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球三国-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禅坐成为了宗教和生活的一部份,帝国的小孩子到了七八岁,父母就会选个日子带到附近的三圣寺院或禅坐中心,参加专为儿童举办的禅坐启蒙课程,父母们自己也入禅室冥想。孩子们渐渐长大,不管天天坐禅还是偶一为之,定期叁加集体禅坐和向禅师求教己成了生活之不可缺少。

    禅师有三种,儒士教禅坐,学习把天地浩然正气引入已胸;佛教和尚,教的是“去如春梦了无痕”,源自藤荫下隐没的藤花丝茎,是禅坐的精髓:让所有的**掠过心海却掀不起一丝涟漪;道士教禅坐,练的是养生。

    求的是什么,不求悟道,最终求的是心灵的和谐!

    诸君有所不知,帝国社会经济之发达,实在令人万分惊叹,皇帝对经济实施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让百姓自由发展,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皇帝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就把地球给撬了起来!

    今天的帝国百姓,穿的大部分是凌罗绸缎,普通百姓穿得比西方罗马的小贵族还要好;水果便宜到可以当饭吃,家家有鱼有肉摆在桌上,牛奶更是把子民们从小养到大,人人身高大增;到处都在兴建房子,几乎人人家中有二套房子,市区内一套房子,市区外再有别墅,大量使用名贵的瓷器用具;很多人拥有马匹,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帝国已经成为“自行车王国”,大量自行车进入了帝国家庭,按统计,人手一辆足够。

    百姓财产多,身家丰厚,生活优裕,当然随之而来也就是可能带来心灵的空虚,追求享乐,居然有人说:“我拿二瓶牛奶,喝一瓶,倒一瓶”、还有的人,仗着有几个臭钱,就打横来行,自以为了不起,驾着宝马(车)撞人;更有甚者,一些无聊人居然要搞到去虐杀猫狗以满足其空虚的心灵,有个富翁,拿来一只生扎扎的小猫,叫他的小妾,穿上高跟鞋,用高跟鞋把可怜的小猫的头活活碾碎……

    在这种情况下,蔡皇后敏锐地察觉帝国的子民开始生活别无所求,开始无聊,准备腐化变质(这是任何太平盛世都会有的!与什么社会制度都是无关!当前的罗马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她立即及时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德行培育,刹住歪风,引导子民向好的方面发展,培养正气,使得帝国依旧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势。

    措施是非常得力的,帝国在一日千里的大发展中,依旧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成为了谦虚、礼仪之邦,百姓仁义道德,勇敢善战、勤劳、生活富裕的香格里拉!

第十四节 牝鸡司晨(二)

    蔡琰贵为皇后,一天的工作、生活如下:

    早上六时起床,运动一小时,内容有游泳、健身操、肚皮舞(跟波斯舞娘灵芝学的,用来减小肚子)、慢跑,不过以游泳为主,夏天游冷水、冬天游热水,因为她的老公说游泳是最好的运动,后宫的女人们当然要听老公的话,她还喜欢骑马,喜欢享受那种风驰电擎的感觉,帝国最好的马群就是皇家的马群,皇宫又很大,有得她策骑。

    运动后,就进早膳,饮牛奶、吃鹌鹑蛋、麦片粥和鸡丝面条加青菜,营养均衡,确保脑力工作。

    有时,她去宫中特办的茶楼叹早茶,一坐一个半小时,那里的早茶饮食精致,种类多,她就与她的姐妹们边吃边聊,消磨时间,增进感情。

    七点半至八点半,看书读报,宫中订有七八份报纸供她浏览,她所看的报纸与书籍是相当广泛的,涵盖方方面面,毕竟作为当家主妇,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八点半,她启驾前往紫宸殿,现在宫中已经用上了脚踏三轮自行车运送后妃,每位后妃出行,都少有走动,全靠人力畜力物力运载,因为皇帝不喜欢他的女人多走路,她们要保持有一对美腿缠在皇帝的腰上。

