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将门-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更残酷的报复!”
王宁安敲击着桌子,李清提到了神臂弩,让他不由得眼前一亮。
众所周知,党项各部聚居西北数百年,尤其是黄巢起义之后,中原战乱不断,大批工匠逃到了西北,党项各部趁机也掠了不少人,给他们打造武器铠甲。
在王家军崛起之前,火药和板甲没有装备,其实大宋的单兵武器是落后西夏的,光是看铁鹞子的装备,就一目了然。
这倒不是说大宋的技术不行,而是大宋需要装备一百万人,西夏真正的精兵不过几万,铁鹞子只有三千,他们自然舍得花钱,精工细作,打造出来的武器一度让大宋的武夫垂涎三尺,羡慕不已。
当然了,如今王宁安推行标准化,河北的炼铁工艺快速跃进,又有了水力锻床,造出来的板甲坚固无比,远胜西夏百倍。但西夏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还有很精良的工匠,能造出很不错的武器,比如神臂弩,就出自工匠李宏之手。
神臂弩以桑木为身,檀为,铁为蹬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犀利无比!
难得可贵的是神臂弩是一个人发射的,用脚蹬开弓弦,装填弩箭,,就可以射出去,相比之下,床子弩虽然射程更远,但是操作复杂,和神臂弩相比,只能说互有优劣。
神臂弩是很不错的武器,可是在西夏却没有得到推广,道理也不复杂,首先西夏没有那么多的材料,缺少优质木材,无法大规模制造。其次呢,西夏和大宋之间,一直是以进攻为主,西夏仰赖的是铁骑冲锋,至于偏重防守的弩箭,则是大宋的最爱!
李宏研究出神臂弩之后,一直没有用武之处,只是少量制造了一些,李清曾经是李宏的上司,知道神臂弩的存在,这个畜生,还挺了解大宋的心里,抛出了神臂弩,就算保不住性命,大宋方面也舍不得让他受苦,说不定凌迟之罪就能免了!
而且献上了神臂弩,就更能鼓动大宋和西夏死战。
这两方死得越多,他就越高兴。
“钱太医,我准备将错就错,所幸就大肆宣扬,说大宋得到了神臂弩的图纸,正在快速仿制,再放出风,说西夏境内的汉人,全都争相归附,要背叛西夏。”
钱乙愣了一下,“他们会相信吗?”
“当然会了!”
王宁安笑道:“其实这些年咱们的工匠也在研究,床子弩虽然威力巨大,但是需要战马牵引,相对复杂。百工院的师生早就在研究单人使用的弩箭,已经拿出了样品,最多能射200步,或许比神臂弩还差一些,但是更加轻巧,而且造价低廉,我正准备推广呢!”王宁安笑道:“索性就用来欺骗西夏,让他们对自己的工匠疑神疑鬼,最好能大开杀戒,没了这帮工匠的帮忙,西夏可就真的成了一群野蛮的土匪马贼,无足轻重了。”
王宁安说到这里,放声大笑。
西夏已经派出了使者漫咩,正好找个机会,让他看到大宋的神臂弩,只要老家伙回去大肆宣传,那些给西夏做事的工匠又要遭到灭顶之灾了……
因为李清的事情,汉人文官,商人都受到了波及,如果连工匠也逃不掉,西夏可就是自毁长城,自掘坟墓了!
他们会这么傻吗?
会的!
一定会的!
……
王宁安快速筹划着一个又一个的阴谋诡计,西夏敢暗害王德用,你们不讲规矩,就别怪老子不客气!
论起耍阴谋手段,你们给老子喝洗脚水都不配!
王宁安官职高,眼界宽广,他想的是怎么收拾西夏,怎么让他们的国力损失更大……至于钱乙,他就是个大夫,刚刚李清的一番肺腑之言,让钱乙十分感动,浪子回头金不换,他要是能在死之前,幡然悔悟,也算是一件好事。
可见了王宁安给他的东西,钱乙怒了。
他最恨被人欺骗。
李清,你的花花肠子再多,也休想欺骗我,别忘了,我钱乙没有别的本事,我可是当世最高明的大夫之一,我要让你领教一番我的手段!
