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臣就说了……”王贤一咬牙,沉声说道:“臣请皇上火速出兵,救救镇江城里的子弟兵!”

    王贤话音一落,朱瞻基心头一热,暗道:‘什么叫有人味儿,这就叫有人味儿。我这兄弟实在是太……有人味儿了。’心说我就不跟个死人吃醋了……其实朱瞻基对林三的事儿反应那么大,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感觉王贤对林三,比对自己还有感情……

    “这就是你要的赏赐?”朱棣眯着眼,似笑非笑。

    “是。”王贤点点头,目光坚定道。

第804章 修罗场

    经过半个月的持续攻打,镇江城已经成了人间地狱。

    城墙下,两军的尸体堆成了山,那些尸体又被踩踏的不成人形,以怪异而恐怖的形状垛在一起,散发出阵阵恶臭。尸水混着血水,将城墙下方圆一里的范围,染成了诡异的紫黑色。城墙也是这种颜色,就像传说中恶魔的城堡。

    半个多月猛攻之下,镇江城墙已经被汉王军硬生生削掉了数尺,破破烂烂、坑坑洼洼,就像被潮水冲过的沙堡,摇摇欲坠。

    毕竟已经是深秋,哪怕是江南也不能整天下雨。事实上,那天傍晚的一场雨,仿佛将太子军的运气耗尽了一般,随后的半个月里,再没有一滴雨落下。天公作美,汉王军自然不会浪费机会,从第二天起,他们的攻势就一浪高过一浪。准备的攻城器械,被太子军用通红的铁水焚毁了,朱高煦连再调集器械的功夫都不想等,便驱动着汉王军的将士,用简易的云梯往城墙上冲。

    汉王这样的名将,自然能看出守城的军队已经到了极限,只要保持强大的攻势,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就可以速战速决!

    于是随后的数日中,汉王军发动了夜以继日的车**战,他们架着数百具云梯,前赴后继的蚁附城头,密密麻麻爬满了整段整段的城墙!

    城上守军拼命射箭,拼命扔滚石檑木,伴着凄厉的惨叫声,成片的汉王军被砸下城头!有不少幸运的将士,从高处落下竟没有受伤……因为城下堆得尸体实在太多了,足够提供强大的缓冲了。

    但他们还没来得及庆幸,成锅成锅的滚油,从城头泼下来,不少将士被泼个正着,疯了一样在尸堆中打滚,恐怖的惨叫声,要响过之前数倍!

    镇江是个商贸繁盛的大城,城里的物资储备极为丰富,这给了守城方极大的支持!除了用烧滚的菜油泼下去。对付那些恐怖的攻城车,也全靠了城里的铁匠,他们在城下搭起了高炉,将生铁烧成铁水,提到城头上,对着攻城车就倾泻而下!

    那近千度的超高温,瞬间就将攻城车烧出个大洞,有将士碰上了铁水,直接被烧出了白骨……

    一桶桶铁水浇下去,才干掉坚不可摧的攻城车!不然有这些大家伙在,守军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城里的百姓已经完全被发动起来,在太子一家的指挥下,他们肩负起了救治伤员、伙食保障、军械生产等所有非战斗的任务。若非他们的全力支持,太子军也早就弹尽粮绝、人力不济了……

    当然,最大的牺牲还是来自城头的守军,经过这么多天的血战,莫问早已经打出了所有的牌!所有的军队都至少在城头轮战过五次以上了,军队的减员超过半数,剩下还能战斗的也个个带伤。将士们一个个满身血污、两眼通红、神情恍惚、动作僵硬,就像从地狱爬出来的厉鬼,哪里还有一点人样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已经到了极限的军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打退了汉王军近千次的猛攻,始终把城墙掌握在手里。