    到得紫宸殿,那里已经有宫中女官等着她,呈上汇总好的经济、政治和情报简报,薄薄几张纸,让她清楚了帝国的运行态势。

    九时,在文华殿召开“安理会”,后妃们与大臣们见面,共商大政方针。

    这段工作时间,有长有短,但最迟一般至中午一点前散会,短的十点半就结束了。

    吃中饭,都是四菜一汤,量皆不大。皇家制度,吃的东西可以非常名贵,但一定要吃完,不能有浪费。

    午后休息半小时,再与宫中姐妹会商国事,对国政作出最后的决定,盖上御玺,成为圣旨发出。大约在下午三时半喝下午茶吃小点,一般六时下班,然后在吃晚餐后半小时看报读书二小时,她还要浏览一下今天的工作报告,并为明天的工作作好准备。

    然后可能游泳半小时,睡前喝牛奶或者吃补品,晚上十时,皇后寝室准时熄灯。

    当然,有些事情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宫皇后之琰皇后与曹皇后、还有大乔、糜环、洛神和张子仪,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非常微妙的……女同志关系。

    高层后妃之间是十分亲密的,此为皇帝一手促成,见到美女让他不收、叫他不上那是不可能的,问题是宫中名花众多,皇帝分身乏术,遂想出了馊主意一个,让后妃们自力更新、自给自足。

    皇后的工作与生活只有休假,或者皇帝临幸她时才有所改变,一般从星期一到星期六,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偶然有时出宫视察。

    不过今天是星期二,既不是休假,皇帝还远在南洋,大钟时间已经指向上午十点半,她却少见的没有上朝。

    宫女过来,为帝国皇后精心化妆,都穿着明黄色五爪金龙戏飞凤深衣,头顶耀眼无比的全钻王冠,两宫皇后娘娘启驾0罗!

    ………………

    今天是张昭的大日子。

    时为金风送爽,瓜果遍地,秋粮入库季节,待秋收落袋平安后,心中有了底气,皇朝就进行一系列的运作。

    张昭一早起来,还按惯常一样在花园里,精心伺侯着他的花卉……一大片金灿灿的菊花。

    他并没有在皇城附近的内宅,而是在城外的别墅。

    子民们基本上都是两套屋子,一套是近着工作地方的宅子,一套是帝国政府分配的别墅用地。

    如今的帝国,民泰民安,已经不修城墙了!

    建业顺着长江边不断扩张,城市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年皇朝定鼎时的范围,而新扩张的部分,不再用城墙圈起来,也就为子民们住得舒适提供了物质的保证。

    “何用担心安全,仁者无敌,一个得民心的帝国是不用城墙围起来的,而一个不得民心的国家,用再厚再高的城墙围起来也是无用!”此为皇帝的圣论,他没有再筑城墙,他还允许子民们带兵器上街。

    帝国久享太平的内地的城市,已经很多都没有了城墙,一些大胆的地方官,甚至把城墙也给拆了。

    出了建业城东门,一路都是连绵不绝的森林和湖泊,注意了,那是森林,而不是树林!让人叹为观止。建业人的别墅掩映其中,那是帝国政府作为一项社会福利制度,为子民们提供的土地。随他们心意,建起简易或者精美的别墅,种点水果和花卉,每到夏秋之季,鲜花盛开,硕果坠枝。

    现在帝国,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家大业大,地多帝国政府的胆气也粗,痛痛快快地给每一个男性子民划出地皮,让子民们享受太平时的福利。

    这种福利是每个合法的男性子民都享有的,不存在着任何区别。只要申请,交纳一定费用,就有土地分给他们。

    男人们一到周六,或者在其它时候,去别墅居住,享受生活,享受自然,待周一早上,把别墅门简简单单一锁就精神抖擞地做事去了,不用担心房屋的安全,帝国几乎是一个“路不拾遗”的福利和谐社会。

    这个德政,张昭自然也得以享受,他看着自己满园的金黄菊花,心忖菊开蟹肥之际,邀上一帮好友在此赏菊喝酒,大啖肥蟹,可谓人生乐事也!

