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俊年轻气盛,见父亲不相信自己的推测,连忙抱拳道:“父王,石虎残暴不仁,百姓恨之入骨,此次攻打我大燕更是劳民伤财,只要我军坚守一段时日,赵国大军粮草不继,必定因军心大乱而向后撤退,到时我军从城中杀出,必可一战而大破赵军。”

    慕容皝闻言,点了点头,他觉得自己的儿子说的有些道理,不过,凡是说赵国大军的粮草会后继乏力的,都是根据庞大兵力给出的推测,并不能完全肯定。

    据隐藏在邺城的探子回报,石虎为了此次北伐,在邺城的粮仓囤积了大批的粮草,足够三十万大军半年之用,如此海量的粮草,让慕容皝很是担忧,万一石虎发动大批百姓持续运粮,没了粮草之忧的赵国大军持续攻城,自己麾下的两万大军,未必能守太久。

    慕容皝将石虎在邺城囤积海量粮草的消息,告知堂下的文臣武将,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堂下众人也都跟着有些担心。

    毕竟,石虎若是下了大力气,调集大批车辆负责运粮,粮草的问题还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同时,石虎还有海运这条路,用船只运粮,效果远远大于车辆。

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龙山

    见慕容皝与麾下的文臣武将都陷入了深深的担忧,慕容恪思索片刻,看着正堂挂着的辽东地图,分析道:“父王,赵国大军运粮的通道有两条,一条是从邺城通过陆路运向辽东,另一条是沿着海路,从漂渝津运至宾徒,这两条道,自然是海路运输最为便捷与可靠,但海路运来的粮食必须经过宾徒城,如今,宾徒城有我大燕五万勇士守卫,赵国大军想要攻破宾徒并非易事,而从陆路运输的粮道,绵延数千里,一路上的损耗极为巨大,若要维持前线大军所需,至少要动用几十万民夫不停的运输方能解决,如此脆弱的粮道,一旦受到攻击,前线的大军将无粮可食。”

    慕容皝与麾下诸将听了都频频点头,他们自然明白石虎粮道的脆弱,只要一支数千人马的大军便可断了其粮道,但此时慕容皝的手中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调动的兵力了,仅剩的两万大军要担负死守大棘城的重任,宾徒城的五万大军更是调动不得。

    “可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了,一点也没有了。”慕容皝说完,无奈的看向慕容恪。

    慕容恪沉吟一阵,正色道:“父王,断敌粮道关系我军胜败,可以从守卫大棘城的两万大军中抽调数千兵力。”

    “什么,抽调大棘城守军。”慕容恪此言一出,顿时语惊四座,正堂中的文臣武将皆惊得瞪大了眼睛。

    “石虎的主力大军足以十余万,我军两万大军守卫大棘城已经显得不足,若再抽调数千兵马,守城的压力就更大了。”慕容评首先出来反对。

    “是啊!守军已经略显不足,若是再调走数千兵马,大棘城将岌岌可危。”一名文官跟着附和。

    “王上,不如将北方防备扶余、宇文氏的兵马调回一半。”一名武将建议道。

    慕容皝自然知道,防守大棘城的兵力已经很不足了,再抽调兵马,守城的压力会更大,但从北方调兵,他是万万不敢的,毕竟,北方的草原是他最后的退路,是不能丢失的。

    但断敌粮道极为重要,这关系到战争的胜败,慕容皝设想一阵,蹙眉看向慕容恪,轻声问道:“恪儿,你觉得调拨多少人马,可以断绝石虎的粮道。”

    慕容恪闻言,正色道:“父王,石虎征战多年,自然明白粮道的重要,沿途必有大批护卫,我军调拨人马过少,根本起不到作用,至少要调拨五千精骑。”

    “要这么多。”慕容皝闻言吃了一惊,正堂中的百官也惊得瞪大了眼睛。

    世子慕容俊听了,却是很赞许的看向自己的亲弟弟,随即说道:“父王,四弟说得对,我军当调拨五千精骑游猎与赵军之后,如此,必能迫使赵军断粮溃退。”

    见世子也这么认为,慕容皝犹豫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眼下,大棘城只有七千精骑,调拨五千,则只剩下两千,余下的万余骑兵,并非训练有素的精兵,城池还守得住吗?”

