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过了半晌,见韩熙载还未发现自己,这才咳嗽一声,韩熙载一抬头,不禁笑道:“张大人,什么时候进来的?”

    张泊笑道:“有一阵了,看韩相公专注的样子,韩相公这公堂被人搬空了韩相公恐怕都发觉不了。”

    韩熙载笑着揉了揉太阳穴,起身离开公案,在张泊旁边坐了下来:“你那边的事都办妥了?”

    张泊道:“祥符王从开封国子监带来的十万册书籍,在下都已经分门别类梳理完毕,并建立了目录登记在册。”

    当初南唐灭亡之际,重臣陈乔、张泊是自始至终的主战派,一直反对归降。后来城破国亡,事不可为,陈乔以死报国,并在死前苦劝也准备以死报国的张泊陪李煜前往开封,张泊便答应陈乔在宋帝面前为自家国主据理相争。结果,赵匡胤心胸宽广,不但没有怪罪张泊无理,反而将其重用。

    后来赵光义弑兄谋反,张泊并没有随韩熙载向赵光义效忠,便被打入大牢。之后,赵光义死了,赵德昭登基之后,便将张泊官复原职。叶尘离开开封时,张泊感念赵匡胤知遇之恩,是不愿意离开大宋的,最后是被叶尘强行给绑到了西北。最开始张泊并不想向叶尘效忠,叶尘也不动怒,当时听了韩熙载的意见,将整理十万册书籍之事交给了张泊,并言明,只要张泊完成此事,便放其离开。如今张泊完成了此事的同时,也见证了叶尘来到西北之后,种种施政,却已经不想离开。这种结果自然是叶尘和韩熙载早就预料到的事情。

    韩熙载看着张泊,察觉到张泊与刚来西北时的变化,心中一喜,故作感慨的道:“在开封那般形势之下,王爷都不忘记将国子监的书籍一网打尽,当时老夫便看出王爷杀伐强悍的同时,竟然拥有一颗文治之心,当时老夫便已经有了效死之心。”

    张泊点头道:“祥符王带兵打仗和个人武力之强悍就不用说了,我本以为祥符王只晓得争夺土地、人口,建立军队,却想不到对文治天下如此上心,博史馆、印书社都迅速建立起来了,建国之后还要建立天下第一等的书院,单是这一点便可看出祥符王的深谋远虑,听说华夏卫府武器司发明的那个什么活字印刷也是经过祥符王指点之后,才被研制而出。唉…………我这些天就在想,是祥符王那位传说中的老师真的是神仙中人,还是祥符王自己真的是千年才得一出的天才。如此君王,实在是认人折服,当年南唐国主若是有祥符王十分之一,以江南之富裕又怎么会被灭国?”

    韩熙载颇有所感地点点头,说道:“是啊!兴工商,立农牧,恩威并施,宽猛相济,可求一时之治。求一时之治。同之以利,化之以,融之一族,方能长治久安。天历算、地理方志、诗词歌赋、兵书战册,乃至儒道释法墨诸子百家的典藉,这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东西,说起来也简单,但有几位君王能够做得到。”

    说到这里,韩熙载顿了一顿,郑重说道:“祥符王胸怀天下,志向远大,张大人如今看来已经想通了,如今祥符王建国之初正是缺少文官的时候,以祥符王对张大人的看重,张大人在王爷立国之时必然会被其重用,更能够将一身所学和抱负实现。”

    张泊闻言,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便消散了大半,正想说些什么,叶尘走了进来,韩熙载赶紧起身拜了下去,张泊略一犹豫同样拜了下去。

    叶尘目光扫过二人,先是对韩熙载说道:“韩相公辛苦了,要注意身体才行!”

