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国细作头领闻言,顿时有些诧异,他不明白谢安为何要夸赞他,毕竟,他是为燕王慕容俊服务的,而且,还在建康城之中刺探情报和散播谣言。

    “既然谢刺史已经识破小人的身份。不知打算如何处置小人呢?”燕国细作轻声问道。

    谢安笑了笑,轻声道:“你只不过是燕王麾下的一个小小的细作。杀了你或者放了你,对本官来说是毫无区别的,不过,本官一向心善,你要你能回答本官的问题,解答本官的疑惑。本官就不会为难你。”说完看向燕国细作头领。

    燕国细作头领已经是粘板上的鱼肉,如今,他与麾下众细作的性命,已经完全捏在谢安的手中了,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和部下的性命,必须要服从谢安。

    “谢刺史有什么疑惑,但说无妨,只要小人能够帮忙的,小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燕国细作头领正色说道。

    显然,他是一个聪明人,而且,对燕王的意图理解的非常透彻,他知道,燕王让他散播谣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晋朝廷与华安闹矛盾,而大燕国与华安已经成了死敌,所以,眼前的大晋朝廷的刺史,完全可以成为大燕国的盟友,从而共同对抗华安。

    谢安闻言,大为高兴,连忙说道:“本官知道,你们燕王与我大晋的北王之间,已经连续对峙了半年多,彼此之间已经成了死敌,所以,你们燕王想要离间我大晋朝廷与北王之间的关系,也是理所自然的,本官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不过,本官非常想要知道,你们对北王的情况知道多少,那些谣言都是你们编造出来的,还是确有其事,还有,哪些是编造的,哪些是确有其事,你都要跟本官说清楚。”说完紧紧的盯着燕国细作头领。

    燕国细作头领闻言,略微思索了片刻,正色道:“既然谢刺史愿意放过小人,小人便也不隐瞒谢刺史,据小人得到了的消息,这些谣言至少有一半都是确有其事的,这并非是我等造谣,而剩下的一些,究竟是不是却有其事,小人也不知晓。”

    显然,燕国细作头领觉得,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告诉谢安,并不违反燕王的计划,而且,可以更好的挑拨华安与大晋朝廷的关系。

    谢安闻言,连忙问道:“那你说说,你所知道的哪些是真实的情况。”

    燕国细作头领闻言,立即将自己所能确定的所有情况就告诉了谢安,并将自己并不十分肯定的情况,也一并当作肯定的情况,告诉了谢安,以让谢安相信,华安的存在,的确会严重威胁大晋朝廷的安危,并大有暗示谢安与华安敌对的意图。

    “你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吗?你可不许欺骗本官,否则,本官可以轻而易举的取你项上人头,明白吗?”谢安大声恐吓道。

    “谢刺史,小人所说句句属实,小人绝对不敢欺骗谢刺史。”燕国细作头领,虚伪的说道。

    谢安闻言,微微点了点头,看向燕国细作头领,轻声道:“好了,本官相信你所说的话,你走吧!本官不为难你。”

    见谢安真的要放自己离开,燕国细作头领愣了片刻,随即起身抱拳道:“谢刺史不杀之恩,小人铭记于心,小人告退。”说完转身离开。

    随着密室大门的缓缓打开,燕国细作头领缓缓的离开了,而后,谢安麾下的心腹谋士走了进来,并抱拳道:“谢刺史,您就这么把他给放了?”

    谢安笑了笑,轻声道:“这人只不过是慕容俊麾下的一条狗而已,杀之无益,还有,立即派一名身手好的人跟着他,严密监视这些人的去向。”

    “是,谢刺史。”心腹谋士应了一声,随即转身前去准备。

    随后,谢安一个人在密室之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通过燕国细作头领的话,他对这些谣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燕国细作头领,毕竟是燕王慕容俊麾下的人,对自己所说的话,未必都是实话,不过,谢安相信,这里面确实是有不少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此时,谢安所掌握的情况已经足够多了,不过,为了给皇太后褚蒜子一个非常满意的答复,谢安觉得,还是要继续进行调查,以查清楚更多关于华安的情况。

    #####

    在蓟城的燕王宫之中,慕容俊与麾下的众大臣,全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洛阳城方向的情况,对于和谈能够取得何种成果,他们无法预料,不过,他们毕竟还拥有几十万兵马,为此,心中还是颇有信心的。

