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三闻言,与王五、王六一同离开客房,向正堂方向行去。
王五在走出客房之后,立即命令身旁的随从前去准备酒菜,并将刚刚猎杀的野味全部炖了,还有,让下人尽快将府邸外的一百随从也安顿好,以免有所怠慢。
在正堂聊了一会之后,上好的酒菜便端了上来,王五让王三坐在尊位,自己坐在东侧,而王六则坐在西侧。
“三哥,这些都是我们刚刚在山中打到的猎物,三哥快趁热尝尝吧!”王五热情的说道。
王三点了点头,一道道的品尝了起来。
“不错,真是不错啊!这应该是新鲜的野兔肉,这一道是野狗肉、这是山鸡肉。还有这个是鹌鹑肉。”王三开口称赞道。
王五闻言,笑得合不拢嘴了,顿了顿,忙道:“三哥真是厉害,居然只吃一口就能猜出是什么肉,看来是经常吃啊!哈哈!”说完大笑了起来。
王三点头道:“没错。这些野味,哥哥在洛阳城也是常吃的,王上每次外出打猎,哥哥都是陪着的,猎到的野外,自然能够分到一些了。”
“三哥,当年的华安哥,如今已是王上了,而且还成了大晋皇族。真是没有想到啊!”王五噫吁的说道。
“是啊!三哥,在殷家亭的时候,我们也没感觉华安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都是穷苦家的孩子,可如今他却是拥有皇族血脉的王上了,这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些。”王六也感慨的说道。
王三闻言,正色道:“五弟、六弟,王上的身世比较曲折。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不过。他对哥哥还是很好的,也时常想念兄弟们,只是,如今的身份不同了,不能贸然离开洛阳城,所以。哥哥就代王上,向二位兄弟问好了。”
王五和王六闻言,互相对视了一眼,一起抱拳称谢。
酒过半酣之后,王三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试探性的问道:“二位兄弟在徐州驻守,日子过得如何?可曾遇到什么难处。”
“不瞒哥哥,我们的日子过得惬意着呢?这不,六弟没事的时候就会前来彭城,与我一同打猎。”王五高兴的说道。
“没错,哥哥,自从殷浩被贬之后,谢刺史都督军事,我们的日子就变得好了很多,而后,哥哥协助王上又收复了兖州和青州,这样一来,山贼和盗匪就都没了,我们也彻底没事可做了,每日就是打打猎、练练兵,逍遥度日而已。”王六跟着说道。
显然,他们说的都是实话,自从殷浩被贬之后,再也没有人给他们小鞋穿了,而谢安为了拉拢扬州的众将领,对所有的将领都是采取怀柔的政策,以稳定军心,而后华安收复兖州和青州,让盗贼横行的兖、青二州,变得稳定了很多,尤其是大批的兵马都成了华安麾下的大军了,如此,再也没有盗贼可以威胁徐州的安全了,王五和王六的小日子,自然也就变得非常惬意和舒心了。
见王五和王六的日子过得还不错,王三心里却并不怎么高兴,因为,如今的他们,对朝廷是一点怨恨都没有,而这样一来,让他们选择支持华安,或许会有些难度,而一旦他们反对站在华安这边,对华安的迁都大计是极其不利的。
不过,还好华安早就了解了徐州的情况,并准备了好几套针对突发事件的方案。
王三看向二人,轻声道:“这个殷浩毫无能力,被废黜真是大快人心啊!如今的朝廷是谢刺史都督军事,哥哥也是知道的,这个谢刺史非常有能力,而且对军中怀荣,二位兄弟能够在谢刺史麾下,也不失为一种福分啊!”说完看向王五和王六。
显然,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王三在玩欲擒故纵的小把戏,先好好的夸赞谢安,以显示自己立场的公正,而后再循循善诱,让王五和王六进入自己预设的陷阱。
“哥哥说笑了,在谢刺史的麾下,我们的日子是变得舒坦了不少,不过,也就是混日子而已,谢刺史是个好人,不会为难我们,但我们也失去了立功的机会,这个裨将军的位子,只怕很难再上升一步了,不像哥哥,已经是平北大将军了。”王五轻声说道。
“是啊!哥哥,扬州和徐州大的盗贼已经基本上都被剿灭了,我们现在根本就无事可做啊!”王六略有不甘的说道。
很显然,王五和王六,对当下的境况并不是非常的满意,毕竟,人都是想要向上走的,没有人愿意原地踏步。
而王三也从他们的话中听出了些许醋意,毕竟,王三现在跟随在华安的身旁,可谓是春风得意,地位也是与日俱增,而他们二人的日子虽然过得非常的惬意,但他们失去了向上攀爬的途径。如此,他们怎么能不有些遗憾呢?
