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官人-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贤便挥一挥手对着左右的侍卫道:“你们先下去吧。”
等到左右侍卫走远,失涅干正要说话,看到一旁的柳升正瞪着自己,便又说道:“事关重大,还请元帅屏退左右。”
柳升一愣,此时主公身边只有自己一人,这话分明是在说自己啊。他心头一怒,便要上来踢那失涅干,却只见失涅干就地一滚,闪了开去。
“本公与安远侯休戚与共,有什么话你说便好了。”王贤挥了挥手,不容商量道。
见王贤不耐烦,失涅干哪里还敢再拿乔,赶忙道:“元帅要小人带路去捉那老不死,小人不敢抗命,不过小人还有一个条件,如果元帅不答应,便是将小人五马分尸,小人也恕难从命。”
“哼!你这狗杀材好大狗胆,还敢跟公爷谈条件,我看你是活腻了!”柳升刷的一声抽出腰间长刀,抬手便向失涅干砍去。
失涅干倒也硬气,居然挺着脖子闭上了眼。他在赌柳升是吓唬自己。
“慢着,”果然,刀锋快到脖子,王贤出声喝止了柳升,他盯着失涅干道:“你有什么条件,说来听听。”
失涅干知道自己这一把算是赌对了,按住狂跳的心脏,他颤声道:“小人只有一个要求,帮王师抓住阿鲁台那老不死的之后,请元帅封我为王,让我统领鞑靼部!”
“什么?”柳升想不到失涅干竟有如此野心,着实被吓了一跳。“你这狗杀材,在做什么白日梦!”
失涅干并未将柳升的话放在心里,此刻他虽然低着头,但却用眼睛的余光撇着王贤,他知道只有王贤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
王贤却摇摇头道:“这条件我怕是不能答应,封你为王之事,需上报朝廷,怕是要皇上点头才行。我便是答应你了,到时也无法兑现。”
“小人只要元帅的承诺,”失涅干却十分执着道:“只要元帅答应此事,小人立马带领王师,去追阿鲁台那老不死的!”
“哦?”王贤眉头一挑,对于失涅干的这份执着,他觉着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便沉声问道:“你就不怕到时无法兑现?”
“元帅只要答应了小人,虽然不能马上兑现,但也要不了多久了。”失涅干胆子渐渐大了,知道想要赌赢这一把,不说些真话,是不行的了。他强忍着心头的恐惧道:“小人虽然是化外野人,但也素来只闻有元帅不知有皇帝,此番元帅抓住了阿鲁台,便算是平定了我鞑靼部,武功之盛,天下无人能敌,自然要把那皇帝老儿赶下台去……”(未完待续。)
第一二二二章 遇袭
素来八风不动的王贤王仲德,居然被这失涅干一番话说得大惊失色,粗暴的打断了他,“住口!”
柳升本来是怒气冲冲的瞪着失涅干,寻思这家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要是再胡说八道,少不了当场给他一些苦头吃了。可是让柳升想不到的是,失涅干竟口吐如此‘大逆不道’之词,登时觉着这家伙可爱多了……
直到他看到王贤喝住了失涅干,怒气冲冲的看向自己,瞬时一个激灵,连忙摆手道:“这不关我的事……”
王贤听到失涅干的这番话,下意识的以为这是柳升教他说的,可是他转念一想,柳升虽然看起来是个粗狂,但是粗中有细,此等大事又怎可能假一个外族人之口来劝自己。
看到柳升的那副模样,王贤断定失涅干的那番话,确实与柳升无关。王贤依然郁闷的想要吐血,就连一个草原鞑子都认为自己会当皇帝,难道自己在别人的心中,真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吗?
柳升挥挥手,让人先把失涅干带下去,待左右无人,才压低嗓门对王贤道:“公爷众望所归,就连这远在大漠的鞑靼人,也只知有公爷而不知有朝廷……”说着他死死盯着王贤道:“现在不是公爷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不得不如此,不如此则必死无疑!”
