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虽然心下不舍,他还是决定在事情尚可收拾的时候,和灵霄分开再说。

    “有本事你说去!”闲云却不吃他这一套,冷哼道:“在她那儿,你的话比我管用多了好吧?!”

    “呃……”王贤下意识想要推脱,但一想,自己的事情还是自己了结的好,便硬生生止住,点点头不在吭声。

    不过一想到那任性娇纵的小祖宗,王贤就一阵阵头大如斗……

    “我不回去!”

    果不其然,听了王贤的安排,灵霄的尖叫声便响彻整个院落。

    “这是干啥?”王兴业正在晒着太阳打盹,被吓了一跳,惊醒道:“一惊一乍的?”

    王大娘正看着小儿子和大孙子在地上爬,闻声大怒道:“谁在吵吵,吓着孩子咋整?!”

    话音未落,就见一道白影倏地跑过来,一下钻到王大娘的怀里,抱着她的脖子呜呜大哭。

    见是灵霄,王大娘一下就软下来,抚摸着她缎子似的秀发,柔声安慰道:“这是咋着了,谁欺负你了,说出来我弄死他。”

    “娘……”听了王大娘这话,跟着进来的王贤一头黑线。

    “就是他!”灵霄梨花带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指着王贤控诉道:“干娘,他要撵我走!”

    “啊?!”王大娘吃了一惊,这么多年朝夕相处下来,她早把灵霄当成自个儿的亲闺女。何况,灵霄还是他们老王家的救命恩人呢。是以王大娘当即就不干了,拿起王兴业的棉鞋,就往王贤头上丢,大骂道:“我打死你个白眼狼!”

    “娘,”王贤这个郁闷,心说这都哪跟哪啊,侧头躲过老爹的臭鞋,忙分辩道:“您听我说,灵霄都十八了,是大姑娘了,该回去找主了!”

    “呃,也是。”老娘看看怀里的小可怜儿,才惊觉她已是貌美如花、窈窕高挑的俏女郎了。

第872章 决战前夜

    “也对。”老娘轻抚着灵霄的肩头,柔声道:“女大当嫁,闺女啊,听话……”

    “不,”灵霄扭动着身子,脑袋摇得像波浪鼓,泪眼汪汪道:“我不嫁人!”

    “傻话,女孩子哪有不嫁人的?”老娘宠溺的笑道。

    “我是道姑……”灵霄抬起头,小声道:“道姑没法嫁人……”

    “呃……”老娘登时语塞。

    “你胡说!”王贤大怒道:“你根本不是!”

    “你怎么知道?!”灵霄红着眼,气鼓鼓的等着王贤。

    “我就知道!”王贤气哼哼道:“这么些年了,我能不知道吗?”

    “那是我不让他们跟你说的!”灵霄眼珠子骨碌一转,快嘴快舌道:“不信你把我哥他们叫来问问!”说着她便大叫一声:“你们都过来!”

    话音落地一会儿,闲云和横云子几个,不情不愿的出现在院中。

    “告诉他,我是不是道姑来着?!”灵霄已经从王大娘怀里站起来,目光炯炯的瞪着哥哥和几位师兄。

    “这个嘛……”横云干咳一声,看一眼闲云道:“还是让少爷说吧。”

    闲云瞪一眼横云,无奈的点点头,对王贤道:“她确实是道姑来着,三岁那年生了场大病,我爷爷没办法,让她出了家,才长大成人……”

    “呃……”王贤闻言十分尴尬,敢情自己是自作多情了,不禁恼火的瞪一眼闲云:“那你怎么不早说?!”

    “是妹妹她不让说的。”闲云苦笑道:“她一直不喜欢这个身份,怕你们知道呗……”见王贤一家人都同情的看向灵霄,闲云又小声道:“不过我爷爷说,等她十八岁生日一过,就可以……”

    “哥!”话没说完,就被灵霄截断话头,不让他说下去。“总之就是这样,我不嫁人,也不想回山上去!”说着,灵霄乳燕投林扑到王大娘怀里,又嘤嘤哭了起来。“干娘,我不想回山上去,山上没有银铃也没有干娘,简直要无聊死了……”

    “好好!”老娘这下彻底没咒念了,搂着灵霄,大包大揽道:“闺女,你就安心住着,我看谁还敢撵你走?!”顿一顿,提高声调道:“老娘打断他的狗腿!”

