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将门-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惠卿和章凑到一起喝酒,两个人就谈了起来。
“子厚,你还记得一年度之前不?处置了东南士绅,师父也调整了百官,那一次的安排就非常奇怪,把你塞到了兵部,把我弄到了都察院,还把曾布放到了工部……乱七八糟,毫无章法,现在我才懂,师父是为了今天布局!”吕惠卿充满了敬佩。
章喝了一口气,十分感叹,“谁说不是,师父有威望,有手段,他把谁安排在什么位置上,都要老实干活,好好表现,争取人尽其才,拿到应得的位置……结果呢,师父把这个权力让给了苏颂,让他能快速收买人心,稳定朝局,真是深谋远虑,我们是愧不能及。”
“你错了,师父最初未必想的是苏颂,只可惜那个王大国舅,把他爹坑了,要不然一定是王相公入主政事堂,反正对我们来说,倒没有太多的差别,子容先生比起拗相公,更好一些!”
“是更好欺负吧?”章笑嘻嘻道。
“别胡说!”吕惠卿立刻呵斥道:“子厚兄,我可提醒你,子容先生现在是首相,他的本事可不差,小心你的乌纱帽!”
章连连摇头,“吉甫,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你甘心做一个末位宰执吗?你就不想再进一步?”
吕惠卿气得拍桌子,“你还想坑我是吧?上一次就是你推着我去抢什么首相,告诉你,这一次我不会上当了,更何况我前面还有好几个人呢!”
“什么好几个人!”章喝干了杯中的酒,冷笑道:“就一个司马君实而已!我也提醒你,别看他拿的票不多,但是他手下的那帮人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你可要小心着。”
吕惠卿当然知道章没安好心,是故意推着他和司马光拼,但是既然上了擂台,就躲不开。
权力就像是杯中的酒,到死也戒不掉的……
京中的朝局迅速变化,让人目不暇接,而云州的案子,也波澜翻滚,出了大事情王,疯了!
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没错的
王宁安还想等着朝局稳定,然后再去处理云州的事情,毕竟苏颂刚刚掌权,还有很多事情不熟悉,加上那么一帮能折腾的属下,也不省心。
可偏偏王疯了!
事情可大条了。
不管怎么说,王都是当今的国舅,还没有定罪,人就给弄疯了,还有王安石奄奄一息……父兄同时倒下去,你让皇后王青情何以堪!
哪怕是个木头人,也要发火啊!
王宁安不得不担负起灭火队员的职责……“子容兄,看起来我要立刻动身去云州了,京城的事情你只管去做,拿出首相的威仪,这种时候,最怕优柔寡断,瞻前顾后。”
苏颂深以为然,“王爷,我准备主推两大政务,一个是吸收民间资本,参与修铁路,第二就是整顿吏治,严打贪腐。”
王宁安沉吟了一下,这两项都是很关键的,兴利除弊,苏颂有两下子!
“民间资本不能超过三成,这是底限,至于打击贪腐,让都察院动起来,不要客气!”
苏颂早就注意了这个问题,也经过深思熟虑,他说道:“王爷,这个入股的问题我想好了,我会把股权和运营权分开,铁路一定会控制在朝廷手里,请王爷放心。只是接下来整顿吏治,难免要得罪一些人,下官担心,会搅动朝局……”
说到底,苏颂的根基还是太浅了……
王宁安沉吟了一下,“子容兄,有一件事,应该告诉你,我一直准备成立一个新政学会,广邀天下有识之士,一起来研究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辅佐新政,顺利推行,这是我给新政学会拟定的几条核心主张,你看看吧!”
说着,王宁安送给了苏颂几页东西。
在第一页,赫然写着“民本”两个字。
苏颂也是学问大家,对两个字再熟悉不过了。
孟老夫子早就提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可以说民本两个字,深深刻在历代儒家的骨子里,当然了,那些拿这两个字骗人的犬儒不算!
再说历代帝王,唐太宗算是最推崇民本思想,他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敬畏百姓,遵道而行,才有了贞观之治,才有了大唐盛世!
王宁安一直以来,也都是这个主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计代价,推行均田,可谓用心良苦。
苏颂翻到了第二页,有六个字:忠君报国爱民!
这是根据民本思想,推出来的三大主张。
再往下翻,则是王宁安的阐释,苏颂看了一遍,露出迟疑之色,“王爷,你是打算?”
