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晒糯蠛沟拿种螅庑┳し佬陆陌似烀晒乓捕及炎约旱钠烊松矸荻谝槐撸旧厦挥腥嗽谧匪嫖髑寤实坜仍}了。

    而现在李鸿章所辖的明军控制之下的地盘,不过是东疆的哈密、巴里坤、古城、吐鲁番和北疆的迪化州等地。还不到整个新疆地盘的四分之一(当然是清代地图上面的地盘了)。而且这些地盘都是被太平军蹂躏的最厉害的地方,居民被杀戮裹挟了大半。剩下的人对同为汉家政权的大明也没有一分钱好感,明军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开进新疆的。

    公元1854年5月1日。大队大队的明军官兵,出现在巩宁的街头。比他们早到个把月的太平军,肩扛洋枪,头裹红布,军容肃整。已经让人觉得气势惊人了。但是现在赶来的明军,更是比太平军看上去还精锐数倍!

    任何时候,穿着同一服色的精壮汉子,行进在街头整齐前进,那气势都是惊人的。更不用说这些身穿统一的西式军服,背着一色的背包,肩扛上了刺刀的洋枪,脚下都是漆黑军靴的上万精兵行军的洪流!

    这支部队,每一个官兵身上都是锐气十足,队伍迎面而来给人的感觉,就是真正的百战精锐,尸山血海里出来的杀神!是一路从广东杀到东北,再从中原杀到新疆的强兵。让那些有异心的人们,看着他们的身影就不由发抖颤栗!

    带领他们来到巩宁的李鸿章当然知道这种感觉是错误的,和他一起入疆的明军第16军是不折不扣的新建番号,从来没有打过仗。现在这样的气势,完全是靠队列训练摆出来的架子。

    而他之所以要让这些战士摆出一副杀神的唬人模样,就是为了震慑!为了让这里向来桀骜难驯的百姓用敬畏匍匐的眼光来看待大明!并不是因为李鸿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铁血主义者,而是因为没有办法。

    大明帝国的财政状况根本不允许在新疆实行任何绥靖和怀柔政策。而且新疆开发公司很快将会成立,来自汉地的移民将要在新疆建立起武装的集体农庄!在这之前,新疆总督府必须初步恢复新疆的社会秩序。

    所以明军每到一地,都会举行这种气势惊人的入城式!既然没有施恩的条件,那就让人们感到恐惧吧!

    大军行进之下,整个巩宁安静无声。上万人整齐的动作。起落都是一个声音的军靴敲击地面,让整个城市都震惊,都在发抖。因为太平天国的离开,才稍稍惊魂定下的巩宁百姓们都躲进了残破的建筑物里面,呆呆地看着这股可怕的军人洪流。

    ……

    “公爷,有今日这番震慑,迪化州当有三个月的安泰吧?”

    在一万明军浩浩荡荡开进巩宁州的时候,李鸿章早已经到了自己的总督衙门里面,正在和几个手底下人谈事情呢。

    现在的新疆总督衙门几乎和哈萨克汗国内阁府重叠,在中亚大战分出胜负之前,李鸿章和他的汗国内阁府根本不可能就任,朱济世干脆就先让他们料理新疆的事情了。在李鸿章这个哈萨克汗国的一把手之下,朱济世还给他配了两个副手,还是一文一武。

    武的是潘鼎新,也是李系淮军出身的将领,秀才出身(历史上是举人),投笔从戎跟随李家父子在安徽练兵,李鸿章父子归明后,他又保送皇家陆军军校,现在是陆军第16军军长兼新疆总兵。

    文的是副总督袁甲三,他在北京被太平军攻陷之后就和大明朝廷勾搭上了。在奕欣投降明朝当了渤海公以后就顺理成章当了大明臣子,在大明和太平天国的争斗中出力颇多。之后一直在河南当地方官,在安抚地方、治理黄淮、招募移民等各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是个办事情的官员,所以才高升到新疆来当副总督。现在和李鸿章说话的,就是袁甲三。

