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风流-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老太公,道:“大父……我……县试在即,我被叶春秋和叶俊才打成这样,我…我……我考不成了……”
这杀手锏,在叶辰良心里觉得还是很管用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叶春秋可是毁了我的前程,我可是你的嫡孙,难道连自己孙儿的前途都不要了?
老太公的脸色变得更沉,他身躯微微颤抖起来。
这个家伙……真是……现在这事儿追究下去,叶家还有脸做人吗?他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个孙儿很不懂事,更不希望叶辰良胡搅蛮缠下去,于是更是拉长了脸。
老太公的态度,一旁的叶松怎么会不明白?
好端端的掺和进了自己弟媳进来,而且还牵涉到了弟媳身上什么痣。老太公可是把家族声誉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紧的,叶辰良继续纠缠,二房在老太公心中的地位……
叶松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他快步上前,扬起手狠狠一巴掌打在叶辰良的脸上。
啪……
下手很重,清脆得很。
叶辰良顿时发出了一声惨叫,然后捂住了自己的脸颊,顿时大哭起来。
叶松厉声道:“混账东西,叫你成日游手好闲,你也知道县试在即吗?还敢胡闹,滚回去!”
叶辰良吓得瑟瑟发抖,既觉得冤枉又是委屈啊,可是迎着叶松那杀人的目光,让他再不敢说话了。
倒是叶老太公终究还是疼这个孙儿的,有些不忍,便道:“松儿,孩子不懂事,就不要为难他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叶松也顾不得寻叶春秋的麻烦了,只是恨恨地瞪了叶春秋一眼,匆匆地带着叶辰良离开。
叶春秋被叶松那愤恨的目光一瞪,心里有些发毛,这个二叔……看来不会善罢甘休了。
不过话说回来,二叔当机立断,看大父眼色的本事倒是教人佩服。
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此时,老太公突然道:“春秋。”
叶春秋回过神,连忙彬彬有礼地道:“大父有何吩咐?”
老太公拉下脸:“周夫子说,你平时不学无术是吗?你要知道,叶家家教甚严,绝不会纵容子弟胡闹。”
叶春秋汗颜,老太公似乎想要敲打敲打自己,想必这个周夫子没少在老太爷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吧。
周夫子这种人在后世的职场,其实就是个小人,借着打压自己来讨好二叔而已。
叶春秋却是露出一副很是诚恳的样子道:“是,孙儿刚刚回来,有些规矩不是很懂,周夫子对孙儿很好,平时嘘寒问暖,对孙儿也很是关照孙儿以后一定谨遵周夫子的教诲。”
认错态度很好。
最重要的是……
周夫子微微愣了一下,察觉出了一点不同。
这几天,周夫子可是每一次都是气冲冲的来状告叶春秋多么调皮,多么的不敬师长,叶老太公的耳朵都出茧子了。
可是呢,叶老太公看着这个孙儿,虽然不甚喜欢,却也没出什么大错。最重要的是,叶春秋将周夫子夸得一朵花似的,在叶春秋的心目中,周夫子对他真这样好吗?既然在叶春秋面前如此好,为何到了自己跟前……