王宁安叹口气,“组建新政学会,我和王相公谈过,和司马君实谈过,也和吕吉甫谈过……只是到了如今,能承担这个重任的,唯有你了!子容兄,你可以愿意担起来?”
苏颂陷入了沉思,他其实从醉翁那里,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除了上面说的几位,欧阳修也清楚王宁安的打算。
新政学会,说穿了,也是结党。
只是和过去的朋党不同,不是为了私利结党。
观察如今的朝局,苏颂也深感忧心。
原本士农工商的结构已经瓦解,取而代之是实业集团,金融集团,农业集团,殖民,海商,贸易,纷繁复杂的利益团体。
还有那么多辛苦的工人,以及悬殊的贫富差距,数之不尽的贫穷农村……政务之难,远超以往万倍,光是一个人,无论如何,也难以驾驭。
必须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集合大家的智慧,才能顺利应付……可臣子们公然结党,必然会惹恼天子,而且他的威望又不足以统御各方,苏颂显得很为难。
“下官能理解王爷的苦心,也愿意替王爷分忧,只是下官担心,靠着我的一己之力,未必能成功?”
王宁安淡然一笑,“子容兄,事在人为,我虽然不是首相了,也会鼎力支持你,至于陛下那里,我会想办法,总而言之,正道直行,无所畏惧!”
苏颂深吸口气,鼓足勇气道:“既然王爷这么说,下官就勉为其难,不推辞了!”
苏颂接下了任务,王宁安又把吕惠卿、章、曾布、苏辙几个找来,把事情都讲了,他们四个,加上苏颂,还有司马光,暂时作为新政学会筹组的六位理事,负责前期工作,等云州的案子处理之后,王宁安有了空闲,再正式发起新政学会。
这六个人也就是未来的新政六君子,而接下来的十几年,完全是他们的天下,掀起的风云,更是远远胜过王宁安的五年!
当然,后话少说,还是说说眼前吧,王宁安刚把政事堂的事情交接了一下,赵曙就迫不及待请他过去。
皇帝陛下顶着两个黑眼圈,乌云遮顶,从里往外,透着一股倒霉劲儿。
“师父,那个文彦博简直该死!”
一见面,赵曙就开门见山,他气炸了肺,“朕让他查案子,他怎么能把人逼疯了,让朕何以自处?”
赵曙真是愁坏了,听说王安石倒下了,王青就不高兴,但那是大哥惹祸,他爹受累,讲不出道理,只能窝在心里。
可接下来,大哥也疯了,这就超出了王青容忍的底限……当然,她没有像寻常女子那样,跑去和赵曙哭闹,而是下令,将寝宫关闭,她让宫女告诉赵曙,她在宫里,为父亲念经祈福,为大哥消除罪孽,所以……对不起,没时间招待陛下,也请陛下不要过去打扰。
这一招可把赵曙逼到了墙角,他恼恨王添乱子不假,但是现在岳父一家,都要家破人亡了,身为女婿,哪能不迁怒文彦博。
老家伙以前办事挺顺心的,怎么这一次会这么糊涂?
赵曙想了许久,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文彦博也掺和进去了,他不得不把罪责推给王……
“师父,你去云州,立刻把文宽夫拿了,严刑拷问。薛向是他举荐给朕的,不只是薛向,还有其他的文官,还有榷场的官,都是他安排的。现在王疯了,朕只能管他要钱,拿不出钱来,朕就抄了文宽夫的家,砍了他的脑袋!”
赵曙杀气腾腾,恨不得废了文相公!
也真难得,文宽夫居然把皇帝给惹恼了,之前的努力都成了无用功……王宁安多想顺水推舟,直接废了老狐狸算了。
但是王宁安却不能这么做,他把权力交给苏颂,组建新政学会,都是为了建立起规矩,让天下长治久安。
哪有立规矩的人,告诉别人守规矩,我不用守规矩,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怎么爽快怎么来,那还如何服众啊?
“陛下,王学士是否疯了,原因如何,还有待查证,如果他真的和案子有牵连,也是咎由自取……至于文相公是否卷入,臣现在不好说……不过陛下让臣去云州,臣一定彻查到底,把几千万贯的下落,都给陛下找出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到了那时候,谁有罪,谁无罪,谁罪大恶极,谁情有可原,陛下自可以斟酌定案。可眼下却没有理由,给文相公治罪!”