    “娘……”王贤还想再说,老娘却一瞪眼,又捡起王兴业另一只鞋,狠狠朝他丢过去,“滚!”

    王贤只好抱头鼠窜,逃跑的时候,他分明看到灵霄从王大娘背后,朝自己扮起了鬼脸。

    “鬼丫头!”狠狠瞪一眼灵霄,王贤落荒而逃。

    逃出正院,王贤才气急败坏对闲云道:“你丫怎么不早说?!”

    “你又没问我。”闲云一脸无辜道:“再说,灵霄一过十八岁就可以不当道姑了……”

    “呃,还有这茬……”王贤简直要被气晕了,用更大的嗓门咆哮道:“你丫怎么不早说?!”

    “我们是亲兄妹,”闲云一脸‘你自作多情’道:“我当然要帮着她了……”

    “你!”王贤终于被气翻了,张牙舞爪的远离这个还弄不清状况的家伙。

    远远的,闲云等人听到王贤怪叫:“你们气死我得了!”。

    且不说王贤家里这点小事,单说京里头沸沸扬扬的一场大风波,眼看只待明日大朝,就要一触即发,无可收拾了!

    大朝前的最后一夜,京城所有的王公勋贵、文武官员,都进入了癫狂的状态。他们再没有顾忌、顾不上遮掩,连夜串联走动、聚集商议,尽一切可能说服旁人加入自己的阵营,好在明日的朝会上,捍卫住自己的立场!

    夜深了,秦淮河畔清河巷,工部左侍郎张本宅中,依然灯火通明。

    屋里头,除了张本、还有兵部右侍郎王骥、鸿胪寺卿王彰、以及几个年轻的言官。一屋子都是大大小小官员,坐在正位上的,却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大明太孙朱瞻基!

    这些天,朱瞻基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使出吃奶的力气,才凑出这么一窝子人来。此刻他眼中满是血丝,脸上也尽是疲惫之色,心里头却十分高兴!因为这是他亲力亲为,组织起来的‘太孙党’啊!

    他就是要让太子和王贤看看,我不靠你们也一样能把事儿办成了!

    “殿下,”见朱瞻基神游天外,王骥小声提醒道:“大伙等您训话呢。”

    “诸位,”朱瞻基定定神,环视屋里众官员,干咳一声,正色道:“不用孤多说,你们也该知道,如今京城已是满城风雨!所有人都在卯足了劲儿,准备明日早朝和咱们唱对台戏呢!”

    “是。”众人点点头,他们都知道,明日之后,自己就要在同僚眼中成为异类,再不被士林所容……至少在太孙殿下登基之前是这样子。可想而知,做出这样的决定,众人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我知道,敌众我寡,大伙都很忐忑。”朱瞻基低低说一句。下一刻,他却眉头一扬、提高声调道:“但我们一定是胜利者……”顿一顿,他沉声道:“因为皇上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我们是为皇上而战!”

    “是!”众人闻言打起精神,振奋的点点头。若非明白这一点,他们又怎会选择投机呢?

    “诸位!”朱瞻基又高声说一句:“明日为我冲锋陷阵,来日必与尔等共享富贵!”

    “我等!”众官员齐刷刷起身,向朱瞻基单膝跪倒,一齐沉声道:“必誓死效忠太孙!”

    “好好!”朱瞻基兴奋的点点头,扶起张本等人,温声道:“让张大人布置一下吧。”

    “是。”张本肃然点头,便将明日早朝时,谁先打头炮,谁跟上附议,谁和反对者互掐、谁来给太孙殿下打掩护,样样件件吩咐下去。又和众人分头核对了到时候的台词,不知不觉便到了二更时分……

    “好了,”朱瞻基一直在一旁,目光炯炯的听着。此刻听到外头的更鼓声,见也说的差不多了,方起身沉声道:“诸位都回家去,小憩一会,咱们午门见!”

