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门-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有理。”暗卫头领转身出去,杜云寻看着他的背影暗笑一声,转身坐到棋盘前,把棋子一个一个摆上去,一个人下起棋来。

    崔家大房的宅子,正房次间里,崔家老祖宗正歪在榻上,两个小丫鬟一个捏肩一个捶腿,一个容长脸的媳妇子恭敬的立在榻前。

    “还是不见好?”崔家老祖宗半垂着眼问。

    “是。您看,是不是要从外头请大夫?”

    崔家老祖宗冷笑扬眉,“他们要是敢请外头的郎中,又何必躲到咱们家里来?”

    杨十一郎去服刑路上被劫,这事传遍了整个大燕,不知内情的人觉得朝廷也太不中用了,不过押解个犯人赴流放地,也能被劫,而且这么久了,都没把人抓回来或救回来。

    朝廷无能啊!

    不过,崔老祖宗看到了杨十一郎之后,就不这么想了!

    如果是她,派人把孙子劫回来,肯定是寻个稳当隐密的地方,把人给藏起来,而不是让他四处躲藏。

    她绝对想不到,劫十一郎夫妻的是杨大夫人,但半途而废,接手的杨大老爷后来又被派去肃州城,朝廷也不是真的那么无用,要是藏身之处一直被查到,杨十一郎他们又怎会不断的挪动?

    杨家的护卫们甚至扔出一个死掉的假楚明心,意图混淆视听。却还是一路被追击,要不是杨十一郎的身体出问题,他们又怎会躲到崔家来,富阳侯说过,不到最后关头,不要去那些世家寻求庇护。

    杨十一郎从西北返回京城后,追着妹妹满大燕疯跑,那时他的身体还很好,可是再回京,他便沉迷酒色之中。身体早被掏空。要不是害怕儿子这样的身体去服刑会受不住,大夫人也不会急昏头,让人把儿子劫下。

    “那咱们就不管?”

    不管?要是杨十一郎真死在崔家,富阳侯那匹夫会放过崔家人吗?管。人家又不让请大夫。要怎么做?

    崔老祖宗沉吟良久。久到那媳妇子以为她睡过去了,正想开口时,就听老祖宗道:“去吧!请大夫过来。”

    “老祖宗?”媳妇子抬头望向老祖宗。

    “我老婆子病了。要看大夫,他们管不着吧?”

    媳妇子这才笑着转身去了。

    暗卫头领他们一直盯着崔家,这个动静自然瞒不过他们,“让我们的人留心点,伺机再在杨十一郎的药里再添些。”

    当初杨延喜追着诚王到处跑,看似追着妹妹跑的杨十一郎却是伺机跟各地卫所的人连系,但凡他们所过之处,总要传出不少案子来,有路人遭抢劫、有全家灭门等各种案子。

    本来无人将此事和这些案子联想到一块儿,是暗卫里有人按杜云寻教的方法在练画舆图时,一时兴起,把一些大案标在舆图上头,因有添加日期,让诚王多看了一眼,这才把事情想到了一块。