天可怜见啊!
王宁安处心积虑要弄死文彦博,居然要替他求情,真是见了鬼了!
好在赵曙也不傻,他听出来,师父要追查几千万贯的下落,把所有事情掀开,显然,文彦博跑不了!
“既然如此,那就听师父的。”
赵曙沉默了好一会儿,又沮丧道:“师父,一定要快啊,青儿现在锁上了宫门,弟子连面都见不到,这日子不好过啊!”
王宁安看了看徒弟没出息的样子,也无可奈何,“陛下,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臣也没有什么办法……你还是想想看,谁能和皇后说上话,才是正办。”
赵曙想了想,终于如梦方醒,他拍着手道:“三师娘,我这就去请三师娘帮忙!”
当然了,萧观音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关键还是云州的案子。
王宁安没有再耽搁时间,而是乘坐专列,立刻北上,只用了5天时间,就出现在了云州。迎接他的队伍还挺庞大的。
自文彦博以下,吴充,熊本,陈希亮,张筠,除了王之外,全都在场,每个人全都愁眉苦脸,尤其是文彦博。
他更加低落,悔恨自责。
“千错万错,都是老夫一人之错,我只是想尽快查清案子,结果竟然逼疯了王学士,老夫罪责难逃,这是老夫的请罪奏折,王爷转呈陛下,该如何处置,老夫没有半句怨言……再有,老夫恳请立刻将王学士送回京城,让最好的太医诊治,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康复,老夫也能稍微心安。”
说完,文彦博把乌纱帽拿了下来,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
王宁安突然把脸一沉,“宽夫兄,你这是何意?为国办案,秉公而断!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区区国舅?”
“宽夫兄,你可是凭空捏造,陷害王学士?”
“没有,绝对没有!”文彦博连连摆手,“我这里的确有他给薛向下毒的铁证,只是,只是老夫太急躁了,没想到他也疯了……”
“这不是急躁,而是雷厉风行,这么大的案子,万一有人湮灭证据,杀人灭口,又该如何?”王宁安举起酒杯,走到了文彦博的身后,十分感叹道:“我以往总觉得宽夫兄圆融有之,刚直不足,这一次的事情,让我看到了一个铁面无私,不畏强权的傲骨宰相!诸公,你们以为,文相公是否堪为百官之楷模?”
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王宁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尴尬点头……王宁安继续动容道:“宽夫兄,你真的没错,让我们一起携手,把这个案子查个水落石出吧!”
哗啦……文彦博手里的酒杯落地,摔了个粉碎,整个人都不好了……
第1022章 没本事,不奸臣
“宽夫兄,你这是怎么了,莫非身体不适?”王宁安假装关切,探身问候。
文彦博老脸铁青,奶奶的,老夫担心什么,你丫的会不知道?
你就是想挖个坑,把老夫给埋了!
“王爷,彻查此案,当然是好事情,只是时间长了,钦犯疯了,不好查了,而且这个案子的苦主是那些契丹部落,现在他们已经反叛大宋,我们总不能帮着他们伸冤吧?”文彦博道:“老夫无能,错失办案良机,又不慎将王学士弄疯了,老夫惭愧,无颜面对圣人,更无颜面对同僚,情愿辞官谢罪,等候惩处,不管有什么罪责,老夫一肩扛起,王爷意下如何?”
文彦博的话,充满了悲天悯人,仿佛他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宽夫兄?这样,对你未免太不公平了?”王宁安反问道。
“唉!”文彦博长叹一口气,“没有什么,老夫心甘情愿,当务之急,是赶快灭了契丹的残余,讨伐女真叛逆,军国大事为重,老夫受点委屈,心甘情愿,请王爷不要为老夫一人,耽误了大局!”
真是好一个冰心铁胆,为国为民的文相公!
老狐狸到底打得什么算盘,怎么一上来就请罪啊?
说起来,文相公也是满肚子冤屈,他设计拿下王,准备着把罪名栽给王大国舅。而且文彦博估计着,赵曙就算再不高兴,也会给王一条活路,王都死不了,他当然会安然无恙,也就算渡过了险关。
他想的很不错,但是万万没有料到。
王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当他被拿下之后,终于明白过来,从头到尾,他都被文彦博给算计了。
当初攻击苏轼,那些“罪证”是蔡确找到的,跑到云州兴风作浪,也是蔡确给出的主意……虽然蔡确曾经是王安石的人,但是王安石下去之后,是文彦博庇护了他。
等到父亲东山再起,蔡确归附,王也没有想太多,可现在看起来,没准蔡确就是个两面派,是文彦博安插到他们身边的一条毒蛇!
