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风流-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感觉……挺好的。

    “鬼岛三雄!”远处打扫战场的官兵发出一惊一乍的声音。

    而后,那钱谦几乎是朝着叶春秋方向扑来,他已是喜不自胜,大功啊,这是大功啊,七百多个倭寇,是实打实的倭寇,是可以枭了首级送去北京城还经得起任何检验的大捷,这一票买卖,当真是值了,这辈子也没做过这样的好买卖啊。

    他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期期艾艾地道:“春秋,春秋……是鬼岛三雄……”他一面说,一面流下幸福的眼泪:“春秋方才斩杀的,乃是鬼岛三雄。”

    鬼岛三雄是什么鬼,莫非是三个兄弟?

    叶春秋很难理解钱谦为何如此激动,只见钱谦手舞足蹈地继续道:“你是不知,你是不知啊,这鬼岛三雄,乃是近几年来,东南沿岸第一顽寇,南直隶的备倭松江卫指挥就死在此人手里,当时是震惊朝野,震惊朝野啊……弘治先皇帝在的时候,为此震怒,还曾下旨,务求沿岸诸省各都司,全力进剿,定要杀死此人,鹰扬国威,哎……哎……可是这些年来……这些年来,非但不能将此人杀人,反而……反而是损兵折将。春秋,你是不知啊,这鬼岛三雄的画像,对于沿岸备倭诸卫是再熟悉不过的,早几年朝廷便画影图形,勒令各司按图索骥,这个人的画像,一直都悬在本官的公房,备倭诸卫,无一不想拿下此人,想不到啊……”

    说到这里的时候,钱谦的声音越发的激动:“想不到春秋居然杀死了此人……这些倭寇,都是倭人的主力,这鬼岛三雄,据说在倭岛乃是一个大名之子,不知是什么缘故,率众出海,一直纵横诸海,勇不可当……万万料不到啊,料不到啊……”

    他说话时,舌头不由自主的打结,絮絮叨叨的,叶春秋听了很久,才总算明白,被自己杀死的这个人很重要,虽然各地的倭寇都是自行其是,而且相互之间很少干扰,自然也不会有一个一致的首领。

    不过这个鬼岛三雄,却因为过于勇武,以至于倭寇们大多对他噤若寒蝉,这鬼岛三雄至少在现时期来说,属于倭寇的一面旗帜,而现在,他死了,死在叶春秋的剑下。

    钱谦并没有想要抢夺叶春秋功劳的意思,一个丘八跟一个解元老爷抢功,简直就是笑话,这是找死。杀死鬼岛三雄的功劳固然很大,可是钱谦是率部全歼倭寇的主力,有这份功劳,就够他吃一辈子的了,其他的功劳真要抢,后遗症实在太大,这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哦……难怪此人如此厉害,原来是纵横汪洋的大盗。”叶春秋也不由的在心里感到惊讶。

    歇了一阵,便回到营中,接着便是开始救治伤患,水寨中还有一些同济堂的白药储备,所以救死扶伤倒也不难,毕竟绝大多数人都是刀伤。

    到了夜里,叶春秋睡在温暖舒适的大帐里,他临睡前,抚摸着那柄自鬼岛三雄手中的倭刀,能感受到那刀刃上的吹发可断,这柄刀分量并不重,却出奇的精巧,倭人和大明不同,大明重文,刀剑往往都是丘八们所用的,因而那种顶尖刀剑的需求并不大,即便是打造兵器的军器局或是兵杖司,生产的也是制式的武器,所谓制式,就不讲究精良了,贵多而不贵精,因而大规模生产的刀剑质量只能算是一般。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九章:新的前程(第六更)

    倭人和大明却是完全不同,因为战事频繁,武器就成了许多倭人家族的立身之本,贵族们对于武器有着某种畸形的需求,因而他们吸取了唐刀的特点,不断地改进,利用百锻和千锻的技法不断锤炼,甚至有贵族愿意花费数年的时间,倾尽所有的家财去打制倭刀,不惜成本,即便花费巨大,也在所不惜。

