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每名士兵射中十支箭矢,我军岂不可以得到百万支箭矢了。”

    众晋军将领全都开始猜测。

    华安高兴的笑了笑,正色道:“能借到的箭矢自然是越多越好了,不过,就怕天竺将士的箭法不准,将箭矢全都射到河里去了,如此,我军得到的箭矢就会少很多。”

    “哈哈哈!”众晋军部将全都大笑了起来。

    大营的雾气虽然非常浓厚,但站在高台上却可以看到天空的星辰和正在离开大船最高处的旗帜,从而让华安对麾下船队所处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便于掌握。

    晋军船队缓缓向南岸驶去,并在距离南岸的一箭之地外,开始擂鼓呐喊,以引起天竺大军的注意。

    此刻,天竺主力兵马正在歇息,而负责警戒的近万兵马,则正在大营附近巡逻,见晋军利用大雾天发起突袭,负责警戒的天竺兵马立即向鼓声响起的岸边奔去,并列好了迎战的阵势,大营内的天竺主力兵马则立即起身,准备随后迎击晋军的进犯。

    “将军,听声音晋军兵马距离岸边已经不足一箭之地,我军完全可以发起进攻。”一名部将向将领说道。

    天竺将领凝目看向前方,虽然大雾很浓看不清晋军,但巨大战船的轮廓,还是在远处若隐若现。

    “放箭,立即放箭。”天竺将领下达了放箭的命令。

    “嗖嗖嗖……”天竺近万将士闻令,立即弯弓搭箭向晋军战船所在的方位,猛烈发射箭矢。

    不用说,这些箭矢全都被钉在了船只的草人身上,并没有给晋军士兵造成任何的损伤,当然,由于晋军并没有还击,所以,天竺大军也没有任何的损失。

    晋军战鼓引起的巨大动静,同样引起了天竺海护王的注意,他立即起身询问发生了何事,在得知晋军利用大雾天突袭南岸之后,立即穿好衣衫,并亲自前往高台视察情况。

    天竺大营的高台与晋军大营一样,都足有十丈,为此,站在高台之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的情况,雾气都在低处,自然不会影响到高处的观察。

    当海护王抵达高台顶部的时候,几名天竺将领已经站在高台上,并向北面观察。

    由于低处的雾气很大,为此,他们仅能看到晋军大船顶部的旗帜,却无法看清楚晋军的整个部署。

    “情况如何,晋军有多少兵马?”海护王看向几名部将,紧张的问道。

    “国王陛下,雾气太大,我们也看不清楚,只能借着月光看到前方的晋军旗帜。”一名天竺大将开口说道。

    海护王闻言,抬头向前看去,顿了顿,正色道:“前方的旗帜足有数百,看来晋军至少出动了数万兵马,来势汹汹啊!”

    “国王陛下,晋军突然发起进攻,我军必须立即向岸边增援兵马,以防前方的兵马敌不过晋军,让晋军攻破恒河防线。”一名天竺部将说道。

    海护王点了点头,正色道:“你说的不错,必须立即派兵增援前方,不过,晋军最擅长使用诡计,说不定会有另一部人马投降我军的背后,所以,大营方向的防备也要加强,传令,派遣五万兵马增援前方,剩余兵马严密防守大营,以防止晋军发起偷袭。”

    “是,国王陛下。”天竺部将大声领命道。

    在天竺海护王的命令下,五万天竺大军增援岸边,并与岸边的近万兵马,一起向晋军船队发射箭矢,意图阻止晋军的进攻。

    当然,天竺兵马发射的箭矢越多,晋军船只得到的箭矢也就越多,很快晋军大小船只的两侧都挂满了箭矢,大船还可以继续接受箭矢,而小船却并不得不立即撤离,因为大量的箭矢已经将载重不高的小船压的下沉了不少,若是继续接受箭矢,小船极有可能遭遇沉没的后果。

    随着晋军小船的逐步撤离,晋军船队的鼓声变得越来越小,而这着实让站在高台之上的海护王非常的高兴,晋军鼓声逐步变小,这足以证明,自己麾下的兵马对晋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并迫使晋军逐步撤离战场。

    “国王陛下,看来晋军快要顶不住了,他们已经开始撤离了。”一名天竺部将高兴的说道。

    “是啊!我军又一次挫败了晋军的进攻,如此,晋军的士气必然会遭到重大的打击,而这就为我军日后反击赢得了条件。”海护王兴奋的说道。

    众天竺部将闻言,全都是一副很高兴的样子,仿佛他们真的打了胜仗一般。

    而就在天竺君臣得意忘形的时候,晋军的小船已经陆续返回了北岸的渡口,船上的晋军士兵,正在将草人身上的箭矢拔下,并以一百支为一组,将这些箭矢全部绑好,并堆放在岸边的指定位置。

