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士子文人中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升化。

    而这件事情传到寻常百姓之中,人们认知中叶尘为武曲星下凡转变成武文武曲星同时加身,下凡于一身。叶尘名望、名气再次得到极大提升,在士林、在民间百姓中竟然一时无两。这一点却是叶尘本人都没有想到的。

    …………

    …………

    褪去了冬日的寒冷后,京城之中已经开始回暖,街角道旁,树木已经抽出翠绿的新叶,几只鸟儿鸣叫着,偶尔飞过天空。时间是上午,太阳躲在舒展开来的云层后方,暖洋洋的洒下它的光芒。叶府之中,吃过了早点的寇准开始读书。

    三天前深夜,半死迷宫中的叶尘醒了一次,刚好寇准在身边,叶尘想起春闱将至,便让寇准去参加科考。所以寇准这几天开始读书备考。

    今天一大早,华夏卫府内务司司使贾宪带着得知叶尘中毒垂死,从外地匆匆赶回来的冯刚、周鑫、吴志远三位内务司副司使来叶府看叶尘。这三位得知叶尘快要死了的消息之后,一边急急回开封,一边耗费万金从各地搜刮各种救命解毒的灵丹妙药,比如冯刚耗费五万两白银从高丽弄来了一株时龄超过三千年的人参王;周鑫耗费二十万贯拉了三大车的鹿茸;吴志远一万两黄金不知从什么地方买来一株时龄达五千年的何首乌。当然,除了这三种大补之药外,三位华夏卫府‘财神爷’还找来各种能够解毒药材。

    如此多好药,不管有没有用,鬼医都毫不客气的让人运进了半死迷宫之中。也正因为这些药材的原因,鬼医大方的给四人各自一枚解毒丸,有幸成为自皇帝陛下、曹彬、李君浩、白沧海等人之后见到了浑身渐渐开始发黑的叶尘。

    不过,池他们见到叶尘那一刻,却是骇了一大跳,不是被叶尘乌黑嘴唇和有些发黑身体以及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所吓着,而是不因为他们见到叶尘时,叶尘被放在一个大铁锅中,下面燃烧着小火,铁锅中是的冒着热气的某种药汁,看起来虽然不至于将人烫熟,但寻常人若是放在里面定会躺得皮开肉绽,惨不忍睹,可是叶尘却是一副极为享受的表情。

    在得知这近十天来,叶尘从未离开过这口大锅,而锅底的火也从未灭过之后,四人心底不由生出悲哀之意,因为他们突然想起这些天早有传言,叶尘每日泡在煮沸的药汤之中,才能续命,否则即刻便可死去。现在看来传言多有夸大,但显然这药汤中的温度也不低。

    四人双眸中早已噙满泪花,给叶尘跪了下去:“大人…………”

    盘坐在铁锅之中,只露个头的叶尘猛然睁开双眼,瞳孔在那瞬间变成了血色,但紧接着又恢复如常,只是贾宪等四人头刚好在这一瞬间低下,没有瞧见这一幕。

    叶尘目光扫过四人,笑了笑说道:“你们四个老家伙年龄都是我两倍左右,在我面前也不要扮演晚辈了。起了吧!别哭了。”

    四人红着双眼,慢慢止住哭声,只是神色之中的发自内心的悲伤之意却是越加明显。

    叶尘让四人分别简单汇报了内务司近一段时间内各自负责工作之后,给周鑫、冯刚、吴志远三人安排了几项任务,最后让贾宪将寇准参加春闱考试的事情安排办理一下,然后便让四人离去。

    …………

    …………

    今天第一更送上,正常三更,兄弟们不要错过————————

第五百五十五章 四件大事

    四人离开之后,鬼医从堆放药材库房中走出,来到大铁锅面前,随手将几种药材丢进铁锅中,又加了一些水,然后说道:“冯刚、吴志远和周鑫三人倒是拿来了一些好东西,那株长白山人参王比皇帝让人送来的还要好,还有那株何首乌药龄竟然长达五千年,简直是无价之宝,别的不说光是这两株灵药宝物便可让你多活十天时间。”

    叶尘刚才面见贾宪四人时的淡然神色已经被满脸抑郁所代替,此时长叹一口气,说道:“鬼老!你之前所说的办法到底有几成把握?”

