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王贤点点头,面色稍缓道:“其他人呢?”

    “大人,眼下京城形势紧张,”吴为面色一黯道:“兄弟们不敢擅离职守,只能让我们做代表了。”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王贤皱眉问道。

    “回京再说吧。”严清叹口气道:“大人一看便知。”

    “回京!”王贤阴着脸,狠狠一抽马臀,率先冲了出去,他感觉自己胸中有一团火,要是不发泄出来,能把自己给烧成灰烬!

    就这样一路狂奔抵达汉西门下,王贤却又不得不勒住马缰。因为那里竟也在发生一场混战。混战的双方都是穿着大明军服的士兵,双方虽然没有动刀枪,但拳打脚踢毫不留情,跟什么生死大敌似的。

    “皇上离京才几天?”王贤皱眉问道:“军纪已经混乱成这般?”

    “哎,一言难尽。”吴为叹气道:“自从汉王私自建了天策左右卫,这种情况就惯常发生。”

    “汉王的所谓天策左右卫……兵部批了么?”路上接到过几次情报,王贤对京里发生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

    “没有,方部堂一直拖着没批,”吴为沉声道:“但汉王依然我行我素,继续招兵买马,如今两卫兵马已经到了四五千,据说在长江上还建了水师。兵部不给编制,户部自然不发粮秣、工部也不会给兵器,他就让天策卫和王府护卫将装备粮秣提供给这些人使用,然后他们空着手去户部和工部闹,闹得京城整天乌烟瘴气。”

    “汉王这是要作死么?”王贤眉头紧皱道。

    “这边有纪纲在,北京还有赵王,皇上很难知道京城的真实情况。”吴为叹气道:“等到消息传到皇上耳中,已经十停去了八停,明明是掉脑袋的事儿,也就成了稍稍有些出格。汉王刚刚遇袭,皇上心里疼惜,自然不会怪罪。”

    这时候,上前面打探消息的人回来,向王贤禀报道:“大人,已经打听清楚了,是天策左护卫的人,在城外抢了地方上运进京城的粮车,想要运进城去,结果被西城兵马指挥使徐野驴,率军堵在汉西门,要他们交出粮车,双方话不投机,便打了起来。”

    “汉王这是养了一群土匪啊!”严清气愤道:“真是越来越不成器了!”

    听着手下议论,王贤却没有说话,而是眯眼望着汉西门方向,因为他看到又有一支军队前来支援,看服色应该是汉王府护卫。

    “给我狠狠的打!”一声令下,只见汉王府护卫举着铁棍冲入战团,只要不是天策左卫的人,便统统用棍子砸倒。因为之前双方都没拿兵刃,这下子徐野驴的人可吃了大亏,不一会儿便被打得满地找牙,断手断脚的不计其数。

    看到手下哀鸿遍野的惨状,徐野驴目眦欲裂,冲着汉王府护卫的首领暴喝道:“韦贤,你们这是要造反么?胆敢下如此毒手!”

    那叫韦贤的乃汉王右护卫指挥使,闻言冷笑连连道:“你们敢动我汉王府的人,本当是死罪,只是王爷仁慈,才如此略作薄惩而已!”

    “你休要颠倒黑白!”徐野驴怒道:“明明是他们抢劫军粮在先!”

    “那不叫抢劫军粮!当兵吃饭,天经地义!”韦贤却振振有词道:“既然户部不给我们军粮,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了。”说着把马鞭一甩道:“进城!”

    汉王府的一干军汉便推着粮车,耀武扬威的进城去了。徐野驴气得面色铁青,双拳攥了又攥,却终究没有再阻拦,只是命手下将伤者救起,也撤离了城门。

    待混乱过去,汉西门终于恢复了人来人往,但明显被方才的一幕震慑到,往日里人声鼎沸的景象不见了,几乎没人敢高声喧哗,气氛十分压抑。

    “进城吧。”目睹了全程的王贤,眉头拧成了川字形,之前看情报上说,汉王府的人现在是无法无天,但任他想象力如何丰富也想象不到,他们已经无法无天到这种程度了。

    当他进了京城,骑马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明显感到市面上要冷清许多,好些店铺干脆关门,就是有开门做生意的也都愁眉苦脸。

    “这又是怎么回事儿?”王贤奇怪道:“难道汉王府的那些兵痞,已经开始打劫商铺不成?”

