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官人-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臣思虑不当初只想靠存粮就能勉强够大军返谁想到大火烧了广武镇。夏粮又没及时运才会出现这种局面。”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夏元吉黯然道:“当初要不是臣执意只开三分之一的常平现在大军说不定不会缺粮。”
“老百姓也得过ri朕打仗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百姓。”朱棣摇摇头道:“不要自责了夏爱你没有快起来吧。”
“谢皇上。”夏元吉支撑着爬起又听朱棣道:“你们都回去歇着站在这儿怪累的。”众大臣谢恩告却又听皇帝道:“夏爱你留一下。
待大帐里只剩下皇帝和夏元朱棣叹息一声道:“你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皇臣也觉着蹊跷。”夏元吉缓缓道:“从时间上至少北方的夏应该足以运过来不知道哪里出了状到现在迟迟没运到。”
“你不是天而是**?”朱棣冷声问道。
“臣不敢妄测。”夏元吉只觉一阵眩晕道:“还得让后方的人自己说说。
“不错。”朱棣点点头道:“朕已经传旨让赵王火速前来见到时候再做处置吧”
“是。”夏元吉应一声。
“朕已经召集官给他们鼓鼓劲”朱棣长吁口敛去脸上的忧换上一张笑脸道:“你也一起去。”
“遵旨。”夏元吉便陪着朱棣出了大帐。
营地将士们已经被召集起全体席地而见皇帝驾纷纷起身行朱棣摆摆手道:“不用拘都坐下吧。”
他一路上拍拍这敲敲那来到场地中站上一辆大语重心长对众人道:“朕知大胜之后面对这个局换了谁都接受不了。但天有不测风大军出征在什么问题都会碰上。朕戎马生涯三十缺粮的事也不是遇到一回两回那年征北因为战线太返程时断了我们是靠煮皮带、吃棉絮撑过来的。这会儿比上次的情况要好多起码还有牲口可以杀着吃。大伙儿一定得咬牙挺须知这一仗起码打出十年的太朕的行事你们是知道朕岂会亏待你们这些大功臣?”说着捋一捋刚硬胡朗声笑道:“后半辈子的好ri子在等着大伙眼下这点苦算得了什么?你们说对不对?”
众将闻言纷纷点让皇帝一开情绪果然好了很多……是回去了论功行就要过上好ri子可不能这时候掉链子?何况皇帝同他们一也都是一ri一五十岁多的老人家都坚持的他们有什么坚持不下的?
“最后告诉你们个好消”朱棣大声宣布道:“朕已经命赵王调集宣大一带的每一粒粮都给咱们运过来。”顿一下道:“算起ri子最多十天就该到了”
在朱棣的鼓舞队伍重新鼓起士继续前可是世上只有架起锅子煮白没有架起锅子煮道理的。朱棣的大道理提神不解要是再过几ri不来粮马杀绝了就只能吃人了
而且老吃马肉还有个问就是许多人的肠胃适应不活活拉稀拉死了几百人。朱棣知道这事儿后流了发誓要严惩造成这一切的凶手
好在天无绝人之终于终在大军山穷水尽之赵王朱高燧亲率两千车粮食赶到了。兵士们立时欢呼雀高呼皇帝万赵王千岁兴奋的手舞足蹈、泪流满面
听闻军粮终于押朱棣按捺不住亲自出朱高燧本来正接受将士们的欢见父皇来赶紧跳下俯身跪在朱棣面已是泣不成声道:“父您的龙体清减了不叫您吃这样的儿臣实在是罪该万死”
“好说好粮食能送到就好。”朱棣满面笑容应一吩咐道:“快快传立即埋锅做让将士们吃顿饱饭”
立时又是一阵欢整个军营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朱棣并没有立时发而是让赵王去休直到晚上他来请安才屏退左淡淡道:“这次你表现不先是解决了军粮的出这下又解了大军的燃眉之急。”
“儿臣无地自容。”赵王忙起身道:“让父皇和将士们忍饥挨儿臣实在是太失职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朱棣和颜悦sè的问眼里却寒光迸他的手紧紧握着桌上的镇其实是在克制内心的怒气。“让粮食迟迟运不上来。”
“儿臣要向父皇请罪”朱高燧猛然跪地道。
“何罪之有?”朱棣笑笑道。
“儿臣为了给大军筹杀了宣府的知府”朱高燧叩首道。
