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世诚用手指着这根管子,伸出了一个巴掌,来回翻了四次。

    “二十贯?还是两百贯?”

    见吴世诚摇头,文及甫更是惊道:“莫非两千贯?”

    吴世诚轻笑了一声,“又不是金玉的,哪来那么贵。这么一根管子,要用水泥20文,当然了,只是水泥而已,如果算上里面的铁筋,价钱就要50文了。”

    啊!

    文家父子一起惊叫,不是被吓到了,而是觉得太便宜了!

    一截二尺长的陶管,也有三五十文,这么大的一截水泥管,只要50文,已经算是白菜价了。

    便宜,太便宜了!

    而且吴世诚还说过什么……不但能浇筑水泥管,还能浇筑柱子!

    我的老天爷啊!

    要说修建宫殿,最难的是什么?就是那些合抱粗细的大柱子!必须用最好的金丝楠木,能够防止虫蚀鼠咬,经久不坏,还能承担庞大的重量,体现皇家气派。而这样的金丝楠,必须从蜀地的深山运出来,或者从南洋海上运来。

    想想吧,几丈长的一根巨木,靠着人力和畜力,从深山运出来,再装船,辗转到京城,花费是何等惊人!

    光是一根柱子,就要上万贯,还不算人工,一路上累死的民夫多达几十人之多……

    其实每当朝廷大兴土木,就有一帮清流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实在是耗费太多!

    可假如用水泥代替,坚固如石,不怕水火,不怕虫蛀鼠啃。

    这能节省多少成本,能增加多少速度……

    光是想想,就让文彦博怦然心动,老家伙修了一辈子不动禅心,自诩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此时却是脸红气喘,眼珠外突,显得激动不已……好半晌文彦博才勉强平静下来。

    他人老成精,王宁安不是个善茬子,两个人还有仇口,他的手下突然找上门,还带来了这么重要的宝贝,肯定是有所图谋。

    “吴先生,老夫不想和你兜圈子,这水泥对老夫的确太重要了,你开个价,只要老夫能答应,一定答应!”

    “哈哈哈!”

    吴世诚哈哈一笑,“文相公,以您老的智慧,应该看得出来,水泥绝对是颠覆几千年建筑的好东西!排水管,大殿的柱子,这些还是小玩意,万里长城,边关那么多重镇,如果都用水泥建造,会节省多大的成本?又会提高多少进度?有这么大的用处,水泥的利润不言而喻了吧!”

    文彦博颔首,“的确如此,价值无量,老夫要恭喜王大人,他又发财了。”

    “错!”

    吴世诚摇头,纠正道:“不是王大人,而是您和王大人!”

    “怎么讲?”

    “我们大人准备和文相公联手,开设水泥作坊,我们双方各自占股,有钱大家一起赚,就是不知道文相公能不能答应了?”吴世诚学着王宁安的样子,翘起二郎腿,等着这对父子上钩了……

第439章 文彦博和狄青的联盟

    文彦博是个极小心的人,尤其是和王宁安合作,必须加一万个心眼,免得被他骗了。

    这不,老文从吴世诚手里要了10袋子水泥。

    吴世诚很大方,还附赠了一份使用说明书。

    这不,文家父子就亲自研究,看了足足三遍,文及甫就说道:“爹,要不要找别人试试?”

    文彦博哼了一声,“这种东西是能随便流传出去的吗?”

    文及甫打了个冷颤,“爹说的是,咱们该如何?”

    “亲自动手!”

    文彦博脱下了肥大的官服,换上了一身下人的短打,文及甫也是一身青衣,这爷俩互相看了看,怎么看怎么怪。

    不管了,验证水泥要紧!

    他们到了后院,有家丁把粗沙,细沙,鹅卵石都运到了门口,文及甫把这些人打发走,自己吭哧吭哧搬进了花园。

    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分出来,然后加入水泥,再加水,这爷俩一人一把铁锹,一起和泥!

    要是让外人看到这一幕,保证吐血三升,文相公啊,天上的人物,他老人家居然亲自和泥,这不是开玩笑嘛?

    别管怎么说,这就是事实!

    折腾了老半天,总算把泥沙和均匀了,文彦博只觉得老腰都要折了,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指了指,一圈的一个木盒子。

    文及甫点头,他把和好的混凝土,一锹一锹倒进去,做好之后,文大少爷还找来了一张床单,给小心翼翼盖起来。

    这爷俩像是着了魔似的,一会儿跑一趟花园,一会儿来一趟,终于等到了晚上,水泥凝固了。

    文及甫找来了一把锤子,对准了就砸。

    砰!