    看着五短身材的矮胖子袁甲三,李鸿章含笑点了点头:“午桥兄的看法和我差不多,不过有三个月时间也够了。”

    一旁有儒将之称的潘鼎新摇摇头:“公爷,天山南北都是不归王化的蛮夷,末将的这个军还有一个师镇着河西,能用在新疆的兵马不过三万。而且补给困难,粮弹两缺,想要在三个月内讨平不诸夷可不容易。”

    李鸿章一笑,要是朱皇帝想要用武力讨平新疆,就不会派他李鸿章过来了。他虽然练过兵也带过兵,但毕竟不是什么名将,大明朝廷里面比他能打的可是车载斗量。

    他笑了笑道:“讨平诸夷不易,以夷斗夷却不难。七个和卓、一堆蒙古、英法二列强、西域三汗国还有一个藏王僧格林沁,真个是乱成一锅粥了!琴轩(潘鼎新),你的兵只管守住迪化州、吐鲁番和哈密就成,其他的事情,我自有办法……现在这些蛮夷已经被我天朝大军打怕了,正好是可以为我所惑的时候,我要让他们自己打起来,我天朝做个渔翁。”(未完待续。。)

第813章 瑞兽草泥马 又是第一更

    继续爆发中!今天还是六更,先上第一更,求月票!

    “皇上,您瞧它多可爱啊……”

    德川明子的肚子已经隆起来了,身子也有些发胖,不过却没有整日躺在床上保胎。朱济世对她也是疼爱,到底是十三岁就纳入房纬从萝莉养成的,这份感情还是颇深的。所以一有机会就会抽空来配她在园子里走一圈活得一下,这对她日后生产是极有好处的。

    而今儿朱济世更是比往日早到了长春园西湖边上,而且心情还相当不错。斋桑泊大捷的消息已经到了,兼任新疆总督的李鸿章也给自己报了喜讯。

    前者是歼灭俄军10000人,八旗军8000人的大喜。经此一战,大明在哈萨克草原东部的优势已经完全确立。两个关键性的堡垒,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和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也都被明军夺取,额尔济斯河中下游,可以说完全被大明帝国所控制了。另外,石达开还在电报中汇报了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攻坚的战法,提出充分利用贝色麦来复枪的远射程和德莱塞击针枪的高速,以及淀粉炮弹的巨大毁伤力强攻堡垒的方法。这显然对明军在西伯利亚的堡垒攻坚战是极有参考价值的。

    而刚刚开张的新疆总督府也给朱皇帝送来了好消息,新疆的抚局初成!土尔扈特、和硕特蒙古、伊犁蒙古(原伊犁驻防蒙古)都愿意循着漠南、漠北蒙古的例子,尊朱皇帝为腾格里大汗,献上九白之贡和各部美女。并且奉大汗号令行事。这意味着朱济世在新疆多了至少十万控弦之士!

    此外。让朱济世感到意外的是。李鸿章还招抚了盘踞南疆的七和卓,答应册封他们为喀什噶尔、叶儿羌、库车、阿克苏、乌苏和东西和阗的伯克——不过李鸿章在密电中向朱济世保证,七和卓在南疆的统治不会超过3年,他有把握让七和卓自相残杀,最后完全扑灭了事!而且扑灭七和卓之战也用不着明军出手,由十万蒙古“控弦之士”去料理就足够了……

    两大喜讯相加,朱济世的心情自然大悦。这时那位被朱皇帝收为选侍还兼任御前侍卫的小千叶美人又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德川幕府的巴塔哥尼亚奉行所给德川明子和朱济世送来了几个“瑞兽”,明子极为喜欢。想请朱济世一块儿去观赏。

    “这个是……草泥马?”

    正在长春园西湖边的草坪上悠闲遛弯的是长相呆呆萌萌的动物,脑袋、身体和四肢看着有点圆圆的,给人一种毛茸茸的感觉,特别好玩。对于这个动物,朱皇帝并不陌生,正是日后名震天朝网络的十大神兽之一的草泥马!

    “草……草泥马?”德川明子美眸一转,愣愣地看着朱皇帝。“皇上叫它们草泥马?”