    也才发现,杨十一郎所过之处,就有人家失了家传珍宝,再一追查,杨十一郎去过的卫所,在案发的那几日,都有人不在,而人数无巧不巧的与作案的人数相符。

    这也未免太巧了,但是事实摆在眼前,叫人不得不信,诚王去跟皇帝禀报时,表达了他的不解,皇帝只一句话,就让诚王明白了。

    得意忘形。

    以为无人会看破,所以大意。

    因为他杨家做这种事,已是习以为常的小事一桩,所以不以为意,没想到会有人将之连在一块儿,所以得意。

    杜云寻猜想的没错,暗卫们一直盯着杨十一郎,从没放松过,所以他们知道楚明心的假死,是杨家人一手主导,为的就是想抛出个饵,将盯着他们不放的目光引开。

    因为有例在前,皇帝便怀疑,杨家人把杨十一郎劫走,是不是又要故计重施,杨十一郎不是没做这种事,难说这回杨家不是又想派他去连系各地的卫所。

    暗卫们才会只缀在他们身后,而不是一口气把人抓回去了事。

    各地卫所已被皇帝慢慢的整顿一新,但为确保没有漏网之鱼,潜藏其中,皇帝便命暗卫暗中跟随,等他们偷偷回京,再作打算。

    只是让皇帝想不到的是,杨十一郎他们没回京,而是一路南下到纪州,还进了崔家落脚。

    暗卫头领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事情。

    杜云寻当初可是差点就被崔家人给杀了的,当时他就听姚都指挥使说过,顾四海会和崔家联姻,怎么看都怪怪的,崔家再怎么急功近利,也不该是贸然与海匪联姻的主,这中间定有人从中牵线撮合,而且还是双方都极信赖的人。

    如今看来,这在中间牵桥拉线的人,应该就是富阳侯无误。

    这个老家伙还真是无所不在啊!

    那儿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不过,应该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且托数代经营之功。

    老富阳侯那一代就已经非常积极的在经营,想想看,羌部大王的生母曾是他的宠妾,羌部大王是他的血脉,与海贼有所往来,似乎也不怎么稀奇了!

    而与崔家这种世家大族有交情,似乎更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顾四海想上岸,找上富阳侯牵线与崔家联姻,而崔家日渐下坡,急需人挹注资财,这两家一拍即合,富阳侯这媒作的真是再好不过了!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还遇上杜云寻他们,意外惹来淊天大祸。(未完待续。。)

    ps:  感谢zhuokanyunqi童鞋宝贵的粉红票

第六百八十四章 奈何 十

    暗卫头领将纪州的事送回京城,把事情交代给纪州的暗卫头领,便带着杜云寻走了。

    马车里,杜云寻靠在迎枕上,问:“接下来要去那儿?”

    “本来是要去梅州,不过临接到通知,要我们去冀州一趟,你那小舅子好样的,竟然能查出鲁王世子在冀州开了间专做仿画伪品的作坊,京里让我们去查查。”

    小路?“鲁王世子?”

    “嗯,你那小舅子很机灵啊!从京里一间铺子卖的假画,顺藤摸瓜查到冀州去,真了不得。”

    暗卫头领大表赞赏之意,他们的人虽早知京里有人卖假画,可是没深究下去,毕竟卖假画假古玩的店家比比皆是,只要人家不玩大的,小打小闹,不过是讨生活,没必要赶尽杀绝。

    冀州?

    杜云寻低垂着头没说话,从车壁厢里取出茶叶罐来沏茶,他这趟出门带着四个小厮随行,本来应留两个或一个在车中侍候,不过因暗卫头领上了车,他们便被赶到后面去押车了,车里没人侍候,所有的事都要亲自动手。

    暗卫头领看着杜云寻动作娴熟的沏茶,不禁要叹,这人长的好,真的很占便宜啊!做什么事都好看,怪不得他们暗卫营里那些小姑娘们,见了他,一个个芳心暗动。

    “你真不想收我那义妹为妾?”暗卫头领忍不住开口了。

    杜云寻头也没抬的答道:“不想。”

    “为什么不想啊!我那义妹人长得漂亮,又多才多艺。除身世及不上你家那一位,旁的一点也不输人啊!”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而我最想要的那一瓢,已经入我怀,旁人想什么,与我何干?”

    暗卫头领挠了挠下颌,“你不会是惧内吧?怕你纳了小,你那大舅哥小舅哥的不饶你?”

    “这跟惧内有什么关系?我心悦我妻,不想她伤心难过,与我舅兄们有什么关系?”杜云寻不解的反问。并把手里的茶递给对方。

    暗卫头领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杜云寻又问,“不知王大哥可成亲了没?”

    暗卫头领点了点头,“成亲了。”只是家里并不和睦,所以他有假也不归家。

    “王大哥是为皇上做事的人。应当知晓。当差时需要全神贯注。不能有丁点疏忽,否则不只是办砸了差事这么简单,是吧?”