“为什么杀他?”朱棣淡淡问道。
“儿臣这个督粮王爷要开宣府的粮他却执意不说是山西遭了灾民都涌到宣大要赈济灾民儿臣见他百般推想到父皇和几十万大军正饿肚一时脑便拿了他的脑袋示这才逼得宣大各地的官员开仓交粮”朱高燧叩首道:“儿臣胆大妄请父皇责罚”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三六八章 阴谋连环
“你是遵旨行事;事有从权;何罪之有?”朱棣冷冷道:“只是那宣府知府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推三阻四;置朕和几十万大军于不顾?”顿一下;终于压不住火道:“还有;为什么夏粮迟迟没有运到;你和太子是于什么吃的
“儿臣早就备好了车马;也是翘首以盼;ri夜苦等夏粮运到”朱高燧忙道:“但左等右等都等不到;派去催促的人回来说;上百万石粮食都堆在太原;但山西的官员推三阻四;就是不肯发运说是白莲教造反;占据了要道;平叛之前不能贸然发运”
“白莲教造反?”朱棣目光一凛道:“为何之前没有奏报?”
“这个儿臣就不得而知了。”朱高燧小意道:“许是大哥觉着纤芥之疾;不愿让父皇分心。”和皇帝的这番对话;他不知演练了多少遍;就等着这一刻;不知不觉把脏水泼到朱高炽的身上。
“哼”果然;不提太子还好;一提太子朱棣火冒三丈;将手中镇纸重重一砸;那白玉镇纸便断成数段道:“好一个纤芥之疾”
“父皇息怒;具体情形儿臣也不敢妄言;还是让我大哥和山西方面的官员说明。”朱高燧这话听起来是给皇帝降火;但其实是yin险的给皇帝造成一个;太子跟山西官员是一伙的印象。
朱棣最怕什么?无非就是自己率军在外;储君生出自立的野心;和官员们串通一气;给自己来个釜底抽薪加上他素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朱高炽;就更容易被引到这方面了。
但圣人之怒、不在脸上;朱棣纵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面上依然不动声sè道:“那就先回宣府再说;你也累了;先下去歇着。”
“是。”朱高燧应一声;告退下去。
朱高燧回到营帐;便见朱高煦在那里坐等;急切问道:“怎么样;父皇震怒了么?”
朱高燧摇摇头;朱高煦不禁失望。朱高燧却抿嘴笑道:“我的傻二哥;其实父皇发怒未必是好事;他老人家现在的反应实在反常;正说明他是动了大心思;才能暂时压住怒火。”顿一下道:“但火是压不住的;迟早会爆发;压得越狠;爆发起来也就越恐怖。”
“有道理。”想明白这点;朱高煦咧嘴笑道:“三弟办事儿就是比二哥利索;我那边机关算尽;还是让朱瞻基那小子在战场上逃了。好在父皇也对他失望透顶;再不把圣孙;挂在嘴上了。”
“正常;一个毛孩子而已;扯得上英明神武么?战场上走一遭就露了馅。”朱高燧淡淡道:“不用去顾虑朱瞻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老大倒了;他也就跟着完蛋了。”
“不错。”朱高煦点点头;激动的搓搓手道:“你说;这次能不能把老大将死”
“**不离十。”朱高燧沉声道:“这次咱们是刀子、毒药、陷阱都给他上齐了;哦;对了我还给他准备了上吊绳;就等他伸着脖子往里钻了就不信这样都于不掉他”说到最后;他那张俊俏的脸上已是面目狰狞;真不知一nǎi同胞哪来那么大仇
“好;这次有三弟的谋划;肯定可以一举成功”朱高煦拊掌笑道:“事成之后;无论咱俩谁登上大位;都要同享富贵、永不相负”
“二哥这话说的;弟弟我可一点不想当太子;太子有什么好的啊?父皇在时小心翼翼;唯恐一着不慎;引起皇上的猜忌。”朱高燧却大摇其头道:“多年媳妇熬成婆;又要心忧天下;太苦太苦。”说着朝朱高煦嫣然一笑道:“还是二哥能者多劳;到时候能给小弟封个好去处;让我当个逍遥快活王;小弟便心满意足了”
“哈哈哈……”朱高煦闻言那真是通体舒泰;放声大笑道:“好说好说;到时候哥哥把苏杭都封给你”
“小弟先谢过兄长了。”朱高燧款款一礼;两人相视而笑;让人上了酒菜;痛痛快快吃了顿酒;然后同榻而眠。
有了赵王运来的粮食;大军终于能吃上饭了;虽然粮秣仍很紧张;但总算能安然返回宣府了。