见王五和王六吐露了心声,王三连忙说道:“二位兄弟不必气馁,如今天下未定,幽州和平州还没有收复,西域也已经脱离大晋久矣。如此,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怎么会没有晋升的机会呢?”
“三哥自然是有立功机会的,不过,我们只需紧守徐州即可,并没有机会前往辽东和西域了。”王五说道。
“是啊!三哥,这个谢刺史人是挺好的,不过,就是没有太大的进取心。我们多年前曾经提出要领兵进攻兖州,平定叛军,但谢刺史以我军曾屡败为由,不同意我们向兖州的叛军发起进攻,不过,如今这支叛军已经归附王上,也算是大晋的军队了,由此可见。谢刺史一心只想着维护扬州和徐州,根本就不会考虑。让我们前去收复失地的,毕竟,王上的兵马在北方,由王上麾下的兵马收复失地就可以了,无需我军出手,我们现在只有在这徐州之地终老了。”王六说着。遗憾的摇了摇头。
显然,他们对谢安非常的了解,并觉得,只要谢安都督扬州的兵马,便不会让他们有立功的机会。毕竟,出兵是有风险的,如今,谢安麾下仅有扬州和徐州的不足二十万兵马,损失一点便少一点,为了维持朝廷的地位,他自然是不愿意派遣兵马远征的,况且,扬州军团在殷浩都督时期,已经遭受了太多的失败,损失的兵马和物资是非常多的,为了防止再次遭受大规模的失败,谢安觉得要休养生息,能不打仗就尽量不打仗,而收复失地的工作,自然有拥兵众多的华安去解决了,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操这份心。
王三闻言,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两位兄弟难道就真的没有看出,谢刺史不让你们出兵的真实意图吗?”
“谢刺史有何意图?”王五连忙问道。
“三哥觉得谢刺史有不良意图。”王六也大声问道。
王三想了片刻,正色道:“你们想过没有,若是你们在战场上立功了,地位就会提高很多,掌握的兵马也会增加不少,而你们曾经是王上的旧部,这一点谢刺史可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自然不能让你们立功上位,谢刺史对你们是不太信任啊!”说完看向二人。
王五和王六闻言,不禁微微点了点头,王三说的并没有错,他们的确曾经是华安的旧部,而如今华安拥兵众多,谢安身为扬州刺史,对华安昔日的旧部进行必要的限制,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看来谢刺史表面待我等很好,暗地里却是防着我们的啊!”王五不悦的说了一句。
“谢刺史不为朝廷收复失地,反而猜忌我等,真是太让人失望了。”王六也抱怨了一句。
显然,通过王三的解释,他们对谢安开始有所不满了,并将心中不满写在了脸上。
王三见时机成熟,连忙说道:“二位兄弟不必生气,如今王上拥兵百万,对朝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谢刺史为了维护朝廷的安定,猜忌王上和王上的旧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二位兄弟也就不要怪罪谢刺史了。”说完看向二人。
“三哥,我们听说王上是楚王后裔,血统应该比当今的皇上还要高贵,而且,若是算辈分的话,还是当今皇上的皇叔,若是王上能够君临天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王五正色说道。
“是啊!五哥,既然我们是王上的旧部,而朝廷又猜忌我们,我们何不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靠王上呢?”王六看向王五,大声说道。
显然,他们二人心里非常清楚,王三是华安身边的大红人,与华安的关系非比寻常,而且还是自己的兄弟,为此,在王三面前说这些话,完全不会引起任何严重的后果,况且,他们才不会相信,王三此次前来彭城是为了叙旧的,他们觉得,王三此来,多半就是为了招揽他们,寻求他们支持的,而他们也对朝廷不是太满意,为此,自然愿意接受王三的好意,并选择投靠华安。