    “呃,朕游历欧洲时曾经在一本介绍南美风物的古书上见过这种动物,那本书上就将之命名为草泥马。朕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明子。你说呢?”朱皇帝一本正经地道。那几头正在遛弯的神兽这时纷纷扬起脖子,萌萌地望着刚刚给它们赐名的朱大皇帝。

    “啊。那就叫草泥马吧?”明子撅了下嘴。这个名字实在太难听了!这么可爱的动物怎么能叫……草泥马呢?听着怎么像是在骂人啊!

    “唔,样子颇是可爱,明子……能不能让巴塔哥尼亚奉行所再多送些,给皇后和玛丽亚她们玩赏一下?”

    听朱济世的口气,显然是把草泥马当成了个宠物。德川明子微微笑了笑:“皇上,这……草泥马并非是单纯的宠物,而是日本开拓巴塔哥尼亚的关键。”

    养草泥马?

    “皇上,草泥马的毛可是比羊毛更优越,非常适合编织。在巴塔哥尼亚和智利、阿根廷就有一些印第安人在饲养草泥马。在印加帝国时代,草泥马是当地最有价值的产物,国家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草泥马的饲养的选种。不过在西班牙人到达南美之后,草泥马的数量下降了90%以上,只有比较偏僻荒凉的地区才存在这种动物。根据巴塔哥尼亚奉行所的报告,草泥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也不需要太大的草场。而且草泥马的肉还可以食用,据说非常美味……”

    德川明子笑着给朱皇帝介绍起草泥马的各种情况来了。

    原来处到巴塔哥尼亚的日本移民就是靠吃草泥马和海里面的鱼虾活下来的,他们还从巴塔哥尼亚的印第安人那里学到饲养草泥马和用草泥马毛纺织的本事。而且他们还认为,草泥马是一种相当有经济价值的产毛动物,草泥马毛不比羊毛差,产量又高,这种动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也强,对食物的要求不高。

    “又能吃,又能剪毛,对草场的要求也不高……听上去是个好东西。那要多弄些过来,在木兰围场上养个几百头。对了,草泥马繁殖起来快吗?”

    “不快,一年只产一仔,而且怀孕期长达近一年。”

    “好像少了一点。”朱济世皱了皱眉。一年只能怀一胎,一胎才生一只,怪不得西班牙人没有去大规模饲养草泥马。

    “不过这是我们在巴塔哥尼亚获得的第一种特产。”

    说着话,明子还递给朱济世一条编织得非常精美的草泥马毛围巾,朱济世拿在手里摸了摸,手感的确不错。

    “嗯,摸起来不错。”朱济世将围巾亲自带到了德川明子的玉颈上,“除了草泥马,巴塔哥尼亚还有别的好东西吗?”

    “还有木材和渔业资源,在靠近安第斯山脉的地方存在大片原始森林,而且巴塔哥尼亚的海岸线很长,那里有名贵的鳕鱼、鲑鱼、鳟鱼以及抹香鲸。”

    “哦,是个好地方啊。”朱济世笑了笑。地方是很好,有森林、有草原、有草泥马、有鱼,地底下应该还有很多宝贵的资源。不过开发起来也的确费劲儿,眼下的经济价值又不高——木材得运到欧洲和东亚才能卖出好价钱,估计连运费都出不来;草泥马又不能生养,要扩大种群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鱼倒是捞上来就可以吃,不过这个时代没有冰箱,根本不可能把鳕鱼、鳟鱼、鲑鱼卖去欧洲,只有抹香鲸还有点意思;至于地下的资源,100年以后再说吧。

    “皇上,这个巴塔哥尼亚好是好,但是开发起来很困难……”明子咬着红唇,眨着明眸看着朱皇帝,这意思是不言而喻的。

    “不是有草泥马吗?”朱皇帝打着哈哈,现在皇帝家也没余粮啊。不过办法还是要帮着想的,朱济世思索着说:“可以大力发展草泥马养殖,呃,就这样了,可以把草泥马当成一个产业来做。”