大军出了瀚海走廊、进入河套后;套内各部早听闻官军大败马哈木;争先恐后献来牛羊酒肉;彻底解了大军的粮荒。这时候大队的粮草也发运来了;朱棣见了这马后炮冷笑连连;直接下令逮捕了运粮的官员……
待回到宣府时;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也赶来了;皇帝立即秘密召见他;一番商议后;纪纲便连夜离开宣府;不知去执行什么秘密任务了……
“从我三叔面圣之后;皇爷爷便下旨让我安心学业;早晚不必请安。”马车上;朱瞻基一脸郁闷道:“但瞎子都能看出来;这是皇爷爷在冷落我;请个安费多少工夫?”
“殿下别太纠结了。”王贤轻声安慰道:“以我之见;皇上不是针对你的;只是在查明真相前;不知该怎么面对你罢了。”
“嗯。”朱瞻基想想也是;脸上有了笑容道:“还是你会劝人;一句话就让我好过多了。”说着深深的注视着他道:“你不在的这段时间;我真是六神无主;真不知该怎么办了。好在你回来了”
“我也不是智多星;怕是要让殿下失望了;”王贤苦笑道:“太子殿下怎么说?”
“唉;我父亲只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问心无愧。”朱瞻基叹气道:“其实我父亲也做不了什么;皇上虽然让他监国;但还留着姚广孝和纪纲在京城监视着;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禀报。尤其是后者;对太子府的渗透已是无孔不入;让我父亲连私下议事都可能被窃听;他还能做得了什么呢?”
“那山西的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儿?”
“天知道”朱瞻基郁闷道:“怎么就冒出了白莲教;怎么就正好挡在太原进京的要道上;还敢拦朝廷的粮草简直是丧心病狂”
“可能不是凑巧。”王贤缓缓道:“从宝音在宣府被放回去;到广武镇被烧。从李谦突然成了叛徒;到山西白莲教起事。这些事虽然看起来没什么联系;但样样都针对太子殿下;这就耐人寻味了”
“还用说;肯定是我二叔和三叔在背后捣鬼。”朱瞻基愤愤道;说着自己先泄了气:“可惜没有证据;皇爷爷非但不会信;反而会误会是想拉他们下水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证据早晚能找到的。”王贤想想道:“不过你说得对;眼下不是反击的时候;得先自保;守住了阵地再做它图”
“不错。”朱瞻基点头叹气道:“先自保。”说着看看王贤;苦笑道:“现在我们这边;是人人自危;唯一一个安全的就是你”
“我?”王贤一愣。
“我皇爷爷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冲着你救了我;也不会为难你的。”朱瞻基歉意的看看他道:“不过估计你的功劳要蒙尘了……我曾被瓦剌军包围这件事;被我皇爷爷严令禁止提起;你的功劳怕是也不能宣扬了。”
“无所谓。”王贤淡然一笑道:“我救你又不是为了立功。”
“嗯。”朱瞻基鼻头一算酸;笑道:“你放心;你对我好;我都记在心里了;有朝一ri我父子能登上大宝;绝对会加倍偿还你的”
一张巨额远期支票到手了;只可惜这张支票还是附条件的;要是他父子鸡飞蛋打了;这支票擦腚都嫌硬
“先别说那些;我给你看两样东西。”王贤将答里巴的信和金印递给朱瞻基道。
“这是……”朱瞻基接过来一看;眼登时就亮了……国人可不管答里巴这个大汗是不是傀儡;他们只会知道;这是蒙古大汗给永乐皇帝的投降书连带着他的大汗金印;一并送到中原来了
更别说还有博尔济吉特族人横穿大戈壁;克服千辛万苦来投奔大明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这对正愁着战利品不够亮眼的永乐皇帝来说;简直是再合适不过
一番分析;朱瞻基判断王贤非但不会被罚;反而会获得奖赏;他激动道:“你一定要抓住这个好机会飞黄腾达;千万别管我们你混好了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了”
“到时候再说。”王贤叹口气;苦着脸道:“不过我为了脱身;干了不少荒唐事儿。”
“比如说呢?”