    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张昭不悦地抬起头,他不喜欢人家在他呆在花园里沉思时打拢他。

    来的是兄弟帝国工(商)部尚书张正常,他大惊小怪地道:“哎呀,兄长,你怎么还这么有空?客人们都已经上门了,还不见你出来待客!”

    张昭沉静地道:“急什么,皇后娘娘要中午才到来嘛!”

    张正常哭笑不得道:“咳!我的好兄弟,走吧!”

    张昭家人知道张昭呆在城外别墅,只是谁都知道他在那里不喜欢人来打扰,因此让他兄弟厚脸皮强拉他回来。

    今天是张昭致仕退休的日子,昨天已经明发上谕:“……昭耆旧之臣,德威劭重,功劳卓著,特进为一等公(爵)、封号越国公,礼聘为朝廷资政,朝廷事务,悉得知晓,以备咨询。明日午时,两宫皇后亲临其家,以示庆贺”云云。

    上谕中诸多溢美之词,大加封赏,可谓皇恩浩荡,

    为表示隆重,朝廷特意停朝一天,大操大办,故而一大早就已经有人上门了。

    张昭穿上儒衣,大袖飘飘,两兄弟走出门去也。

    他们的身后,跟着数名帝国保安总局派来的保镖,不过他们没有紧跟在后,而是不远不近地吊着,张氏兄弟身边没有一个人。

    一般地,中国封建时期的官儿,出门都是仪从煊赫,鸣锣开道,高举:回避、肃静两块牌子,百姓恭迎,不可轻慢。

    可是现在两位张氏兄弟,可谓是权势赫赫,却根本不见开道的衙差。

    《大元律》规定“官不可扰民”,只有紧急出公差的出动时可以摇铃要百姓回避让道,其它的时候,均不能大事张扬,若有乱用朝廷公器者,必要惩办。

    道理非常非常简单,你当官,是皇帝出薪水给你当,为皇帝做事,你的上司,也是皇帝出薪水,大家都是皇帝的打工仔,为皇帝服务。你若为你的上司服务,岂不是拿着老子我的钱,去给上司服务?老子我是皇帝,是雇主,会出钱让自己的一个打工仔去伺侯另一个打工仔?那被伺侯的打工仔岂不是二老板?天下会有这么好康的事?

    这一点就象米帝就做得很好,总统来到地方,市长完全可以不鸟他,何解,大家都是纳税人的打工仔,老板是纳税人,你们说哪一个做老板的会让自己的一个打工仔去服待另一个打工仔?

    而且……现在的官衙,也根本找不出那么多无聊的人人去给官员充门面,帝国官衙的人事,安排得十分紧凑,每人都有工作要忙,由ICAC和乡议局组成的联合评议团,时时检查,若有哪位官员没事干的,来年可能就削去那个职位!官府,是不会养闲员的。

    就象帝**队一样,士兵要被操(练)到死,文官也要忙到死。

    嘿嘿,不忙的话,岂不是给他们有闲功夫去搞搞震,冇帮衬?

    大家勾心斗角是不可避免,可是忙起来,至少能够大量消耗那帮家伙们的时间、脑力吧?!

    如宫中的后妃一样,其它王朝的后妃,挖空心思,争风呷腊,何解?闲着无聊也!