见王五和王六已经表明了心迹,王三显得非常的高兴,不过,此时华安并没有取代当今皇帝的意图,为此,他自然也不能表露出反叛的意图。
“二位兄弟能够念旧情,哥哥非常的高兴,相信王上知道了之后,也一定会非常高兴的,不过,王上心怀忠义,并无取代当今皇上的企图,二位兄弟也莫要再提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了。”王三看向二人,正色说道。
“三哥,你就明言吧!我们应该怎么做。”王五大声问道。
“是啊!三哥,兄弟之间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说的,我们洗耳恭听。”王六也大声说道。
王三见状,点了点头,正色道:“既然二位兄弟这么爽快,哥哥也就说了,你们应该知道,洛阳城已经被王上收复数年了,如今,洛阳城的皇宫正在修缮,而且,已经进入修缮的尾声了,最快还有一个多月,就可以全部修缮完毕了,而在洛阳城的皇宫完全修缮之后,王上打算说服朝廷,让朝廷迁都洛阳城,毕竟,大晋原本的都城就应该是洛阳城,建康城只能算是临时的都城罢了。”
“哦,王上打算让朝廷迁都洛阳城,这是好事啊!迁都之后,我大晋对北方的统治便可以加强了,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王五连忙表示支持。
“是啊!建康城太过偏僻,还是洛阳城适合做大晋的都城。”王六也开口表示支持。
王三笑了笑,正色道:“难得二位兄弟如此支持,不过,王上担心朝廷之中的一些官员,会极力返回迁都洛阳城,其中,尤以在江南拥有众多房产和田产的士族官员居多,若是他们全力反对,迁都能否成功,真的很难说啊!”
“既然如此,三哥,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王五正色问道。
见王五和王六都是真心想要帮忙的,王上高兴的点了点头,正色道:“二位兄弟所要做的事情是非常简单的,那便是联络麾下的心腹,在王上上书朝廷要求迁都之后,一同上书朝廷,以与王上呼应,对朝廷进行施压。”(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
王五和王六闻言,连忙点了点头,爽快的答应了王三的提议,毕竟,他们曾经是华安麾下的旧部,对华安还是有感情的,而且,如今他们也有了一种遭到朝廷猜忌的感觉,为此,自然毫不犹豫的就站在了华安这一边。
见王五和王六爽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王三自然非常的高兴,并拍了拍二人的肩膀,正色道:“太好了,有二位兄弟相助,哥哥相信朝廷最终是一定会迁都洛阳城的。”
“三哥放心,我们麾下的众部将有超过一半都是祖籍在中原的人,只要我们稍微劝说一番,他们一定都会支持迁都洛阳城的,到时候全军将士一起请命,不怕朝廷不答应。”王五大声说道。
“是啊!三哥,只要众将士全都要求迁都,朝廷就不得不迁都了。”王六也大声说道。
很显然,他们相信,只要军队的将领配合华安提出迁都洛阳城的要求,则朝廷将不得不被迫同意,毕竟,军队的影响力对朝廷来说是非常大的,若是军队全都反了,朝廷也就不存在了。
王三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二人正色道:“有二位兄弟相助,朝廷迁都的可能将大大增加,不过,若是能得到水军都督韩将军的相助,把握性就更大了,哥哥听说扁头现在已经是韩将军的副将了,不知你们二人与扁头可有联系,若是能说服扁头,让扁头劝说韩将军支持迁都就最好不过了。”
显然,韩勇麾下的水军足有近十万兵马,是整个扬州军团的核心兵马,若是韩勇支持迁都,朝廷反对迁都的底气将丧失大半,最终将不得不接受华安的提议。选择迁都洛阳城。
王五和王六闻言,互相对视了一眼,皆露出了会心的笑意。
