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一月二十七日,也就是辽军开始攻打河口县第四天。

    日出之后,城头上的空气中,仍弥漫着火炬燃烧后的焦灼味道。空气中的灰尘,将前几天天顶上澄澈如水的蓝色,染上了一层暧昧的浑浊。

    城内守军闭着眼,靠在雉堞上假寐着。夜战一场,城上城下都是累坏了。辽人的兵力虽然如今还有城内守军的两六七倍,但昨晚一起熬夜,没有谁能休息下来。不仅城内守军这边累得够呛,后半夜城下的敌军也没有继续进攻。

    一名参谋再给叶尘秉报着昨夜的损失:“昨夜战死二百七十二人,如今我军还剩下两千一百四十一人,但其中有四百多重伤兵,都不能在短时间内重新上阵。”

    叶尘听了之后,脸色如同头顶的天空一样阴沉,他如今已经无法再用新的蛊虫控制别人,已经用蛊虫控制的人死一个便少一个。黑骑兵在上次与大宋大战中便折损近千,此次再次折损一千多,此战之后,被蛊虫所控制的黑骑多半已经不足两千。黑骑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最主要的是叶尘可以完全相信他们,关键时刻可以让他们变成人肉炸弹,可以将皇宫、喻清妍和韩可儿的安危交给他们。不成想损失竟然如此之惨。

    叶尘闭着眼睛,参谋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犹疑中,声音便停了下来。

    “怎么不说了?”叶尘一下睁开眼问道。

    参谋连忙对叶尘继续说道:“弩箭还有五万支,羽箭还有两万支,弩。枪还有一千根,火药包还有七百多个。另外,巨型弩。枪和抛石机损坏近半。”

    叶尘点了点头,说道:“已经足够了。传令,让唐兴武带领他这些天训练的三千快弩手上城墙,担任守城主力,军队在旁边协助和策应。”

    …………

    …………

第八百二十八章 河口攻守尾声

    围攻河口县的辽营寨中,萧达格自马背上跳下。四天下来积攒的疲累,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动作的矫捷,倒是腾起的烟尘,让他咳嗽了几声。

    按照萧达格刚刚听过战损报告,他们最多还能够坚持两天如此规模和力度的攻城。如果两天之后,他们还不能攻下河口县城,剩下的选择就只剩饮恨而退这一条路。

    若是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损失就太大了。不光是死了一万多人,接下来面对祥符国的反击,如何将大军顺利撤退至大峡关才是最让他头疼的事情。

    一心想着立下绝世大功的萧达格绝不会让自己名字,跟失败联系在一起。他阴冷的视线如毒蛇信子般舔着一众属下的脸,盯着他们的心脏一阵阵的抽紧。

    只听得萧达格的声音冰冷得让人从心底生寒:“各部各自负责一块城墙,三遍号角之后,若是再攻不上城头,出战而退回者,皆斩!”

    …………

    …………

    半天后,辽军扔下近千尸体,撤兵。

    萧达格营帐之中,气氛沉闷无比。

    “城头上多出的那三千人是怎么一回事?”

    萧达格怒吼声,没有人敢回答。

    “萧安轨,你说,你负责打探军情,河口县城内为何会在四千人之外,还有三千人?”

    萧安轨脸色苍白的站出来说道:“殿下,末将今天冒险潜近仔细观察过,那多出来的三千人虽然身穿铁甲,头戴低眉头盔,操作快弩也算熟练,但是举手投足之间却显得颇为僵硬,并且臣问了最开始那批进攻活下来士兵,他们都说那些人最开始的时候颇为慌乱。所以,末将怀疑他们是这些天祥符国皇帝叶尘让人从城内百姓中挑选而出,只是经过快弩的训练的百姓。”