    慕容皝的担忧不无道理,调拨五千精骑,相当于减弱了大棘城一半的防守力量,这不得不让他慎之又慎。

    “父王,为了击败石虎,为了我大燕国的未来,也只好走这步险旗了。”慕容俊显得很有信心。

    “哪位将军愿意领兵出击敌后。”慕容皝心一横,大声问道。

    将军慕舆根抱拳道:“王上,末将愿往。”

    “好。”慕容皝看了看地图,大声令道:“慕舆根将军,你率五千精骑潜入大棘城西北方向的龙山,在山中埋伏数日,待石虎大军包围大棘城,你立即率领五千精骑出击地敌后,一定不能让石虎的粮道畅通。”

    “王上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大将慕舆根信心满满的说道。

    “嗯,你去准备吧!”慕容皝说道,将这名重要的任务,交给身经百战的慕舆根,他还是很放心的。

    慕舆根领命,立刻离开王府大堂,前往军主准备。

    调走了精锐的五千精骑,守城的压力骤然增大了一倍,原先的守城策略自然行不通了,在慕舆根走后,慕容皝与部下商议,重新制定了一条新的守城策略。

    守城物资必须加倍囤积,滚木、礌石、火油,等物资都尽可能的运上城头,而一丈宽的城墙自然是摆不下这么多的东西,于是,守城的将士与百姓一起努力,从城外运来石块与粘土,加紧拓宽城墙,甚至连护城河都在修缮加宽。

    如此巨大的工程量,他们必须在两日内完成,因为两日后石虎的大军就该到了。

    隆冬刚过,天气还是很寒冷,石头和泥土混在一起,只要浇上一盆冷水,很快就会凝结成一个硬块,这对需要加紧拓宽城墙的燕**民来说,是件好事。

    人在危险来临的时候,总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在大棘城军民连续两日的努力下,大棘城的防御可谓焕然一新,说防御力增大一倍也毫不夸张。

    ######

    两日后,赵国天王石虎,亲自率领的十余万主力大军,已经兵临大棘城之下,前锋的万余人马,已经试探性的向大棘城发起了数轮佯攻。

    通过几轮佯攻,石虎顿感惊讶,他没想到远在辽东的大棘城,居然防御的如此严密,仅从防御能力上来看,比邺城逊色不了多少。

    若要攻下大棘城,只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行,石虎心中有了一丝犹豫,但面子似乎更重要,自己已经领兵至此,若是没有取得胜利就退回去,似乎太丢人了一些。

    为了迫使慕容皝投降,石虎多次派遣使者,向慕容皝发出最后通牒,但心意已决的慕容皝完全无视石虎的要求,甚至当面羞辱赵国使者。

    赵国使者受了委屈,自然将慕容皝的嚣张之气,添油加醋的告诉石虎,石虎大怒,决定强攻大棘城。

    为了彻底击垮燕军的抵抗意志,减少自身的损失,石虎让主力大军分三面攻城,唯独留下北门不攻,甚至一兵一卒都不曾派遣。

    石虎的这条‘围师必阙’之计,用得不可谓不好,但慕容皝很快就采取了措施,他派遣一千精锐士兵,负责守卫北门,有士兵胆敢逃跑的,格杀勿论。

第二百一十六章 预备队

    大棘城内外,发生了这么大的动静,正在驿馆修养的褚裒等人,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听说石虎已经率领十余万主力大军攻打大棘城,使团的官员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害怕,毕竟,赵强燕弱,万一石虎攻破大棘城的防守,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石虎的残暴路人皆知,将这些大晋的官员扔在油锅里烹炸,只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儿。

