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们听到声音,齐齐转身,一看是曹彬,除了叶尘躬身一拜,无法下床的重伤卒之外,其他人跪倒了一地。

    ……………

    ……………

    ps:第一大更送上,苦求捧场,求月票,求收藏,求红票————————

第五十六章 天子的敲打

    禁军城内西大营,一间宽敞明亮的屋舍中,叶尘和曹彬对坐喝茶。

    “这些伤卒能够活到现在,是因为没有一个是致命伤,能够从晋阳活到现在,如何不能继续活下去。实事上,绝大部分伤卒只需精心照料,便不会枉死?如今伤病营中,多少人已在康复中,就是明证。”

    曹彬身体一震,略一沉思,问着:“叶哥儿!不知你有多少把握,把这些伤卒都救回来?”

    “我不敢保证个个都能痊愈,但能确定,绝对要比过去少枉死许多。照顾病患,不只是施针下药,人本身自愈能力就很强,有时候只要让病人自愈能力不要受一影响,让伤卒心情愉悦,保持自信,比施针下药更有用。”叶尘有绝对的自信。他的信心同样来自于伤兵救护,不是别人,正是后世已经经过证明的无数实事。

    后世近代战场上,伤兵的死亡率并没有因为科学进步而下降,始终都保持在三成到五成的水平上,不是因为医药,而是因为是否用心医治。这一点早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护士行业为什么在后世显得那么重要,被么被重视,也正是这个道理。

    这虽然不是领教了叶尘种种事迹的曹彬期待的答案,但叶尘能有这个回答,曹彬已经很满意了。

    “叶哥儿,官家本来是要将你招进宫中给皇子当侍读,但被开封府赵大人提议往后拖半个月,引诱那刺客来好让开封府抓捕,不过以你如今身份拒绝了赵大人的要求,虽然得罪了赵大人,但也没什么。要是老夫处在你位置,也不愿意当那诱饵,毕竟那刺客所表现出来的本事太厉害,这样的诱饵太危险了。”曹彬说道。

    “给皇子当侍读!这样一来,我大部分时间待在皇宫中确实比较安全,可是这侍读是要陪着皇子读书听课,恐怕很麻烦啊!还真不如待在军营好。”叶尘没想到赵匡胤会给他安排这样一个差事,一脸的患得患失。

    曹彬好像早已料到叶尘的反应,见此微微一笑,说道:“若老夫出面,请求官家将伤病营五千多伤卒交给你,你能不能照料得过来?”

    叶尘迟疑了一下,想起后世的医院,说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可让军中伤卒以后都大幅减少枉死。但需要场地、大量器材和一定人手,以及不菲钱财。”

    叶尘所说一劳永逸的办法,让曹彬大吃一惊,但曹彬向来都是在第一线见识过叶尘的神奇事迹,所以对叶尘所说办法很相信。另外,他深知若是叶尘真能够让军中伤卒大幅减少枉死代表着什么。

    这不光是代表相当一批士卒不会死去,不会减员。此举更是大大降低了所有士卒的后顾之忧,对军中士气的提升作用那是无与伦比的。而在冷兵器时代,军队士气的重要性有时候还要在战斗力之上。

    至于场地、器材,人手、钱财,比起此事所带来的好处又算得了什么。

    经过近一步了解叶尘的想法之后,曹彬最后拍板,说道:“将西大营东边那三座营地整个空出来,用于改建你所说的医院,军中的所有医官全部交给你,所缺大夫,就如你所说从民间聘请,所需钱物……需要多少,老夫让人全部满足你需要。”

    ………

    ………

    医院的改建工作在叶尘的亲自主持下,枢密院副使曹彬大力支持下,如火如荼的展开。闲暇之余,叶尘带着田明和白一坤窝在房屋中,由田明执笔,叶尘口述,白一坤偶尔提出自己意义,进行修改,书写整理着什么。

    叶尘绞尽脑汁,将自己所知道后世部队中,医疗条令制度和医院治疗管理体系回忆出,然后经过与田明和白一坤这两名当世正牌名医验证,用了半个月时间,终于整理了出来,分为两册,分别名为《伤员治疗条例》和《医疗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洋洋洒洒加起来总共近五万字。

    白一坤和田明这些天对叶尘可以说是惟命是从,田明还好说有曹彬的命令和天子旨意,再加上叶尘本身的威望,听叶尘的话,也是理所当然。但白一坤也如此,却是因为叶尘给二人画了一个大大的饼子。

    叶尘在半个月前,便已经给二人说过,等医院建好之后,他便要上书朝廷,向天子要官,设一名院长和两名副院长。按照叶尘所描述,院长至少要正七品,而副院长怎么也要从八品吧!