“比如说;我让他们冒充使团和马哈木谈判;”王贤看着朱瞻基;声音越来越小道:“再比如;我以你的名义;和答里巴的妹妹成婚。”
“哈哈;这些事不要紧;不过是戏耍一帮鞑子;皇上还要为你喝彩呢。”朱瞻基见他竟担心这个;不由失笑道:“放心;我皇爷爷不是那种食古不化之辈。”
“那就好;那就好。”王贤将茶水一饮而尽。
两人抵达京城时;发现这里变成了一座欢乐的海洋;原来皇帝正在犒赏三军;京城内外;无数座军营里;此次远征大漠的大军;终于可以解下战袍;洗去征程;享用皇帝赏赐的美酒肉食;好好乐呵乐呵了。
朱瞻基将王贤回来的消息禀报上去;果然立马惊动了皇帝;下旨命他翌ri觐见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三六九章 平步青云
在此之前;王贤只在阅兵时远远望见过朱棣一眼;但那时的皇帝遍身金甲;就像一朵黄菊花在高台上绽开;根本看不清真容。
所以这次面圣;算是他和大明至尊的第一次见面;王贤竟有些小激动;当天晚上就失眠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他在帅辉和二黑的帮助下洗漱穿戴完毕;便端坐在那里;等朱瞻基带自己进宫见驾。
“大人;您见了皇上可别紧张啊。”帅辉笑道:“听说皇上有帝王之气;举手投足都震慑人心呢。”
“你那是戏文看多了?”二黑白他一眼道:“皇上也是人;吃多了萝卜才会放屁。大人走南闯北见识多了;哪里会紧张。”
“其实还真有点紧张。”王贤苦笑道:“现在是非常时期;我可不能说错一句话。”
两人便都不吭声了;让他静下心来好好准备;王贤便设想待会儿见到皇帝该怎么做;怎么说;皇帝会问哪些问题;都一一作了预案。
当王贤把所有问题都推敲好;抬头一看;已经ri上三竿了。二黑和帅辉在那大眼瞪小眼;帅辉问道:“大人;莫非皇上睡懒觉呢?”