    鬼医神色变得凝重,说道:“几成把握老夫也不好说,不过你也是通药理的人,我们不妨将整个过程分析一下。”

    说到这里,鬼医略微一顿,说道:“现在看来你小子到现在还没有死去,是因为藏在你心脏里面的黑血蛊母将所有侵入你心脉的毒素全部吞噬了的缘故。所以,此法第一步,先是以老夫精心调配的药浴和高温彻底唤醒长期陷入半沉睡状态的黑血蛊母,让黑血蛊母知道它的宿体已经濒临死亡,黑血蛊母自然会为保住宿体而将你体内剧毒全部吞噬。但黑血蛊母在吞噬毒素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将你的血吸干,这个过程中以你身体造血功能是来不及补充的,这就需要对你进行输血。并且在黑血蛊母将毒素彻底吸干的瞬间,想办法逼迫黑血蛊母从你体内主动钻出,因为黑血蛊母本身已经变成毒体,若是还留在你体内,迟早还会让你重新再感染此剧毒。”

    说到这里,鬼医叹了口气,说道:“这个过程中,第一步将陷入半沉睡状态的黑血蛊母唤醒老夫没有把握,只能听天由命。最后一步,将变成毒体的黑血蛊母逼出你体内,老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所以,若要算此法的成算是多少,老夫只能说不到一成。”

    叶尘闻言脸色阴郁,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突然想起一事,不由眼睛大亮,说道:“我想到一个办法可以将变成毒体的黑血蛊母逼出体外。”

    鬼医精神一振,问道:“什么办法?”

    叶尘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只是这个办法需要集齐阳日、阴月、天星三个玉佩才行。如今天星、阴月两枚玉佩在我手中,而阳日玉佩在太平教张无梦手中。”

    鬼医眉头蹙了起来,说道:“张无梦手中的东西不好抢啊!不过玉道香那丫头和清妍如今在契丹正在救契丹皇帝的命,玉道香拥有超一流的实力,又是契丹公主,此事由这两丫头去做再合适不过。”

    叶尘想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我让连继城带着十名金牌杀手前往契丹,再加上北府的人手相助玉儿和清妍。”

    …………

    …………

    农历二月末,春色渐浓,秦淮河畔,纷扬的柳絮夹在两岸的笙歌之中,也在盎然的春意里飞舞起来。

    清晨时分坐在闹市街头的酒楼上,常常可以看见不远处佳人街口来去的行人。这佳人街是金陵一处有名的青楼云集之地。这个时间段上,可以看见不少夜宿的男子从那边出来,有的在路上还在整理衣冠,也有神色比较仓皇的,大概有事,披着衣服一路飞奔,当然,这样的倒也不算多。

    这年月里,狎妓毕竟是件挺正常的事情,有的书生学子神清气爽地在街头与认识的朋友打招呼,随后勾肩搭背地议论一番昨夜又在哪位姑娘那登堂入室了,也有一脸正派如同正人君子的,儒雅风流的模样,看不出太多的端倪来。

    这时,一群衙役从此处最好的三座活最好的青楼中各自押送出一名哭哭啼啼的绝色女子,其中赫然是金陵城去年花魁大赛花魁白诗诗和排第五名和第七名的另外两名行首。

    与此同时,在金陵城另外五家顶尖青楼中发生着同样的一幕,金陵城包括花魁在内,八大行首全部被官府强行押送至一艘大船上。其中包括华夏卫府在金陵城据点香月楼的行首碧巧儿。