    作为攻击一方,汉王军的损失是守军的三倍以上,然而朱瞻基对伤亡数字毫无兴趣,他日复一日端坐在大旗下,面无表情的看着镇江城墙,似乎都被鲜血尸首填满!再惨烈一百倍的场面,也不会让汉王稍有波动,他满心里只想着一件事,就是在计算还要填进多少生命,耗费多少时间,才能将明明早就到极限的太子军击垮。

    时至今日,朱高煦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判断在镇江城下,被一次次推翻。曾经他以为最多三天,就可破城!然而三天过去了,镇江城仍在太子军手中。他又以为最多六天、九天、十四天……然而,一次次期限过去,镇江城还是久攻不下……

    那被炸的破破烂烂的镇江城墙,仿佛一张丑陋的笑脸,在放肆的嘲笑汉王殿下!

    那镇江城墙已经被汉王军的大炮,硬生生削掉了所有的箭垛,余下部分也是摇摇欲坠。尤其是北面临江的一段,被汉王的水师密集射击,在八天前就轰然倒塌了几十丈的一大段!

    那是几十丈啊,超过百米,城头上数百名太子军,直接就被埋在废墟下头了!

    将士们的心跌到了谷底——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城防告破,敌人的舰队马上就会登陆作战,只能放弃城墙,退回城中巷战了……

    “不能放弃城墙!”面对几位副将的建议,吴为却断然拒绝:“不然我们一撤,其他三面也要守不住了!”

    “可是大人,”副将们苦劝道:“我们没了城墙倚仗,敌人的战舰可以居高临下攻击我们,根本就顶不住!”

    “那就把城墙修起来!”吴为的回答,震惊了所有人。心说这怎么可能呢,就算没有敌人,要想修起这段城墙,最快也得十天半个月!何况汉王军还在虎视眈眈呢!

    “先用木栏建一道临时城墙,挡住他们的进攻!”吴为却坚持己见,并不容商量道:“我会亲自到城头监督,要么把敌人挡下来!要么我就死在城头!”

    “是!”主将这个态度,副将们还能说什么,赶忙去准备木栏了。

    所谓木栏,就是用木头扎起来的架子,类似盖房子的脚手架。这些天天天承受炮火猛轰,吴为早就担心,城墙会支撑不住,便命民夫做了许许多多个木栏,防备的就是这种时刻!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镇江城墙会一下坍塌几十丈,毕竟这年代的炮弹,并不具备这样的威力!但很显然,守军不幸的遇上了豆腐渣工程……

    但这会儿没工夫追究谁的责任了,吴为亲自带着将士们,冒着汉王军战舰的炮火和弓矢,将一段段木栏,抬上成了废墟的城墙缺口,勉强固定好,用铁链拴成一串,再铺上木板,一段简易的临时城墙,便搭建了起来!

    这时候,汉王军的登陆部队也准备好了,他们搭乘一艘艘小艇,冲到城墙下,然后跳到废墟上,嗷嗷叫着往上爬!

    吴为便带着太子军,在木头搭成的临时城墙上展开了阻击!他们这段城墙的守军,在之前损失最小,因为之前并没有发生过肉搏战,汉王军的舰队,只是不断用炮火洗礼城墙,终究杀伤不了多少将士。

    所以吴为能在组织防守的同时,还分一半兵力和民夫一起,拿着泥瓦刀修理城墙!毕竟木栏只是暂时的,能顶多久还不好说,城墙修补不好,迟早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所以必须要争分夺秒,不能等打退敌人再修补!

    于是,战场上出现了这样的奇景,前头的将士们,站在脚手架一样的木栏上拼命作战,死死顶住敌人的进攻。他们身后的同袍,却拿着泥瓦刀,搬着砖头,干的热火朝天。

    可贵的是,如此混乱的作战加施工的场面,在吴为的指挥调配下,却能井井有条,甚至两条战线互相支持……施工队清理的碎砖头,根本不用运走,直接用筐送上木栏,守城的将士便拿砖头往下扔,砸得汉王军头破血流……

    然而朱高煦毕竟是名将,他很快就发现了,这里是突破城墙的最佳地点,他下令水师,投入所有力量猛攻!还让新增援的两万部队,悉数搭乘沙船,开到北面城墙,统统投入战斗!