    众人若有所思,萧达格和室肪对视一眼,萧安轨所言显然并非是狡辩,而是事实。但是就算这三千人只操作快弩,在这个时候所发挥的作用却是极为关键,甚至要命的。简单的用数字说明————要杀死这三千人,至少要用一万辽军去消耗。可是,辽军已经耗不起了。

    …………

    …………

    三万辽军重重围困只有四千兵力的河口县。如今四天半的时间,萧达格不知道河口县不算三千只会操作快弩的百姓,守军还有多少人,但他们这边已经的只剩下不到两万人马了。最主要的是他们的箭矢不多了,抛石机也先后全部用坏。而河口县也只是破一处小缺口。虽然非常不甘心,但萧达格不得不承认,虽然还有些犹豫,但的确是该到退兵的时候了。

    就在萧达格想着要不要在今晚上再进行一次夜袭,做最后努力时,大峡关一名信使风尘仆仆来到此地,给他带来那个消息之后。萧达格大怒、大惊、大骇之后,果断放弃了破城的幻想,开始盘算着该如何才能顺利的退兵,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大峡关。

    萧达格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让人叫来了室肪和麾下大将,将那个让所有人都震惊、愤怒和感到难以置信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黄龙山上三万山贼跑来攻打大峡关。大峡关告急。信使走的时候,山贼已经攻进关内,这………这怎么可能?”

    “那些山贼是蠢猪吗?大峡关纯粹就是一个兵寨,里面没有百姓,没有金银,只有一些粮草,他们攻打做什么?”

    众将领闻言之后,一下懵了,然后便是脸色大变之后的破口大骂。

    “黄龙山的山贼自然不蠢,他们之所以来攻打大峡关,多半已经被祥符国朝廷招安。已经变成了义军。”室肪震惊之后,很快想清楚了其中的缘由。

    “派出加急快马通知拦截杨继业和曾尚飞的大军,以及银州城外五千人,急速向大峡关撤退。”萧达格强压下心中怒火,神色凝重无比的说道。

    “且慢!”室肪站起拦住了一名领命而去的将领。

    萧达格和众将向室肪看去,室肪说道:“等我们赶到大峡关,大峡关多半已失,去了我们能够重新夺下来?所以,本官的意思是大峡关的事情自然要近快通知各部,但是否让他们向大峡关撤退,此事还有待商榷。”

    “如今看来,叶尘以皇帝之尊为诱饵,将我们拖在河口县,和大峡关被山贼所得之事本来就是叶尘阴谋。试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退往大峡关,先不说重新夺回大峡关有多难,若退往大峡关肯定在叶尘预料之内,他怎么可能会没有安排,据本官所料,叶尘是想要将我们全部留在银州,是想将我们一网打尽。”

    室肪话音一落,萧达格和众将无不变色。细细一想,不就是这么一回事。虽然他们各部各处大军加起来还有七万左右的大军,从人数上来说,甚至依然还要比祥符国能够调往银州的大军要多不少,但是他们如今的状态实在是非常不好————首先,没有粮草供应,叶尘陷敌于百姓汪洋大海之中的一个附带作用便坚壁清野,他们如今想要打到草谷太难。其次,便是战马,冬天骑兵转战千里之外本来就是以战后耗死大半战马的代价所为。最后,便是士气,士气这个东西摸不着,但却能够从士兵神色状态、言行举止,以及大军军容上看出来。辽军如今的士气已经处于低谷。

    “士气并不难解决,只要告诉下面所有人我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不拼命便是死,士气和血性自然会被激发,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便是这个道理。”室肪最后说道。

    …………

    …………

    乌云蔽月,冬寒寥峭。

    生死存亡关头,萧达格和室肪秉烛夜话,彻夜未眠,对整个行动计划的每一步,乃至每一步可能面临的变数,拟定应变之策。

    河口县城,城墙上灯火高挑,战士们眠不解衣,枕弋而睡,时刻准备着萧达格的夜袭。上官冰云通过海东青已经先一步向叶尘禀报了大峡关已经到手的消息,叶尘猜测辽军随后也会知道,很可能会狗急跳墙,在最后全力进攻一次河口县,毕竟面对这唯一的一次翻牌或者说唯一的生路,辽军不拼命才怪。

