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时,忽然有骑兵从来路急匆匆疾驰而来,说道:“将军,曹玮又追上来的,距离我们只有二十里的路程。”

    有部将义愤填膺的说道:“将军,不如让末将带一万人马设下埋伏,灭了曹玮所部。”

    “万万不可!先不说曹玮深得曹彬真传,用兵行军经验更是丰富,很难成功对其伏击。最主要的是我们士兵不稳,若是分兵,没了大将军的威望压制,士兵很有可能便又哗变或者逃离大军。”许方义摇头说道。

    潘美略一沉思,说道:“许大人言之有理。此外,一路州县并不明白曹玮部的情况,以本帅对朝廷文官的了解,在没有朝廷诏令之前,他们绝对不会对其打开城门,更不会随意提供粮草,而我们一路将城外粮草劫掠一空。曹玮没有粮草,京都魏王和小皇子之间必然还会有一番争斗,等朝廷局势稳住,京都给地下州县下了诏令,不知到什么时候了。到那时,曹玮必然坚持不住,已经退回京都,而我们多半也已经到了达州,抢到足够多的粮草,进了蜀道。”

    叛军众将闻言,深觉自家大帅言之有理,无不喜形于色。即使是许方义也感觉曹玮说的没有错。然而,他们却是想不到,叶尘和赵德芳因为大宋大局或者兄弟亲情,放弃了争夺皇位。

    …………

    …………

    开封枢密院。

    议事大厅,阳光从雕花门窗透进来,随着被风吹得摇动的竹帘时明时暗,如有光晕。在此办公的官员书吏此时全部退避了,剩下的是如今大宋朝廷最有权力的一圈子人。宰相赵普、枢密院使曹彬、参知政事罗公明、吕馀庆,另外还有新任侍卫马步司都指挥使刘守忠,以及七大禁军军团的都指挥使和华夏卫府新任情报司使胡三光。

    显然在叶尘的默认之下,若是没有意外,魏王赵德昭定然能够顺利当上皇帝,差的只是选一个良辰吉日登基而已。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中枢多了一些新面孔,也留下了好些个旧面孔。

    比如三司使罗公明,人称官场“不倒翁”,的确是很有道理的,此次便跻身为副相。还比如刘守忠,由四品武将一下子提升数级,成为正二品大员,这自然不是因为刘守忠以前打过多少胜仗、有过多少功劳、苦劳,这自然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带麾下大军向魏王效忠的主将,有勇有谋的一次大胆押注,为魏王入主皇城奠定了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上位,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但禁军之中如刘守忠这样麾下有五千人马的主将,少说也有十多个,就只有刘守忠有这个机会、也抓住了机会。

    赵普就不说了,重新回到中枢,成为百官之首。魏王能够当上皇帝,完全就是他一手谋划的结果。

    …………

    …………

    今天诸臣聚集枢密院,自然是商议如何平灭潘美带领四万多叛军之事。

    调动五万京师禁军行至千里之外打仗,自然不能像潘美那样的叛军一般说走就立刻能走的,这其中牵扯的事情太多。比如京师周边防卫重新调整布局的问题,供五万大军至少一个月粮草筹集准备,以及十万劳役民夫的征调等等。这些事情并非是一两天便能够完成的。

    所以说,虽然已经在崇政殿上魏王和叶尘当场定下由叶尘带五万大军出征平叛。且所有人都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但是世间之事总要受各种因素掣肘影响,具体实施起来,并非那么一回事。

    “诸位大人,且看川蜀地形图。”曹彬开口道。

    众人纷纷转头看去,一副木架子上挂上了一副华夏卫府武器司出产,远较枢密院军用地图更加精确细致的地图。曹彬这两年来,不到五十岁的人却看起来像是快要六十,已显老态,不过气质却越加内敛,身材魁梧,让他气势不减,他此时穿着圆领官袍,口气镇定、举止儒雅。依然是大宋第一名将,一代儒将的风范。