    “是!”虽是一夜未睡,众官员却都精神亢奋,闻言纷纷起身,向朱瞻基和诸位大人行礼,离开了张本的住处。

    待众人离去,张本见朱瞻基还没有要走的意思,小声问道:“殿下,您若不嫌弃,便在为臣这里眯瞪一会儿吧。”

    朱瞻基其实是没地儿去了,这大半夜的他没法回太子府,去王贤家也不合适,回军营更是叫不开门,所以只能在张本家待着。但太孙殿下偏偏还得嘴硬道:“不睡啦,还有一个多时辰就上朝了,咱们手谈一局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张本困得要死,闻言也只能强打精神,摆出棋盘和朱瞻基下起来。可他这会儿眼皮都抬不起来,看那棋盘上的棋子儿都是重影的,能下好了围棋就怪了。

    好在朱瞻基的心绪,也一样不在棋盘上,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胡下。一个磕头虫一样的打盹,另一个捻着棋子儿神游天外……朱瞻基不是个莽撞的少年郎,他是心机深沉的大明太孙!岂会不知道明日朝堂上,自己一旦和父亲针锋相对,父子之间的裂痕将扩大无数倍,且坦露于皇帝臣工面前。往后,父子俩恐怕要彻底分道扬镳、甚至会在皇爷爷和大臣的推波助澜下,尖锐对立起来!

    朱瞻基知道,这绝对不是臆想。他很清楚,二叔事败,三叔见疑之后,皇爷爷十分想有人站出来制衡太子。自己和父亲的矛盾,无疑是皇爷爷乐于见到的,皇爷爷一定会推动自己,站在父亲的对立面,以达到打压太子的目的。

    不要说什么父父子子、子子孙孙,天家无亲,唯权利尔,所有的温情脉脉,不过是掩盖丑陋的遮羞布罢了……

    下意识的,朱瞻基想避免这种局面出现。然而那日皇帝的怒喝:“朕还可以传位给孙子!”就像一句魔咒,悄然唤醒了藏在他心中的野望——多少次夜不能寐,朱瞻基披衣下地,静夜沉思,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竟对这种局面涌起十分的期待……

    太孙太孙,听起来无比尊贵!可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得先陪着太子熬过了爷爷,再独自熬过父亲。恐怕自己熬白了头,也等不到那一天……

    和父亲成为对头,这件事在民间十分荒诞不经,然而在天家,却是再正常不过。朱瞻基从头打造他的太孙党,组织这次行动,就代表他已经做出了选择。如今所虑的,不过是一旦撕破脸,如何避免不孝的名声,如何避免王贤站到自己的对立面。

    比起前一条,朱瞻基更在乎后一桩,没有人比他更明白王贤的能力和运气。他相信。,这一场父子之战,王贤站在哪一边,另一边就会是失败者!

    按说以两人的关系,太孙殿下没什么好担忧的。可朱瞻基知道,王贤对太子殿下充满了敬意,到时候说不定真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绝对不允许!’朱瞻基面目狰狞的落下一子,把其它的棋子都震乱了,也吓了张本一大跳……

第873章 哑炮

    一声鸡鸣,惊醒了沉睡中的金陵城。

    太子府,太监们赶忙爬起来,摸着黑点起灯,为太子备好朝服,又准备好了盥洗的器具,才排着队,轻手轻脚往书房走去。太监们知道,昨天夜里,太子是歇在书房中的。

    东宫总管太监雷仁,轻轻推开书房的门,探头进去才发现,太子依然坐在书桌前,眼望着早已熄灭的烛台出神……一如雷太监昨夜退出时的姿态。

    这一夜,太子殿下竟根本就没睡……

    “殿下……”

    雷仁忍不住轻唤一声,朱高炽才缓慢的转动瞳仁,嘶声问道:“什么时辰了?好像听到鸡鸣声。”