“三哥,我们二人与扁头时常联系,基本上每年都会见面两次,书信也时常往来。由我们说服扁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不过,扁头能否成功的说服韩将军就很难说了,我们听说谢刺史与韩将军的关系非比一般啊!”王五正色说道。
“是的,三哥,谢刺史与韩将军来往极为密切,而且谢刺史的弟侄之辈有多人在韩将军麾下任部将,可以说,整个水军几乎都在谢刺史的掌控之中。韩将军若有异动,谢刺史很快就能得知,而由于谢氏子弟众多且各自统兵,韩将军也不能完全驾驭全部的十万水军,所以,这件事情还是很难办的啊!”王六无奈的说道。
显然,王五和王六觉得,若要说服王扁头支持迁都是非常轻松的。但若要让王扁头说服韩勇支持迁都,却是极其困难的。毕竟,韩勇与谢安的关系很好,而且,谢安的众多弟弟和子侄辈都被安置在韩勇的麾下了,韩勇就算愿意支持迁都,也未必能够说服麾下的众部将。尤其是众多的谢氏子弟。
王三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正色道:“这个你们完全不必担心,关于韩将军与谢刺史的关系,以及谢氏子弟在水军中的地位。王上早就了解的很清楚了,而且,已经想好了应对的策略。”说完看向二人。
王五和王六闻言,微微有些诧异,并互相对视了一眼。
“三哥,王上有何对策,可否告知我们?”王五开口问道。
王三想了片刻,正色道:“王上与我商议过,若韩将军能够支持迁都,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若其不支持迁都,我们可以将王上的亲笔信交给韩将军,信的内容哥哥也不知晓,不过,王上说了,只要韩将军看了信件,相信一定会支持迁都的。”说完看向二人。
王五和王六闻言,认可的点了点头。
“三哥,不如您就在彭城歇着,由小弟前去江南水军大营,说服扁头支持迁都,然后与扁头商议,如何说服韩勇。”王六看向王三,正色说道。
“是啊!三哥,不如就让六弟去吧!我们在彭城好好的聊聊。”王五也跟着附和了一句。
王三闻言,笑了笑,正色道:“不必了,哥哥奉了王命,还是要亲自去一趟的,你们只需写好书信就可以了,哥哥会亲自交到扁头的手中,并亲自劝说一番,相信扁头会给我们三人面子的。”说完自信的笑了笑。
见王三坚持要亲自前往,王五和王六自然也不会阻拦,并立即准备笔墨,给远在江南的王扁头写了一封信,劝说王扁头支持迁都。
信件完全写好了之后,王五和王六将亲笔信交到王三的手中,而王三则将他们的亲笔书信揣在怀中,继续喝酒吃肉。
天色渐渐的暗淡了下来,正堂之中的三人都酒足饭饱了,王三也因为旅途劳顿而倍感疲乏。起身告辞之后,在下人的搀扶下,向上好的客房行去。
而在王三走后,王五和王六并没有歇息,他们看着王三离去的背影,互相对视了一眼。
“五哥,三哥此次前来,仅仅就是为了让我们支持迁都吗?”王六看向王五,疑惑的问道。
王五点了点头,正色道:“三哥不是全都说了吗?就是让我们支持迁都,而且还让我们说服扁头,也一起支持迁都,你喝多了,糊涂了。”说完笑着指了指王六。
王六微微点头,轻声道:“五哥,这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啊!王上为何要逼迫朝廷迁都呢?这个问题,你仔细的想过没有。”
“当然想过了,大晋朝廷的国都原本就应该是在洛阳城,只是为了躲避战乱才迁到建康城的,如今,洛阳城已经被收复,朝廷自然应该返回旧都了,况且,建康城实在太过偏僻,不适合作为大晋朝廷的国都,迁都是必须的。”王五大声说道。
王六闻言,轻轻摇了摇头,正色道:“五哥说的这些,兄弟岂能不知,不过。何时迁都是朝廷的事情,王上为何会如此上心呢?而且,还特意让三哥跑到彭城来说服我们,你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
显然,王六觉得。华安迫切要求朝廷迁都是很不正常的,这超出了一个臣子应有的职责,显得非常突兀。
王五点了点头,正色道:“说的有理,那以你的意思,王上迫切要求朝廷迁都是为了什么呢?”说完看向王六。
王六顿了顿,正色道:“五哥,王上虽是我们从小的玩伴,而如今却是大晋皇族。若王上想要控制朝廷,要怎么做才是最妥当的呢?”