    所以倭刀对于倭人来说,更像是传家宝,他们的武器,每日都进行必要的养护,而每一柄倭刀背后,往往凝聚着一个家族半数的财富和无数最高技艺的匠人们的呕心沥血。

    那鬼岛三雄,出自倭人大名的家庭,身份在倭岛已算极为尊荣,想必祖先也曾显赫一时,这柄祖传的利刃刀身隐含着幽光,叶春秋能从刀中感受到一股杀气,不管如何,这柄刀现在是叶春秋的了,他已决心搜索一些刀剑养护的资料,寻一些茶油之类的东西来,随时进行保养。

    倭刀的制式,脱胎于唐时的直刀,所以和带有弯曲的背刀不同,反而和长剑类似,借用的也是巧力,对叶春秋现在的剑技只要慢慢融合,倒也不会有什么不适。

    叶春秋小心翼翼的将刀收起,然后和衣睡下。

    次日起来,他方才知道,那位唐大使已经没有露面,据说现在只是将自己关在帐中……想必这个时候,他已觉得面上无光了吧,既然倭人袭的是黄水滩,那么那虎头岛的所谓倭寇巢穴多半是子虚乌有,而都司大人……怕是要无功而返了。他跑来是修牌楼的,这牌楼修和不修,已经没什么两样了,或者……若是修得太富丽堂皇,都司大人还以为是你唐大使胆大包天,是在讽刺他老人家呢。

    而此时,水寨中仍旧是一片喧嚣,抓来的百来个倭人俘虏,现在都已关押起来,为了安全起见,钱指挥很果断的决心先饿他们四五天再说,当然,他一面开始准备报捷,一面开始向都司衙门催讨俘虏的伙食开支,饿着俘虏是一回事,可是该要的钱粮却还是要的。

    营中的诸官,现在多是兴高采烈,这一次功劳实在太大太大,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大功落在了海宁卫,这分明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功劳的节奏啊。

    那位叶神医,当然要好生款待着,若非叶春秋事先预警,不是他杀死了鬼岛三雄,大家哪儿来的这份功劳?于是营内一派祥和,连素来小气的钱谦也突然大方起来,他决心——杀猪!

    香喷喷的肉香已经弥漫在了营里,这种乱炖的肉香具有很强的杀伤力,接着宴席就开始了,在中军大营里,叶春秋被推到了首座,钱谦则在下敬陪,至于千户赵熙人等,纷纷作陪,连那武举出身的百户陈昌也混在一干千户之中,这一次他立的功劳也不小,很受钱指挥的看重,而且听说他和叶春秋关系也不错,也一并叫了来。

    看着这一桌满盆子的肉,陈昌禁不住潇然泪下,感动得一塌糊涂。

    钱谦已是举起了筷子,叫人将酒满上,今儿的他显得格外的和气,目光掠过了所有在座的武官身上,发现了陈百户的不同,便笑容可掬道:“陈百户啊,你何故要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娘的,大伙儿眼看就要发迹了,你特么的哭什么哭,早知就不带这家伙混了,就该让他死去跟那些士卒混在一块,每人分三两猪肉勉强填饱肚子。

    陈昌连忙道:“大人,下官自入了营,已有一年没有吃过猪肉了,哎呀呀……军中的伙食……这才……”

    钱谦脸拉下来,这是揭自己老底啊,我克扣钱粮怎么了,你以为每日做假账就不辛苦?吃吃吃,就知道吃,难怪军中越来越不像样子,都是给你们这群吃货带坏的。

    他心里的火气没有爆发出来,依然笑容可掬,老神在在道:“陈百户啊,你想想看,咱们军中虽然辛苦,可是百姓们难道就能每天填饱肚子吗?他们一年到头就能见得着肉食吗?也不能啊,你看看,这百姓过的多困苦,还有朝廷,朝廷难道就不难啊,朝廷也难啊,这隔三差五大旱、大水的,噢,还有北边的边情,南边的剿倭,处处都是难念的经,哎……咱们报效国家的,难道还能大鱼大肉不成?若是如此,怎么对得起朝廷,怎么对得起那些衣不蔽体的百姓,没肉吃就没肉吃嘛,饿几顿肚子就怎么了?多想一想朝廷,多念一念百姓,你就不觉得饿了。”