    朱济世牵着德川明子的小手在草坪上漫步,眼睛却盯着萌态毕露的神兽,怎么让神兽毛变成财源滚滚的好东西呢?这玩意儿的产量大概不会高,5年内,日本人能在巴塔哥尼亚养上五万匹草泥马就是奇迹了。一匹草泥马一年也就是两三公斤毛,五万匹也就是十几万公斤,这点产量也不可能工业化啊。

    “一定要让草泥马毛制品变成全欧洲贵妇最爱的奢侈品!”朱济世抬手指了指那几头毛茸茸的草泥马,“回头让人把它们的毛都剪了,送到欧门——恩格斯公司去。让他们的工程师好好研究一下。”

    “可是……皇上,怎么才能让草泥马毛变成欧洲贵妇们的最爱呢?”

    “这个好办。”朱济世笑了笑,“朕可是认得不少欧洲的女王、王后和公主的……”(未完待续。。)

第814章 墨西哥的未来女皇 第二更

    第二更奉上,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

    这次日本德川幕府的新日本(巴塔哥尼亚)奉行所敬献给德川明子的特产品,除了十二对草泥马神兽之外,还有两匹草泥马毛编制呢绒——都是巴塔哥尼亚的印第安人手工制作的,在印加帝国时代,这可是贵族才能享用的高档衣料。不过德川明子并不喜欢呢绒,她穿得都是最好的“西阵织”绸缎所作的和服。所以这两匹草泥马呢绒就给了朱济世拿去试行情了。

    5月2日,在得到草泥马毛呢绒的第二天,朱济世就去了香山静宜园,将其中的一匹亲手送给了住在这里的马蒂尔德。波拿巴。

    马蒂尔德。波拿巴就是那种特别能花钱的欧洲贵妇的代表,后世的世界第一珠宝品牌卡迪亚就是她捧起来的!在这个时代的欧洲,这些法国贵妇基本上就代表着顶尖的品味和奢侈——不管在这个时代还是在后世,大部分的男人看到这些词语肯定要滴冷汗的,当然朱济世是不在乎的。

    “草泥马毛?摸上去不错,似乎比羊毛好一些,做工有些粗糙……”马蒂尔德。波拿巴说着,看了看一脸期待表情的朱皇帝,“杰森,只要你希望,我能让它在全欧洲流行起来的。”

    朱济世满意地笑了起来,他可在这个女人身上花了不少钱啦,如果能让她把草泥马毛变成一件财源滚滚的贸易品,倒也是不亏本了。

    “这不过是一件小事。”马蒂尔德。波拿巴忽然有些歉意地看了朱皇帝一眼,“有件事情难以启齿……法国大使馆刚刚给我送来了法国皇帝的电报。”

    “拿破仑三世的电报?什么事情?”

    “同墨西哥有关。”

    “墨西哥?他同意支持你当墨西哥女皇了?”

    马蒂尔德。波拿巴点点头。秀眉却蹙了起来:“光有他支持可不行。他还说服了西班牙的伊莎贝拉二世。但是西班牙女王却想让自己的女儿伊莎贝拉公主成为未来的墨西哥皇后……”

    “怎么啦?”朱济世看出马蒂尔德是欲言又止。

    “而且我需要立亨利王子为墨西哥皇储,这也是伊莎贝拉二世的要求。”

    “等等,亨利王子是……”

    “是亨利。波拿巴。所以他和您女儿的婚事只能搁浅,不过法国皇帝同意让一位波拿巴家族的王子来取代亨利。”

    “不行,”朱济世似乎有些不快,“朕要一名波拿巴家族的公主成为未来的阿拉斯加女王。”

    波拿巴家族出公主,那皇子当然要朱济世出了。从对方人的观点看来,这是朱明王朝入主了阿拉斯加王国。

    “好的!”未来的墨西哥女王微笑了起来。“路易一定会接受这个条件的,波拿巴家族可有好多漂亮的公主殿下呢。”