    “王上不必担心,我大燕国的兵马,可以将北王麾下的大军挡在易水南岸足有半年之久,这足以显示我军的实力,而如今,我大燕国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微臣相信北王一定会答应与我大燕国议和的。”一名大臣,大声说道。

    “没错,王上,以我大燕国的实力,北王一定会仔细掂量的,万一和谈不成,大不了拼个你死我活。”一名将领大声说道。

    显然,在等待的日子里,燕国的文武大臣,都显得非常的急躁,脾气也有些见长了。

    慕容俊点了点头,看向麾下臣子,轻声道:“诸位爱卿说的对,我大燕国还有几十万兵马,北王一定会仔细掂量的,若是北王执意要战,我大燕国的勇士也绝对不会畏惧。”说完摆出一副自信的姿态。

    “报,王上,使者回来了。”就在这时,使者已经返回了蓟城之中,并抵达了燕王宫大殿的外面。

    “什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而且,没有事先通报,难道北王拒绝了本王的好意。”慕容俊闻言,吃惊的说道。

    显然,他觉得派遣的使者这么快的就返回了蓟城,非常的不正常,而且,这名使者是亲自返回的,事先也没有进行丝毫的通报,这足以说明事情进展的不顺利,否则,使者早就派遣属下前来报喜了。

    “快让他进来。”慕容俊没好气的的下达了命令。

    很快,燕国使者进入了大殿之中,并抱拳向慕容俊行礼。

    “你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是北王没有答应本王的要求?他不同意议和。”慕容俊连忙问道。

    “启禀王上,北王已经答应议和,但他却提出了诸多要求,这些要求大大超过王上事先的预料,微臣不敢私自做主,只要快马加鞭的赶回来了。”慕容俊派遣的使者如实说道。

    慕容俊与麾下的众大臣闻言,顿时,皆是心里一惊,从这名派往洛阳城的使者的脸色,就可以看出来,华安所提出的要求一定很高,而这么高的要求,显然会让燕国难以接受。

    “北王提出何种要求,快说。”慕容俊大声问道。

    “启禀王上,北王一共提出三大要求,第一,割让幽州的代郡和范阳郡,第二割让辽东南部的几十座城池,第三,我大燕国的兵马,全部要退回治水以北,并永远不许越过治水一步。”派往洛阳城的使者,如实说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协了

    慕容俊与麾下的众臣子闻言,皆是大吃一惊,他们皆没有料到,华安会一口气索要幽州的两个郡,并且,将防线直接推进到了治水的南岸,距离燕国的都城蓟城,只有一水之遥,如此,燕国的都城就成了边境了,一旦河北的谢艾军团驻扎在治水南岸,便如同一把利剑一样,高高的悬挂在大燕国朝廷的头顶上,若是大燕国有什么风吹草动,谢艾军团便可以立即出兵,威胁蓟城的安全,从而让燕国的都城,陷入极度危险之中。

    “王上,代郡和范阳郡,对我大燕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郡,我们绝对不能将这两个郡交给北王,否则,蓟城就危险了。”一名燕国大臣,大声说道。

    “是啊!王上,北王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代郡和范阳郡,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可真够响的,我们万万不可答应。”又一名燕国大臣,大声说道。

    显然,对于华安提出的三大要求,燕国君臣最不能接受的,便是第一条,毕竟,代郡是大燕国都城的西部屏障,而范阳郡则是蓟城的南部屏障,若是代郡和范阳郡被割让给华安,则作为大燕国都城的蓟城,就会立即失去西部和南部的屏障,并沦为一座边境的危险之城,随时面临被谢艾军团进攻的危险。

    慕容俊自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为此,他的心里也是非常的不情愿,并大声说道:“如今,辽东的南部已经被王午麾下的兵马占据。割让辽东南部倒也不是不可以,但代郡和范阳郡是我蓟城的屏障,如何能够割让。北王这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一名大臣闻言,看向派往洛阳城的使者,大声道:“北王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你当时就应该反对,为何还要跑回来汇报,如此。岂不显得我大燕国太软弱了。”

    显然,这名燕国大臣对这名奉命前往洛阳城的同僚,非常的不满。并大声的指责了起来。

    “下官早就当场反对了,并向北王表明我大燕国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但北王态度非常坚决,并坚持这三个条件。并表示绝无退让的可能。下官无可奈何,只得返回蓟城,向王上汇报。”这名奉命前往洛阳城的燕国官员,大声说道。