    众千户都是老油子,都说钱指挥所言甚是,一个个小鸡啄米点头:“钱指挥明鉴,话糙理不糙,我等听了,受益匪浅。”

    钱谦自顾自的喝了口酒:“人嘛,最紧要的是不能总想着自己,光想着自己,那叫自私自利,本官最痛恨这样的人,无耻之尤。还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噢,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陈百户,你还年轻,将来有的是的前程,若是再抱怨军中伙食,本官可就要生气了,瞧不上这样吃不得苦的青年人。”

    陈昌憋着脸,狠狠被训了一通,脸色青一块红一块,一时语塞。

    叶春秋替他解围:“陈百户也是实在人,来,先喝一杯酒。”

    众人轰然应诺,纷纷举盏。

    这一顿酒,是吃得最惬意的,完全没有了烦恼,喝着小酒,吃着那一大盆的猪肉,直到酒过三巡,叶春秋吃不消了,这才借故小解,从大帐中出来,看到营地里许多的篝火升起,肉香依然还在,许多人吃饱喝足,嬉闹的声音,星光照在叶春秋的脸庞上,这张带着些许稚嫩的俊俏脸上,多了几分男子汉的气息,叶春秋很舒服的伸了个懒腰,抬头看着月儿,显得很知足。

    身后的大帐里,依然还回荡着欢乐的气息,这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感动,也极有可能从今夜过后,这里的许多人,人生都会发生迥然不同的改变,他们或许一个个都要奔赴新的前程,而自己……叶春秋眼眸星亮,嘴角微微勾起,嗯,我也如此。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章:作死

    “春秋,春秋,你他娘的跑哪儿去了,再来喝两碗……”

    “钱指挥,罢了,春秋年纪小,我陪你喝就是。”

    “这是什么话,不跟解元公喝酒,难道跟你老刘喝?我得多沾一沾解元公身上的仙气才好,他娘的,我儿子也在读书哩,虽然考的是武举,学的是武略,可是沾了武曲星的光……”

    后头的话,含糊不清了。

    叶春秋听着喧闹,徐徐地走在营地之间,将这些话抛诸脑后,他走上了水寨的塔岗,远远眺望着星月之下的大海,大海哗啦啦的拍打着岸头,带着无比巨大的力量,汹涌的席卷了滩头上的一切,又渐渐退了回去,准备蓄力,进行下一次的拍击。

    呵……不知父亲如何了,他在杭州,想必很担心自己吧,叶春秋凝视着那片汪洋,心里暖洋洋的。

    而此时,就在这一片的汪洋里,百艘舰船在行进着,晨曦洒落下来,船身仿佛镀了金光,庞大的舰船分开了下头的巨浪,朝着沿岸驶去,从虎头岛无功而返的船队,几乎所有人都是懒洋洋的。

    浙江都司赵友静显得郁郁不乐,费了这么多功夫,原以为大功一件,谁曾料到,最后的结果居然是徒劳无功,这么大的阵仗出海,现在灰溜溜的回去,不免要被朝廷狠狠申饬一番。

    越是抵达宁波海面,他越是恼火,想到当初自这里率舟师出发,满怀希望,而如今……

    倒是这时,却有快船抵达了旗舰处,有人登上了船,忙来禀告:“大人,黄水滩大捷,解元叶春秋与海宁卫指挥……”

    听完了奏报,赵友静的脸色显得更加糟糕。

    一个书生,居然跑去了海宁卫,和海宁卫的指挥钱谦一道儿在黄水滩设伏,歼灭了七百倭寇,所获的首级就有五百之多,俘虏百人。

    他连忙道:“请高先生来。”

    过不多时,便有个书生带着纶巾,脸色苍白地过来,这儒生身子羸弱,再加上又历经了数十天的风浪,早已是筋疲力尽,勉强到了赵友静舱中,朝赵友静行了个礼:“东翁,出了什么事?”