“别瞎说。”王贤也感觉有些奇怪;不动声sè道:“皇上三更灯火五更鸡;ri夜cāo劳的很;哪有睡懒觉的机会。乖乖等着就是。”
几人正说着话;就听外头响起脚步声;一看是朱瞻基来了;再一看他那一脸便秘的表情;就知道事情起了变化。
“怎么了?”王贤起身相迎。
“唉……”太孙殿下未曾说话先叹气;陈芜赶紧给他倒杯茶水;朱瞻基接过来刚要送到嘴边;突然面sè一变;将茶碗重重摔在地上;大骂道:“我那两个叔叔欺人太甚了”
“本来我今早应该来接你进宫;但临出门被太监叫到宫里;我皇爷爷便询问我;你有没有冒充使团;有没有冒充我娶了蒙古公主。”他气得嘴唇直哆嗦;对王贤讲起今ri的遭遇道:“我们商量过的;这些事情不能慢着皇上;不然将来露了馅;就是个大麻烦;所以我都承认了。”
王贤点点头;听太孙继续道:“皇爷爷听了后;说你这个人太胆大妄为;丝毫不顾国体;虽然忠心可嘉、也有本事;但得磨磨xing子再用”
“呃……”王贤不禁倒抽冷气;在官场上‘磨磨xing子;的意思;就是让你穿小鞋坐冷板凳、而且期限不定;有可能是一年半载;有可能是十年八年;甚至磨着磨着皇didu忘了这个人也极有可能……毕竟大明的人才太多了;别的不说;明年开科举;又是数百名青年才俊呈现在御前;不能趁热打铁捞足好处;很快便黄花菜都凉了;实在太悲哀了
见王贤默然不语;朱瞻基满腹歉疚道:“我为你据理力争;但我皇爷爷圣心已定;怎么说都没用;只给你个锦衣卫千户的虚职;让你回去好好读两年书再说……”
“噗……”王贤一口茶水差点喷朱瞻基一脸;“殿下;锦衣卫千户是几品
“正五品。”朱瞻基道:“怎么么了?”
“您数数;从不入流品到正五品;一共多少级?”王贤伸出两个巴掌道:“整整十级啊连升十级这种事;算得上平步青云了?”
“这个么……”朱瞻基苦笑道:“一来你起点低;升十级也不过才正五品。二来;你也不能到锦衣卫当官;所以只是领个俸禄而已;有什么好高兴的。”说着叹口气道:“虽然你救我这茬不能提;但单说你带回了博尔济吉特族投奔大明;还有蒙古大汗的金印;赏你个伯爵就不为过;现在只给你个千户;你说是委屈你还是抬举你?”
“抬举。”王贤笑嘻嘻道。
“我知道你这么说;是为了让我安心……”朱瞻基无力道:“其实官职还在其次;关键是皇上没见你;这对你的损失可就太大了”在皇权社会;圣眷就是最大的优势;简在帝心的臣子;哪怕是才入仕途的;也会被部院大臣高看一眼;争相结好。相反;要是没有圣眷;就是二品尚书也一样没人鸟。
本来王贤从漠北逃回来;在文武大臣看来;他应该成为皇上眼前的红人;一颗希望之星冉冉升起才是。但现在朱棣不见王贤;一下子让他的价值大跌;这也是朱瞻基最愧疚的地方。
“比起死难的兄弟们;我这算什么损失?”王贤却大度的笑道:“殿下也不用觉着亏欠我什么;于情于理那都是我应该做的;并没想得到什么。”
他越是大度;朱瞻基就越是愧疚;眼眶一热道:“都怪我连累了你;你放心;早晚有我说了算的一天;一定十倍百倍的补偿你。”
“臣就先谢过殿下了。”王贤笑笑道:“对了;怎么这事儿跟二位王爷扯上了?”
“那两个王八蛋”朱瞻基闻言咬牙道:“现在对我皇爷爷严防死守;他们担心你见到皇上后;又生出变数来;便提前一步在我皇爷爷面前进了谗言;这才让他老人家临时改变了主意”
“他们于嘛这么忌惮我?”王贤苦笑道。
“以你在漠北的表现;能将马哈木父子玩弄于股掌之间;就足以⊥他们忌惮了”朱瞻基沉声道:“但同时也说明;他们正在谋划大事;不允许出现不可控的因素。”
“嗯。”王贤叹道:“我能做什么?”