    契丹使臣耶律圳成功从南唐君臣手中骗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之后,还不知足,点名要金陵城八大行首。南唐君臣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了。至于八名绝色佳人自己是否愿意,没有任何南唐官员会去在乎。所谓金陵城八大行首,在南唐君臣面前和寻常青楼女子其实区别并不是很大,甚至在南唐所有官员看来,八名青楼女子能够在讨好契丹使臣中起到一些作用,是她们的荣幸,甚至有一批文人士子为此写诗作词将其看作是一段佳话。这事传到耶律圳耳中,自然又少不得骂这些南唐文人都是白痴。

    农历二月十五日,耶律圳一行以十一艘商船为掩护,带着一百五十两银子和五万匹丝绸,两千套盔甲兵器,以及八名绝色女子,在南唐官府全力掩护之下,从金陵城城外长江出发,向长江出海口行驶而去,他们要从海上绕行回契丹。

    …………

    …………

    大江帮总舵,议事厅。

    师爷躬身对坐于帮主宝座之上的刘金元说道:“帮主!契丹人已经从金陵出发,五十艘战船,两千兄弟已经准备妥当,何时动手。”

    刘金元摇了摇头,说道:“北府传来消息,耶律圳带着南唐朝廷给的这些银子和兵器、物资回去是要谋反的,我们为何要出手。”

    师爷眼睛一亮,说道:“帮主的意思是宋国大军眼看着就要攻伐南唐,这个时候最怕就是契丹数十万铁骑南下,若是契丹发生内乱,自然不暇顾及南边的事情。”

    刘金元神色凝重,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这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总司使大人所中之毒需要太平教张无梦手中阳日玉佩,张无梦和太平教本来就不好对付,但以我们华夏卫府如今的实力,若是全力以赴,不计牺牲,成算还是很大的,只是张无梦与契丹朝廷和皇室纠葛极深,对付张无梦,契丹朝廷肯定不会坐视无睹,契丹朝廷若是插手,要想从张无梦手中抢到东西,那就太难了。所以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便是契丹国发生内乱,而且是很大的内乱。”

    师爷说道:“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去让兄弟们撤了。只是碧巧儿也在耶律圳的船上。”

    刘金元说道:“想办法和碧巧儿取得联系,将我刚才所说话的全部告诉她,这丫头冰雪聪明,自然知道怎么取得耶律圳的信任和宠信。然后传信给北府司使萧秀明和刺杀司副使连继城,让他们知道碧巧儿的存在,他们互相之间自会见机行事。说不定碧巧儿在关键时刻,在契丹国为抢得阳日玉佩一事上能够发挥大的作用。”

    师爷闻言,眼睛越来越亮,恭敬称是,然后转身快速离去安排去了。

    …………

    …………

    时间过了二月中旬,下起雨来。

    距离清明还有一小段的时间,春日的冷雨将这世界洗得明净清澈,发芽的草木、含苞的蓓蕾,一点一滴的将这世界点缀得丰繁。

    随着大宋对南唐开战准备紧锣密鼓的准备,各地军队、粮草不断调动,大宋举国上下对于战争的热情看起来已经更加高涨,富商豪绅们对外呼吁早日收服南唐,可以让他们将生意更加方便的做到江南富庶之地,大赚特赚。而士子文人更是渴望南唐早日收服,多出一大批官位,更何况南唐那等好地方,不但富庶,而且百姓又向来平顺,文人荟萃之地,在这种地方当官正是文人最喜欢的地方。

    所以说,对于文人士子来说,这个冬末初春的开封城,是令得所有人趋之若鹜的一片地方。自过完春节之后,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文人学子便聚满了开封城。这些人中,有的是为了来年春闱提前过来的考生,有的则是因为知道朝廷要对南唐动兵的消息传出之后,因此进京跑官的。

    宋国建国十多年,前朝后周也重视文治,再加上以大宋自建国以来便以华夏正统自居,武力强大,吸引天下不少文人汇聚。因此,多年积累下来宋朝的书生其实已经不少,其中有功名者同样不少,即使这两年宋国先后收服北汉、南汉和吴越三国,但官位少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且在不断扩大。但如果南唐得以克复,立刻就可能多出一大批的位子,在这样的现状下,官位是绝对有跑一跑的必要的。