    暗卫头领心有所感。点头应合。

    “家里是你休息的地方,本该是让你放松心神,好好养足精神的地方,却因妻妾争风,嫡庶争宠,婆媳不合,所有的人都等着你回家,要跟你哭诉,要你主持公道,但这公道,是真的公道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如何知道谁的委屈是真?谁是对,谁是错?”

    杜云寻看着对方脸色微变,心底腹诽,自家家事都摆不平了,还想帮他那什么义妹!他那义妹根本对自己没意思,她是用自己来试探王大哥的,偏偏王大哥这个傻子,还以为他义妹真的看上自己了,想要助她圆梦!

    “人多,是非就多。人都有私心,你想儿女满堂,娶了妻又纳了妾,想要妻妾和乐,凭什么?一个家就这么大,她们日日夜夜相对,争着一个男人的宠爱,抢着这个家的当家大权,为自己争,为自己的儿女争,最后呢?”

    暗卫头领不知为何,额角背后皆出了汗。

    “你是知道我家的,我的祖母过世后,曾祖父的妾室为了自己的娘家,让我祖父娶了她的侄女做继室,便是日前被休的大万氏,她为了自己的儿女,为了自己的娘家,插手破坏我爹和姑祖奶奶长女的婚事,害得我祖父和姑祖母为此决裂。”

    暗卫头领点头,这件事他早有听闻。

    “外人不知道的是,我的母亲是被她害死的,我娘直到死,都还以为自己遇上了千年不遇的好婆母。”

    杜云寻拿自家的事出来做例子,其实也是想找个人宣泄一番,“我的继母有子有女,可是为了跟我们兄弟相抗衡,她不惜对已近临盆的妾室动刀,就是想抢人腹中儿女假充自己生的。”

    这件事,杜相并未对外隐瞒,不过外界知道详情的人少之又少,暗卫头领正好是其中之一,他一直觉得杜夫人是个疯子,育有一双儿女的她,稳坐继室的位置,却尽出昏招,最后把自己逼进绝境。

    “我要说的是,我爹和祖父都不曾宠妾灭妻,但我继祖母和继母,却想要除去我爹和我们兄弟,因为我们挡了他们孩子的前途。”

    杜云寻抿了口茶,看着暗卫头领的眼睛,“都是嫡出,尚且要争,更何况嫡庶间?”

    “所以你不想纳妾?”

    “不想。”杜云寻摇头,“王大哥家里,有妻有妾?”

    暗卫头领讪笑,“是啊!一妻二妾,一个妾是我舅家表妹,一个是我妻子的陪嫁丫鬟。”

    照理来说,妻子陪嫁丫鬟抬的妾,应该常在他跟前说起自家姑娘的好,也才好把他留在妻子房里才是,不想,她却常在自己面前说妻子的坏话,表妹没进门前,常常笑吟吟的追着他,表哥长表哥短,可是进门之后,也是老哭哭啼啼的怨怪他没有偏宠她,没有处处护着她,叫她总是被表嫂欺负。

    老母亲则是逮到机会就数落媳妇,而面对他的质问,妻子却总是扬着下巴一派倔强,不认错的样子。

    逼得他有家归不得,只能流连在外,后来就常常在义妹住的宅子住下,面对着善解人意的义妹,可比回去面对那纷乱的家要轻松多了。

    这年头男人比女人自在,家里不好待。置个宅子,派一两个得用的看着院子,广邀友人相聚,或自己清闲的看书写字,甚至练拳练箭等都不像在家里,得处处顾忌,甚至有相好的,便带回宅子住下,日子说有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女人不然。嫁了人。上有公婆要侍奉,有丈夫要侍候,丈夫的兄弟姐妹要相处,下要养育儿女。还要照顾丈夫的妾室庶子女们。稍有不妥。所有人便交相指责,就是身为枕边人的丈夫,也未必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小家小户有小户人家的烦恼。大宅门有大宅门的纷争,但都不脱财、权。