    强攻之下,吴为这边的压力陡增,伤亡数字也直线上升,一个又一个木栏被炸毁、砍倒,但他具备了守城者最可贵的品质——韧劲儿!吴为根本不在乎死伤,他指挥着官兵们,将新的木栏扛上城头,代替被毁掉的那些!被毁掉多少他就再补上多少!除非汉王军把他的人杀光了,否则休想攻入城墙一步!

    吴为甚至还组织起一支长矛队,用临时打造的丈八长矛,穿过木栏攻击敌军,汉王军猝不及防,惨叫着落下城头!有人拼死想抓住长矛,谁知手一碰上就惨叫着弹开,像是碰上烧红的烙铁一样!再一看自己碰过长矛的手,糊了!还真是碰上烙铁了……

    原来吴为早料到这一点,这些长矛都是加热过,才刺出来的!

    进攻这一段的汉王军,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他们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可为什么就被这些简陋的工事挡住,就是不能寸进呢?

    他们不知道,拦住他们的不是简陋的工事,而是防守者寸步不让的决心!

    这一段北面城墙,在随后几天里,成了两军将士争夺的焦点,双方以命相搏,死伤极为惨重!汉王军不断增援,吴为却一个援军也没有……不是莫问不支援他,而是根本没有兵了……

    “大人,”之前的四个副将,如今只剩一个,其余三人全都在战斗中阵亡了。“我们的兵力,抵挡不了敌人下次进攻了!”那仅存的副将也受了伤,吊着一只胳膊,声音嘶哑的禀报道。

    “让工程队先停下吧,”吴为叹口气,自己想一边打仗一边把城墙修好,确实是奢望了。“先全力守城……”

第805章 京城来信

    莫问也受伤了,一支流矢射中了他的大腿,流了好多血。虽然不致命,但这些天,他只能坐着指挥。对于麾下将士的表现,莫问已经不能更满意了。在挺过了最初的残酷考验后,太子军的官兵们逐渐成长起来,适应了这场战争,找到了更有效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方法!

    这才能在汉王军夜以继日的疯狂攻势下,牢牢坚守住镇江城……

    然而,看着已经无数次濒临极限,又挺过去的麾下将士,莫问知道,这一次,可能真的挺不过去了……北面城墙已经崩塌,吴为靠着临时的木栏,硬生生守了六天,可死伤也从原先的最低,一下子跃到最高!

    东面城墙,死伤已经超过六成,许怀庆不得不靠民夫顶上!

    西面城墙,守将程铮浴血奋战,受伤几十余处,终于在前天阵亡了。接替他指挥的副将,也在昨天阵亡了。今天在那里指挥的,是一名千户。因为比他大的军官,全都牺牲了……

    而莫问和二黑负责的南面城墙,乃是汉王军的主攻方向,损失更不用说。要不是薛禄的预备队拉上来,早就告破了……

    更可怕的是,他的手里已经一张牌都没有了,这意味着所有的守将,都只能靠他们自己了。一旦顶不住,就是城墙告破的时刻了!

    “老莫,”二黑的一只眼,被枪子儿击中,用布条子草草绑住,成了独眼龙。此刻,他眯着剩下的一只眼,歪坐在莫问身边,小声问道:“你给我交个底儿,援军到底来不来。”

    “来。”莫问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什么时候?”二黑追问。

    “随时。”莫问道。

    “真的假的?”这会儿是敌军攻城的间歇期,薛桓也凑过来,他虽然人很实在,却不大相信莫问的话了:“我可知道,整个南方,没有任何军队会来支援。”

    “当然是皇上派的军队了。”莫问道:“大军从天津上船,走海路入长江,最多六天就能赶到镇江。”顿一顿道:“算日子,差不多该到了。”