想好了之后,钱乙立刻去了药方,亲手配置了一个方子,让学徒熬药,他去见了李清。在门口的时候,钱乙用力吸几口气,换了一副笑脸。
“李清,我把你说的东西献给了王相公,他十分高兴啊!”钱乙又感叹道:“王相公说了,你有悔改之心,实属难得,但是你之前的错太大了,已经不可挽回,他也没办法网开一面……”钱乙低声道:“你别怪他。”
李清迟愣一下,苦笑连声,“是我错了,我自作自受,天底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我背叛大宋,就该万剐凌迟,钱先生不用替我担心了,这些日子,趁着还有一口气,我把西夏的情况全都告诉你们,以后王相公扫平西夏也能容易一些,就算我赎罪了。”
如果不是看了那些东西,光是李清的这番话,就能让钱乙感动不已。
“不要说了,这是老夫给你熬的药。”钱乙从学徒手里接过一个小碗,端到了李清的面前。
“喝了吧,能安神补气的,这些日子想吃什么和我说,想用什么,也和我讲。”
李清急忙点头,张开大嘴,把一碗药都给喝了下去,他还说呢,“多谢钱先生费心思了,我一个无耻之徒,真不值得您这么……”李清还要往下说,突然觉得舌头都麻了,脑袋也不管用了,面前人影乱晃,他使劲甩了甩头,却越发觉得迷糊了。
突然之间,李清看到无数大宋士兵,按照他的想法,猛攻横山一线,西夏的山跋子弓箭齐发,无数宋军倒毙当场……大宋损失惨重,王宁安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朝廷派出钦差,把王宁安抓回了西京,砍头问罪!
“哈哈哈……死吧,你们都死吧!王宁安你该死!李谅祚,你也该死!你们都死了,替给我李清陪葬啊!”
李清发狂发癫,大声叫喊,钱乙的脸都绿了,李清还嚷嚷着,“你们都是笨蛋,老子写的东西都是假的,钱乙是个蠢货……”
这回钱神医可是怒不可遏,好你个李清,死到临头,还想害人呢!
不让你尝到最残酷的死法,我就不当大夫!
钱乙的确是这么干的,给李清执行凌迟的时候,找了最厉害的刽子手,钱乙又亲手挑选最名贵的药材,调制了续命汤……李清史无前例地撑了五天,一共被割了6千刀,最后才痛苦死去,连王莽、刘瑾都自愧不如……
第644章 胜利者的勒索
李清最后的坏水全都用在了自己的身上,一点没有糟蹋。
这六千刀,每一道割下来,只有拇指大小,薄如蝉翼。成千上万的百姓围观,甚至有人出了高价,购买李清的一块肉,就着烈酒,生啖之!
最后李清的头颅和骨架被送到了王家,祭奠老将军王德用。
王家子孙,从上到下,无比披麻戴孝,放声大哭。
这还不算完,光是一个李清算的了什么,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西夏,是李谅祚,什么时候把他抓来,在京城开刀问斩,那才是大快人心!
就在群情激愤之中,西夏的代表老臣漫咩来到了西京。
这一路上,王宁安都派了重兵保护,下了严令,要不然老家伙根本进不了西京,就被愤怒的军民给撕成了肉皮。
大宋从上到下,都充满了熊熊怒火,每个人都怒目而视,漫咩看得心惊肉跳,他第一次觉得或许暗算王德用,招惹大宋,是一步错棋。
事到如今,已经没法挽回,就只有想办法走下去了。
漫咩在馆驿等了足足五天,根本没有得到召见的消息,他坐不住了,按照规矩,西夏和契丹的使者,只要到了大宋,就会有鸿胪寺和礼部的官吏安排他们觐见,都说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大宋好歹以上国自诩,怎么能不守规矩,连面都不见,这也太过了吧?
漫咩有心让人去礼部,但是馆驿的人已经告诉了他们,只要出了大门,外面可都是恨他们入骨的大宋军民,万一出了点什么意外,他们可是不负责。
漫咩没了办法,只能等待着。
就在他耐心几乎耗光的时候,终于有人来了。
正是王宁安的好学生,户部尚书司马光。
光光一进来就说道:“贵使不来,本官也要去西夏兴师问罪的!”
硬邦邦一句话,就怼得漫咩内伤!
他讪讪一笑,“两国相争,你们汉人不是有句话,叫打人没好手,骂人没好口。已经如此了,又何必咄咄逼人!”
司马光淡淡一笑,“贵使说得好,既然如此,你就不必留在大宋了,我朝已经从各地调集精兵五十万,就在横山之下,决一死战,贵使以为如何?”
漫咩是党项老臣,亲手诛杀没藏讹庞,早年也是猛将,他黑着脸,哼了一声,“你们不会忘了好水川吧?”