周夫子感觉有些不妙,他知道这可能在老太公心里留下他两面三刀,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坏印象,他有些感觉这个叶春秋竟像是妖孽一样,似乎每一句话都是柔中带刚,很有杀伤力。
幻觉,这应当是幻觉,一个屁大的孩子,能明白什么?可能只是无心之言罢了。
周夫子连忙说:“春秋,你刚刚进学,又不肯用功,这县试就在即了,老夫自然要格外的敦促你,你自己说说看,你上课时总是昏昏沉沉,下了课也是背着书箱跑得飞快,这是读书的样子吗?老夫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然受了叶老太公的重托,总要严厉一些。”
叶春秋也懒得和他争辩,只说了是,便告辞而去。
厅中众人纷纷散去,只留下叶老太公和周夫子。
周夫子沉默了片刻,才道:“叶公,学生有些话,实是不吐不快,叶春秋的学问,简直就是一团糟,这一次县试,我看,就不必他去了。”
第九章:县试在即
本来周夫子是借着叶春秋的事来讨好叶松的,谁晓得搬了石头砸了自己脚,叶春秋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自己的爱徒叶辰良却是挨了训,周夫子索性做一些弥补。
叶老太公已是有些疲惫了,沉吟片刻道:“还是去吧,权当是磨砺也好。”
周夫子满是遗憾,却还是点点头:“哎……就怕闹笑话啊。”周夫子带着推脱的意思,这个叶春秋可不是我教出来的学生,若是被人耻笑,可莫说和我这做先生的教导不力有关。
叶老太公没有做声了,周夫子的言外之意,他很明白,这个孙儿肯定是一塌糊涂,只怕连四书五经都背不全呢,还指望他能做什么文章吗?叶老太公当然没有对叶春秋抱有什么期望,心里只是唏嘘:“笑话就笑话吧,但愿栽了跟头能浪子回头,从此努力。
于是叶老太公笑了笑道:“权当是熟悉熟悉县试也好,若是文章太差,被人取笑,也但愿他能知耻后勇。”
叶春秋回到自家的宅院,才感觉到轻松,老爹正在书房里读书,叶春秋看着他的背影,似乎对于外界的事并不知情,叶春秋心里摇摇头:“这个爹啊,哪里晓得这个大宅子里的险恶,你儿子差点要被人整死了。”
次日清早,叶春秋赶早去了学里,县试迫近,学里的气氛变得尤为紧张。
此时来学里的人并不多,大堂兄叶辰良却是很早就来这里读书了,只是他一脸鼻青脸肿的样子很是滑稽,他用眼睛剜了叶春秋一眼,对叶春秋不予理睬。
倒是三房的叶俊才凑到了叶春秋的身边,笑嘻嘻的道:“春秋堂兄,哈……你做了功课吗?糟糕,昨夜我爹揍了我,没来得及做……”
恰逢周夫子来了,叶俊才顿时感觉脖子冷飕飕的,忙是回到自己的座位。
“检查功课。”周夫子面无表情。
昨日的功课,叶春秋已经做了,可是周夫子一一到了学生们的案牍前,捡起他们的功课看,却是把叶春秋当空气,压根就不检查他的功课,越过了叶春秋,便到了叶辰良的案牍前,周夫子看了叶辰良的功课,忍不住摇头晃脑,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道:“小楷又有长进了,功课也做得很细致,孺子可教也。”
叶辰良谦虚地道:“都是先生教导有方。”
周夫子颌首点头,将功课放下:“此次要努力,可不要学某些人。”
某些人……说的应该是自己吧,叶春秋哑然失笑。
等检查完功课,周夫子又说起县试的事,在他心里,今年县试真正抱有期望的也不过叶辰良寥寥几人,县试是在七月十六,县里已经放了榜,开始要具保了。
周夫子是叶二爷聘来的,既然教授族学,今年若是能中几个童生,对他来说也格外重要,选定了明日考生联名具保的名额之后,他便开始教授功课。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理叶春秋一句,连管都懒得管了。
