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襄点了点头,兴奋道:“太好了,如今,只要南面传来消息,我军与燕国大军就可以向王午军团发起进攻了,这一战就算不能全歼王午军团,也足以将其赶回海中。”

    显然,姚襄觉得,只要王午军团的将士住进百姓和商贾的房屋之中,他麾下的心腹兵马,便可以用火攻将王午军团重创,从而让王午军团失去大半的战力,如此一来。一片混乱的王午军团,自然不是他麾下兵马和燕国联军的对手,将王午军团赶回海中,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报,将军,敌军全部在空地扎营。并没有住进百姓和商贾的房中,火攻计划无法执行。”就在这时,派往马右津渡口的心腹人马已经返回,并将那里的情况,向姚襄进行汇报。

    姚襄与麾下的部将闻言,皆是一脸的失望,王午麾下的兵马足有七八万,若是领兵强攻,获胜的机会着实不大。而火攻的计划又不能执行,这让他们一时之间感到无可奈何。

    “五哥,以如今的情况看,我军是不能向王午军团发起进攻了,不过,王午军团前来辽东,是一定会向我军发起进攻的,我军完全可以依托南关城和东西两座关隘。阻挡王午军团的进攻,只要王午军团无法突破我军的防御。就算他们占据了马右津渡口,也是毫无用处的,七万大军每日的粮饷消耗,就够王午头疼的了。”姚苌正色说道。

    显然,在姚苌的眼中,南关城和东西两座关隘是非常易守难攻的。而这三处位置又卡住了马右津渡口通往辽东大陆的通道,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守住南关城和城池东西两处的关隘,王午与麾下的兵马就无法进入辽东大陆,而这样一来。王午与麾下的主力大军,就无法获取辽东的粮秣和各种军需物资,而且,大军驻扎在马右津附近的低洼之地也非常的危险,一旦放松警惕,极有可能遭到袭击,而且,若是燕国调遣大批军队杀来,王午军团在没有地利依托的情况下,极有可能遭到巨大的惨败。

    姚襄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是啊!如今王午军团没有上钩,而我军与燕国大军的兵马又非常的不足,为今之计就只有紧守城池和关隘了,只要燕国的援军抵达,便可以对王午军团发起进攻。”

    “五哥,既然如此,我这就派人前往棋盘关和碧海关,告诉那里的燕国守军,让他们一定要守住关隘。”姚苌看向姚襄,大声说道。

    姚襄想了一下,正色道:“仅仅提醒棋盘关和碧海关的燕国守军还不够,这两座关隘的燕国守军都仅有三千人马,必须还要通知五里外金州城的燕国主力兵马,让他们随时做好增援,以防止两座关隘无法挡住王午军团。”

    “是,五哥,我明白了。”姚苌大声说道,并立即前去准备。

    随后,姚襄又下达命令,让各军将领做好备战,随时准备抵挡王午军团的进攻。

    当然,为了全面解决掉王午军团,姚襄已经与燕军将领商议,并向蓟城方向送去了告急文书,让燕王慕容俊速派援兵前往辽东,以彻底消灭王午军团。

    在马右津渡口的岸上,王午正与麾下部将,在中军大帐之中商议军情。

    根据前方斥候传来的情报,王午将敌军的部署,全部标注在了中军大帐之中的地图上,并与麾下部将展开了讨论。

    王午指着眼前的地图,正色道:“各位将军,你们看,这里是南关城,驻守的是姚襄麾下的五千兵马,在南关城东面不远处是碧海关,这里驻扎了三千燕国大军,还有南关城西面的棋盘关,也驻扎了三千燕国大军,另外,在南关城以北五里的金州城,驻扎了两万余燕国骑兵,南关城与左右两个关隘,皆有一条道路通向金州城,我军若想攻入辽东腹地,必须攻破这两座城池和两座关隘,而且,只要我军拿下这里,便可以获得一处易守难攻的立足之地。”说完看向麾下众部将。

    “将军说的是,南关城一带易守难攻,只要拿下这里,对我军是非常的有利,不过,敌军防守一定非常严密,我军若想攻破这里,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仔细斟酌啊!”部将魏统大声说道。

    “是啊!将军,南关城与左右两侧的棋盘关和碧海关互为犄角,可以互相声援,而且,不远处的金州城,可以很好的提供依托,如此严密的防线,一定不容易攻破啊!”乐弘蹙眉说道。