    将士们陆续凯旋而归,华安自然非常的高兴,并亲自前去岸边查看收获情况。

    此时,岸边有几百名士兵举着火把,驱赶附近的雾气,以增加附近的能见度,让船上的士兵可以更顺利的将箭矢运往岸边。

    “王上,看上去收获不错,比我们事先预料的情况要好很多。”一名部将说道。

    “是啊!王上,这一次的收获只怕不低于百万支箭。”又一名部将看向岸边堆积如山的箭矢,高兴的说道。

    华安自然非常高兴,并走向负责统计数量的将领,问道:“如何?有多少箭矢?”

    负责统计数量的将领,正色回道:“王上,我军收获颇丰,最多的一艘小船足有万余支箭矢的收获,最少的一艘也有五千支箭矢,三百艘小船足有百万箭矢的收获。”

    “太好了,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收获,万支箭矢足有千金重,再多一些小船就要沉没了啊!哈哈!”华安高兴的说道。

    “王上,大船还没有回来,相信大船的收获不会比小船少多少,说不定百艘大船又是百万箭矢的收获。”部将高兴的说道。

    华安点头道:“但愿如此吧!不过,照目前的情况看,大船的收获应该不会低于百万箭矢的收获,天竺将士的箭法倒还不错,居然射的这么准。”

    众部将闻言皆高兴的笑了。

    晋军的大船载重极高,为此,不论有多少箭矢都不会让船只沉没,所以,晋军大船上的士兵一直在擂鼓呐喊,以持续吸引天竺将士向船只放箭。

    不过,天竺将士所携带的箭矢数量是有限的,大营所存储的箭矢也并非无穷无尽,所以,很快就落入了无箭可用的境地。

    “国王陛下,将士们的箭矢又用完了,前锋将士要求补充箭矢。”部将第三次前往高台,向海护王要求补充箭矢。

    海护王此刻心里已经产生了怀疑,他觉得晋军这一次的进攻颇为蹊跷,似乎有些不同寻常,但到底哪儿不同寻常,他也说不上来,只是有这种感觉罢了。

    此刻,部将再次要求补充箭矢,终于让他有些清醒了,他觉得自己似乎上当了,而且,这种感觉非常的强烈。

    “前方战况究竟如何,敌军伤亡多少,我军有多少伤亡?”海护王正色问道。

    部将连忙回道:“国王陛下,雾气太大,根本无法判断晋军的伤亡情况,不过,我军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伤亡。”

    “什么,我军没有任何伤亡,这怎么可能?”海护王心头大惊,身旁的众部将也全都瞪大了眼睛,厮杀了这么久,己方兵马居然没有丝毫的损伤,这也太不合理了。

    “回国王陛下,晋军只是呐喊,并没有向我军发射箭矢,所以我军没有伤亡。”部将如实说道。

    “什么,晋军一直没有发起进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海护王蹙眉踱起了步子。

    “国王陛下,晋军该不会是故意要浪费我军的箭矢,从而削弱我军的实力吧!”一名天竺将领蹙眉说道。

    “没错,国王陛下,很有这种可能,晋军总是喜欢耍诡计,也许这又是晋军的一个诡计。”又一名天竺将领说道。

    海护王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正色道:“你们说的没错,晋军完全是在耍诡计,而我们却又再一次上了当,真是岂有此理。”

    “国王陛下,这一次我们的损失很大,足足消耗了八百万只箭矢。”一名天竺将领痛心的说道。

    “什么,居然消耗了这么多。”海护王闻言大为诧异的惊呼道。

    众天竺部将全都低着头不说话,显然,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海护王自己责任最大,是他多次批准给前方的兵马调拨箭矢的,又怎能怪得了别人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华氏城

    海护王对损失八百万箭矢非常的心痛,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心痛也是无用,此时只要停止继续损耗箭矢,便可以及时止住损失。