    田明在军中幸幸苦苦熬了十数年,走了多少门路,如今只不过才从九品的医官。白一坤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在开封医名颇盛,但还不照样被田明这样的医官看不起。

    又是半个月后,医院终于建成,叶尘派人将所有伤卒从伤兵营搬了过来,同一时间,叶尘和白一坤、田明幸幸苦苦整理的《伤员治疗条例》和《医疗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也经曹彬之手,连同要官奏书呈到了赵匡胤面前。

    皇宫崇政殿中,赵匡胤坐在上首,看了一眼下首的脸色有些难看的赵光义,说道:“皇弟!虽然叶尘那小子没有答应当诱饵,但一个月过去,你们开封府却连那刺客影子都没有找到,此事皇弟还要上心啊!”

    赵匡胤话说的委婉,但赵光义却连忙起身,露出恐慌之色,说道:“官家说的是,臣弟这就回去,重新抽调精干人手,亲自主持此事。”

    赵匡胤没有看赵光义,一边从眼前奏折中抽出一个厚厚的奏折,一边说道:“那好!皇弟你先下去吧!”

    赵光义恭谨称是,然后转身向殿外走去。只不过此时一脸恐慌已经变成一脸阴戾。

    在赵匡胤看来,自己这位皇弟虽然喜欢结党营私,贪图权力,但自身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京师重地和下辖的十七个县一直被其打理的井井有条。只不过最近赵光义有将手伸向禁军的意向,竟然有意结交禁军武将,这是赵匡胤所不想看到和容忍的。

    所以,一直对赵光义宽容大度,甚至从未指责批评过赵光义的赵匡胤,刚才便借这刺客之事,小小的对赵光义进行了一番敲打。

    “咦………《伤员治疗条例》和《医疗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这是叶尘小子所写。”赵匡胤一见署名是叶尘,不由心中生出好奇,一脸感兴趣之色,认真看了起来。至于后面田明和白一坤的名字直接被他忽略。

    半响之后,赵匡胤一脸郑重肃然之色,双眸中的欣喜意味毫不掩饰。他戎马一生,打过不知道多少次仗,对于伤兵医治和预防的重要性远比其他人认识更加深刻。

    所以,对于《伤员治疗条例》和《医疗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和其中提到的医院和战时临时医疗队的重要性有着更加直观的认识。

    “每一百人设一名卫生员,这卫生员可在士卒中挑选,经过医院培训半个月,熟悉最基本的包扎、止血等急救操作,便可胜任。此事还要看这卫生员是否管用。还有这医院,前些日子曹彬虽然提到过,但此事还是要亲眼看过才算。嗯………这些日子堆积的奏折也处理的差不多了,该是出宫走走了。”赵匡胤突然对叶尘所说的医院生出极大的好奇。

    ………

    ………

    赵光义府邸,书房之中。

    赵光义有些不满的看着坐在自己对面喝茶的中年书生,说道:“陈先生!本府让你们帮助查探那刺客,如今可有下落?此事如今多多少少影响本府在文武百官中的名望,且因此事让本府在我那哥哥心中失去了一些信任,对我们大计可是有影响的。所以,有关这刺客一事,陈先生可不能不重视。”

    赵光义口中的陈先生,名叫陈德玄,一幅儒生打扮,面容寻常,看起来和赵光义府中蓄养的众多谋士没有什么区别,但此人一双细长眸子张合之间,闪过慑人精光和睿智之色,特别是赵光义对其态度,无不表明此人不是寻常谋士。

    陈德玄对赵光义不满之色视而不见,依然一幅淡定从容之色,不紧不慢的茗了一口茶,才说道:“说起那位刺客,还真有两个意外消息。一是那个叶尘不是普通人,其身份远超你的想象,至于其中具体情况,却不能告知于你。而另一个消息则是有关这刺客的身份。这名刺客是南方南汉国实际控制者————太一道掌教陈景元的大弟子司洛意。你们抓不住他,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赵光义显然没想到会从陈先生口中听到如此让他意外且有些震惊的消息,一时还没有消化,皱眉沉思的没有出声。