    手震得发麻,虎口都要裂开了。

    文彦博也拿着锤子,砸了几下,只是在上面留下几个白点子,文彦博终于确信了水泥的效果。

    把锤头一扔,放声大笑。

    他走到了剩下的九袋水泥面前,越看越高兴,灰白的水泥,仿佛变成了一个个活的宝贝儿,欢蹦乱跳的,惹人喜爱。

    文及甫的商业天赋还在乃父之上。

    他按照册子所说,用水浇,用火烤,水泥坨子都岿然不动,就跟真的石头相仿!

    一屁股坐在上面,文及甫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几年多少人逼着本公子追债,一个个的,心肠黑得跟碳似的,不就是那点小钱吗?几百万贯而已!

    还难得住本公子,等着吧,要不了多久,我就拿钱把你们都给活活砸死!

    看看谁敢小瞧我文及甫!

    相比之下,文彦博更加欣喜若狂,他看到的用途更加广泛,不说别的,有了水泥之后,以后修个皇宫啊,寺庙啊,祭坛啊,全都少不了。而且水泥不怕水,坚固如石,不正是建造河堤的绝佳材料吗?

    以后河工也要靠他文彦博!

    都说圣人出,黄河清,这么多年,谁见过黄河清过?还不是年年泛滥,年年成灾。老夫没法让黄河变清,但是老夫能治得了黄河水患!

    当不成圣人,怎么也算个亚圣吧!

    功、名、利、禄……滚滚而来,文彦博不能不怦然心动!

    文彦博离开中枢有一段时间了,此老是彻彻底底的权力动物,大丈夫一日不可无权!在洛阳的日子,受尽了鸟气。

    看着一帮饭桶窃据朝廷,真是恨得牙痒痒的。

    文彦博弄了一大帮老家伙,唱和作诗,表面上高山流水,恬然自安,实际上却是积极运作,时刻想着东山再起。

    要不然他也不会把时间抓得那么准,断然支持迁都,一下子获得赵祯赏识。

    只是他想不到,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竟然是王宁安拉了他一把,彻底成全了他的盖世功劳!

    ……

    “儿啊,你说王宁安是个什么人?”文彦博眯缝着眼睛问道。

    文及甫满脸凄苦,憋了半天,才说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文彦博差点笑出来,你干脆说他是曹操算了!

    不过仔细想想,也未尝没有道理,王宁安智计百出,一点不比曹操少!

    而且这小子拉帮结派,一屁股坐在将门的那边,看似步步险阻,凶险异常,但是愣让他走出了一条不可能的路!

    收复幽州,将门势力至少恢复了一半的元气。

    要是在拿下云州,灭了西夏,将门的威风,直追开国的繁盛光景。

    和王宁安斗下去,胜少败多,不是明智之举啊!

    “看起来,真的要和这小子手拉手了。”文彦博低声说了一句。

    文及甫可吓了一跳,“爹,王宁安处处和文官作对,心思阴险,手段毒辣,只能利用,不能结盟啊!”

    看着儿子惊慌的模样,文彦博突然哈哈大笑。

    “小子,为父再教你一句话,你记好了……文官是给为父办事的,为父不是给文官办事的!”

    一句话,文及甫竟然感到了不寒而栗。

    这才是他的老爹啊!

    一直以来,文彦博站在文官的立场上,处处打压武将,和王宁安几次冲突,但却不意味着文彦博是真的认同孔孟道统,真的维护士人利益。

    老家伙就属于那种最狡猾的骗子,满口都是道理,可是心里却一点不信。

    在以往,他站在士人一边,士人能给他想要的利益,亲密无间,配合默契。可是随着武人的再起,文彦博窥见了另一种可能,他倒是不会急着背叛文官集团,但是也不会和王宁安死拼到底,为了士人的利益,不惜身败名裂!

    如此看来,文彦博比富弼活得明白!

    当然,也活得更无耻!

    也只有如此,他才会说出那句名言“为与士大夫治天下,不与百姓治天下!”

    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文彦博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

    验证了水泥效果之后,文彦博立刻派人去请吴世诚,希望他能过来一叙。

    吴世诚却反而请文家父子过去,他准备了一桌酒菜,要和文相公好好谈谈。

    “爹,这个吴世诚真是不要脸,我们给他面子,他居然端起来了!”