真是好厉害!
可笑啊,还自诩小圣人,比起老狐狸,简直给人家提鞋也不配!
一颗高傲之心,瞬间碎了一片,王备受打击,他心胸不够宽广,身体也不好,这些日子一直压力很大,身心俱疲,又遭受重创,王终于承受不住了。
他哇的吐了口血,接着就疯疯癫癫,失去了理智。
大夫检查过了,他发疯,是因为气血迷心所至,和薛向被药物弄得发疯,不是一回事,但却更棘手万倍,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清醒过来,或许一辈子就这样糊里糊涂过去了。
想想吧,一个聪慧过人的年轻人,一个著书十几种的翰林学士,一下子变成了傻子,应了那句话:皎皎者易污,皎皎者易污啊!
王疯了,最尴尬的就是文彦博了。
不但替罪羔羊没了,还惹恼了赵曙,连半点回旋余地都没有了。
文彦博想了许久,只剩下一条路,就是主动请罪。
当然他不会请弄没了那么多钱的罪,那可就是死路一条了。
他要请办案不利的罪。
反正王没法开口了,薛向也疯了,两个重要的犯人没了,案子还怎么追查?皇帝再生气,最多也就是丢官罢职。
而且文彦博权衡过了,就此打住这个案子,在世人看来,王就是那个罪魁祸首,而文彦博是为了顾全大局,才丢了官职,说不定大家伙觉得,赵曙还欠了老文一份人情呢!
到了那时候,皇帝也不能一个劲追杀,他就算活了。
当然了,会因此丢了官职,失去权力,老文还是挺难受的。
但好在他庇护了一大堆人,这帮人不可能不念着他的好处。而且利益捆绑,远比官场上的联系要紧密多了,哪怕文相公在野,也会有强大的号召力……走一步,看一步吧!
反正文彦博是个特别坚韧的人,他觉得自己身体倍棒,还能等机会!
没准什么时候,就东山再起了。
可老文打错了算盘,赵曙把王宁安派来了,更让老文吃惊的是,王宁安居然铁了心,还要继续追查,奶奶的,你是非要查到我头上不可啊!
文相公都要哭了,他只好拿办案困难搪塞,希望王宁安知难而退。他忘了,王宁安从来不怕困难,在来的时候,他早就打好了腹案,有了行动计划。
“文相公,你刚刚说契丹诸部是苦主,没有他们在,薛向又疯了,案子没法查下去这的确是实情,不过我觉得总还是有办法。”
说着,王宁安看了看在场的众人。
“诸位在云州的时间比本王长,情况也比本王熟悉,你们有什么办法,只管说出来。”王宁安说完,在场的几个人,都低下了头,包括张筠在内,他也没有太多的好办法。
眼下倒是可以抓薛向的属下,抓和他有关的所有人,挨个拷问。
但是这些人一定会把罪责推给王,而王又疯了,再有勇气,也不敢去折磨国舅啊,那不是找死吗?
张筠沉默了,陈希亮也没办法,至于吴充和熊本,他们当然是看笑话了,压根不想帮忙。王宁安连着问了三遍,都没有回应。
文彦博此时还稍微松了口气,王宁安虽然不能小觑,但他终究不是神仙,案子到了这个地步,也就查不下去了,不管是谁,也要无可奈何。
看起来,是要不了了之了,老夫这算是又过了一劫……文彦博满心欢喜,他强忍着,免得让王宁安看出来,再把他给激怒了,那就不好了。
就这样,连着问了三遍,突然,在最后的位置上,站起一个穿着绿衣的小官,光是官服的颜色就知道,他连县令都不是,最多是县丞主簿一类的小官。
还真没错,他就是县丞,而且还刚刚当上没几个月。
这个人叫蔡京!