    “这倒不是汉王府所为,”吴为忙答道:“而是纪纲的杰作。”

    “他干了什么?”王贤沉声问道。

    “这些日子,纪纲的人在全城搜捕奸细,他的爪牙们抓了咱们许多人不说,还把黑手伸向了商人,变着法子敲诈勒索。比如先冲进店铺去,以奸细的名义把店主抓走,然后暗示家里拿钱赎人。要是不给钱,就把抓去的人折磨到死,给了钱才能免于酷刑。要想把人捞出来,只有倾家荡产了……”吴为叹气道:“总之这两位疯了,都疯了。”

    “回衙。”这会儿,王贤的怒气已经被惊意取代,让人跟家里说一声,便径直回镇抚司衙门去了。

    北镇抚司衙门外,依旧是门可罗雀,门口的锦衣卫站得笔直,突然听到街口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锦衣卫官兵刚要警惕的设置拒马,却见那为首的一骑拉住马缰,现出身形!

    “是大人!”锦衣卫们又惊又喜,忙单膝跪地,齐声道:“叩见大人,恭迎大人回衙!”

    “诸位辛苦了!”王贤点点头,纵马而入!

    从衙门外倒看不出什么,但一进后衙,王贤的怒气便再次控制不住——怪不得只有吴为和严清两个到江边去接自己,原来二黑、周勇、朱九、周毅等人全都身上带着伤,重则筋折骨断,轻者也是鼻青脸肿,为了不让自己一下船就上火,他们当然没法去迎接了。

    “大人……”众亲信看到王贤回来,全都神情激动,连朱九爷这样铁打的汉子,都忍不住虎目含泪。那些普通的北镇抚司的官兵,更是直接抽泣起来,就像受人欺负的孩子,终于等回了爹娘。

    王贤温声安慰众官兵几句,吴为便插嘴道:“至少让大人先洗把脸,换件衣裳吧。”围着他的众官兵这才散了。

    看到手下这般清醒,王贤哪顾得上洗脸,把门一关,劈头便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哎……”屋内众亲信齐齐叹一声气。

    “是这样的,大人前脚离京,纪纲的那帮徒子徒孙,后脚就展开了反扑。”吴为恨声道:“我们花了半年功夫,在京城内外建立的据点、埋设的眼线,都遭到了他们的摧毁。一天最多能有七八个点被捣毁,百多人被抓。九爷他们四处带人救火,和纪纲的人不知干了多少次……我们终归还是人少力单,最终落了个人人带伤的下场,也没保护好咱们的势力。”

    “大人……”众人惭愧道:“我等有负重托。”

    “势力倒了可以重建,你们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上哪再去找这样一班生死兄弟去?”王贤虽然板着脸,但已经进入了北镇抚司镇抚使的角色。

    “大人……”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感动。

    “不过我们北镇抚司,也不是可以轻辱的!”王贤沉声道:“他们所加诸吾身者,来日必十倍奉还!”

    “十倍奉还!”弟兄们齐声高喝,将颓丧的气氛一扫而光。

    不过激愤归激愤,对付纪纲这样的庞大敌人,尤其是还有汉王也獠牙毕现的时候,王贤也不得不谋而后动。

    安抚好受伤的弟兄,王贤和吴为、严清还有杨荣进入了内签押房。

    “刚才介绍过了。”王贤对严清和吴为道:“现在还是要再介绍一遍,杨老将军在山西素有智将之名,这次若非因缘际会,我也没可能把他挖过来。”

    三人再次见过,都知道王贤这是直接把杨荣引入最高智囊圈子了,吴为和严清还好些,因为同样的场面在严清身上已经出现过一次了。但在杨荣那边,却被感动坏了,他本以为自己这种外来人,而且还跟朱美圭不清不楚,王贤就是用自己,也顶多是个卖力的,却没想到他直接把自己拉入了核心权力层。

    刹那间,四老五十的人了,竟涌起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绪。

第640章 风暴过后

    简单几句介绍,旋即便进入正题,王贤素来就是这样雷厉风行。

    吴为拉开一道墨绿色的丝绒窗帘,一张超大的地图便显露出来。

    杨荣是识货的,一看就瞪起眼道:“这地图比兵部所制的要精细许多倍。”

    “兵部那也叫地图?”王贤背手立在地图前,颇有些傲娇的挪揄道:“三岁孩子的鬼涂鸦还差不多。”

    “这是按照我们大人的法子,动用上千人重新测绘出来的。”吴为拿起一根细细的木棍,指着地图道:“在之前,这张地图是绝密的。除了其本身的精确程度外……上面红色的小三角,是我们的据点;红色的点,是我们的暗桩,基本上遍布京城了。”

