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风流-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咳咳咳……”
舱中传来咳嗽声。
叶柏打起精神,忙是回到舱中去,老太公已是起了,他拼命咳嗽几声,叶柏便上前道:“爹……”
“不要叫爹。”叶老太公瞪着他道:“要叫父亲,没家教的东西,丢奉化人的脸。听我口音,叫父……亲……,你这一口河西的音会被人取笑的,现在老大在陕西为官,春秋更出息,都成了翰林侍学了,娶得又是余姚王家的女儿,咱们不能让人看笑话,来,学一学看,得用官话。”
叶柏迟疑了一下,废了老大的劲:“父……亲……”
叶老太公的脸色这才缓了一些:“有点城里人做派了,当年哪,为父也来过一趟京师,这京师里头啊,到处都是规矩,什么叫规矩,你听好了,到了城里不能左右张望,见了春秋呢,他朝你作揖,你要回礼,不能像从前那样了,你没见过什么世面,此番来,不能丢脸,这世上天大地大,脸面最大。”
叶柏缩了缩脖子,忙是道:“晓得,晓得的,儿子知道了。”
“你知道个什么。”叶老太公瞪了他一眼,咕哝了几句:“这到了哪儿了啊?”
“已过了北通州了,应该是快到了。”
“哦。”叶老太公逐而道:“也不知春秋在京师里如何,实在惦念得很。”
叶柏便道:“爹,他好着呢……”
“叫父亲。”
叶柏忙是又是拗口地道:“父……亲……”
叶老太公严厉地看着他道:“要记住了。”
过不多时,便有船夫过来道:“马上要靠岸了,马上靠岸了,入城的话太麻烦,得在镇国府的码头靠岸。”
叶柏面露兴奋之色,瘦巴巴的脸上顿时光彩了几分,难得进京师来,正好见识见识,这一路鞍马劳顿的,倒是真够苦的。
叶老太公也面露喜色,旋即面一沉,露出几分慎重之色,道:“哎呀,拿为父的新袍子来,拿新袍子来。”
叶柏一听,也是手忙脚乱起来。
这新袍子是特意定制的,松江货,叶家入京的人,人手一套,连几个仆役都一人一件,一路下来不舍得穿,怕在路上穿旧了,眼看着船要靠岸,得赶紧穿了。
叶老太公连忙叮嘱道:“快,让大家都换上新衣。”
叶柏也是急了,匆匆出舱,大叫:“换衣了……换衣了……”
叶老太公焦急从舱里骂道:“小点声,莫让人以为……”
只是叶柏人已跑开了。
叶老太公不由摇摇头,这老三没出息啊,整日就在宁波地头上转悠,能有个什么见识?他忙不迭地换了那松江绸的员外圆领衫,才巍颤颤地走出舱去。
叶家七七八八的人都在甲板上等着了,个个都整齐划一地穿着新衣。
叶老太公捋着须看着众人,叶柏要来搀他,叶老太公猛地想到有什么不妥之处,低声道;“为父左思右想哪,总是觉得思虑不周,这新衣啊,理应前日在船上穿的,不能太崭新了,倒显得咱们叶家的人为了进京,特意裁的新衣,不够自然。”
叶柏的脸便下意识地抽了抽,挠挠头道:“爹……”
见老太公杀人的目光投来,叶柏心中一凛,立即用着官话拗口地道:“父……亲……,只是现在已经这样,可如何是好来着?”
“也罢。”叶老太公叹口气,捋须道:“事已至此嘛,还能怎么办?”
