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风流-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事实上,这个易卜拉欣帕夏,确实在后来成为了奥斯曼的宰相,单凭这一点,就可见这位苏丹对于他的重视了。
若是真要论起来,单论信任程度,这个人就等于是朱厚照身边的刘瑾啊。
正因为如此,叶春秋才不得不慎重起来。
第一次派出使团,理论上,只是接触和协商,所以一般情况,不会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人物出现,可是现在,易卜拉欣帕夏这样的人物的出现,叶春秋几乎可以肯定,奥斯曼帝国的皇帝,对于鲁国,绝对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为此,一场针对这次奥斯曼使团的会议,在王宫的镜厅中举行。
所谓的镜厅,是因为这里确实有许多的镜子,无数的水晶装饰着大厅,再点起了蜡烛,顿时可以使这里亮如白昼。
小内阁的几个学士,都已经来了,除了唐伯虎,还有以新军都督兼任少学士的王守仁,以及招商局局长兼任少学时的孙琦,还有外务局的几个官员。
叶春秋分析着这个易卜拉欣帕夏的情况,一面脸色肃然地道:“奥斯曼的皇帝,麾下有精兵百万,而且他们的军中有不少擅长用火器的军马,不容小觑,这一次,却是大大出乎了本王的意料之外,万万想不到他竟是对我们这里,如此的关注。”
叶春秋皱着轻眉,目光显得深幽起来,接着道:“这一次,太过离奇了,他派出了这易卜拉欣帕夏,只怕……并不简单,本王绝非是夸大其词,关乎于与这位使节的交涉,一定要慎之又慎。”
唐伯虎认真地听着,一开始,他是不太理解的,可随即,他也明白了这个意思:“原本我们与奥斯曼的接触,缘自殿下希望能够与联合奥斯曼,一道瓦解波斯国,这对我们鲁国来说,是西进的最重要的关节,可是对奥斯曼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按理,他们对鲁国并不了解,不至于如此大张旗鼓,可是现在大张旗鼓起来,那么,殿下是不是认为奥斯曼的皇帝对我们有了浓厚的兴趣?”
他顿了顿,继续顺着话说下去:“这奥斯曼的皇帝,既然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说明了他心里对鲁国的重视,若只是想要交好,嗯……这不无可能,一旦我们表达了善意,他们想必会迅速采取行动,继续派出更多的使节,甚至……与我们缔结盟约。”
“当然,也有可能,是抱有敌意来的,奥斯曼的皇帝对于鲁国生出了极大的警惕,所以才派出自己心腹中的心腹,不辞劳苦,抵达鲁国,想要一探究竟,获取最可靠的讯息,而一旦打的是这个主意,那么我们在哈萨克汗国的鞑靼铁骑,可就危险了,因为奥斯曼人,也可能采取对鞑靼人袭击,若是如此,既有哈萨克人的抵抗,又有波斯人的对哈萨克的驰援,再加上奥斯曼人突袭,只怕……情况极为不妙。”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就是让你吃惊
唐伯虎的理明白了叶春秋话里的意思,便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叶春秋颌首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本王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奥斯曼人的重视,眼下铁路还未修好,主干线还不能延伸入天山,一旦奥斯曼人与我们为敌,我们若是不出动新军,鞑靼铁骑未必是他们的对手,可一旦出动了新军,补给如何解决?”