    今晚上还活着的近两千黑骑在城头炉火边上和衣而睡,养精蓄锐,而唐兴武训练的那三千快弩手则是负责值班守城。所以唐兴武披挂整齐,夜巡城墙,又登高远眺,看着辽军营中灯火,心中却盼着辽军再来攻城,好让他训练的三千快弩手的价值能够发挥的更大,从而让自己所立之功更大,至于这三千人再守上几波城还能活下多少,唐兴武却是毫不在乎的。

    今冬这一场与辽国大战,祥符**需、辎重、国库固然空虚,财政再次告急,但辽国必将会受到重创,萧太后以女子之身控制偌大的辽国已经极为不易,此次战败,甚至将战火引至国内,若再让萧达格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于银州境内,那契丹附属的部落、属国必然会蠢蠢欲动,数年之内,辽国不可能再拥有发动大规模战场的可能。从现在起,祥符国才真正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立国之后三场大战,换来的是长久的太平和迅猛发展崛起的时机。

    …………

    …………

    辽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三名骑士身背白旗同天入城,且越到后面旗子越来越多。

    即使边关沦陷一州,乃至一路之地,辽国上京百姓都不会恐慌,但免不了要胡思乱想,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在傍晚的时候,听见皇城角楼里的鸣钟,在雨后红暮色地背景中,缓慢而震人心魄的敲打了起来。

    咚!咚!咚!

    层层深宫中。那座阔大地大殿里人很多。却是鸦雀无声。主持国政地萧太后,此时已经从后宫急赶至前宫议事大殿,一身凤袍严常威严。

    萧太后冷漠地坐在龙椅之上,右手被心腹侍女扶着,这位侍女却从萧太后微微颤抖的双手和那寒冷到极致的目光中,感到到萧太后已经愤怒到了极致。

    殿下跪着三名精神已经透支到极点的报讯者,他们身上的雪水打湿了华贵的毛毯,然而他们依然低头跪着。不敢出声。生怕自己多说一句,惹怒太后,砍了他们的头颅泄怒。

    很快辽国四品以下重臣以最快的速度相继入宫。

    “祥符国万余骑兵杀入武州。已经灭了七个小部落,五个中等部落。”这是第一个骑兵送来的消息,这名信使从武州到上京八百里加急跑了三天时间。

    “大峡关已失,南院大王萧达格中了祥符国皇帝奸计,银州城未攻克,又兵败于河口县城,最主要的是大峡关已失,萧达格和枢密院使室肪带领十万大军已经失去撤退的后路。”这是第二个骑兵送来的消息,这消息是潜伏在大峡关附近鹰眼卫探子以海东青送到武州据点,然后再通过八百里加急送到上京城。

    “据鹰眼卫探子以秘密渠道从银州送出来的消息,若无救兵打通府州接应,十万大军有全军覆灭之可能。”这是第三个信使送来鹰眼卫最新的消息。

    皇宫大殿之内,死寂一片,气氛沉闷得让人感到呼吸都有所不畅。

    深夜三更送上,连着数日每日三更或者四更,求兄弟们捧场和月票、红票的支持和鼓励————————

第八百三十章 空营与萧绰的执政危机

    (非常感谢‘czs001’、‘闷烧锅’、‘panyu1’和‘谢谢了啊’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萧绰知道眼前局势已经到了她自主政以来最为凶险的时候了。