    至此,大晋使团的官员,只希望慕容皝能够守住城池,以保障他们的安全。

    这日,在驿馆之中,几位官员与褚裒谈论起了,大棘城被围的事情,众人一提到石虎拥兵十余万,脸都吓白了。

    而褚裒见大棘城被围,心中也是很着急,若不是使团有不少官员染病,他们此刻已经离开大棘城了。

    一想到慕容皝对自己的热情,褚裒就觉得不能在驿馆干坐着,应该想办法助慕容皝一臂之力才是,况且,自己与慕容皝已经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大棘城一破,双方都完蛋。

    但慕容皝麾下不乏名臣猛将,自己前去建言献策,未必能高过这些文武大臣,出谋划策自然不行。

    褚裒知道,慕容皝此刻最缺的是能打仗的军队,而自己身边就有这么一支军队,而且是能征善战的劲旅,那便是华安的讨虏营。

    但让讨虏营帮忙守城,必须要和华安商量一下才好,为此,褚裒特意将华安与几位讨虏营的军官找来商议。

    “华将军,眼下赵国大军攻城,大棘城已经危在旦夕,一旦城破,后果不堪设想,不知,将军对此有何看法。”褚裒试探的问道。

    华安一眼就看出来了,褚裒是想要自己领兵帮助燕兵守城,于是,抱拳正色道:“褚将军,讨虏营千余将士,愿与大棘城共存亡。”

    “好,华将军不愧为热血男儿。”褚裒兴奋的夸赞了一句,随即看向雷暴等人,询问道:“你们几位有何看法。”

    “不就是打仗吗!我雷暴愿战。”雷暴第一个说道。

    “大哥要打仗,我们便誓死跟随,绝无二话。”王三说道。

    铁牛更是激动的说道:“嗨,憋了几个月,早就想打仗了,愿战。”

    “算我一个。”赵武最后应道。

    见雷暴等四人都是豪爽的答应了,褚裒的心里很是高兴,连连夸赞四人。

    确定华安与麾下的将士们都愿意一战,褚裒心下大大的松了口气,他策马与华安等人,前往燕王府。

    此时,燕王府邸中,慕容皝在正堂中与文武大臣商议防守事宜,石虎大军的进攻颇为猛烈,这让堂下的众臣都有些紧张不安。

    除了慕容皝的亲兵,以及两千精锐骑兵,剩下的部队全都投入了城墙的防守战,一天下来,伤亡不可谓不大,为了增加守城的实力,慕容皝动员了城池中的百姓一起驻守,但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报,燕王,晋使褚裒求见。”就在慕容皝和部下商议防守事宜的时候,一个小兵奔了进来。

    慕容皝一听,心下寻思了起来,这个时候,褚裒不在驿馆好好的修养,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不会是来辞行的吧!”一名大臣露出了鄙夷的神情,毕竟,此时北门还没有发现一名赵军的士兵,大晋使团从北门撤离,完全可以轻松的离开。

    “嗯,不错。”正堂中大半的人都认可了这种观点。

    慕容皝看着小兵,问道:“就褚裒一个人吗?”

    小兵立即回道:“回燕王,晋使身后还跟着五名身穿铠甲的军官。”

    “哦。”慕容皝一惊,他感觉褚裒应该不是来辞行的,而是来帮忙的,若是辞行,不会带着五名军官,而且还是身穿铠甲,大晋使团的护卫士兵足有一千,这个慕容皝和麾下的众臣都知道。

    “父王,晋使多半是来帮忙守城的。”慕容恪肯定的说道。

    慕容皝点了点头,大声道:“快,快快有请,开中门迎接。”

    士兵闻令,转身前去迎接,不一会儿,褚裒带着华安等五人,进入了燕国的正堂。

    “臣褚裒,拜见燕王。”褚裒自然不会忘了礼数。

    “末将华安,拜见燕王。”华安颔首抱拳行礼。

    华安身后的雷暴等人也跟着一起行礼。

    “哎呀!褚将军,您是客人,不必客气,来人,赐座。”慕容皝以极高的礼遇对待褚裒。

    褚裒退让了一番,还是坐了下来,要知道,在这正堂之中,除了燕王慕容皝,也就几名德高望重的老臣是坐着的,华安等五人则站在褚裒的身后。

    褚裒刚一坐下,慕容皝便开口说道:“褚将军,如今大棘城被赵国大军团团围困,本王想与将军聊聊家常,都没有这个时间啊!”