司马光放声大笑,“当然没忘,而且是铭刻肺腑!”
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感叹道:“我也没忘,当年在屈野河,数百将士,惨死在你们手里……新仇旧恨,不妨就一起算一算!西夏有多少人马,拉出来,决一雌雄!”
司马光坦荡自信,弄得漫咩十分尴尬。
“司马大人,大宋幅员万里,生灵百兆。我大夏也有数千里国土,控弦之士有50万,如果真拼一个你死我活,可不是百姓之福啊!我家皇帝派老朽过来,是为了双方的黎民百姓着想,还望司马大人,能以苍生为念,不要一味好战才好。”
司马光淡淡摇头,“贵使,本官能来见你,就足以证明本官不是好战之人。你可以去问一问,如今大宋上下,有谁愿意和你们谈判?”
司马光豪气干云,大声道:“我大宋君臣一心,变法图强,整军经武,成效斐然……一战尽灭三千铁鹞子,足以证明我大宋军力之强!你们西夏不是常常夸口,步战有山跋子,骑兵有铁鹞子,如今铁鹞子完蛋了,山跋子能救得了西夏吗?现在狄相公和王相公都在西北,几十万大军云集,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我大宋的雷霆之怒,可不是区区西夏能承受的!贵使以为如何?”
还能如何?
漫咩被噎得一阵红一阵白,差点吐血而亡!
过去从来都是西夏讹诈大宋,张牙舞爪,面目狰狞,如今面对着大宋的威胁,可真不好受!
只是漫咩也清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损失了铁鹞子之后,西夏真的没有一拼之力,必须求和……
“司马大人,国书里面我们已经解释过了,这次的确是李清主使的,和我们皇帝陛下没有关系,还请大人明鉴。”
司马光冷笑道:“李清已经被我们处以极刑,其余的败类也都死有余辜,不会留着!只是堂堂西夏一国,就把什么罪责都推给几个汉奸败类,说得过去吗?”
“这个……”漫咩哼了一声,这个司马光摆明了是来敲诈的,来的时候,李谅祚已经交代了,务必要争取时间,给西夏重整武备的机会,哪怕条件再苛刻,也要答应。
“司马大人,你说得不无道理,我们愿意适当赔偿,毕竟王老将军也是我们尊敬的老前辈,他的死实在是让人遗憾。”
司马光扭过头,根本不看他。
“用不着你们遗憾,挑明了说,愿意拿出多少东西赎罪?”
漫咩的老脸不断变幻,别提多难看了。
他真有点受不了司马光的直接干脆……想想多年以前,那些谈吐优雅,举止大方的相公们,他们多好啊,那才是完美的对手,哪像司马光这样,跟从山上下来的。
野蛮!
强横!
不讲道理!
漫咩强忍着不愉快,低声道:“我主愿意献上战马两千匹,青盐十万石!”他说完之后,还看了看司马光,想要从司马光的神情找出点端倪,看看价格是不是合适……其实以漫咩的估计,中原王朝吗,地大物博,根本不会在乎一点小钱,他们要的是面子!
就像四方的蛮夷小国,那点土特产来进贡,转手就能拿到几倍,十几倍的赏赐,人家不差钱,要的就是一张脸面。
漫咩不知道,他这回可大错特错了,对面是什么人?古往今来,最聪明的几个大脑之一,而且又被王宁安调教过,绝对是狠角色,黑心肠,对他下手,连半点犹豫都没有!
司马光淡淡一笑,仿佛没怎么在意。
“两千战马,十万青盐,这就是你们认为的人命的价值?”
“司马大人,如果觉得不够,还可以加,再加一点?”
“不必了!”
司马光笑着摆手,“请贵使跟着本官去一个地方。”
司马光带着漫咩离开了馆驿,坐上了马车,直奔城外。
说实话,来的时候,有重兵包围,这还是漫咩第一次领略到西京的风采。哪怕只是惊鸿一瞥,也让他目瞪口呆。
那楼怎么那么高?看起来足有五六丈,高也就算了,更吓人的是占地辽阔,来往的商人无数,行走在回廊阳台,就跟一个个小蚂蚁似的。
西夏的皇宫,和街道上随便的一处建筑比起来,都寒酸简陋,拿不出手……漫咩越看越丧气,老脸铁青,索性放下了帘子,一语不发。
大宋的繁华真是让人惊叹,偏偏他们的武力也提上来了,让人不敢小觑。
和如此完美的大宋当邻居,太伤自尊了!