    韩熙载顿时一副感激涕零神色,略显激动的说道:“多谢王爷体恤。下官身体还行。”

    叶尘点了点头,又对张泊笑着说道:“本王刚从书馆那边过来,听说张大人已经整理完书册,本王刚好还另有重任交予张大人。”

    张泊顿了一下,说道:“请王爷吩咐,下官一定不负王爷之命。”

    两人之间的对话很是自然和默契,好似都已经将三个月前的协议给忘了。

    叶尘说道:“本王想要重修秦渠和汉渠。”

    张泊先是一愣,紧接着便想起这些天在整理书籍时,看到的一些关于横山、河套一带历史。不由眼睛越来越视,很快便亮如灿星,说道:“王爷英明,此举实乃王爷立国之基。”

    当年秦灭六国,收复河套,当时的横山为北地郡,秦始皇将大批六国臣民移至此地,开荒种地,修渠灌溉。为横山平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秦朝时期开挖的秦渠。以及汉武帝时;先后又有大批移民涌入河套地区。随之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为扩大耕地;又新开了汉渠。不管是秦渠,还是汉渠,在隋唐之时仍在使用。

    但是大唐末年,党项人占领横山一带之后,汉人被杀了不少,剩余的也逃进了汉人治地,党项人不会种地也不喜种地,一百多年下来,当年的数十万良田又变成了草原、戈壁。用来灌溉水田的汉渠和秦渠同样被荒废淤埋。叶尘如今要做的事情,自然是要重开两渠,重新开垦横山荒原和河套一带的数十万良田。

    不过,叶尘虽然知道汉渠和秦渠的存在,其实并不知道这些历史。但是,叶尘却知道在后世时,宁夏自治区便是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八百公里,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却是极为适合灌溉垦殖的。

    而张泊之所以说此举实乃立国之基,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不受制于他国,能让百姓吃饱,能够让大军吃饱,才是这个国家兴旺的基础。

    而张泊在南唐的时候的职司之一便是负责农事,对开垦良田、种植粮食、挖水渠之事有着丰富的经验,这正是叶尘所看重的。

    叶尘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张大人可愿给本王分忧。”

    在叶尘和韩熙载注视之下,张泊迟疑了一下,说道:“王爷,重修汉渠和秦渠之事下官自认为可以胜任,开垦良田也没有问题。但是在明年开春种植粮食之事,恐怕还要另召贤能。因为,下官生在江南,长在江南。西北气候季节、农耕地色下官目前并不清楚,也无实践经验。”

    叶尘微微颔首,他对张泊的坦诚非常满意,说道:“本王有意让张大人负责本王治下农事,至于另召精通西北农耕的贤能良才,自然由张大人负责,此事本王会下令让各州府衙贴出告示,张大人也可暗中寻访。至于开挖水渠、开垦良田等事所需劳役本王会下令让韩相公和马文韬全权配合,所需钱银张大人去找贾宪支取便可。”

    张泊一边心中感动叶尘对自己竟然如此信任和放权,一边躬身拱手说道:“王爷放心,下官定然不负王爷所托。”

    …………

    …………

    第二更送上,今天更的迟了,不敢求任何票票——————

第六百八十九章 兵变

    (非常感谢‘威虎山老八’、‘怀下之江南’、‘书友26900217’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夏州祥符王府,后宅。

    仕女扑蝶的六扇屏风后面,流苏垂幔的锦榻之上娇。喘吁吁,叶尘叩关而入,大肆伐挞,喻清妍已然酥软如泥,似再禁受不起那风雨狂暴,偏又用一双丰若有余、柔若无骨的修长大腿夹紧了他的腰肢,抵死缠绵。

    终于,在喻清妍的告饶声中,云收雨歇,鸳鸯交颈,榻上传来叶尘促狭的低笑声:“这段时间夫君我可是将大半‘公粮’全部交给你了,你若是再不怀宝宝可就不能怪你家夫君没有本事了。”

    流苏锦幄的榻沿上有气无力地垂下一条粉光致致的美妙身体,喻清妍以一声荡气回肠的呻。吟做为了回答。这时,那锦幄悄然拉开,明明正在闭关修炼的玉道香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出现在这里,此时两颊染霞,一脸委屈和幽怨的说道:“大白天的,你们两个便行那荒唐之事,好不知羞。”

