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Vぃ备髀反缶奂谒持菔保怪莘矫姹阋丫馈8慰霭踩吭缬星楸ㄋ盗怪莸闹髟子胂榉乃赖惺ヌ糜凶乓恍┕叵怠N耍昵坝肓删笳绞保榉舷乱恢焙艿P牧怪莼嵩谑ヌ玫挠跋煜鲁没⒈捶杆持荨4送猓踩炕褂写蛱降较ⅰ喂挝栏伤圃缭谝桓鲈虑埃闩扇说胶游髯呃却笏辽⒉枷榉⒈游髯呃鹊南⒘恕

    所以,在出征之前,杨继业便已经知道以骑兵为主的凉州方面绝对不会坐以待毙,若是出现在路上埋伏偷袭什么的,杨继业一点都不意外。

    在第一日,杨继业恪守着《行军条例》的要求,让西征军保持着阵形与队列行军,骑兵前后两骑之间相距四十步,左右两骑之间相距四步,连与连、营与营、旅与旅之间的距离,亦严格按照平日的训练。每走到十五里,杨继业便下令全军休息,整齐队伍。同时,他派出数拨探马,分别搜索前后左右十里以内与五里以内的敌情,又严令前锋部队保持着与主力一里的距离。

    如此谨慎的行军,的确很难出现什么意外。

    虽然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了一点偏差,到达预定的宿营地点的时间晚了半个时辰,但第一日还是平静无事的渡过了,一路上并没有任何发现大规模的凉州军的报告。而路上凉州下辖的几个寨子,似乎早已听到风声,当祥符国西征军到达时,都已跑了个干净。探马只发现了小股的凉州骑兵在十里以外远远的觑探着大军,这当然是正常的。若是连凉州军队任何影子都没出现,反而不正常了————不管怎么说,凉州军队但凡不是白痴,总应当有一点反应。

    让杨继业微微有些不满的是西征军没能按预定的时间到达宿营地。这本来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没有后世那般如钟表一样精确的计时工具出现之前,控制行军的速度并不容易,既便是经验丰富的将帅,也难免出现误差。但是杨继业带兵以严谨出名,即使这一点点误差,依然让他感到不满。

    依照叶尘亲自参与,安全部和总参谋部共同出力绘制的军事地图————这份地图的准确性已经被充分证明,它抵得上一个出色的向导。在凉州主城外东北三十五里,有一个叫贾庄村的小村庄。那里是由顺州前往凉州城的必经之路。杨继业决定明天晚上便在贾庄村扎营。

    第二日,杨继业依然严格遵守《行军条例》谨慎行军。每走十五里路,他依然会叫停全军休息一会。

    时至中午,唐兴武突然来到杨继业面前,向其汇报道:“启禀大帅,按照安全部在此次西征规定,每一天时间,不管敌军是否有什么变化,至少要有一个报平安的情报送达,可是如今我安全部位于凉州内的探子已经有一天半的时间没有任何情报送过来。卑职怀疑,凉州方面出动大军封锁了要道。”

    从昨天中午开始五天之内捧场月票将会是双倍,还希望诸位看客能够捧场则个,对在下也是个鼓励和支持——————在下感激不尽!

第八百八十四章 异常

    (非常感谢‘漢平hank’、‘你难道是jj’、‘假面风零’、‘流离de岁月’、‘wars’、‘xmz123456’、‘蜜蜂小小’、‘虛菩提’、‘见夕中’、‘小西2011’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杨继业眼睛一眯,说道:“看来凉州方面不但有防范,而且很有可能还会有大动作。”

    顿了一下,略一沉思之后,杨继业继续说道:“传令,探马增加三倍,向外再推十里,务必让敌军不要探到我军虚实。另外,再让特种大队特战营派出得力人手,暗中潜行至敌后,打探军情。”

    两名传令兵称是,然后敬礼,拨马疾驰而去。

    …………

    …………

    临时休息点,唐兴武展开地图,对杨继业和黄东秋说道:“大帅、副帅请看,整个凉州,西边是祁连山,东边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中间便是所谓的“河西走廊”。因山脉前隔,沙漠后绕,大名鼎鼎的古浪峡被称为河西走廊的“金关银锁”,最窄处宽仅四五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扼住了凉州,就等于扼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在西域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