    “还有一件事情,”马蒂尔德用有些醋意的声音说道,“你在欧洲的那位老相好奥尔加。尼古拉耶夫娜要来中国了,她可是一位难得的美人儿啊。”

    “奥尔加,沙皇的女儿?”朱济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这位俄国女大公的倩影。说实在的,这个女人在朱济世所有谁过的欧洲女人中是可以排到前三名的。

    “是的,和她的丈夫符腾堡王储一起来中国访问,您的外交部侍郎吴春秋侯爵已经代表您发出邀请了。”

    “他们是代表沙皇的?”朱济世还没有得到吴春秋的电报,显然法国人拥有更加高效的通讯线路——为了得到关于东方战场的第一手情报。法国人让土耳其人在自己的国土上拉了一条军用电报线。从而节省了不少时间。

    “当然,不过这也是一个再续前缘的机会。不是吗?”马蒂尔德笑吟吟地看着朱皇帝。

    “她是和丈夫一起来的,会在4月底启程,在出席完奥地利皇帝的婚礼之后。”

    马蒂尔德摁了一额头,咯咯笑道:“杰森,忘了告诉你了,那位符腾堡王储对女人没有一点兴趣,他……他的外表虽然非常阳刚,但是他的灵魂却是属于女性的。”

    “什么?”

    “符腾堡王储喜欢的是男人!”

    “开玩笑吧?你怎么知道的?”

    马蒂尔德耸耸香肩笑道:“我当然知道了,符腾堡王室也是我家啊,我母亲是符腾堡女公爵,那位王储是我的表弟,实际上我们还是好姐妹呢。”

    “啊?”朱济世夸张地大叫,佯装出了甚是惊讶的表情,其实他对符腾堡王储的性取向没有一点兴趣。他关心的,只是奥尔加。尼古拉耶夫娜女大公的秘密使命。她会在4月底离开欧洲,路上至少半年,10月底或是11月抵达中国。这时中亚和西伯利亚的战事因为气候原因已经停止,倒是一个进行半场休息顺便谈判的时候了。

    马蒂尔德也收敛住了笑容,认真地道:“法国皇帝希望知道你的底线,同俄国进行谈判的底线……他估计到今年冬天,欧洲就会展开一轮外交谈判了。”

    朱济世的眉毛一跳:“那么快?拿破仑三世怎么说的,外交谈判会有结果吗?”

    “这取决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马蒂尔德静静回答,“因为对法国来说,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就是粉碎维也纳体系,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成了。”

    朱济世沉吟着:“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大明很有可能单独应付俄国?”

    “正是!”马蒂尔德含情脉脉地看着朱皇帝,“但是尼古拉一世是个非常顽固的人,非常非常顽固。”

    马蒂尔德虽然不是什么“床上政治家”,但是她非常了解俄国人和沙皇,因为她的前夫就是一位俄国银行家,经常出入彼得堡宫廷,她本人和尼古拉一世也挺熟悉。知道这个沙皇是个有着花岗岩脑袋和钢铁般意志的糊涂蛋。

    “尼古拉一世认准的目标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这一点任何一个在彼得堡生活过的大人物都知道。”

    马蒂尔德眨了眨眼睛,露出了狡诘的表情,“杰森,如果你想让战争持续到1855年,那么明军在1854年内就不能在哈萨克汗国境内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另外,你还要想方设法欺骗奥尔加。尼古拉耶夫娜,让她相信你急于结束战争。”

    朱济世皱着眉头:“如果中亚战场陷入僵局,而朕又急于结束战争,那么尼古拉一世就会认为东线尚可维持?”