    文人聚集,除了令得京城的各个客栈一时间人满为患,也令得各种文会盛事不绝,青楼的生意一时间火爆异常。

    虽然在一些苛刻的文人看起来,大量歌功颂德的文字未免有千篇一律、难有创新的遗憾,但如此盛世,总还是值得称道的。

    而由于年前去年一年收服了南汉和吴越两国,而刚过年关西北又传来大胜,收服夏州,大患党项又被平定,再加上做成这几件千古留名大事的人是那位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作有《秦淮夜泊》、《忆家国》和《青玉案》这等千古绝唱的祥符郡王叶尘,以致于这段时间里开封流行的诗词风格,倒是比平日中豪迈了些许,书生们墨端笔尖,看来都也有了投笔从戎的班超之志了。

    第二更送上,还有第三更,兄弟们不要错过——————

第五百五十六章 吕馀庆的机遇

    只是人们每每提起这位年纪轻轻便已位极人臣,功高盖世,封有王爵之位的江南第一才子时多是一脸崇拜和向往,有那出身不凡,素有才名之人偶尔也会心中嫉妒一番。但总体上叶尘如今的名声在宋国已经一时无两,无人能比。

    若是在叶尘中毒之前,此种情况下,王悦风带领的御史台、参知政事吕馀庆等叶尘在朝堂上的仇敌定会在皇帝陛下面前告拥有叶尘不臣之心。但是,如今整个天下都知道叶尘已经快要死了,这个时候若是有人想对叶尘不利,那简直就捅了马蜂窝了,华夏卫府上下定会与其不死不休,更何况皇帝陛下也绝对不允许此事发生。

    此外,在华夏卫府情报司有意舆论引导之下,将王超之事引发这场对叶尘刺杀的事情选择性的传出了一些,人们都已经认定凶手是弥勒教和南唐朝廷所为。因为弥勒教和南唐朝廷害怕祥符郡王,害怕祥符郡王带兵收服南唐,所以才不择手段,三番两次的刺杀祥符郡王。

    华夏卫府情报司进行这样的舆论引导,却是皇帝陛下的意思,自然是为了借助叶尘在民间百姓、士子文人以及军中威望,让所有人都对攻伐南唐形成同仇敌忾的形势,从而让不管是各种战前准备,还是战时战场拼杀和后勤调配都能够事半功倍。总之,就是让‘天时’、‘地利’、‘人和’三样中的‘人和’达到极致。

    …………

    …………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波翻浪卷,奔腾咆哮,昼夜不息地滚滚东流。水面上,舟楫往返,樯橹穿梭,江风鼓满了一面面白色的船帆,就像千军万马中的无数面大纛,浮江而下,来去匆匆。

    自宋国要攻伐南唐消息传开之后,便在采石矶附近浩瀚喧嚣的江面上,有一艘船与这些运载货物和乘坐游客的航船大异其趣,这艘船是一叶扁舟,静静地在大江上漂荡着,若是不经意地看去,真像是颠簸在波峰浪谷间的一片树叶。

    这是一只钓船,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垂钓者头戴竹笠,手持钓竿,悠然自得地坐

    在船头垂钓。人们只见他时或将钓钩甩出,又轻轻地提竿挽线,却总不见他钓到一尾小鱼。若有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在他的船尾处,拴着一条细细的很难让人察觉的细绳,从江的南岸驶到北岸,过一阵子,再从北岸驶往南岸。当然,这位年轻的垂钓者多是在江面上航船行驶的高峰过去以后,他才驾船垂钓,而且一直是在采石矶畔来来往往,其他地方很少涉足。他连续在这里南来北往十几天,便突然不见了。