    杨继业点了点头,唐兴武继续说道:“凉州地饶五谷,尤宜麦稻,岁无旱涝之虞,尤以畜牧甲天下。自汉在此设郡,凉州便下辖七县,经多年经营,如今人口繁众,物产丰饶,凉州已有五万户之说。十一年前,吐蕃大部族在凉州设置西凉府,折逋葛支、六谷部首领潘罗支在凉州自立为潘罗王。如今下辖领姑臧、神鸟、番禾、昌松和嘉麟五县。其中汉人两万户,吐蕃两万户,羌人七千多户,其余诸族百姓约三千户人。麾下有精骑三万,守城步兵两万。”

    “所以,以凉州的兵力,即使倾巢而出,也不敢与我军野战,最多以骑兵小股偷袭,绝对不敢正面大战。按理说他们坚壁清野,据城而守是最正确的选择。”

    杨继业略一沉思,说道:“除非凉州有外援,距离凉州最近的是西边的甘州和南边的青唐(后世青海西宁地区),唯有这两个地方的军队可以在两三天之内到达凉州,所以凉州出动大军封锁了道路,想要出其不意偷袭我们。不料安全部每天前方百里内探子不管是否有事都要有消息送达的规定暴露了他们的阴谋。”

    唐兴武眸中精光闪烁,说道:“大帅的意思,是说前方某个隐蔽之处很可能藏有凉州、青唐和甘州的联军,他们想要伏击我们。”

    杨继业微微颔首,赞赏的看了一眼唐兴武,但紧接着神色一肃,说道:“但做出这一切判断的前提是,你们安全部的每天前行方向百里内必有消息送达的规定不会出错,毕竟迄今为止,我们大军的探子没有发现任何敌军大部队。”

    …………

    …………

    凉州主城北面十里处山顶之上,安全部西域方向分部司使寇明禄通过单筒望远镜看见四名信使被封锁道路凉州精骑发现,然后被围杀。他的脸色异常难看,这已经是他派出去的第四组信使,无一例外都被凉州军队劫杀。

    前天下午,凉州城内精骑突然大举出动,封锁了凉州通往顺州方向所有道路,禁止任何人通过,若想绕行至顺州最快的战马也要三天时间。而就在道路被封的同时,凉州南边青唐和西边的甘州各出三万骑兵,突然急行至凉州。手下探子虽然在第一时间便已经得到消息,但是通往顺州道路已封,寇明禄先后派出去四组信使,都未能通过封锁。其中甚至包括两名金牌探子。

    “大人,我们已经尽力,唐大人一天之内收不到我们消息,应该会有所猜测,他再报告给杨帅,以杨帅统军的谨慎,当有所警惕。”说话的是负责凉州这一块的探子头目,名叫周虎。

    寇明禄神色阴沉的能够滴下水来,说道:“事到如今,只能如此了。只是,杨帅事先警惕,大军不被伏击就好,否则此次消息未能及时送过去的失误问责,我们西域分部是跑不了的。若是损失惨重,你我二人就等着被陛下和部长大人问罪吧!轻则你我二人这官很可能就被一捋到底,重则等着下狱吧!”

    周虎闻言,不由脸色一变,略一沉思,说道:“大人,如若我们做一些事情将功赎罪…………只是风险不小,属下的凉州部也多半会损失惨重。”

    寇明禄眸中精光闪动,直接忽略了周虎所说风险,说道:“如何将功赎罪?”

    周虎说道:“凉州城内如今只有两千守军。均是十二时辰守在城墙之上。城内武力实际上极为空虚。我们只要…………”

    寇明禄点了点头,眸中闪过一丝决然,说道:“很好,那便开始准备吧!本官再给你加强四名高手。”

    周虎恭敬称是。

    …………

    …………

    一组组的探马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觉有何异常,但杨继业的神色却越加凝重肃然,越是这样越是说明之前他和唐兴武、黄东秋的猜测没有错。更何况特战营派出去的一组探子一直都还没有回来。

    不过,快到中午的时候,前方的探马突然传来不好的消息————五里外的一条谷道上堆满了乱石与树木;道路上还发现布了许许多多的木钉,长达一里。但让人奇怪的是,附近并没有发现任何埋伏。

    杨继业立即停下了大军,让唐兴武带着一帮行军参谋取出地图分析起来,让人很头痛,被破坏的道路算得上是必经之路,若要绕行,须得多走上三十多里。

    杨继业犹疑起来。

    “你们确信不曾发觉敌军埋伏?”黄东秋喝问着探马。

    “回禀军团长,卑职们仔细查了那谷道旁两里之内的范围,的确不曾发现敌军。”探马心中有些不满,但在回答中却没有流露出来。能够被派出去做探马的,都至少是一级士官,个个都很精干。黄东秋明显的不信任,虽然是下位者,也会略觉不快。

    “知道了。再探!”