    “嗯,要是大人一切顺利,确实该到了。”二黑点点头。

    “信不过我,你还信不过大人吗?”莫问点点头,对薛桓道:“告诉将士们,一定要坚持住,决不能倒在黎明之前。”

    “嗯。”两人点点头,爬起来,分头安抚将士去了。

    看着他俩的背影,莫问的神情却无比歉疚……因为他在对兄弟撒谎,其实不会有援军到了。就在昨天,一只信鸽飞入了镇江城,带来了朱瞻基的密信。信的内容,只有太子和莫问两个知道,甚至知道这封信存在的,也不超过五个人。

    信上,朱瞻基告诉太子朱棣的态度——皇上要坐山观虎斗,不会派兵来救的!

    看了那封信,太子整个人都呆了。把自己关在屋里,到现在不露面。太子可以任性,莫问不行,守城的将士们还看着他呢。莫问掩饰好绝望的情绪,回到他的位置上,一面指挥守城,一面反复思索,要不要把真相,告诉二黑他们。

    这种朝不保夕的时刻,他很想跟兄弟们坦诚相告,可刚才话到嘴边,他终究还是撒了谎……身为将领的本能支配着他,让他不能说实话!因为他看得出来,二黑和薛桓,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之所以还没崩溃,无非是因为对王贤的盲目信任,和那股子不服输的侥幸心理在支撑。

    一旦告诉他们真相,恐怕二人立刻就会丧失斗志,他们麾下的将士也会跟着崩溃的……

    身为将领,莫问本能的回避这种状况,他不想输,哪怕多坚持一会儿,他也愿意付出一切。

    可是,这样真的对吗?莫问扪心自问,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幸好,没有迷茫多久,汉王军的进攻又开始了,莫问赶忙抛掉乱七八糟的念头,投入到指挥作战中……

    城下,汉王的大旗高高飘扬,朱高煦还是那副漠然的神情,看着再一次进攻开始。

    “不知道这次会怎样?”王斌已经被顽强的守军,折腾的一点儿信心都没了。

    “本王不在乎。”朱高煦神情冷酷道:“这次攻不下来,就下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总会攻下来的。”

    “是啊。”王斌感叹道:“这些天鏖战下来,太子军的损失应该超过三四万了,我们的援军却不断抵达。”说着咬牙切齿道:“耗也把他们耗光了!”

    “不错。”朱高煦点点头,冷声道:“本王不要损失数字,只要镇江城。”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数骑快马飞驰而来,看那马上骑士,背插红旗,乃是八百里加急的快骑!

    奔到近处,这些风尘仆仆的骑兵翻身下马,朱高煦武功高强、目力超人,看到他们的坐骑已经口吐白沫,马腹剧烈起伏,打摆子似的在发抖。朱高煦知道,这些马已经废了……战马是种很单纯的动物,从不知道惜力为何物,只要主人不停催动,它们就会拼命跑到死。

    所以榨干马力素来是骑兵的大忌,哪怕是八百里加急,也不至于把马往死里用。只有一种情况下,骑兵才会这样——那就是出了天大的事情!必须争分夺秒来禀报!

    果然,滚鞍下马后,几个骑兵气儿都不喘,就直奔过来。侍卫们忙拦住,大声喝问:“干什么的!”

    “京城八百里加急!”为首的骑兵沉声道:“快带我去见王爷!”

    听到‘京城八百里加急’七个字,朱高煦的心,就仿佛停了跳动。他知道,京城那边有信儿了,成王败寇就看这上头的内容了!

    王斌显然也是知情的,忙一摆手,声音都发颤道:“快让他们过来!”

    亲兵赶忙让开去路,信使便飞奔到大旗下,因为着急,还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下,摔倒在尘土里。

    这一小小的意外,让汉王的脸色更黑了,心说不吉利。

    信差赶忙爬起来,跑到汉王面前跪下,解下背上的竹筒,双手高高举起。“京城八百里加急!”