    辽国附属国和附属大部族不算,本土分为中京道、西京道、东京道、上京道、南京道五大地域。辽国体制不同于宋国,更不同于祥符国,反而与汉唐时诸侯类似。五大京道,上京所在上京道自然是辽国朝廷核心所在,但其余五京却自有自己的体制,上京朝廷对其余四京的控制远远无法和宋国和祥符国对地方各路或者州地控制。说直接一点,上京能够号令其余四个京道,主要便依仗拥有全国最为强悍的宫卫军和皮实军。此外便是执政者凭借自身的手腕和能力获得这五大京道支持和忠心。

    萧绰主政以来,除了将上京所在上京道,以及始终驻于上京宫卫军和皮实军牢牢在萧绰牢牢控制之下外,对于萧绰最为忠心的便是控制西京道的南院大王萧达格。也就是说,萧达格和其麾下十数万精锐京州军,以及所有部族军,是除宫卫军和皮室军之外最忠心于她的封疆大吏,可以说是萧太后在京都之外最强有力的外援。

    皮室军总计有三十万,之前在国内三个月平叛死了近五万,前几天萧绰刚刚接到消息,攻打镇西堡和镇北堡大半个月时间,死了近四万,且未能踏进两个小小军堡一步。要知道每个军堡中只有祥符国一个军团两万人。

    再说西京道武州之事,辽国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让外敌侵入了,如今外敌杀入国境之内,灭了武州大小十多个部落,这些部落的损失其实放在辽国不算什么,但是这件事情所代表的意义实在是非同小可,对辽国朝廷威严,对她萧绰的威信影响之大,实在是难以估量。

    萧绰很清楚,这两件事情消息瞒得了寻常百姓,却瞒不了各个部落头人长老,以及全国文武百官,若非已经占领祥符国银州之地的大胜震住了全国各地一些心存异心部落,以及属国、附属异族大部落,这些天恐怕早已生事。

    如今若是萧达格和其十万大军全军覆灭,无疑于雪上加霜,或者说必然打破这种平衡。可以想见,消息传开之后,必然会有人要生乱。如今唯一让萧绰感觉放心一些的是能够威胁到她儿子皇位的耶律皇族除了耶律寒夜和耶律鹿之外,已经几乎全部死绝,否则此次生乱多半会直接威胁到她母子皇位,一不小心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萧绰毕竟不是寻常人,心志之坚,心智之高都是世所罕见,很快便将怒火和担忧强压心底,开始分析利害得失,以及下一步如何做,才能尽可能的稳定朝廷局势,让那些心怀异心之人不敢妄动,或者动乱之后又能够迅速平乱。

    这些念头在萧绰脑海中快速闪过,萧绰始终一脸威严,不露声色,让在场本来心生恐慌担忧的萧绰心腹重臣心安不少。

    进一步询问了三名信使一些事情之后,便让他们三人下去休息,萧绰深吸一口气,说道:“事情已经发生,不管是谁的责任,亦或错在何处,等度过眼前之危机再说。当务之急是从何处调兵接应萧达格。”

    说到这里,萧绰目光扫过众臣,发现没有人站出说话。她知道眼前之局面牵扯到兵力调动,事后胜负结果又无人知道,实在是太过敏感,说错了话,事后便有可能是取死之道,即使是她的心腹或者她们萧家嫡系重臣都不敢多说。

    萧绰瞬间明白众臣心中顾及,不由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上京五万宫卫军和五万皮室军自然是不能动的,各道京州军要震慑各个部落,在这个时候也不敢妄动。武州境内祥符国一万大军是孤军深入,虽然偷袭了十多个中小部落,但是自身损失肯定也不小,很快便会退去,不用理会。等我辽国度过眼前危局,来日方长,自会找祥符国报仇。”

    “所以,急命武州各部族大军不可回援本部落,告诉他们战后各部落损失本宫自会补偿。让他们在祥符国府州、金肃一带牵制祥符国李光顺和折御勋所部。”

    “只是光靠部族军还远远不够,真正能够接应救援萧达格的也就耶律休哥了。以海东青传本宫旨意,急命耶律休哥于镇西堡和镇北堡各留两到三万大军看住青龙和朱雀两个军团,以及叛军所部。耶律休哥带领其余大军急速前往金肃、宁边,杀入府州,接应救援萧达格所部。”