    开宝四年二月十五日,采石矶江畔这位神秘的钓翁,突然出现在大宋都城开封。只是如今的他已经卸掉了渔夫的打扮,头戴幞巾,身穿布衫,手持一柄纸扇,俨然

    一个儒雅倜傥的文人学士。

    此人最初的计划本来是想去求见名满天下祥符郡王叶尘,但听说叶尘中毒垂死,便改变目标,准备去求见宰相赵普或者晋王赵光义,只是他在一座酒楼上无意中听见几名士子暗中议论宰相和晋王不合,互相之间党系之争已经快要到了你死我活之地步。他细细思考之后,决定去见副相参知政事吕馀庆。

    二月十七日,他径直来到吕馀庆府上,要求面见吕馀庆,并胸有成竹地声称,自己有一个攻打南唐时可抵十万大军的成熟的计划要当面禀报给副相大人。

    听他说话口气甚大,而且极有把握,吕府门卫不敢怠慢,忙禀知吕馀庆。

    吕馀庆得知此事,大感兴趣,立即在便在家中见了他。

    经询问才得知,此人姓范名若水,是江南池州人士,南唐国落第举子。

    只是这范若水自幼聪颖好学,酷爱读书,立志要科举及第,振翮青云。有一年他参加了南唐的科举考试,文章和诗词作得花团锦簇一般,自以为必中无疑,谁知发榜之时却名落孙山。

    他一时傻了眼,心中沮丧懊恼,一连几天寝食无味,精神恍惚。他不相信,凭自

    己的满腹才学,竞不能金榜题名,一定是科场舞弊,考官们从中做了手脚。

    他不甘心就此沉沦,碌碌无为地终此一生。他决定上书朝廷,向皇上倾吐自己对治国安民、经邦济世的见解和看法。他认为,既然科举场上有舞弊行为,自己没有钱也不屑于去贿赂那些考官,那么走科考之路,就是考到两鬓飞霜,也仍是没有出路。这封上书,该是自己踏上仕途、跻身富贵的阶梯和敲门砖。他又知道,国主李煜乃当代诗词大家,精于文辞。因此,这封上书他颇下了一番工夫,述事说理,务求精当;遣词造句,尽力华美,真个是字斟句酌,罄心竭虑。他要让这封上书既政见深邃,又文采斐然,引起李煜的重视,一鸣惊人。

    孰料上书递上之后,却是泥牛人海,音信全无。他等了将近一年,竟然无任何答

    复,也不知是因为皇帝昏聩庸弱,对治国长策不感兴趣,还是因那些朝臣们嫉贤妒能,将自己的上书半路里截杀了。

    范若永彻底失望了,他对李煜这个国主,对南唐朝廷,对南唐的科举制度都失望了。

    他带着满腔怨恨离开了国都金陵。秉着‘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是金子到哪里都会闪光’的想法。他决心与这个腐朽昏暗的国家诀别,良臣择贤主而事。

    正在这个时候,他听说大宋准备攻打南唐,便想送一份厚礼给宋军。

    大宋要进攻南唐,长江天堑将是他们很难逾越的障碍。仅靠船帆抢渡,风高浪急,守军射杀,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马?他想到了浮桥,若是能在江面上架设一座浮桥,大军过江如履平地,那将会减少多少损失?

    于是他便扮成一个渔翁,在长江岸边踏勘,选择了采石江畔这段最佳的架桥位置。

    他于江上无船行驶的时候,驾着小舟装作钓鱼,在江面上南北穿梭数十个来回,用丝绳丈量出了江面的宽度,用钓钩测量出了不同地方江水的深度,同时也测量了每天不同时候江水的流速,数字都十分精确。

    现在,他把架设浮桥的计划、选址和这些精确无误的数字一起献给了吕馀庆。

    吕馀庆一听之下,认为这一计划可行,心中十分高兴,又带着几名门客详细研究后,准备在两日后崇政殿议对攻伐南唐事务时,将此计划拿出献给陛下,并且对范若水保证,不贪墨其功营,请陛下对其下旨封官。

    不料范若水却道:“晚生在南唐乃一落第举子,一介寒士,到宋廷却马上封官,岂不让天下士子笑我大宋无人?晚生只要大人帮忙在国子监要个宋国举人名额,参加此次陛下开科取士的科考,晚生愿以真才实学跃登龙门。若考不殁第,晚生无怨无悔,此生永为布衣。”

    吕馀庆心想,如此一来,自己便可独享此大功,不由心中大喜,但面上不露丝毫,叹道:“李煜号称江南大才子,却如此不知珍爱人才,岂不令天下士子寒心,贤人远避?”