叶老太公开始唏嘘惆怅了,这时官船开始靠岸,一行人搀着叶老太公下去,叶老太公的新袍子在秋风之中迎风招展,好不容易上了栈桥,后头是七八个叶家族人和仆役搬着河西的特产,叶柏陪着叶老太公,四处张望,口里边道:“呀,不是说春秋是侍学吗?正六品的官儿呢,也不见有人敲铜锣、放炮仗……”
叶老太公浑浊的眼睛里露出了杀人的目光:“你懂个……”本想说屁,觉得不雅,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了,便努力地让自己心平气和起来,才道:“京师不是外头,在奉化,正六品,王县令见了也要拜的,可是京师里得多少官,若是人人敲锣鸣鼓的,还让不让人过了?这京里的人哪,和咱们乡下不一样,这儿的人,讲究的是低调,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哪。”
叶柏一听,觉得甚有道理,便赔笑道:“父……亲……懂的真多。”
“往后你多见识见识,也就晓得了。”叶老太公虽是这样说,心里也是有点忐忑,说话春秋都做了顶大的官了,他这个做祖父的来了,总该放个炮仗迎接,以显身份吧,可这码头,怎的这样冷清?
心里正嘀咕着,一旁的叶柏眼尖,惊喜地道:“春秋,春秋……”
叶老太公循声看去,只见栈桥的尽头,一个俊秀的少年头戴纶巾,穿着一件儒衫正伫立等候,似乎也辨认到了自己这一行人,便忙朝这儿赶过来。
叶春秋见到了叶老太公,面露喜色,忙是拜倒行礼道:“孙儿见过大父。”
叶老太公大喜过望,嘴皮子哆嗦,本想叫一句春秋,又觉得不对,这京里该怎么叫呢?又一时想不起来,只得道:“好,好哇,来,快起来,天变凉了,莫要受寒了。”
叶春秋便起来,又朝叶柏作揖道:“叔父此行辛苦了。”
叶柏忙不迭地还礼道:“哪里,哪里,有劳春秋了。”
举手投足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叶春秋觉得有些怪怪的,问题出在哪呢?有些说不上来。
叶春秋便忙是搀住叶老太公,一面笑道:“前几日得了修书,知道今日会来,却不知会在哪个码头停靠,孙儿便让俊才几个在各处码头等,这不正巧吗?恰好这船停在了镇国府码头,大父,我们先登岸再说。”
“好好好……”叶老太公爽朗大笑,心里却在嘀咕,好歹放个炮仗嘛,这样是不是太凄冷了?春秋他们,莫不是在京师过得不好?(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五章:声震九天(第二更)
叶老太公此时不由在心里想着,外间都说京官穷三代,不会正应了此理吧?
再仔细看叶春秋穿着的常服,只是一件半旧的儒衫,穿在他身上,倒是显得整个人斯斯文文,更有几分气质,可……看着怎么有些穷?
不像京中大官的做派啊。
他心里略略有些失望,反而觉得自己的新袍子有点儿刺眼,太醒目了。真有些恨不得立即叫后头的小厮将身上的新衣都脱下来!
孙少爷都这样寒酸,你们穿什么新衣?
连个炮仗都没有啊。
他心里又是感慨,又是空落落的,一个劲的只想着……怎么就不放炮仗呢?
上了栈桥,便见几辆马车停在这里,竟是没有轿子。
老太公咳嗽几声,神情显得有些不太自然,坐马车啊?
叶春秋在旁带着笑容道:“这是镇国府最时……”
老太公也努力地露出几分笑意,一副很理解的样子打断叶春秋的话:“老夫晓得,最时新的车嘛,方圆百里也挑不出更好的,可谓百里挑一,优中选优是也。”
咦,叶春秋倒是愣住了,这叶老太公怎么像是自己肚中的蛔虫?
谁晓得叶老太公下一句道:“河东的那个老孙,他就是这样夸他家驴的,隔壁的那赵婆娘,你是见过的吧,她买个破钗子也是这样逢人就说的。”
叶老太公心里是有点气的,没有炮仗倒也罢了,你特么的拉马车来,这马车……是下人们才坐的,连河西的保长都坐轿子呢,那才是体面啊。
叶柏心里藏不住事,将叶春秋拉过来道:“我说春秋啊,总要放几个鞭炮嘛,别人瞧了,会笑话的。”他努努嘴,朝后使了个眼色,压低声音道:“来了这么多亲族……你大父面上不好看。”
叶春秋恍然大悟了,原来是因为这个……
其实京师不比地方,许多人都奉行低调,就算是阁老这个级别,估计也只是关起门来讲气派,毕竟这京里贵人实在太多了,自己一个小小的侍学,若是鲜衣怒马,跟游街似地迎接亲戚,那些御史天晓得会怎样弹劾呢?