    萧太后一口气说完,早有相应内侍和臣子躬身领命,就要去办理,就在这时接任萧绰父亲萧成天位置,成为新任北院大王的萧绰叔父萧成牧出班说道:“且慢,娘娘!耶律休哥所部自耶律寒夜和耶律鹿叛乱之始已经连续作战四个多月,人疲马乏,如今又在镇西堡和镇北堡连连碰壁,可以想见士气必然极为低落,若是派他们急行六七百里,打穿府州去救萧达格。臣恐这本身又是叶尘之毒计,万一耶律休哥带领宫卫军深入府州,不但将萧达格所部救不出来,反而又是损兵折将,后果不堪设想。”

    萧太后闻言,不由脸色微变,她刚才只想着要将萧达格所部救出来,却没有考虑到耶律休哥所部的士气和人马精气神、体力的问题。若真如她父亲萧天成所言那样,耶律休哥所部皮室军主力若是再折损严重,那真的是会动摇她们母子二人的主宰之位,甚至自身安危。

    大殿之中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等着萧太后最后做出决定。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萧太后长长叹了口气,丹凤眼中闪过一抹决断,说道:“那这样说来,萧达格所部和室肪他们只能靠他们自己和武州部族军了。

    萧天成等众臣无不禁不住的长长呼了一口气。

    …………

    …………

    又是一天太阳初升。

    河口县里,灶烟升腾,一片忙碌,官兵们排着队等着打饭,比起城外辽军绝大多数吭干粮、嚼干肉、喝冰雪之水,守军在全城百姓的帮助下天天三顿热饭、热汤、热水从未断过。

    按照这几天的习惯,用不了多久,辽军马上就该如兵蚁丛集,再度展开一天的鏖战。

    太阳已经升到了一竿高,远处萧达格的营盘里仍是毫无动静,营盘里倒是隐隐可见炊烟处处,战旗猎猎,却不见有人走动,更遑论结阵出战了。

    刚刚起床的叶尘来到城头,立在高处,翘首观望半晌,见对方营中仍然没有动静,以他的变态视力仔细观察片刻之后,终于发现不对,拿过望远镜细看之后,隐隐感觉辽军很可能已经趁着黑夜撤退,但也有可能是陷阱,引诱守军出城进行伏击,所以叶尘当即让胡三光派出几名斥候,壮着胆子靠近。

    虽是斥候,此时却根本谈不上藏匿踪迹,完全就是直接走过去,如果对方营中一阵乱箭射来,能逃回来那就是奇迹。这几个斥候兵走走停停,磨磨蹭蹭,不断地试探着,对方营中始终不见动静,等到他们提心吊胆地直接步入对方的营盘,这才发现营盘中已经没有一个人、一匹马,完全就是一座空营。

    辽军果然已经连夜逃遁,不知去向。

    几名斥候不敢置信地在营里绕来绕去转悠半天,确信营中绝对没有一兵一卒,这才急急返回河口县向叶尘禀报。

    叶尘听了之后,眸中寒光闪烁,杀机滔天,喃喃自语道:“你们能逃得了吗?”

    先不说辽军趁夜悄悄撤退的时候,特种大队和黄东秋安排的十二个时辰盯梢的探子第一时间便发现,并且带人尾随跟了上去。再说,不管萧达格和室肪带着辽军怎么折腾,他们孤军悬于外,没有援军,没有粮草给养,只要守住了大峡关,就是掐住了他们的咽喉,想要逃离,便要打穿府州才行,可是打穿府州,怎么可能?

    …………

    …………

    河口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辽军的动向。欢呼声便渐次而起,不可遏制。传遍了城墙,传遍了城中。

    “撤了,撤了!辽狗撤了!”