    “是。”雷仁赶忙上前,揭开灯笼罩,重新换一根蜡烛点上,罩上罩,书房里恢复了光明。“四更天了,殿下得准备上朝了。”

    “是吗?”朱高炽略略吃惊,仿佛也想不到,自个儿竟枯坐了一夜。深深叹口气道:“更衣吧。”

    太监赶忙搬了脸盆架过来,雷仁将脸帕在温水中浸热,双手递给太子。朱高炽接过脸帕,缓缓敷在面上,热气透过肌肤,熨帖着他疲惫的精神。敷了好一会儿脸,朱高炽又仔仔细细把脸洗过擦净,雷仁几个为他穿好太子袍服、梳好了发髻,戴上无翅乌纱,又拿了镜子给太子殿下观看。

    太子却不看镜中的自己,恹恹道:“父皇厌之、嗣子弃之,还有何面目可言。”

    “殿下何出此言?!”雷仁一脸惊恐道。

    “没什么,我胡乱说的。”太子淡淡说一句,叹口气道:“不过,你要禀报给皇上,我也不会怪你。”

    雷仁是朱棣派到太子身边的,其中便有监视之意,自然不敢接话,全当没听见,扶着太子缓缓走出书房。书房外,停着一乘抬舆,太子端坐上去,雷仁为他系好了貂皮披风,又将一块出锋的皮毡盖在太子的膝上,待确认不会冻到主子,雷仁才挥挥手,轻声道:“起驾吧。”

    四个太监便抬着太子殿下出了院子,往东宫大门而去,到了大门口,一队侍卫从头引路,后头跟着雷仁等一班太监,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午门方向而去。

    这时候,京城各处五更鼓响,通往皇城的各条街巷上,各色大小官轿、马车驴子,载着大明朝的京官们向皇宫方向汇集——这是永乐十六年的第一次大朝,在京官员七品以上都要参加,朝拜大明永乐皇帝!

    那些车马轿子在午门前汇集起来,威严无比的皇宫正门外,登时嘈杂起来,喝道声、避轿声、寒暄唱喏声四起,整个就成了一闹市……其实往日里,例朝的时候远没有这般喧腾,哪怕有人说话声音稍高,即刻就有御史高声喝止,谁要是再废话,必有弹本伺候。

    但今天,御史们也在兴奋的高声说着,顾不上维持秩序了!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在待会的大朝上大干一场!

    只有太孙殿下和太子殿下的抬舆相继出现,场面才稍稍安静下来……。

    朱瞻基和朱高炽到来时,天已经蒙蒙亮了。最尊贵的人物总是最后一刻出现,这是谁都知道的惯例了……不过今天,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看着这两顶抬舆!

    时至此刻,就是最迟钝的官员,也已经知晓,太子殿下和太孙殿下将各执一词,在朝堂上、在皇帝的注视下,展开激烈的对峙!

    人们还来不及细思,这将带来怎样的巨变,但并不妨碍他们此刻,欣赏这父子相见的一刻……

    “殿下,”陈芜看着太子的抬舆近了,焦急的小声催促:“迎一迎吧!”

    朱瞻基却纹丝未动,片刻之后才缓缓起身,下了抬舆,朝太子的那乘抬舆走去。

    朱高炽目不转瞬的看着儿子,下了抬舆缓缓走过来。知子莫若父,从朱瞻基的动作中,他已经体悟到儿子的不甘不愿……心情凝重的同时,他也兀然想到,自己面对父皇时,恐怕再怎么遮掩,那心中的不忿也逃不过老人家的眼睛吧?