    曹彬从容的伸出手臂,指着地图上位置:“根据探子回报,潘美带着叛军目标是川蜀,而据华夏卫府情报司在叛军中的密谈传回的情报可知,潘美定下最终落脚点是成都府。潘美很有眼光,也选了个好地方…………成都府,川蜀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叛军若是逃进川蜀盆地,再据有成都府,依仗蜀道之天险,让其站稳脚跟,潘美便可建国,成为我大宋心腹大患。反之,我大军若是能够在潘美部进入川蜀盆地之前追上叛军,并将其剿灭,潘美没有落脚点,又没有天险可依仗,便无可凭借,即使逃走一部,也难成气候。所以,此战若是要速战速胜,便要抢在潘美进入川蜀盆地之前便击溃叛军。”

    “为了让大军尽早出发,经魏王殿下批准,老夫已经与宰相大人、祥符王商议妥当,将本来供给西北边军秋季粮草挪用给祥符王。此外,征调劳役民夫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决定调动十万厢军押运军粮。且将禁军各军之中战马全部拿出交给祥符王,以供出战将士使用。诸位大人可有异议。”

    带兵出征的是祥符王,曹彬说的又是经过魏王和宰相批准的策略,谁敢有意见,或者说即使有意见,谁又敢说。

    包括刘守忠在内,所有的武将当即便抱拳说道:“末将等无异议。”

    …………

    …………

    待禁军各主将、罗公明、赵普、胡三光等人离开去各自准备出征事宜之后,议事厅中只剩下叶尘和曹彬二人。叶尘这些年虽然打了不少胜仗,甚至在朝廷和百姓看来,已经是与曹彬比肩的无敌名将。但是叶尘却清楚,在打仗这一块,自己或许有从后世带来的优势,但总体来说,距离曹彬这样的宿老名将还有不小差距。所以他很谦虚的向曹彬请教,曹彬自然不会藏着掖着,只要是叶尘问起,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曹彬微微蹙眉,略一沉思道:“你想丢下步兵,带领两万轻骑先行追上去打潘美四万两千多人,虽然有些行险,但既然你们华夏卫府的密谈已经得知叛军军心不稳,倒也可行。”

    叶尘叹了口气,肃然说道:“圣堂有一股势力在开封隐匿,华夏卫府至今还未找到,晋王被我杀了之后,圣堂多年的谋划便会被付诸东流,以圣堂大长老玉枫的为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我总觉得他们会有大动作。所以我不能离开开封时间太长。”

    …………

    …………

    秋季,开封的傍晚晚坐在外面,已经有了冷意,不过好处是蚊虫变少了许多。四下里十分静谧,连夏天那等虫子叽叽的聒噪都没有…………唯一的声音是相国寺远远传来的钟声。

    叶府后院,阁楼之中。叶尘手掌里握着韩可儿光滑的玉手,左手逗弄摇篮里面的叶钰。难得的享受温馨时光。

    “唉……”叶尘轻叹了一声,“刚刚才能够待在家中陪你,我又要出去了。”

    “夫君只管安心做正事,不用管我,只是夫君走的时候将清妍妹妹带上,有她在你身边照顾你,妾身更放心一些。”韩可儿故作轻松的说道,但话语中的意思还是暴露了她心中的担忧。自叶尘上次中了毒,差点死了之后,韩可儿几乎天天以泪洗面。喻清妍医术已经尽得鬼医真传,特别是对解毒方面,已经不弱于鬼医。所以韩可儿才特意叮嘱。

    事实上不用韩可儿叮嘱,晚饭之前喻清妍便已经告诉叶尘,从此以后,不管叶尘去何处,只要离开家中,她都想要跟着。

    叶尘点头答应了韩可儿的要求,韩可儿柔软的胸脯靠在叶尘的膀子上,不在说话,静静的享受这种难得的醉人时光。可惜没过多长时间,摇篮里面小叶钰便哇的一声哭了,奶娘、下人全部被叶尘打发了出去,所以韩可儿和叶尘顿时一阵手忙脚乱…………