    “王大哥家有如花美眷,又有美妾相伴,为何还常住在令义妹宅中?”真心不怪他那义妹想要摆脱义妹身份,晋身为义兄的妾室。

    暗卫头领被问得一噎,杜云寻点到为止,至于暗卫头领与他那义妹的事,他不想管,只要别扯到他头上来就好。

    宜秋宫里绿意正浓,小宫人们正在大宫女的指挥下,换下冬日用的物什,换上春日鲜嫩色调的床帷、窗帷及椅袱等物。

    几位小公主都去上学了,就是年纪尚小,也宁可去上学,不肯待在家里。

    无它,宜秋宫里新搬进来的住客,实在太讨人厌了!

    会住在宜秋宫的小公主,都是没了亲娘的,她们虽有公主的身份,皇后也不曾亏待她们,但跟自小养在皇后跟前的大公主相比,她们皆有矮人一等的感觉,而且这位大皇姐,不只是曾养在皇后身边,还曾在太后宫里住过,更被皇帝封了孝感公主的封号。

    要不是已在备嫁,怕喜气太重冲煞了病中的太后,她也不会迁到宜秋宫来住。

    因此几位小公主都选择不跟她硬碰硬,她们没那个本钱跟她争。

    不过她们识时务,不代表所有人都识时务。

    四公主本就看大公主不顺眼,不过是宫人所出,凭什么能住到太后的宫里去?太后还把杨女官赏给她?四公主知道她母妃不喜杨女官,她也不想太后把杨女官给她,她想要的是特别待遇。

    三公主是嫡出公主,太后不喜兰妃,自然也不喜二公主,她不跟她们比,但大公主,叫她承认她连个宫人生的公主也比不过,这股气她咽不下去。

    杨妃知道女儿看大公主不顺眼,过年宫宴后,她就把女儿看得很紧,不过近来因为九皇子他们的婚事订下了,等十一皇子的婚事也落定,就轮到十二皇子了!

    等大公主出阁,四公主的婚事也要着手准备了。有怀王和平王的婚事经历在前,杨妃不敢再让娘家人帮忙了,那种经验一次就够了!

    娶媳与嫁女不同,媳妇是娶进门的,不好,慢慢就是,就只怕是娶到像怀王妃那样的,三灾八难的。

    但嫁女可就大大的不同,嫁女是嫁到婆家去做人家的媳妇,就算她是公主,是君,但终究是外嫁,就算婆家给她气受了,她这做亲娘的,顶多也只能把女儿的婆婆妯娌叫进宫来敲打一番而已,多的,就没了!

    皇后和兰妃都有女儿,又比四公主大,她们定然是要先为自己的女儿着想,不可能帮她的女儿挑个好的,所以她只能自己来。

    因此最近杨妃很忙,四公主才有机会溜到宜秋宫来大公主的碴。

    大公主正因宫中传言,她那位准驸马比女人还讲究仪态,而感到很不痛快,说不让她嫁,就不让她嫁,要让她嫁,却给她挑个这样的女婿,她究竟是不是她父皇的女儿?

    四公主这个时候找上门来,正好成了她出气的对象。

    两位公主一言不合打了起来,消息传到皇后宫中,直把皇后给气笑了!“行啊!真行!这就是皇家公主的气度啊!一言不和就用拳头说话!真行。”

    女官上前劝道:“大公主婚期在即,可不好出什么差错!”

    这话提醒了皇后,正是。可不能让大公主的婚礼因此延后,不然二公主、三公主的婚事也要受影响呢!(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五章 看穿

    宫里的事瞒不过人,皇后也无意为大公主及四公主遮掩,何必呢?人家自己都不在乎了!

    大公主巴不得因此,把这门亲事搅黄了呢!

    杨妃看到四公主脖子上的抓痕,气得双眼通红,立时就要冲向大公主,幸亏她身边的宫人们反应极快,一把抱住她,不让她轻举妄动。

    主子犯胡涂,她们脑子可清醒着,这里虽是宜秋宫,可是皇后就坐在一旁,当着皇后的面,对大公主动手?是嫌四公主上门寻衅犯下的错还不够大吗?