    因此本朝,青龙皇帝就让后妃们打理朝政,有事做,她们充实生活,也就无暇去搞得后宫乌烟瘅气了(当然还是有的,可是毕竟比起其它王朝好多了)。

    为政事,后妃们与大臣们鬼打鬼,越打越好睇,相对来说,皇帝的地位超然,两方争着讨好皇帝,加上后宫是集体领导,不怕皇后一人独裁,要是皇后想专政,即时扶起另一个妃子与之对抗(皇后名义上管着后宫,但高级妃子实际上她管不着,只有皇帝才能管),大臣们之间又分派,皇帝自然就过得舒服无比,不理朝廷琐事,却牢牢把握大权,此为帝王之术耳。

    (嘿嘿,看起来挺厚黑的,不过部下铁板一块的话,如果与你齐心,当然没问题,问题是你儿子都有可能与你拗颈,部下也不可能与你绝对齐心,要是他们一起反你,你怎么办?说“上下齐心”只是美好的愿望!)

    象军权,绝不假手他人,任何后妃都不能侵入。

    帝国皇后曹节只管军政,军令皆出于总参谋长,而总参谋长,直接听命于帝国皇帝,就连皇后与兵部尚书,也无权命令他去做什么!因此象本次人事安排,田丰是总政老总,依然想去争总参老总的位置,原因无它,从理论上来说,总参老总,是皇帝手下的第一走狗也!

    如今张家兄弟顺着林荫小道走上十来分钟,就到了一个轻铁小站,那是一个闭环铁路小站,公交系统,两兄弟等不到十五分钟,一列有五节车厢的小火车埋站,他们就搭小火车进城去了。

    由于火车是从另外一个大镇上发车的,车上人很多,两兄弟要手抓吊环站着!堂堂文官之首的首辅与尚书大人,居然也象小民般挤火车。要不是车上列车员识得张昭,请他们进列车员休息室坐着,他们就会一路站着进城。

    要说到李亦奇幸运,也真是幸运!如果是其它心高气傲的官大人,那些有等级观念的儒士,没有相应的待遇,可能他们不干!

    张昭却是一个真正的儒家分子,以“仁”字当头,他发现皇帝是落实了“仁”字,施政贯彻“仁”字,因此他虽然对皇帝一些做法有保留,于是就大力支持皇帝,君臣一场,终不相负。

    朝廷没有派给他开道随从,张昭无丝毫不悦,甚至连帝国派来的保镖也想省下,说现在国家安靖,官府的监狱里面都空荡荡的没小猫小狗两三只,怕什么呢。朝廷只能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张昭才勉强让保镖跟着。

    张昭两兄弟进得城来,在车站租了一辆三轮车,坐着回家!

    一进官邸,华歆为首,大把人向张昭口称恭喜,他极会做人,早早到了,张家当然不可能让将要上任的帝国首辅干坐,那太失礼了,才紧急请了张正常去叫回兄弟。(他们知道张昭不喜别人在他呆在别墅静心时打拢他)

    两人寒喧,华歆肃容道:“下官即将接掌首辅,特向国公大人请教政事,愿国公大人有以教我!”

    张昭毫不客气地道:“唔,我已经写好一幅字送给华大人,来啊,到我书房拿来!”

    条幅拿来了,华歆展开一看,上书四个字:“珍惜帝国”!

    张昭感慨地道:“老夫为官数十载,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英明神武的皇帝,开疆拓土万里,以仁治天下,民间富裕至极!四海归心,天下大治!”众人纷纷点头。

    他继续道:“如此好局,老夫在中枢为官,旦日战战兢兢,常有心力交瘁之感,唯恐上有负圣恩,下愧对黎民百姓!如今千钩重担交下,顿觉心头轻松。”

    旁边有人插嘴,却是鲁肃,他资格也是极老,微笑道:“嗳,昭公不可轻言退也,现在朝廷已经特聘昭公为资政,照样可以干政,听说还是皇帝陛下金口说的哩!”

    张昭摇头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夫日后只会就民间疾苦而发言!”

    他正容对华歆道:“华大人即将上任,老夫就送你四个字,珍惜帝国!”

    华歆一揖到底道:“谢昭公赐也!歆必以天下苍生为念,珍惜帝国,珍惜面前来之不易的好局!”郑而重之地接过了条幅

    官一簇簇地到来,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官,加上张昭的亲朋好友,人人交口向着张昭说道:“恭喜!”