    褚裒自然知道这是慕容皝的客气话,于是寒暄了几句,随即说道:“燕王,介绍一下,末将身后的这位是我大晋的讨虏将军。”说完向华安使了个眼色。

    华安会意,立马抱拳道:“末将华安,见过燕王。”

    慕容皝凝目看向华安,赞赏道:“嗯,英俊潇洒,威灵英挺,一看就是个难得的人才啊!哈哈!”

    “燕王过奖了,华安愧不敢当。”华安连忙客气了一句。

    见慕容皝夸赞华安,褚裒笑了笑,轻声说道:“燕王,华将军在几个月前还是个小小的旅帅,只因在与赵国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所以,皇上特意下旨,册封其为讨虏将军。”

    “哦,想不到啊!如此年轻,便屡立战功,难得,难得。”慕容皝真诚的夸赞了起来。

    华安讪讪的笑了笑,以示谦逊。

    褚裒见时机成熟,抱拳正色道:“眼下赵国大军攻城甚紧,臣知道燕王麾下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华将军的讨虏营有千余将士,兵力虽然不多,但也可助一臂之力,万望燕王成全。”

    慕容皝听了,心中顿时一喜,在这守城极为紧张的时刻,褚裒送来一支劲旅,可谓是雪中送炭,胜过所有的金银财宝。

    “华将军是否愿意助本王一臂之力。”慕容皝看向华安问道。

    华安大声回道:“愿听燕王号令。”

    “嗯,好。”慕容皝高兴的应了一声,大声说道:“目前,我部兵马还能坚持,华将军的人马就留作后备好了。”

    “是,燕王。”华安抱拳应道。

    慕容皝没有将华安的讨虏营派往城头,而是留作预备队,可见他绝没有让讨虏营做炮灰的打算,算是比较有气度的人物。

    商议完守城事宜,慕容皝的部下立刻前去城头指挥守城,而华安则回到驿馆,集结麾下千余将士,让他们随时做好作战的准备。

    褚裒回到驿馆后,左思右想,决定飞鸽传书,让等候在西安平的麒麟营将士,立即向西行进,牵制并袭扰赵国的水军,为燕国减轻一部分压力。

    #####

    就在大棘城中,燕**民全力死守城池的时候,埋伏在龙山的五千精骑,在大将慕舆根的率领下,一路向西疾驰。

    五千精骑奔驰了两百多里,在赵国大军后方的粮道上展开了行动,他们时而集结、时而分散,不断的劫掠赵国的运粮队。

    每次劫下一支粮队,他们除了夺取足够麾下人马食用三天的口粮,剩下的多余粮草全部就地烧毁。

    小的运粮队,护卫只有数百,他们便分散行动各个击破,若几个运粮队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的运粮队伍,护卫也增至千人,他们则集结全部的五千精骑,从四面杀至。

    五千精骑来无影去无踪,又以劫掠赵国粮队补给自己,一时间,赵国运粮的队伍是人心惶惶,负责押运粮草的护卫士兵,更是胆战心惊。

    能够顺利运抵大棘城下的粮草,只有不足三成,这让坐镇大棘城下的石虎,也有些控制不住了。

    这也难怪,此时,大营中的粮草只够十余万大军半月之用,陆路运输粮草的通道被燕军骚扰,而从海路运来的粮草也被堵在了宾徒,能够运过来的寥寥无几。

    眼前的大棘城防御极为严密,只要燕兵不主动出城决战,按照一般的攻城打法,半个月内很难攻下。

    而一旦半个月之内不能攻下大棘城,十余万大军就将要断粮了,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