不知不觉间,漫咩被带到了一处宽阔的校场。
司马光让人把漫咩请过来,他们一直到了一个靶场前面停了下来,有一批士兵正在这里选练使用弩箭。
摆在大家面前的是最新式的神臂弩,随着教官一声令下,士兵们单脚踩住神臂弩,双手用力,扯开弓弦,将箭支放好,才对准了200步之外的靶子。
这时候有人拖过来十个赤着上身的大汉,绑在了对面的木桩上。
“放!”
嗖嗖嗖!
利箭破空,向着远处射去,神臂弩的准确度没法和弓箭相比,尤其是200步之外,结果只有一箭命中,可光是这一箭,就够吓人的。
靶子上的人被穿透了肚子,留下一个拳头大的伤口,内脏都流了出来。他扯着嗓子鬼叫,发出最后的惨嚎,挣扎了一会儿,才死去。
身旁的另外九个,侥幸活命,全都吓得双腿发软,有人更是尿了出来。
漫咩扫了一眼,惊讶道:“你们大宋不是自诩礼仪之邦吗?居然用活人当靶子,未免也太残忍了吧?真是让人不齿!”
“是吗?”
司马光微微一笑,“贵使可以过去看看,当靶子的究竟是不是人?”
漫咩很茫然,快步跑过去,司马光就抱着胳膊等着。
没一会儿漫咩回来了,他的头发都立起来了,像一头愤怒的老狮子!
“无耻!凶残!暴戾!”
漫咩终于看清楚了,原来这些靶子都是西夏的铁鹞子!
“你们太狠了!”
面对着漫咩的指责,司马光只是给了他一个白眼。
“没办法,我大宋没钱养他们,又不能随便处死,天心仁慈,就让他们当靶子吧!这几天已经死了50多了,还剩下不到800人,要不了多久,就死光了,你也不用在意!”
漫咩的眼珠子都突出来了,差点吐血而亡!
铁鹞子,那是西夏的宝贝,是命根子!
一个个都身经百战,他跑来讲和,就是想救这些俘虏。
漫咩也算看透了,不出血是不行了。
“司马大人开个价吧,老朽一定会答应的,请你们不要再杀人了!”
司马光眨眨眼睛,笑道:“好啊,我们大宋是礼仪之邦,最讲究仁恕之道,当然不会胡乱杀人的……还是按照你说的吧,两千匹战马,10万石青盐,谁让我们好说话呢!”
漫咩惊喜交加,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司马大人,果然宽宏大量,老朽这就把东西送来!”
刚转身要走,司马光随口又补充了一句,“是每个人,你们一共要准备800份!”
第645章 赔款
一个人要2000匹战马,10万石青盐……800人是多少?
160万匹战马啊!!!
漫咩觉得自己脑袋不够用了,哪怕把西夏的家底儿掏空了,也绝对拿不出这么多战马……可是那800铁鹞子又不能不管。
这帮人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虽然败给了大宋,但是非战之罪,假如正面一对一,他们未必会输……有这些老兵当骨干,很快还能拉起一支铁鹞子,如果没了他们,全部从头开始,漫咩不觉得西夏有这个能力了,没准铁鹞子就成了传说……
而且别忘了,铁鹞子出身显贵,好多都是皇帝的族人,当年没藏讹庞就是因为不顾质子军的俘虏,结果惹恼了西夏的贵胄,把他给干掉了,前车之鉴,这些俘虏一定要救。
只是这么多战马和青盐,实在是拿不出来……漫咩就派遣使者,和司马光继续讨价还价,希望能降低赎金。
司马光很干脆,赎金是不会降低了,他最多赎一送二。
漫咩不解,心说能一次赎三个人吗?
打听了之后,他彻底吐血了,司马光的意思是交了一分钱,他送还一个俘虏,外加盔甲和马匹!
光光还振振有词呢!
西夏穷啊,铁鹞子的铠甲要世代相传,当成命根子,可在大宋看来,铁鹞子的铠甲又沉重,又垃圾,哪怕给厢军,人家也不要,所以就当成赠品,还给西夏吧!
瞧瞧,上国是何等宽宏大度,尔等蛮夷,还不赶快磕头谢恩!