“……”王贤竟有些理屈词穷之感,只能又叹口气道:“拿下阿鲁台再谈何去何从吧……”
柳升已经能感受到王贤心里的动摇,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便不再纠缠此事,转而嘿嘿一笑道:“那好,这失涅干的条件,公爷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冢中枯骨尔,答不答应有什么区别。”王贤神情默然的看着远处黄沙漫漫的沙漠,语气冷得恕
“成,那就先答应他。”柳升懂了,挥手命人将失涅干带过来,对他粗声道:“你的要求,公爷答应了,赶紧有屁快放吧!”
“多谢公爷!多谢侯爷!”失涅干闻言大喜过望,磕头如捣蒜道:“小人将来一定带着族人归顺大明,不,归顺公爷……”
“不要说这些屁话,你的条件公爷也答应了。”柳升瓮声瓮气道:“快说,你那属泥鳅的老子到底躲在哪里?”
“此处深入大漠百里,有一处绿洲名唤避风塘,老东西肯定是躲到那里去了。小人这就带领大军直捣黄龙,生擒那老东西献给公爷!”失涅干心愿以偿,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柳升闻言眼前一亮,饶有兴趣道:“很好,你这就绘出地图,等抓到了阿鲁台,你便是新的鞑靼王!”
“小人只认识路,可不会画地图……”失涅干闻言登时苦着脸道。
“让你画你就画,哪来那么多废话!”柳升白眼一翻,冷笑一声。就算相信失涅干说的是真的,他们也不会草率到不加验证,就带着大军跟他一头扎进沙漠里,万一失涅干化身草原英雄王二小怎么办?
很快,侍卫拿来一张粗略的草原地图,这是锦衣卫的斥候勘察绘制的。失涅干在那地图上比划了良久,最终圈出一大片区域道:“应该在这个位置。”
柳升一看,登时大怒,一巴掌拍在失涅干的后脑勺上,破口大骂道:“你怎么不把整个沙漠都圈起来!这么大一块地方怎么找?!”失涅干所绘的那片区域,在地图上有鸡蛋大小,放到实际地形上,起码方圆二百里!
失涅干抱着脑袋,一脸委屈道:“小人十几年前,曾随那老东西去过一次而已,只记得大体方位……”
“什么?!”柳升登时火冒三丈,拔脚就踹道:“刚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失涅干抱头哀嚎道:“小人说的是有些夸张,不过侯爷放心,小人到了就能找到,一定能找到……”
柳升又揍了失涅干一顿,让他把地图绘制的更精确一点,这才让人把再次成为猪头的失涅干拖了下去。
柳升呈上失涅干所绘地图,王贤扫了一眼,便递给了站在一旁的莫问。
莫问接过地图,端详了一阵,这才抬头道:“公爷,从失涅干所绘之图来看,地图上并无绿洲的确切位置,只有一个大概的范围。”他眉头微皱接着道:“我军必须深入大漠至少超过百里,不派人查实的话,恐怕不能贸然出兵。”
“就怕会打草惊蛇!”柳升瓮声瓮气道:“万一要是惊动了那老狐狸,再想逮到他就难了。”
“这倒不必担心,”王贤微微摇头道:“我请几位师兄出马,他们武艺高强、更擅长隐匿身形,由他们深入大漠一探,必不会惊动失涅干。”
“那太好了!”柳升闻言大喜,他可知道那些个总跟王贤寸步不离的和尚,都是无比厉害的角色。当年靖难之役,他们便无数次深入敌境,为燕王刺探军情,从无失手。“让几位大师前去,必可锁定避风塘的准确位置,一击即中!”