    “是。”探马朝着杨继业与黄东秋敬了一礼,转身策马离去。

    黄东秋转身对杨继业说道:“大帅,这多半是敌军滞敌之计。否则岂会只坏道路而无伏兵?我军不必理会,着先锋开道便是。”

    “若是如此,敌军迟滞吾军,又有何用?”杨继业反问道。

    黄东秋想了一下说道:“若是没有埋伏,自是为了多些时间准备守城。若是有埋伏,多半是想通过此手段控制我们行军速度,让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出现在他们预订的埋伏地点。”

    黄东秋在投诚祥符国之前,便已经是宋国西北边军中厢都指挥使,从三品的高级将领,麾下统领上万大军多年。严格意义上说,除了杨继业之外,黄东秋是叶尘麾下诸将中统领上万大军,且在大规模作战中经验最为丰富的一个。他此时的判断不得不说很有说服力。杨继业默然,转头去看身边的唐兴武和行军参谋们,唐兴武和参谋们判断黄东秋大同小异,但却也没有人主张绕道而行。显然,祥符国西征军内的将校们普遍对小小凉州军队持着蔑视的态度,认为不值得为了这一点点伎俩便绕道三十里。这种心态连杨继业也不能例外,只不过他心中更加谨慎而已。

    “全军姑且缓缓前行,等待特战营探子回来之后再做定夺。”杨继业最后说道。特种大队探子在战场上潜入敌纵深内的侦察能力非常强,这一点在年前与辽国大战中已经有了充分的证明。

    ………

    ………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长约一千八百多里,宽数里至近百里不等,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从东至西依次是兰州、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

    地处河西走廊靠东部的凉州大部分地区,因为处于祁连山系,走廊内虽然适于骑兵驰骋的戈壁草原,但两边形势高突、由黄土覆盖的梁状山地,山梁宽广,沟谷深陡。既有风沙草原的千里不毛之荒凉,又有沟谷森林的土山柏林,溪谷相接,却是极为适合藏兵,而且找到一处能够藏住数万大军的地方也不困难。

    唐兴武亲自来到被堆满了乱石与树木和布了许许多多的木钉的谷道查看,探子眼光很准,长度的确是大约一里,并且这个谷道,却既不见得多险要,亦并非伏兵的好处所。谷道两旁的山丘光秃秃的,除了一些怪石外,满目的黄土上只有一些稀稀落落的树桩,登高而眺望,方圆数里一览无疑。

    唐兴武自是猜到杨继业特意命令他来观察敌情之意。故此不免加倍小心,又下令部下细细搜索,每一处有怀疑的地方,他都不敢放过。如此折腾了有两刻钟之久,却还是一无所获。

    唐兴武心中隐隐感觉到有点不平常,不敢拖延,急驰而回,向杨继业如实禀报。

    杨继业听到唐兴武的报告,这才终于放下心来。他怕耽误太久,一面命令全军就地休息,喝水吃干粮,一面又特意调了一个营去协助前锋部队开道。

第八百八十五章 宿营

    将士们边吃着杂饼等干粮,边给自己的战马喂着干酪,等待道路畅通。过了半个时辰有多的时间,那条谷道才终于被清理出来。

    然而,那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走了不到五里路,前方又有一条道路被人用同样的手段堵住了。所不同的是,这次的地形更适合伏兵,探马还发现了若隐若现的不明军队的旗帜。

    参谋们的意见迅速分成两派。一派认定这不过是凉州方面故弄玄虚的疑兵之计;一派则认为凉州方面不可能认为插几面旗帜就可以吓跑西征大军,这是虚之示以实,实之示以虚,主要还是为了拖延时间,故意影响他们行军进度。

    所以这次杨继业没有命令全军停止前进,反而下令做好作战准备,而他自己则与黄东秋亲自领兵前去察看形势。

    那的确称得上是一条险道。

    杨继业领兵策马立在道口远望,发现这是一条只能容两骑并排通过的道路。而且还是必须按《骑兵行军条例》,在险要处可以左右两骑之间间距缩至两步才有可能。

    此时路当中到处都是推落的乱石,砍倒的树木,凌乱难行。

    而道路两侧的山丘连绵,一片黑黝黝的树林中,不知道潜藏着多少危机。

    杨继业在心里骂了句娘,皱眉向探子问道:“敌军的旗帜在何处?”