    说到这里,他起身拍了拍范若水,说道道:“难得若水有如此高行雅量。既然这样,若水参加本朝科考一事便交给老夫去办,若水这些天安心在老夫府上住下学习文章,准备备考。”

    …………

    …………

    开宝四年,二月十九日。开封天气大好,风和日丽。

    今天,赵匡胤在崇政殿召集政事堂、枢密院两府重臣,以及所有涉及到攻伐南唐部衙主官对对南唐用兵一事,进行最后推衍和任务分配。除了赵普、吕馀庆、曹彬、沈义伦、罗公明、李君浩之外,晋王赵光义、魏王赵德昭和小皇子赵德芳也列席。

    赵匡胤行事极为务各严谨,这种涉及到攻伐一国大战的大事,他习惯于对每个部衙、甚至每个人所负责之事一一进行询问和交待安排。

    从枢密院各地调兵之事开始,先是曹彬代表枢军方进行了汇报,到最后赵匡胤基本没有过多补充,有曹彬和潘美、赵赞这样的老于战事的名将统一调度和具体统兵,的确不需要赵匡胤再有过多交待。不过他到最后想起华夏卫府送上来的情报,补充道:“给李继勋传信,告诉他攻伐南唐期间,北方大营一定要万分警惕,随时做好契丹大军南下的准备。”

    众人心中一震,但一看皇帝陛下神色轻松,便又松了口气,所有人都知道,大宋真正的敌人和威胁是拥有大军百万,骑兵三十万的契丹。

    等曹彬和沈义伦恭敬称是,退到一边之后。接下来,赵普代表政事堂对各地民夫征调,以及涉及到粮草供给的各路、州、县粮草准备情况进行了汇报。

    赵普乃是真正的能臣,虽然为人贪腐,但凡做大事向来滴水不漏,更何况这些年大宋常常对外用兵,大多都是由赵普一手负责这些事情,早已轻车熟路,也没有任何问题,不过最后皇帝陛下还是补充了一点:“政事堂下发文书给各路、州、县,在攻伐南唐期间要加强对民间管控,防止圣堂贼人和弥勒教妖僧蛊惑百姓生事,不要忘了,去年攻打南汉时,川蜀一地暴乱的教训。”

    第三更送上,求捧场,求月票————————

第五百五十七章 华夏卫府还可做三件事

    (非常感谢‘击水z三’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赵普心中凛然,暗自惭愧不已,心中有些后悔最近只想着如何对付晋王赵光义,竟然将这件事情没有提前想到,还要被陛下点出来,实在是与自己能相的身份不符。这样一边想着,赵普赶紧一边告罪,恭敬称是。

    之后,三司使罗公明就粮草筹备和运输,以及战事军饷翻三倍下发一事进行了汇报。财计这一块,整个大宋没有人比得了罗公明,和赵普一样同样是轻车熟路,只是赵匡胤深知打仗一事粮草的重要性,依然忍不住嘱咐了几句。

    等罗公明退到一边之后,赵匡胤看向李君浩,声音温和的说道:“李爱卿将华夏卫府各项准备事宜讲一下。”

    李君浩出班向赵匡胤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华夏卫府在大军攻伐南唐时,除了正常军情打探之外,还可做三件事情,让攻伐南唐之战事半功倍。”