莫问也点头同意。
既然有了定计。王贤便沉声对身旁的心慈心严道:“劳烦几位师兄,带着地图深入大漠,力求尽快锁定那绿洲的位置……”
心慈心严欣然领命,整天跟着王贤寸步不离,他们也憋的难受。前者笑嘻嘻道:“师弟,方便把那失涅干也给我们吗?我怕他把地图画错了,到时候问都没个人问。”
“只要师兄不觉得拖累,当然没问题。”王贤微笑点头。
“没事,拖累不着。”心慈傲然道。
众人不禁肃然起敬,心说高手就是高手,带着个人在大漠里都不嫌累赘……
谁知却听一旁的心严幽幽道:“真要是逃命的时候,肯定先把他宰了。”
众人登时无语,怎么会忘了,这群和尚的师傅叫姚广孝……。
王贤派出心严等人,带着失涅干深入沙漠探查,大军则在草原边缘安营休整。连续一个月高强度的不断征伐下来,无论是人是马都已疲劳不堪,必须要好生休息调整一番了。更要紧的是,大军粮草不济,急需补充。必须停下来等待辎重部队,将军粮运上来。
自洪武年间,明军便不断征伐草原,漫长的补给线是大军出征的头号噩梦。为了解决粮草供应,洪武皇帝在草原上建立了一系列堡垒,平时作为军队巡逻的落脚点,战时则用来储存粮草。
经过永乐皇帝的完善,大明在东起山海关西至玉门关,南起长城北至大漠边缘,方圆近万里的广袤区域,建立起近百个星罗棋布的粮城兵站。每次北伐之前,朝廷便会根据预计的行军路线,将粮草运送至距离最近的若干个粮城兵站,战时,也会依据行军的变化,临时调整粮草储存的位置。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大军行动时无需带着全部的民夫和辎重,只要带够十天半个月的粮草,等到消耗的差不多,再从临近的粮城调运即可。可以大大减轻后勤的负担,同时大大增加军队的机动力。
王贤此次出征,自然照方抓药,提前命辎重部队将粮草运到若干个粮城中,然后按需调运。他那三万步卒,就是用来护卫粮城调运军粮的。
此时,距离王贤大营最近的一个兵站叫固宁城,与王贤大军相距仅百余里,若是天气晴好,转运粮食到王贤大营,仅需要三天。
固宁城虽然号称为城,但不过是个小小的堡垒而已,眼下堡内有五千兵卒,数千民夫,还有骡马车辆无数,自然显得拥挤不堪。
不过好在这样的日子马上就要告一段落,这一日守将正焦急的督促着手下们,将粮草搬运到马车上。前一****收到王贤催粮的军令,知道大军粮草告急不敢怠慢,准备今天就押送粮草北上供给大军。
直到日上三竿,所有粮草准备妥当,守将这才率领四千兵卒押运着一千车粮草出发,余下一千人由副将带领留守固宁城。
四千人马虽然不多,但根据前方的消息,鞑靼人已经被消灭的七七八八,残部也躲入大漠。至于那些零零散散的小部落,明军不去惹他们就不错了,哪里还敢来自寻死路。
虽然草原上已经没了危险,但押运粮草的官兵还是十分谨慎的检查车马兵器,大军全胜在即,谁也不希望这时候出乱子。出城前,领队的指挥使吩咐部下严格按照规定,斥候先行,大军在后,日行五十里,天黑之前便停止前进,把粮车围成车阵,军队轮班值夜。
这样两天时间就能抵达大营交差,完成此战最后一次粮草押运。
清晨,朝阳初升,固宁城大门敞开,押运的队伍缓缓驶出城门。
忙忙碌碌一早晨的固宁城,总算停歇下来,城头上的守兵目送着押送粮草的队伍,消失在北方的地平线上,所有人终于松了口气,除了值守的将士,其余人准备回去睡个回笼觉。
谁知突然有人惊呼一声,指着大军消失的方向尖叫道:“快看!有情况!”