    “辽狗被陛下打跑了!”

    城上城下,官兵百姓,皆是欢呼雀跃。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小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欣喜欲狂。

    数万辽军围城,虽然仅仅四天半的时间,但加上之前准备御敌时的压力却如同阴云一般笼罩在所有人的头上。如今云开雾散,又如何能不欣喜欲狂。

    可是相对于全城军民越来越响亮的欢呼,叶尘的神色却没有任何变化,双眉反而渐渐的拧起,他周围的文武官员也因皇帝陛下沉静如初的表情而逐渐冷却下来。

    “不要庆功得太早。只要辽贼还有一兵一卒留在银州,留在我祥符国境内,就不是欢呼胜利的时候。”叶尘声调低沉的一盆冰水浇到众人的头上,“辽贼究竟是去了大峡关,还是去了其它地方,是合兵一处,还是依然分兵行事,这些事情要尽快查清楚,胡三光!朕要随时掌握辽军各部动向。”

第八百三十一章 辽军去向

    胡三光恭敬称是,自大半个月前和陛下从夏京来的时候,安全部上千名精英探子便被一同带到了银州境内,这些天一直散于银州各地,河口县被围之后,寻常探子又没有海东青,一度断开了联系,这个时候联系恢复,自然是到了他安全部大展身手的时候。

    事实上,自从入寇银州,辽军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失败过。没有攻下银州城和河口县,仅仅是战略目标没有达成,兵力损失在总体中其实并不算大。只要那么多兵马还在,要攻取险关名城,还要野战克敌,都存在可能性。

    “不过,辽人虽然主力犹存,但现在他们战马体质气力恐怕损耗极大,能上阵的应该不会太多了。”叶尘开口说道,“可以算一下,自萧达格所部离开辽国武州之后一个多月来,他们的战马究竟跑了多远。”

    唐兴武紧跟着:“启禀陛下,微臣昨天便算了一下,大约两千里,并且只少不多。”

    “现在还是冬天。”一名参谋补充道。

    先不说辽军从武州穿过宋国葭州的路程,光是破了大峡关,到银州境内之后,辽军骑兵每日来回劫掠,战马不得停歇,之后还要驮着抢来的赃物。辽军的每一匹马,这近一个月来,跑动的距离绝不会少于两千里,而且都是负重,最主要的是这是在冬天,正常的战马是吃不住这样的劳苦的。

    这等于就是让一名饿了一冬的人,又背着三五十斤的重物每日来回跑,纵然跑动期间能够用干草粮食将肚皮填满,可是身体状况怎么可能会好得了。

    “启禀陛下,辽贼到了银州之后,倒毙在路上马匹数目不算少。辽军围城前,臣派出去的侦骑回报,在河口县周边,至少已经发现了两百余匹战马的尸骨,这还不算被百姓发现,然后隐匿起来私分掉的,也没包括被辽贼自己吃掉的。”

    “此外,在辽军的营地里,发现了不少战马的碎骨残肢还有内脏,并没有完全被填埋起来。他们在吃死掉的战马!”胡三光说了自己的发现。

    “相对于总数,其实还是少的。”叶尘端着茶,做着总结,“但最重要的并不是在于战马怎么样?而是在于辽贼军队特殊性,士兵的坐骑是属于自己的私人财产。”

    在做的人都很清楚,就算是宫卫和皮室这样辽国最为精锐,地位待遇最高的大军,也都是自备甲胄、战马和弓刀。国有征召,正兵便自备弓马甲兵应召而起。更不用说萧达格带来的京州军,更是如此。