当初他是小彘的书吏,运送物资,协助夺取野狐岭有功,论功行赏,他才高升几级,成了儒州的县丞。
偏巧前不久县令的母亲死了,回家丁忧,他暂时负责政务,这一次王宁安驾临云州,各地官吏负责迎接。
在一片蓝衣,红衣,甚至紫衣当中,他这个绿青蛙有点格格不入,加上年轻面嫩,被塞到了最后一位。
蔡京几次偷偷观察王宁安,虽然他和小彘共事过,也知道他是王府的二公子。
但是小彘不愿意谈家里的事情,蔡京也知道不多。
这次算是他最近距离,观察燕王殿下。
王宁安真的很年轻,看起来也就三十多一些,留着短须,如果把胡子剃了,或许能更年轻,从五官上看,和小彘的确很相似,只是更加棱角分明一些……当然了,这些都是表象,从王爷身上散发出来的威势气场,那可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这还用说吗,人家年少成名,辅佐两朝,出将入相,收复失地,中兴大宋……如今人家已经从首相的位置上退下来了,绝对是功成名就,位极人臣!
自己也二十多了,却还一事无成,简直不要太丢人啊!
蔡京功名之心,丝毫不弱文相公。
他见所有人都不说话,猛然发觉,一个机会来了!
当然,在场那么多重臣,哪里轮得到他说话,没准,他还没开口,就直接被赶出去了。但是蔡京觉得这个风险值得冒,他要拼一把!
“王爷!”
他喝了一声,本来静悄悄的酒宴,默默无声的众人,都被他吓了一跳!
没等被人呵斥,他又大声道:“王爷,卑职有话要说,卑职有办法!”
文彦博憋了一肚子高兴,哪知道冒出这么一个东西,竟敢添乱?他寻声看去,发现是个末品的小吏,但是老东西不干了!
“来人,把这个胡言乱语的莽撞之辈拖出去!”
果然有人冲上来,蔡京也急眼了,他扯着脖子大吼,“大官不言,小吏言之!我有办法,凭什么不让我说话!”
王宁安也看了看,见对方身材很修长,眉清目秀,声音洪亮,长了一副好皮囊,第一印象还不错,王宁安向来喜欢提拔年轻人。
“把他放了,带过来吧。”
王爷发话了,哪敢怠慢,就这样,有人带着蔡京,从最后一桌,到了王宁安的面前。
“你说有办法,能不能讲一讲?”
“多谢王爷开恩!”蔡京躬身施礼,然后朗声道:“卑职以为这个案子的苦主并非找不到……这些日子章大人连续打击,契丹各部处境艰难,彼此猜疑,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卑职愿意去游说契丹各部,让他们和朝廷展开议和……这一次的案子因为兑换货币而起,如果朝廷能秉公而断,自然能化解叛乱!”
“胡言乱语!”
文彦博拍了桌子,怒吼道:“我大宋上国,岂能去求着契丹蛮夷,你说这话,简直没有半分道理!丢尽了朝廷的脸面!”
王宁安却笑着摆手,“宽夫兄何必这么大火气。”王宁安顿了顿,“朝廷脸面自然重要,一句话,先归顺,放下武器,再开审此案,本王一定秉公而断,绝不会偏袒!”
蔡京吸了口气,他显得很犹豫。
“怎么,有难度?”
“没有!”蔡京咬着牙说道:“卑职蔡京,一定全力以赴,不负王爷信任!”
第1023章 蔡京的表演
接风宴草草收场了,王宁安以路途劳累为由,要去休息,谁都不见,这些人也没有觉得奇怪,反正燕王到了,这个信号就足够强烈了。
有他坐镇,一颗心就安定了下来。
且不管蔡京能不能摆平契丹各部,其他人也该动一动了。
比如张筠就果断出手,拿下了薛向身边的人,开始调查各种资金流向,而陈希亮也动作了,他查抄了榷场,把几个月来的账目都翻了出来,开始仔细清查资金走向,清查涉及到的商人……
还是那句话,这世上就没有查不出的案子,只有不用心的办案官。尤其是几千万贯,那么多资金,还有牛羊马匹,牧场土地,怎么可能无声无息,就消失了!
雁过还有声,哪怕过去了几个月,还有太多的蛛丝马迹,一定要查,绝对有办法……就看上面的决心。
以往先是王,接着是文彦博,这俩人不断压着,自然没法大动作彻查,可王宁安来了,下面人的胆子都壮了起来,大刀阔斧,很快就查出了许多人员。
有云州当地的商人,还有一些官吏,全都塞进了大牢,进行拷问……整个案子就像是扒大白菜,一层一层,离着核心也越来越近了……
咱们文相公的老脸也越来越长,一颗心悬了起来。
“爹,不能坐以待毙了!”文及甫大声建议道:“咱们该出手,否则就要查到老爹了!”