“现在最重要的是摸清这个易卜拉欣帕夏的底细,他们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一定要弄清楚,让在哈萨克一线的鞑靼铁骑,暂时先减缓攻势,对于这个易卜拉欣帕夏的一举一动,都要小心。”
众人听了,也觉得不同寻常,这就如大明得知了一个千里之外的国家,朱厚照派出刘瑾去出使一样。
大家对叶春秋自然是信任的,见叶春秋对于奥斯曼,表现出异于往常的忌惮,可见这奥斯曼帝国,必定是不容小觑的。
当然,之所以忌惮奥斯曼,倒也未必是叶春秋怕这奥斯曼人,只是现有的条件之下,新军很难大规模地穿过天山,在如此长的补给线之下,与奥斯曼人交锋。
可现在鞑靼铁骑已经一路向西,距离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越来越近,对于这位实力也极为强悍的邻居的反应,叶春秋就不得不小心一些了。
这次会议,叶春秋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对奥斯曼也重视起来罢了,而此时,叶春秋长身而起,反而笑了笑,道:“总而言之,来者是客,既然如此,那就好好招待吧。”
从镜厅出来,叶春秋便又回到了自己的公房,他忍不住盯着那墙上的世界舆图发呆起来。
在这世界最大的大陆上,无论是非洲或是欧洲,再或者是东亚,叶春秋都意识到,横在这正中的,便是这赫赫有名的奥斯曼帝国,而此时,这个帝国还处在极盛期,百万大军,数不清的船队,无数积攒的财富,聚在掌握在其手里。
他坐在沙发上,一面喝着茶,一面端详着那奥斯曼上的每一处版图,面容极是认真。
………………
此时,一群自西来的客人,与一群大食商人一道抵达了风沙纷飞的大漠。
这长途跋涉,他们一路翻山越岭,甚至穿越大漠,显得极为艰辛,脸上都不无地写满了疲累。
这数百人马,还有百来头骆驼,此刻却终于松了口气。
因为这里,已有人等待和护送了。
易卜拉欣帕夏其实还颇为年轻,他此时不过三十岁,五官气质显得很是精干,目光深邃之余,这一路上,都认真打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对于鲁国,奥斯曼内部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支蒙古汗国。
这其实很好理解,毕竟对于大漠这块几乎没有太多价值的土地,这天寒地冻的所在,奥斯曼人没有半分的兴趣,唯一的兴趣就是,这里盛产鞑靼人,而往往每隔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一群在这里混不下去的鞑靼人在强权的胁迫之下,不得不举族西迁,而后……这些该死的鞑靼人进入了奥斯曼的腹地,给奥斯曼人带来极大的困扰。
所以对于这所谓的鲁国,一开始,奥斯曼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自诩自己处在世界的中心,他们征服了埃及,征服了突尼斯,甚至曾经征服了波斯,征服了希腊,灭亡了东罗马,他们将斯拉夫人赶到了西边,时时刻刻地威慑所有的邻居,每一代苏丹,都用绝对强大的武力,去征服一个个王国。
对他们说来,这个鲁国距离得太远了,对他们根本不成威胁,不过……唯一让奥斯曼苏丹引起了巨大兴趣的,却是在察哈尔战争中出现的火器。
他们发现,那些鞑靼人,用的步枪尤其精妙,甚至远在不久之前,与奥斯曼海军战斗的葡萄牙海军之上。
奥斯曼的主要目标就是西进,只有攻破了奥地利,才可以一举吞并那些德意志的邦国,才可以进入法国腹地,甚至越过阿尔卑斯山,一举统治罗马,就像进入希腊,使正教徒们统统匍匐在苏丹脚下一样。
易卜拉欣帕夏就是希腊人,是正教的教徒,不过他以诡异了国教,作为苏丹的心腹,他深知奥地利人的堡垒如何的坚固,奥斯曼苏丹一直都在寻找出奇制胜的武器,而现在,这却在察哈尔汗国出现了,奥斯曼的商贾,迅速地将这些东西送到了伊斯坦布尔,送到了苏丹的手里。
在来这里之前,易卜拉欣帕夏是有所期待的,可是现在,看着眼前这片荒芜的大地,还有这群穿着袍子前来迎接自己的人,易卜拉欣帕夏不禁有些失望了。
这里……比想象中还要荒芜啊。
可那强大的火器,是从哪里来的呢?
他和这些前来迎接的人寒暄了片刻,接着这些人便开始护送着易卜拉欣帕夏继续东行。
他对这些人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的个头并不算高,脸是黄的,说话带着怪异的腔调,以至于他带来的一个翻译,也无法完全能够听懂他们的话。
比如,在交流过程中,就出现了误会,他们口口声声自称鲁国的国都距离这里有两千多里之远,却说四日之内便可以到达。
这对易卜拉欣帕夏来说,无疑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心里带着深深的嘲弄,甚至对随行的翻译,已经不太抱有太多的希望了。
在他看来,唯一能得到解释的,就是这个家伙,一定是翻译出了错误。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两千多里的路程,这么庞大的队伍,至少得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可是,当再向前走了一百里之后,地面上两根并行的铁轨却是出现了。
这条铁轨,居然一直延伸,仿佛永远不会有尽头。
易卜拉欣帕夏有些吃惊,这是铁吗?他极是吃惊这里的人居然奢侈到用铁铺在路上。
易卜拉欣帕夏诧异的同时,却不禁开始猜测起来。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用此来炫耀自己的富足?还是……
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层出不穷
居然用铁铺路,这不是炫富是什么,当然,易卜拉欣帕夏对于这样的炫耀财富,是不以为然的。
因为久在宫廷的缘故,他早已见识了伊斯坦布尔宫廷中的奢靡,而此时的奥斯曼帝国,本就处在上升期,对于过于奢侈浪费之事,多少有些抵触。
所以对于易卜拉欣帕夏来说,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准,历来不是他们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他们拥有多少的马匹,能够供养多少士兵。
可是当看着这铁轨一路延伸,足足走了十几里,依旧看不到尽头的时候,易卜拉欣帕夏却是惊呆了。
在当下,谁都知道,铁……是国家最重要的财富之一,它既可以锻造武器,又可以锻造农具,无论是战争或是农耕,生铁的应用都是息息相关的。
可是……在这里,这些价值不菲的钢铁,居然被铺成了道路,而令易卜拉欣帕夏感到更可怕的是,这铁轨一看,就是最上等的钢铁!