    喻清妍早已羞得蒙头钻进了被子之中,不敢向外面看一下。

    叶尘却管不了那么多,他只是在玉道香神色之中闻到了浓浓的醋味,嘿嘿一笑,说道:“玉儿!你出关了。那姹女心经是不是已经修炼大成。夫君我可是早就想将你抱到床上宠幸了。”

    自从四个月前,在白云山三枚玉佩合之一时,叶尘肉身被洗涤、真元被极寒、极热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精炼,使得肉身变得强悍许多,丹田内太一真经真气更加凝练精纯的同时,也不知为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男女之事越来越是兴致勃勃,经常明明元阳已泄,但是腹中依然炽热如火。

    玉道香白了一眼叶尘,叹了口气,说道:“还差一点。不过此次先是与崔熙数场大战,之后一个月的闭关修炼,如今距离功法大成也只是差一个契机而已。所以,夫君你还要忍一忍。”

    玉道香这样说着,伸手一拉,便把喻清妍蒙在身上的被子拉了下来,幽幽的说道:“你们继续吧!夫君身边总要有女人才行…………”

    喻清妍啊的一声,脸红红地瞟了眼神色复杂的玉道香,害羞又将被子拉过来,将自己绯色的抹胸,特别是露出的那堆玉赛雪的一**儿挡住…………

    …………

    …………

    海东青从高空中直冲而下,犹如弩箭一般飞入祥符王府,叶尘有所感应,推门来到屋外,海东青落在叶尘肩膀上,亲昵的用喙去轻轻的碰触叶尘的脸颊。叶尘摸了摸海东青的刚硬的羽毛,从其腿上竹筒中抽出一张细卷纸,上面用铅笔写下密密麻麻的小字。

    叶尘看过秘信之后,又微微闭眼从心念上与上官冰云取得联系,半响之后,叶尘沉声道:“这六个军寨守将中果然有不少对大宋忠心可佳,不是那么好收服啊!还有高怀德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叶尘站住脚步,略一沉吟道:“叫韩相公、杨太尉、胡三光、李君浩、连继城、白沧海、贾宪、王超、黑月过来,共议大事。”

    ………

    ………

    叶尘身在夏州的麾下文武官员济济一堂,叶尘将海东青送来情报和上官冰云情报分析与众人说了一遍,目光一扫,问道:“诸位,有何良策?”

    杨继业说道:“王爷,高怀德得知我们不但要谋算他六个军寨,而且还要收服军寨中一万两千精兵,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即使大宋皇帝和朝廷不同意,高怀德也必定会发兵。依卑职之见,我们七州守军不能动,夏州城外两万党项铁骑做好随时出击准备。王爷最好也能够坐镇夏州,不要离开,否则高怀德麾下四万精兵若是倾巢出动,没有王爷坐镇,七州军心、民心恐有动荡。”

    叶尘摇头道:“高怀德的目的不是攻打七州,而是要接应六寨中一万两千宋军回到庆州。而本王的目的便是要留下这一万两千精兵为我所用。”

    韩熙载说道:“王爷英明,如今王爷麾下汉军加上一万新兵,只有三万人,而党项铁骑却有八万,短时间内没有什么,但时间一长恐怕会生出变故。所以收服六个军寨中一万两千精兵对我们至关重要。”

    “韩相公所言有理。但是党项人与六个军寨守军多年来互相征伐,早已势成水火,结下死仇,若是出动党项铁骑去留下这一万两千精兵,恐怕只会适得其反。”胡三光接口说道。

    李君浩蹙着眉头说道:“虽说如此,但是两万汉军驻守七州已经人数吃紧,而一万新兵还拿不出手。除了党项铁骑我们已经没有人手。”

    叶尘说道:“诸位所言已经将我们眼前顾虑说了出来。收服六个军寨中一万两千精兵自然不能动党项大军,当然七州守军也是不能动的。”