    前方天竺将士的箭矢很快就用完了,而在没有补充的情况下,他们是无箭可用的,为此,只得停止向晋军战船发射箭矢。

    见天竺将士停止射箭,而大船上的草人已经插满了大量的箭矢,晋军将领立即下令返航,向北岸方向撤离。

    为了刺激南岸的天竺将士,晋军大船在撤退的时候,众晋军将士大声喊叫,用天竺语感谢天竺大军送箭。

    晋军将士巨大的嗓门自然被沿岸的天竺将士听见了, 他们听到这样的话,全都感到非常诧异,并立即向海护王汇报。

    “什么,晋军在感谢我军送箭,这是怎么回事。”海护王闻言,眼神之中全都是惊慌的神色,他不知道自己又错在哪里了,但他有一种预感,这一次被晋军耍惨了。

    “国王陛下,为了弄清楚状况,我们必须派遣斥候前往对岸查看情况。”一名天竺部将正色说道。

    “是啊!国王陛下,此刻大雾弥漫,我军斥候乘船过河不会被晋军发现,一定可以探查到对岸的情况。”又一名天竺部将说道。

    海护王点了点头,下令道:“立即派遣斥候过河,将情况调查清楚,快去。”

    “是,国王陛下。”部将应了一声,立即前去执行。

    天竺几路斥候,乘坐小船悄悄向北方进发,并很快抵达了距离北岸不远的河面上,此时,晋军的一百艘大船正整齐的停靠在岸边,众多晋军将士,正在将大船草人上的箭矢拔下,并在扎成百支一组后搬到岸边放好。

    见晋军战船上居然有如此多的草人,天竺斥候大为惊诧,并明白了晋军的阴谋,他们不敢在北岸停留太久,在发现这一情报之后,立即返回了南岸,并将看到的一切告诉海护王。

    “什么,晋军的船只上全是草人,而我军发射的箭矢都钉在了草人的身上。”海护王惊诧的瞪大了眼睛。

    “是的,国王陛下,在北岸的岸边,堆积了大量的箭矢,看上去足有数百万支。”斥候如实说道。

    海护王闻言,心里顿时极为难受,并愤恨的说道:“我军的箭矢就这么送给晋军了,真是岂有此理,气死本王了。”说完剧烈的喘息着粗气。

    众天竺部将闻言,也全都非常的诧异,晋军居然可以想到这么卑鄙的手段,这大大超过了他们的认知。

    在与晋军交手的两日内,他们已经连续多次中了晋军的诡计,但这些诡计不是他们所能想到的,他们为此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国王陛下息怒,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日后我军提高警惕,一定就不会再中晋军的诡计了。”一名天竺将领安慰道。

    海护王余怒未消的点了点头,正色道:“难怪晋军可以一路势如破竹,可以打败波斯主力大军,原来都是用诡计取胜的,诡计啊!”

    众天竺部将全都点头表示认可。

    在恒河渡口的北岸,一百艘大船上的所有箭矢全都被抬上了岸边,晋军将士对这些箭矢进行了清点,一共有近两百万支,和原先估计的数量差不多。

    “王上,所有获得的箭矢加在一起足有三百多万支,我军获得了大丰收啊!”王三高兴的说道。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说的是啊!兴奋的本王都睡不着觉了,看来今夜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啊!”

    “王上,从获得的三百万箭矢看,天竺大军损耗的箭矢至少也有近千万啊!真不知天竺军大营还有没有箭矢了。”一名晋军将领打趣的说道。

    华安并不关心天竺大营还有没有箭矢,他关心的是宋澄军团,眼下,已经到了夜半时分,宋澄军团应该已经到了华氏城周围。

    对于宋澄军团能否攻破华氏城,华安有足够的自信,认为宋澄军团可以攻破华氏城,但在得到准确的捷报之前,华安还是比较担心,这是一名统帅必备的谨慎心里,没到最后一刻不能放松警惕。

    此刻,在华氏城西门外二里的位置,宋澄军团的三千将士已经完全准备就绪了,在等待攻城的这段时间内,他们已经组装了三十多架简易的云梯,只需宋澄一声令下,便可以立即向华氏城发起进攻。

    “将军,已经是夜半子时了。”部将小声提醒道。

    宋澄看了看周围的将士,轻声下令道:“让将士们悄悄向华氏城摸去,记住一定不要发出任何的声响,攻破西门之后,留下一百士兵镇守西门,另派遣三百将士分兵前往其余各门,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攻下其余几座城门,主力兵马要随本王杀向城内的天竺军大营,将城内的天竺兵马一举歼灭。”

    “是,将军,末将明白。”部将应了一声,并立即带领一支兵马,悄悄向华氏城摸去。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动静,晋军将士缓缓行进,并互相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铠甲碰撞产生金属摩擦的响声。