    王斌忙拿过竹筒,验过火漆密封,见完好无损,便一用力,拧开了竹筒,取出里头一个油纸包。油纸包上也有火漆密封,撕开后,一封信赫然躺在里头。

    王斌拿着那封信,一双手竟微微发抖,他走到汉王面前,低声道:“王爷……”

    汉王一把接过来,撕掉封口,掏出信瓤展开一看,整个人登时就僵在那里。

    “王爷,王爷!”王斌见他不动了,吓坏了,也顾不上尊卑了,连声叫唤起来。

    汉王这会儿,只觉着天旋地转,如坠无底深渊,哪能听到他的动静?

    见这都没反应,王斌知道坏事儿了,终于忍不住凑过头去,一看信上的内容,登时魂飞魄散。只见信纸上,只有简简单单两句诗: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燕丹就是战国时燕国的太子丹,他干过最有名的事儿,就是派荆轲行刺秦始皇,结果没成功,还把自个儿命搭上了……王斌虽然是个武夫,也知道这个妇孺皆知的桥段。他更知道,这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两句诗,背后的含义——刺杀朱棣的行动失败了!

    这些天来,一直最担心的情况,终究还是发生了!刹那间,王斌有一种想要一刀砍死汉王的冲动,******!这下可让你害死了!

    幸好,残存的理智告诉王斌,这时候大伙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汉王完了,自己也一定跑不了!

    他便默不作声了,等待着汉王自己回过神来……

    这会儿工夫,不远处的汉王军众将,也发现了他俩的异样。刚才‘京城八百里加急’的一声,他们可是听的清清楚楚,现在见王爷和王斌失魂落魄,众将的心都是一沉,暗道:‘难不成,皇上出兵了?!’刺杀朱棣这种事,自然不会有太多人知道,大部分人还蒙在鼓里。

    不过没人敢问,他们只能等着汉王开口。

    煎熬等待了不知多久,连城头上的喊杀声,似乎都渐渐小了,汉王殿下终于抬起头来,看看一脸惊恐的王斌,轻声道:“放松点儿,天塌不下来。”然后他站起身来,提高嗓门道:“今天就到这儿吧。”说完,他便扬长而去。

    王斌愣一下,才回过神来,下令道:“鸣金收兵!”

    很快,鸣金声响彻城下,攻城的将士,退潮般撤下了城头,战事戛然而止……

    王斌却被众将围住了,七嘴八舌问道:“老王,你说实话,到底怎么了?”“是不是皇上出兵了?”“别想瞒着我们,我们都看到了!”

    王斌被轰炸的七荤八素,可他哪里敢吐露半个字,只能苦着脸道:“有什么事儿王爷会宣布。你们就是打死我,我也不能说啊……”

    “哎……”见他这么坚决,众将也没了脾气,总不能真把他打死吧。“算了算了,回营吧。晚上王爷应该会有个交代。”

    众将各自上马回营,看着他们的身影,再看看西边的一轮残阳,王斌一阵绝望。

第806章 最后的疯狂

    夜色如墨,营火点点。

    从营火的范围看,汉王军的大营,已经比从前缩小了许多。因为半个月下来,光战死的汉王军官兵,就达六万人之多!已经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了……

    这会儿,晚饭时间过去了,将士们吃过饭倒头便睡,这些天下来,每个人都疲累到了极点。起先,他们还会做噩梦,到现在,连做梦的力气都没了……

    偌大的营地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但汉王军的高级将领却一个都没睡,他们齐聚朱高煦的大帐中,忐忑不安的等待着。

    晚饭前,汉王传令说,饭后众将集合大帐,说有要事宣布。然而苦等到现在,也没见王爷的身影。众将不禁小声瞎猜起来,猜什么的都有。不过虽然只能瞎猜,但有一点是确定,那就是一定没好事儿!