城头众人纷纷抬起头来,顺着那人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此时东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黑压压一条长线,烟尘滚滚间,竟是一大队蒙古骑兵朝着固宁城疾驰而来……
急促警钟声在固宁城头响起!(未完待续。)
第一二二三章 维谷
两日后。
按约定,今天是粮草供给到达明军大营的日子。可是在营前准备接应的军需官,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辎重兵的身影。为防不测,正准备请示,是不是可以从大营中派一队骑兵南下去接应。
却听望楼上响起了警钟声,哨兵高声大叫道:“有百余骑从南面而来!”
值守的军官赶紧登上望楼,用锦衣卫六处特制的千里镜定睛一望,先是松了口气道:“我们的斥候引路,应该是自己人。”旋即却想到什么似的,神情惊恐起来。
这时,不用千里镜也能看到,明军数名斥候,引着近百残兵疾驰而来……
等到了营门近前,军需官认出来,那些分明是负责押运粮草的军队啊!
守军士卒显然也认出了这些人,登时神情紧张的议论纷纷。这时,为首的一名辎重军官,翻身下马,踉踉跄跄喊着:“我有紧急军情,要禀报公爷!”。
中军。
主帅帐内,王贤和柳升等人一脸冷意,听那名辎重军官哭诉:
“两天前,我们刚刚押着粮草北上,才出城十里,便遭到了数万鞑子骑兵的包围!他们二话不说,便开始攻击车队,小的们虽奋死力战,奈何敌军势大,苦战不能,非但粮草为鞑子所夺,绝大多数的兄弟们都战死当场了……”说到这,那名军官再也忍不住,肝肠寸断的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抽泣道:“最后指挥使大人拼命掩护我等突围,命我们速来向公爷报信……呜呜,公爷要为小的们报仇啊!”
那名军官的哭声中,大帐里的气氛凝滞到了极点,所有人都神情悲愤到了极点,他们出征以来,损伤的将士都不如这一场死去的人数多!
“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动我们的人马?!”有脾气暴躁的将领,已经捶胸顿足,准备拔剑出去杀人了。
“你可否看清,有多少蒙古人,是哪个部族?”莫问虽然眼里满是怒火,神情却愈发冷静,沉声询问那军官道:“还有,固宁城的情况又如何?”
“攻击粮队的蒙古骑兵最少三万人,没有任何旗号,也看不出是什么来路。”那名军官止住泪水,顿了一下又道:“我们突围之后,他们并未追击,而是直扑固宁城,城中只有一千守卒,此刻怕也落到蒙古人的手上了……”
莫问又询问了一些细节,待那军官把所有知道的都说完,便让人带他下去休息。
军士上前,扶起那伤痕累累的军官,他却突然挣扎起来,朝王贤重重磕头,一下子额头就磕出了血,惨声叫道:“公爷,你要为兄弟们报仇啊!”
王贤重重点头,上前亲手扶起那军官,伸手为他擦一下脸上的泪,目光决然的看着他,沉声应道:“不管是谁,我都会让他十倍奉还!”
那军官点头,眼泪再次奔涌而出……
待那军官被扶出去,中军帐中便炸了锅,将领们火冒三丈,纷纷向王贤请战,要率部下南下,为死难的将士报仇雪恨!
王贤微微皱眉,一旁的柳升没好气的呵斥众将道:“都吓嚷嚷个屁!你们知道有多少敌军,什么来头,就要带着军队去报仇?到底是报仇,还是送死?!”