授课完了,便对叶辰良几人道:“你们留下,其余人散了。”
这显然是要给叶辰良几人补课,开小灶了。
听到放了学,叶春秋照例提起自己的书箱子便一阵风的跑出去,结果到了院落,叶三急匆匆的道:“少爷,大老爷被二老爷邀出去了。”
被二叔邀出去了?叶春秋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叶三此时多了几分怒色,继续道:“还有,方才我去厨房那儿打饭吃,打来的饭菜竟是馊的。少爷,这定是有人捣鬼,真是可恶。”
“哦。”叶春秋反倒很平静,昨日二房的人被整得那样惨,若是二房的人不搞一点小动作才见鬼了,相比于粗茶淡饭,叶春秋反而更担心和二叔一道出去的爹。
就着一些咸菜,随便吃了晚饭,叶春秋便回到自己的房里,拿出文房四宝,依然练字。
两世为人,叶春秋非常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虽然有光脑,可是现在自己毕竟还小,许多惊世骇俗的事不能去做,唯一能做的,就是考试。
这不只是父亲的期望,也不全然是为了读书做官,最重要的是在叶家这种士绅人家,任何的阴谋诡计,还有别人的嘲讽耻笑,都可用功名去让他们住嘴。
所以……有一手漂亮的小楷,尤为重要。
每次吃完晚饭,叶春秋都要在这里练习两三个时辰才睡下,一段时间的苦练,虽然这手行书还不能登大雅之堂,却已经不再稚嫩了。
当然,光脑的作用也是不小,练习书法不只是靠苦练,最重要的还是参照,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一辈子都无法看到那些名家的字帖,埋头造车,即便苦练几十年,也难有什么长进。
所以历来的书法家,大多都是非富即贵之人,他们的书阁里,有的是名家的真迹和多如繁星的拓本、抄本,只要有兴趣,完全可以从中体悟到书法的精义,若是再加上一点勤奋,便可自成体系,成为一代名家。
在叶春秋光脑里的各种书法影印资料不少,叶春秋只需动个念头,便可将许多名家的字帖浮现于脑中进行比对和揣摩,这使得他进步十分神速,远非一般人可比。
自然……最重要的还是苦练。
一笔一划,取巧不得。
到了夜半三更,叶春秋有些乏了,外头却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叶春秋知道老爹回来了,忙是开门,果然看到叶景摇摇晃晃的回来,在惨白的月色下,他似乎是喝醉了,脚步有些踉跄。
“爹……”叶春秋清脆的叫了一声。
叶景抬眸:“还不去睡?”
叶春秋的眉头忍不住的皱了皱,他怎么睡得着,二叔请爹去喝酒了,什么时候二叔这样的好心?
叶春秋上前搀住叶景,扶他进屋。
叶景嘴里带着酒气:“你去睡吧。”
叶春秋哦了一声,却是去烧水给叶景泡茶,将茶水端在叶景的手上时,叶景愣愣的看着茶水,呆了老片刻,却是突然意味深长地看了叶春秋一眼:“春秋,在学里读书要用功,今日周夫子……”
叶春秋皱眉,他明白了,只怕今日吃酒,周夫子也在场,理应没有少说自己的坏话吧。
“爹,我会好好读书。”叶春秋已经看出了叶景脸上的忧虑,连忙道。
“我信。”叶景几乎毫不犹豫的道。
这没来由的相信,让叶春秋心里一暖。
叶景长叹口气,又道:“儿啊,那周夫子这样看轻你,爹不求别的,只求你一件事。”
叶春秋道:“爹要儿子做什么?”
叶景苦笑道:“只求你争口气,能有出息,不指望你能中秀才,可是至少到了爹这样大的时候能中一个童生,若是能如此,爹到了九泉之下,也对得住你娘了。”
呃……原来老爹所谓有出息的标准,就是在他这样大的时候能中个童生,叶春秋哭笑不得,老爹这是望子成龙呢,还是望子成虫呢?