    赵友静脸色冷冷的将奏报给这高先生看,高先生惊呆了。

    老半天回不过神来,他才徐徐道:“大人,自弘治以来,各省的都司,未曾有歼灭倭贼七百的佳绩,而且上头首级和俘虏都是详尽无比,如此看来,这是实打实的大捷了,绝不会掺有任何的水份。其实这固然只是一桩大功,而更可畏的却是,居然一个书生斩了鬼岛三雄,这鬼岛三雄早就名镇朝野,恶贯满盈,朝廷早将他当做眼中钉、肉中刺,大人……这样大的大捷,学生遍观东南剿倭之事,也未想到有什么捷报可以与之相比。”

    他顿了顿,看赵友静的脸色更加难看,接着道:“一个书生和小小的海宁卫老弱病残尚且如此,反观大人,领兵万余,精锐倾巢而出,却是无功折返,朝廷若是见了,会怎样去想?当今天子,最好兵事,听说他在宫中,每日舞枪弄棒,又命宫中宦者与宫女,使他们相互结队,列阵冲杀。此次大捷,陛下必然关注,若是实情送去了陛下的御案上,天子又会怎样想?”

    赵友静脸色更冷,却是道:“老夫担忧的,也正是如此,所以才请先生来商议对策。”

    高先生微微一笑,道:“其实……这并不难,若是大人上奏,说其实大人高瞻远瞩,早已看破了鬼岛三雄的把戏,所以才将计就计,明里是倾巢而出,围剿倭人巢穴,而暗地里,却是授意海宁卫在黄水滩设伏,意图吸引倭人,聚而歼之,如此一来,大人岂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此战最大的功劳,不就成了都司大人吗?至于那海宁卫,想必是不敢跟都司唱反调的,唯一的麻烦就是那个书生,毕竟一切都是书生示警,这才有了这一场伏击,他又亲自格杀了鬼岛三雄,功勋显著,若是大人运筹帷幄,又何须一个书生示警呢?所以,在这一场大捷之中,绝不容许有那书生出现,否则大人何来的智珠在握,又如何来的决胜千里呢?”

    赵友静眯起眼睛,他没有点头,也没有反对,却是直截了当道:“就怕那书生不满,闹将起来,又如何是好?”

    高先生微笑:“这有何难,只要言之凿凿,众口铄金,他一个区区的书生,求告无门,谁肯信他的话?”

    赵都司觉得很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么一刻都不能耽误,立即命人上奏疏,具言此事,这第一份捷报,得是本官松上去,海宁卫那儿,那钱谦怕是已经上奏疏了,现在阻止也已经来不及,那就用八百里急报去送,朝廷看到两份不同的奏疏,必定会问起这件事,只要派人下来查,那钱谦还敢坚持他的捷报吗?到时候少不得还得和本官口径一致,高先生,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务必要办的妥当不可,噢,那唐兆丰却不知还在不在宁波,此人对本官言听计从,等到了杭州,还需要借用他,毕竟他曾在海宁卫都督,只要他一口咬定,是本官命他传达都司府军令,让那钱谦在黄水滩设伏,此事就算是钱谦不肯就范,他们也翻不起浪来。”

    高先生抿嘴一笑,作揖行礼:“大人明鉴。”

    赵友静挥挥手:“下去吧。”

    见那高先生退下去,赵友静在摇晃的船舱中徐徐呷了口茶,眼眸又眯起来,大功一件啊,这个功劳绝不能跑了,功劳若是别人的,只会显得他这个都司愚蠢,可若是功劳乃是他这个都司的,凭借着这个平倭之功,还怕不能平步青云吗?