在京中生活的日子不算短了,叶春秋已经习惯了这种出入简朴的生活,京官和地方官确实不一样,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出门,那可都是要有人打牌子敲锣的,可是在京师,你敲锣试试看,作死。
也就是说,这叶老太公失望了,叶老太公失望不打紧,这一趟来,有不少族人主动请缨跟着一起来呢,叶老太公多半是无有不允,为啥,春秋出息了啊,所谓富贵不归故里,犹如锦衣夜行,现在叶春秋父子是难回乡的,那就带着你们这帮子人进京去见一见世面,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现在倒好……
只是连爆竹都没有……
叶春秋一时也是有点犯难,这儿是镇国府码头,又不是城里,也寻不到买爆竹的摊子。
叶春秋想了想,突然眼眸一亮,很认真地点头道:“有,有的,有炮仗。”
他忙是到叶老太公跟前,道:“只是这炮仗太大了,就怕惊着大父。”
一见孙儿要哄自己开心,叶老太公很霸气地道:“无妨,大父什么场面没见过。”
话到这个份上了,叶春秋也是无言以对,叫了个车夫来,低声咕哝了几句。
那车夫火速地离开了。
叶春秋便笑着对叶老太公道:“正在准备呢,这是大炮仗,和寻常的不同。”
叶老太公便倚着车厢,不打算走了:“哎呀,正好,让他们见一见世面。”
足足等了半晌,可还是没动静。
几个族亲觉得热,便不禁嘀咕了,有人上前,对叶老太公道;“我说二叔,算了吧,肚子还饿着呢。”
“是啊,是啊,其实就是个心意。”
叶老太公则是眯着眼,一副打盹儿状,颇有些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样子。
叶柏只好把叶春秋拉到一边,低声道:“是不是临时叫人去买了?春秋啊,没有准备就没有准备嘛……”
轰隆隆……
一声炮响,远处镇国府附近的高墙之内,一个小型的蘑菇云便冉冉升起。
轰隆隆……
又是一下。
大地在颤抖,仿佛连空气都开始使人窒息了。
轰隆隆……
轰隆隆……
这巨大的响动,直接吓得叶柏趴倒在地,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儿去,以为响雷呢,再一看天,万里无云啊,一个个面如土色,两腿站不住,都惊慌失措地趴倒了地上。
连续九响,那远处硝烟依旧弥漫,那升起的云团竟是遮蔽了天空。
叶春秋是最镇定的那个,脸上一只带着从容的微笑,他已是习惯了这手雷的响动了,附近码头上的脚力也多是不在乎的样子,毕竟这儿隔三差五就要响动一下,一开始确实心里发慌,害怕得很,当习惯了,也就不太在乎了。
叶老太公一直是倚着马车车厢的,倒没有趴地上去,此时,直勾勾的看着那升起地浓烟,惊得老半天说不出话来。
还……真是大炮仗啊,我的天,这是什么鞭炮?