    “是的,我的陛下。据我所知,尼古拉一世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非常容易被人利用和欺骗。在1850年他就被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利用,以武力威逼普鲁士签订奥尔米茨条约。这一次,他又上了我的堂兄拿破仑三世的当,让俄国陷入被七国围攻的困局。不过这位沙皇陛下不是一个肯轻易认输的男人,只要给他一点希望,他就是赌上性命也会打到底。”

    朱济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相同的话,玛丽亚。克莱门蒂娜也和他说过。“嗯,朕知道了……朕会让沙皇以为他东线尚可维持的。”

    他在心里面盘算开了。东线的主战场有两个,一个是西伯利亚,一个是中亚。如果大明在贝加尔湖东岸取得优势,应该没有突破沙皇的心理底线。也就是说,伊尔库茨克要塞不是1854年的目标。而在中亚战场上,明军应该巩固额尔济斯河中下游的优势,建立一系列的城堡要塞,同时让西迁的蒙古牧民在额尔济世河东岸和斋桑泊周围建立牧场。而明军在中亚战场上的主力,应该运用于三汗国地区——那里不是俄国领土,而且还涉及到同英国还有太平天国的利益纠葛……(未完待续。。)

第815章 东学党 第三更,求月票

    1854年5月剩余的日子,中俄交战的战场一下子变得平静起来了。在中亚,明军、俄军和太平军等各方面都在进行机动。在斋桑泊战役的消息传到俄国总督彼得罗夫斯基耳中后,他并没有改变原有计划,将第12军运用于额尔济斯河。而是继续向三汗国进军。而明军总司令韩四在抵达塞米巴拉金斯克要塞后,也没有继续向奥伦堡进攻。而是兵分两路,一路南下同石达开会师,然后再一起向三汗国进军;一路则在额尔济斯河沿线修筑堡垒,招抚还没有被俄国人屠杀或驱逐的哈萨克游牧民,开始做持久战的准备。

    至于朱皇帝,这段时间则是在香山静宜园和马蒂尔德。波拿巴一起度过的——虽然这个女人有点儿发胖,使得她的美貌打了折扣,不如初见时那么漂亮了(其实马蒂尔德早就发胖了,之前是因为在海上晕了几个月才减肥成功变回美女的,最近这段时间体重又有所反弹)。不过鉴于她将来很可能成为女皇,所以朱皇帝还是非常愿意加深两人间的感情,直到6月初,在确定马蒂尔德怀上了自己的骨肉之后,朱济世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静宜园。

    虽然一个混血私生子(女)不可能成为墨西哥的皇位继承人,但是马蒂尔德也不会亏待这个孩子,公爵或女公爵的地位还是可以安排的。将来或许可以成为墨西哥帝国的首相……

    而当朱济世回到圆明园后的第五天,他又一次当了爸爸。那位三千宠爱集一身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在经过近12个小时的痛苦分娩后,生下了一个非常健康的男婴。

    “生了个儿子?”听到首席御医。济世大学一期毕业的黄宽医生告知这一喜讯后。朱皇帝很有些自豪地道。“朕和玛丽亚的儿子……一定是非常聪明的,很可能是天才般的孩子!”说完他就哈哈大笑起来——朱济世和玛丽亚所生的女儿朱伊莎就是个古灵精怪的天才儿童。“好,好!此前朕的烦心事情是太多了,都没有好好关心过玛丽亚。现在好了,中亚和西伯利亚的战事进展顺利,朕有时间去关心一下孩子了。潘卿,把今天剩下的政务都推了。”

    一旁御前副大臣潘祖荫和前来请示迎接符腾堡王储夫妇事宜的翁同龢都在一旁,仔细地察言观色。两人都发现了朱济世的变化。朱济世这些举动所反映出的,不是别的,是他对玛丽亚母子的宠爱。一个拥有至少700万元年收入,而且还是皇帝挚爱的皇贵妃,现在生了一个儿子!所幸的是,这个皇子是个混血儿,在目前的大明国内,上至朝臣,下至百姓,大概都不能接受一个有一半白人血统的皇帝吧?否则。朱皇帝很有可能闹出一场“废嫡立爱”的风波,可就不知道要怎样应付了!

    翁同龢给皇上施了一礼道:“皇子诞生固然是大喜。但外交之事也不可掉以轻心。”

    “有理。这次的战争伐兵并不是最关键的,伐交才是最重要的。这方面朕还要听听玛丽亚皇贵妃的意见。”

    潘祖荫道:“不止是外交,今日朝鲜议政府还送来奏折,朝鲜那边也出了些麻烦。”

    “麻烦?”