    “这张图被人看去可了不得。”杨荣惊心道。

    “已经没关系了。”吴为叹气道:“一个月的时间内,这些点十停去了九停,剩下的一停也不敢再动弹,全都处于休眠状态。”

    之前听说纪纲的人把北镇抚司的暗桩都拔除,杨荣还没什么感觉,此刻直观看到北镇抚司暗桩的规模,才知道原来他们在山西玩的都是小打小闹,跟京城的手笔根本不是一个等级。也终于知道了纪纲的行动是何等的嚣张疯狂,那几乎是掀起一场遍扫京城内外的风暴啊!

    “你们有没有发现奇怪之处?”背着手看地图的王贤出声道。

    “大人指的是?”吴为问道。

    “你们看,剩下的几乎全是京城以南方向的据点,而京城以北、以东方向的,几乎一个不剩。”王贤凝眉道:“而且奇怪的是,他们要打击我们的方法有很多,为何要选这种最吃力、最扎眼的一种?”

    “除非这些据点是他们最担心的东西。”轮椅上的严清淡淡道。

    “不错,不过他们担心什么呢?”王贤道。

    “京城以北,是长江。”严清道:“京城以东,有纪纲的大庄园,连赏赐带吞并,连起来有一个乡那么大……”

    “你是说,”吴为悚然道:“他们在做些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

    “不然何必如此?”严清沉声道:“殊不知欲盖弥彰!”

    “难道他们要反了不成?”吴为愈加惊恐。

    “反了也正常,”王贤淡淡道:“你还不知道吧,在江北,我们曾被上万骑兵围剿,要不是莫问用兵如神,我们就直接被做成肥料了。”

    “什么?”这下莫问和严清都吃了一惊,因为王贤之前只是说要秘密抵京,并没有透露实情。手下人虽然都觉着有隐情,但想象力再丰富,也想不到汉王会出动这种大手笔来对付王贤。

    “大人,看来他们谋反在即了……”严清有些艰难道:“观他们的种种行径,皆是不管不顾,已经连遮掩的兴趣都没有了,这如果不是马上就要举大事,就是他们集体疯了。”

    “应该是这样的,所以他们才会拼命也要阻止大人回京。”一直在旁边听着的杨荣,这时也出声道:“因为大人总是能化不可能为可能,现在手里还有强大的北镇抚司,换做我是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大人返京的。”

    “原来我这么厉害……”王贤摸摸鼻子道:“其实我早就料到他们会狗急跳墙,所以才急着赶回京城,只是没想到他们会这么着急……”

    “大人早就料到了?”杨荣和吴为吃惊道。

    “道理很简单,对这两位来讲,不造反就得完蛋。”王贤缓缓走到桌边坐下道:“对汉王来说,去年的连番攻势,已经让他黔驴技穷了,但太子顶了过来,他的希望自然愈加渺茫。而且皇上渐渐察觉,去年是有人在陷害太子,虽然没有明说,但对太子的态度要好了很多,不仅解除了禁足令,还命其再次监国。而对汉王,却不像之前那么溺爱了,胡广门生发动的那次‘请为汉王更换封国’之议,就是明证。皇上暧昧不明的态度,让汉王万分惊恐,最后只能用苦肉计来挺过这一关。”

    王贤说完端起茶盏润润喉,伸手示意严先生说下去。

    “估计这时候,汉王已经对皇上会改变圣意彻底失望了。”严清只好接着道:“因为去年皇帝生气成那样,都没有废掉太子,这说明太子之位还是很稳固的。而且随着太孙长大,皇上渐老,太子的地位就更加不可动摇了。所以摆在汉王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除掉太子,要么就藩!”

    “对汉王这种野心勃勃的人来说,就藩无异于坐吃等死,而且一旦太子或者太孙登极,也难保不会清算他。至于除掉太子、虽然形同造反,但考虑到皇上只有他们三个儿子,不大可能再把他也杀了。所以汉王很可能认为,皇上是会接受这个结果的……”

    “末将在山西时,常听说汉王以李世民自居,还非要把天策卫变成自己的护卫,这样他汉王府不就成了天策府?”杨荣震惊道:“没想到他还真想重演玄武门之变啊。”

    杨荣曾听人说,朱高煦的偶像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经常见人就说:‘我英武,岂不类秦王李世民乎?’这话让远在山西的杨荣听了,都感觉不寒而栗,真有种历史要重演的感觉。