他捋须,很鄙视地看着叶柏和那些个早已吓得趴在地上的族亲,脸上竟是风淡云轻的样子,对叶春秋道:“春秋啊,早说了不带他们来的,乡下人没见过世面,见了什么都怕,没出息。”
他骂了几句,叶柏和几个族亲这才起来,脸上的震撼劲还没过去呢,平时叶老太公骂他们没见过世面,他们是不服的,可是今儿,竟是不敢心里腹诽了,看看人家老太公,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再看看自己……
噢,最重点的是……这春秋真正出息大发了,这么响的鞭炮,怕是没有十几两银子置办不下来吧。
叶老太公依旧淡定捋须道:“走吧,饭还没吃呢,春秋,后头有一些河西的特产,可不少呢,你看牢了,明日给王家那儿送匀一半去,其余的,拿去送礼也好,我晓得官场上的规矩。”说罢,在叶春秋的搀扶下上了马车,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挺舒服的。
他一下子满意了,很是欣慰。
只是……等叶春秋为他关上了马车的车厢,他禁不住抖了抖袍子底下的马裤,马裤已经湿了一片,这马裤也是簇新的,老太公有点儿心疼,几两银子置办下来的松江料子呢,可惜了,这才一天,却不知被人瞧出来了没有?
(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六章:御驾
在紫禁城里,因为镇国府距离紫禁城并不远,那隔三差五传来的炮声,隐隐约约地在这紫禁城里也能听到一些。
朱厚照大致是知道那玩意叫手雷,比火炮要高级一些。
不过叶春秋严令禁止这玩意在自己面前展示,美其名曰是为了陛下的安全。
当然,朱厚照不傻,这是老三怕自己玩疯了,自个儿去玩,关于这个理由,朱厚照是服气的,自己不争气,手痒,怪得谁来?
朱厚照在暖阁里,看着几分关于焦芳的弹劾奏疏,刘瑾则侧立在一旁,等听到了炮声,朱厚照猛地意识到了什么,然后忙不迭地冲出暖阁,又看到了东边那升腾起来的硝烟。
他现在的举动,颇有些像是后世的小朋友看灰机一样,那硝烟和乍然一现的火光倒影在朱厚照的眸里,他不禁兴奋地抿嘴而笑。
刘瑾追出来,笑呵呵地道:“陛下……若是喜欢……”
这刘瑾原本还想拍一记马屁呢,却见朱厚照收起了笑意,眉头微皱着道:“不对。”
刘瑾不由错愕,闹不明白不对在哪里?
朱厚照道:“平时都是隔三差五一声响,要嘛是在操练,要嘛就是实验,而这一次,竟是九连响?这和从前很不同啊。刘伴伴,你去东阁里问一问,看看叶爱卿在不在。”
刘瑾不敢怠慢,他心里真是恼透了叶春秋,怎么好端端的,就出来一个叶春秋呢,偏偏他又不敢违拗,还得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
过不多时,那刘瑾便回来了,道:“陛下,东阁的杨学士说,叶侍学今儿没有入宫当值。”
“噢。”朱厚照恍然大悟,他似是明白了什么,转而笑道:“这个家伙,前些日子说自家的亲戚会来,他倒是好,居然敢假公济私,多半是拿这雷当做鞭炮用了,他撅起屁股,朕就知道他要做什么了,哼哼,九连响……”
朱厚照仿佛发现了秘密一样,显得兴致勃勃的,却是眼睛一眨,转而就对刘瑾道:“刘伴伴,摆驾,朕要出宫,得去瞧一瞧热闹。”
刘瑾吓了一跳,自上次朱厚照去大同,这宫中的侍卫都裁撤了一批,若是再出去,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何况想到是出去寻叶春秋的,刘瑾心里就酸溜溜的,醋坛子都打翻了不知多少了,忙是拜倒在地道:“陛下啊,若是太后娘娘晓得了……”
朱厚照立即冷起脸来,估计显出几分威严道:“那是不准朕私自出宫,朕这一次要光明正大地出去,谁敢来拦,去准备仪仗,休要啰嗦,不然……”