    四公主不是个嘴甜的,就算看见她亲娘来了,还是梗着脖子对皇后道:“我犯的错,我认,可是,我之所以会对大皇姐出手,是因为她言词上对太后娘娘不敬,对父皇不恭,怪责母后不慈,不然,我才懒得出手呢!”

    “你还有理了!”杨妃气急,上前扯着跪着的女儿,女儿跪着的地方可是青石地砖,现在虽已是春日,但跪在地上这寒气直往上冒,久了,膝盖可是会出问题的。

    四公主甩开她娘的手,她娘胡涂了,她可没有,皇后还坐在上头,她没叫起,她怎好起来。

    是,她是来挑衅的,但大公主是长姐,一点长姐气度都没有,三两句话就被激得动手打人,哼!谁怕谁啊!

    四公主眼一转,与正瞪着她看的大公主对个正着,她重重的哼了一声,扬高下巴,反瞪回去。

    大公主气得不行。却说不出话来,四公主一上来就用话激她,她气得昏了头,也不知自己到底说了什么,只记得四公主朝她嚷着,什么你好大胆子,竟然敢骂父皇、咒太后和怨怪皇后。

    她不记得自己曾骂皇帝,但怨怪皇后?好像有啊!诅咒太后?好像也有,她不记得了!因为接下来,她便只记得脸颊上一阵火辣辣的疼。上臂被人紧扣。她挣不开,为了自卫,只得伸手挠了四公主一把,也不知自己挠得是那儿。

    再然后。就是皇后和杨妃来了。

    大公主还有点蒙。但皇后已经从宫人口中得知一切。也明白了,这全是四公主计划好的。

    她睃了四公主和杨妃一眼,这应该是四公主一人所为。因为杨妃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四公主聪明,比她三个亲哥哥都聪明。

    皇后真不知该为杨妃高兴呢?还是该同情她!

    大公主婚期在即,当务之急不是修理她,而是救治她那张脸,啧啧啧!看来日后得为四丫头挑个会武的驸马,不然要是传出驸马被公主打死了,那可不好听!

    还是该给她配个才高八斗的?动动嘴皮子就能把她给说得头抬不起来呢?不过,四丫头可能会因此恼羞成怒,动手把驸马给灭了!还是给她挑个武将做夫婿吧?

    不过这样的丫头嫁去别人家,那是去祸害人家啊!还是别让她去祸害旁人家好了,把她嫁回杨家去得了!杨家要是没有适合的人选,也可以把她嫁去杨家的姻亲家里,如怀王妃的娘家就不错啊!不管啦!反正杨家家大业大,总能找出愿意尚主的亲戚来。

    四公主绝对想不到,就在这短短时间里,皇后已经决定了她的婚事,尚且洋洋得意的朝大公主扮鬼脸。

    “御医呢?来了没?”

    “来了,来了!”宫人们急急应声,匆匆引进两名御医,全是擅治外伤的,两位御医都是人精,看到两位公主的伤,面上丝毫未显露异色,镇定的把了脉,开了方子,又各给一瓶药,仔细教导侍候两位公主的宫人们如何上药,就恭敬的告退了。

    杨妃抹泪跟皇后道,“娘娘,这件事绝对不能就这样过去,定要严惩。”

    “妹妹说的是。”皇后点点头,“来人啊!把四公主身边侍候的宫人全都押去慎刑司。”

    杨妃刚刚扬起的嘴角僵住了,怎么是送四公主的人去慎刑司?

    “妹妹,怎么了吗?”

    “怎么是押四公主的人?”

    “不然呢?她们没有好好侍候四公主,自然是该罚的。”皇后柔声的道。

    杨妃跳起来指着大公主,“明明是她的错,为什么是四丫头的人要受罚?”

    “怎么说是大公主的错呢?”皇后柔柔的问,丝毫没有动气,四公主却觉得浑身汗毛直竖,忽然觉得自己被看透了!