    而此刻,由于天黑大雾的原因,即便晋军兵马已经抵达华氏城的城墙下,城墙上的天竺守军都看不到,从而完全没有防备。

    晋军兵马抵达护城河之后,悄悄的将云梯加在护城河上,并通过护城河,抵达了城墙的下方,而后,晋军士兵将剩余的半数云梯悄悄的架在了城墙上。

    “上,快上。”晋军将领小声的下达命令。

    十几名晋军士兵开始顺着云梯缓缓的向城墙上爬去,他们刚爬到一半,便又有十几名晋军士兵跟着爬上了云梯。

    就在晋军士兵悄悄的顺着云梯向上攀爬的时候,城墙上的天竺守军却蹲在女墙下打瞌睡,毕竟,此时已经是夜半了,是一个人最困的时候,而且,此时雾气这么大,躲在女墙下打瞌睡也不会被上司发现,能躲懒干嘛不躲懒呢?

    当然,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由于他们的任性,将导致华氏城被晋军攻破,同时,他们的小命也将不保。

    晋军士兵悄悄的登上了华氏城的城墙,并用匕首悄悄的干掉了打瞌睡的天竺士兵,待他们集结了百余人马的规模之后,便开始向城门楼方向发起冲击,并成功的将城门楼内的天竺将领斩杀,护卫的天竺士兵也全部被晋军的连弩射杀,他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喊叫就一命呜呼了。

    晋军将士迅速奔向城墙,并在迅速肃清城门的天竺士兵之后,将城门缓缓打开,同时,将吊桥轻轻的放下,以让城外主力兵马可以迅速杀入城内。

    “咔咔咔……”随着城门的缓缓打开和吊桥的缓缓落下,晋军主力进入华氏城的障碍完全被清除了。

    宋澄大喝一声,带领麾下主力兵马杀入了华氏城之中,在派遣三路偏师前去控制城门之后,宋澄亲率主力两千余将士,浩浩荡荡的向天竺大营所在的方向杀去,斥候早就得知了天竺大营的具体位置,为此,宋澄军团很快就杀到了天竺军大营,并立即向天竺大营发起了进攻。

    此刻,天竺大营的士兵大部分都在休息,仅有几十名士兵负责警戒,如此少的警戒兵马如何能够挡住宋澄军团主力的突袭,在很短的时间内,宋澄军团就完全杀入了天竺军大营,并对睡梦中的天竺兵马展开了剿杀。

    为了保住性命,很多天竺士兵选择投降,而晋军将士也给他们投降的机会,并让他们全部头抱双手,前往大营指定的位置集合,从而便于集中管理。

    “将军,我军大获全胜,共歼灭天竺兵马千余人,生擒三千多。”部将走到宋澄的面前,高兴的说道。

    宋澄咧嘴一笑,正色道:“留下三百将士,负责看护这些投降的天竺士兵,其余人马随本将占领天竺王宫。”

    “是,将军。”部将们领命,跟随在宋澄的身后,向天竺王宫方向奔去。

    天竺王宫是海护王的宫殿,虽然此刻海护王并不在宫内,但海护王的多名王妃和众多的子嗣却都居住在王宫之中,所以,天竺王宫仍旧保持五百人规模的护卫部队,而且,这些人都是天竺的精锐士兵,战力不可小觑。

    在宋澄军团攻入华氏城之后,王宫内的护卫便从王宫 瞭望塔得知了这一切,并立即皆全部兵马,准备死守王宫,以保护海护王的王妃和子嗣。

    宋澄亲率两千兵马杀到天竺王宫之后,立即就遭到了王宫护卫的阻击,并难以取得进展,这让宋澄颇为恼火,此刻,他麾下仅有三千人马,而华氏城被他攻破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入二十里外的海护王的耳中,而海护王在得知华氏城被攻破的消息之后,一定会立即回援华氏城,所以,宋澄的压力很大,若不尽快消灭天竺王宫的五百守卫,一旦天竺主力大军杀回华氏城,这五百兵马极有可能会来个中心开花,从而威胁宋澄军团的后背,而若是留下一支兵马与王宫侍卫对峙,这会大大的减弱宋澄麾下大军的实力,从而让天竺主力大军更容易夺回华氏城,所以,不论如何,宋澄都必须立即攻破天竺王宫,将王宫内的五百王宫侍卫全部消灭。