    众人议论纷纷,有的赞成先全力将高怀德打败,然后再想办法收服六寨守军。有的主张叶尘抓紧时间快马亲自奔赴六寨,以叶尘的威望和年初时与六寨将士结下的良好关系,再借助党项大军威慑,一举将六寨收服。

    这时,忽有一声轻哼传出,众人不自禁心中一跳,然后只见一人越众而出,昂然道:“王爷!不如让我带领刺杀司全力出动,将那六寨中不想臣服大人的守将刺杀。”

    众人闻言,尽皆向此人望去,却见此人正是每次议事皆一副冷酷神色,站在那里沉默不语的白沧海。

    白沧海因为身为刺杀司司使,已经有了‘刺杀之王’的称号传开,他和麾下人手在叶尘麾下势力中都是另类的存在。再加上,白沧海超一流高手的气势,即使韩熙载和杨继业这样的人物面对白沧海时,从心底深处都感到有些不自然,一般情况下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韩熙载欲言又止,若是其他人这样说,他肯定要站出来反对,但面对白沧海,韩熙载不了解这个杀星的性格,便没有敢站出来反对。可是杨继业毅然站出,大声说道:“万万不可。大人若是派人刺杀六寨军将,反而适得其反,让六寨将士更加离心,再收服起来,只会更难。”

    韩熙载紧紧盯着白沧海,发现后者并没有对杨继业反对其意见有任何不悦之色,心想下次这种情况下自己也可以站出来反对的。

    叶尘却是微微一笑,说道:“白沧海所言与本王想法不谋而合。”

    说到这里,叶尘挥手示意杨继业和韩熙载等人稍安勿躁,接着说道:“只不过本王之策并非是单纯的刺杀,而是…………兵变。”

    众人闻言,不由一惊,然后恍然,心想王爷显然暗中早已蓄谋已久,王爷身边有着美女毒蛇之称的上官冰云已经消失了有一段时间了。

    果然,叶尘接下来又说道:“白沧海你派六名金牌杀手,潜身前往十里堡,上官冰云和陈宏石已经为这场兵变准备了两个多月,让他们去了之后听命上官冰云。此外,白沧海和连继城二人各带一队杀手,前往府州和麟州,这两家与圣堂之间有所关联,高怀德动兵,圣堂必定会想办法让两家藩镇趁机出兵。你们到了之后,两家最终若真出兵,你们不妨出手杀些人略加震慑,以这两家向来明哲保身策略,想来不敢再招惹本王。”

    白沧海和连继城当即便领命而去。

    叶尘神色一肃,又接口说道:“传本王命令,七州除黑骑兵之外,两万守军固守七州不出,夏州城外两万党项铁骑,再加上三岔谷一万党项骑兵全部交由杨太尉全权调兵遣将,对付高怀德四万大军,务必拒敌于本王治地之外。”

    杨继业单膝跪地,双手接了令箭。

    叶尘又道:“胡三光派出探子,盯死高怀德所属西北边军和府州、麟州动向,要保证随时将情报送于杨太尉之手。”

    胡三光单膝跪地,恭敬称是。

    …………

    …………

    农历十二月份的西北,已经进入冬天一个多月。

    六名金牌杀手十二月九日来到十里堡。

    十二月十一日,六个军寨同时发生兵变,包括三名守将在内,二十七名军官连同其亲兵心腹,总数一千余人被杀。同一时间,高怀德带领四万西北边军倾巢而出,直逼夏州。

    庆州西北边军动向早早被胡三光带领情报司所掌控,并及时报于杨继业,后者调动并亲自统帅夏州城外两万党项铁骑和三岔谷一万党项骑兵于半路将高怀德挡住,双方大战一场,互有死伤,形成对峙局面。同一天,府州折家和麟州杨家大军也有所异动,但在前者死了几名嫡系族人和后者死了两名大将之后,便又偃旗息鼓。