见朱厚照动了真怒,刘瑾吓了一跳,不敢造次了,忙是道:“奴婢这就去准备。”
朱厚照则在背着手,远远遥望,脸上则是转怒为喜,隐隐约约地看着那镇国府上高高竖立着的钟塔,偶尔,那钟塔会哐当的发出声音,不过白日太嘈杂,是听不着的,只有到了夜里,夜深人静时,方能隐约听见,朱厚照的心思就更活跃了……
那儿……挺有意思的,将来摆驾去那儿做行宫……
罢了……
朱厚照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近来风声紧,还是小心为妙,他现在总算是圣君了,是得有几分圣君的样子。
…………………………………………
叶老太公眯着眼在车里打盹,这沙发使他整个人几乎都陷了进去,这马车出奇的坐得舒服,比轿子还要舒服一些,屁股挨着沙发,就想睡觉,只是想起了此次叶老太公来京师可不只是参加婚礼这样简单,最要的是来看看这老大和孙子过得好不好的,因而虽是昏昏欲睡,却不得不打起精神,眼观六路,龙精虎猛地耳听八方。
他打开车窗子,一直有些紧张,好不容易,等马车过了喧闹的街市,却是进入了内城,叶老太公悬起的心才放下一些。
叶老太公想起老大以前就修书回去说是置办了大宅子,住在内城,叶老太公呢,也一直跟人说京师的内城都是达官贵人们住的地方云云,自己吹得牛逼,现在若只因为老大是想安慰自个儿,实则却是和春秋挤在外城的小院落里租赁了个小院子,那可就真的臊得脸没处搁了。
内城就好,即便只是个小院子,也能说得通,寸土寸金嘛,你以为是在河西乡下呢?这道理,不但他懂,那些远近的亲戚,估计也是了然的。
结果马车进入了一处小巷,刚刚到了巷子心,车子却是停了。
叶老太公便对着外头道:“怎么了。”
此次进京,叶老太公带了叶家的老仆人叶开来的,刚才叶开一直在下头走,听到叶老太公的问话,连忙道:“回老太公,对面也有一顶轿子,打着御史张的旗号,过不去。”
御史?
叶老太公自觉得这御史理应是挺大的官儿了,他眼珠子一转,便道:“去和孙少爷说,告诉他,咱们叶家是积善之家,可不能和人争执,能让的就让,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嘛,这是家训。”
这叫先发制人,到时候春秋的官若是小,得让着别人,免得让这些乡巴佬亲戚看轻了,自己的这一番话出来,到时候就算是让,那似乎也可以说是叶家人自己让的,不至于让人看笑话,这些随来的叶家族人,可个个都是河西的大喇叭呢。
果然,马车开始后退调头了,这又让叶老太公有些失落了,他更希望自己这孙儿牛叉一些,在京里做的是好大的官儿,连御史都得让着叶家,谁晓得还是得回避。
等到那轿子过去,他觑见叶春秋到了那轿旁,轿里下来一个人,叶春秋朝他行礼,对方也含笑着和叶春秋说着话,叶老太公就晓得,自家孙儿的官儿不如御史,这侍学,看来也没什么值钱的,哎呀……他心里不由觉得庆幸,好在方才说了积善之家和礼让的话,否则还不知人家会不会笑呢,只是不晓得他们方才听到了自己的话没有。(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七章:天子赐宴(第四更)
等到叶春秋回来,叶老太公便把叶春秋叫到车前来,露出欣慰之色道:“春秋真是越发长大了,懂事了啊,知道礼让了,真是家门之幸也,哈哈……”
干巴巴地笑两句,点到即止,装逼不能太过,否则有狗尾续貂的嫌疑啊。
等到马车进入了叶家,叶春秋又亲自扶着叶老太公巍颤颤下了车。
看着这华宅,叶老太公终于长长地出了口气,还真是华宅啊。
里头三重仪门,绕过了影壁,就是正堂,里头修葺得很是气派,这使叶老太公不禁感到扬眉吐气。