    文彦博摇摇头,“你啊,还是书生意气,这么大的事情,理当好好谈谈,你要是不愿意,为父一个人去。”

    “别啊,孩儿不就是一说吗!”

    这爷俩立刻出了家门,前去拜会吴世诚。

    见面之后,文彦博显得十分热情,眼睛里都带着笑。

    真诚,亲切,跟多少年的好朋友似的,谁能想到,他们之前还是杀得天昏地暗的仇敌。吴世诚陪着笑,把文家父子请到了一个专门的院子,文彦博刚迈步走进去,就是一愣神,在院子中间,石头桌子旁,坐着一个高大的汉子。

    虽然坐着,比一般人站着也矮不了多少,腰细膀宽,威猛雄健,五官英俊,虽然上了年纪,但也是大帅哥一枚!

    “狄相公!”

    狄青连忙站起身,紧走了几步,施礼道:“青见过文相公。”

    文彦博稍微迟疑,立刻含笑道:“狄相公,你我同朝为官,品级相同,你又是刚刚收复幽州的盖世功臣,莫不是要折煞文某吗?”

    “不敢,不敢!”狄青很是谦恭。

    大家都坐了下来,文彦博环视了一下,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吴先生,如果老夫所料不错,狄相公是你请来的吧?”

    吴世诚笑道:“文相公,我家大人早就让我给狄相公送信了,而且我家大人还说,这么大的一个生意,不是谁能一口气吞下的,有钱大家赚,这才是长久之道,文相公以为如何?”

    文彦博不动声色,笑道:“王大人自然是见识高明,老夫佩服,既然如此,吴先生以为该如何分配?”

    “这个容易,我们三方,每人可支配三成股权。”

    文及甫好奇道:“为什么是支配,而不是拥有?”

    “哈哈哈,文公子问得好,小的请教公子,你觉得凭着一己之力,能吞得下三成吗?再说了,烧制水泥,可是需要工本的,难道你们愿意自己出本钱吗?”

    文及甫被问得哑口无言,他转念又问道:“那既然每人三成,三三见九,还有一成,要落到谁的手里?”

    “自然是发明水泥的工匠了。”

    “什么?”

    文及甫激动地站了起来,怒斥道:“一个区区工匠,也能和我们相提并论,你们王相公怎么想的?”

    吴世诚也沉下了脸,“我说文公子,没有人家发明水泥,哪来咱们在这里分配利益?饮水思源,人可不能忘本!”

    “那,那也用不了那么多啊!一成股本啊,就算让他吃十辈子,一百辈子,也吃不完!”文及甫道:“给他一点赏赐就行了,十万贯,五十万贯,多少都成,就是不能给股份!”

    “不成!”

    吴世诚很坚定道:“这是王相公特别交代的,烧制水泥的方子还在人家手里,大不了献给朝廷,还能混一个官身呢!”

    吴世诚见文及甫还不服气,他又说道:“文公子,这就是你比不过我们大人的地方!大人舍得让利,看得长远,当年他刚出道的时候,一座酒楼,就敢分出去一半的股份给下面的人。结果如何?没有几年的功夫,酒楼生意翻了几十倍不止!我们现在让出一点股份,以后工匠有了新的发明,都会争相和我们合作,不妨告诉你,六艺的百工院,可是人才济济啊!”

    文及甫还在犹豫,他爹文彦博却伸出了大拇指。

    “不愧是王相公调教出来的人物,吴先生好见识,就按你说的办!”

    就这样,文彦博、狄青、吴世诚,三方达成了协议,各自拿到了三成的股份,不知不觉间,狄青和文彦博就成了利益相关的盟友!

    说实话,狄青心里是有愧疚的,他完全是个打酱油的,凭什么拿到三成的股份?这不是无功受禄,寝食不安吗!

    可吴世诚却带来了王宁安的话,无论如何,狄青也必须加入这个联盟!

    与其提防着日后文彦博算计狄青,倒不如提前让他们成为盟友,还是利益结合,牢不可破的那种!

    文彦博只是无耻,可不是傻,到了这一步,他还会陷害狄青吗?

    王宁安不厚道地笑了……

第440章 天下第一学堂

    拿到了水泥之后,文彦博仿佛打了鸡血。

    他单独找了个院子,四周命令士兵守卫,挑选了20名工匠入住,让文及甫亲自监工,前后忙活了半个月,文彦博才亲自跑去请赵祯过来,说是要献上一件宝物。

    皇帝赶来,进入院子,就见到面前横着一个巨大的柱子,有合抱粗细,长度足有十丈,十几米高,青灰色,有些像石头,却又不一样。

    赵祯走到了前面,仔细看了看,“莫非文相公要给朕看得就是这个?”