    恭喜他功成身退,恭喜他功成名就,以今上的为人,基本上张昭“开国元勋”的地位是跑不了的了,可以名垂青史矣。

    ……

    上午十一时,女兵列队进门戒备,一位姿容出众的女官娇呼道:“帝国两宫皇后娘娘、贵妃娘娘驾到!”

第十五节 牝鸡司晨(三)

    鼓乐齐奏,张昭启中门,率众跪迎,齐声道:“恭迎皇后娘娘、贵妃娘娘!”

    两宫皇后,蔡皇后与曹皇后并肩而入,身后跟着贵妃娘娘张子仪。两个戴着钻石王冠,一个戴着红宝石王冠,三位后妃都是雍容华贵,仪态万方,一举一动,尽显强大帝国最尊贵女人的风采。

    见张昭跪在地上,蔡琰含笑道:“子仪妹妹,你代本宫与曹皇后,扶你伯父起来吧,

    张昭德高望重,若叫女官去扶,不衬他的身份,要是皇帝在,皇帝肯定亲手去扶他起来,然而蔡琰则不能亲扶,后宫之律深严,皇帝的女人绝不可轻易碰触外面的男人,张子仪与张昭是至亲,方才能够上前去扶。

    子仪一声遵旨,袅袅娜娜地过去扶张昭,张昭可不敢看她,她不过虚扶一下,张昭赶紧起来。

    张子仪素来穿得清凉,是深V式晚礼服,袒胸裸肩露臂,胸前深沟一条,其上雪白一片,张昭岂敢去看!

    见他起来,蔡琰方才檀口轻吐道:“诸卿平身!”

    大家谢过皇后娘娘圣恩,皇后与贵妃上到大堂,张昭请两宫皇后与贵妃娘娘坐下看茶,张昭被赐座,其他人倒是统统站着。

    此次见面,跟在庙堂上朝会晋见,大不相同,娘娘温语慰问,细语款劳,张昭颇有感激涕零之意,说是过蒙体恤,实属担当不起。

    张子仪亲自宣旨,特命张昭站着听,主要是张昭的优抚方法。赐张昭丹书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赐给张昭的铁券乃铁质铸成,形如覆瓦状,纵29。8厘米,横52厘米,厚2。41厘米,重约132两,上面记录有三:

    一、赐券的日期,赐予张昭的官爵和邑地;二、记载张昭对朝廷的功勋业绩,定性为开国元勋;三、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皇帝许张昭“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意即皇帝可免张昭九次死罪(张昭当然不会发疯到连去犯九次死罪),可免张家子孙后代三次死罪)。

    对于以法立国的皇帝来说,这样的东西,其实有损法律的公平公正,现在赐给张昭,也是帝国发出的第一份丹书铁券,与其说是保全张昭,倒不如说是一份赐给张家的荣誉,表明朝廷对于旧臣的一种态度,让臣子放心。

    (这调调在文明社会照样也有,类似20世纪未俄国总统叶利钦退休时,要继任总统捕鲸在议会通过法律,不得追究叶利钦施政的过失,是为现代版的丹书铁券)

    所以丹书铁券在张昭施政时并不赐予,以免缚住朝廷手脚,现在张昭退职,死老虎一只,翻不起风浪了,就赐给他。

    不过曹皇后意味深长地道:“希望张家永不动用到它!”

    当丹书铁券捧出的时候,张昭当然不会托大到照样站着听,他得下跪,就连连叩头道:“臣谢朝廷圣恩,这件圣物,将作为张家的传家宝,永远受到供奉,决不动用它!”