    韩可儿给小叶钰喂了奶,小小婴儿吃着奶便进入了梦乡。叫来专门负责伺候小叶钰的两名老嬷嬷将叶钰抱下去睡觉,韩可儿又紧紧抱着叶尘的臂膀,靠在了叶尘的怀中。

    “夫君一定能赢?”韩可儿柔声问。

    叶尘道:“胜算很大。”他说了一句实话,沙场瞬息万变,不到结果揭晓的那一刻谁也没完全的把握,所以才会有人铤而走险。

    韩可儿抬起头,眼睛里水光晶莹耀动,期待的看着他:“夫君一定能赢。”

    看着她温柔又伤感的脸,叶尘顿时愣了愣,在朝廷百官和大宋百姓看来,叶尘定然会旗开得胜,所有人充满信心,但只有韩可儿却对他充满担忧,不过叶尘很快便明白过来韩可儿只是要一个安慰,忙笑道:“对,一定赢。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夫君我打过败仗。”

    …………

    …………

    弱弱的向诸位看客求月票和捧场————————

第六百四十六章 达州守将

    清晨的窗外还笼罩着淡淡的薄雾,晨曦让古色古香的房间里越来越明亮。韩可儿那削葱一样的手指,柔柔地给叶尘穿着每一件衣服,此刻叶尘心中一片柔软和温暖。

    她的动作又柔又慢,好像在故意拖延与他相处的时间,又扑到了叶尘的怀里,踮起脚尖在他耳边亲昵道:“夫君,你早点回来。”说罢在叶尘的颈窝里深深吸了一口气。

    叶尘伸手轻轻在她肩背上抚摸了几下,昂首从卧房里走了出来。

    此时,叶尘脸上已经没有了温柔,有的只是萧杀之气!他把最柔软的地方压在心底,他很明白,当前大宋的形势,或者说这个天下,只有铁血才能捍卫他关心在意的东西!

    魏王和赵普已经对他动了杀机,他也曾想过直接出手全部将这些人杀了,扶持小皇子当皇帝,一了百了。但这样的话,势必会让朝廷百官元气大伤,要知道朝官已经死了不少了。另外,也势必会顾不上潘美,给其时间让其坐大,甚至在川蜀建国。

    而最主要的是,他已经看清自己这位皇子学生的性格,并不是说不适合当皇帝,而是他若是强行扶持赵德芳当皇帝,必然要杀了赵德昭,而在赵德昭出手伤害赵德芳之前,后者对自己哥哥依然充满浓浓亲情,这种情况之下,势必会让他与赵德芳之间产生隔阂。自己已经杀了一个要当皇帝的皇族晋王,若是再杀一个要当皇帝的魏王,不管赵德芳和他师生感情有多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隔阂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总有一天,会让他叶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要知道叶尘再强大,总是要死的,而人心也总是会变的。叶尘不能给自己一系的所有人和自己的后人家族埋下必死的祸根。

    为今之计,只有近快剿灭潘美的叛军,他才能再做一些事情………解决一些隐忧。

    想着这些事情,叶尘翻身上马,到了大门口,只见一百黑骑兵已经披甲上身整装待发,寇准、水儿、黑月和麻刚子,以及带着数百华夏卫驻守叶府的张大为在门口送行。两日前,晋王让人攻打叶府,半天时间,四百黑骑兵死了近百人,五百华夏卫死了近半。

    叶尘目光扫过几人,说道:“看好家里。”

    寇准一脸坚毅躬身称是,水儿一脸不舍。黑月、麻刚子和张大为早已单膝跪下称是。叶尘上马离去,一百黑骑兵不用招呼,便默默跟在叶尘身后。城门口保卫司司使和韩虎和胡三光还带着一千华夏卫等着他。此次出征,这一千华夏卫和一百黑骑兵便是叶尘的亲兵。