不,这铁甚至可能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精良,即便是奥斯曼贵族们所推崇的大马士革钢,怕也未必比它更好。
看这光滑得几乎没有丝毫杂质的钢铁,就这么铺就在这道路上,足足十几里,几乎没有尽头……这……可以锻造出多少刀剑,可以供应一支多大规模的军队?
易卜拉欣帕夏感到奢侈之余,这时才发现,绝非是炫富这样简单了,不过他不得不承认,若是炫富,这种炫耀财富的方式,可比用黄金铸造一个堡垒还要使人震惊。
细细看去,可见这铁轨的连接处,丝丝合缝,中间是一块块的枕木,甚至在铁轨之下,还有专门用碎石铺就的路基。
他们的队伍,就是沿着铁路一路行进,过了半日,而后他们终于抵达了第一处的鲁国城镇。
这城镇矗立在这茫茫草海之中,宛如沙漠中的一块绿洲,石头和木头所造的屋子,还有货栈,若隐若现,这里的人口,显然并不多,不过数百人,可是在这里,居然有一处巨大的工棚。
而这工棚,居然是一处羊毛的加工作坊,噢,还有一些皮料的加工作坊。
易卜拉欣帕夏闻到那特有的皮革气味,就知道这座小市集的作用了,这附近一定有许多牧场,而这些所谓的工坊,显然是就近进行一些加工处理,毕竟处理之后的皮货才方便运输,只是……这里距离他们的国都两千里,这些皮货会被送去哪里?
还不等好奇的易卜拉欣帕夏找出答案,紧接着,易卜拉欣帕夏便被人请去了车站,当他第一眼看到那庞然大物的蒸汽火车,这个时候,他才真正地震撼起来。
奥斯曼帝国,此时横跨欧亚非三洲,无论是文化艺术,还是科技水平,都算是佼佼者,即便是佛朗机人的文艺复兴,也大多都是自奥斯曼帝国的诸多藏书中寻找到资料,作为基础。
正因为如此,易卜拉欣帕夏虽久闻东方的大汉文明,也未必放在眼里,他心高气傲的认为,奥斯曼帝国必然会比大汉文明更要前进许多。
可是现在,当这无数钢铁机械结合在一起的庞然大物出现在易卜拉欣帕夏的面前,还不等他反应,便有人催促着他坐上了车,他就不得不为之震撼了。
到了这个时候,易卜拉欣帕夏才知道,原来建立这铁轨……竟是因为这车吗?
猛地,易卜拉欣帕夏的心里突然生出了一种可怕的念头,根据这来迎接他们的人的介绍,这辆车将直通两千里之外的青龙,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那铁轨将延伸两千多里……
这……是一个何其可怕的数字,易卜拉欣帕夏的脑海里顿然冒出了一个令他感到心颤的问题,这又得需要用上多少的钢铁?