    文彦博连忙点头,“正是,陛下请看,这根柱子和大庆殿的楠木柱子规格一般不二,但是成本却只有楠木柱子的千分之一。”

    “什么?”

    赵祯惊得瞪大了眼睛,“文相公,你没有说谎吧?这根柱子,能比得上大庆殿的?”

    “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彦博这个老货也真是不要脸,当即口吐莲花,把水泥夸得天上少有,地上难求,是亘古以来,跨时代的东西……好吧,其实这么说也有道理。

    水泥出现,整个建筑行业就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

    拿盖宫殿来说。

    皇家殿宇,一定要气象恢宏,尽显皇家气派。

    但是受限于木材,宫殿大小是有限制的,像大庆殿,可谓是倾尽全国之力,不惜血本,才修出来的。

    有了水泥,情况就不一样了,最为难找的木材一项,随随便便,就可以用混凝土顶替。

    嫌4丈长的不够气派,8丈,10丈,只要有想法,就能做得出来!

    文彦博估算过来,一根同等规格的柱子,混泥土的造价不到50贯,而楠木柱子,从寻找,到砍伐,再到运出,加工,最后树立起来,没有三五万贯是做不到的。

    所以说便宜千倍,不是夸张。

    而且混凝土的柱子随时可以制造,不耽误工期,使用水泥,整个洛阳的工程,估计能缩短三分之一,两年之内,就能让赵祯搬过来。

    不只是水泥柱子,文彦博还给皇帝展示了粗大的水泥管。

    “陛下,宫中以后就用这种排水管,哪怕出了堵塞,都可以让工匠下去疏通,方便极了。造价也低,正好彰显吾皇之仁德,实在是一举多得。”

    赵祯看了半天,突然笑道:“文相公,这水泥倒是个新鲜的东西,朕闻到了一股子味道。”

    文彦博不解,“请陛下明示。”

    “六艺味!”

    赵祯笑道:“如果朕猜的不错,这是六艺学堂弄出来的吧?是王卿给你的?”

    文彦博装作诚惶诚恐,连忙惊问:“陛下何以知晓?”

    “哈哈哈,那小子就喜欢弄这些,一个琉璃镜就把铜价给打垮了,朕哪能不知道……对了,文相公,如果朕没记错,你和王卿之间,似乎有些不快啊?”

    言下之意,王宁安怎么会给你水泥呢?

    文彦博把老脸一沉,“启奏陛下,王大人标新立异,老臣是看不惯他的,哪怕他给了臣水泥,臣依旧不喜他的一些出挑做法……但是,王大人有一点值得称赞,老臣也十分佩服。”

    “哪一点?”

    “公私分明,大局为重!”

    “怎么讲?”

    “就拿这个水泥来说吧,王大人研究,是为了快速修筑长城,抵御辽兵入寇。后来他要修幽州城,也就想到了老臣在修洛阳城。他没有因为私人恩怨,就瞒着老臣,而是派人千里迢迢送过来,还说要把配方进献给朝廷。”

    要是王宁安在这里,保证给文彦博竖起大拇指。

    老家伙就是无耻!

    一个光复燕云的大功臣,一个名震士林的文官领袖,他们联合起来,哪怕是赵祯,也会忌惮的。

    所以文彦博就来一个欲扬先抑,打消赵祯的疑心,夸人夸得润物细无声,文彦博,够牛!

    更牛的是他还提到了王宁安要进献配方,天可怜见啊,王宁安啥时候要放弃这条财路了?文彦博,你可不能胡说八道啊!

    赵祯盯着眼前的水泥柱子,点头赞叹,“王卿的确难得,文相公,那就让匠作监接过来就是,回头朕重赏王卿。”

    “且慢!”

    文彦博心里暗说要是交给了他们,老夫岂不是白忙活了!

    “启奏陛下,老臣有下情回禀。”

    “讲。”

    “遵旨!”

    文彦博正色道:“百姓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岂止是官吏,一些大匠也是万古传扬,比如造纸的蔡伦,酿酒的杜康,茶圣陆羽……这些人都堪称表率。如今六艺学堂设立百工院,研究出来的东西非比寻常。”

    “一面琉璃镜,就能缓解大宋的钱荒,水泥更是造福苍生,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建造城池,修筑关隘,泽被苍生。莫非陛下不希望六艺百工院,能拿出更多成果吗?”

