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一出,不仅在场的众人,旁边纱帘后的女子也是面面相觑,随后说话声便也响了起来。

    “竟然提前离场?”

    “他的身世的确很离奇悲惨…………”

    …………

    …………

    原本文无第一,诗作品评本没有标准,到了某个高度之后,人言占很大部分,这首《秦淮夜泊》虽然真是上佳,但却正好是刘瑾瑜最喜欢的风格,所以当场给予的评价非常之高。

    要知道,秦淮一夜,传出去的并非只有诗作,待到刘瑾瑜在诗会上对这首诗的评价传出去,结果如何,真是可想而知了。

    …………

    …………

    第三更送上,求捧场,求月票——————————

第四百一十章 岸边黑影

    (今天第三更,非常感谢老兄弟‘流离de岁月’再次慷慨捧场。)

    刘瑾瑜接过柳越泽递过来的宣纸,很随意的看了两眼,但紧接着眼睛一亮,神色中已经一片认真,口中念道:“秦淮夜泊…………官柳动秋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将这首诗念完,刘瑾瑜的双眼已经越来越亮,细细品味一阵之后,说道:“这首诗…………堪称上上品。当今天下,就属我唐国的文坛兴盛,但各种诗词不免追求繁复,穷尽变化。而今晚题目是秦淮河景,那便是不要出现任何‘河’、‘水’两字才为上佳。这首诗开头两句,写诗人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泊舟秦淮,春风拂柳,暮潮生岸,富于诗情画意,中间四句,正面写泊舟秦淮的所见所闻,是全诗的重心所在,也是全诗的精彩之处。新月楼台,双桥灯火,本为静景。着以‘见’字、‘上’即字,则化静为动。五六两句,‘朱箔’、‘紫箫’,备极华丽;‘隔岸’、‘临风’,更见飘渺之致;恍若蓬莱仙境。”

    “另外,从景物描写角度看,这几句诗也很有特点。首先,是位置经营之妙。诗人的视线从河岸楼台转到天空新月,接着又转到横跨秦淮河的小桥,转到河对岸的朱帘绣户。有近有远,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其次,造语十分讲究。如‘隔岸’、‘临风’,‘开朱箔’、‘弄紫箫’,佳人绰约的身影、优雅的体态历历如绘。诗的整个画面清丽秀俊,鲜明地表现了秦淮河的特点,但却又不带半点烟火气息。自大唐朝以来,诗文数百年的发展,意境深远大气的作品也有许多,然而到得这时,诸多诗词作品往往是走到穷尽辞工繁复变化的道路上,若能走回来,返璞归真的大家自然也有,或简或繁,自然各有特点。意境能到这首诗这个程度的却是寥寥无几。……好诗啊!”

    这时候主舫当中的众人有人对望几眼,有人喃喃重复着诗句,安静异常。其实若是其它的词句也就罢了,但叶尘抄的这首《秦淮夜泊》却是在中国文史上与唐代杜牧的《泊秦淮》并称与世,被称为历史上写秦淮河无数诗词中最好的两首。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的确是有着流传上千年都毫不褪色的魅力。此时在座众人算是以诗词为生,他们研究诗文几十年,有的甚至一辈子,或许没有刘瑾瑜评论这般精准,但也能够分辨出水准的。

    “不知这诗是那位大才子所作?”有人发问。

    写着这首诗词的宣纸此时已经传到柳家家主柳越泽手上,此时闻言,低头看去。只见在那笺纸左下方书有落款,赫然写了七个字。

    陈府。

    陈青。

    字仲舒。

    …………

    …………

    叶尘此时却已经不顾柳宗阳的劝阻,提前下了船舫,和一脸兴奋且又神色复杂的陈峰、陈俊坐着马车,向苏府赶去。

    就在之前,叶尘将好诗《秦淮夜泊》写完之后,突然透过窗户看见岸边有一道熟悉的黑影一闪而过。然后就心不在焉,只想着早早回家起来。

    柳家八连舫的主舫之上侧边舱房之中,参与表演的歌姬舞姬们正在一间间的房中化妆或休憩,柳舫诗会的主厅距离她们仅一板之隔,若是出了走廊,也可以在道口的纱帘后方看着这场聚会的进行。