    战马都是自家的财产,而且是最为贵重的财产之一。死了一匹马,不仅仅家产的损失,还意味着驮送赃物的畜力又少了一匹。这个损失对寻常辽兵来说就大了。

    萧达格之前能用银州境内的财物,乃至整个祥符国作为画饼,来率领麾下诸军来到祥符国‘抢劫’。可现在就没那么容易了。无功而返不说,被断了后路,加上不断看到周围战马大批伤亡,必然会使得一大批辽将选择更为保守的方案,而失去决战的意志。但是,若是逼到死境,辽军七万士兵拼起命来,祥符国能够出动的大军人数有限,最终结果还是两说。

    “所以,前期朕已经给各军下令让紧咬着辽军,但却不要急着与他们野战,拖的时间越长,他们战马死的越多,辽军骑兵失去战马,战力便去了大半。”

    “当然,能多削弱辽贼一分,对我们来说,胜利就会更轻易一点。之前我已经传令路中,命各地军民尽可能的拖延辽军行动的速度。一天不行,那就半天。半天不行,那就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不行,那就一刻钟。能拖延片刻,就拖延片刻。总之,务必要将辽军尽可能长久的留在已经打烂的银州境内。”

    叶尘没有说的是————他希望通过特种大队和义军组成的游击队的偷袭和骚扰,以及天气的寒冷,辽军粮草的匮乏等天时因素,不断削弱辽军,使得最终胜利的天平能多向自己这边偏移一些,有时候即便只是一点点,或许到了最后,就是决定了胜负的关键。

    …………

    …………

    叶尘毕竟是一国之天子,既然银州最大的危机已经解除,祥符国上下,满朝文武,后宫三位娘娘都不会允许他继续冒险。虽然叶尘很想试试带着两千黑骑打游击战的体验,但最终还是从善如流,选择前往银州坐镇,主持大局。

    休整了一夜,叶尘便领着由黑骑和暗卫组成的两千兵马,赶往银州。唐兴武则主动请命带领他训练出来的那三千百姓,充当义军,去打游击战,得到了叶尘的同意。这三千百姓经过一次守城,死了四百多人,活下来的仿佛都经历了一场洗礼,再加上悬赏令依然还在,又有口才绝佳的唐兴武鼓动,所以除了三百多人不愿意之外,足足两千二百多人愿意跟着唐兴武打游击战。唐兴武将此当成了自己立功晋升的资本。

    军议时叶尘和唐兴武、胡三光、连继城等军枢部一些参谋讨论过,萧达格到了眼前这个地步,唯有两个选择————第一,集中兵力前往大峡关,攻下大峡关,既可以从原路退回辽国,也可以用大峡关和祥符国讨价还价。这个选择风险极大,因为有了两次通过内应陷落的前车之鉴,这次肯定只能从正面攻克,这样势必很难,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攻下来的。而这在这期间,被祥符国调兵遣将辽军围攻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很大。第二,选择其他路线,比如穿过府州回辽国。这个选择可以发挥辽军骑兵机动快的优势,且府州有部族军的接应。但一路上拦阻的祥符**队势必会很多,可以想见一路上,死伤必定不少。

    虽然推演判断是这两个结果,但叶尘并不是一厢情愿认为辽人该如何如何,让安全部探子全出,盯紧各路辽人一举一动,同时搜检周边,以防萧达格留下些什么。

    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残存百姓和义军的鼎力相助。有了谙熟地理的向导,能够藏兵的去处被一一查看。作为外来者,辽军几乎不可能有办法将大股的军力在某个隐蔽之处埋伏起来,等待着叶尘出城之后,突然出现围杀身边兵力不多的叶尘。

    而搜检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萧达格和室肪完全没有拖泥带水,辽军已经从河口县附近撤得干干净净,银州城外那五千驻守辽军也撤走不见。一路上被搜寻出来的,仅仅是加起来不过两百多骑的脱队者,然后被叶尘下令不论死活,一路吊在在道旁。

    …………

    …………

    胡三光确定了道路绝对安全之后,叶尘便启程到了银州城。

    徐克刚率满城官吏军民出城相迎。叶尘进城安歇坐镇,用安全部千余名探子和海东青遥控全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