    陈先生看了一眼赵光义,继续说道:“不过眼下倒有一个抓捕那司洛意的机会,我们的人已经查到,那司洛意装扮成一名开封城的民间大夫,于昨天下午被那叶尘招聘成那什么医院的医生。显然这司洛意是要伺机掳走叶尘。只不过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动手。”

    ………

    ………

    ps:第二大更送上,苦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

第五十七章 天子的惊叹

    (非常感谢热心读者‘kxzf’今天的慷慨捧场,这第三更,是为你而加更。)

    叶尘主持改建的医院很顺利,且标准比他想像中的还要好。结合《伤员治疗条例》和《医疗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落实,所取得的效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五千一百多名伤卒,经过这一个月细心照顾,至今未死一人不说,大半伤卒已经康复的七七八八,再治疗休养一段时日,便可重新归队。

    而剩下的不到一千名,伤势较重的伤卒,痊愈也只是时间问题,可是依然有极少部分伤卒因为前期病情耽误,可能要落个残疾。

    只不过,取得如此好的效果,特别是要保证治疗环境的医疗卫生安全,所付出的成本代价自然也是远超以前对伤卒的救治。

    所耗费石灰、烈酒、包扎用的麻布带、各种药材,以及军营中每天都要烧喝开水给伤卒喝,煮洗衣物消毒,消耗了大量木柴。这些总共算下来,一个月时间,足足耗费了一万多贯。幸好曹彬给钱给得爽快,否则也不会取得这样好的效果。

    辛苦了近一个月时日,医院在叶尘引领下,田明和白一坤的不辞幸苦的手把手主持下,已经基本上步入了正规。禁军内八十一名医官和招聘的十九名民间大夫也已经各司其职,开始正常工作。

    而叶尘终于可以清闲下来,准备今日好好休息一天。

    但就在刚刚吃过午饭没多久,曹彬派人带来消息,说是下午皇帝要来看医院。

    对于这个消息,叶尘还只是有些意外,但田明和白一坤却激动兴奋的不行,不等叶尘吩咐什么,两人便已经冲出了叶尘所设立的院长办公室。召集所有医生、医工开始大声吩咐,分工干活。

    比如将整个医院里里外外清扫一遍,让所有医生都穿上叶尘亲自设计的白色袍服和口罩等等。

    七月份的天气,开封犹如蒸笼一般,闷热的不行,但叶尘靠坐在树林中他亲自设计,让人打造的木质室外石椅上,吹着小风,感觉还是比较凉爽的。

    来来去去忙碌着的人们走过他身边时,皆放轻了脚步,不敢打扰到他。甚至其中还有许多,都要冲叶尘躬身行个礼,方才走开。叶尘的十名护卫远近散开,只要是陌生人一律不让接近。虽然自进入军营半个月以来,司洛意再没有出现,但叶尘始终没有放松警惕。走到那里,都将自己那柄宝弓带在身上。

    “爵爷不愧是神医啊!连那田大人和白老大夫,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说医院要设院长和两名副院长,这三个位置,伯爵爷是要和圣上要有品级的医官的,这田大人恐怕马上要升官,而白老大夫恐怕很快就该叫官人了。”

    “唉………你们说这伤卒一事,要是一直让爵爷管着,我等下次再打仗,一是没有后顾之忧,二是万一再次得了伤病,也不至于枉死。”

    医生、医工、伤卒小声议论着,但凡见识过医院中伤卒变化的人们,都有同样的共识。

    叶尘身下的石椅刚刚打造好,上面还不是很光滑。椅身正对着南方,春冬日没有茂密树叶遮挡时,可以晒到难得的阳光。夏秋酷暑时候,可以在这里乘凉透气。

    在这占地三十多亩的医院,这样的长椅足足有三十多条。都是叶尘让养在自家府邸中的军匠打造而成,当然人工材料费肯定要从医院经费中出,叶尘可不会客气,实事上医院中的床铺、门窗、家具等都是叶尘让自家那些军匠带人弄的。

    一个月光景,由旧营房改建成的医院,已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医院大门外,还挂着一个‘大宋禁军医院’的牌子。这个名字自然是叶尘所起,而题字则是叶尘请曹彬亲笔题写,字体大气磅礴,很有气势。

    寻常伤卒的病房,一例都是由原来营房改建而成,每一个病房都放着五十个床榻,只有副指挥使以上军官才能例外睡个单人间。

    因为时间有限,再加上受原本军营设施条件限制,无法为伤病员设置过多的单人、或双人病房。床榻大部分只由原本军营中床榻改造而成,但叶尘还是设法在每一个床铺间竖起布帘,隔出了小单间。