    …………

    …………

    城外,禁军校场。已是人山人海,旌旗飘扬,一片萧杀之色。五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

    朝阳初升,在秋天如血嫣红,五万人一起跪伏于地,呐喊震天响:“拜见大帅。”

    叶尘身份地位太高,且威名、凶名在外,即使因为前几天华夏卫府绑架了这些禁军将领的家属,叶尘与他们有些隔阂,但就因为这样,更没有人敢在身为此次出征统帅的叶尘面前有丝毫违背或者怠慢。试想一下,万一被祥符王或者华夏卫府误认为自己对祥符王不满,这得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叶尘检阅了大军,下令让大军开始做行军准备。然后召集数十武将在军营大堂内议事。人太多,有的坐满了椅子,有的只能站着。叶尘道:“诸部已集结完成?”

    各将陆续禀报。叶尘听罢点头,这时胡三光已经摆上了一张竖挂着的地图,叶尘说道:“出兵前最后一次议事,半个时辰之后,大军便开拔!此次作战,旨在神速奔袭,叛贼军中有我们密探,叛军行踪都在我们掌握之中。且他们每日准备劫掠的目标都会有密探提前报知。按照叛军行军速度,十天后,叛军会路过达州,过了达州便是蜀道,想要再劫掠粮草很难。所以叛军会攻下达州,劫掠足够多的粮草,才会进入蜀道。我们便要在十天之内,赶到达州,且还要在叛军攻下达州之前。”

    “昨日计划已经下发诸位,出动禁军总兵力五万,战马四万余匹,本帅已经决定带领两万骑兵,一人两马,提前轻装简行,除了必要的装备,别的东西一律不带。三万步兵随后赶来。”

    “行军路线:先到均州,走金州一路折向西南,然后直逼达州。全军只携带五天口粮,轻装至金州,休整一日。三司已经先行准备大军后勤;我们到达金州后会得到另外十天口粮补充,之后五天内奔袭至达州,平均日行军近八十里,本帅带两万骑兵都是精锐,一人又有战马两匹,应该能做到。到达后,会有巴州、达州等地厢军运粮驰援,所以粮草问题,大家不用担心。愿诸位共勉。”

    …………

    …………

    达州,久战之地,五代时后周和之后的大宋与后蜀在这里血战过不少次,现在这座州城的守将名叫李广武,麾下有两千地方禁军,八千厢军。

    李广武和曾尚飞一样,是六年前从后蜀投降大宋的一名降将。自投降过来之后,只在去年川蜀暴乱时,带兵剿过流寇、马贼。但这并不代表李广武带兵打仗的能力不行,而是因为李广武是降将,且当时投降太晚了一些,所以只能在大宋腹地守城,不能去前线征战沙场立功。

    这几年,李广武每次听说某个武将因为打北汉、南汉、南唐等战中立下大功,升了官,封了爵,便眼热不已,且心中后悔自己当年降宋若是早一些该有多好。

    此时李广武昂首挺胸,左手按剑,翘首站在达州城头,在风中深深吸了一口气。风中似乎传来了战争的气息,但眼下还什么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就在昨天,华夏卫府的密探已经以八百里加急快马绕路超越叛军,提前来到了达州,将一切告诉了达州知府王成雄和守将李广武。比起一脸担忧之极的知府王成雄,李广武激动的一晚上没有睡着觉。他感觉自己改变命运,立下大功,升官受爵的机会到了。

    “祥符王派人来说潘美肯定会带人攻打我达州,李将军认为是否可信。”王成雄一脸担忧的说道。

    气氛已经很紧张了,潘美的前锋人马距达州已不足三百里;李广武手里只有两千禁军能够拿得出手,至于八千厢军与禁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良久后,李广武转头道:“祥符王的判断没有错,潘美没有选择,他麾下四万多叛军若不想一半人饿死在蜀道上,便必须要在入川蜀地之前筹集足够的粮草,而如今达州、巴州一带这两日已经坚壁清野,将所有乡镇粮草运进了城内。潘美要想得到足够多的粮草,只有攻达我达州。”