    “回禀大帅,当是又藏匿起来了。”探子肯定的说道:“刚才卑职等几拨探马都见着了旗帜,虽远了些,但不会看错。”

    杨继业没有回话,而是拿出望远镜向探子所指敌军旗帜方向看了起来,唐兴武和黄东秋也有望远镜,也拿出观察,但两人看过之后便放了下来,可是杨继业一直看了足足半炷香的时间,才拿下望远镜,冷哼道:“果然又是故弄玄虚。”

    “大帅从何见得?”黄东秋疑惑问道。

    “本帅方才见到一飞鸟入林中,却并未被惊飞,是以知道。”

    唐兴武和黄东秋互视一眼,心中皆是叹服。心想大帅不愧是祥符**中第一人。两人又拿起望远镜观看,果然,未过多久,便见到有飞鸟入林,又有飞鸟怡然自得的从林中盘旋而出。

    不过,此处地形实在是太过凶险,事关重大,杨继业踌躇了一阵,又命令两个敢死之士,去探马所见有西域军旗之处探个究竟。

    两个死士很快平安回来,林中果然没有伏兵。他们带回来了西域人插在林中的旗帜,并发现那个位置十分巧妙,当有风过之时,从道口便可以隐约见到旗帜,一旦风停,便会被树林遮住。凉州这个季节正是风多的时候,绝不用担心旗帜会不被祥符**队发现,凉州方面将疑兵之计,发挥到了极致。

    杨继业神色凝重,肃然说道:“潘罗支自立潘罗王,能够占据凉州多年而不倒,果然不可小视。”

    唐兴武此时的注意力被那些军旗吸引了,他仔细翻检着每面旗帜,若有所思。

    “大帅,这些旗帜果然都是属于凉州潘罗王的。”

    “唔?”杨继业眼睛一亮,听出了背后的含义。

    “大帅请看,旗杆上全部刻有吐蕃文字标记。”唐兴武抓起一面旗帜送到杨继业面前,指着旗杆给他看,果然杆上刻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文字。“旗鼓颁赐,乃军中大事。故所有旗鼓颁赐之前,必都刻有铭文。这些吐蕃文字,便标着潘罗王名讳。”

    言下之意,或者说对方想要让杨继业等人以为————潘罗王并没有来此,所有这些伎俩都只是凉州因为没有足够的兵力,不足以出城与他们对阵野战。目的只是想延缓西征军的脚步,让做更多的守城准备。

    但是,如今杨继业、黄东秋既然已经由安全部百里之内探子一天一报信的规定察觉到有蹊跷,心中有了警惕,那么便轻易想到另一种可能,或者说反而从侧面证实了杨继业、黄东秋和唐兴武之前的判断————对方想将他们晚上夜宿之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这个范围显然就是对方预设的伏击之地。当然,这个可能在特战营探子没有回来之前,依然只是建立在猜测的前提之上,最多就是有很大的可能。

    …………

    …………

    一处树木葱郁的小山上,特种大队这次随行的侦察连一班班长薛米见用望远镜观察着官道上的一队吐蕃侦骑,他周围还有他班里面五名战士,他们趴在茂密的草树丛中,身上盖着一块绿色的伪装布,头上的帽子上插了一些树木的枝叶。

    旁边地面上有一具身穿凉州吐蕃骑兵服饰的尸体,一只手上四个手指已经被切了下来,就扔在旁边不远处,手脚的筋也被挑断,可以看出这名凉州骑兵在死前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薛米见所带领的班在年前那场与辽军大战中,立下集体一等战功,薛米见本人已经内定为年底第五批赴祥符军事学院进行培训,顺利毕业之后,他便一举由高级士官提升从九品的都尉军官。为奖励他们班所立战功,白沧海索性将自己的望远镜奖励给了薛米见。此次发兵河西走廊,对祥符国非同小可,白沧海将最优秀的侦察兵配给了随行的特战营。先前杨继业让最近刚刚提升为特战一营营长的孙立行派人潜入敌纵深打探敌情,孙立行将他们派了出来。

    “可惜这个蕃兵只是普通战士,只知道他们家大王从甘州和青唐请来了不少援军,但是具体来了多少,如今又在何处却是一概不知。” 旁边外号疤痕的副班长一边随意的将手上的血在地上树叶中擦了两下,一边说道。显然地上那具尸体是他的‘佳作’。