王五闻言,微微一怔,正色道:“王上若要控制朝廷,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将朝廷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而唯有迁都才能让朝廷处在王上的控制之下,这么说来,王上迫切要求朝廷迁都洛阳城。是为了最终控制朝廷。”
王六点头道:“没错,五哥。兄弟也是这么认为的,而且兄弟认为,王上在控制朝廷之后,很有可能会取而代之,不知五哥可有这种预感。”说完看向王五。
王五点了点头,正色道:“没错。王上是楚王后裔,就算取代当今皇帝也不会遭到太大的反对,而我们与王上有旧,也曾是王上的旧部,王上若是能够称帝。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相信我们的爵位必然会有所提升。”
“这么说来,五哥会全力支持王上了,这样兄弟就放心了。”王六高兴的说道。
显然,王六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与王五一起,早些做好心理准备,以免到时候华安突然称帝,他们一时间无法适应,从而造成不好的后果。
王五拍着王六的肩膀,正色道:“六弟,从此之后,我们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
王六笑着点头道:“是啊!五哥,我们全力支持王上,与王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日后,我们的命运就完全与王上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了,让我们一同努力,争取早日让朝廷迁都洛阳城。”
王五想了一下,轻声道:“仅仅支持朝廷迁都还不够,我们还应该亲自私信王上,以表明我们效忠的决心。”
王六闻言,点头道:“五哥说的对,如今王上的实力已经摆在这里了,取代朝廷的意图也已经很明确了,在这种时候,我们必须立即表态支持,如此,才能在将来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随后,王五和王六立即书写亲笔信,在信中渲染了与华安幼时的感情,并明确表示,将全力支持华安的各种政策。
写好信件之后,王五和王六,立即派遣心腹之人,连夜将信件送往洛阳城方向,之后,他们才放心的各自歇息。
第二日一早,王三要告辞前往江南,而王六也要返回下邳,在彭城的郊外,王五同时将二人送走,而后便返回了彭城之中。
王三在离开彭城之后,带领麾下的一百亲兵,以最快的速度向江南的水军大营方向奔去,由于王五派遣几名熟悉沿途情况的心腹跟随王三而去,为此,一路上行进的非常的顺利,并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在数日之后就抵达了江水的北岸。
扬州军团的水军大营设在江水的南岸,也就是说,王三一行人只要渡过江水,就可以抵达水军大营了,不过,王三此次前来,只是为了说服王扁头,为此行踪必须要尽量保密,而若是带领一百亲兵渡江而过,并出现在水军大营的附近,则很容易引起怀疑,毕竟,能够拥有一百护卫的都必然不是一般人,也就是说,王三不能大张旗鼓的将一百亲兵带过江水,并出现在水军大营的附近。
经过一番思索,王三决定将大半的亲兵都留在北岸,仅仅带领十名亲兵渡过江水,而在渡过江水之后,则仅带领两名随从前往水军大营,剩下的八名亲兵则留在水军大营的外围。
王三带领十名亲兵,乘坐一艘中等的渡船,很快就抵达了江水的南岸,并在登岸之后,立即向水军大营方向奔去。
在距离水军大营还有二里地的时候,王三让八名亲兵留在原地,自己则带领两名亲兵,继续向水军大营方向行去。
很快,王三与麾下的两名亲兵便抵达了,扬州军团的水军大营附近,并向水军大营的大门方向行去。
“站住,这里是水军大营,任何闲杂人等不许入内。”王三刚刚走到水军大营的大门口,便被守门的士兵拦住了。
王三被两个小兵呵斥,心里自然非常的不舒服,不过,这里毕竟不是洛阳城,而且,两名守门的士兵也不认识他,所以,被呵斥也是在所难免的。
“两位,我是你们大营副将王将军的故人,麻烦通报一声。”王三不卑不亢的说道。
“王将军的故人,那好,你们等着。”见王三的气势非常的不一般,一名守门的士兵不敢放肆,连忙转身前去通报了。
此时,水军副将王扁头,正在军帐之中,与几名要好的部下商议一些事情,并时不时的下达一些命令。
“王将军,大营外来了一名陌生人,说是将军的故人,要求见将军。”小兵向王扁头汇报道。
“故人?长什么模样。”王扁头连忙问道。
“身材高大,极其雄壮,身边还带了两名随从,也都是彪形大汉。”小兵如实说道。
王扁头闻言,点了点头,看向几名部下,正色道:“几位将军接着商议,本将去去就来。”说着奔出军帐,向大营外行去。
很快,王扁头便行至大营的辕门处,并看到了正等候在辕门外的王三。