平日里,柳升就是专门唱黑脸的,让他这一呵斥,将领们全都乖乖闭嘴,渐渐冷静下来。这一冷静不要紧,简直是细思极恐……
大军粮道被断,营中粮草只能支撑三日不到,三万有可能更多的鞑子骑兵就在南面百里之外,北面百里之外,还藏着阿鲁台和他的一万多兵马……
原本,大军已是胜券在握,只是在纠结要不要彻底消灭敌兵的问题,转眼间却情势急转直下,已是危如累卵,不用阿鲁台和那支来路不明的蒙古大军夹击,只消耗上几天,大军就会因为断粮,彻底陷入崩溃……
紧张担忧的情绪涌上众将的心头,他们纷纷望向王贤,不知主帅会如何决断。
王贤神态如常,背着手在帐中踱了几步,看向莫问道:“是朵颜三卫。”
“除了他们没有别人。”莫问点点头道:“瓦剌人元气未复,兵力不满万人,且远在陕西以北,不可能越过河套,纵跨千里而来。至于鞑靼人,除了阿鲁台手中的残兵,倒还能凑起两三万人马,但远在漠北,而且需要保护步卒,不可能倾巢出动,南下袭击我们。”
顿一顿,莫问接着道:“至于其他的部落,加起来都没有三万人马,算来算去,能派出三万骑兵断我后路的蒙古部族,也只有在辽东的朵颜三卫了。”
听到这个论断,众将纷纷倒吸冷气。要真是这样,麻烦可就真大了。所谓朵颜三卫,指的是生活在辽东的蒙古部落,洪武年间,北元灭亡,这些部落便归顺了明廷,太祖皇帝便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同时,明廷授封三卫首领以各级官职,进行笼络和羁縻。这便是朵颜三卫的来历。
真正让朵颜三卫名扬天下的,乃是建文年间的靖难之役,朱棣能以一府之地夺取天下,朵颜三卫是起了大作用的。当时朱棣面对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亲赴辽东,从宁王手中强借来朵颜三卫的精锐骑兵,回师击败了李景隆。在之后的靖难之役中,朵颜三卫的骑兵,一直是燕王军的骨干所在,为朱棣靖难成功立下了赫赫战功。
朱棣登基为帝后,为了酬谢‘从战有功’的朵颜三卫,决定将辽东之地封赏给他们,并决定在开原、广宁两地开设互市,供朵颜三卫蒙古人和明朝进行交易活动。但后来,朱棣感觉这样对北京威胁太大,便违背承诺,不允许他们南迁到靠近山海关的大宁地区驻牧。
朵颜卫自然十分不满,为了获得大宁地区的驻牧权,曾在永乐年间,联合了阿鲁台的鞑靼部,一起骚扰明朝,自然遭到朱棣一通胖揍。朵颜卫这才认清形势,明白朱棣已经不是当初必须仰仗他们的那个燕王,而是拥兵百万,随时可以干的他们生活不能自理的大明皇帝。之后便老老实实待在辽东,对大明称臣纳贡。
表面上朵颜卫不敢再越雷池半步,但他们从未真心实意臣服过。四年前,汉王作乱,曾经以重金向他们借兵,朵颜卫竟然敢真的派出五千骑兵,乘坐汉王的兵船渡海登陆山东,参与到叛乱当中,妄图想重演靖难之役的一幕。
虽然后来没有成功,但明朝也没有真正的惩罚他们,因为朵颜卫部众几十万,控弦近十万,乃是和鞑靼瓦剌齐名的强大势力。如今,随着瓦剌衰落,鞑靼损失惨重,他们已经成为最强大的蒙古部落了!。
中军帐中,虽然已经认定了敌人一定是朵颜卫,但众将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朵颜三卫和鞑靼人虽有盟约,但那已经是老黄历了,这些年随着阿鲁台不断做大,双方摩擦不小,已是势成水火。”有将领奇怪问道:“他们怎么会冒着被大明征讨的风险,派大军来帮助阿鲁台呢?”
与常识不同,蒙古各部之间虽然属于同族,但彼此的仇恨远甚于和汉人之间。这也不难理解,汉人攻打他们,打完了也就撤走了,并不会吞并他们的地盘和族人。但蒙古各部之间的战争可是以吞并对方的地盘和族人为目标,自然不死不休。
“确实不可思议,”柳升捻着胡须,也是满脸不解道:“朵颜卫什么时候这么大胆了?大明只要断了和他们通边互市,他们的日子就过不下去,那些朵颜贵族脑袋被马粪糊住了不成?”
“不管可不可能,他们都已经出现在那里。”莫问沉声道:“我们必须立即决定如何应对,一刻都不能耽搁了!”