    慕容俊与麾下的臣子闻言,顿时皆是非常的愤怒,并互相小声的嘀咕,对华安的要求表示不能接受。

    慕容俊自然是最为愤怒的,但此时华安已经表明了态度。而且,谢艾军团的兵马。一直就呆在易水的南岸,并对大燕国的主力大军构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这让他的心里非常的矛盾,他自然是不愿意接受华安提出的条件,但此时面临如此巨大的压力,又让他不得不仔细的斟酌,毕竟,万一前方的主力大军战败,大燕国将要失去的土地,可能不仅仅是代郡和范阳城,整个幽州都极有可能被谢艾军团攻占,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后果显然是更加的严重。

    见慕容俊眉头深蹙,一名大臣立马就猜到了慕容俊的心思,并大声道:“王上,如今,我大燕国的国库已经空虚,再继续与北王麾下的兵马对峙,我大燕国有亡国之危,不如暂且答应北王的要求,以为我大燕国赢得喘息之机。”

    “这怎么行呢?如果割让代郡和范阳郡,我大燕国的都城就暴露在敌军的眼皮子底下了,如此,我大燕国将处处受制于人,蓟城将不得不驻扎重兵,以防备敌军可能的进攻,所以,万万不能答应。”一名大臣,连忙反对道。

    “王上,北王这一招是温水煮青蛙,若是我们割让了代郡和范阳郡,我大燕国的实力和威望将进一步降低,而北王的实力将会获得提高,照这样步步蚕食下去,我大燕国所有的国土,最终都将被北王所吞并。”又一名燕国大臣大声反对道。

    显然,慕容俊麾下的众臣子,还是可以能够洞察出华安的意图的,当然,慕容俊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不过,此时,大燕国的实力已经衰弱,而且,面临谢艾军团的巨大压力,若是坚持不退让,则用不了多久,大燕国的国力就会被耗空,如此,谢艾军团便可以趁此良机,一举攻破易水防线,并长驱直入,攻占整个幽州,而辽东的王午军团,也会立即出兵策应,并占领平州五郡,如此一来,大燕国辛辛苦苦经营多年所攻占的幽、平二州,就会全部丧失,而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大燕国就会彻底的一蹶不振,并再也没有重新崛起的可能了。

    “各位爱卿,本王觉得,凡是还是要以忍辱负重为本,如今,我大燕国已经无力与北王向抗衡了,不如就答应他的要求吧!”慕容俊看向麾下众臣子,非常无奈的说道。

    很显然,为了下定这个决心,慕容俊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此时,众燕国臣子心头的火气,也消了不少,见慕容俊已经下定决心,便不再反对,毕竟,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以大燕国目前的状态,不答应华安的要求是不行了,毕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除了忍气吞声的服从,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见麾下众臣子也不再反对,慕容俊看向那名派往洛阳城的臣子,大声道:“你立即前往洛阳城,告诉北王,本王已经完全答应了他所提出的要求。”

    “是,王上。”臣子抱拳一礼,转身离开大殿,并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洛阳城方向。

    随后,在燕王宫大殿之中,燕王慕容俊与麾下的臣子,开始讨论如何离间华安与大晋朝廷的关系,从而将华安的注意力转移到建康城方向。

    ####

    在洛阳城方向,华安已经接到了建康城方向传来的消息,对建康城突然出现的大量谣言,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立即召集麾下的心腹,准备对这种情况,展开分析。

    在大殿之中,华安看向麾下的几名心腹部将,正色道:“各位将军,最近京城方向,突然出现了大量不利于本王的谣言,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本王觉得,这多半是燕王搞的鬼,在这种时候,除了燕王,没有什么人会如此的痛恨本王。”

    “王上所言极是,这些谣言的确很有可能是燕王干的,不过,王上所佩之剑,的确是皇家之物,难道这些谣言,也有一些是真实的,王上的身份,或许真的是皇族,也说不定啊!”王三轻声说道。

    “是啊!王上,末将觉得,这些谣言之中,有许多事情都像是真的一样,或许是一半谣言一半真实吧!”诸葛雄大声说道。

    显然,王三和诸葛雄都发现了,谣言之中的可信成分,并对华安的身份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华安笑了笑,正色道:“这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天下之人长得像的多了去了,而本王的佩剑,或许就是祖上意外捡到的,至于其他的一些事情,也都是捕风捉影,并没有十足的证据啊!”