叶春秋感觉心里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过,有一种想撞豆腐去死的冲动。
服侍了叶景睡下,叶春秋才疲惫不堪的歪头去睡。
第十章:赶考
第二天,叶春秋依然早起上学,对那周夫子,他已懒得理会了,可是上学做做样子却还是要的。
更何况今日是联保的日子。
廪生具保是叶家的事,不必考生们负责,自然会请县里的廪生来出面。
而联保却需要五个考生签署保单,送去县里,为的就是防止作弊,一人作弊,全部连坐,取消一辈子的考试资格。
周夫子今日没有授课,当然,他如往常一样没有正眼看叶春秋,只是拿出一个名册来,唱喏着名字:“叶辰良、叶欣……叶子辰……”
叫了五个人的人名,然后五个少年上前,在保单上各自签署自己的名字,而后画押。
周夫子又开始唱喏。
直到最后的时候,他念道:“叶春秋、叶俊才、叶文、叶武、叶俊杰……”
这五人,有两个是三房的,还有两个是叶家的远亲,当然,他们都和叶春秋一样,都是学里最熊的孩子,素来不为周夫子所喜,基本上,他们的人生都已经规划好了,是作为叶家的废物般存在。
方才大家具保的时候,周夫子几乎是指指点点,告诉大家应当把自己的名字签署在哪里,又该在哪里画押。可是叶春秋这几个人上来,他却只是脸色冷漠,把脸别到一边去,懒得理会。
叶春秋没来由的好笑,话说……自己才是孩子好不好,这周夫子的气度连自己这个十岁出头的孩子都不如啊。
不过对于这么明显的歧视,叶春秋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对叶春秋来说,考试才是要紧。
……………………
县考的日子终于到了,这一天,叶景起得特别的早,和叶三一起为叶春秋准备了考篮和随身换洗的衣物,不免还要唠叨几句,告诉叶春秋一些考试的事项。
叶春秋磨刀霍霍,初生牛犊不怕虎,笑吟吟的对叶景道:“爹,我考个案首回来。”
叶景笑呵呵的道:“当然,考了案首,光耀门楣。”
虽然这样说,但显然安慰的成分更多一些,叶景说罢,似乎是想到什么,神色有些黯然。
叶春秋吐了吐舌头,这个爹心事太多,简直无法沟通。
等到了府外,叶家十几个去县里赶考的人早已侯了多时。
带队的是一个远房叔公,和老太公是一个辈分,叶景见了他,都要喊一声叔公,老叔公此时早已双鬓斑斑,老态龙钟,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指挥着小辈们把行李聚在一辆大车上,便倚在车辕,命人出发。
叶春秋坐在车尾上,这种敞开式的牛车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沿途看风景,不过车子很颠簸,一会儿功夫,屁股就酸麻了,叶俊才几个忙是鞍前马后的坐在他身边,至于叶辰良今儿没有和叶春秋打招呼,在另外一辆大车上。
这一路走着,叶老叔公居然很热络的凑到叶春秋的身边来,捋着须摇头晃脑,亲昵地道:“你可是大房的春秋?你爹回来了?回来了好啊,落叶总要归根的。”
叶春秋行礼道:“叔公好。”
叶老叔公很愉快的向着叶春秋点头道:“乖,我和你爹是老相识,哎……哎……如今转念一想,往事如昔啊,想当初你爹随老夫去县试,起初的时候,他也和你一般大,啧啧,你爹人不错,老夫与他很投缘,不过啊……他是文曲星,一次就中了童生,老夫……哈哈……老夫是一年又一年,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说到这里,叶老叔公拼命咳嗽起来,老半天才缓过神来:“这人哪,若是消磨了志气,这辈子可就完咯,老夫如今六十有三,考了五十多年,照样是老骥伏枥,壮志不减当年……”他说罢,便仰天长叹。
叶春秋也是醉了,老叔公考了五十多年的童生,居然还考出优越感来了。
不过毕竟是长辈,叶春秋忙道:“是,是,老叔公教诲的是。”心里没来由的有点难受,怎么感觉你像反面教材似的,考了一辈子,头发白了,牙齿没了,背也驼了,以后的我难道也是你这样?