    “那是自然!”

    “陛下圣明!”文彦博顺手拍了一下马屁,然后语重心长道:“陛下,工匠也不容易,他们费了无数心血研究出来的东西,随随便便一句话,就交给了朝廷,只怕不妥!而且匠作监向来虚应故事,很不老实。前者大军北伐,囤积的兵器就七成不堪用,不得不从平县采购,才能打赢辽国,此事属实?”

    赵祯点头,“的确如此,现在想起来,依旧震怒!朝廷上下,硕鼠众多,简直可杀不可留!”

    文彦博趁机道:“陛下,若是将水泥交给匠作监,很有可能就被埋没了。日后工程越来越多,耗费原料数量惊人,光靠着匠作监肯定不够用。老臣以为,倒不如交给发明水泥的工匠,还有民间的力量,一起合股生产,朝廷只管把关质量,按需采购就是!”

    赵祯没想到这是一个坑,而是蹙着眉头,忧心道:“文相公,如此一来,采买的费用岂不是增加了?户部能承担吗?”

    “陛下,老臣以为有些该花的钱,就不能省!”文彦博笑容可掬,神态从容,“譬如给将士的武器,朝廷想节省钱,下面就以次充好,肆意贪墨胡作非为。修城池,修宫殿,乃是百年大计,使用水泥,代替其他材料,本就能节省开支,这笔钱朝廷要还是拿不出来,管三司的官可真该跳护城河了!”

    “陛下,老臣治理地方,也有一些心得体会,朝廷固然要爱惜民力,不能随意征调百姓服役,耽误农时,贻误收成。但是,正常的采买,将本求利,民间有利可图,非但不会伤损百姓,还能给老百姓一条生路,活络经济。自从洛阳动工建城以来,老臣给民夫如数发放工钱粮米,百姓手中有了钱,市面更加热闹,买卖兴旺……由此观之,即便朝廷采买水泥,花一些钱,也是对百姓有利的。更何况以后水泥的用途要扩大,要推广到民间,水泥作坊不能只供应朝廷之用,故此将水泥交给民间生产,朝廷只要严控技术,防止外泄就可以了。”

    文彦博说了这么多话,归结起来就是一个目的,朝廷就别插手了,让我们干就是了。

    论起哄皇帝的本事,哪怕王宁安,也要自愧不如。

    明明是为了自己着想,还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光凭这一点,拉文彦博过来,就是一步好棋。

    和这个老货当对手,压力太大了。

    赵祯也知道朝廷的弊端,宁可多花一点钱,也要保质保量,把皇宫建造好,必须尽快迁都才行!

    “就按照文相公的意思办。”赵祯又想起来,“对了,这次六艺学堂立了大功,朕要好好赏赐他们,士农工商,缺一不可啊!”

    ……

    “这个文彦博啊,真是个天才!”

    王宁安看完老文的信,都想爆粗口了,文彦博经过苦思冥想,已经拿出了方略,他们三方掌控水泥技术,然后授权给其他商人,让别人建作坊,投资挨累,他们坐享其成。

    这么好的办法,连王宁安都没想到。

    从来不要低估这些古人,利之所及,什么都能琢磨出来。

    当然了,王宁安不会像文彦博那么自私无耻,水泥是能改变世界的东西,他可不会满足于现状,还要研究出种类更多,质量更好的水泥。

    王宁安决定出资,在顺州建立水泥作坊,管理作坊的,正是一个叫许阳的年轻人。这小子很年轻,很瘦小,黑漆漆的,还有点木讷,丢到人堆里,都没人会发现。

    可就是他,眼下成了六艺学子当中,不折不扣的土豪!

    而且还给六艺学堂赢来了一份旷世殊荣赵祯御笔亲题,天下第一学堂!

    六个字,金光灿灿,熠熠生辉。

    虽然之前六艺早就名声大噪,升格为皇家书院之后,更是风光无限,但是毕竟相比老牌的四大书院,六艺学堂显得底蕴不足。

    但是有了这块牌子,谁也不敢质疑六艺学堂的地位了!

    许阳黑黑的脸蛋,涨得很红,几乎滴出血来。

    “先生,学生是得到了先生的指点,这,这份功劳是先生的!”