此时,他甚至想象,只怕整个奥斯曼的所有钢铁相加起来,也未必抵得上他们的一条铁轨。
他本是奉苏丹之命,前来追求攻克维也纳坚固城堡的利器,可是现在,易卜拉欣帕夏突然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这个来自巴尔干地区的贵族,并且在宫廷之中得到了教育的人,现在突然意识到,这个神秘的鲁国的真正可怕之处,可能未必是那传闻中的火器。
易卜拉欣帕夏依旧沉聚在他的震撼里,火车却开始动起来了,剧烈的震动,使人不由心惊胆颤,也终于令易卜拉欣帕夏惊醒。
这种蒸汽火车的行驶其实并不平稳,车厢在行驶的过程中在拼命的抖动,可火车动了,便没有停歇,车厢之下,轮轴咔咔的声音发出了刺耳的噪音,而且火车的速度,其实并不快,时速也不过三十里而已。可是……它穿越了草原,仿佛永远没有停歇一般,一直向东行驶,偶尔到了中途停靠的站点,一座座市集,甚至是城市,便出现在了易卜拉欣帕夏眼前。
这些市集,有的只有数百人口,有的已经初具了繁荣,似乎有达到数千人口的规模,甚至还可以看到那城市中,矗立起的巨大烟囱,到了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有人将货物搬上了后头的货箱,有的卸载着货物。
每一个人都操着易卜拉欣帕夏听不懂的话,他看到许多上下车的男人,腰间别着从哈萨克汗国那儿,奥斯曼商贾们带去伊斯坦布尔的枪支。
易卜拉欣帕夏的目光不由变得复杂起来,就是这种火器。
当时苏丹陛下见到了这火器之后,意识到这种火器对于突破城防有巨大的作用,若是将这种弹药改装为火炮,效果绝对更佳。正因为如此,当时在展示的过程之中,无论是苏丹还是奥斯曼帝国内部的王公,都一致认为这是鲁国的珍贵宝物,为了未来更长远的强大,奥斯曼帝国必须极力进行争取。
可是……当看到这最珍贵的宝物,居然出现在一个个寻常人的腰间,便是寻常的牧民,腰间都挎着这么个东西时,易卜拉欣帕夏目光越加复杂,他显然又被震惊到了。
第一千八百七十章:可怖
这个时候,易卜拉欣帕夏冒出了一个想法。
这不是宝物……
这极有可能,是这些‘鞑靼人’的刀剑。
在易卜拉欣帕夏地认知里,鲁国人就是鞑靼人,事实上,在欧罗巴和奥斯曼帝国内部,只要是东方的民族,他们都统称为鞑靼。
在他们的心里,鞑靼人都是骑着马,凶残而野蛮的怪物。
可是现在,那做工如此精良的珍宝,在这里,却如同沙子一般。
易卜拉欣帕夏的心情很复杂,他虽是不动声色,可神色愈发的凝重起来。
终于,在两天之后,火车进入了一座巨大的城市。
这座城市虽没有高耸的城墙,也没有那巨大的塔尖的寺庙,可是……易卜拉欣帕夏隔着那水晶窗,却是发现这座城市的雄伟并不在伊斯坦布尔之下。
这里很热闹,处处透着繁荣的气息,有着无数的居民,附近更是星罗棋布一般,有无数的卫星城镇。
当火车抵达了目的地,易卜拉欣帕夏在官员的引领下下了车,他才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巨大的车站中,十几条铁轨都在这车站。
月台上,已经有人在等待了,易卜拉欣帕夏登上了月台,有人上前双手作揖,朝他施礼。
易卜拉欣帕夏努力地按捺住内心的震撼和许许多多的好奇,得体地欠了欠身,回了礼。
这里过于嘈杂,自然是难以交流的,不过等有人将他送到了车站之外,已有一队马车在这里等候了,显然对方对于他的来访,招待是极为热诚的,甚至有一队专门的巡捕组成的马队为他开道。
而易卜拉欣帕夏很快又有了新的发现,这里的道路很是光滑,而这马车上几乎没有太大的震动,这坐下的沙发,舒服得令易卜拉欣帕夏仿佛感觉是置身在伊斯坦布尔的宫廷,躺在那巨大的羊绒毯里。
水晶窗在这里大规模的应用,便连马车上都装了,他看到窗外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看到无数的高楼,体面的人在街上寒暄,穿着黑衣的巡捕,在街上用狐疑的眼睛注视着每一个路人。
当穿过了闹市,接着,外间开始静谧下来。
这里依然有无数庞大的建筑,可是显然,或者这里是富人们的花园,所以行人并不多,那庞然大物,远远眺望,宛如怪兽,那如盒子一般的建筑,似乎具有公共的用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里的路,终于,马车停下了,他下了车,一座王宫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王宫的占地其实并不大,相比于苏丹的行宫,这里的规模甚至不及伊斯坦布尔行宫的十分之一,这显然完全无法匹配。
易卜拉欣帕夏已经算是初步见识到了鲁国的国力,他觉得眼前这地儿作为鲁王宫,似乎显得小气了。
可是当他在别人的带领下走进去,方才发现,在这座占地不过百亩的别致王宫里,这里的建筑以及布置,还算匹配主人的身份的。
看着那数百个卫兵在这里守卫着,处处透着肃然,紧接着,他进入了一个建筑,随即被送到了一个厅里。
易卜拉欣帕夏这趟旅程的重点,终于到了。
“萨耶。”易卜拉欣帕夏叫了一声,他坐下后,小心地打量着周围,侍者们给他送来了茶,这茶水碧绿,似乎还漂浮着叶子,冒出阵阵清香,甚是诱人,可是易卜拉欣帕夏不敢轻易去喝,当然,他倒不是担心中毒,而是为了显示自己不失礼节。
唯一被准许和他一道进入这里的人,便是翻译萨耶了。
萨耶是个行都库什山脉的帕坦人,因为靠近鞑靼,所以从一些不知名的鞑靼人那里学了一些汉语。
听到了易卜拉欣帕夏叫他,萨耶连忙朝他行了个礼。
易卜拉欣帕夏轻皱眉头道:“你不是也很震惊?”