    茫茫雪原,惟余莽莽,宋国四万西北边军和叶尘麾下三万党项铁骑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西北边军使用的抛石机是华夏卫府武器司去年发明的新式抛石机械,需要操纵的人手远比原本老式抛石机少得太多,早已在宋军中装备了下去。

    所以,西北边军不用担心人手不够,随着三名步兵使劲的操控齿轮把手,然后伴随着十名抛石手的奔跑,两条大纤索拉动,一块巨大的石头便在空中翻滚着,带着一种无声的沉重压力砸向党项铁骑,然而效果却并不是很好。

    马上还有一更,今天晚上争取三更,兄弟们不要错过——————

第六百九十章 难缠的黑骑

    每一颗巨石落下,都砸得泥土飞扬,但因为骑兵机动性很强,这些抛石机的射程早被杨继业所掌握,除非一次性数百架抛石机同时抛射,否则很难砸中来去如风的党项骑兵。

    党项骑兵冲刺、迂回、削战,西北边军步兵结成战阵,将自己变成刺猬,一万骑兵同样从两侧冲刺、迂回、偷袭。期间夹杂着双方一片片箭雨,每当这个时候,双方便都有许多惨叫声传出,或坠落下马,或倒下变成尸体。

    已经过去了三天,宋军未能前进一步,高怀德心中发急,下令攻击更为猛烈,他们骑兵有限,而对方全部是清一色的骑兵,想要前进一步,对夏州造成更多的震慑太难。

    连营数十里,旌旗飘扬,刀枪闪亮,中军大营,信使斥侯来去匆匆,一派杀气腾腾的模样。高怀德披盔戴甲,不畏严寒亲自稳坐瞭望台之上督战,命令各部轮番作战,不给党项人马片刻歇息,能够更多的牵制叶尘的精力和麾下势力,好让六寨中自己麾下那一万两千精兵趁机杀回庆州。

    期间,他偎着火炉,翻阅着一份份军情战报,综合了各方面的消息之后,他却渐渐产生了一种不安的感觉。包括夏州在内,此时大战之处与六个军寨之间的七州之地实在是太过安静了,七州没有任何出兵的迹象,这意味着六寨中一万两千精兵很可能没有杀出。

    此外,他此次出兵是擅自出兵,因为京都内皇帝与朝臣的扯皮,到现在准许他出兵的旨意都还未到来。从而坐镇京兆府的永兴军路转运使便没有给他提供粮草,只有庆州知府王宝兴被他威逼利诱着全力供他粮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是野战还是攻坚城,对辎重补给的依赖都是很重的,而辎重粮秣的统筹调运更是战争的重中之重。而这方面,尽管高怀德事先已经有所预料,如今看来,一州之地负责四万大军粮草供给还是勉强了一些。

    一直以来,宋军攻打后蜀、北汉、南汉、南唐诸国时,粮草辎重问题完全不需要主帅担心,宋军步兵所向无敌,朝廷一声令下,地方一路甚至数路之地负责粮草补给运输,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实在不济时,他们还可以就地取粮,以战养战。因为他们攻打以上诸国时,到处都是大城大阜,想要就近解决粮食问题非常容易。

    可是这次不同,杨继业特意选择的这片决战之地就是一片不毛之地,再加上又是冬季作战,天寒地冻。在这种特殊地形、特殊气候下的作战本来就很艰苦,光是庆州一地的粮草补给数量和劳役人手又大为不足,这种情况下冰天雪地造成的补给困难就变得尤为明显。如果叶尘一方派足够多的骑兵绕后,很容易将这条脆弱的粮草生命线掐断,到那个时候后果不堪设想。还好,他派了麾下三名厢都指挥使中能力最强的黄东秋带领五千精兵去护送粮草。否则他还真不放心。