    如这样的宿舍足足有一百个,除去医工的住所之外,已经能够最大量满足超过五千名伤卒医治。

    另外,伤病员们按照疾病伤患的轻重和类别,被安排在不同的病房中。每一间营房都有数量不等的专职医工,其中一些重伤重症伤卒,还会有医工一对一来照料。

    病房之外,还有一间被叶尘命门消毒房的特殊地方。里面的几口大锅不停的冒着热汽,这是用来蒸煮伤病员换下来的床单和衣物,进行消毒。那些床单和衣物,先通过流水清洗掉上面的污物,再经过高温蒸煮,晒干后再重复使用。

    另外,叶尘在远离病房的医院四角,用砖石建造了四个垃圾池,要求所有的垃圾最终都要投到垃圾池中,且还要定时点火清理。

    叶尘还抽空研究发明了口罩,虽然简单,且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制造,但要求每名大夫、医工都仿造着自己做了一个,在进入病房时戴上。

    如今所有在营中负责打扫洗濯的医工,都是从此次退伍的老弱病残的老兵中挑选出来的。经过叶尘指导,田明和白一坤的亲自训练,已经能够基本胜任自己的岗位。

    此外,叶尘还在医院数处留下了花坛、假山的位置,准备在这几天花费大价钱、大力气移植些草木过来,将这本来光秃秃的营区改造的医院好好绿化一番。

    实事上,这个医院距离叶尘最初的设想,还有不小的差距,距离后世医院那差得就更远了,还要做的事情很多,而现在仅仅是开了个头。但就目前这座医院的雏形,已经让所有过医院的人惊叹不已,甚至将皇帝也吸引了过来。

    叶尘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心想这皇帝陛下怎么还不来。

    叶尘考虑是不是院长办公室休息一会。一名医工脚步匆匆的小跑着过来,说道:“爵爷,田官人让我来叫您,说是皇帝陛下已经到西成街了,让你赶紧到门口去准备迎接。”

    “终于来了吗?”叶尘心中嘀咕着,连忙道,“我这就过去。”

    叶尘向营地大门走去,暗自想着,这样的医院就不信镇不住赵匡胤,顺便为田明和白一坤要个官位。

    …………………

    …………………

    “这就是医院?”

    一番参拜之后,叶尘和曹彬陪在赵匡胤两旁,田明和白一坤激动的远远跟在皇宫侍卫后面。一群人站在医院门口,看着医院里面,赵匡胤有点发楞。

    他虽然之前看过那《伤员治疗条例》和《医疗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对医院有所想像,可是却与他想像中相差还是很大。

    眼前的这座名叫‘大宋禁军医院’地方,完全颠覆了赵匡胤过往的认识和经验。没有了普通伤病营中那种死气沉沉、绝望哀怨的感觉,也没了普通伤病营遍地的污秽。

    伤卒们伤口上都绑着干净的绷带,眼神中也不是印象中每次来到伤病营中所见到的那般空洞绝望和充满怨气,而是多了一种感激和希望。

    跪在自己面前的所有大夫和名叫医工的杂役都有统一且奇怪的服饰,他们的脸上满是富有成就感的笑容,而不是过往军中医官那般麻木和漠然。

    赵匡胤一生中去过的伤兵营不知多少次,见过的伤卒不知多少,见识不可谓不广。在他印象中,有伤兵的地方定是死寂的,是悲伤的,更是愤怒和绝望的。但现在摆在他眼前的则是一座干净清爽,充满无限希望,甚至带着一点家庭温馨的伤兵营,他却从来没有见识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

    为什么说是伤兵营呢?在赵匡胤看来,这被叶尘命名为医院的地方,其实还是伤兵营。

    这还是一座聚集了所有伤病的地方吗?这样的奇迹……叶尘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小子还有什么本领没有表现出来,简直就是上天赐予我大宋的至宝。”

    曹彬虽然半个月之前已经来过一次,但医院这些天,一天一个样子,此时依然让他惊叹不已。

    叶尘在旁边带路,和曹彬一左一右,略落后赵匡胤半步,领着众人走入医院。而其他人则各司其职,开始正常医院运作。

    随着叶尘一边走,一边介绍,赵匡胤心中的惊叹更甚,特别是得知那五千多伤卒竟然没有死一人不说,已经大半基本痊愈,而剩下的痊愈也只是时间问题之后,以赵匡胤的城府,脸上的惊喜都已经难以掩饰。

    ps1:第三大更送上,再次感谢热心读者‘kxzf’今天的慷慨捧场,虽然捧场的不多,但是依然给了九孔很大的动力和喜悦。

    ps2:继续苦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

第五十七章 天子的惊叹

    (非常感谢热心读者‘kxzf’今天的慷慨捧场,这第三更,是为你而加更。)