    显然,魏统和乐弘两位老将,都看出了敌军防线的坚固,并觉得若要攻破敌军防线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王午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两位将军说的是,敌军的防线的确非常的坚固,但这条防线是我军攻入辽东腹地的必经之路,我军必须要全力以赴的攻破此地,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各位将军一定要坚定这个信念。”

    “是,将军,你说如何进攻,我们都听你的。”李贲大声说道。

    王午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麾下众部将,正色道:“魏统将军,你带领一万大军进攻南关城西部的棋盘关,乐弘将军,你带领一万大军进攻南关城东部的碧海关,剩余兵马随本将进攻南关城,本将相信,只要我军准备充足,一定可以攻破敌军的坚固防线。”说完自信的握紧了拳头。

    “是,将军,末将领命。”魏统、乐弘等将领,皆大声领命。

    王午吁了口气,看向魏统和乐弘,轻声道:“二位将军进攻关隘,一定非常的艰难,不知二位将军,可有什么要求。”

    “将军,攻打关隘所能依仗的便是重型攻城器械,如今我军的攻城器械非常的不足,若是凭借云梯猛攻,一定会损失惨重的,是否应该紧急赶造大批的攻城器械呢?”魏统大声要求道。

    “是啊!将军,我军的攻城器械不足,这也让末将非常的担忧啊!”乐弘也大声说道。

    王午点了点头,正色道:“二位将军说的是,本将也有此担忧,但建造大量的攻城器械,需要很多时间,万一燕国的援兵抵达,我军将面临极大的压力,所建造的大量攻城器械,也将完全失去作用,所以,本将只能给你们两日的准备时间,能建造多少,就建造多少吧!”说完看向魏统和乐弘。

    显然,王午非常担忧燕国会派遣大量的援兵抵达辽东,为此,想要尽快攻破敌军的防线,以在燕国的援兵抵达之前,拿下南关城和金州城,只要以此为依托,燕国纵有十万援兵,也无能为力了。

    “是,将军,我们一定全力以赴。”魏统和乐弘大声应道。

    王午闻言,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并让各军将领立即前去准备。

    在众部将离开中军大帐之后,王午一个人呆呆的看向眼前的地图,思考一旦攻不破敌军的防线,该如何应变,是否还有更好的攻破敌军防线的方法。

    ######

    在邺城方向,谢艾与麾下的主力大军,已经歇息了一个晚上,将士们也都从血战的疲乏中恢复过来。

    为了对逃跑的慕容恪军团展开追击,谢艾立即集结麾下所有兵马,并做好了随时发起追击的准备。

    此时,谢艾麾下的大军,可以参加战斗的足有近十万兵马,加上邓羌军团增援的近两万人马,总兵力超过十一万,是一支足以对付慕容恪军团溃兵的强大力量,只要能够追上慕容恪军团,必可重创之。

    “将军,全军兵马已经准备就绪,是否立即向北追击。”一名部将看向谢艾,抱拳问道。

    谢艾点了点头,大声道:“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出发,向襄国城方向进发。”

    “是,将军。”部将大声领命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七章 谢艾的战略眼光

    在谢艾的命令下,麾下十一万大军立即拔营,并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向襄国城方向奔去。

    虽然,此时追击未必一定能够追上慕容恪军团,但襄国城之中,还有谢艾麾下的五万新兵,为了防止燕国大军进攻襄国城,谢艾必须领兵向襄国城方向进发,而且,冀州大片被燕国兵马所占据的城池,必须立即全部收回。

    由于战车部队和步兵的速度太慢,为此,谢艾亲自统领八万骑兵先行,并让杨安统领三万余战车兵和随行步兵,随后进发。

    谢艾麾下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襄国城方向进发,而在襄国城方向,慕容恪麾下的近五万大军,正在全力攻打襄国城,不过,由于襄国城易守难攻,防守城池的将士英勇作战,因此,襄国城始终没有被攻破,而燕国大军却损失了很多兵马。

    当然,更加严重的是,慕容恪麾下的主力大军,在邺城方向彻底的战败了,并损失了全部铁索骑兵,襄国城方向的燕国大军,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停止进攻襄国城,并等候慕容恪麾下的溃兵,准备汇合之后,一同向蓟城方向撤离。

    燕国大军突然停止攻城,这让襄国城的守军感到有些诧异,不过,很快他们就得知了邺城方向发生的战事,并为此兴奋不已,许多将领都嚷着要杀出城池,与燕国大军大战一场,但主将深知燕国大军的强大实力,为此,并不同意主动出城发起进攻,而是让各军将领,全力守好城池。