    王成雄又叹了口气,继续担忧道:“这一战难呐!李将军手里只有两千禁军,我达州八千厢军平时几乎就没怎么训练过…………潘美后日即兵临城下,叛军足有四万多人,而且都是精锐。”

    李广武道:“潘美麾下叛军虽然有四万多人,但是据华夏卫府密探所说,士兵因为突然成为叛军,抛妻弃子,又没有粮草供应,即使潘美以沿路劫掠财物激烈士兵,但士气也必然不稳。只要我们咬牙拼死将第一天坚持下来,叛军士气必然会大减,我们再以全城之力,坚持七八天,祥符王便会带大军前来。到那个时候,便是你我建功立业之时。”

    “怎么算也是咱们的四五倍的兵力。”王成雄依然叹道。

    李广武用很肯定的语气道:“去年川蜀暴乱,本将有幸在祥符王麾下打过最后一仗,深知祥符王厉害,所以祥符王定会来救我们。”

    “倒是有可能,不过晋王刚诛,魏王刚入主皇城,京都局势不稳,就怕祥符王和大军被一些事情耽搁。”王成雄道。

    “从去年祥符王带两千人疾驰百里,夜袭八万流寇一事上,便可看出祥符王一定会抓住时机,绝对不会让叛军进入川蜀之后才来。更何况王大人不要忘了,祥符王最擅长的便是创造奇迹。”李广武摇摇头,若有所思道。

    王成雄仍旧执拗道:“祥符王万一没有及时带大军赶来,我们就彻底完了。”

    …………

    …………

    数日后,潘美兵临城下。李广武和王成雄闭门自守,坚守不出。潘美在城东十里地外扎营部署,既不靠近也不围城,围城兵力稍有不足。

    除了斥候在野地里时不时发生小规模冲突,两军尚未有交战的迹象。

    叛军营帐之中,许方义说道:“叶尘对华夏卫府武器司看守得极严,即使是在下当时也不能随意进入,这个方子,是我私自截留下火药,找人偷偷试验了近一年,才得出的方子。将军这些天找人准备火药,可办好了?”

    潘美道:“已经置办妥当,装满了八口大棺材。木炭很容易,硫磺多了就稍难,最不好搞到的是硝石。幸好我们一路所过村镇都是富庶之地,且遇见不少商队,否则还真不好找。”

    第二更送上,再次向兄弟们弱弱的求捧场和保底月票————————

第六百四十七章 虚惊一场

    (非常感谢‘流离de岁月’和‘轻轻的疯子’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年初叶尘在西北攻打夏州之战,半月破城,全靠武器司精研的火药。数日前晋王身死之日,皇城墙被炸毁,你我都亲眼所见。”许方义道:“达州城坚,我们兵力又不足,围攻是下下策。王成雄生性胆小怕死,我们可以一边设法派细作进去联络王成雄试试离间,一边准备拿火药炸城。”

    潘美道:“万一攻不破,最多只能等十天,十天之后,若是不能进入达州,只能看情况进入蜀道。”

    次日,潘美便有条不紊地开始部署攻城工事。士兵无不是精锐战士,但士气不稳,吃得不好,做起事来便有些有气无力。

    此外,潘美一路上还强行拉来了四千壮丁组成的乡勇,乡勇兵器自然远远不足,各种乡间斗殴的武器五花八门,完全没有甲胄。不过他们主要都是用来干活的。

    潘美没有打算让大军四面围攻达州。他们先把四万两千人分作三营,在城西两侧各驻一营;城东南距离城池五里地外驻骑兵四千。

    然后就驱赶壮丁在西门正面开始修藩篱沟壕,逐次推进至城下,三层工事;重兵设在东面。还有一些工匠正在营地上忙着干活打造投石车、云梯等各种工具。

    此时的达州城方圆数十里之内,所有能够用来人和马吃的东西都已被洗劫一空,还好时至秋天,正好是秋收之季,而前几日达州官府欲要坚壁清野,百姓以死相逼,不许烧了田地里面的粮食,结果便宜了叛军。否则潘美根本找不到支撑他们攻打九天的粮草。