    因为今晚上有吏部侍郎刘瑾瑜的出场,柳家是下了大价钱的,所以今晚能来参与这表演的,大都已是秦淮河畔有了一定名气的女子,多半有着各自的引人之处,甚至若是普通的诗会,她们其中的一个,也能挑起大局。

    这类诗会对她们来说,只是出去表演歌舞,只要有着出色的才艺,那也足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了,不过诗会上,主角毕竟不是她们。所以一个个姿态还算矜持,安安静静地扮演绿叶,润物细无声的让人记住。高傲和矜持只是手段,名气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东西。

    今夜到这里的名气最高的几名女子中有一个是香月楼的碧巧儿。香月楼是开业时间才半年多一些,但经营有方,发展迅猛,如今已经是金陵最顶尖的九家青楼中的一个。而碧巧儿正是香月楼的花魁。

    此时在房间之中,碧巧儿正捧着脸颊左右顾盼铜镜中花了妆后的样子,丫鬟莲儿也在旁边看着,口中倒在与自家小姐轻笑着交谈:“小姐,你方才出去表演的时候,那傅公子可是一直朝着你这边看呢,眼睛都没有眨过一下哦。”

    碧巧儿眸中深处有着对某事的忧色,此时叹了口气,微笑着瞟她一眼:“我出去表演,他们自是朝着我这边看,有什么奇怪的。倒是莲儿你,却只看见了傅公子一个人,让人好生奇怪。”

    “小姐啊,是真的嘛。”莲儿皱了一张小红脸表示着抗议,“他目不转睛呢!”

    “你若不是目不转睛地看他,又怎知他目不转睛地在看我。”碧巧儿继续笑着打趣,小丫鬟窘得嘴也撅了起来,决定不理她了,不过过得片刻,又靠了过来:“小姐,今夜这柳舫诗会的斗诗魁首,到底谁能拿到啊。”

    碧巧儿偏着头在发鬓间嵌上一朵小花:“文无第一,斗诗也没有真正的标准,哪里又有什么魁首了,你这丫头,就是爱问这些。”

    莲儿看出自家小姐有些心不在焉,左右看了两眼,压低声音,说道:“小姐!总司使大人难道真的死…………”

    “闭嘴!你的保密训练难道白训了吗?这些话在这样的场合下也能随便说出口。你想害死整个香月楼的人吗?”不等莲儿将话说完,碧巧儿便脸色微变,伸手将莲儿嘴捂住,然后樱桃般的红润嘴唇放在莲儿的耳朵旁,以蚊子飞舞的声音说道。

    碧巧儿的声音虽然小,但话语中的严厉依然让只有十五六岁的莲儿双眸中泪花浮现,低着头细细的说道:“小姐!我知道错了。”

    这时,碧巧的另外一名丫鬟从门口那儿过来:“小姐小姐,似乎又有好诗词了,我们去看看吧。”

    “哦?”碧巧儿在刹那间脸上堆满笑容,拉着擦干泪水,同样已经一脸笑意的莲儿一同出门,朝长廊门口纱帘那边过去,好几位各个青楼的女子都已经聚在了这边,碧巧儿过来之后,也附在那纱帘边观看,正听到那边传来“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的声音,先前刘瑾瑜已经读了一次,这是其中一位学子的第二次吟诵了。

    诗会的气氛到此时其实有些奇怪,稍稍安静了些,之前的盛况当中,大家作诗吟诗都很踊跃,言笑晏晏,这时候倒像是被某种气场给压制了一般。众人仍在回味着那首诗,随后这些女子也弄来了一张抄了那诗的笺纸,围在一起将全篇看了一遍,随后又看一遍,碧巧儿眸中异彩连连。

    “陈府,陈青,字仲舒,这是谁呀?”