    朱瞻基到了父亲的抬舆前停下,躬身伸手去扶太子,恭声道:“父亲。”

    太子还在走神,朱瞻基又叫了一句,他才一下醒悟过来,缓缓伸出了手,搀住了儿子的胳膊。朱瞻基便稳稳的将父亲扶下抬舆,轻声道:“看父亲似乎没睡好。”

    “你不也一样?”太子瞥一眼朱瞻基,淡淡道:“昨晚一夜未归,得给为父一个解释。”

    “呵呵,我是忙正事呢。”朱瞻基微微一笑,轻言细语道:“今儿个是开年头一次朝贺,我合计着怎么也得让皇爷爷高兴才行。”

    “哎……”见朱瞻基沉不住气,迫不及待的拿话压自己,朱高炽叹了口气:“你是我大明黄太孙,不能学佞臣行事。”

    朱瞻基脸上登时挂不住了,但是说话间,已经来到群臣面前,他也只能忍着火气,低声道:“父亲教训的是。”太子面色稍缓,却听朱瞻基话锋一转,低声道:“我一定向您对待您的父亲那样,对待自己的父亲……”

    朱高炽被他话里的不逊一激,面色为之一变。但这时候,王公大臣也过来给太子太孙见礼,父子俩自然打住话头,不再暗藏机锋。

    父子俩正在和众大臣寒暄,五凤楼上敲响了悠扬威严的钟鼓声,两扇厚重无比的朱漆金钉宫门,被司阍太监缓缓推开。太子太孙忙和王公官员们分班列队,在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进入午门,至奉天殿前列班立好。

    奉天殿前,仪仗早已布好,百官列队完毕,却迟迟不见太监抽动响鞭。等了一炷香,众人不禁暗暗诧异,情知道今日必有变故!

    果然,又等了片刻,才见大太监李严匆匆忙忙从金殿出来,高声对众人宣旨道:“皇上有口谕!”

    “臣等恭听圣谕!”百官山呼海啸,齐刷刷拜倒。

    “朕微恙,今日免朝,钦此。”

    “臣等接旨!惟愿吾皇龙体早安,”众大臣条件反射的应着声,私底下却面面相觑,他们都能猜到,这是皇上不想看到接下来的乱战,干脆不给他们开炮的机会!

    众大臣领旨后,刚要起身,却听李严又道:“诸位别急,皇上还有道旨意呢。”

    “臣等接旨!”众官员只好再次拜倒。

    “朕意已决……”李严从袖中拿出一张黄纸,清清嗓子念起来。

    听到这四个字,占在场绝大多数的反对迁都派,登时要昏过去。好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只听李严接着道:“七日后北巡,太孙随行,太子监国,钦此。”

    “臣等遵旨!”官员们这才松了口气,暗道虽然七日后就北巡,时间十分紧迫,但只要不是迁都就好……

    “二位殿下,诸位大人请回吧。”李严宣旨完毕,转身离去。

    朱高炽身旁的朱能、定国公许景昌,赶忙扶起太子殿下,其他大臣也纷纷起身。太孙殿下却呆呆跪在那里,一时竟懵了……

    朱高炽看一眼儿子,叹口气道:“起来回家吧。”

    朱瞻基像是没听到似的,依然呆呆跪在那里,直到被王贤一把拉起来,他才猛然醒悟,收起脸上的失落,跟着父亲离开了皇宫。

    官员们还没有离开皇宫,就按捺不住议论开了,如此声势浩大的一场君臣之争,难不成就这样算了?

    “算是我们赢了吧?”那些前两日热血沸腾、恨不得死谏君王的年轻官员,不大敢相信,胜利来的如此简单。

    “当然……算是了。”稳重一些的官员,也想不出有什么不妥。

    “难道,皇上被咱们吓住了?”有人忍不住小声嘟囔道。

    “别胡说!”这大逆不道之言,自然引得众同僚一阵呵斥,但众人的脸上分明挂起了骄傲的神情。年轻的官员们便相约着去吃酒庆贺,年长的官员虽然不会如此荒唐,却也打着哈欠,表示要回去好好睡一觉……

    一派喜庆的胜利气氛,不可遏制的弥漫在午门内外。就连那些投靠朱瞻基的‘太孙党人’,也不禁暗暗庆幸,这下总算不用被千夫所指了……只是当他们恬着脸表示要一起庆祝时,无一例外遭到了同僚的白眼……

    到了午门外,太子太孙殿下上了抬舆离去,众王公官员也纷纷上轿上马而去。一阵喧腾之后,皇宫正门恢复了肃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然而,真的可以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吗?留在那里的王贤,望着地上的马粪、足印,心头笼罩着浓重的阴霾。

    “大人,”二黑走过来,轻声问道:“咱们是留京,还是跟着北巡?”