    众将等的心焦如焚时,门帘掀动,朱高煦终于出现了。大帐中一下子针落可闻,众将的目光齐刷刷投到汉王身上:“王爷!”

    朱高煦点点头,走到大案后坐定,众将单膝下跪,齐声道:“拜见王爷!”

    “起来吧。”朱高煦看着众将,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把你们叫来,是要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

    众将心头咯噔一声,暗道果然!便屏住呼吸,听汉王殿下沉声说道:“我父皇遇刺了。”

    “啊……”众将大惊失色,旋即却又一阵狂喜。要是皇帝死了,这大明朝不就是汉王殿下的了!有人忍不住问道:“那皇上现在……”

    朱高煦面上一阵痛苦,哽咽道:“生死未知!”

    “啊!”众将闻言,感觉全身都燥热起来。李茂芳大声嚷嚷道:“王爷!咱们得赶紧挥军北上啊!要不然赵王就会摘桃子!”

    众将本来还想装一装样子,但见李茂芳说破了,索性也就不装了。便纷纷附和道:“是啊王爷,咱们得赶紧北上,不能被别人捡便宜!”

    “不破镇江城,”朱高煦一脸惆怅道:“咱们哪儿也去不了。”

    “这简单!”众将激动请战道:“我等明日拼死一战,定将拿下镇江城,活捉朱高炽!”

    “好!”朱高煦点点头,沉声道:“我们确实没时间了,明日,本王亲自指挥,一定要拿下镇江城!”

    “遵命!”众将齐声高叫,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天亮的样子。

    “去吧。”朱高煦微微点头,沉声道:“明日,咱们大战一场!”

    “是!”众将高声应下,鱼贯退出。离开大帐很远了,朱高煦和王斌,还能听到他们兴奋的嚷嚷声:

    “等王爷做了皇上,咱们都是开国功臣?”

    “什么开国功臣,没文化。王爷当上皇帝,大明朝还是大明朝。”

    “那咱们是什么?靖难功臣。”

    “管他什么名头,总之是要发达了!”

    声音越来越远,直到听不见,朱高煦黯然叹气道:“他们要是知道真相,肯定恨死孤了。”

    王斌更是如丧考妣,他颓丧的点点头,小声问道:“王爷为什么不说实话。”

    “说实话?”朱高煦狼眉一挑,冷声道:“告诉他们皇上福大命大,化险为夷了?”说完,他怅然叹气道:“只要一告诉他们,人心立马就散了,明天你还能看到几个都不好说。”

    “他们早晚会知道的。”王斌哭着脸道:“王爷,纸里包不住火啊。”

    “我知道。”朱高煦点点头,面无表情道:“但我更知道,镇江城撑不到明天了!”他顿一顿,“所以只要现在不说,孤就还能拿下镇江城,打败朱高炽!”

    说着朱高煦的脸上,浮现出一种病态的怪笑:“咯咯,你没看那帮家伙,一个个都打了鸡血似的,明天肯定会拼命攻城的!”说着放声大笑道:“朱高炽!你的死期到了!”

    “可是王爷,”王斌却一点儿高兴不起来,幽幽道:“就算拿下镇江,杀了太子又怎样,下一步您打算怎么走?”他对战胜朱棣可是半点信心都欠奉,哪怕是朱高煦领军,恐怕只要皇帝一出现在军前,汉王军就会望风披靡……

    “走一步看一步吧。”朱高煦不负责任道:“本王不是没把话说死吗。大不了拿下镇江后,再告诉他们,皇上福大命大,没死了呗。”

    “王爷!”听到朱高煦轻佻的语气,王斌眉头紧皱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还是早作打算的好。”

    “那你自己想去吧。”朱高煦长身而起,灯光晃动,照得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分外的诡异。只听他怪笑道:“跟你说实话吧,比起自己当皇帝这件事,孤更在意的,是不让老大当成皇帝。”说着他咯咯一笑道:“眼下虽说行刺失败,但是没关系。因为父皇远在北京,想救他都来不及!”

