而宋军三万人几乎已经全部投入,死了近万人。党进带着不甘一声令下,鸣金收兵,拓跋格鲁一方来不及休息,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