    “没听说过啊…………”

    相对于外面那帮学子首先沉浸于诗词当中,这边的女子们在察觉到这诗词的意义后首先关心的便是它到底为何人所作,几人将那落款看了好几遍,彼此询问,却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这时候外面也已经有人问道:“大家觉得,此诗如何?”

    “这诗……”

    “这诗到底是何人所作?”

    一时间没有人说出评价,倒是有人在喃喃点头中隐隐说了“绝妙”,随后念诗那人便又拿起来念了落款:“陈府、陈青、宁仲舒,可有人知道此人是谁么?”

    一阵安静。

    “哪个陈府?”

    “柳舫诗会,应该是做丝绸生意的陈氏那个陈府吧!”

    “陈府虽然生意做得不小,但从未听说过有人拥有如此诗才啊…………”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议论纷纷,对于陈青这个名字,大家都是没人听过。

    柳越泽随后也只好叫来去外面送进诗的那人,结果进来的并非下人,而是柳家的那位举人柳宗阳。柳宗阳曾经受刘瑾瑜指点,算是刘瑾瑜的半个弟子,有些才华,进来之后,恭敬的向刘瑾瑜行过礼之手,方才笑着说起他知道的事情。最后并说到名叫陈青的书生已经提前离去。

    “哦!原来是吴越国苏州秀才,一个月前被宋国朝廷官府弄得家破人亡,才来金陵投奔亲戚来的。怪不得这首《秦淮夜泊》最后会有‘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这样的感慨。”

    这话一出,不仅在场的众人,旁边纱帘后的女子也是面面相觑,随后说话声便也响了起来。

    “竟然提前离场?”

    “他的身世的确很离奇悲惨…………”

    …………

    …………

    原本文无第一,诗作品评本没有标准,到了某个高度之后,人言占很大部分,这首《秦淮夜泊》虽然真是上佳,但却正好是刘瑾瑜最喜欢的风格,所以当场给予的评价非常之高。

    要知道,秦淮一夜,传出去的并非只有诗作,待到刘瑾瑜在诗会上对这首诗的评价传出去,结果如何,真是可想而知了。

    …………

    …………

    第三更送上,求捧场,求月票——————————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一真经

    (更的有些晚了,不好意思。)

    这个夜里金陵城中陆续发生的一切,自然在叶尘预知之中。不过,他提前退场,却并非是计划之中的事情。实是因为看见了那道梦魂牵绕的身影。

    时间过了亥时(后世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叶尘和喻清妍的卧室之中。一男两女,还没有睡。

    叶尘一脸尴尬,喻清妍羞红着脸,低着头始终不语。今晚上刚刚出现的绝色女子却是有些恼怒。她恼怒的自然是叶尘竟然和喻清妍已经同屋同床。更准确的说是喻清妍竟然在她之前与叶尘已经同屋同床。

    她就这样恼怒着,但却无法将恼怒的话说出口,只能这样瞪着叶尘。

    这女子自然便是原来圣堂的圣女,玉老魔之女玉道香,如今契丹的皓月公主。当然,她自始至终都是叶尘的小妾,只是二人不管是真正意义上的,还是如叶尘和喻清妍这些天这样还未突破那层关系的同房同床,玉道香都没有走到那一步。

    不知过了多久,玉道香说道:“两件事情。第一,给你带来了《太一真经》的下半卷,与你从陈景元那里得到的《太一真经》上半卷合起来修炼,可治好你丹田的问题。第二,我要带喻清妍去契丹。”

    关于修炼太一真经能够治好自己丹田的事情,叶尘在钱月禅那里就已经听说过,所以不意外,但玉道香竟然给他带来了下半部,却是让他大吃一惊。要知道这太一真经的下半卷可是一直在太平教张无梦手中。玉道香这一年多以来,虽然实力提升迅速,但依然不是张无梦的对手,更何况她如今没有了圣堂的帮助,单枪匹马又怎么可能从张无梦中手中将这半步太一真经抢过来。对此叶尘很疑惑。