“你已经为我做了太多太多……”朱瞻基有很多想法;但王贤见不到皇帝一切都白搭;他惨然一笑道:“这些事就别沾了。”说着笑笑道:“对了;我皇爷爷对博尔济吉特族来归很高兴;着有司厚待他们;你只管放心好了。”说完又叹气道:“可惜幼军的弟兄们;也被我连累;不仅论功行赏没份儿;转正的事情也遥遥无期……”
看来今天对朱瞻基的打击实在太大;他竟然有些语无伦次。
王贤又给他端上一碗茶水;温声道:“殿下少安毋躁;我们一定会想出办法来的。”
“嗯”朱瞻基接过茶盏;一脸悲苦道:“我现在是方寸大乱;已经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
“你觉着皇上会怎样做?”王贤只好帮他从头捋。
“不知道。”朱瞻基摇头道:“我皇爷爷做事;从来都是引而不发;发则必杀。”
“好”王贤想一想道:“殿下现在的恐惧;来自皇上的怒火;皇上的怒火来自对太子殿下的疑忌;对?”
“是这样的。”朱瞻基点点头道。
“那就想办法打消皇上的疑忌。”王贤沉声道:“皇上是怀疑太子有了贰心;借口白莲教阻断了交通;不给前线运粮;想把他和大军都饿死在外头;对?”
“这怎么可能?”朱瞻基郁闷道:“我父亲岂是那等丧心病狂之人?”
“我们当然不信;关键是得让皇上也不信。”王贤道:“这样就得双管齐下;先调查清楚山西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来不及了;圣驾明ri便南下返回京城。”朱瞻基郁闷道:“哪来得及让人去山西调查。”
“那就得先硬撑过这一关;然后再查出真相;让皇上释疑了。”王贤道。
“嗯。”朱瞻基点点头道:“怎么硬撑呢?”
“只能找皇上信得过的人帮忙了。”王贤道:“皇上信得过谁?这个问题好耳熟。”
“是;当时周新那个案子;你问过我。”朱瞻基道:“我回答你的是;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姑。”
“嗯。”王贤点头道:“上次老和尚让道姑出面;这次怎么也不能放过他了”
“你能说服姚师?”朱瞻基眼前一亮;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其实他之所以急着王贤回来;就是指望他去劝姚广孝。只是他现在真不好意思对王贤发号施令;只能让他自个开口。
“我尽力而为。”王贤嘴角挂起一丝苦笑道:“但殿下也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他一人身上;还得群策群力;把能帮得上忙的;全都发动起来。”
“嗯。”朱瞻基重重点头;两人又商量了一阵;他便匆匆去找援兵了。那边王贤也打算第二天打马南下;赶在皇帝回京之前到金陵找姚广孝求援。
还有半天时间;他到军营里转了转;和将士们打了招呼;经过漠北一战;他在幼军中的威望;甚至要高过朱瞻基。不论军官还是士兵;不管勋贵武将还是武举出身的军官;对他都是又敬又服……尤其是那些跟他穿越大戈壁返回的弟兄;把他在瓦剌营中戏耍马哈木;又在草原上牵着阿鲁台的鼻子走;最后率众以极小的代价穿越了大戈壁的光辉事迹回来大吹特吹;更让他整个人蒙上一层传奇sè彩。这从将士们看他的眼神就能看出来……
但是他也能看出来;将士们的情绪有些不对头;显然兄弟军队封赏已经下来;却没有幼军的;这让他们如何提得起jing神?
虽然他刚回来;大家都默契的不给他添堵;但王贤既然看出来了;就不能装作不知道的。他刚要和弟兄们好好唠唠;却见帅辉跑过来道:“大人;金学士来了”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三七零章 交换
“大家把心放到肚子里;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个节骨眼上;金问肯定不是来唠嗑的;王贤只好宽慰众人几句;匆匆出去见他。
“仲德。”金问本来忧sè重重;见到王贤强颜欢笑起来:“你能平安回来实在太好了”
“让学士挂心了。”王贤恭敬行礼道:“您也别来无恙。”
“眼下的情况你都知道吧?”金问沉声问道;王贤点点头;他接着道:“那咱们就不废话了;我听太孙说;皇上要赏你个锦衣卫千户?”
“是有此事。”王贤又点头:“学士意下如何?”