    此外,因为得不到坐镇京兆府的永兴军路转运使的支持,西北边军的各种准备便显得不足,这些天越来越冷,特别是夜晚太寒冷了,以棉花填塞御寒的衣服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在中原流行,现在属于奢侈品,宋国士兵的铺盖、衣袍都是布料,不像西北马上民族大多采用可御严寒的兽皮缝制,所以御寒效果太差,许多士兵都生了一身冻疮,生寒热病的人群也日渐增多,非战斗减员的现象十分严重。

    高怀德戎马一生,虽然没有曹彬那般有名,但也是一代名将,怎会不知这一点,只是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无论如何他都不能放弃六寨内一万两千精兵被叶尘给吞了,他现在只能尽快想办法补救了。

    “如今只能希望叶尘新得八州,八州百姓心向我大宋,人心不稳。六寨中的儿郎能够早早突破重围,杀回庆州。本帅最多也只能再坚持七天了。”高怀德忧心忡忡心中暗忖道。

    …………

    …………

    十二月十二日,以十里堡守将邓崇轩为首,重新执掌军寨内大军和军寨的六名守将同时表示向祥符王宣布效忠,并在叶尘全权特使上官冰云指示下,进一步进行了清洗,又杀了近千名心向大宋的将官。

    同一天,王超便带领夏州城内最后的一千华夏卫和叶尘的王旨,以及装了百辆大车的五十万贯钱,离开夏州,来到了六个军寨。六个军寨剩余万余精兵按照叶尘的意思被整合成一个军团,邓崇轩为都指挥使,王超为副都指挥使。

    十二月十四日、十五日。在邓崇轩和王超安排部署下,先是将五十万贯钱赏赐下发,然后和当初处理五州内那两万降军一样,将这一万精兵打散,重新整编,一千华夏卫被安插入其中,担负副班头、班头、都头、副都头、正副指挥使等军官骨干之职。叶尘初步将这一万精兵掌控在了手中。

    …………

    …………

    夏州城头,叶尘迎风而立,抬头看了一眼冰天雪地中茫茫荒原。说道:“这场战争打得时间越长,本王给党项人银钱便越多,也该结束了,否则会影响本王建国登基!”

    说到这里,他想起又要死很多人,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去吧!”

    身边如标枪一般站着的黑月躬身称是,然后转身离开。很快,黑月带着两千黑骑冲出夏州城,消失白茫茫的荒原之中。

    荒原上的积雪因为运送粮草被车轮不断地辗压,与泥土混淆成了混浆,上面一层结冻后,勉强可以行人,但是高低不平且湿滑的路面走起来跌跌撞撞,极易摔倒。而装满粮食和军械的车子,是这些泥浆地面无法承受的,车子一走,地面就重新变成了泥浆,十分难行。

    不过西北边军也没有办法,这个时代的官路就是这样子的,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沿着这条路前进。

    他们行进的路线有迹可寻,对于胡三光统领的情报司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隐秘而言,所以黑月带领两千黑骑兵已经和眼前这支庞大的辎重运输队伍一路上数度交手了。

    黑月带领黑骑虽然都是精骑,但是毕竟人数不多,若想正面将黄东秋带领的五千护送辎重粮草的精兵击败,自身也必然会损失惨重,所以黑月充分发挥了游骑兵的机动优势,护送辎重粮草的黄东秋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来,所以就得时刻保持高度戒备,而黑骑兵攻击一旦受阻立即就会远遁,西北边军的战斗力再强也赶不上他们逃跑的速度,所以对他们只能击退,无法予以有效杀伤。

    就这样,两千黑骑攸忽往来,一触即退,尽管始终是浅尝辄止的战斗方式,却使得运粮的宋军队伍疲惫不堪。

    …………

    …………

    此刻,距离高怀德大营所在只有十几里路程了,按照惯例,黑骑兵不会在太靠近西北边军主力的地方进行袭击,整个辎重队伍不禁松了口气。

    军旗猎猎,在凛冽的寒风中飘扬,护送辎重厢都指挥使黄东秋掌中枪、胯下马,头戴护耳铁盔,身穿鱼鳞甲,胸口卦护心镜,肩头睚眦吞肩兽,这一路上虽然不止一次与黑骑军作战,道路又泥泞不堪,但他仍是一尘不染,威风飒然。端坐马上十分精神。