    一时间达州城外的空旷地上,好像是修建大殿的建筑工地。“哗哗…………”的锯木头声音,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人们抬着木舂夯土的号子声…………响成一片,一派忙活的场面。

    两侧却是旌旗如云,一片人马列阵,按兵不动。遥望城楼上,几个武将在墙上走来走去,墙上也站了很多士卒,但守军不发一矢,因为无论什么武器都够不着城外的“建筑工地”。

    藩篱后面,八条地道已在悄悄地开挖,拿房屋、布幔和沟壕作为掩饰,不让达州城中的人看到地道在哪里。

    许方义骑马来到一个地道口子前看了一番,转身看见了过来视察的潘美,便策马上前道:“潘将军!等挖到最前面的藩篱时,就向上开孔,一是透气,二是为了确定位置;之后掘进至城下只有一百余步,中间再找有掩藏的地方开小孔,便不用担心方向太偏了。晚上悄悄找人拿绳子丈量城墙的路程,正好把地道挖到墙下。”

    潘美道:“打南唐之时,火药也曾用过,不过都是华夏卫府的人在做,其他人不让靠近。本帅也不是很清楚,若非许大人和本帅一道,不但造不出这火药,而且也不知道使用火药的战法。”

    “在下也只是看过华夏卫府的人用过,没有深入研学,记得看着是这样挖的,但应该都差不多。”许方义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说道:“挖地道藏火药,和以前‘穴攻’之道一样,穴攻还要挖进城里,挖得更远……军中懂穴攻的将领不在少数,还有别的讲究,比如木料支撑防坍塌,知道怎么挖就出不了错。”

    潘美道:“炸城之事,便由许大人来全权处理罢。”

    “那在下就领命了。”许方义拜道。

    …………

    …………

    晴天的下午,秋高气爽、高空十分明净,城下的地面上却是尘土弥漫。李广武站在城楼上仔细地观察下面的工事,叛军士气低靡,他狠不得带人主动出击袭营,又立下不世大功。但知道自己兵力不足,只能看着,等别人来攻。

    “叛军士气虽然不高,但是部署得十分严谨,潘美不愧是一代名将。”李广武头也不回地说。

    王成雄脸颊平削、五官端正,平时胡须一直很浅,打理得很精神,但这些天却已经没有心思顾这些,再加上这几天一直没有睡好觉,双眼布满血丝,一身的邋遢。此时听到潘美的名字,神情微微一变,说道:“听说潘美这奸贼在打南唐时,曾经几次下令屠城。”

    李广武不动声色,余光里已经把王成雄的神情尽收眼底。

    “王大人看那边…………”李广武遥指前方。

    王成雄道:“尘土太大了,什么都看不到。”

    “藩篱后面的新土,仔细看。”李广武道,“潘美让人挖地穴。”

    “穴攻?”王成雄皱眉道。

    李广武道:“穴攻太难,华夏卫府提前派来的几名金牌探子早有汇报,潘美让人一路收集配制火药所需材料,本将觉得潘美想要拿火药炸城。年初名闻天下的夏州之战,以及潘美带大军在短短不到三个月时间便打下南唐,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便是用火药炸开了城墙。据华夏卫府探子说华夏卫府原情报司司使许方义这个叛贼也在潘军中,显然他们已经得到华夏卫府的火药秘方…………”