    叶尘主持改建的医院很顺利,且标准比他想像中的还要好。结合《伤员治疗条例》和《医疗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落实,所取得的效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五千一百多名伤卒,经过这一个月细心照顾,至今未死一人不说,大半伤卒已经康复的七七八八,再治疗休养一段时日,便可重新归队。

    而剩下的不到一千名,伤势较重的伤卒,痊愈也只是时间问题,可是依然有极少部分伤卒因为前期病情耽误,可能要落个残疾。

    只不过,取得如此好的效果,特别是要保证治疗环境的医疗卫生安全,所付出的成本代价自然也是远超以前对伤卒的救治。

    所耗费石灰、烈酒、包扎用的麻布带、各种药材,以及军营中每天都要烧喝开水给伤卒喝,煮洗衣物消毒,消耗了大量木柴。这些总共算下来,一个月时间,足足耗费了一万多贯。幸好曹彬给钱给得爽快,否则也不会取得这样好的效果。

    辛苦了近一个月时日,医院在叶尘引领下,田明和白一坤的不辞幸苦的手把手主持下,已经基本上步入了正规。禁军内八十一名医官和招聘的十九名民间大夫也已经各司其职,开始正常工作。

    而叶尘终于可以清闲下来,准备今日好好休息一天。

    但就在刚刚吃过午饭没多久,曹彬派人带来消息,说是下午皇帝要来看医院。

    对于这个消息,叶尘还只是有些意外,但田明和白一坤却激动兴奋的不行,不等叶尘吩咐什么,两人便已经冲出了叶尘所设立的院长办公室。召集所有医生、医工开始大声吩咐,分工干活。

    比如将整个医院里里外外清扫一遍,让所有医生都穿上叶尘亲自设计的白色袍服和口罩等等。

    七月份的天气,开封犹如蒸笼一般,闷热的不行,但叶尘靠坐在树林中他亲自设计,让人打造的木质室外石椅上,吹着小风,感觉还是比较凉爽的。

    来来去去忙碌着的人们走过他身边时,皆放轻了脚步,不敢打扰到他。甚至其中还有许多,都要冲叶尘躬身行个礼,方才走开。叶尘的十名护卫远近散开,只要是陌生人一律不让接近。虽然自进入军营半个月以来,司洛意再没有出现,但叶尘始终没有放松警惕。走到那里,都将自己那柄宝弓带在身上。

    “爵爷不愧是神医啊!连那田大人和白老大夫,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说医院要设院长和两名副院长,这三个位置,伯爵爷是要和圣上要有品级的医官的,这田大人恐怕马上要升官,而白老大夫恐怕很快就该叫官人了。”

    “唉………你们说这伤卒一事,要是一直让爵爷管着,我等下次再打仗,一是没有后顾之忧,二是万一再次得了伤病,也不至于枉死。”

    医生、医工、伤卒小声议论着,但凡见识过医院中伤卒变化的人们,都有同样的共识。

    叶尘身下的石椅刚刚打造好,上面还不是很光滑。椅身正对着南方,春冬日没有茂密树叶遮挡时,可以晒到难得的阳光。夏秋酷暑时候,可以在这里乘凉透气。

    在这占地三十多亩的医院,这样的长椅足足有三十多条。都是叶尘让养在自家府邸中的军匠打造而成,当然人工材料费肯定要从医院经费中出,叶尘可不会客气,实事上医院中的床铺、门窗、家具等都是叶尘让自家那些军匠带人弄的。

    一个月光景,由旧营房改建成的医院,已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医院大门外,还挂着一个‘大宋禁军医院’的牌子。这个名字自然是叶尘所起,而题字则是叶尘请曹彬亲笔题写,字体大气磅礴,很有气势。

    寻常伤卒的病房,一例都是由原来营房改建而成,每一个病房都放着五十个床榻,只有副指挥使以上军官才能例外睡个单人间。

    因为时间有限,再加上受原本军营设施条件限制,无法为伤病员设置过多的单人、或双人病房。床榻大部分只由原本军营中床榻改造而成,但叶尘还是设法在每一个床铺间竖起布帘,隔出了小单间。