萨耶想了想,便点头道:“是的,十几年前,我的父亲曾经进入过这里,可我从没有听他说过这里会是……”
对于萨耶的话,易卜拉欣帕夏却是不太信的,他认为萨耶的父亲在吹牛,当然,他没有说破,从萨耶的眼睛里,他能看得出这个翻译的震撼感和自己一样,坐在这富丽堂皇的厅里,易卜拉欣帕夏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他久久地皱着眉,心里忍不住在想着一个令他感到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两千多里的路,可他只用三四天时间就抵达了,这……
其实……这倒也没有什么,因为奥斯曼的快马,只要骑士门不眠不歇,接力的来奔驰,三四天时间,一千多里路也没有问题。
可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个旅途之中,他没有消耗任何的体力,所有坐上火车的人和他也都一样,都没有耗费任何的体力。
这意味着什么呢?
想到了这个问题,他的恐惧感不禁冉冉升起,这意味着那条可怕的铁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便可将数千乃至于数万的军马,只需用几天的时间,便能输送到千里之外……这……才是最可怕的啊。
易卜拉欣帕夏是经过专门的军事训练的,所谓寝宫的侍卫长,他甚至跟随着苏丹进行过几次战争,他最清楚,一场战争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即便只是数万人马,需要征召,需要调动,需要补给,需要集结,需要进行各种的保障,这……需要的准备时间,没有几个月,是绝不可能的。
当初那些鞑靼人横扫西方,依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骑兵的快速机动!可是现在,这条在他认知里突然冒出来的铁轨,是如何的可怖……
因为他们的机动能力,还有战争准备的时间,时辰更短,只要两千里之外发现了敌情,那么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准备,在十天之内,就有源源不断的大军出现在两千里之外,而且他们还大可不必担心补给的问题。
呼……
易卜拉欣帕夏为之动容,心头里划过许多个思绪。
也就在这时,两个侍卫将大门打开了,紧接着,一个身段修长的年轻男人走了进来,此人正是叶春秋,而他的身后,是一个来自外务局的通译。
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叶春秋含笑着朝易卜拉欣帕夏点点头,接着便从容地坐了下来。
当得知对方的身份之后,易卜拉欣帕夏是始料不及的,因为叶春秋实在太年轻了,而且初见之下,气度尔雅而从容,并没有因为身份而摆驾子。
他一开始以为对方只是一个寻常的官员,可是等对方的通译介绍起叶春秋的身份时,易卜拉欣帕夏意外之余,才忙不迭地起身行了礼。
叶春秋依旧带着微笑,请他坐下,便道:“这里没有太多繁文缛节,贵使远道而来,想必是很辛苦的,本王久闻奥斯曼国的大名,欣闻你们的国主释出这样的善意,所以一直都候着贵使早日来此。”
易卜拉欣帕夏在这热情之下,却是高兴不起来。
对方在不在乎礼仪,其实这都不要紧,他现在只是在为未来局势,免不了生出了一些担心,奥斯曼一直自视甚高,自灭亡了东罗马帝国之后,便一直将自己的国家视为万王之王,可现在当他亲眼见识到这凭空崛起的东方王国时,却使易卜拉欣帕夏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易卜拉欣帕夏自然没有忘记自己此趟而来的身份,笑了笑,便回应道:“我代苏丹,为殿下送来了礼物。”
接着,易卜拉欣帕夏取出了一柄镶嵌了宝石的匕首,拱手送上。
叶春秋接过,拔出匕首,却见这精制的钢铁刀刃上带来的寒气,忍不住道:“果然是宝物。”
易卜拉欣帕夏的心头却是有些惭愧,这是大马士革钢打制的短刀,在他们国家,自然是极为珍贵的宝物,苏丹让自己将它带来这里,本是显出奥斯曼帝国的诚意。
可是现在,叶春秋虽然夸赞了这柄短刀,易卜拉欣帕夏却是知道,对方不过是客气罢了,在人家的眼里,这柄短刀,可能也就是镶嵌其上的宝石值一些钱,而至于短刀的本身,可能不过尔尔。
不过毕竟受过宫廷的教育,易卜拉欣帕夏的内心想法没有写在脸上,而是道:“在伊斯坦布尔,我们接到了殿下热情的邀请,殿下似乎有意与波斯国作战是吗?”