    紧接着他听到玉道香所说第二件事情,先是想到玉道香因为喻清妍和自己同室同床而生气,所以想将喻清妍带得远远的。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以玉道香的性格,将喻清妍直接杀死或许还有一定可能,但大费周章的带到契丹去,那绝对是不会去做的。

    叶尘突然想起这些天从华夏卫府北府传过来有关契丹皇宫中的一些情报。其中提到契丹萧皇后为了给契丹皇帝治病,派出大量人手,南下中原,甚至不远千里前往江南寻找名医。还有北府司使,已经由吴姓改为萧姓的萧秀明在密报中提到过,玉道香是当今萧太后失散十八年的女儿皓月公主。这件事情牵扯极大,叶尘给任何人都没有说,并且严令萧秀明不可透露此消息给别人的同时,要尽可能动用北府力量,不要让大宋朝廷中的人知道契丹皓月公主便是叶尘小妾玉道香。

    想起这些事情,叶尘心中恍然,已经大体推测出玉道香是如何拿到这半部太一真经的。同时也隐隐猜测玉道香带喻清妍北上契丹,多半是要给契丹皇帝,玉道香的哥哥看病的。

    果然,不等叶尘继续推测,也不理会喻清妍脸色大变中胡思乱想,玉道香没好气的瞪了二人一眼,说道:“能从张无梦手中拿到这半部太一真经,是以治好契丹皇帝的病为条件的。鬼医肯定是请不动的,所以只能让喻清妍跟我去契丹给契丹皇帝治病。”

    叶尘听玉道香话语中并没有称契丹皇帝为哥哥,不由长松了口气,知道玉道香或许已经认同了突然多出来的哥哥母亲,但却是不会长期当那契丹皓月公主的。

    …………

    …………

    叶尘那首秦淮夜泊在柳舫诗会上大出风头的消息还没有传开,黑夜里的陈家大院里灯火星星点点,但却和平常一样一片安静,由于叶尘的小院另有院墙相隔,且平日间也不会过来什么人。丫鬟楚楚那边,喻清妍也特意交待不要让二楼。所以二楼一男两女独处一室,并不担心有心人会注意到什么。

    “今晚上我和叶郎睡。”玉道香说道。

    “喔!”叶尘有些茫然的答应一声。喻清妍抬头看了一眼叶尘,开始换新的被褥床单。

    玉道香自然不是寻常女人,之前因为她的父亲玉老魔等各种原因,她一直没有和叶尘同房,如今玉老魔死了,再加上去了一趟契丹认了母亲和哥哥,前些天在一线峰又差点与叶尘生离死别。这短短数月时间中各种经历,已经让她一些想法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今晚来见叶尘之后,看到叶尘和喻清妍竟然同房、同床一个月,受到了莫大的刺激。所以,将那两件要做的事情交待清楚,将太一真经拿出后,终于不顾少女的矜持,说出了上面那句话。

    只是玉道香虽然故作平静,甚至显得有些轻描淡写,但目光如炬的叶尘依然发现玉道香雪白的脖颈嫣红片片,说那句话时,身体也绷得有些紧。

    玉道香虽然不是寻常女子,但毕竟只是十八岁少女,可以想见,不管表面上表现得多么平常,但说出刚才那句话,心中定是已经羞得不行。

    喻清妍收拾完床铺之后,便一声不吭的出了卧室。卧室外间也要床铺,本是贴身丫鬟住的,小院唯一的一名丫鬟楚楚在楼下住,所以一直困着。这个时候刚好喻清妍可以用来睡觉。

    不提喻清妍在外间心中是何种复杂的心情,能否睡得着。屋内二人自是不会立刻就脱衣睡觉。

    书房中,叶尘坐在桌前,双眉微皱,正在看着那一个古朴的小册子。玉道香坐着对角那面,手里拿着另一本小册子在看,面色凝重。

    长久的沉默之后,二人极有默契地同时抬头,神色中都有凝重之意。

    终究还是叶尘先开的口:“玉儿,好像有些不对,这太一真经的上下两部不好修炼。”