    大棘城下,石虎的中军大帐中,一众部将侍立两旁,石虎铁青着脸,面南而坐。

    见石虎心情不好,部将们自然不敢触动虎须,一个个低着头等待着训斥。

    “如今我军粮草频频被截,诸位有何良策。”石虎强压怒火,无奈的问了一句。

    孙伏都闻言,第一个吼道:“王上,我军当速战速决,三日内攻下大棘城,只要杀了慕容皝,燕军必然溃败,届时,整个辽东都是我大赵的。”

    “哼,三日内破城,孙伏都,你敢立下军令状吗?”石虎说完,凝目瞪视孙伏都。

    孙伏都只是吹嘘以惹得石虎欢心,根本没有三日破城的把握,闻言羞愧的怏怏而退。

    石虎白了孙伏都一眼,站起身来,看着诸将,大声问道:“我军已经猛攻三日,大棘城岿然不动,诸位还有什么良策,尽管说。”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万狼谷

    大将夔安思虑片刻,抱拳道:“王上,不如采用诱敌之计,将慕容皝从大棘城引出来。”

    石虎一听,摇头道:“我军兵力是燕军的十倍,将慕容皝引出来,只怕不那么容易啊!”

    夔安淡然一笑,轻声道:“王上,只要我们下的诱饵有足够的吸引力,不怕慕容皝不上钩。”

    “什么诱饵。”石虎见夔安自信满满,连忙问道。

    “军粮。”夔安直接说道。

    石虎一听有些糊涂了,眼下自己的大军有缺粮之忧,但大棘城的慕容皝根本就不缺粮,用军粮引诱慕容皝不会有什么效果。

    “夔爱卿,慕容皝好像不缺粮吧!”石虎蹙眉问道。

    “王上,慕容皝确实不缺粮草,不过他知道我军一定缺粮草。”夔安回答的有些深奥,石虎还是没有听明白。

    “爱卿就别绕弯子了,有什么话直接说。”石虎有些发怒。

    夔安不敢卖弄,连忙抱拳道:“王上,我军主力十余万,日费粮草巨大,这个慕容皝一定知晓,所以才派遣一支精锐骑兵袭扰我军粮道,为的就是使我军断粮,从而败退,而我们可以将计就计,用麻袋装上泥土伪装成军粮,大张旗鼓的运往山中囤积,慕容皝得知我军‘粮草’源源不断的运来,一定坐立不安,恨不得一把火把我军囤积的粮草烧掉,而我们就给他这个机会。”

    “有点意思了,接着说下去。”石虎听出了一些眉目。

    夔安看向大帐中的地图,分析道:“王上,这里是万狼谷,距离大棘城不足十里,据当地人说,这个万狼谷足有方圆几十里,但四面环山,只有一个出口,非常隐蔽,适合囤积粮草,我们可以将大批的‘粮草’运进万狼谷,而后在万狼谷唯一的出口处埋伏三万大军,一旦慕容皝领兵进入山谷,立即将谷口封死,慕容皝将插翅难逃。”

    “好,妙计,就算慕容皝不亲自领兵前来,也一定会派遣一员大将领兵截粮,到时候我们就杀他个片甲不留,哈哈哈!”石虎听了夔安的计谋,兴奋的大笑了起来。

    将军孙伏都闻言,却是蹙眉问道:“夔将军,万狼谷方圆几十里,这么大的山谷真的就只有一个出口,就算只有一个出口,敌军被困方圆几十里的山谷,也不易清缴啊!”