    王宁安摇摇头,“你不要谦虚了,这是你应得的!”王宁安没撒谎,之前烧制琉璃,他还知道大致的配方,可是水泥,他只知道要用石灰石,黏土,石膏等,还要煅烧,但是具体怎么弄,他是一点也不清楚,

    如此王宁安只能假托大食商人之口,把有限的资料告诉给百工院的师生,鬼知道为了生产出水泥,付出了多少代价……才20出头的小伙子,就不停咳嗽,手上因为接触水泥,红肿溃烂,惨不忍睹。

    “你们是为师的骄傲!”王宁安由衷说道。

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

    长时间接触水泥,是很伤身的,细细的水泥灰进入肺部,引起咳嗽,肺炎等病症,手也会出现水泡,奇痒难耐,甚至溃烂,很不幸,许阳身上都有了迹象。

    “做事情拼命是好的,但是也要适可而止,要保重身体。”王宁安像是一个小老头似的,叮嘱着弟子。

    许阳诺诺答应,王宁安将一份约书塞给了许******据文彦博的主意,王宁安决定设立一个水泥建材协会,掌握水泥生产技术,以后不管任何人,想要进入水泥生产行业,都要假如协会,缴纳专利使用费,还要允许协会参股,王宁安不是圣人,文彦博更不是,该赚的钱他们一点不会手软。

    许阳是个技术控,经营的事情不感兴趣。

    他只知道自己拿到了了不得的东西,艰难吞了口吐沫,心虚问:“先生!这钱不少吧?”

    王宁安呵呵一笑,“也不算多,每年分百十几万贯还是可以的。”

    “百十几贯倒是不多……万!?”

    许阳吓得跳了起来,手足无措,不知道往哪里放好。

    “先生,太,太多了,弟子何德何能,弟子不敢要,要不,给先生吧!”

    王宁安笑道:“不要推辞了,你不是替自己拿钱,而是给更多的工匠一个希望,你懂吗?”

    许阳默然摇头。

    “士农工商,自从独尊儒术以来,工商就被视作贱业,工匠地位低下,拼死拼活,也混不到一口饱饭。有些工匠更是被朝廷招募,隶属三司,匠作监,铸钱监,军械监……地位和奴仆也差不多,如此作践工匠,不重视技术,我们的国家都会付出代价的!”

    王宁安十分感慨,众所周知,大秦帝国横扫**,一统天下,战力无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严谨的工匠精神。

    秦代的箭簇大小几乎完全一致,差距不过毫厘之间,哪怕以如今的大宋,尚且达不到秦代的水平!

    而秦代为了保证军械质量,更是由丞相李斯亲自督工,毫不马虎。

    可惜的是,自从秦代灭亡之后,严谨的法家精神流失,历代再也达不到秦代的成就。

    设立百工院,就是要重新重视技术,重视工匠……世界是靠着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发明,不断向前进步的,而不是靠着一篇篇玄而又玄的文章!

    士人吃香的,喝辣的,工匠,尤其是有成就的大匠,就应该过得更好!

    要是弄得工人苦兮兮,戏子文人大行其道,随便见面会,就上百万起步,那才是荒谬呢!

    许阳就是一个表率,日后还有更出色的工匠,也会得到同样的待遇,让工匠真正变得值钱起来……

    被说得脸涨得通红,血液沸腾,许阳很是激动,“先生,那弟子就不推辞了,可是弟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也不知道该怎么用。”他不好意思挠挠头,“要是买豆浆、油条,怕是能吃几百辈子吧!”

    王宁安彻底被他打败了。

    “我给你出个主意吧,去商学院,找几个有本事的师兄弟,让他们帮你打理财富。”

    许阳眼前一亮,如释重负,真让他面对那么多钱,保证会疯掉的。

    他突然觉得先生的心思也够周密的。

    六艺设了武学院,打下了幽州,设了百工院,负责建设幽州,又设了商学院,管理财富……先生啊先生,你的套路太深了!

    ……

    许阳暗暗腹诽着王宁安,突然一抬头,见王宁安正若有所思,他连忙道:“先生,弟子不敢搅扰,弟子告辞了。”

    “等等!”

    王宁安叫住了他,许阳心里咯噔一声,别是让先生看出来自己的不敬吧,在大多数六艺学子的眼里,王宁安已经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妖孽了。

    他忐忑着,被王宁安带到了一个沙盘的前面。

    王宁安伸手指着一条蜿蜒的巨龙,“这就是长城!历代先祖抵御草原部落的屏障,辽国窃据燕云以来,长城年久失修,多有损毁,除了古北口,居庸关等少数地方之外,全都不堪用。辽兵虽然战败,但是很快就会卷土重来,修复长城迫在眉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