叶春秋下意识的打了个冷颤,不说他有多大的智慧,他不是还有光脑吗?也不会混成老叔公这样吧!。
不过话说回来,光脑的用处有多少,叶春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是,你说什么?”叶松有点耳背,听不太清,便弓着身,耳朵朝叶春秋嘴边凑来。
叶春秋目瞪口呆,我了个去,叔公你要不要这样,你耳背还坚持科举第一线啊。
他只好大着声音对着叶老叔公的耳朵大嚷:“叔公教训的是!春秋记住了。”记住了……记住了……记住了……最后三个字,余音缭绕。
叶松像是听明白了,直起身子,捋着花白的胡须,惊诧的道:“妓……妓什么妓?噢,是狎妓吧,什么!汝父居然还去狎妓玩乐?这……这真是糊涂啊,有辱斯文,荒唐,荒唐……”他忍不住老泪纵横,幽幽的看着叶春秋:“一别十数载,汝父学坏了啊,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心术不正,何以持家,糟糕,糟透了,下次若是遇到,我非要代叶家的列祖列宗好生教训教训他不可。”
“……”
叶春秋傻眼了,这……没法儿沟通啊,身边的叶俊才笑得岔了气,哈哈大笑:“春秋,叔公是个聋子,哈哈……哈哈……”
谁晓得这句话,叶松却是听明白了,勃然大怒,直接给叶俊才一个暴栗:“狗东西,没大没小,看看人家春秋,他爹虽然狎妓,可是春秋也算是出淤泥而不染,你这不知礼数的混账!”
叶俊才被老叔公一通猛揍,哇哇乱叫,叶春秋开始也笑,后来仔细一回味,咦,这是夸我还是骂我呢,我爹好冤枉,没狎妓啊。
叶家的庄子距离县城并不远,也只是一个多时辰,便抵达了县里,叶春秋看着这只类似于集市的小城,并不觉得稀罕。
叶叔公老马识途,熟稔的带着众人到了距离县学最近的一家客栈,客栈的店伙和老叔公很熟稔,嘻嘻笑道:“叶老先生又来考了,呀,今年你们叶家的阵势倒是不小。”
叶老叔公不与粗鄙人语,只是捋须,含蓄的笑了笑,老规矩,开了七间客房,两人一间,叶俊才凑来要和叶春秋一个房间,接着一干人便下楼用饭。
一楼很热闹,因为马上要开考,这客栈大多都是赶考的人,叶家和本县的人都有一些牵连,叶老叔公很快就与一个老‘先生’勾搭上,讨论起今年的县考。
叶辰良鼻青脸肿,脸上的淤青还未消散,不过他在县里认识的人多,风光得很,许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大名,这个道:“叶兄此番可有把握吗?”
叶辰良谦虚得体地道:“没有放榜出来,谈何把握。”
“别人不敢说,叶兄此番是必中的。”
话说叶辰良因为学问蛮好,也结交了不少朋友,人缘倒是不错,便有人笑道:“叶兄太谦虚了,叶兄若是不中,我等岂不是也要名落孙山?此次榜首,我最看好叶兄的。来,叶兄来这里吃茶。”
第十一章:县令也好八卦
叶辰良走上前去,几个和他关系好的叶家子弟也跟着去,叶辰良一副翩翩公子的做派,让人禁不住又称赞起来。当然,那张脸总有些遗憾。
反观叶春秋和叶俊才这种‘败类’,在一个角落坐下,就显得有那么点灰溜溜的了。
却在这时候,叶辰良那一桌有人道:“那几位是不是叶家子弟,为何不来坐?”
叶辰良一听要请他们来,脸色就开始僵硬了。
当着外人的面,叶辰良很快和颜悦色地笑起来,亲昵地朝叶春秋他们招手:“春秋、俊才,来见见这几位赵家的朋友。”
菜都已经上了,叶俊才啃着猪手正大快朵颐,满手油腻腻的,一边囔囔:“是赵家的几个书呆子?我才不去。”
“春秋……春秋……”见二人还躲在那里,叶辰良觉得面子放不下,顿时有些恼怒,他不敢招惹叶俊才,叶俊才是熊孩子啊,惹恼了会打人,已经挨过叶俊才揍,叶辰良不敢重蹈覆辙,叶春秋虽然也是个人渣败类,不过他身子瘦弱,身体还没长开,小胳膊小腿的,危险系数很低。
连饭都不能好好吃了。
叶春秋烦透了叶辰良,可是他在客栈里这样叫,叶春秋只好走过去,与叶辰良同坐的人,他都很陌生,大家都看着他,其中一个道:“噢,这是哪位叶家的俊秀?”