    杨妃指着大公主:“娘娘,方才四丫头不是说了吗?是大公主先在言词上对太后娘娘不敬,对皇帝不恭,怪责皇后不慈,所以她才出手伤人的吗?”

    “可是这里是宜秋宫大公主的住处,四公主又不住在这儿,她是怎么知道大公主口出不逊的呢?”

    四公主张了张嘴,想提醒皇后,是自己到大公主这里,大公主才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但要怎么解释,大公主为何要对自己说这些话?承认是自己故意激怒她的?

    大公主是有口出不逊,但不像她指责的那么大逆不道,她要怎么说,才能撇清自己的错失呢?

    皇后笑着望向四公主,“四丫头,你是怎么知道,大公主在自己的宫里说些什么的?然后一路从临华殿跑到宜秋宫来打你大皇姐的?”皇后顿了下,又道:“你故意来宜秋宫激怒你大皇姐,激得她口出不逊,然后你以此为理由打她的吗?”

    四公主瞠圆了眼,她没想到皇后竟然看穿了她做的事,皇后笑了下,转头对杨妃问道:“她明知大公主不日就要出阁,心情正是复杂的时候,偏要寻上门来找人麻烦,她身边的人不知相劝,也不知跟你回报一声,难道不该处罚?”

    杨妃狠极的瞪了女儿一眼,这个死丫头,没事找事嘛!明知大公主就要出嫁了,还上门找她麻烦干么呢?真是!

    皇后又转头对大公主的人道:“你们是侍候大公主的,日后随公主出降,难道遇到上门寻衅的,也不会护着你们公主?还得你们公主跟人动手动脚?那还要你们这些人干么?”

    见宫人们一个个垂着头乖乖听训,皇后温和的扫视众人一眼,才又道:“日后,长点心眼,遇上事情,得挡在你们公主跟前,不能让她被人欺负了!”

    “是。”宫人们齐声应诺,皇后朝身边的女官颌首,女官扬声道,“今日你们护主不力,全都罚俸三个月,服不服。”

    “服。”

    “记住今日的教训,下去吧!”

    皇后处置完毕,起身准备回去,杨妃急匆匆道:“娘娘,就这样放过那贱……”后面的话,被皇后一记厉眼给瞪得咽下去。

    “不放过她?你打算如何?罚她抄佛经?禁她的足?还是不准她出嫁?”

    杨妃可没忘记,太后自打大公主搬到宜秋宫后,身体就渐渐好转,她老人家一心一意盼着大公主快快出嫁,自己的身体好完全康复起来,要是让她老人家知道,大公主的婚事被搅黄了,而搅黄这桩婚事的人是自己……

    “是臣妾胡涂了!大公主婚期在即,心绪不宁也是有的,您放心,臣妾会好生约束四丫头,让她不再生事。”

    “妹妹明白就好。”

    皇后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随即又道,“四丫头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太聪明的孩子,往往会自做主张,妹妹可要辛苦了!不好生教着,日后可有得妹妹烦恼了!女孩子出嫁,最大的依仗就是兄弟们了,她要是不晓事,出嫁之后在婆家老惹事生非,日后可不是咱们受累,而是她的兄弟们要受这罪。”

    杨妃一听不由一悚!皇后说的是啊!她一直纵放女儿,由着她性子胡来,要不然今日,她也不会跑到宜秋宫里来找大公主的麻烦了!

    她总说女儿还小,要娇养,宠着,惯着,可是眼看着自己都要准备给她相看驸马了!她却这么不懂事!像她这个样子,出阁之后,夫妻能和睦过日子吗?还是三天两头吵吵闹闹,然后进宫找她这个做娘的给她撑腰?自己能帮女儿撑几年的腰?接下来是不是要叫儿子、媳妇去管?

    怀王连自家的事都摆不平呢!叫他管?怀王妃身体弱得很,需要进宫庆贺的场合常要请假,长兄和长嫂都没办法管,平王夫妻会管她吗?她两个儿媳和女儿的关系都不怎么亲近呢!