众将纷纷点头,大军只剩三天军粮,确实一刻都不能耽搁了,便有人提议道:“我们应该立即向西撤兵,向南的话,有可能会遭到阿鲁台和朵颜卫的夹攻。”
此言一出,众将深以为然,似乎也只有向西返回河套一条路可走了。
“胡说八道!”柳升却吹胡子瞪眼道:“西边的几个兵站里,一粒粮草都没有了,咱们这一千多里路吃风喝尿啊?”
“可是侯爷,咱们往别处没路啊!”往常里,被柳升训斥之后,基本上就没人敢再多言了。这会儿那名将领却硬着头皮道:“人家朵颜卫兵力比咱们之多不少,甚至不用正面交锋,只要把咱们缠住几天,咱们就得饿的连兵器都拿不动了!到时候,只能任他们屠杀……”
“瞧你那怂样!”柳升一口浓痰吐到那将领身上,骂道:“刚才还嚷嚷着要报仇,怎么一听是朵颜卫就怂了?!”说着严厉的目光扫过众将,高喝道:“往西才是死路一条!”
“侯爷所言极是。”莫问点头附和道:“我大军后退的话,鞑靼人和朵颜卫肯定会衔尾而至,我军粮草断绝、军心溃散,千里败逃,最后有几人能逃回河套?”(未完待续。)
第一二二四章 狂欢
“那……”众将已然明白不能往西,颇为艰难的问道:“咱们迎上去,和朵颜卫拼个你死我活?”
“这才对嘛!”柳升两眼一瞪粗声道:“人死弔朝天!朵颜卫也没什么好怕的,把他们干死了,阿鲁台那龟孙子敢露头才怪?!”
“对!****娘的!人死弔朝天!”众将领的血性,在片刻的迷失之后,被柳升重新炸了出来。他们可是取得连串大捷,千里追击阿鲁台的铁血雄师,怎么能未战先怯呢?就算要死,也不能在溃败中窝囊的死去!
“元帅!下令吧!咱们和他们拼了!”众将齐刷刷望向王贤,纷纷请战道。
王贤却紧抿着嘴,始终不肯开口。莫问想要说什么,也被他用眼神阻止,只好憋了回去。
见主帅举棋不定,众将只好先行告退,等待王贤下定决心。临出门前,柳升沉声道:“粮道被断之事,诸位切莫泄露。”
“那是自然。”众将纷纷点头,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封锁消息,不让部下知道他们粮草已毁、后路已断,以免军心动摇。
待众将退去,莫问和柳升留了下来,前者对王贤道:“公爷是否有不同选择。”
王贤点了点头,看看莫问道:“你呢?”
“若是末将做主,很可能既不会西去,也不会南下。”莫问缓缓道:“我会选择北上。”
“北上?”柳升瞪大两眼,死死盯着莫问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念念不忘阿鲁台?”
“先让他把话说完嘛……”王贤打断柳升的话。
“那你说。”柳升只好闭嘴。
“阿鲁台的大军同样已经断粮,他敢躲在绿洲里不出来,显然早就在那里存有粮草。”莫问不紧不慢的说道。
“这倒有可能,依那老狐狸的性格,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柳升也不是死抬杠,有道理的话他还是听得进去的。
“就算没有粮草,只要能全歼阿鲁台的军队,那一万多匹战马,也能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莫问淡淡道:“而且干掉残余的鞑靼军,我军就可以避免腹背受敌的险境,到时跟朵颜卫周旋起来,也会更从容一些。”顿一顿,他轻声道:“甚至有机会全歼朵颜卫。”
“那你咋不早说?”柳升当时光顾着鼓动将士,没看到王贤和莫问的目光交流。
“公爷不许我说。”莫问苦笑道。
柳升吃惊的看向王贤,王贤点了点头,沉声道:“不错,因为我也想北上。但师兄他们至今未归,说之无益。”顿一顿,王贤又神情凝重道:“而且,一旦决定北上就是孤注一掷,若出了什么差池,就是个全军覆没……”
王贤的语气越说越沉重,任谁都能听得出,他此刻的举步维艰。
“公爷所言极是,换做末将来决定,很可能也不敢冒这个险……”莫问体谅的轻声说道。
“哎!”柳升也被沉重的气氛压得透不过气,气急败坏的捶一下大腿道:“要是让老子知道是谁捣的鬼,非把他祖坟都刨了不成!”