他进入正堂,刚刚坐定,随来的几个叔公和堂叔也饶有兴趣地在此打量。
叶春秋命人斟茶,陪着叶老太公说话,而三叔叶柏的眼睛也发亮了,禁不住道:“春秋啊,这宅子怕是没有万两银子也置办不下来吧。”
众人一听,都支起了耳朵,想摸一摸底。
叶春秋只是含蓄地笑了笑,显得有些为难。
此时,叶老太公便怒斥道:“狗东西,这样也问,你知道什么?这做了官的人,你问人家钱哪儿来的?这是你能问的吗?春秋,你莫怪他,你这三叔没见过世面,哪里晓得什么规矩,哎,莫要理他,哪个做了官的,家里不是良田千顷来着?少见多怪的!他呀,坏就坏在这张嘴上。”
咦……叶春秋瞪大眼睛看着叶老太公,却不禁想,叶老太公你可莫要乱说啊,怎么说着,我像是个赃官污吏似的。
叶春秋哭笑不得地道:“大父,这是我做买卖挣来的。”
“吓?”老太公来劲了,一把拍了拍椅柄,环顾叶柏诸人,道:“这是做买卖挣来的,都听清楚了,往后别人问,都得这样说,若是有碍了春秋的官声,唯你们是问,乱嚼舌根子的,老夫就打死他,可莫怪老夫丑话说在前头。”
叶柏和众叔公、堂叔们恍然大悟,似乎一下子觑出了京师里的某些隐秘,个个意味深长地点头道:“是,是,春秋做买卖挣钱置办地宅子,这是没错的,我一瞧他,就晓得他是做官的料,啊,不,是做买卖的料子。”
大家纷纷点头,啧啧称奇。
叶老太公则并膝坐在官帽椅上,捋须含笑,也觉得得意。
叶春秋哑口无言,想要说清楚,却又觉得有些刻意,索性不说了,张罗着让人赶快些上茶,让厨子将热的菜准备妥当。
一干人便坐在厅里叽叽喳喳地说着家常话,叶春秋借故出去,不妨撞见了陈蓉和张晋,陈蓉笑道:“令祖父可到了吗?听说你回来了,我们正要去拜谒呢?”
叶春秋一脸无语,便道:“且慢着去,慢着去,我心里哆嗦。”
陈蓉不由愣了:“呀,这是什么道理?春秋,这孝顺祖父、亲近族亲是本份哪,怎么可以……”
叶春秋却把他们拉到另一边道:“叶俊才在另一处码头等着呢,等他回来,让他去作陪,走,我们寻个地方去,待会儿我先吩咐东叔去招呼,就说我有事儿,再呆下去,准要出事不可。”
陈蓉一副讶异的样子道:“这样可怕?”
叶春秋觉得有些懊恼,若是老爹在这里就好了,叶老太公显摆得有些过,实在吃不消,先避过风头再说,便寻了个仆役来,道:“好生照料老爷子,我还有些事,去去就来。”
这仆役应了,叶春秋便带着二人偷偷地溜了出去,寻了个酒肆叫了桌酒菜,一口酒下肚,不免感慨地道:“真是一言难尽啊。”
陈蓉不禁道:“不知叶兄何出此言?”
叶春秋愣了老半天,才道:“你却不知,我那大父总觉得做了官的要贪赃枉法才好,话里话外,都暗示几个亲戚,说这宅子是贪墨来的,还好这是关起门来,将来指不定会传出什么。”
陈蓉和张晋也愣了老半天,陈蓉不由道:“这又是何故?”
叶春秋很世故的样子看着他们,毕竟做过官,叶春秋也算是人情练达了不少,道:“你想啊,叶家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我和爹这两个官了,可是这官的好处在哪里呢?若是做官没有好处,如何才让人生羡?”
陈蓉和张晋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其实现在风气大致如此,做了官,能贪赃枉法、欺负人才显出本事,否则自己的族人还不答应呢,不欺负人,怎么显出我们家出了官人牛叉?不能楼银子,怎么显得我们家的官儿厉害?
叶春秋叹了口气,又喝了口酒,才继续道:“只是这些话,总是不方便说,总得给大父留点面子,也罢,等我爹回来,再私下和他说就是。唉唉唉,我得少吃点酒,不然回去不好交代。”
张晋却又给他满上,笑呵呵地道:“这还不容易,就说阁老有请,请你吃酒去了,岂不是更给你大父涨面子?”