文彦博白了他一眼,“出手?怎么出手?现在王宁安一动不动,他就等着咱们呢!咱们能算计王,王宁安就能算计你爹!那小子巴不得你爹折腾,折腾越狠,犯的错越多,你爹死的就越惨!”
文及甫傻眼了,他痛苦揪着头发,无语道:“难道就什么都不做吗?”
他这话说的有趣,人到了险境,就会慌乱,就会不知所措……国家也是类似,遇到了危难,迫切需要做事,如果不做事,就会被认为尸位素餐,很快会被轰下去,换上一个新人。
可新上来的人,也通常很迷茫,而且更不清楚状况,贸然折腾,没准下场会更惨……这就进入了死亡螺旋……越做越错,越错越急,越是着急,错得就越离谱……
作为一个老狐狸,文彦博的修为是不用怀疑的,在这个关头,他忍住了,绝对不能折腾,不能重复王的错误,不然他老人家就要栽进去了……
“线索尽量斩断,咱们的人能送走就送走,那些钱也都挂在别人的名下,尽量迟滞办案速度……”文彦博交代了好几项,全都是被动的应付招式,没有半点主动攻击,文及甫听着更垂头丧气了。
还真是一物降一物,面对其他人,老爹的主意多了去了,可王宁安一来,老爹就歇菜了,照这么干,还是跑不了啊!
文彦博哼了一声,“小子,你给我听着,千万别暗中动手脚,自作聪明,就跟那个王一样,会害死所有人的!”
老文一再警告,他又说道:“你也别太担心,这个案子啊,继续查吧!到最后,就算你爹撑不住,也会拉几个下水的。”
“啊?”文及甫大惊,“爹,你手里还有保命符?”
文彦博呵呵了两声,“没有这点本事,敢火中取栗吗!你瞧好吧!”
……
老文这边快速湮灭证据,转移财产……可还有一件事,他漏算了,那就是蔡京的动作,从接风宴算起,只过了五天时间,蔡京就带着几个契丹部落的首领,前来拜见王宁安!
“兀古部阿塔拜见燕王殿下!”
“六奚部离男拜见燕王殿下!”
“室韦部汗多哥拜见燕王殿下!”
……
一共七个大汉,穿着皮毛,悉数跪在王宁安的面前。
此时已经到了五月份,天气转暖,北方虽然温度不高,但是这副打扮也够难受的……王宁安看了一眼,便能猜得出来,契丹各部,处境并不好,可以说,日子很艰难。
要知道,契丹立国甚至在大宋之前,一百多年下来,上层的贵胄,早就习惯了吃穿享受,日子过得比大宋的士人还要奢侈。
先是失去幽州,再失去云州,上京那里还被女真人抢了。
他们只能靠着荒凉的草原维持生计,丝绸衣服没得穿了,锅碗瓢盆用坏了,就买不到了,铁质的兵器用坏了,只能磨骨头,做箭头。
要和野狼争夺食物,要防着巴掌大小的吸血蚊子……一言以蔽之,难啊!
蔡京这家伙心怀大志,尤其是和小彘接触之后,他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王宁安的用人特点。
首重才能,要有真本事,才能得到王爷的青睐。
还要肯吃苦,能办事。
如果能进入王爷的眼帘,几年之内,蹿升高位,不是难事。
那个张筠不就是例子吗!
从小小的牢头,跃升知府,转运副使,巡抚,副都给事中……俨然朝中大员,这才几年的功夫!老子读了那么多书,还能比一个牢头差?
蔡京知道,刚刚平复契丹,还有的是乱子等着呢!
他这段时间,把契丹各部的情况都给了解了一遍,儒州县衙各种资料公文,历年的档案,他都查了。
这一番折腾下来,蔡京两只眼睛都近视了,看东西模模糊糊,超出三丈,就分不清五官……这段日子的辛苦,简直比当年寒窗苦读还难受。
但是他熬出来了,今天把几个契丹部落的头目给请了过来,蔡京能光明正大,挺直胸膛!
如何?
我不差吧?
蔡京满心欢喜,盼着王爷能给他一点关爱的眼神。
哪知道王宁安自从得知他叫蔡京之后,心里就堵了个疙瘩儿。
再看他如此快速,把事情办好,王宁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