    因为朱高煦与李世民一样,都是皇次子,朱高炽对应李建成,都是长兄皇太子,甚至连他们的弟弟,也有对应关系——朱高燧对应李元吉,都是皇三子。这样朱高煦的潜台词就很清楚了——李世民杀掉李建成当上了皇帝;朱高煦则杀掉朱高炽登上皇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朱高煦非常希望把几百年前的那一幕戏再演一遍……

    “汉王想当李世民,可惜今上不是李渊……”听了杨荣的话,严清却冷冷道:“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不得不退位给李世民腾地方。要是汉王杀掉太子,莫非今上也得重蹈唐高祖的覆辙?”

    “那不可能,今上之深沉谋略、勇毅果决,远非唐高祖可比!”杨荣道:“只要有他在一天,这大明朝就不会翻了天!”

    “说的不错,要是汉王敢来一次玄武门之变,皇上怎么可能容忍此等不忠不孝的弑兄狂徒在世?”严清冷冷道:“真要是这样演下去,八成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你是说……赵王……”杨荣不禁对这坐在轮椅上的严先生刮目相看。

    “正是赵王!”严清道:“他大哥二哥杀个你死我活,不管谁赢谁输,恐怕都没有好下场。皇上统共就三个儿子,到时候自然是他这个置身事外的老三得利了。”

    “赵王虽然隐藏的很深,但这二年来还是能发现他心怀不轨的蛛丝马迹,好比晋王朱济熿,就是在赵王的支持下诬告兄长上位成功。白莲教刘子进反叛,也跟他脱不开干系。所以我认为,他是相当有野心和手段的,而他实现野心的手段,一定是怂恿汉王造反!”王贤点点头道:“至于纪纲就更不用说了,皇上今年初的一系列举动,早就让他生出‘兔死狗烹’的恐惧感,撺掇汉王造反也在情理之中。”

    “看来应该是这样的。”吴为道:“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汉王和纪纲,现在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因为在他们眼里,太子殿下已经是死人了……”说到这,他不禁心里打鼓,真要是到了白刃相见的时候,威名赫赫的北镇抚司,还真不如随便一卫兵马好使。

    “其实他们还是很小心的。”严清道:“比如他们花大力气拔除了镇抚司的暗桩,就是想尽量避免暴露,这样到时候发动起来能更突然。至于那些公然抢粮、械斗的举动,其实是汉王府一贯的操行,只要皇上不在京里,他们都是这样,没必要少见多怪。”

    “那他派遣两卫兵马围杀大人怎么算?”吴为有些不服气道:“这件事总瞒不住吧?”

    “人家会说,那两卫兵马分明正好是拉练经过的好么?”这次王贤接话道:“就算发生交战也是误会一场,毕竟那是一千精锐骑兵,还有一半蒙古人,凤阳卫说自己误会了也说得过去,皇上就算真追究责任,也得各打五十大板。”王贤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腮道:“毕竟我的侍卫严重超标了。”

    “那板桥驿的一战怎么算?”吴为追问道。

    “一样可以拿蒙古人说事儿……”王贤叹口气道:“朝中有人好说话,就算他们杀了我也是误杀,顶多把几个军官革职查办,不会有什么太严重的后果。”

    “真是无法无天了!”杨荣没想到,在江北那种形同造反的恐怖场面,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所以我们判定汉王和纪纲会造反容易。”王贤淡淡道:“但想让皇上相信,却是难上加难。别说让皇上相信了,就是想让太子相信都不容易。”

    “那麻烦可不小。”吴为道:“皇上远在北京,大人也没有密折专奏之权,只能先让太子爷相信,再做计较了。”

    “是这个理。”王贤点点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被人骑在脖子上拉屎!”说着重重一挥拳道:“必须要立即反击!他们怎么对我们的,我们便十倍奉还!”

第641章 相左

    “大人三思,”平心而论,严清对王贤还是很佩服的,只有一点不敢苟同,就是这股子睚眦必报的市井恶霸劲儿。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严清看来,当实力不如对方的时候应该忍让,默默积蓄力量,等待合适的时机才给予致命一击。那才是智者所为,而不是像王贤这样,被人欺负了就马上要报复回来。“如今敌人锋芒正盛,我们和他们硬撼,不是明智之举。”

    “明智不明智,那是你们读书人的道理!”王贤却不以为然道:“我们武人讲的是快意恩仇,谁欺负了我兄弟,我却不想着报仇,那我这老大也当到头了!”