    “留京。”王贤也轻声答道。

    “那感情好,”二黑咧嘴笑笑道:“能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安生日子?”王贤直勾勾看着远处,分道扬镳的两顶抬舆,黯然摇头道:“怕是再也没有了……”

    “哎……”二黑顺着王贤的目光,也看着那两顶抬舆,郁闷道:“肉烂总在锅里,这爷俩有啥好争的。”

    “个中滋味,外人不会明白的。”王贤叹口气,接过周勇递上的马缰,翻身上马道:“咱们就别瞎操心了。”

    说完,王贤策马扬长而去,二黑等人赶忙跟上。

第874章 姜是老的辣

    永乐皇帝雷厉风行,说七天之后北巡就七天之后动身。七天后的正月二十三,浩浩荡荡的三十万北巡队伍,便从金陵出发,跨过长江北上。

    尽管因为朱棣常年北巡,文武官员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郑和的舰队也正好在京城驻扎,但能在七天内,组织起如此庞大的队伍开拔,还是将大明永乐朝无与伦比的行动力,展示的淋漓尽致!

    也正是这种恐怖的执行力,方能将永乐皇帝的雄才伟略,在十余年间一一变为现实,缔造出汉唐之后的又一盛世!

    慌乱的送走了君王,金陵城恢复了往日的安逸宁静。事实上,就像朱棣不喜欢金陵,金陵城也不喜欢朱棣,每当这位君王一回到京里,紧张的气氛便笼罩了全城,只有他离开之后,那刻在金陵城骨子里的风流富贵,才又以最优雅闲适的方式,缓缓舒展开来。

    留在京里的大臣们,这下终于彻底把心放到肚子里,把忧虑丢到一边,尽情享受着秦淮风月、佳肴美妾,一切都好极了……

    银铃的心情也十分之好,朱瞻基连她的面儿都没见上,就被皇帝匆匆带去北京。没了咄咄逼人的霸道太孙,王家小妹的脸上,又重新浮现出笑容,每日里拉着灵霄到处游玩踏春,早出晚归,快活至极。

    太子也松了口气,不管他下定多大的决心,但在蛮横的父亲面前,总会被折腾的难堪至极。如今皇帝去了北京,金陵城再没人能让他满心惴惴了。虽然国事繁巨,朱高炽每天只能睡很短的时间,但不用担心随时会被臭骂一顿,就让太子殿下十分知足了……

    感到轻松的自然还有徐妙锦,她终于可以恢复自由,到处游玩了,只是太子妃张氏总是形影不离,一副严防死守的架势,让她无法和情郎相会……徐妙锦想用小姨的威严,命令张氏不要跟着自己,可每每此时,张氏便跪在面前,哭道:‘再不能让小姨遭受一点儿危险了!’还说这也是太子的意思,让徐妙锦徒呼奈何,只能放弃和情郎幽会的奢望……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个烟花烂漫的春天,金陵城的所有人,过的都十分愉快……直到繁花落尽的孟春时节,一封发自北京的旨意,送到了太子殿下的案头……

    彼时,王贤正在欣喜的看着,学步的儿子颤歪歪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和林清儿欢喜的眼眶都湿润了。周勇急匆匆走进来,吓得狗蛋儿噗通摔在地上。

    “大人,”顾不上王贤责难的眼神,周勇沉声禀报道:“太子殿下请您赶紧过去!”

    王贤不理会他,先抱起儿子在怀里哄了一会儿,才递给妻子,低声道:“更衣吧。”

    换好了官袍,王贤跟着来请他的东宫太监,急匆匆到了太子府,径直被引到了后院书房。

    书房中,太子愁眉紧锁,竟仿佛一下老了十岁。王贤心里咯噔一声,忙轻声问道:“殿下,发生什么事了?”