    显然,在没有十足的证据之前,华安是不能随意下定论的,毕竟,冒充皇亲的罪名,可是不小的。

    王三和诸葛雄闻言,皆认可的点了点头,毕竟,他们也明白,冒充皇亲是大罪,而且,这些所谓的证据,并不十分充分,并不能非常有利的证明华安的身份。

    “报,王上,最近京城方向又传回了最新的谣言,仍然是针对王上的。”就在这时,一名部将走进大殿,向华安汇报道。

    华安闻言,连忙问道:“什么谣言,快说。”

    部将抱拳道:“启禀王上,京城方向谣传,王上乃楚王后裔,并且还说,王上腰间所佩的祖传玉佩,就是当年楚王的玉佩。”

    “楚王司马玮,玉佩。”华安惊讶的说了一声,并立即将腰间的玉佩解了下来,并放在手中仔细的观看。

    “王上,这玉佩上刻着一个‘玮’字,好像真的是楚王的玉佩啊!”王三站在华安的身旁,立马就看到了玉佩上的文字,并大声的说了出来。

    华安定睛一看,这枚做工精致的上好玉佩,上面还真的刻着一个玮字,戴了这么多天,华安还是第一次如此认真的查看这枚玉佩,当时,慕容燕送给他的时候,说是在玉器店里购买的,华安只是觉得做工很好,就一直戴在了身上,却没有仔细的看过玉佩,如今看完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

    “王上,这枚玉佩好像真的是楚王的玉佩,难道最近一段时间,京城流传的谣言都是真的,如此,王上的出身岂不成了高贵的皇族了。”诸葛雄惊讶的说道。

    华安自然知道,这枚玉佩是慕容燕所赠,所谓的祖传楚王玉佩,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谣言,但当着王三和诸葛雄的面,华安不好直接说出真相,为此,只好沉默的在大殿之中踱着步子,并思索燕王慕容俊,极力散播如此谣言的意图。(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四章 将计就计

    华安思虑了一阵子,突然意识到慕容俊如此做法,完全就是为了挑拨大晋朝廷与自己之间的关系,从而让自己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转向朝廷方向,如此,他们燕国就会获得喘息之机,进而逐步恢复元气。

    此时,华安已经可以肯定,慕容燕送给自己的玉佩,绝对不是从玉器店里买来的,一定是燕王派人送来的,为的便是造谣自己的身世,从而让朝廷感到紧张,毕竟,华安如今的实力,已经严重威胁朝廷的地位了,若是突然加上皇族的身份,对当今大晋朝廷的威胁就更大了,而且,楚王的血统更加的纯正,若是华安选择造反,完全可以利用这个身份,理所应当的取代当今的年幼皇帝,进而建立自己的新朝廷。

    慕容俊为了转移华安的视线,从而让大燕国获得喘息之机,可谓是煞费苦心,而华安却觉得,慕容俊这样做,完全是鼠目寸光的,若是慕容俊的阴谋得逞,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转移华安的主要精力,为大燕国赢得喘息的时间,但他的这种捕风捉影的造谣,完全可以被自己充分利用,从而让自己的身份和威望得到更大的提高,若是自己真的获取皇族的身份,大量的人才都会全面向自己靠拢,进而让自己获取更大的实力,若是有一日真的可以篡位自立,整个天下将全部处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到时候,燕王慕容俊一定会意识到,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愚蠢和目光短浅。

    华安已经下定决心,要利用慕容俊散播的谣言,为自己博取更大的权益,为此,自然不会将腰间的楚王玉佩是慕容燕送给自己的事情告诉麾下的部将。以便让麾下的部将能够相信谣言的真实性。

    “王上,这枚玉佩真的是您祖传的吗?以前怎么没有见你戴过?”王三看向华安,轻声问道。

    显然,王三与华安是从小认识的玩伴,而且跟随华安的时间是最长的,为此。他对自己一直没有见过这枚玉佩表示疑惑。

    华安闻言,微微愣了一下,他自然不希望王三知道事情,尽管王三是他最亲近的部下,而且一直对他忠心耿耿,但既然要利用谣言,就要让所有人都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为此,自然是要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要隐瞒了。