“让我再仔细想想,”王贤背着手,又继续踱步开了。“看看今晚,会不会有好消息传来……”
“是。”柳升和莫问躬身告退……
瀚海戈壁深处,狂风卷起阵阵狂沙,形成了铺天盖地的黄幕。幕布之后竟有一处葱葱郁郁、泉水汪汪的绿洲,隐藏在这茫茫沙漠之内,这便是失涅干口中的避风塘了。
前几日,阿鲁台率领残部终于抵达这里,绝处逢生。一众鞑靼贵族没有想到老太师竟还留着这一手。此时不论是上层贵族还是普通部众,全都对鞑靼太师阿鲁台佩服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
经过两日休整之后,疲惫不堪如丧家之犬般的鞑靼人马终于缓过劲来。但是当一众鞑靼贵族得知王贤大军已经追到大漠边缘之时,这群惊弓之鸟再度惶惶不可终日起来。
这些人一路仓皇而来,早就失去了对抗王贤的勇气,觉得王贤还是要追进来的可能,连忙去寻那鞑靼部众的擎天柱——老太师阿鲁台。这种情况之下,也只有老太师有应对之策。
看到一众鞑靼贵族脸上的焦急之色,阿鲁台轻蔑一笑道:“你们还真是吓破了胆,竟以为王贤还敢追来。”他扫一扫众人,镇定自若道:“且不说这两百里的不毛之地,他王贤岂能飞渡。再说这避风塘的位置极为隐秘,连你们都要老夫带路,那王贤怎能知道此处……”
听了老太师的一番话,众鞑靼贵族此时才觉得心定不少,不过躲在这里总不是事。便有人恭敬的向阿鲁台问道:“我们能逃出生天,全赖老太师之功。可是这绿洲虽好,但毕竟狭小。虽然老太师神机妙算,提前备了军粮,但始终架不过咱们一万多部众的人吃马嚼。想来老太师必有后手,不如告诉咱们,也好让咱们安心不是。”
“呵呵,”这一顿马屁拍的阿鲁台的身子一轻,感觉时候也差不多,便放出一个惊天大炮仗道:“咱们当然不用在这里躲很久,王贤很快就要完蛋了!”
“什么?”一众鞑靼贵族目瞪口呆,要不是老太师一脸的云淡风轻,他们还以为老太师是得了失心疯呢。纷纷议论起来:“王贤追了我们数千里,大军几乎没有损失,怎么会说完就完,这怎么可能?”
众人的表情尽在阿鲁台的意料之中,他平静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道:“现在不是王贤要不要追进来的问题,而是我们要不要杀出去的问题!”
听到阿鲁台说要反攻出去,众鞑靼贵族俱是心中一寒,王贤不来打便是谢天谢地了,现在杀出去岂不是送死吗?
阿鲁台的一番话让众人不明所以,还是那名鞑靼贵族试探的问道:“看老太师的意思,我军反攻还有胜算不成?”
“哈哈哈……”阿鲁台下意识的就要去抚那下巴处的胡须,却忘了那一丛花白胡须已在前几日被自己失手拔光。他摸着下巴上新发的胡渣子,感觉有些扎手,颇不适应道:“你们不知道,在我们进入大漠前的那晚,老夫得到兀良哈人的消息,他们已派出大军去袭击那明军的粮道,要断了明军的后路。想来我们到达避风塘的时候,他们已然得手。现在外头的明军大概快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