    “自己看吧。”太子的目光所及之处,是一道黄色的上谕。

    “是。”王贤拿起那道谕旨,展开一看,见上头是永乐皇帝的御笔亲书,还是那一贯的简要到冷厉的风格:

    ‘谕太子:限尔于腊月前抵达北京,钦此!’

    “啊!”王贤震惊的合不拢嘴,好一会儿才抬头看向太子。他完全理解,太子殿下为何会有如此痛苦的表情了……

    君臣二人相对无言许久,王贤方长长一叹道:“皇上,还是要迁都的……”

    “当然,”朱高炽满脸自嘲地苦笑道:“我们太天真了,父皇平生只知迎难而上,从不知有‘退缩’二字,这次怎么可能例外呢?!”一想到这些日子,群臣额手相庆,自己也沾沾自喜的模样,太子殿下就觉着实在可笑至极、实在可怜至极。

    “是啊。”王贤倒是没那么多感触,只是觉着皇帝这手玩的实在漂亮。你们大臣不是要集体造反吗?朕偏不给你们机会!等我到了北京,再一道旨意把你们弄过去,谁敢抗旨不从?等王公大臣到了北京,离开了老巢,还不任由皇帝摆布?“皇上这手,实在太狠了……”

    “是啊!”太子沉重的点点头,眼里满是自嘲的笑道:“还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哎……”王贤又叹息一声,君臣二人再次陷入了无言的沉默。朱棣这一招,对太子和反对迁都的大臣的打击,实在太大太大了……。

    就这么沉默了小半个时辰,王贤打破沉默,问道:“殿下怎么办?”

    “去。”朱高炽眼睑低垂,脸上写满落寞道:“我敢说个不字吗?”

    “是啊。”王贤点点头,皇帝命太子北上,太子若敢不从,无异于谋逆。就是稍有迟疑,都会引来无边的猜忌!“只是这一走,”王贤迟疑一下,低声道:“恐怕就再难回京师了。”

    “是啊。”朱高炽吃力的点点头,眼角竟有泪花,显然已憋屈到了极点。“父皇是不会再让我回来了。”

    “还是斗不过皇上啊……”王贤也黯然道:“您这一去,恐怕迁都就成定局了。”

    “哎……”朱高炽苍声一叹,认命似的闭上眼。

    “要不,”虽然知道自己的主意臭不可闻,但见太子如此沮丧,王贤还是忍不住轻声道:“殿下装病吧?”

    朱高炽缓缓摇头,苦笑道:“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而且恐怕连初一都躲不过去……”

    “哎。”王贤点点头,他知道以皇上的性格,就是抬,也会让人把太子按时抬到北京的。

    “不要为难了,”朱高炽体谅的看看王贤道:“好在还有时间,咱们可以安排妥当再上路。”

    “是。”。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皇帝旨意便传遍了京城,原本还一片歌舞升平的京城官场,一下子就炸了锅!狂躁悲愤的气氛,不可遏制的蔓延开来,让京城提前进入了炎热的夏天……

    官员们明知道皇上这一手用出来,他们是有劲儿没处使,只能干瞪眼。可越是这样,一个个越是憋得满腔怒火、满嘴起泡!他们整日价聚在一起,放肆的声讨皇帝的无耻专断、不似人君之举!商量着如何才能狠狠的反击一下,不让皇上的诡计得逞!

    “咱们一起绝食上书吧!”一名御史激愤道:“皇上一天不放弃迁都,咱们就绝食一天!”

    “好主意!”不少官员纷纷附和。

    “馊主意!”却也有不同意见,那老成持重的官员断然摇头道:“且不说皇上还没有下旨迁都,单说这奏章送到京城,怎么也得一个月吧,恐怕皇上还没看到折,咱们先饿死了……”

    “哎……”一盆冷水浇的众人垂头丧气。

    “那就先把这层窗户纸捅破!”毕竟人多计长,又有人提议道:“皇上不是想先上床再成婚吗?我们偏要在太子出发之前,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