    在王斌震惊的目光中,汉王殿下张开双臂,满脸痴狂的大笑道:“当不上皇帝不要紧!只要能亲手葬送老大,我就心满意足了!”

    “王爷,还需三思而后行啊。”此刻的王斌,心里头是翻江倒海。暗暗大叫道:‘这么多人的身家性命,押在这个疯子身上,简直是蠢到家了!’

    “聒噪!”朱高煦把脸一寒,睥睨着王斌道:“你很失望是吗?!”

    “末将……”王斌心头一寒,哆嗦道:“不敢。”

    “不敢?”朱高煦向前一步,王斌感觉像座山压了过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看来心里真的失望了!”

    “不是,只是有些担心,”王斌忙解释道:“不知道该怎么击败皇上……”

    “是这样吗?”朱高煦好像接受了他的说法,神情缓和道:“车到山前必有路,等拿下镇江再说吧。”

    “也好,呃!”王斌刚要松口气,下一刻却像被掐住脖子的鹅,脸涨得血红,发不出一丝声音。

    他的脖子被汉王扼住了!

    王斌拼命的挣扎着,但在神功盖世的汉王殿下面前,他就像婴儿一样无力!竟渐渐的双脚离地……

    汉王殿下单手卡着王斌的脖子,把他举了起来,看着他眼里的乞求之色,面无表情道:“明日的决战,本王不允许任何人破坏!”

    王斌拼命的摇头,意思很明显,他不会乱说的。

    “本王也想相信你,可还是死人的嘴巴,更严实一些。”朱高煦手上加劲儿,王斌两眼渐渐泛白,挣扎也没了力气,最终像面条一样垂下手脚,死了。

    汉王这才松开手,丢下死鱼一样的王斌。他一边活动着那只刚杀了人的手,一边冷冷道:“看够了吧,那就出来吧。”

    从那面‘猛虎下山’的屏风后转出一个黑衣人,赫然是纪纲。

    “行动失败了。”朱高煦也不看他,自顾自道:“你们真是群废物。”

    “是因为王贤带着姚广孝的徒弟,”纪纲那张阴沉的脸上,恨意凛然道:“突然出现在南海子!”

    “你消息够灵通的。”朱高煦冷笑道。

    “是王爷的消息太闭塞了。”纪纲也冷笑道:“五天前,我就知道了经过。王爷却今天才知道。”

    “什么?!”朱高煦震惊了:“怎么可能?!”

    “很简单,您的弟弟背叛了你,准备让你一个人背黑锅。”纪纲一针见血道:“所以他才会封锁消息,想让你措手不及。”

    “老三!”朱高煦咬牙切齿一阵,旋即却又笑道:“无所谓了,反正我也没打算拉他下水。”

    “哦?”纪纲看看朱高煦,又看看地上的死尸,笑道:“王爷还挺重感情。”

    “屁感情!”朱高煦冷声道:“老三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留着他,还可以继续给我父皇添堵,干嘛要帮朱瞻基除掉一个冤家?”

    “有道理。”纪纲点点头,沉默一下,低声问道:“难道,就没有一点胜算了吗?”

    “没了。”朱高煦闷声道:“要是我的十几万大军还在,也不是全无希望。”汉王重重一叹道:“谁知道打个小小的镇江城,就折损了半数以上,拿什么再跟父皇斗?!”说着他看一眼纪纲道:“所以老纪啊,别做白日梦了。还是抓紧时间,有怨抱怨、有仇报仇吧!”

    “嘿嘿……”纪纲笑了:“王爷说的是。那祝您明天一举攻克镇江,把那死胖子点天灯!”

    “点天灯?”朱高煦摸着下巴笑道:“好主意。”说完他看看纪纲道:“你有什么仇家要料理?”不待纪纲开口,朱高煦就替他回答道;“王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