    这么一想,杨妃顿觉一个头比两个大。

    其实事情未必会如皇后所言,只不过杨妃因为之前完全不曾考虑到这一点,现在被这么一提醒,就忍不住尽往坏的去想。

    “走,咱们到我宫里去,好好的参详参详,看要给四丫头配个什么样的女婿才好,四丫头性情直爽,要是给她配个说起话来弯弯绕绕的,本宫怕她没那个耐性,一个没忍住,就把驸马给打了,还要怪人家说话太慢她没耐心听。”

    有理,杨妃就这么被带出了宜秋宫,大公主虽没被罚,不过,光她脸上的伤就够她受的了!

    皇后只将四公主身边侍候的全送进了慎刑司,四公主本身未被受罚,大公主本人也没受罚,但她身边侍候的全罚了俸,四公主虽然觉得有些不服,但却不敢说什么,大公主是被算计的,眼见皇后没有罚四公主,心里不服,一样也不敢说什么,狠瞪了四公主一眼,转身回内室,叫宫人帮她上药。

    四公主身边的人全被押走了,没人侍候的她,还是杨妃的人把她送回去,帮她上药。

    回到临华殿,她才像醒过来一样,叫人赶紧给她哥哥们送消息,让他们帮她去慎刑司,把她的人给弄回来。(未完待续。。)

    ps:  先上草稿。。。。。

第六百八十六章 妄想

    又到往西山避暑的时候了,这一次,大公主被留在宫里,美其名是绣嫁衣,其实是在养伤,四公主也被留下来,杨妃经此事后,又得皇后提醒,不敢再纵放小女儿,把她留在临华殿中,叫她好好修身养性。

    宜秋宫里的小公主们这回倒是很难得的,由皇后下令,全数移往西山离宫避暑去,小公主们和侍候她们的宫人们欢声雷动,纷纷感谢皇后的圣明。

    大公主被四公主甩了几个耳光后,脾气更见暴躁,平常帝后都在宫中,大公主不敢做得太过份,但帝后都将往离宫去,谁能保证大公主不会拿她们出气?要是被整死了,死了也就死了!就算想求救都没地去求。

    几位奶嬷嬷商议后,决定不用留人留守了,小公主们的家当就那么一丁点儿,有大公主的嫁妆珠玉在前,那个偷儿会看上小公主们的家当呢?不带出门的贵重物品,全都装进箱笼里,锁到库房去。

    宜秋宫一下子就走的只剩大公主的人了。

    侍候大公主的人,时不时哀声叹气,命苦啊!怎么就让她们来侍奉这么一个主子呢?

    原本抢着出头的几个宫女,也偃旗息鼓,沉寂了下来,宜秋宫除了大公主时不时吆喝一嗓子,倒是安静得很。

    京城的宫廷沉静了下来。

    十一皇子置下的小院里,却一点也不沉静,崔二十三娘急得团团转,“他去离宫了?”

    “是。”宫人低垂着头柔顺的回答。

    “殿下离开时。都没有说什么吗?”

    宫人们摇头,不解的反问,“姑娘想要我们殿下说什么?”

    她们主子是皇子,他的行踪需要向个外人交代吗?这位崔姑娘不会以为住在殿下的宅子里,就理所当然是殿下的女人了吧?

    “那……我哥他……”崔二十三娘扬手一指安置崔晔屋子的方向,想要问一句,殿下要怎么帮崔晔出气,被这么一反问,反而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姑娘且安心住下,等殿下从离宫回京。自有安排。”

    什么样的安排呢?宫人心里都很清楚。这位崔姑娘日后就算进了王府,就算有品级,也不会太高,谁让她还没进府。就先得罪皇上了呢!勾得她们殿下连皇上派的差事都不放在心上的女子。皇上会对她有好感才怪呢!

    动身前往西山前。范安阳特地带着念念姐弟,去高家见老祖宗,高尚书夫人忙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