面对司马光的逻辑,漫咩彻底败退了。
老家伙每天都被折腾的死去活来。
大宋根本不在乎和西夏的对峙。
大胜铁鹞子之后,军心士气都达到了极点,狄青训练的5万精锐已经成熟,加上青唐的人马,还有王德用留下的西北军团,以及折家军和种家军,再有捧日军,用在西北战线上,差不多20万人,一字排开,泰山压顶。
这可真不是开玩笑。
西夏也弄不清楚大宋会不会出兵,为了应付,他们不得不征调人马,将十万擒生军全都派出来了。
这还不够,李谅祚又动员了许多部族人马,大家一起对抗大宋的压力。
他还派遣使者,前往契丹,和耶律洪基反复讲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耶律洪基能出兵帮他一把。
好多年过去了,此时的耶律洪基,和当年的愣头青完全不同,他已经变成了最狡诈残忍的狼王。
稍微估算一下,王良的河北军团没动,渤海国没动,大宋的水师没动。他出动攻击大宋,那是找不痛快!
耶律洪基至少在长城以外,调动骑兵,来回训练折腾,看似是遥相呼应,实则屁用没有。
他还大言不惭,让西夏接济粮草兵器给他。
李谅祚气得吐血,他现在觉得当年答应把姐姐嫁给他,根本是个错误!李谅祚干脆不指望契丹了。
西夏有差不多200万人,男人一半,按照李元昊定下的规矩,二丁抽一,西夏的极限动员能力是50万。
只是这么多人,可不能维持长久。
离着秋天越来越近,西夏需要收割牧草,制作奶酪,囤积粮食,把牛羊养肥,准备挨过可怕的冬季。
一旦把一半最青壮,最能干的男人派到了边境,他们什么活儿都干不了,不但不能干活,还要指着后方供养。
哪怕不打仗,拖几个月,西夏就要崩溃!
其实这就看得出国力强弱的差别。
这么对峙,大宋也不好受,可问题是大宋拥有广阔的战略腹地。
西北不是打仗吗?可东南没打仗啊,尤其是岭南和交趾,这些粮仓都安然无恙。赵祯一道旨意下去,几百万石粮食就能送过来。
大宋君臣此时是真正感到了王宁安的功劳,他当年经略岭南,还一口气宰了上百官吏,弄得天怒人怨,如果不是查无实据,加上赵祯力保,只怕王宁安就要倒台了。
但是多年过去了,王宁安在岭南的种种作为,越发显现出威力。
譬如征粮这一项。
江南的产量不比岭南低,但是江南除了地主士绅就是自耕农,粮食在他们手里。大规模采购,粮食价格必然走高,许多人就产生惜售心理。甚至有人今天答应,明天来运粮,立刻就反悔了,要求加价,不给钱,就不让粮食出村子。
别看你是朝廷,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但是老百姓胜在人多,人家也没闹出人命,更没造反,只是多要点粮钱,你能如何?
讲道理,打官司,让官府出面,来回折腾,哪怕最后把人说服了,时机也耽误了。
总体来说,进行战略动员,是个很困难的事情。
可岭南不一样。
当年王宁安顶着巨大的压力,把数以千计的老兵就地安置在了岭南,分给他们土地,组建军屯。
这帮老兵完全是军事化管理,一点不客气,朝廷令子来了,要多少粮食有多少,而且绝不加价。
老兵们当年多是狄青的部下,也有一些甚至是王德用的旧部,他们亲自带着人,用肩扛,用车推,一口气送到港口,直接装船运走,效率之高,超乎想象。
要不是路途遥远,年纪也大了,他们甚至想拿起武器,跑到西北,再和西夏干一场!真正分一个胜负,打一个你死我活。
岭南如此,交趾那边就更厉害了。
王宁安从交趾国弄来了一块土地,也都分给了老兵,他们利用手里的粮食,在丰年的时候,大肆倾销,压低交趾粮价,而他们呢,因为可以和大宋进行贸易,就能把粮食卖得很高,还能得到便宜的货物。’
对于交趾的贵胄来说,想要高价卖粮,需要和军屯合作,需要进货,也要军屯点头。
就这样,军屯控制了交趾的粮食市场,进而又控制了占婆,甚至把手伸向了大理……不得不说,老兵们的确敢想敢干,有着大宋的支持,他们是肆无忌惮!
坐拥粮仓,大宋一点不怕对峙,至少在大宋受不了之前,西夏已经崩溃了。
来啊,互相伤害啊!
……
这绝对是又阴险又毒辣的一招,大约在两个月的光景之内,大宋陆续向西北增加了10万人,同时又动员了30万民夫,几乎每一个士兵,都有一个民夫服务。
在以往,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可如今大宋的家底儿厚实了,也敢拼了!