    没过多久,慕容恪与麾下的四万余溃败就抵达了襄国城郊外。并与驻扎在这里的燕国兵马汇合,汇合之后,慕容恪麾下的兵马便达到了**万之多,其中战车兵两万,骑兵近七万,有了这么一支兵马。慕容恪的心里安定了许多,不过,若是谢艾麾下的主力大军追来,他仍旧是无法对抗的,为此,他立即命令麾下大军,在襄国城郊外歇息,并打算歇息一夜之后,就立即向蓟城方向撤离。

    在中军大帐之中。慕容恪显得非常的苦恼,虽然燕王慕容俊是他的二哥,对他也非常的信任,但此次领兵出战,他让主力铁索骑兵全部损失掉,这么大的损失,对燕国来说,实在是太过惨重了。作为燕王的慕容俊会如何处置他,他真的无法预料。虽然,他并不是一个惧怕惩罚的人,但他害怕慕容俊那失望的眼神,毕竟,慕容俊是他的二哥,一个对他的出征抱有极大希望的亲人。让自己的二哥失望,慕容俊感到非常的难过。

    “四哥,你在担心什么?”见慕容恪眉头紧锁,慕容霸轻声问道。

    慕容恪抬起头,看了慕容霸一眼。轻声道:“没什么,四哥只是想到大燕国的未来,略微有些迷茫罢了。”

    显然,经过这场惨败,燕国精兵损失惨重,慕容恪已经对大燕国一统天下失去了信心,而且,他更加担忧华安的态度,若是华安下令收复幽州和辽东,大燕国将面临灭顶之灾。

    慕容霸闻言,微微点了点头,他自然也很明白,大燕国当前所面临的处境,已经是极其危急了,在丧失八万铁索骑兵之后,大燕国已经完全没有实力与谢艾军团对抗了,为了保住幽州,他们必须尽快将冀州的兵马全部撤离,并聚拢兵马,全力守卫幽州。

    “四哥,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军主力虽然已经耗尽,但此处仍有九万大军,另外巨鹿郡还有三万大军,鲁口城还有五万人马,我军全部加起来,还有十七万大军,在兵力上与谢艾军团不相上下,只要我军聚拢全部兵马,完全可以守住幽州,日后若是中原出现变故,我大燕国雄师,仍旧有机会出兵河北,拿下冀州之地。”慕容霸看向慕容恪,轻声劝解道。

    慕容恪点了点头,正色道:“你说的对,也许是四哥多虑了,不过,不论如何,我军都必须尽快撤回蓟城,还有,大燕国在数年之内,是不可以继续南下了,我军必须要逐步积攒元气,以待天下之变。”

    “嗯,四哥说的是,我大燕国要先积攒元气,而后才能有所作为。”慕容霸连忙应了一句。

    慕容恪军团的九万大军,在襄国城的郊外歇息了一夜,第二日一早,便立即拔营,并向蓟城方向撤离。

    而负责防守襄国城的谢艾麾下兵马,畏惧慕容恪军团的实力,并不敢出城发起进攻,而是紧守城池,防止慕容恪军团,突然返回并攻打城池。

    在慕容恪军团离开半日后,谢艾与麾下的八万骑兵抵达了襄国城郊外,并带领少量兵马,进入了襄国城之中。

    “燕国大军已经离开多久了。”谢艾看向襄国城的守将,大声问道。

    “回将军,燕国九万大军,一大早就已经离开了,末将麾下兵马皆是新兵,不是燕国大军的敌手,所以,末将未能向燕国大军发起追击。”襄国城守将大声说道。

    谢艾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你做的很好,能够明白自己手里有多少实力,不冲动不莽撞,本将果然没有看错人,哈哈!”说完拍了拍守将的肩膀。

    “将军,燕国大军已经撤离半日,我军是否应该立即发起追击。”一名部将看向谢艾,大声问道。

    谢艾摆了摆手,轻声道:“不必了,我军将士长途行军,已经非常疲劳了,让将士们好好歇歇吧!追击燕国大军,不急于一时。”说完微微笑了笑。

    部将闻言,抱拳道:“将军,燕国大军撤离已有半日,若不立即发起追击,只怕就追不上了。”