    “只要跟住这队吐蕃侦骑,便能够找到他们大军藏身之处。”薛米见一边说,一边让疤痕副班长在地图上找到他们此时所在地,又标出杨继业带领大军行军路线。

    官道上这一队凉州吐蕃侦骑不紧不慢的行进,队列并不严整,但是每个人身上那种百战精兵的凶悍之气,却也极为明显。

    疤痕在地图上标完之后,小心的将地图收进怀中暗袋之中,一脸狠厉的说道:“班长,这样跟下去,万一这帮蕃兵不去藏兵之处,我们岂不白忙活一躺,而且耽误大事。依我看不如我们多抓几个蕃兵回来,我负责拷问,保证他们将一切都说出来。”

    薛米见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摇头道:“不行,我们潜入敌纵深,出手太多,必然会引起敌人警觉,要是捅了马蜂窝,到时候怎么死都不知道。更何况,打探藏兵之处这种情报,还是自己亲眼所见最让人放心。事关七万多大军生死,你敢保证你拷问出来的一定是真的。”

    周围几个战士都露出失望的神色,他们与寻常士兵不同,大多都性情凶悍,严酷非人的训练早将他们原来的道德和人格消磨一空,内部比试和对抗远远不足以完全发泄,现在有机会都想着能动动手。

    薛米见看他们一眼,道:“好了,副班长,你即刻带两人回去将我们的发现报告给大帅。其他人继续跟着我跟上去,有人敢擅自动手的,老子剁了他的手。”

    疤痕男答应一声,带着两名战士钻进树林之中,很快便消失不见。

    …………

    …………

    “还是调一个步兵营去开道!告诉营长,速度不用太快。探马再加大侦察力度。”险道之前杨继业略一沉思之后,下达了命令。

    通过这条道路之后,西征大军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对于行军的队列要求也随之放松。时间已经被耽误了不少,在太阳下山之前,自然已经赶不到预定的宿营地点贾庄村了。不料,又走了不到十里路,前面再次堵断了一条道路。

    这次杨继业没有了迟疑,听到探马的报告后,便果断地派出两个营的兵力协助前锋开路。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特意叮嘱了派出去的部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提高警惕。

    但始终没有任何意外。不过,侦察连一班副班长疤痕带着两个人终于赶了回来,杨继业、黄东秋、唐兴武、孙立行听了疤痕的汇报。杨继业叫来旅长以上高级军官开过一个短会之后,行军速度、探马人数等一切都不变,继续按照原定路线前进。

    当似血一般鲜红的夕阳快要完全沉入西方的地平线时,西征大军离他们的目的地贾庄村还有十几里的路程。好在是他们此时到达的地方是一个山谷,相对较为开阔,水源、避风等各种宿营基本条件也已经达到。

    杨继业一声令下,将士们开始紧张有序的搭建帐篷、生火做饭、准备宿营。祥符国《宿营条例》规定了行军宿营的七种模式,是军枢部总参谋部结合全军将领的经验和兵书所著,再进行大量的实践研究总结而出,每种模式都针对不同的情况。

    今天的宿营是遵照杨继业的命令,按照七号模式所设,这种宿营模式最大的特点便是外面看不清营中的虚实,且营与营之间距离较宽,可供骑兵冲锋和步兵战阵施展。

    …………

    …………

    两更深夜按时送上,双倍月票期间,继续求捧场月票————————

第八百八十六章 夜爆

    (非常感谢‘漢平hank’、‘he严涛’、‘圣手随心’、‘小说本’、‘轻轻的疯子’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凉州城东南边,距离三十里的地域,沟壑纵横,地形极为复杂,但少有人知道其中有一个极为隐蔽的山谷,这里距离祥符国西征军今晚上的宿营地只有十五里的路程,而且沿着一条干河,骑兵可以极为隐蔽的直达西征军宿营地。

    就在这个山谷东边一座小山上,薛米见瞪着发红的双眼,用望远镜观察着正在吃晚饭的蕃军。

    他们一路跟随凉州那队侦骑到达了此处,因为这山谷附近没有遮挡之地,他们只能远远观察蕃军的动静,还好有望远镜,否则白来一趟。尾随那队凉州侦骑时,对方骑走路,他们只能走小路和山地,整个过程没有休息丝毫,甚至在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高速奔跑,若非他们曾经经历过非人的训练,有着变态的体能和超强的意志,这个过程根本坚持不下来。