    玉道香摇了摇头:“不是好像,也不是有些,这两门功法,完全相逆,根本无法练下去。”

    此时他们两个人手里拿的小册子,却是天下间极为珍贵的东西。正是太一真经上下卷。

    这上下两卷之前分别被太一道陈景元和太平教张无梦所有,而这两人则是这天下间屈指可数的半步先天强者。

    据说若是有人能够将太一真经上下两卷同时修炼所成,就会白日飞升。

    叶尘当然知道这是荒诞不经的传言,从来没有相信过。若是能晋升到先天境界,他还觉得稍微靠谱一些。只是,自从听了钱月禅死前给他所说有关先天境界的一些感悟之后,他也不认为单凭一部功法就可让人晋升至先天境界。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门功法本身,依然是天下武道修行者们狂热追求地妙诀。若是传出去,定是能够引起天下江湖武林一番血雨腥风。

    只是这一对年轻人在夜里就着灯光研究了半天,最后却得出了有些令人垂头丧气的结论。

    明明是同一种功法的上下卷,但里面内容的风格完全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而且隐隐相冲。

    二人对看一眼,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半响之后,叶尘挑眉说道:“不对,钱月禅说太一真经能够治好我的丹田,肯定不会无的放矢。喔!对了,玉儿你是从何处听说太一真经可以治好我的丹田?”

    “我以前听父亲说过,太一真经可治一切丹田之伤。”玉道香轻声说道,她本以为这太一真经可治好叶尘的丹田,可是没想到这上下卷竟然互相冲突,此时心中难免再次替叶尘担忧起来。又紧蹙秀眉道:“这太一真经功法怎么如此怪异,世上哪有这种完全阴阳两种极端属性真气修炼功法。”

    叶尘忽而翻开其中一页,眼中骤现笑意:“别急着感叹………这上面不是还写着双修之法吗?”

    玉道香皱眉说道:“性命双修,何为性命?本乎天者,谓之命,率乎己者,谓之性,以神为性,以心为命,神不内守,则性为心意所摇,心不内固,则命为声色所夺,不亡情,不化道,去而复回谓之反…………这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可是你如何练得?你整日周旋于华夏卫府差事和官场之上,哪里能找到离声色之境。哼!我…………我大可陪你双修,但以你现在的心境状态,肯定是要走火入魔的。”

    叶尘皱眉一想,摇了摇头,心想的确如此。便将这个诱人的念头暂时抛到了一边。

    “我再看看你的丹田经脉。”玉道香沉思半响之后,轻声说道。

    叶尘沉默地点点头,内观之术虽然细微,但有时候总是旁观者清,尤其是像玉道香这种境界的人,更是容易发现问题所在,以自己高妙的学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玉道香走到他的身后,也不见她怎么做势运功,那只右手便自然地贴到了叶尘地后背俞门穴上。

    书房内一阵无由风起,案上灯光忽明忽暗,空气里骤然出现了一阵极为柔顺的力量波动。

    玉道香闭着双眼,将体内的真气小心翼翼地传送到叶尘的体内,察看着他的丹田伤势。

    待会还有一更,兄弟们不要错过————————

第四百一十二章 ‘钱庄之战’的前奏

    许久之后,闭着双眼地玉道香眉头却是皱了起来,似乎遇到了什么古怪的情况。

    叶尘此时却没有什么感觉,只觉着浑身暖洋洋的,十分舒服,一股清晰的真气流在自己的腰后散后,迅疾传遍全身,就像是在洗木桶浴又像是在晒春日里的太阳,整个人的精神极为放松,竟似快要睡着了。

    忽然听着身后玉道香轻噫了一声,叶尘想也未想,眼帘未睁,打着呵欠问道:“怎么了?”