“三哥,是你吗?”王扁头蹙了蹙眉,诧异的问道。
显然,多年不见,他与王三已经有些陌生了,并都有些不敢相认了。
“扁头,好多年没见了,想死哥哥了。”王三高兴的说道。
“哎呀,还真是三哥啊!这么多年不见,三哥变化了好多,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去五里外的街道上找个酒楼,好好的喝一顿,来人,牵马。”王扁头大声说道。
几名士兵闻令,立即将战马牵来了,并交到了王扁头的手中。(未完待续。。)
第一千章 扁头的忧虑
见王扁头要求前往五里外的街道,寻个酒楼好好庆祝一番,王三自然非常高兴,并大声道:“既然扁头兄弟做东,哥哥求之不得啊!哈哈哈!”说完大笑了起来。
“三哥还是这么爽快,今日,我们不醉不归,驾……”王扁头说着策马向五里外的一处街道行去。
王三跟随在王扁头的身后,很快就抵达了街道的位置,并在一处最好的酒楼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这里距离京城并不远,大概仅有十余里的样子,王三记得很清楚,这里原本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落,却没有想到,如今已经成了初具规模的商业街道了,这里的繁荣绝对不亚于一般的城镇街道,可以说,这里已经能够算得上是街道了。
“三哥,这一家酒楼是最好的,走,我们去楼上坐。”王扁头跳下战马,大声说道。
王三点了点头,跟在王扁头的身后,走进了酒楼,并向楼上的雅间行去。
“扁头,哥哥记得,这里以前是一个小村庄,为何如今却变成了繁荣的街道了,这是什么缘故?”王三好奇的问道。
王扁头呵呵一笑,伸手道:“哥哥先坐下,让兄弟慢慢跟你说。”说完自己也坐下了。
“伙计,店里所有的好酒好肉尽管上,少不了你的钱。”王扁头大声呵道。
“好咧,军爷,你等着,好酒好菜马上就端上来。”酒店的伙计大声答应道,并立即前去准备酒菜。
酒店的伙计走后,王扁头笑着说道:“三哥有所不知,这里以前的确是小村庄,不过,由于这里距离京城不是很远。往来的客商都会在此处歇歇脚并向这里的百姓讨口水喝,还有一些赶路不及时,没能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城的商贩,也会选择在这处小村落投诉,长此以往,这里慢慢的便发展成了一座街道。客栈酒楼是一样都不少啊!哈哈哈!”说完大笑了起来。
王三闻言,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大声道:“沧海桑田啊!真没有想到江南的变化也这么大。”说完噫吁不已。
“三哥,听说洛阳城那边变化更大,还有,听说洛阳城居然已经取消宵禁了,城门也从不关闭,这些都是真的吗?”王扁头好奇的问道。
王三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洛阳城的变化的确更大。而且,解除宵禁和城门常开都已经执行几个月了,这也算得上是王上的壮举吧!”
王扁头闻言,感到诧异不已,忙问道:“解除宵禁难道就不怕盗贼横行吗?城门夜间不关,难道就不怕贼人闯入吗?”说完看向王三。
显然,王扁头对解除宵禁这种破天荒的事情,也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这种事情实在是太离谱了。古往今来,从来就没有听说有解除宵禁这回事,除非是遇到像上元节这样的大节日。
王三看向王扁头,正色道:“哥哥也曾这么担心过,并极力反对王上这么做,不过。王上还是力排众议决定做这件大事,而最终的事实证明,王上是英明的,洛阳城并没有因为解除宵禁和常开城门而变得混乱,恰恰相反。洛阳城的治安比以前更好了,而且,变得更加的繁荣。”
“什么,洛阳城变得更加安定和繁荣?”王扁头闻言,显得有些不敢相信,并诧异的瞪大了眼睛。
显然,王扁头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毕竟,这种事情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让他无法从容的相信。
“真厉害,看来大哥真的很有魄力啊!”王扁头感慨的说道。
王三点了点头,正色道:“别没大没小的,当年的大哥已经是王上了,日后见了,可不许叫大哥了,要叫王上,要懂得尊卑,明白吗?”
“是,三哥,我明白。”王扁头正色应道。
很快,上好的酒菜便端了上来,并摆满了整整一桌子,而王三与王扁头也大口的吃喝了起来,几名随从则在四周侍立。
酒至半酣,王扁头看向王三,轻声道:“对了,三哥,这次前来江南,是有什么重要的公务吗?”说完等待着王三的回答。
王三借着酒意,笑着说道:“怎么了,哥哥前来江南就一定要有公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