    “这枚玉佩一直是由王太后保管的。最近本王突然想起,就把它戴在了腰间,没想到这么快就被燕王的人发现了,而且,传到了京城方向。”华安开口撒谎道 。

    “王上,若是这枚玉佩真的是您祖传的家宝,那么,王上岂不真的就是皇族了。如此,我等将领也跟着沾光啊!”诸葛雄兴奋的说道。

    华安微微摆了摆手。轻声道:“一枚小小的玉佩,根本就不能说明任何的问题,或许是当年楚王横遭大祸,玉佩丢失之后,恰好被本王的先祖捡到罢了。”

    显然,尽管华安很想利用谣言。但为了表达自己的坦然,华安还是不能直接承认这件事情,若要让天下人相信自己的身份,华安首先要否认自己的身份。

    “王上,或许这玉佩真的是如王上所说。是楚王丢失之后,恰好被王上的先祖捡到,但青釭剑也是王上的佩剑,难道又是被王上的先祖恰好捡到的,王上与武帝面相相似,难道又是巧合,如此多的巧合堆积在一起,难道还不能证明王上的皇族身份吗?末将觉得,王上的皇族身份是确凿无疑的,谣言一定都是真的。”诸葛雄大声分析道。

    “是啊!王上,如此多的巧合,全都发生在王上的身上,这绝非偶然,而且,太上王并非是我殷家亭人,是早年独自一人从北方逃荒来的,也就是说,王上没有家族作为依托,根本就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许,王上真的是皇族,也说不定啊!”王三轻声说道。

    显然,通过楚王玉佩这件事,王三和诸葛雄都觉得,华安的身份,极有可能是大晋的皇族。

    华安自然知道玉佩这件事是假的,但对于其余两件事情,华安却无法确定,也许真的是两种巧合吧!

    “关于本王的身份,本王自己也很好奇,不过,仅凭这些巧合,还是不能证明本王一定是皇族啊!冒认皇族可是大罪,再说,本王根本不在意自己的真实身份是不是皇族,所以,这件事情就先放着吧!本王并不急于知道结果。”华安正色说道。

    “是,王上。”几名心腹部将,抱拳应道。

    “王上,这枚玉佩您刚刚佩戴没多久,但消息却已经传到京城了,这有些不合常理啊!消息不可能传的这么快啊!”王三非常疑惑的说道。

    显然,华安佩戴楚王玉佩是十天之内的事情,但消息不但已经传到了京城方向,而且,又从京城方向传回了洛阳城,如此迅速的传播速度,实在是让王三感到非常的诧异,并觉得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华安闻言,微微愣了一下,他自然非常明白,这是燕国细作传播的谣言,而燕国细作早在自己得到玉佩之前,就已经前往建康城方向散播谣言了,为此,自然可以在这个时候传来谣言,但当着王三和诸葛雄的面,华安又不能将事情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为此,只得思索应对的话语。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若是燕国细作采取飞鸽传书的办法,两日之内,便可将消息传入京城。”华安轻声说道。

    王三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轻声道:“若是如此,倒是可以解释消息为何传的如此之快,不过,最近这些日子,王上一直呆在宫中,能够见到王上玉佩的,都是洛阳城之中的官员和将领,这么说来,在这些人之中,一定是隐藏了燕国的细作,否则,消息不可能传出去。”说完蹙眉看向华安。

    很显然,王三觉得,此时的燕国已经是日薄西山了,随时面临崩溃的局面,而这这种情况下,怎么还会有人私通燕国,毕竟,没有人会抱住一颗即将倒塌的大树。

    华安点头道:“你说的没错,在洛阳城的官员和武将之中,一定是隐藏了燕国的细作,不过,本王最近召见的官员和将领足有上千,若要在这上千人之中寻找燕国的奸细,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若是兴师动众的进行查找的话,一定会造成洛阳城众官员人心惶惶的后果,所以,这件事情暂且搁置,你们也不要去过问。”

    其实,洛阳城的众官员和武将之中,到底有没有燕国的细作,华安是不清楚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玉佩的事情一定与他们无关,毕竟,自己的玉佩是挂在腰间的,虽然可以露出一面,但在接见众人的时候,没有哪个官员敢将华安腰间的玉佩拿起观看,为此,他们即使看到了玉佩,也不可能看的很清楚,更不能确认这玉佩就是楚王玉佩,玉佩的事情与这些人无关,倒是可以肯定的。