    玉道香平伏了一下微微喘息地胸脯,望着叶尘的眼神却变得怪异了起来:“还记得去年夏天,我们在永乐边城刚认识时,在那荒庙中发生在你身上的异变吗?”

    叶尘闻言一怔,说道:“当然记得,只是当时我被冰火两重天折磨的神志有些不清,具体发生了什么还真不知道。”

    玉道香此时脸上洋溢有喜色,说道:“你的身体特殊,这部太一真经正常人修炼不了,但你却是可以的。”

    玉道香先是千里下江南,后来恰逢叶尘在一线峰差点被圣堂炸山活埋,大怒之下,追杀圣堂那位与大长老玉枫关系最为亲密的七长老冯浩南足足近一个月,两人交手数十次,最后玉道香将冯浩南重伤,正准备击杀时,圣堂大批高手赶来,一番击战之后,玉道香受轻伤被迫退走,冯浩南侥幸活了下来。

    所以,玉道香这些天其实极为疲惫,弄清楚叶尘可以修炼太一真经,治好丹田的隐患之后,她心神一松,躺在床上很快就沉入了黑甜梦乡之中。

    而叶尘迫不及待的直接开始了修炼太一真经。

    …………

    …………

    柳舫诗会在叶尘匆匆离场之后,又进行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后半夜才结束。

    此时马车行驶在热闹稍稍渐褪的街道上,速度依旧很慢,街道上欢闹的人群拥挤依旧,火光从马车外映进来,刘瑾瑜想起今晚上那首‘秦淮夜泊’,心中甚是满意,本来以他的身份地位参加柳舫诗会还是有些掉价。只是今晚上能亲身驾临,却是有原因的。

    当然,表面上只是因为他碍不过柳家的面子。但实际上却是另有主因。

    吴越国已经没有了,但被吴越国王室一直掌控的吴越钱庄依然还在吴越王钱志尹手中。不管是因为江南钱庄与吴越钱庄一直以来的竞争关系,还是担心吴越钱庄会被大宋所用。圣堂都不能让吴越钱庄继续存在下去了。

    所以,近日圣堂准备对吴越钱庄及背后的几个商行动手。而这个动手却不是动以武力,是要以圣堂手中的江南钱庄和江南商行通守商业手段,或吞并,或挤垮吴越钱庄。

    吴越钱庄及背后的几大商行虽然比起江南钱庄和江南商行还有一定差距,但势力、财力也是非同小可,甚至相比寻常商人来说都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若想将其吃掉,并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事情。而做为江南钱庄真正的主事人之一,这件事情将会全权由刘瑾瑜负责。

    这些天在打探到吴越钱庄和其身后几大商行的大量情报的基础上,刘瑾瑜经过深思熟虑,召集心腹幕僚,最后制定了一个极为周密的计划。这个计划可行性很强,但却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即使以圣堂的富可敌国短时间内也拿不出这么多真金白银。

    本来若是以往,他大可暗中调动南唐国库银子,可是自从弥勒教主楼炎明渐渐控制朝堂之后,国主李煜在楼炎明的指示下,给户部派了不少颇为利害的新人过来。他知道,是楼炎明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这个时候他却是绝对不能动库银的。

    所以,万了能够万无一失的吃下吴越钱庄,他需要向柳家这样的巨富豪商调动大量的现银。而这才是他今晚破例来参加柳舫诗会的真正原因。实事上,他刚才与柳家家主柳越泽上岸分开时,两人已经谈好了这件事情,柳家答应拿出十五万两银子。并且也愿意柳家出面向吴越钱庄借贷十万两银子。同时,柳越泽也答应了刘瑾瑜,会奔走各大商家,以拉投资、囤积货物的名义,给他聚集不少于百万两的银子。