    如这样的宿舍足足有一百个,除去医工的住所之外,已经能够最大量满足超过五千名伤卒医治。

    另外,伤病员们按照疾病伤患的轻重和类别,被安排在不同的病房中。每一间营房都有数量不等的专职医工,其中一些重伤重症伤卒,还会有医工一对一来照料。

    病房之外,还有一间被叶尘命门消毒房的特殊地方。里面的几口大锅不停的冒着热汽,这是用来蒸煮伤病员换下来的床单和衣物,进行消毒。那些床单和衣物,先通过流水清洗掉上面的污物,再经过高温蒸煮,晒干后再重复使用。

    另外,叶尘在远离病房的医院四角,用砖石建造了四个垃圾池,要求所有的垃圾最终都要投到垃圾池中,且还要定时点火清理。

    叶尘还抽空研究发明了口罩,虽然简单,且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制造,但要求每名大夫、医工都仿造着自己做了一个,在进入病房时戴上。

    如今所有在营中负责打扫洗濯的医工,都是从此次退伍的老弱病残的老兵中挑选出来的。经过叶尘指导,田明和白一坤的亲自训练,已经能够基本胜任自己的岗位。

    此外,叶尘还在医院数处留下了花坛、假山的位置,准备在这几天花费大价钱、大力气移植些草木过来,将这本来光秃秃的营区改造的医院好好绿化一番。

    实事上,这个医院距离叶尘最初的设想,还有不小的差距,距离后世医院那差得就更远了,还要做的事情很多,而现在仅仅是开了个头。但就目前这座医院的雏形,已经让所有过医院的人惊叹不已,甚至将皇帝也吸引了过来。

    叶尘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心想这皇帝陛下怎么还不来。

    叶尘考虑是不是院长办公室休息一会。一名医工脚步匆匆的小跑着过来,说道:“爵爷,田官人让我来叫您,说是皇帝陛下已经到西成街了,让你赶紧到门口去准备迎接。”

    “终于来了吗?”叶尘心中嘀咕着,连忙道,“我这就过去。”

    叶尘向营地大门走去,暗自想着,这样的医院就不信镇不住赵匡胤,顺便为田明和白一坤要个官位。

    …………………

    …………………

    “这就是医院?”

    一番参拜之后,叶尘和曹彬陪在赵匡胤两旁,田明和白一坤激动的远远跟在皇宫侍卫后面。一群人站在医院门口,看着医院里面,赵匡胤有点发楞。

    他虽然之前看过那《伤员治疗条例》和《医疗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对医院有所想像,可是却与他想像中相差还是很大。

    眼前的这座名叫‘大宋禁军医院’地方,完全颠覆了赵匡胤过往的认识和经验。没有了普通伤病营中那种死气沉沉、绝望哀怨的感觉,也没了普通伤病营遍地的污秽。

    伤卒们伤口上都绑着干净的绷带,眼神中也不是印象中每次来到伤病营中所见到的那般空洞绝望和充满怨气,而是多了一种感激和希望。

    跪在自己面前的所有大夫和名叫医工的杂役都有统一且奇怪的服饰,他们的脸上满是富有成就感的笑容,而不是过往军中医官那般麻木和漠然。

    赵匡胤一生中去过的伤兵营不知多少次,见过的伤卒不知多少,见识不可谓不广。在他印象中,有伤兵的地方定是死寂的,是悲伤的,更是愤怒和绝望的。但现在摆在他眼前的则是一座干净清爽,充满无限希望,甚至带着一点家庭温馨的伤兵营,他却从来没有见识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

    为什么说是伤兵营呢?在赵匡胤看来,这被叶尘命名为医院的地方,其实还是伤兵营。

    这还是一座聚集了所有伤病的地方吗?这样的奇迹……叶尘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小子还有什么本领没有表现出来,简直就是上天赐予我大宋的至宝。”

    曹彬虽然半个月之前已经来过一次,但医院这些天,一天一个样子,此时依然让他惊叹不已。

    叶尘在旁边带路,和曹彬一左一右,略落后赵匡胤半步,领着众人走入医院。而其他人则各司其职,开始正常医院运作。

    随着叶尘一边走,一边介绍,赵匡胤心中的惊叹更甚,特别是得知那五千多伤卒竟然没有死一人不说,已经大半基本痊愈,而剩下的痊愈也只是时间问题之后,以赵匡胤的城府,脸上的惊喜都已经难以掩饰。

    ps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