而且王宁安又想出了一个损主意。
虽然大宋不必直接和西夏对战,但是别人可以啊!
比如青唐的蕃部,那个冒牌的木征,还有老狐狸野利遇乞又被请出来了。
让他们挑头,去袭扰西夏的侧后方。老狐狸是真不愿意给大宋干活,他恨王宁安,也恨王韶,他训练部下的时候,都把王宁安和王韶的名字贴在靶子上,让士兵乱箭射击,一天下来,王宁安都来了几十次万箭穿身。
可是又能怎样呢?
大宋命令下来,野利遇乞还要乖乖去出兵。
而且他还带着几分雀跃。
没错!
大宋开始专心对付西夏了,李元昊的崽子要倒霉了,野利氏的仇要报了!先不管西夏如何,至少李谅祚的脑袋要砍下来!
野利遇乞的确是老狐狸,没人比他更了解西夏的习惯,老狐狸一出手,西夏就接连损兵折将。
无奈何,李谅祚不得不再调动三万人,前往河西走廊一线,挡住吐蕃各部的压力。
这时候王宁安又抛出了一个命令。
凡是斩首一名西夏士兵,可以得到500亩草场,100只羊!
吐蕃的各部牧民刚刚得到了牧场,享受到了翻身做主的滋味,谁不想给子孙后代都留一点基业,更何况过好日子是每个人的本能,他们拿起武器,三五成群,一同出动。
吐蕃的汉子,相比西夏人,战力丝毫不弱,只是组织能力太差,经常在西夏手上吃亏。可是如今他们背后是大宋。
能打就打,不能打,侦查,袭扰,甚至放火烧枯草,抢夺牛羊……这些都有奖励,傻瓜才不干呢!
西夏两条战线,东边的横山剑拔弩张,几十万人马,一日三惊。
西线也有上千里,烽烟遍地,一刻不停。
面对这种局面,再强大的心脏也承受不住。
李谅祚无可奈何,只能把梁乙埋派出来,让他接任漫咩的使者,继续和大宋谈,只要能和平,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甚至李谅祚同意取消帝号,向大宋俯首称臣,还答应派遣质子进京,愿意称呼赵祯为皇叔!甚至大宋和亲,愿意娶赵宋的宗室女为王后……
“臣恭喜陛下,多了一个好侄子,还女婿!”
“呸!”
赵祯狠狠啐了一口,“朕缺侄子吗?朕缺女婿吗?还想拿这些虚的东西应付朕?朕不是白痴,更不会上当!”
王宁安很高兴,他觉得自己最成功的就是改变了大宋君臣的思维,从赵祯到司马光,大家都是一个态度,要利益,要好处!绝不打肿脸充胖子,更不会做梦感化敌人。对不起了,花了几百年,无数的资源,还不能成功,那就只有彻底抹掉,毕竟军费还便宜许多……
“王卿,你怎么看?该如何收拾李谅祚?”
“陛下,臣以为按照司马君实那么开价,西夏是绝对没法答应的。这样吧,每人赔偿1贯,折算下来,一共是200万贯,只要西夏能交出这些赔款,双方就可以休兵。”王宁安笑道:“这是底线,绝不能更低了!”
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
梁乙埋是很憋屈的,他曾经是西夏举足轻重的相国,手握大权,不可一世。可当他仅仅是惨败了一场,就被打落凡间,昔日对他那么赏识的李谅祚居然也不闻不问。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梁乙埋突然觉得自己看透了,蛮夷就是蛮夷,他们就是一群白眼狼,什么时候也学不会感恩戴德,学不会克己复礼……只是虽然让人失望,心寒,但是梁乙埋却十分清楚,背叛西夏,再回到大宋,根本不可能,李清已经够惨了,他不想当第二个。
只有尽力帮着西夏,别打败仗,多占便宜,他才能荣华富贵……
说起来好笑,越是被蹂躏,越是被打击,梁乙埋这条恶犬居然越是忠心……古往今来,汉奸何其之多,指望他们回心转意,反戈一击,几乎是不可能。相反,这帮东西往往比主人更加顽固可恶。
这不梁乙埋赶到了洛阳,就到处活动,四处卖笑脸,各种名贵的礼物,不要钱一样撒出去。
光是西域美女就送了20个给文彦博。
“文相公老当益壮,没事的,回头我给你弄点海马海狗,保证您老所向睥睨,战无不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