    “将军,敌军依托王宫有利地形进行防守,我军难以攻入,不如使用霹雳弹吧!”部将见强攻损失会很大,大声建议道。

    宋澄蹙了蹙眉,点头道:“集中五十枚霹雳弹,将王宫的大门给炸开。”

    “是,将军。”部将领命,立即派遣几十名手持盾牌的晋军士兵,携带霹雳弹奔至天竺王宫的大门下,并将五十枚霹雳弹摆放在城门的下方。

    随后晋军士兵点燃其中一枚霹雳弹的引线,并全都向两侧躲避。

    “轰……”随着一声巨响,天竺王宫的厚重大门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这个口子足有一丈高,晋军将士完全可以凭借这个口子杀入天竺王宫。

    “杀入天竺王宫,冲……”宋澄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众晋军将士大吼着冲向天竺王宫,并向王宫内的天竺护卫发起了进攻,天竺护卫虽然非常的精锐,但兵力不足,为此,根本就不能阻挡宋澄军团的进攻,在宋澄军团的一轮猛攻下,完全败下阵来,并聚在天竺王宫的大殿之中,准备做垂死的挣扎。

    “将军,敌军两百残余聚在大殿之中,不如再次用霹雳弹进攻,将他们全部消灭。”部将再次建议道。

    宋澄轻轻摆了摆手,否定道:“不必了,他们已经没有反抗的能力了,还是劝降吧!”

    随后,晋军将士对困守大殿的两百多天竺将士进行了劝降,并表示只要他们肯投降,便不会伤害他们,而且,还会饶恕王宫的海护王家人。

    在宋澄军团将士的劝降下,负隅顽抗的天竺残余兵马全都放下武器,投降了晋军,并被安排在天竺大营所在的位置,以对这些投降的天竺兵马,进行集中的看管。

    “将军,四座城门已经完全被我军控制,王宫也被我军控制了,接下来,我们只要能够挡住海护王的几轮反扑就可以了。”部将兴奋的说道。

    宋澄的内心自然也是非常的激动,这一次,他与麾下的兵马是立了大功了,赏赐是肯定少不了的,而宋澄更在意的是名誉,此战将大大增强宋澄的名誉,让宋澄的脸上颇有面子。

    “传令下去,四座城门各派遣三百将士负责守卫,天竺大营部署三百将士,天竺王宫部署三百将士,剩余兵马全部署在西门方向,随时准备策应各方。”宋澄大声下令道。

    “是,将军。”部将连忙领命道。

    “将军,我军成功攻破华氏城,必须尽快将这件事告诉王上,也好让王上做好强攻恒河渡口的准备。”部将大声说道。

    宋澄点了点头,正色道:“说的不错,我军成功拿下华氏城,必须立即让王上知道,立即派人返回北岸,将事情告诉王上。”

    “是,将军。”部将大声领命道。(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

    宋澄军团成功占领华氏城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传到了恒河北岸的晋军大营,并让大营内的众晋军将士兴奋不已。

    华安在得知如此消息之后,更是兴奋的从大帐内奔了出来,以与麾下将士一同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

    “王上,华氏城已经被宋将军攻破,如此天竺十余万兵马的后路就断了,末将觉得,天竺兵马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定然会立即反扑华氏城,我军主力要做好随时强攻恒河渡口的准备。”一名晋军将领正色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指着渡口岸边堆放的大量箭矢,正色道:“这些箭矢足够我军向对岸发起强攻了,立即将这些箭矢发给将士们,另外,派遣斥候严密监视对岸的一举一动,只要天竺主力返回进攻华氏城,我军主力便立即向对岸发起强攻。”

    “是,王上。”部将连忙应道。

    华安嘴角微微一笑,看向身旁的几名部将,轻声道:“这一战,宋澄将军立了大功了,本王觉得,日后安西都护府的第一任大都护就由宋澄将军担任了,你们觉得如何?”

    “王上英明,宋将军一直呆在凉州,最熟悉西部的情况,让宋澄将军做安西都护府的大都护,一定能让将士们心服口服。”一名晋军将领同意的说道。

    “末将也同意让宋将军担任安西都护府的第一任大都护。”王三点头表示同意。

    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色道:“大都护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很大的官职,但却要远离京城,是一个很辛苦的差事,所以,不论何人担任大都护都不能持续多年,最多三五年便要替换,以返回京城享福。”说完看向众部将。

    其实,华安话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便是不能让掌握军权的大都护长期控制都护府的大批军队,以防止造成尾大不掉的事实,只要大都护进行定期的更换,便可以很好的控制这一局面,至于大都护辛苦之类的话,只不过是委婉的表达罢了。