    “大人……好像也是读书人吧。”严清无语道。

    “呃……是么?”王贤一阵汗颜道:“我是读过几天书,还侥幸中过举人,”说着,他的目光坚定起来道:“但现在我是武将,就只能按照武人的规矩办!”

    “规矩有那么重要么?”严清无奈道。

    “对文人来说,礼仪有那么重要么?”王贤反问道。

    “当然……”严清不假思索道。

    “那规矩之于武人,就像礼仪之于文人。”王贤沉声道:“我意已决,先生无需多言了。”

    “哎,大人……”严清只好退一步道:“就算大人要反击,但我们现在的实力严重受损,如何跟纪纲的人斗?总不能让北镇抚司的锦衣校尉上街头斗殴吧?”

    “当然不能用正式编制的人,我有秘密武器的。”王贤上辈子就知道,想要做出格的事,靠正式工是不行的,还是得靠万能的临时工。他看一眼吴为,笑道:“那些武林高手都送到京城了么?”

    “上个月就到了。”吴为露出一丝苦笑道:“两千多号人把咱们在京城的几处牢房都填满了。”这还是拜汉王遇刺一案所赐,永乐皇帝雷霆震怒,命北镇抚司在全国严打帮派会堂。虽然真正强大的地头蛇,是不会在这种漫天撒网似的行动中中招的。但地头蛇们很乐意配合官府,将能威胁到自己的势力、或者平素看不顺眼的势力铲除喽,将其老大送入京城安享天年。

    虽然官府更是应付公事,但全国两京十四省,一千多个县,哪怕是应付公事,最后送到京城的各路武林人士、帮派分子,也超过两千之数了……看管数目如此巨大的危险分子,哪怕对北镇抚司也是沉重的负担,然而王贤却无视因此造成的巨大亏空,反而吩咐对这些武林人士好吃好喝好伺候……

    “都教育好了么?”王贤问道。

    “应该差不多了,就差大人一锤定音了。”吴为道,这段时间他主要就在忙这件事,也因此躲过了一劫,没像二黑他们那样浑身是伤。

    “好。”干这种事王贤是驾轻就熟了,笑道:“等我拜见了太子殿下,便和你一起过去瞧瞧。”

    “大人莫非要用那些江湖人士对付纪纲的人?”严清瞪大眼道。

    “怎么样,高招吧?”王贤得意的笑道:“纪纲的那些密探暗桩什么的,也不过都是些帮派分子、地皮恶霸之类。我这可是从全国搜集到的帮派头子、超级恶霸!把这两千多人放出去,京城内外还有别人混的份儿么?”

    “大人……”严清简直要抓狂了,无语道:“这……这简直是胡闹啊!”

    “不过是他做初一,我做十五罢了。”王贤淡淡道:“这些事情先生可以不用过问,全让吴为一手处理就是。”

    “哎……”严清叹口气,不再说什么。

    当天下午,王贤便去拜见了太子。

    太子早知道王贤回来,因此午后没有安排任何事情,专门在书房等他前来。

    “为臣拜见殿下!”

    “仲德,快快起来。”太子看着王贤,一脸后怕道:“看到你没事儿,实在是太好了。孤听说你在板桥镇的事情,担心的好几晚上睡不着觉。”

    “让殿下挂心了。”王贤轻声道。

    “你我情同父子,还用说这种话么?”太子摆摆手道:“想不到我那二弟为了对付你,竟然如此疯狂!实在是丧心病狂!”

    “其实他对付为臣只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对付殿下。”

    “这个我知道,他将你看成眼中钉、肉中刺,还不都是因为我?”太子叹口气道。

    “臣不是这个意思。”王贤正色道:“臣认为,这次在板桥镇的行动,只是汉王计划中的一环,他已经在展开一场针对殿下的行动了!”

    “你是说他建天策左右卫?”太子道:“还有在长江训练水师?”

    “是。”王贤也懒得跟太子打太极了,径直言道:“他要不是想造反,就是活腻了,不然怎会做这些事情?”

    “造反……”太子面色一紧,旋即想起杨士奇说的‘郑伯克段’的故事来了,“那还不至于吧,大明朝有皇上在,谁也反不了天!”

    “是,只要有皇上在,谁也翻不了天!可皇上在北京,一年半载不会回来。”王贤沉声道:“而且汉王也不是要翻天,他只是要除掉自己的太子哥!”