    押运粮草的五千大军身背蹶张弩,手上红樱枪,俱是西北边军中的精锐,只不过他们哪怕是穿了七层布衣,也挡不住寒风呼啸地往脖子里灌,一个个冻得嘴唇发青,脚上一双靴子沾了厚厚一层泥巴,变得好象有十来斤重,就算轻装徒步而行,这么远的路程也早累的精疲力尽了,何况又是这样的路况,若不是马上就能赶到目的地,喝一口热水,躺在帐蓬里暖暧身子,他们真是坚持不住了。

    五千人拄着枪杆儿,打起精神竭力赶路,争取傍晚前赶到大营,而此时,盘旋在天空中的海东青可以看到,在他们前面左右方向,除了两千黑骑之外,另有五个一千人的党项骑兵队伍正像一对铁钳般夹向这条运粮的长龙。

    正面两千黑骑兵,两侧各两个千人党项骑队,后面还有一个千人党项骑队,从四面八方包抄而去,距离五里之时,黄东秋派出的斥候急射响箭向辎重队伍示警,警讯刚刚传到军中,四面八方六支骑兵呼啸而来,距其目标已仅止两三里路程,一时蹄声雷动,随着寒风而来,宋军的运粮队伍顿时骚动起来。

    党项骑队都穿一身灰色的狼皮袍子,头戴羊皮帽子,护耳口罩一应俱全,只露出一双凶狠的眼睛,手也裹在一层毛皮中,只露出十根手指,把钢刀紧紧握在掌中。

    “中军大营的探子都是吃屎的吗?正面之敌少了五六千人竟然都不知道?”

    黄东秋又惊又怒,赶紧大喊着下令:“快,依托粮车,布三环套月阵。”

    第二更送上,一个小时左右之后,还有今晚上第三更,兄弟们若是和我一样休息的晚,便可以等得到————————

第六百九十一章 爆怒的玉枫

    来不及了,黑月带着两千黑骑马速甚快,黄东秋这边依托粮车,三环阵刚具雏形,黑月已经带人冲到近前,跨下战马撒开四蹄飞奔如箭,手中的钢刀高高举起,在凛冽的寒风中闪耀着嗜血的寒光。其它方向,党项骑兵铁蹄踏踏,犹如一阵旋风般卷过雪原,五十丈、四十丈、三十丈…………

    “绷绷绷绷………”一阵弓弦声响,刚刚扎下阵脚的黄东秋所属第一泼箭雨呼啸而去,黑月手中长刀,上护人下护马,拨打乱箭,速度一刻不停,在他后面,黑骑士兵们或以兵器拨打,或以取出了马盾,一蓬箭雨下去,竟然只有三四人中箭落马,整个骑队前进的步伐和速度没有受到丝毫影响,黄东秋五方这一蓬仓促凌乱的箭雨下去,竟然就像一块石头抛进了汹涌澎湃的河水,只溅起一抹无关轻重的浪花。

    左右两侧和后侧,党项骑兵不像黑骑兵都是制式武器,统一的训练,反应就是五花门,各显其能了,有人蹬里藏身,有人举盾迎箭,有人挥舞兵器拨打,有人狂呼乱叫悍不畏死地狂冲,还有人反应极快,早已取了弓来骑射反击,在溅起的雪雾之中,好象天兵天将一般冲杀过来。

    叶尘一方五路骑兵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能力,迅速集结,迂回包抄,突击穿插,切割作战,漫说是黄东秋在指挥一支疲军,就算是高怀德亲自在此,所部又又体力充沛,在这样的劣势下也唯有失败,顶多会让叶尘一方多一些损失罢了。

    这一路上,黑月带领黑骑兵劫粮劫了九次,把宋军拖得人困马乏精疲力尽,如今又在宋军最为懈怠的时候突然出现,可谓是‘九浅。一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