    众部将闻言,自然全都极力拥护,毕竟,只要三五年进行一次轮换,他们就都有成为大都护的可能,从而取得光宗耀祖的成绩。

    此时,晋军大营的将士全都没了困意,华氏城被宋澄军团攻破的消息让他们忍不住在大营内狂欢。

    “王上,明日可能有一场大战,还是让将士们好好休息一下,以应对明日的作战。”王三轻声说道。

    显然,对于将士们的极度亢奋,王三颇为忧虑,毕竟,此刻若是不尽快歇息,待明日作战的时候,将士们可能就没有多少精力了,而一旦士兵们没了精力,就不能很好的进行作战了。

    华安认可的点了点头,看向一名部将,正色道:“立刻阻止将士们在大营内胡闹,让所有将士立即返回营帐歇息。”

    “是,王上。”部将领命而去。

    随后,在晋军将领的约束下,众晋军士兵先后返回营帐歇息,而华安也返回中军大帐小憩,以维持必要的精力。

    与此同时,晋军还派遣了大量斥候前往对岸侦查天竺大军的情况,以随时掌握天竺兵马的动作,为下一步的行动作参考。

    华氏城被攻破的消息,同样也传入了恒河渡口北岸的天竺军大营,不过,由于华氏城被晋军攻破并非好消息,所以,这一消息并没有在天竺大营内广泛传播,仅有少量的将来知晓。

    天竺将领立即这这一极其重要的情况向海护王做了汇报。

    “什么,华氏城被晋军攻破。”海护王闻之这一消息,心头极为震惊,并从大帐内奔了出来。

    他抬头向华氏城所在的方向望去,但大雾弥漫,他什么都看不到,这让他颇为丧气。

    “到底是怎么回事,晋军主力都在对岸,华氏城怎么会被晋军攻破呢?”海护王诧异的问道。

    “回国王陛下,攻破华氏城的晋军仅有三千人马,是依靠大雾的掩护,悄悄摸到华氏城的,并趁着守军松懈的夜半时分,突然发起进攻,我军在华氏城的兵马还没来得及抵抗,就被晋军歼灭了。”一名天竺将领无奈的说道。

    海护王闻言,心头大为懊恼,昨夜晋军草船借箭的时候,他就想到晋军可能会派遣小部队偷袭天竺,为此,让大营的半数兵马严密防御大营的里里外外,不让晋军有机可乘,但却没有料到,这一次,晋军将目标锁定在了华氏城,并趁守军不备攻下了华氏城。

    “本王千防万防,万万没有想到晋军这一次居然盯上了二十里外的华氏城。”海护王懊恼的说道。

    显然,在晋军相继偷袭船只营地和粮仓之后,海护王已经提高了警惕,但却没有想到,晋军居然将手伸到了二十里外的华氏城,从而让天竺兵马措手不及,不过,后悔和懊恼都是毫无作用的,眼下,华氏城已经被晋军占领,说什么都是徒劳的。

    “国王陛下,眼下华氏城已经被晋军攻破,我军必须立即回援华氏城,尽快将华氏城重新夺回才是啊!”一名天竺将领正色说道。

    “是啊!国王陛下,华氏城是我天竺的都城,必须尽快夺回,否则,我天竺有亡国之危。”又一名天竺部将说道。

    海护王定了定神,正色道:“你们说的不错,我军必须尽快夺回华氏城,传令全军准备拔营。”

    “国王陛下,若是我军主力拔营东撤,北岸的晋军主力突然向渡口发起进攻这么办?”一名天竺将领连忙问道。

    海护王想了片刻,正色道:“此刻夺回华氏城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我军能够夺回华氏城,就算渡口被晋军攻破也无所谓,传令,留下两万大军驻守渡口,其余兵马立即出发,向华氏城进发。”

    “是,国王陛下。”天竺将领接受命令,并立即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随后,天竺主力大军悄悄离开了渡口南岸的大营,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华氏城方向,准备趁晋军立足未稳,一举夺回华氏城。

    天竺大军大规模的向华氏城调动兵马,如此大的行动,自然很容易的就被晋军斥候探知了,并立即返回北岸向华安作了汇报。

    华安得知如此消息之后,立即命令麾下部将调集大营的全部兵马,准备向渡口南岸发起强攻。

    待晋军出征将士全部登上船只之后,已经是凌晨时分,天空已经开始慢慢变亮,雾气也散了不少,这非常有利于大军向对岸发起强攻。

    “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