“仲德;那我就直说了……”金问沉吟一下;沉声道:“我不同意”
“哦?”王贤一愣。
金问便解释道:“你虽然帮殿下在照看幼军;但别忘了自己还是个生员要是战乱年代;你投笔从戎我是支持的;但眼下蒙古、安南皆已平定;天下眼看要长久太平了;你再去当兵我就不敢苟同了”
“学士说得有道理;”王贤点点头;今年chun天;张辅平定了安南;现在皇帝亲征又搞定了蒙古;虽然有朱棣这个好战分子在;大明就不可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和平和发展才是主旋律;自己这时候当兵;确实没啥意思。
而且军队系统是汉王的地盘;自己岂不是羊入虎口?这也是朱瞻基不想让他当武官的原因。
还有个更深层却不足道的理由——他很清楚;每个王朝进入稳定期后;权力便会由开国权贵向官僚阶层转移。这个趋势在建文朝就已经很明显了;只是因为靖难之役被中断了;但现在国家进入和平时期;这个趋势又会继续的。永乐皇帝活着时;勋贵武将们的ri子还能好过些;一旦等到太子登极;那文官集团的好ri子就来了;武将们便彻底翻不了身了。
这都是用眼能看到的事情。除非太子被汉王取代;但那样自己无论如何也都在劫难逃了。所以早在过年时;魏老师跟他提起此事;他就想好了;为将来计;还是当文官更稳妥些。
但他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王贤苦笑道:“但皇上金口一开;还有更改的余地么?”
“当然有”金问却信心十足道:“只要你点头;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学士要怎么做?”王贤可不能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这个么……”金问本来不想告诉他;但现在王贤在他一伙人眼里;不仅是未来的重要棋子;还是眼下的救命稻草。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以诚相待;道:“你不了解朝廷的运作;皇上的圣意要变成政令;中间要经过许多步骤。比如你这个任命;要先由内阁票拟;然后皇上批红后;传达给礼部;解除你的生员身份;然后转到兵部;给你上军籍;办手续;最后由翰林院写诏书;交给皇上用印;才算完事儿。”说着笑笑道:“这个流程上;快的话;十天半个月;慢的话一年半载都是正常……”
“……”王贤是什么出身?刀笔吏对这种拖延战术实在太熟了。但这次戏耍的对象;是恐怖的永乐皇帝。这不是拿自己脑袋开玩笑么o他咽口吐沫道:“这样于行么?”
“不用担心。”金问笑道:“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你本身是浙江的生员;眼看就要秋闱了;你要赶着回去参加乡试;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王贤倒吸一口冷气;苦笑道:“我可是一天府学都没上过;哪有资格参加秋闱?”
“不用担心。”金问看看门口;有王贤的人把守;才轻声道:“徐提学在离任前;已经把你的学籍办妥了;又给你办了个游学;所以你只要回去参加科考即可。”
科考是每届乡试前;由提学官主持的考试。科考合格的生员才能应本省乡试;亦称科试;这一点王贤还是知道的。“科试应该是三四月间;我已经错过了啊?”
“按例;开考前会有一场补试;国子监生、或者因故未能参加科考的生员;还有地方上有名的处士可以参加;通过了一样获取乡试资格。”金问耐心解答道。
“但……徐提学已经去职了吧?”王贤心虚道。浙江是天下文教之地;放在后世来说;就是超级高考大省;自己中秀才都是走的后门;这一年又光骑马shè箭去了;要是没人罩着就能过关;简直是没天理了。
“无妨;新任提学是我的老前辈。”金问淡淡道:“我已经跟他打过招呼
“是写信么?”王贤瞪大眼道。这种事情留下把柄;ri后总是个隐患……
“不是。”金问笑骂道:“我看起来有那么蠢么?是去年秋他上任时;我当面拜托他的。”
“那就好……”王贤松了口气;又苦下脸道:“可乡试的主考官不是提学大人啊。”
“你把心放到肚子里;”金问无奈道:“路过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