    见华安害怕引起洛阳城众官员的人心惶惶,王三和诸葛雄皆认可的点了点头,对华安的决定表示支持。

    随后,华安与几名心腹部将,开始商议河北与辽东的战事,并做好一旦燕王慕容俊答应条件之后,所要采取的行动。

    商议完军国大事之后,华安便返回偏殿,立即召集宫中的聪士,询问他们宫中最近发生的异常情况。

    这些聪士分布在王宫的各个位置,并且伪装成王宫最底层的佣人,平时除了干粗活之外,就是严密监视宫中的动态了,由于他们的身份非常的卑微,而且,身体有残疾,为此,宫中之人根本就不会正眼瞧他们,更不会对他们有所防备,更有一些心理压抑的宫人,会当着这些聪士的面,说出一些秘密,毕竟,他们认为,这些不能说话的下等人,是不会泄露任何事情的。

    为此,聪士在宫中,可以查出很多事情,可以很好的掌控宫中的动态,从而为华安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并保障王宫的安全。

    通过这些聪士的汇报,华安了解到,最近宫中的确出现了些许异常,那些从燕国前来的宫女,出宫的频率明显大了很多,而且,还会在大街上与陌生人搭讪,这足以证明,这些燕国宫女,全都是燕王慕容俊埋藏在北王宫的细作。

    虽然自己的宫中存在这些燕国细作,但华安并不打算打草惊蛇,毕竟,有大量的聪士隐藏在宫中的各个位置,这些燕国细作掀不起什么风浪,况且,若不是这些燕国细作帮忙,华安还得不到这枚楚王玉佩,如此,就不能将计就计的利用这个机会,获取更大的权益了。

    华安命令王宫之中的聪士,继续严密监视燕国细作,一有异常情况,立即 向自己汇报,同时,开始思索如何利用这些燕国细作,实现自己下一步的目标,彻底坐实谣言。(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五章 华安的隐秘计划

    为了搞清楚楚王司马玮的具体信息,华安连忙前往书房,将所有与楚王司马玮有关的资料,全部搜集在一起,并仔细认真的研读了起来。

    通过阅览这些资料,华安了解到,楚王司马玮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五子,晋惠帝司马衷的异母弟,母亲是晋武帝宠爱的审美人,出身还算得上高贵,而且,司马玮颇有才能,先后任职屯骑校尉、都督荆州诸军事、平南将军、镇南将军、卫将军、适侍中等职位,并且在晋武帝司马炎病逝之后,与淮南王司马允镇守要害之处,以维护大晋朝廷的统治。

    不过,这个果断聪锐的司马玮,对待普通人是乐善好施的,为此深得民心,但对待那些蠢蠢欲动的小人,却是极其毒辣,他在镇守洛阳城的时候,制定了许多残忍的酷刑,以此来压制这些不安分的人,为此,朝廷上下的很多人,对司马玮都非常的畏惧,并暗中谋划除掉司马玮。

    宫廷的斗争是极其残酷的,很快,在一系列的斗争中,楚王司马玮兵败被擒,并被下旨处死。

    不过,楚王司马玮并没有反心,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他被朝廷处死,完全是冤枉的,而那些得到司马玮帮助的百姓,全都为他感到冤屈,他们看到司马玮被处死,没有不掉眼泪的,并且,在司马玮死后,洛阳城的老百姓,为司马玮建立了祠堂,并常年香火不断。

    司马玮死后十年,大晋朝廷为司马玮作了平反,并追赠司马玮为骠骑将军,并封他的儿子司马范为襄阳王,授任散骑常侍。司马义为毗陵王。

    此后,大晋朝廷日渐衰弱,并终于落得了衣冠南渡的下场,在南撤的途中,包括襄阳王司马范在内的大晋四十八位亲王,全部被石勒所部主力大军堵截在宁平城附近。并全部遭到了劫杀,但毗陵王司马义却从此失去了下落,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之中。

    看完这些资料,华安觉得楚王司马玮虽然英年早逝,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口碑还是非常好的,而且,司马玮的身份和地位都非常的高,至少比当年的琅琊王司马睿高多了。血缘也比司马睿强很多倍,为此,倒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对象。

    而且,楚王之子,毗邻王司马义从此消失在史书之中,也是一个谜,既然是失踪,就不能证明一定是遇难了。若是华安将自己的出身向司马义身上靠拢,或许就可以获取更大的地位和身份了。

    想到这里。华安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