    “咦,李将军知道的事真不少!本官对华夏卫府火药的恐怖倒也有所耳闻,却第一回听到这些的内情。”王成雄目光闪动,意有所指的说道。

    李广武道:“华夏卫府的金牌探子再三向本将保证,叛军不会成功,但事有万一,我手下的两千精锐会下了城墙,部署在城西大道上。王大人现在便让城内民夫百姓提前准备好各种修补城墙之物,万一被炸开了缺口,本将会率先快速堵缺口。然后王大人见机以最快的速度堵上缺口。”

    王成雄神色凝重无比,点头答应,表示深以为然。

    李广武又道:“如此一来,能否守住城池,就全靠本将麾下两千精锐。城池一破,生灵涂炭,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望王大人能够与本将共进退。”

    王成雄神色一凝,说道:“李将军放心,本官定会与将军共进退。”

    李广武听罢,心中微微松了口气,又说道:“王大人,你现在就要派人去把城西横大街、东西主道封了,并发告示,这两条路不再通行,挡了调兵路线者,就地正法!同时你开始准备就近拆迁一些房屋,砖石做为堵住城墙缺口之用。”

    王成雄神争肃然,说道:“事关重大,本官这就过去亲自部署。”

    …………

    …………

    八月中旬,达州。

    达州是由中原入蜀道必经之地,也是最后一站,历来都是战争多发地。

    现在达州再次笼罩在战争的烽火之中。

    正是枯水季节,达州城西河水缓缓流淌,河流东边巍峨的城楼和对岸重山叠嶂的山脉遥遥相望。城池的东面,尘雾蔽天,黄尘之中的战马、士卒如同腾云驾雾一般。

    弩炮、石弹在空中乱飞,木头摩擦的“叽咕声”、“砰砰”的撞击声,和人们的叫喊夹杂在一起,城墙上下一片嘈杂喧嚣。

    王成雄看着城下无数的攻城器械和蔽天的尘土,瞪圆双目说道:“今早叛军怎么不冲上来攻城了?难道要炸城了吗!”

    话音刚落,突然“哐”地一声大响,一枚大石头落到了城楼外的墙上,顿时碎石砖土飞溅,周围的几个士卒抱头躲避。“啊…………”一个士卒抱着大腿嘶声惨叫,“我的腿,我的腿…………”

    李广武看过去,转头对王成雄钊道:“我们准备充分,万一炸开了,只要两千精兵堵住缺口半天,便能够召集壮丁连夜修缮堵上。”

    王成雄皱眉道:“关键是朝廷援兵何时能来?四万多叛军围攻,咱们这点人能够守得住几天?”

    李广武沉吟不语。

    王成雄又道:“京都到达州近千里之遥,我们多半是等不到祥符王带着援军到来了,看来你我真要死在这里!”

    李广武脸上露出一丝强笑:“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一直就是我期待的结局,作为将军,还有比这更好的死法吗?”

    “李将军…………”王成雄脸上露出动容之色。

    李广武拍着李成雄的肩膀道:“祥符王要是不到,我便率麾下两千精兵出城决战,达州城何去何从…………便交给王大人全权掌握,本将绝不勉强。”

    就在这时,忽然“轰”地一声巨响,李广武和王成雄的脸色都是大变,身体一个踉跄,感到城墙似乎颤抖了。与此同时,东边靠城墙不远的位置土石飞溅,一大股白烟急速地冲了上来、直飞云霄。

    紧接着,只见城下藩篱前面又一股白烟平地冲起。硝烟急速腾飞,很快把半堵城墙都笼罩在硝烟之中,什么也看不见了。

    远远的惨叫声很快就穿了过来,李广武眺望远处,约两百步外的叛军工事内硝烟乱窜,雾茫茫之中许多人抱头鼠窜,战马惊慌失措,大量的马匹乱哄哄地飞奔。

    “城墙没塌?华夏卫府的金牌探子没有说错,叛军果然不会成功。”李广武片刻后喊道。

    周围很快被烟雾笼罩,“咳咳咳……”的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