    太子面色愈加沉重,他想不到王贤一回来,就抛出这种令人窒息的话题。沉默半晌,朱高炽才缓缓道:“就算杀了我,他也当不了太子。”

    “理是这个理,可汉王不会这么想,他已经让纪纲和赵王灌了一脑子**汤!”王贤道:“殿下,就算我小题大做,您也不能掉以轻心。在您这个位子上,必须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哎……”太子长叹一声道:“仲德怀赤诚之心、道肺腑之言,孤岂会当成耳旁风?”说着又叹一声道:“只是我现在身处嫌疑之地,父皇又偏听偏信,任他闹得再厉害,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也只能冷眼旁观……”

    “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殿下下决心和他们放手一搏,就能找到确凿证据,”王贤断然道:“殿下下不了决心,就永远找不到确凿证据。”

    “这个么……”朱高炽没想到,自己最倚仗的智囊和大将,看法竟如此相左。“尚需要从长计议。”

    “殿下,局势已经危若累卵,我们便如头顶悬湖,那湖水已经越涨越高,随时都可能会决堤。”王贤眉头紧锁道:“这时候只有先下手为强,迅速控制他们,搜集铁证,请皇上处置他们!”

    “哎,这为免有要挟君上之嫌。”朱高炽为难道。

    “殿下,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不能前怕狼、后怕虎。”王贤沉声道:“何况到时候,我们可以把责任都推到纪纲身上,殿下就是力保汉王也未尝不可!”

    “哦……”朱高炽闻言心下一动,这未尝不是个好办法。

    王贤该说的都说了,见朱高炽陷入沉思,他便安静的等着太子的决断。

    良久,朱高炽终于下定决心道:“你说的有道理,我虽然顾念手足之情,但无奈有人终怀狼子之心,若是一味怀柔,反而是害人害己。”

    “殿下英明。”王贤忙奉上马屁一记。

    “这样吧,你可密切监视对方,做好完全准备,一欸他们要发动,或可先下手为强。”朱高炽谨慎的措辞道:“但要切记切记,必须要得到确凿证据,才能对……纪纲动手。”

    “那汉王呢?”王贤有些傻眼,此次汉王和纪纲乃是狼狈为奸,只有狼和狈一起打才行,若是只打狼不打狈,必被狈咬;若是只打狈不打狼,则会被狼吃掉。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不信太子不明白。

    “汉王,终究是父皇的儿子,”朱高炽有些不敢跟王贤对视,缓缓道:“我们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有父皇才能决定,是否药将他绳之于法。”

    “……”有那么一瞬间,王贤真想撂挑子,太子这做派,跟当年靖难之役,建文军派五十万大军北伐,临行前拉着主将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勿要伤我皇叔’有何区别?

    “哎,仲德,实话对你说吧。”朱高炽也觉着心下有愧,无奈解释道:“一来,几十年的手足兄弟,我确实不忍心亲手对付他。二来,那班文臣也认为,我身为储君,当为天下人的表率,以兄克弟,总非仁义之举,是以都不支持我对付汉王……”

    “他们那是迂腐之言,”王贤气愤道:“难道汉王以弟克兄就是理所应当么?”

    “这,他真要是要造反,我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朱高炽轻声道:“只是现在他反迹不彰,更无实质行动,我若是先动手,哪怕理由再充分,也免不了被天下人、被父皇误会的……仲德,请你体谅我的难处。”

    太子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王贤还能说什么?只能艰难的点点头。“臣知道了……”

    “我就知道仲德最识大体!”朱高炽也松了口气,又觉着对不住王贤,忙道:“放心,我只是让你先不要动汉王,至于纪纲,你想怎么斗怎么斗,他有汉王这个靠山,你也有我给你撑腰。”

    “是。”王贤垂首应声。

第642章 王贤的秘密武器

    从太子那里出来,王贤调整好心情,才回家拜见父母兄长。

    家里人已经知道他回来了,早就准备好了筵席等着他,见到一家至亲,王贤彻底把那些烦心事抛到脑后,和家里人吃了一顿和和美美的团圆饭。

    席间,老娘三句话离不开她的孙女,又是问孙女多重,又是问长得像谁,又是埋怨王贤不把孩子带回来给自己看看。末了还忍不住叹气,我老王家这几年是怎么了,老大生了俩闺女,老二又生个闺女……却说侯氏去年又诞下一女,因为她存在感太弱,竟没有交代。

    王贤笑道:“娘这话不对,您去年不是给我们添了个弟弟么?”

    一句话说得王老爹一口酒喷了王贵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