    众人闻言无不精神一振,赵匡胤更是眼睛一亮,虽然对于打下南唐,现场所有人都很有信心,但若是能够少死一些人,少用一些时间,不管是两府、三司,还是皇帝陛下都极为愿意看到。毕竟每死一个人,大宋军队便损失一份力量,更何况大宋对战死战士抚血金向来极为丰厚,就拿寻常战士来说抚血金为三十贯,死一万人便代表三十万贯的钱。更不用说多打一天,十数万大军人、马要吃掉多少粮草,而战争期间官兵俸禄是发三倍的,每一日的消耗便是天文数字。而这个过程中,全国征调近百万民夫负责后勤粮草运输,这些民夫全是农民,将家中田地丢下,田地荒芜,每日的损失也是极大。总之,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打仗在某种程度上打得就是钱。

    华夏卫府自建立以来,在叶尘统领之下,所创造奇迹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所拿出来的好东西也不是一个两个了。虽然此时站在这里的不是叶尘,但所言之效果是一样的。

    赵匡胤笑着说道:“李爱卿快告诉朕是哪三件事情?”

    李君浩恭敬称是,然后说道:“自华夏卫府成立以来,总司使大人便让情报司在南唐各州县,以寻找把柄、威逼利诱等想尽一切办法劝降策反南唐官员,如今我大宋大军一旦向南唐开战,我华夏卫府情报司可以让南唐五个州城和四个县城守将和知府主动打开城门投降。”

    众人闻言,无不心中一跳,华夏卫府好大的手笔。

    当然也有不少人欣喜不已,南唐向来富庶,军队虽然战力不行,但城墙修建的向来墙高却又极为坚固,南唐大军即使再弱,按照宋军去年攻打南汉的经验损失,每打下一座县城,至少也要损失五百人左右,打下州城,损失一至两千人左右。五个州城和四个县城主动投降,这便代表宋军至少能够少损失近万人。单是此一项便是大功一件。

    赵匡胤长笑一声,说了声好,但紧接着想起叶尘如今垂死状态,脸上流露出悲伤之色,说道:“叶卿为了我大宋早日统一天下,所立之功勋无人能比,如今却被弥勒教和圣堂妖僧贼人所害,朕今日在此发誓,有生之年定要将弥勒教和圣堂一网打尽,绞杀一空,为叶卿报仇雪恨。”

    李君浩代叶尘谢恩之后,又接着说道:“陛下,臣所说第二件事情,是我华夏卫府武器司已经研究设计出一种浮桥,并且总司使大人这一年多派人详细勘测了长江各处深浅,已经在采石矶附近江域寻找到一条最适合此种浮桥铺设江段,只要将此种浮桥铺设江面,我军人马跨过长江,如履平地。”

    曹彬和沈义伦全身轰然一震,看向李君浩目光炽热,赵匡胤直接站了起来。眸露奇光。

    吕馀庆身体一个踉跄,差点没有栽倒在地,脸色已经异常难看,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话都没说出口,只是心中早已将叶尘祖宗八代骂了个遍。这在叶尘看来微不足道,在华夏卫府只是很寻常一件任务,但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功劳,这个功劳足以让他从现在伯爵爵位加封为侯爵。要知道他如今虽然贵为宋国副相————正二品的参知政事,但实际上也和大多数文人一样,或者说和任何一个朝代建国之初情况相似,爵位远远与官品不匹配,更无法与那些容易立下大功的武官相比。可是如今,他卯足了劲准备今天拿出的大功劳被华夏卫府一名司使以很平淡和理所当然的语气说了出来。自己大功泡汤,侯爵爵位眼看着远离自己而去不说,李君浩说起此事的那种神态给了他很大的刺激。原来这种在自己看来天大的功劳,在叶尘看来也只是随口吩咐给下属去办的一件小事。

    吕馀庆脸色变幻不定,已经由最初的异常难看变成了一片黯然,他被眼前一幕打击的不行,再加上叶尘如今快要死了,一直以来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对叶尘的仇恨,瞬间烟消云散。

    李君浩所说第三件事情,是华夏卫府武器司这近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