    夔安听了淡然一笑,解释道:“孙将军多虑了,万狼谷自古就只有一个出口,这个一定假不了,而且里面地形极为复杂,**、蛇虫多不胜数,其中仅吃人的野狼就有数万头,所以才叫万狼谷。”

    孙伏都一听,顿时全明白了,山谷野兽、蛇虫横行,燕军一旦进入山谷,不需刻意围剿,仅这些野兽就能将燕军撕碎咬烂,而唯一的出口又被堵死,这也就意味着燕军一旦进入山谷,就意味着灭亡。

    “好,就这么办。”石虎大喝一声,命令道:“孙伏都,你立刻调集数千里辎重车,装满‘军粮’运往万狼谷。”

    孙伏都抱拳道:“是,王上。”说完转身离开大帐。

    “夔安,你领兵三万,埋伏在谷口,只等燕军进入山谷,立即将谷口封死。”石虎大喝道。

    “末将领命。”夔安颔首接受调遣。

    下完命令,石虎手一挥,示意诸将退下。

    孙伏都与夔安,按照石虎的指示,紧锣密鼓的前去准备,而石虎则在大帐中等待着慕容皝的上钩。

    ######

    就在城外的赵军,紧锣密鼓下钩子的时候,城内的燕王府,慕容皝与家族内的几名重要人物在商议着守城事宜。

    谈论完最新的守城情况,慕容皝无意中提起了华安,并随口夸赞了几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身旁的慕容汗和慕容恪的脸色,条件反射的闪动了一下,似乎有些动容。

    这一不经意的瞬间,恰好被慕容皝看到了,他看向二人,疑惑道:“七弟、恪儿、你们之前是不是认得这个华安。”

    被慕容皝猜中,慕容汗与慕容恪对视一眼,如实回道:“王兄,臣弟与恪儿去邺城的时候,确实与这位华安相识,而且还发生了不少故事。”

    “哦,说来听听。”慕容皝眼睛一亮,胃口瞬间被钓了起来。

    慕容汗一五一十的,将在邺城与华安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都告诉了慕容皝,就连曾经想要招揽这么一个人才都说了出来。

    慕容皝闻言,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心中对华安更加佩服,同时也为失去这么一个上好的人才而可惜。

    而世子慕容俊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大燕国一旦占据中原,将与江南的晋室发生直接冲突,而华安身为大晋的将领,将是他们未来的强悍对手。

    对于慕容俊的担忧,慕容家族的成员大多不以为然,因为眼下石虎十余万大军正在攻城,在他们的眼中,石虎的赵国是极为强大的,在自己有生之年,不可能击败赵国,攻取中原,自然也看不到与大晋交恶的那一天。

    “报,王上,城外有情况。”就在慕容家族的成员在谈论华安的时候,一名小兵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慕容皝一听城外有情况,心里一紧,立马问道:“快速,什么情况。”

    小兵缓了口气,汇报道:“王上,据探子回报,敌军正在大规模的向万狼谷运粮,一批数千辆辎重车全都装的满满的,而且每半个时辰就有一批,估计不下十万旦。”

    “奇怪,石虎的军粮一直都囤积在大营,为何要运往万狼谷。”慕容皝蹙眉疑惑道。

    小兵闻言,补充道:“王上,探子回报,敌军大营的粮草分毫未动,这些军粮都是从别处运来的。”

    “什么,从别处运来的。”慕容皝闻言,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他担忧石虎打通了粮道,若真如此,大棘城早晚失守。

    世子慕容俊沉思片刻,轻声道:“父王,不应该啊!海路的粮道被堵在宾徒,陆路运输的粮道被慕舆根将军的五千精骑袭扰,能够运过来的军粮不该有这么多,是不是有诈。”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进军万狼谷

    慕容皝一听,看着小兵,急切的问道:“探子都打探清楚了吗?里面装的是军粮吗?”