叶辰良道:“舍弟叶春秋,我大伯的儿子。”他故意把大伯二字咬得很重。
一下子,那些‘朋友’们便都挤眉弄眼起来了。
叶家老大啊,那不是传说中跟一个大脚妇人私奔的那一位?啧啧,这位春秋少爷,想必就是那大脚妇人所生的吧?
有人虚伪道:“久仰,久仰。”
叶辰良呵呵笑道:“春秋读书挺刻苦的,来……春秋,背一段《子曰:学而篇》给诸位兄台听听。”
一下子,大家都放下了筷子,心里嘀咕,叶良辰说这个堂弟刻苦,既然刻苦,学问想必是好的,可怎么是让他背学而?要知道,这科举最基础的就是先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否则考官出了什么题,你都不懂,还考个屁啊。这就好像一个即将参加中考的高中生,却让他去背九九乘法表来检验学问。
叶春秋看到众人一脸的疑惑,心里骂,这个堂哥是要看自己出丑!
他懒得跟叶辰良这些人虚情假意的相互‘请益’,便挠挠头道:“学而,什么学而……周夫子有教过吗?呀……那****肯定睡觉了。”
“哈哈……”众人哄笑起来,有人饭都要喷出来,学而篇都背不出来,也好意思来参加县考。
叶辰良便拉着脸,一副长兄如父的口吻道:“春秋,你要好好用功。”
“哦。”叶春秋点头,而后道:“走了啊。”
叶辰良挥挥手:“去吧,去吧,记住,要给大伯争气。”
见叶春秋小身板又躲去靠着木梯的座位去了,有人笑嘻嘻地道:“这位春秋小弟,倒是……倒是……咳咳……哈哈……”
又有人忍不住笑了。
叶辰良的嘴角也微微勾起,心里十分鄙视叶春秋,口里却是道:“舍弟年纪尚轻,这一次只是来熟悉一下县考而已,让诸位见笑了。”
众人只好忍住笑,其中一人道:“他有辰良时刻教导提点,迟早会有出息的。”
接着话题就引到了科举方面,叶辰良是周夫子的得意子弟,平时读书刻苦,又得到了周夫子的真传,说起经义文章头头是道,众人纷纷点头,都是佩服。
而叶春秋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叶俊才边吃着东西边咕噜道:“那家伙真是欠揍。”
叶春秋深以为然。
和这个堂弟,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不过至少二人在对叶辰良是属于同一个战线的。
“别理他,这个家伙,最是阴阳怪气的。”
难得有一句暖人心窝子的话,叶春秋心里舒服了一些,摇头道;“我宰相肚子里能撑船,不计较,不计较,啊……饿了,猪手呢,我方才特意留的猪手呢。”
叶春秋看着满桌的残羹冷炙,火冒三丈,在家里吃了半月的盐菜萝卜,好不容易见到一点肉腥,叶俊才,你不是东西啊。
叶俊才一脸无辜的样子,大袖子轻轻一掩,将满桌啃剩的骨肉不露声色的盖住。
第二日清早,寅时三刻不到,十几个叶家的子弟已经聚到了楼下,店里的伙计晓得他们要去考试,所以早就打着哈哈掌了灯,叶老叔公点齐了人,巍巍颤颤地开始一个个人嘱咐:“俊才啊,记得搜身的不许对官差胡说八道,你这小子最没规矩。”
叶俊才挨过骂,忙是赔笑答应。
“辰良,蒸饼要带足,到时莫要饿了。”
叶辰良含蓄一笑,彬彬有礼道:“谢叔公提点。”
“叶文,你就知道吃吃吃吃吃,不像话。”
叶文吓得忙是把口里咀嚼的东西咽下去。