    显然,这名部将觉得,若不立即发起追击,燕国大军就会越撤越远,并最终逃过追击,安然的返回蓟城。

    谢艾笑了笑,正色道:“有一句话,叫穷寇莫追,如今的燕国溃兵就是穷寇,我军若是穷追不舍,一定会遭到反击的,到时候,势必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本将并不是惧怕损失,而是实在没有必要与燕国大军死磕到底,你们要知道,在大晋的北方,可远远不止燕国一个国家啊!若是我军与燕国大军两败俱伤,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扶余、高句丽等小国,一定是最开心的,到时候局势或许会更加复杂,所以,我军与燕国大军的血战,还是要适可而止啊!不可过分逼迫,况且,我军全歼燕国的所有铁索骑兵,也算是极大的教训了燕国大军,相信燕国大军在数年之内,是没有能力继续向河北进攻了。”

    显然,谢艾是站在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的,他思考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是歼灭多少敌军,而是如何以最小的损失,平衡北方的夷族力量,从而维持河北的稳定。

    “将军说的是,我军与燕国大军厮杀,虽然歼灭了燕国十余万大军,但我军损失的兵马,也有近十万之多,而且,各种军需物资损耗极大,若是全力追击,将士们在疲劳的状态下,的确难以形成巨大的优势,到时候,一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部将大声应道,并赞同了谢艾的看法。

    谢艾笑了笑,正色道:“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好生休息,明日一早,再向敌军溃兵发起追击。”

    “是,将军。”部将大声领命,并立即前去传达命令。

    随后,谢艾麾下的十余万大军,便在襄国城的郊外扎下营盘,并准备歇息一夜之后,继续向正北方向追击。

    #####

    在洛阳城方向,华安每日都会亲自前往城中视察,并亲自接见城中的低级军官和官员,以让洛阳城流传的谣言不攻自破。

    通过几日的努力,洛阳城流传的谣言逐渐停止了,在街头巷尾,再也没有老百姓谈论华安不在洛阳城的谣言了,众官员和将领也都安心了不少,洛阳城的局势,瞬间好转了起来。

    见洛阳城的局势,已经完全好转起来,华安与麾下的部将,都大大的松了口气,不过,这时,所有的将领全都将注意力转向了河北方向,毕竟,河北方向的局势是非常的危急,所有的将领和官员,都对那里的局势非常的关心。

    当然,华安也是非常关注河北的局势,毕竟,谢艾军团的胜败,直接关系到整个天下的格局,谢艾军团若是打了胜仗,华安的势力将获得极大的巩固,而谢艾军团若是被击败,整个河北就将落入燕国之手,华安的势力将遭到极大的损失,甚至,整个大晋的势力就会出现下降。

    在王宫的正殿之中,华安看向身旁的王三,轻声问道:“河北方向,有没有最新的消息。”

    “回王上,据昨日晚上传来的最新消息,慕容恪麾下的十万主力大军,已经抵达邺城附近,而邓羌将军也已经抵达邺城,一场血战只怕早已开始,不过,战况究竟如何,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王上当耐心等候。”王三轻声回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庆

    华安闻言,沉思了片刻,看向王三,轻声道:“本王相信谢将军,我军一定可以打败燕国大军,胜利一定是属于我军的。”

    “王上说的是,末将也相信谢将军的实力,不过,燕国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杀到邺城脚下,这的确非常让人担忧啊!燕国主力大军的实力,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出许多啊!”王三担忧的说道。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谢将军在邺城附近,秘密训练了两万精锐战车部队,这件事,你应该是知道的,从前一段时间的战报看,这支精锐的战车部队,似乎始终没有出战啊!你部觉得奇怪吗?”说完看向王三。

    王三闻言一愣,顿了顿,诧异道:“王上不说,末将倒是没有太在意,王上这么一提醒,末将倒是突然想起了这么一件事,当时,王上为了支持谢艾将军,将洛阳城的两万战车装备都运向邺城了,确实有这么回事,不过,谢将军始终不让这支秘密的部队出战,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隐藏实力,故意示弱,让燕国大军产生轻敌的心里,然后,突然发起猛烈的进攻,重挫燕国精锐大军?”