    “回王上,据探子回报,敌军运粮的道路上撒了不少米粒,应该是军粮不假。”小兵如实回道。

    慕容皝闻言,犹如五雷轰顶,他之所以有信心击败石虎,完全是因为看出了石虎兵多,粮草难以久持,若石虎真的从某处运来了如此多的粮草,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大棘城在万余将士的坚守下,一个月可能没什么问题,但若是几个月,甚至半年,那就肯定守不住了。

    “宾徒没有失守,慕舆根将军也已经进入敌后,石虎的军粮来的实在是蹊跷啊!这里面一定有问题。”慕容恪完全不相信,这些军粮是真的。

    “那万一要是真的,该当如何。”慕容皝言语显得很谨慎。

    慕容恪闻言,沉默不语。

    “报……”就在慕容皝紧张不安的时候,一个猎户打扮的人奔了进来,他便是慕容皝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探子中的一个。

    “快说,到底什么情况。”探子刚一进屋,慕容皝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探子抱拳回道:“王上,敌军近十万旦粮草已经全部运进万狼谷,大约五百名士兵守在谷口,小人进不去,无法再探。”

    “谷口真的只有五百守军。”慕容皝心头一震,蹙眉问道。

    探子回道:“王上,小人已经将谷口外围方圆五里的树林都探过了,除了几名樵夫,确实没有敌军兵马的影子。”

    “父王,这太奇怪了,近十万旦军粮,石虎怎么会只派五百士兵守卫,一定有问题。”慕容恪分析道。

    “王兄,只怕其中有诈。”慕容汗也跟着附和。

    慕容皝低头沉默不语,良久开口道:“或许石虎觉得我大燕的勇士,没有胆量奇袭万狼谷,所以放松了警惕。”

    说完,慕容皝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但万一这些军粮都是真的,并且守军五百也是真的,自己不趁机烧掉这些粮草,岂不要错过一个扭转胜败的机会。

    “本王心意已决,派一支精兵奇袭万狼谷,烧了石虎囤积的军粮。”慕容皝孤注一掷的说道。

    “父王,万一这是个圈套,派出去的大军岂不是进了虎口。”慕容恪显然表示反对。

    慕容皝叹息一声,无奈道:“只能赌一把了,万一这些军粮是真的,而我们不将它摧毁,后果不堪设想。”

    见劝阻不了父亲,慕容恪开口问道:“父王,您准备调拨那支部队。”

    “这……”慕容皝一时也犹豫不决起来,毕竟,派出去的部队要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无论派哪一支队伍,他都有些于心不忍。

    世子慕容俊嘴角淡然一笑,轻声道:“父王,眼下大燕勇士都在坚守城池,只有华安的讨虏营没有任何作战任务,此刻,也该是让他们出手的时候了。”

    说完眼中掠过一抹杀意,他这么说完全是要将华安往火坑里推,利用石虎的大军致华安与死地。

    如此‘一石三鸟’之计,慕容俊想想都觉得兴奋,让华安出战,第一,可以完成奇袭万狼谷的任务,第二,万一是个圈套,死的是大晋的士卒,大燕的勇士一个都不会少,第三,华安是潜在的敌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除掉日后可能的劲敌。

    “二哥,我们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慕容恪表示反对。

    慕容俊淡然一笑,反驳道:“四弟,你刚才不是说,这个华安很厉害吗?总得让我们见识一下他的实力吧!”

    “二哥……”慕容恪无力反驳。

    慕容皝听了,不禁有些动容,毕竟,自己的部下全在守城,确实也到了无兵可调的囧境了,也就只好委屈华安了。

    “王兄,华安毕竟是晋将,这件事我们不能强迫人家,若是华安不肯,我们也不必勉强,大不了臣弟亲自率领王府亲兵杀向万狼谷。”慕容汗说的很是义正言辞。

    “来人,立刻去请晋使褚裒、晋将华安。”慕容皝大声下令道。

    传令兵闻令,前去传令。

    “恪儿,通知城中的文武官员,准备正堂议事。”慕容皝轻声说道。

    “是,父王,我这就去。”慕容恪应了一句,转身离开。

    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