    曹皇后轻轻一笑道:“以张公为人,断不会让它有出头之日的,张公请起!继续听宣。”

    张昭被封为一等越国公,也是帝国第二个被封为一等公的大臣!他加为三公之一的“太师”和朝廷“资政”,可照样阅看朝廷之事,以其丰富的经验,给出意见,换言之,还是非常有份量的。

    另外的恩典有,致仕后,他依旧能够领到原来薪水的二分之一;国家还出钱给他派二个保镖和一个秘书,配备一辆马车和一个车夫;帝国准备为张昭兴建一间图书馆,存放他任期内的形形色色的档案,文件、文集和文稿,还有他任职期内所代表政府所接受的赠品、个人物品、图书、艺术品等等。

    张子仪说:“为卸任首辅建立图书馆是陛下的提议!希望张公写出传记,流传百世。”

    一句话马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大家都清楚自己的皇帝一向是做事深谋远虑,图书馆是件新鲜事物,他既然下旨设立图书馆,自然有他的心意。

    蔡琰笑道:“首辅的书信和文件对于帝国来说是件无价之宝,或者他人不识货,把有价值的信件作为礼品送给朋友、崇拜者和传记迷。孩子们雨天到阁楼上玩,就在无价之宝的手稿上画画,用那些记载了被人遗忘的政治抱负和理想的文件折纸。更可怕的是,首辅的文件,记述了历史的轨迹的书信,可能被用来引火,付之一烛,损失何其大也!

    有感于此,陛下下旨建立首辅图书馆,记录当政者的功绩,记后人永远不要忘记历史!

    不仅如此,帝国新建‘卢浮宫’,用来存放珍贵的艺术品、历史档案、以供观瞻,让参观者对帝国的各个时期的各个机构、整个政治系统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中受到教育。”

    她说完,大堂上自然是谀词如潮,拍马之声不绝,大家齐赞皇帝明见万里,能想他人所不想也!

    蔡琰后一挥,力士们抬上一株寿桃,是集高手匠人花费一万时间,用了缅州(今缅甸)所产美玉雕成,三位娘娘带领,其他臣子和张昭的亲朋好友应和,齐声恭祝张昭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惊得张昭连称折杀下臣了。

    这株桃树价值连城,在帝国,皇家给臣子送礼,臣子可放心消受,其他人给当官的官员送礼,一两银子以下的可以接受,一两银子以上的,必须上交,若三天之内没有上交,就算受贿!按应得之罪进行处罚,若官员上交礼品,一般入国库保存,若真的喜欢礼品,那么可以用钱买下,款项入国库。

    皇后驾临张昭府上,庆贺张昭光荣致仕的压轴就是打开了全息形象化的“传真机”,皇帝的影像出现在大家面前,所有人都跪下了,万众一心向自己的皇帝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首先让自己的两宫皇后与贵妃起身,还是着落到张子仪道:“子仪,你代朕扶张公起来!”

    张子仪应声道:“臣妾遵旨!”虚扶一下,张昭就起来,然后皇帝才让其他人平身。对张昭的第一句话就是:“张公,这么多年,真是辛苦你了!”

    张昭险些眼泪都要掉了下来,强忍泪水和激动道:“昭何德何能,竟能得陛下如此厚爱!”

    皇帝说道:“朕身边的臣子,象庞(统)士元、马(良)季常、诸葛(瑾)子瑜都想与张公说上几句,可惜他们忙得昏天黑地,没空祝贺张公了,文和,你代他们说上几句吧!”

    贾诩的脸凑过来笑嘻嘻地道:“张公大喜啊!本官给张公特意精选了六名(黑脸)阿三婆娘随船送回来作为贺礼,希望张公顶得住呵!”

    大堂上听到的人们一身暴汗……

    ……

    中国人的聚会,向来都有给口舌过节的习惯,这不,张家开了流水席,大家快活地大吃大喝。

    三位娘娘各人敬了张昭一杯后,就提前走了,她们走后,大家就放开了,狂灌张昭,虽然张家不少人替他挡酒,不过张昭一样喝多了几杯,喝得醉熏熏的,平生难得几次喝醉,往日执掌中枢,饮酒都是点到即止,今天终于能够无忧无虑地痛快喝上一场了!