倒是走到了叶春秋面前,老叔公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春秋啊,听说你才刚入学,老朽也就不指望你中试了,去考一考也好,所谓……”他摇头晃脑,突然脖子一顿,半颗脑袋歪着的悬着,似乎没有想到合适的词句,便叹口气:“总之,莫学你爹,狎妓像什么话,咱们叶家,是诗书传家……”
叶春秋感觉脸上的肌肉不由的抽了一下。
县考是在县学里进行,此时,这里早已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人声鼎沸。
叶老叔公是老油条,现在他数十年的经验得以发挥,带着一行叶家子弟并不急于进场,而是在附近的茶棚里闲坐,时候差不多了,人也寥寥,这才好整以暇地将保书发给大家,让大家逐一进场。
县考只是初级考试,算不得十分苛刻,不过依然还要验明正身、搜身、唱保,除此之外,为考生作保的廪生也要到场,一起向考官见礼。
考官便是本县的县令,此时在县丞、教谕、典吏的拥簇下坐在西间,面东点名。
叶春秋一揖之后,县令恍惚了一下,左右四顾,对身边的人道:“此子年幼,何故本县竟好似与他熟识一样,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见过……
叶春秋有点傻眼,难道叶家还和县令沾亲带故?
倒是站在县令身边的教谕提醒道:“大人,此人是叶景之子,保单上写的是叶春秋,其父叶景,生母刘氏。”
县令恍然大悟,笑了:“噢,难怪,原来是叶景,那个据闻……”
声音很低,听不见了。
这父母官,也挺八卦的。
叶春秋要呕血三升,原来自己的爹居然还是名人来着。
县令与教谕嘀咕了片刻,方才对叶春秋道:“少年人,功名是最紧要不过的事,莫要学汝父,好好考。”
叶春秋一脸郁闷的到隔壁去领了一个木牌子,木牌子写着:“丁丑”二字。
丁丑……循着考了几十年的叶老叔公传授的经验,叶春秋立即想到丁丑号的考棚在哪里了,那个位置靠着龙门,离茅厕远,年久失修的考棚是在龙门对面,丁丑号的考棚面北朝南,不怕有阳光刺眼,这是个好地方。
第十二章:应试
因为抽到了好位置,叶春秋心里舒服了一些。
提着考蓝便到了丁丑号考棚,果然和叶老叔公说的一模一样,叶老叔公还说,靠着龙门附近有一块大石,所以入考场时要小心,注意脚下,叶春秋坐进考棚之后,看到那块长满青苔的大石,心里百感交集,老叔公啊,考了半辈子,总算也得以发挥了一点余热了。
“是叶春秋……那个便是连《子曰:学而》都背不熟的叶春秋……”
“他真来考了啊……”
叶春秋屁股没坐热,附近的考棚已经坐满了,便听到有人叽叽喳喳的在嬉笑。
叶春秋懒得理他们,他知道昨日叶辰良让自己背学而篇的事已经闹得人尽皆知,大家纷纷拿这件事来取笑。
顺着叶老叔公的嘱咐,叶春秋并不急着准备笔墨纸砚,一场考试需要一天时间,当然你也可以作死的去提早交卷,不过叶春秋不至于这样惊世骇俗,所以首先要把早准备好了的蒸饼取出来,莫要捂得久了,到时馊了。
接着才在案上摊开笔墨纸砚。
细心的研磨之后,便有差人举着牌子来放题了,看了那牌子上的考题,叶春秋吓了一跳。
子曰……学而……
我去……居然是子曰学而……
他有一种抓狂地冲动,不过……很快便镇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