    只怕……一个侯爵,是铁定跑不掉的。

    他眯起眼睛,不由露出了微笑,从现在起,黄水滩的平倭,就已经成了浙江都司赵友静深谙兵法精要,慧眼识破了倭贼的奸计,将计就计,假意倾巢而出,实则却在黄水滩设伏,一举剿灭倭寇,诛杀鬼岛三雄。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一章:言之凿凿(第八更)

    呵……

    赵友静不禁笑了起来。

    这是何其大的功劳,又是何等的丰功伟绩。

    哦,那个书生叫叶春秋是吗?他若是不敢声张还好,若是敢声张出去,四处嚷嚷什么……

    赵友静像是下定了某个决心,眼里掠过了一丝杀机。

    而浑然不知将有麻烦降临的叶春秋,每日都在营中治疗伤患,渐渐也有了心得,他又修了书信,叫了同济堂的一些大夫来,带来了配好的白药,钱谦专门在水寨里设了一个临时的医馆,叶春秋与大夫们一起每日给人包扎伤口,闲暇时便去校场里练他的刀法,就这样过了十几日,便有快舟来,说是那位都司大人到了。

    这段时间,大使唐兆丰一直躲在帐中不肯出来,现在听说都司来了,不禁精神一震,便又恢复了那颐指气使的态度,勒令海宁卫列队前去迎接都司大人的大驾。

    叶春秋是大夫,当然没兴趣去理会什么都司,只是他那临时的军中医馆,却是明显的清冷了许多,唐兆丰嫌人少,有失都司大人体面,因而连一些伤患也叫了去。

    大夫们清闲下来,便聚在一起闲聊,叶春秋年纪小,不愿意听他们说孩子和婆娘的事,便到另一处营帐里小憩。

    接着便听到隆隆的炮响,还有那梆子和铜锣的声音,叶春秋听着咋舌,这尼玛的,阵仗这样大,像是那都司当真是凯旋而归一样。

    他半梦半醒的,半途却是有人寻来,是那百户陈昌:“叶神医,叶神医,哎……快……快……都司大人要见你,你赶紧……赶紧的……”

    叶春秋起来,有些懊恼,都司见自己做什么,这都司的架子还真是大,让他心里有些反感,便懒洋洋地收拾了衣冠,配上自己的长刀,随着陈昌到了大帐。

    从这里可以看到水寨外的码头,远远可见那巨大的海船考上了栈桥,除此之外,大帐这儿的禁卫也森严了许多,到处都是带刀的卫士,一个个杀气腾腾的样子。

    叶春秋到了大帐,便见帐中分列了诸官,便连钱指挥,也只能在靠边的地方站着。

    都司赵友静高踞首位,他身子矮胖黑粗,穿着一件大红的麒麟服,头顶乌纱,待叶春秋进来,侍立一旁的唐兆丰大使躬下身,便开始低声在赵友静耳畔低语。

    唐兆丰看叶春秋的时候,免不了一副冷阴阴的样子,可是转脸到了都司身上,却又堆起笑来,道:“大人,这便是叶春秋……那个举人……”

    赵友静只是微微颌首。

    唐兆丰不由还加了一句:“就是他挟持了下官。”

    赵友静的眼眸微微眯起,目中掠过冷酷之色,他端起了案上的茶盏,帐中人一个个噤若寒蝉,一副随时听候都司训斥的样子。

    叶春秋走上前,彬彬有礼地道:“学生叶春秋,见过都司大人。”

    赵友静只是咂咂嘴,似乎还在细细地回味着方才入口的茶香,却是没有理会叶春秋。

    钱谦站在一边看着挺尴尬的,他和叶春秋也算是一同出生入死过了,只以为都司大人没有听见叶春秋的话,便笑呵呵地道:“大人……这位……”

    “知道了。”赵友静慢条斯理地打断了钱谦的话。

    钱谦很是懊恼,自己还没说这位是谁,都司大人就说知道了,他熟谙都司衙门中的事,知道都司大人这样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赵友静只短暂沉吟,目光却是落在叶春秋腰间佩的刀上,他徐徐道:“这刀,哪里来的?”