叶春秋一想,便露出决然之色道:“也罢,豁出去了。”
三人吃着酒菜,不免胡说了一阵,看天色不早了,这才结伴回去,张晋晃悠悠地道:“春秋,你要记着,是和谢学士一起喝酒,得统一口径才好。”
叶春秋点着头。
陈蓉皱眉道:“说是刘学士岂不是更长脸吗?”
叶春秋带着几分醉意,正色道:“就刘学士了,不然没法儿交代,我含蓄一些,其他的,你们来说。”
张晋笑嘻嘻地道:“叫刘学士,不如说天子赐宴,反正都已经吹了,不妨再大一些。”
陈蓉也笑了起来:“就天子赐宴,天子赐宴好。”
叶春秋晕乎乎的,也懒得再说话,待到了府上,天色渐黑,叶家门口点起了灯笼,门口似乎有不少人,叶春秋看着几人有些面熟,也没有多想,抬腿进去,陈蓉和张晋二人叽叽喳喳,这个道:“待会儿要记住了,天子赐宴吃的是熊掌。”
“要不要红烧鲈鱼。”
“吓,寻常百姓才吃这个,莫要被人看轻了,你说天子吃鲈鱼,别人信吗?”
“张兄说的也有道理。”
(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八章:朕赐你虎鞭(第五更)
叶春秋晕乎乎地听着陈蓉和张晋的话,正想吐槽天子的御厨做的菜如何惨不忍睹,却觑见正堂里灯火冉冉,便只是笑了笑,继续前行。
三人结伴进了厅堂,叶春秋被风一吹,竟是有些清醒了。
想不到叶老太公诸人居然还是精神奕奕的,依然在此高坐,正在闲聊得起劲,只是……
叶春秋发现其中一个坐在下侧的人有些面熟,咦,长得和小皇帝有些像。
只听叶老太公还在絮絮叨叨地道:“想不到朱相公居然是将军,啧啧,说起来啊,这将军……也是了不得啊,尤其是年纪轻轻的,难得又和我家春秋是结义兄弟,哈哈……你放心,你放心,老夫是没有文武之间的成见的,武夫怎么了,武夫就这么让人看不起吗?固然没有读过书,可也都是为朝廷效命,老夫断然没有轻视的意思。”
“朱相公可曾娶妻呀?”
这酷似小皇帝的朱将军便道:“有呢,还有不少。”
“呀。”叶老太公顿时面色肃然起来,道:“了不起,男人嘛,就该多一些妻妾,如此方能多子多福。”
“老太公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我一口气生了六个孩子呢,三男三女。”
叶老太公便捋须呵呵的笑,叶柏等人也跟着赔笑,叶老太公便翘起大拇指道:“了不得,实在了不得。”
只是其他几个族亲却是交头接耳起来,这个道:“春秋不是翰林吗?怎么和武人打交道了,我听外间人说,文武殊途,武夫卑贱……”
“莫不是……”
这些话,叶老太公听在耳里,心里也不痛快,便咳嗽一声,免得他们的话传进朱将军的耳里引人不快。
这时正好见叶春秋几人进来,叶老太公便板着面孔道:“春秋,你去哪儿了,你的朋友来寻你了……”
叶春秋终于看清楚了朱厚照,脑子不禁发懵起来。
看着像是小皇帝,尤其是这家伙对自己笑的样子,这眉毛,这眼睛,还有这贼贼的笑容,汗……不会真是天子吧?
可是小皇帝此时不该是在宫里吗?怎么在……
叶春秋没有再多想下去,正待要上前行礼,身后的张晋突然道:“拜见老太公,学生张晋,方才春秋蒙天子不弃,叫去宫中吃酒了。”
叶春秋的脸有些僵硬,对面的朱厚照坐着,也是睁大了眼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