    不过,今晚上在柳舫诗会上能有《秦淮夜泊》这样上品诗词的出现,抛去今晚上的正事之外,也算是大为不虚此行了。至于写《秦淮夜泊》的那名书生,以他如今的地位,见一面自然是好,不见却也不算什么。单凭一首好诗只能吸引他的一些注意力,但还不至于让他去特意关注。

    同一时间,另一条街上,同样坐在马车中向柳园赶去的柳家家主柳越泽又看了一眼手中宣纸上那首《秦淮夜泊》,想到这首诗在明日传开之后,定会让柳舫诗会声势大涨,他不由心情大好。

    世人皆言商人逐利,地位一向处于社会的底层,即使如他们柳家这般富甲天下的商人大世家,虽然有钱也能解决不少问题,将地位提高一些,但是各种歧视仍然存在,每年大灾小灾,他们出钱出力,往往还得不了一个善名。

    他们柳家甚至耗费了大钱建了学堂,就是想让自家出一批文人,哪怕砸钱,至少也能进入士人之流。但这方面一直效果不佳,柳家最高也只出了柳宗阳这一个举人。若是放在如陈家这样一些中等商人世家,一个举人分量已经足够了。但以柳家这样顶尖大豪商,也只能说聊胜于无。

    但柳家每年花了大力气、大价钱操。弄的这柳舫诗会,眼下却有了一定的成果,算是帮着他们柳家半只脚踏入士人的阶层了,只是另外半只脚也想上去仍然有一段距离,如今柳舫诗会一经别人提起,在一些真正大儒才子眼中就首先想到恐怕依然是暴发户的气息。但若他们柳舫诗会有一首极佳的诗词出品,给他们柳舫诗会,乃至柳家所带来的好处,却是寻常人难以想像到的。

    至于今晚上答应刘瑾瑜的那些事情,虽然牵扯的银子即使以他们柳家也是掏空了现银,并且还要他们柳家在中间担保借贷和聚银。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将自家身家大半全部押在刘瑾瑜身上。但是他却并不担心,因为刘瑾瑜是以南唐朝廷要对付吴越钱庄的名义请他们柳家帮忙的。在江南地界上以南唐一国之力对付一个失去国家支撑的吴越钱庄,他不认为会有什么问题。甚至柳越泽将此事看成了柳家能够真正步入南唐高层的机会,实事上,刘瑾瑜也答应了他在事后会给柳宗阳谋个从六品的实缺位置。

    再次确定答应刘瑾瑜的事情没有什么问题之后,柳越泽便将此事暂时抛之脑后。想了想,他揭开车窗帘,对旁边骑马跟着的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说道:“现在便去通知我们柳家麾下十七家青楼,让里面姑娘传唱这首秦淮夜伯,然后明天天一亮,便安排人将今晚上诗会上出现的秦淮夜伯及刘公的评语在金陵大肆宣传。还有,明日让宗阳去陈府拜访那陈青,让他试试陈青的深浅,若这首诗真是那陈青自己所做,便高俸聘请陈青做远儿他们的客卿老师。”

    管家神色并不意外,恭敬称是,然后离去。这种事情柳家不是第一次做,管家一直负责此事,也算是轻车熟路,只不过今晚上这首秦淮夜泊的水准显然要比以往那些好诗还要高上好几个层次。

    金陵城中每天晚上都会有诸多新出炉的诗词在城中传来传去,秦淮夜泊自是上佳之作,但真要引起轰动或得到冠绝今夜的美名,暂时还是不可能的。柳舫诗会那边刘瑾瑜的那些评语还未传出来,普通人眼中,顶尖的诗词大抵都是相差无几,在一般人看来,这诗固然好,但与金陵成名的那些才子所做诗词比起来,或许也只是相仿,或者因为这些才子以往已经拥有的名气,而陈家那位身世悲苦的秀才之前毫无名气,从而致使他们会将这秦淮夜泊看得稍差一点也说不定,也只有那些真正才学渊博之人,才能清晰察觉出这首词作的隽永深远与返璞归真,感受到明显的差距。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