    这是一柄好刀,军中但凡识货之人都知道,曾经钱谦也曾想打这刀的主意,叶春秋果断回绝。

    叶春秋见了这赵友静看着自己的刀,目中掩饰不住的贪婪之色,才刚刚开口,就来问刀,此人名为都司,这人品嘛……

    叶春秋镇定自若地回答道:“这是学生缴获倭贼所得,用着颇为趁手。”

    他故意说用着趁手,表示自己对这刀很是喜欢,也省得赵友静打他的主意。

    谁料这个时候,赵友静却是勃然大怒地瞪着叶春秋道:“缴获倭贼所得,这倭贼与你有什么干系?你一介书生,只在军中行医,难道这杀倭的事和你也有干系吗?”

    突然这么一问,大帐里顿时弥漫着肃杀之气。

    营中谁不知道那鬼岛三雄乃是叶春秋所杀?说别人没有杀倭可以,可是说叶春秋和剿灭倭寇无关,这就未免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可是都司大人说得言之凿凿的样子,一口咬定,倒是钱谦有点看不下去了:“大人……”

    赵友静厉声道:“住口!”

    钱谦顿时吓得再不敢做声,小鸡啄米似的退到了一边。

    叶春秋一下子明白了,抢功!

    大明的实行的乃是卫所制,起初倒还好,洪武皇帝自以为用屯田的办法养兵,不但省却了朝廷的负担,还可以平白养活上百万的军马,对此还颇为自得,只不过历经了百年之后,这卫所制度已经腐烂到了极点,各种冒功的事可谓层出不穷,甚至连杀良冒功这样令人发指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此次平倭,诛杀了鬼岛三雄,这是何其大的功劳,这赵友静此番无功而返,只怕早就打了这场功劳的主意。

    他言之凿凿的说叶春秋没有参与这一次行动,是因为叶春秋乃是这一次平倭的核心人物,因为有了叶春秋,才会有叶春秋示警,才会有叶春秋分析出倭寇来袭的时间和地点,也才会设伏,才会有一次给予倭寇的迎头痛击。

    而这本来应该是主帅的职责,现在却全给叶春秋的光芒盖了下去。

    若是有叶春秋这个人的存在,那么身为主帅的赵友静,又如何将计就计,如何设下埋伏,如何定下平倭大计呢?

    所以……叶春秋是绝不能在平倭中存在的人物。

    既然如此,叶春秋居然敢带着倭人的刀剑,口口声声说这是他缴获倭贼所得。

    赵友静不由露出了狞笑,而帐中诸官俱都战战兢兢。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杀人灭口(第九更)

    只有唐兆丰,心情却是挺好的,他挑衅似的看着叶春秋,呵呵……你叶春秋身边举人又如何,你杀敌立功了又如何,怎么样,都司大人还不是想怎样蹂躏你便怎样蹂躏你,真是蠢货,愚不可及,还自以为自己是保家卫国,这保家卫国,还轮得着你叶春秋不成,呵……今儿都司大人震怒,且看你怎么招架。

    叶春秋环顾四周,除了海宁卫的武官之外,其他的文武官员对于自己都露出了不怀好意的冷笑。

    这些人……大抵都已经猜出了什么,是想看自己笑话吧。

    对方是堂堂的都司,而自己……终究只是个小小举人,即便是参加了吏部的选官,多半也不过是实授个县主簿、县丞这样的官职。与堂堂一省都司的地位,相差十万八千里。

    站在都司一旁,也是一个纶巾儒衫打扮的人,不是那位高先生是谁?高先生冷冷看着叶春秋,徐徐踱步出来:“叶举人,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冒功,这军中上下,谁人不知,此次倭寇诈降,都司大人慧眼如炬,一眼便看出倭寇奸计,于是为了引蛇出洞,便借故将计就计,假装劳师远征,实则却早已授意了海宁卫在黄水滩布置,这才给予了倭寇迎头痛击,此次平倭,海宁卫功劳不小,却也与都司大人指挥若定,运筹帷幄息息相关,什么时候,和你一个军中的大夫有瓜葛了?你虽贵为举人,却愿在军中行医,救死扶伤,学生倒也佩服你,可想不到你居然居心不轨,想要冒功,呵……叶春秋,你知罪吗?”