    薛米见揉揉发红的双眼,因为超负荷的运动导致一阵阵酸痛从全身不断袭来,他以极大的忍耐力,不让自己因为疼痛而影响判断,以免影响他对谷中蕃军数量的判断。

    十数息之后,薛米见以在特种大队训练过的特殊方法计算出了山谷中蕃军的数量,然后带人悄然退走。

    …………

    …………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因为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七万多大军的祥符国西征军宿营地此时显得更为寂静,因为除了固定哨兵和游动哨兵之外依然在警戒之外,没有人敢窃窃私语,更不用说大声喧哗,按照祥符国《军队宿营律法》规定,夜晚宿营时喧哗私语,都是立斩不赦之罪,这自然是为了杜绝古时军队在战场上夜晚最为恐怖营啸出现。

    然而,就在亥时一刻左右,突然营地四面忽然鼓角齐鸣,从弓弩射出的火箭,在黑夜便如同一片遮蔽天地的火云,飞向西征军的宿营地,化为火雨落下。在这一瞬间,祥符国宿营地便燃起了大火。紧随火箭之后,没有人知道究竟有多少蕃军从山坡上,树林中潮水般的涌出来,在弓箭的掩护下冲向西征军宿营地。素来占据着远程火力优势的祥符**队,在此时好像还没有从睡梦中回过神来,或者说被一片火雨给射懵了,营地中隐隐有惨叫传出,人影在火光之下慌乱的跑动,任由着这些蕃军不受阻挡地冲向自己的阵地。这一切都让冲杀向宿营地蕃军兴奋异常。然而,他们兴奋嘶吼声中,却是没有注意到这些惨叫和这些慌乱的人影显得有些僵硬,而人影却没有一个身上被点燃。

    虽然有着数里火光照明的缘故,但冲锋的速度不比白天慢多少。不得不说,来的这些蕃骑个个都是精锐。

    然而,就在这足足有近十万之多的蕃骑中,有三分之一从四面八方受到零散的弓箭拦截射击,然后势如破竹般的冲进祥符国西征军宿营地的瞬间,异变突起,除了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向各有五十步左右空档之外,围绕宿营一圈突然发生了爆炸。

    一圈的下来超过十里长,平均每五米一枚地雷,足足一千枚地雷几乎同时爆炸,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威力。而且这不是以前的石地雷,而是祥符国武器研究院今年年初时研制出来的新式火器之一————一种新型的踏发式地雷,乃用生铁铸造,有如碗大,内装火药与铁砂,上留一指粗的小口,以小竹管穿线于内。专用来挖坑埋设于敌人必经之地,而且还可以将几十个地雷都连接在一个,同时爆炸,被称为“连发雷”(原理是在木匣内装钢轮与燧石,用绳卷在钢轮的铁轴上,从匣内引出,横拴于道路上。人马拌绳或拉绳,牵动钢轮磨擦燧石发生火花,使引信燃烧。),在火槽上,以土掩盖。一旦敌人踏动钢轮机,立时发火爆炸,威力无比。这种武器是武器研究司自火药包之后最得意之作,一经试制成功,军枢部立时便意识到这种武器的巨大作用,经叶尘指点之后,更是如获至宝,但为了保密,除了叶尘和军枢部极少部分人之外,没有人知道,即使是韩熙载和马文韬都不知道。当然,一如既往的武器研究司还派了专门的研究人员随同前来,收集资料。

    轰然巨响,如果在这一刻从高空看去,便会发现犹如一个涵盖了数里之地巨大的火圈光在地面上升腾而起。爆炸直接造成了蕃军五千多人的伤亡,最主要的是声音太大了,所有蕃军骑兵的战马全部受惊,四处奔行乱撞,而马上的士兵耳朵里无不嗡嗡嗡的乱响,东摇西晃,一脸惊恐,他们在这一刻懵了。来的这近十万蕃军主要由两个少数民族族组成,而这两个少数民族本来就全民信神信教,在这一刻,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甚至以为他们冒犯的神灵,上天降下了天罚,轻则心神摇撼,重则六神无主,甚至有少部分人直接吓得从马上下来,跪在地上,祈求自己的佛祖保佑或者原谅。

    静静的一动不动站在宿营地各处宽敞通道之中,早已准备多时的祥符国大军三万骑兵在这夜晚之上,只要不移动,向宿营地冲来的联军远远看见的只是一片黑影,根本难以发现,且他们的人、马的耳朵里面都塞了东西,爆炸对他们造成影响很小,爆炸一结束,他们便从自己和胯下战马的耳朵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