    显然,王三还是猜出了一些眉目,毕竟,在河北局势如此紧张的紧要关头,谢艾却迟迟不让这支战车部队出战,很明显是有示弱于敌的企图。

    华安轻轻点了点头,正色道:“你猜的没错,谢艾将军的确是是在故意示弱,并引诱燕国大军孤军深入,而后全力聚而歼之,这两万精锐的战车部队。就是为了在邺城突袭燕国主力大军而准备的,相信一定可以打燕国大军一个措手不及。”

    “哦,原来王上早就知道谢将军的计划了,如此,末将就放心了,这一战。有两万精锐战车部队和邓将军的两万精锐骑兵助战,我军至少不会战败。”王三激动的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在大殿之中踱起了步子,虽然,华安觉得谢艾军团一定可以打败慕容恪军团,但在接到胜利的消息之前,他的一颗心,还是不能完全放下,毕竟。战争不是儿戏,战场上会出现许多突发事件,任何预测与计划都不会百分之百的准确。

    “报,王上,邺城大捷,邺城大捷。”就在华安焦急等待的时候,河北方向终于传来了消息,而且。还是邺城大捷的消息。

    华安与麾下部将闻言,皆是大为高兴。并立即围拢了过来。

    “王三,将战报的内容大声说出来。”华安看向王三,大声说道。

    王三点了点头,接过战报,粗略的看了一眼,大声道:“启禀王上。谢将军所部兵马在邺城郊外大破燕国大军,并斩首六万,其中有五万是燕国精锐的铁索骑兵,经此一战,燕国的八万主力铁索骑兵已经全军覆没。燕国遭受重创啊!哈哈!”说完战报的内容,王三高兴的大笑了起来。

    “哈哈!燕国大军遭受重创,真是大快人心啊!”

    “是啊!谢将军果然不负众望,不愧是当年的凉国的第一名将。”

    “燕国遭受如此重创,只怕日后就再也没有能力向河北发起进攻了。”

    众将领闻言,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

    华安当然是所有人之中,最兴奋的那个,他看向众将领,高兴的说道:“各位将军,谢将军击败燕国大军,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非常值得好好的庆祝一番,本王决定今晚在王宫设宴,与各位将军不醉不归,还有,今夜洛阳城取消宵禁,让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好好的庆祝一番,记住,动静搞得大一些,要造出上元节的气势来。”

    “是,王上。”部将大声领命道。

    华安之所以要大张旗鼓的庆祝胜利,一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威望,让老百姓更加信任自己,毕竟,河北的谢艾军团是他麾下的兵马,谢艾大败慕容恪军团,是华安用人得当,华安的威望自然会因此提高,二是为了造大声势,让所有企图对华安不利之人,打消与华安作对的想法,尤其针对的是荆州方向的桓温,让桓温彻底打消突袭洛阳城的想法。

    “王上,谢将军已经率领麾下得胜之师,向溃逃的燕国大军发起了追击,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全歼燕国大军了。”王三高兴的说道。

    华安摆了摆手,正色道:“你太小看慕容恪了,既然慕容恪与麾下的部分兵马,已经逃出谢将军的包围圈,想重新追上是不可能了,不过,此战,我军能够全歼燕国的铁索骑兵,还是很让本王满意的,毕竟,这样一来,燕国在数年之内,是不会在河北方向滋事了。”

    王三闻言,微微点了点头,继续问道:“王上,既然燕国精锐大军,已经被我军歼灭,那么,谢将军麾下的兵马,就可以从容的收复整个冀州了,不过,在燕国大军南下的时候,蒲健麾下的兵马,并没有抵挡燕国大军,他们好像与燕国大军形成了默契,彼此互相对峙,但却没有兵戎相见,以末将之见,整个蒲健是否对王上产生了贰心。”说完看向华安。

    华安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谈何贰心,蒲健从来就没有对本王真心过,他一直都与燕国暗通款曲,这些情况,本王早就知道了,只是以前力量不足,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如今,却是可以好好的收拾他了。”

    “王上打算如何收拾蒲健?”王三好奇的问道。

    华安看向大殿之中的地图,正色道:“本王将下令,让谢艾将军,统领麾下主力大军驻守鲁口城,并让原本驻守鲁口城的蒲健军团向北进发,并驻守高阳城,然后,命令蒲健领兵作为先锋,进攻蓟城,若其胆敢违抗命令,立即让谢艾将军领兵将其歼灭,对待如此墙头草,绝对不能心慈手软。”