    “是。在大明北伐俄罗斯的节骨眼上,朝鲜居然有人打出了李朝的牌子,在庆尚道举兵了!”

    “举兵!什么时候的事情?”

    “半个月前……”

    “都半个月了?怎么才报到朕这里!”朱济世压低了声音,有些坐不住了。一直以来,他都不怎么关心朝鲜,锦衣卫也没有在朝鲜布下天罗地网的眼线,只是在朝鲜京城安排了探子监视议政府和两班豪门。可是有人打出李朝旗帜作乱都不知道,也太粗疏了。“锦衣卫怎么也没有报告送过来?他们难道都是瞎子、聋子吗?”

    “其实是……”潘祖荫的声音愈加低了,“今年5月27日,锦衣卫就有报告送到静宜园,当时得到的消息是朝鲜庆尚道发生民变,皇上可否记得?”

    “哦……当然记得!不是说因为两班豪门压迫太过,民不聊生才闹出来的乱子吗?”

    “民不聊生也是有的,朝鲜官吏贪腐、豪门横行、书院(儒林书院)害民之事,早就尽人皆知。连朝鲜贡使崔济愚还曾经建议皇上改革朝鲜政治,这次的乱子似乎和崔济愚也有些关系……”

    朱济世对崔济愚有些印象。他是在朱济世亲征辽东时带着一些被满清掳掠的朝鲜民众投靠大明的。被朱济世封了个“总管”,在辽东带着那些朝鲜人帮大明干了几年活。之后辽东的朝鲜人被打散编入集体农庄,他这个“总管”也就无事可做,被打发回朝鲜做官,后来又被议政府派到中国担任朝贡使。不过这位却不安心当差,隔三差五就上折子说朝鲜两班豪门、**书院的坏话,想让朱济世在朝鲜搞什么政治改革。

    但同时又对朱济世现在实行的“西化政策”不满,上书建议朱济世在古代诸子百家的基础上发展东学,用之对抗西学。不过朱皇帝却没有怎么理睬这个家伙——照搬西方科学技术甚至是政治思想是比较容易实行的,要复兴早就被儒学改造吸收的所谓“百家”,再将西方科学技术融合进去,肯定是件超级麻烦的事情。如果强要推行,好不容易上了轨道的西学教育必然中断。而在上书未果之后,崔济愚就辞官回了朝鲜。

    “崔济愚?他也和这次变乱有关?”

    “据查,崔济愚在返回朝鲜之后搞了一个东学会,吸取儒学、佛学和道家思想创立了一个似乎是邪说的东学,周游各地,宣传东学思想,还发展了许多门徒。”

    “东学会……东学党!”朱济世猛然想到了历史上甲午战争前发生在朝鲜的东学党起义!这个东学会,该不会是东学党的前身吧?

    实际上,这个崔济愚还真是历史上东学党的开山祖师,不过他却没有活到甲午战争之前,在1863年时就因为传播邪教的罪名被朝鲜官方逮去砍了脑壳。

    潘祖荫似乎是看出了朱济世的震惊,接着建议道:“皇上,这个东学会传播邪说,勾结李朝余孽,在朝鲜地方上造成变乱,虽然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也不能小觑,不如请左相和军师来勤政亲贤殿吧?”

    “议政府是什么意见?是否向朕请兵?”朱济世已经收起了惊讶的表情。就算是东学党又如何?现在的大明又不是历史上的满清,而且就算是满清的豆腐渣军队,好像也轻轻松松把东学党的起义给扑灭了。

    “还没有,议政府请皇上支援一些枪炮。”潘祖荫将议政府的奏折递给了朱皇帝。

    “哦,那就随便给一点吧。”朱济世接过奏折打开看了看,然后取过毛笔随便批示了几句,就交还给潘祖荫,“送去大元帅府,让刘炯和钟子良看着办吧。”

    潘祖荫怔了一下,接过奏折却没有马上离开:“皇上的意思是……”

    “让他们去闹吧,等到不可收拾了,咱们再出手不迟,朝鲜问题或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