    一句知罪,已是图穷匕见。

    赵友静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叶春秋,他分明感受到,这个少年眼中的怒火,可是……这又如何,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可这又如何呢,你不过是个小小书生而已。

    诸官心里都跟明镜似得,却都是冷眼旁观的看着这一切。

    只有钱谦顿时冷汗淋淋,后襟都被冷汗浸湿了。

    高先生阴测测的转眸看向钱谦,道:“钱指挥,你说是不是?”

    突然问到了钱谦头上,钱谦自然知道,若是自己回答一个不是,就算是彻底将都司大人得罪死了,都司大人绝不是好招惹的,自己不过是个指挥,本就归都司大人节制。

    可若是说是,这就等于是冤枉了叶春秋,而叶春秋一个冒功的罪名戴在了头上,这辈子只怕也已经毁了。

    他犹豫起来,想到自己的人生格言,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这显然是接下来要自己坑客户的节奏啊。

    见钱谦缩着头,一言不发,只是吓得脸色发青。

    赵友静便把手狠狠拍在案上,狞笑道:“钱谦,高先生问你话,你为何不敢说了?呵……莫非你和叶春秋是同伙不成?此次平倭,本都司已经上奏了朝廷报捷,这一切,都是老夫事先察觉了倭寇的奸计,这才布置下了埋伏,为了麻痹倭寇,又假意倾巢而出,前去虎头岛,现在事实俱在,你钱谦莫非还想和这叶春秋勾结一起,抢了功劳不成吗?”

    听到这里,钱谦的脸色顿时变了,都司大人已经报捷了……

    这岂不是说,事情已经板上钉钉,都司大人是绝不会再改口的,这场功劳,他是志在必得,而自己……自己和叶春秋……岂不就成了冒功,他一下子跪倒在地,期期艾艾道:“大人说的对,是大人力挽狂澜,可是举人叶春秋,也看出了倭寇的奸计,所以……所以……

    他觉得这是两全之法,干脆叶春秋和都司大人的功劳都认了。

    赵友静却与那高先生对视一眼,四目相对,都是露出了冷酷的笑容,看来这位钱指挥有点儿拎不清,他显然不太明白,这样大的功劳,都司大人是绝不可能与一个小小举人均分的。

    赵友静冷笑了笑:“大胆,到了而今,还敢嘴硬,真是不知死活,来人!”

    外头早有几个亲兵在外候着了。

    赵友静目光落在叶春秋身上:“叶举人,你有什么说的?”

    叶春秋反而淡然了,其实当时的初衷,他只是想改变一段历史的进程,去拯救一些不该被杀戮的百姓,现在……他万万料不到世情险恶至此,他心里没有什么后悔的,他只是目光幽幽的看着赵友静,这双眸子,依然还是从前的清澈,他抿抿嘴:“大人,学生只有一句话,公道自在人心!”

    赵友静已是勃然大怒。

    他能感受到这个小举人话语之中浓浓的讽刺意味,他厉声道:“果然是不见黄河心不死、不进棺材不落泪,好嘛,来人,将这两个冒功的恶徒先行拘押起来,到时本官自有惩处,呵……公道自在人心,本官乃是一省都司,公道即本官,本官即公道。”、

    在外头候命的亲兵早就授意等候,都司大人一声令下,便气势汹汹的要冲进来拿人。

    钱谦怒了,大叫道:“都司大人,这……怎么可以如此……卑下与叶举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人……”

    赵友静把头别过去,看都不看钱谦和叶春秋一眼,脸上只是冷漠。

    一旁的大使唐兆丰却是乐了,哈哈……他觉得事情的结果确实挺有意思的,这个叶春秋,不是平时都挺嘚瑟的吗?不是仗着是个解元,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吗?噢,你还料事如神,嗯,就算你是料事如神又如何,你可料到会有今日吗?哈哈……这下可要脱一层皮了,不……以都司大人的性子,怎么可能会留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