叶春秋含笑道:“不知贵使以为呢?”
易卜拉欣帕夏道:“波斯人历来狡诈,苏丹十分痛恨他们,也早想攻打波斯,只是……殿下,波斯国一直是奥斯曼旧有的领地,不过是被一些可恶之徒篡夺而已,所以,苏丹的意思,是希望收复苏丹。”
叶春秋顿时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了!
奥斯曼人当然可以和鲁国联合起来,只不过……一旦拿下了波斯,就没有鲁国的什么事了,这是人家的旧地,怎么可能给你呢?
这算盘打得真是足够清脆的。
叶春秋则是微微一笑,他倒是不觉得易卜拉欣帕夏无礼,因为他很清楚,这种事,本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
叶春秋对于一块土地的得失,其实并不看重,他想对波斯作战,某种程度来说,只是为了方便鞑靼铁骑拿下哈萨克汗国而已,波斯的领土,现在反而不是叶春秋急需的了,他现在需要的,恰恰是快速消化占有的领土,并且将铁路修过去。只有修了铁路,将铁路修到了波斯和奥斯曼帝国的边境,才是重中之重。
叶春秋十分大度地道:“这没有什么问题,我可以许诺,贵国将得到波斯的旧地。”
显然,他答应得很轻易,可是易卜拉欣帕夏却是脸色微微一变。
他自然不觉得对方作为一个君王,会随意地进行反悔。
可是对方对于波斯旧地的得失毫不在意,这反而令易卜拉欣帕夏更加忧心忡忡起来。
易卜拉欣帕夏并不是一个草包,他有着深远的政治远见,当叶春秋如此轻巧地答应下来,却是令易卜拉欣帕夏的心头有了一个令他不可忽视的想法。
只有强者,才不会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对方既然一直向西扩张,却可以随意舍弃掉波斯国的旧地,这就说明,对方可能有更大的野心。
易卜拉欣帕夏决定暂时不去谈这个问题,而是笑了笑,然后看着叶春秋呷了口茶,也学着他的样子去喝了一口清茶,方才道:“我在来的时候,乘坐了你们的铁车,令人印象深刻,敢问殿下,这铁车和铁轨,需要多少钢铁?”
叶春秋见对方转了话题,心里不禁在想,自己给他们便宜,他反而转移话题?看来,是心里生出了忌讳了。
不过他也只是一笑,便道:“如是说到具体的数目,我怎么会知道呢?不过……若是大致来估算的话,可能需要几百万吨吧。”
易卜拉欣帕夏为之咋舌。
几百万吨,这是什么概念?虽然计量单位不一样,可是那通译在翻译的时候,还是计算了很久,而至于这个数目到底是多少,对易卜拉欣帕夏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无论如何,对他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钢材,从哪里来?”易卜拉欣帕夏忍不住又追问道。
叶春秋道:“钢材能从哪里来,自然是锻炼出来的。”
易卜拉欣帕夏还是满腹的疑问,钢铁当然是锻炼来的,他其实想要问的是,鲁国是怎样炼出这么多的钢铁。
要知道,奥斯曼帝国因为常年的征战,所以对于钢铁的锻造一直都很重视,伊斯坦布尔就有许多铁匠铺,也有官方的一些作坊负责这些事,可是每年所炼制出来的钢铁,也不过几千万斤而已。
他的单位是斤,几千万斤,对奥斯曼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了,可是对方,却是直接以吨来算,这……就是一千倍的差距啊,也就是说,这一条铁路用上的钢铁,需要让奥斯曼帝国消耗上百年的钢铁产量了。
此时,易卜拉欣帕夏的心里,已经对所谓的连和纵横没有太多兴趣了,他更关心的却是鲁国的国力,故而,易卜拉欣帕夏甚至没有在意到礼数了,又忍不住地问出了心底的问题,道:“那么,请问贵国有多少人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