    ……

    张昭去职的第二天,帝国皇后蔡琰,以“金凤颁诏”的形式,大事做作,公布了大面积的官员任免,与计划好的一样,没有变动,华歆正式成为帝国首辅,进封为太和殿大学士(张昭的这一职务被免去了),皇后下旨着他勤办政事,毋得轻慢。华歆上表谢恩,表示上不负圣恩,下对得起黎民百姓。

    (注:金凤颁诏是朝廷在承天门颂布重要诏书的形式。是皇帝仿自视频学来的)

    和张昭同退的蔡邕、王甲和丘八三人,除了爵位,均被聘为“资政”,也有丹书铁券,不过他们比不上张昭,皇帝许他们“卿恕三死,子孙一死”。

    本次任免,几乎把皇朝的官员的职务都动了,不过并没有在社会引发任何哪怕是极为微小的动荡,一来是官员的素质高,大家接手快;二是皇帝威望极高,万民归心,把臣子的野心压制至最低点!皇帝的文治武功,几可称为千古一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矣

    今秋十月,在建业最繁华的“聚宝盆”金融大街上,竖有大幅彩图,那就是帝国的万里疆域图,列出了帝国的无限广大的统治区!除了大图,还有十九幅小图,分别画的是帝国十九个行政区(扬州、荆州、交州、冀州、并州、青州、幽州、衮州、益州、徐州、豫州、雍州、蒙州、凉州、辽州、南洋、南州、缅州、印度)的标志性景物景象。

    从寒外冰天寒地直到热带的棕榈树、架在黄河上的大桥、缅州火红的宝石、江南的水乡、印度的神庙(神庙现在是帝国的!)……

    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是深深激发起子民的自豪感,为生活在这个强大富裕的帝国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皇帝万岁,帝国万岁!

    在万民同祝帝国明天更美好的大喜日子里,对帝国经济政治产生巨大影响的一项措施出台了。

    皇帝素来有做事买一送一的习惯,于是他给子民大大的惊喜(惊诧?)就是:从青武十年十月起,帝国正式对外发行纸币。

    纸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科学发达的产物。

    随着帝国经济的发展,帝国不遗余力大力发展矿业,开发金矿、银矿和铜矿,对外贸易,从西方流入大量白银与黄金(白银居多)、派人去矮子岛,大力开采岛上的白银,至南洋采金,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家的经济运行对钱的需要。

    然而,商品价值增高,带的钱实在重极,携带困难,非常醒目,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不便。加上经济的发展,人们用钱越来越多,带来的不便自然也就越多。

    后来,在东西方的贸易和帝国内自己大规模的贸易中,商人们开始使用一种钞票,价值有十两黄金和一百两黄金,持有者可以用它向帝国央行通兑黄金。

    那种钞票是皇帝用飞船上那个时代的纸再用复印机复制出来,钞票最大的特征就是它整张钞票就是全息激光标志,对着光线看,可以看到3D的青龙,领先几千年的科技,别人根本伪制不出。

    商人们把它叫做龙元,它一推出就大受商人的欢迎,问题是印刷有限,也不过流通了几千张,并没有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在青龙皇朝,活字印刷术被发明了,再经过长时间的研究,雕版印刷术开始大量应用,印刷图案成为可能,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青武八年底,采用亚麻纤维纸质,世界上第一张人造纸币在皇家铸币厂问世,它的强悍在于在纸上第一次采用了水印印制方法。

    依旧把造出的纸币称为龙元,币值为一角、二角和五角;一元、二元、五元和十元,其中一角相当于十个铜钱,一元相当于一百个铜钱,十元为一贯(一千个)铜钱即一两白银。

    各种纸币上面都有精美的图案,水印就是皇帝的龙头!

    官府宣布发给官员薪水的三成为纸币,一年后五成为纸币,二年后全部发给纸币,同时,每年向社会发行一定量的纸币,第一年暂定为价值五百万两白银的纸币发行到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