    “王上圣明,对待蒲健这样的人,就应该狠一点。”王三开口认可道。

    华安点了点头,看向王三,正色道:“这个命令,待会儿,你亲自下达,还有,告诉谢艾将军,驻守鲁口城之后,他与麾下的主力大军,距离蓟城就近了,平时没事的时候,要多多前往燕国的边境练兵,时不时的小打一场锻炼锻炼部队,以锤炼部队的战斗力,同时,还可以消耗燕国的元气,长期以往,燕国的元气将难以恢复,如此,将再也不能对河北造成威胁。”

    “王上圣明,末将遵令。”王三抱拳领命道。

    “报,王上,青州方向刚刚传回消息,王午将军与所部七万主力大军,已经抵达辽东的马右津渡口,并在渡口扎下了营盘。”就在这时,青州方向,也传来了好消息。

    华安闻言,与王三对视了一眼,皆大笑了起来。

    “恭喜王上,今日真是双喜临门啊!刚刚收到邺城大捷的消息,如今,王午将军与麾下的大军,又登上辽东的土地,如此,我军便可从东西两个方向,对燕国大军进行牵制了。”诸葛雄高兴的说道。

    “王上,我军两路同时进攻,或许,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将燕国灭掉,并全部收回幽州和平州的领土了。”王三兴奋的说道。

    华安闻言,自然是非常的高兴,不过,对于王午的能力,华安还是有些怀疑的,为此,大声说道:“立即传令,告诉王午,万事小心,一切以稳妥为宜,能够牵制燕国兵马即可,不要贸然深入辽东腹地,以免遭受埋伏。”

    “是,王上。”部将领命道。

    “王上,趁此大好时机,何不两路一同进兵,将燕国灭掉呢?”诸葛雄看向华安,疑惑的问道。

    华安想了一下,正色道:“谢艾将军虽然歼灭了燕国的十余万精锐兵马,但谢将军麾下的兵马也损失了近十万,而且,燕国之兵,又何止十余万精锐,若是过分逼迫,必然会导致燕国与我军血拼,到时候,一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而且,一旦我军露出灭燕的打算,扶余、高句丽等小国,都会生出唇亡齿寒之感,到时候,他们的大军,只怕会增援燕国啊!如此,我军岂不要与北部诸国为敌,在我军力量还没有足够强大之前,还不能轻易行灭国之举,逐步发展实力,才是上上之策。

    “王上思虑周全,末将远远不及。”诸葛雄抱拳应了一句,并承认自己看法的短浅。

    随后,华安就夜晚取消全城宵禁和庆祝胜利的事宜,与麾下众部将和洛阳城的众官员展开商议,以确保庆祝行动的顺利举行。

    对于庆祝行动所需要的全部物资和经费,华安全部不吝啬,需要多少支取多少,以确保将庆祝行动举办的更加成功。

    随着邺城大捷的消息,在洛阳城之中传播开来,整个城池都陷入了兴奋之中,而随着解除宵禁,全城同庆的消息传来之后,所有的老百姓都急着购买喜庆之物,以便庆祝谢艾军团所取得的巨大胜利。(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

    洛阳城的所有百姓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太阳刚刚落山,大部分的店铺都挂出了象征喜悦的红灯笼,就连老百姓的家门口,也都挂上了。

    由于已经解除宵禁,为此,正在逛街的老百姓不用急着回家,而那些已经吃过晚饭的老百姓,也三三两两的离开家门,前往街道上看热闹,沿街做生意的小贩,自然不会错过如此赚钱的天赐良机,全都做好了彻夜营业的准备。

    在北王宫之中,华安也摆下了宴席,并邀请麾下主要部将和洛阳城的上等官员前来赴宴。

    全城同庆的日子,是如此的充满喜悦,不过,对于桓温派遣在洛阳城的细作来说,却是非常难过的日子,他们得知燕国大军溃败,显得非常的忧虑,毕竟,若是燕国已经失去向南进攻的能力,荆州军就失去了可靠的联盟,进攻洛阳城就会失去外援,从而难以取得胜利。

    为了让坐镇襄阳城的桓温知道这件事情,细作立即派遣一人离开洛阳城,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襄阳,准备向桓温汇报这一情况。

    戌时之后,洛阳城逐渐开始热闹起来,到亥时的时候,洛阳城的热闹达到了顶峰,城内的百姓,有的在街道上观看各种玲琅满目的商品,有的则抬头欣赏天空的明月,生活可谓是如此的美好。

    而在北王宫之中,宴会也达到了**,华安已经喝了好多酒,众将领和官员也喝了不少。

    为了给宴会助兴,华安让燕国送来的宫女,在大殿之中献舞,看着燕国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