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天子-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意识的回头看去,却见一名青年抱胸而立,饶有兴致的看着他。

    “好你个徐元直,吓了我一跳。”庞统狠狠地松了口气,不是那几个就好,现在他整日不去刘协那里报道,而是满街溜达,最主要的还是不想看到那几张脸。

    特娘的别人也就忍了,那许褚本来长得也不咋地,这几天每次见到他都喊他丑先生,这让庞统相当的暴躁。

    “士元可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徐庶揶揄的看着庞统,依他对庞统的了解,那可是天不怕地不怕,连水镜先生都敢怼的人物。

    庞统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你不是去洛阳么?怎的还在荆州。”

    徐庶可比庞统年纪大,早已完成了学业,年初的时候,便说要去洛阳,参加朝廷今年的取士。

    “已经去过了。”徐庶笑道:“不过朝廷如今所取,乃是地方县吏,这一身所学,若只是为一县吏,多少心有不甘,听闻陛下出征,征讨荆州,特来看看,或许能够助陛下一臂之力,只可惜……”

    这才刚回到荆州,荆州局势已经定了,让徐庶心中多少有些郁闷,如今朝廷取士,以实干为主,而且多是县学出来的学生,治理地方,统筹税务什么的都经过针对性学习,处理起来不难,而且以朝廷如今贯彻能者上庸者下的政策来看,就算是一方县吏,只要有本事,都是有可能爬上去的,但徐庶作为鹿门书院,能跟庞统、诸葛亮这等世家英杰叫阵的人物,从一个县吏开始一步步往上爬,对他来说是种折磨,所以他最终没有参加选士,而是跟着朝廷的脚步,一路回到荆州,想要找机会展现一下才学,直接入了刘协的眼。

    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只要给自己一个展现的机会,定能一鸣惊人。

    虽然没有明说,但庞统哪不知道这位同窗好友的心思,摇头失笑道:“陛下如今就在府衙,你直接去就行,凭你的本事,陛下定会重用。”

    说到这里,庞统不自觉的摸索了一下脸庞,连自己这样儿的,刘协都肯几番相邀,徐庶本事不比自己差,而且跟自己不同的是,人家一开始就是打着报效朝廷的主意,更容易得到这位天子的重视。

    “看来士元已经见过陛下了,而且似乎不错?”徐庶看着庞统的脸色,突然笑道。

    就如同庞统了解他一般,他也同样了解庞统,只看那斗败公鸡一般的样子,加上首次对天子用上敬称,徐庶就知道这位好友恐怕已经见过刘协了,而且感官似乎不错。

    “此前周瑜以人情相邀,我还担心士元看不清楚局势,自取祸根,如今看来,却是庶多心了。”徐庶笑道。

    “不,我确实应了周瑜之邀,前来帮忙,可惜没帮上,这位陛下之能,可不比你我弱。”说道这事,庞统有些郁闷。

    “哦?”徐庶闻言诧异的看向庞统,点点头道:“看来陛下不但有奇才,更有容人之量呐!就请士元为我引荐一二了。”

    “要去你去,我可不想去找不自在。”庞统一想到刘协身边那尊门神,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故友相求,哪有这般拒绝的道理,快走!”徐庶不由分说,拉着庞统就走。

    “喂,有话说话,你先放开我,成何体统!?”庞统一脸郁闷的被徐庶拉着,徐庶以前可是游侠,提剑杀过人,论武力值,鹿门书院的几个学生加起来都不是对手,庞统一个人哪里拗得过他,此刻见路上行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庞统更是羞的无地自容,连忙道:“放开,我跟你去。”

    徐庶也不会真的不顾面子,只是玩笑而已,此刻闻言,也就顺手放开他,两人一路来到府衙,在徐庶惊讶的目光中,门前的侍卫并未阻拦两人,反而是恭敬地朝着庞统行了一礼,看来庞统受到的重视可不低呢。

    一路来到内堂外,两人才停下来,被一名铁塔般的汉子拦住了去路,那汉子也不看徐庶,而是看向庞统,咧嘴一笑:“丑先生来啦。”

    庞统:“……”

    徐庶:“哈哈哈~”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

    许褚并未为难庞统,只是单纯因为当初庞统的桀骜不爽这家伙,朝廷文武之中,一直以来许褚都是衬托别人颜值的存在,这一次终于来了个能够衬托自己的,许褚对于庞统还是颇为亲近的。

    “徐元直?”刘协有些惊讶的看了徐庶一眼,再看看庞统,看来庞统并非如同表面上那么犟,否则也不会将徐庶给引荐过来。

    “正是。”徐庶不卑不亢的向刘协微微欠身。

    早在几年前,刘协在洛阳建立洛阳书院之时,就曾大赦天下,徐庶昔日虽然曾杀人,但却也在刘协的赦免范围之内,也因此,如今徐庶可不需要什么化名。

    “庞士元性子孤僻,想要让他亲自来引荐,可不容易。”刘协看了庞统一眼,微笑着看向徐庶道:“如今朕身边正缺几名书佐,不知两位先生可愿屈就?”

    刘协的书佐虽然品级不高,但地位可不低,就如同卫忠一般,刘协重掌朝政之后,未免日后有宦官乱政之举,就算是卫忠这样顶尖了的宦官,若以官阶来衡量的话,也不过与一郡太守相若,可莫要以为这个官高,如果是太平时期,这个官阶,都属于下三品了。

    而书佐,却连卫忠都不如,但不同于宦官,门下书佐是可以参议国家大事的,不过仅限于跟刘协讨论,朝堂之上,他们连入朝的资格都没有,不过就算是这样,如果表现出色,加上又是刘协身边的人,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多谢陛下厚恩,臣必竭诚以报陛下。”徐庶深吸了一口气,刘协没有直接给他高官厚禄,他并不意外,毕竟如今的刘协可不同于历史上的刘备,文物齐备,不说武将,在顶尖谋士方面,郭嘉、贾诩、沮授乃至于田丰这些人,可一点儿都不必卧龙凤雏差,尤其这些人如今还是初出茅庐的状态,经验手段更比他们出色。

    庞统站在一边有些尴尬,刘协说的是让他二人,也就是说,自己明明只是带个路顺便传个话,然后莫名其妙的就在没有经过自己允许的情况下,效忠了,而且无论刘协还是徐庶,那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嗯,在刘协看来,庞统既然愿意为自己把徐庶给引荐过来,说明庞统已经有了向朝廷效忠的意向,只是不好开口说出来而已,既然他不好开口,那自己当然也要为臣子的脸面考虑考虑,给他个台阶下。

    而徐庶这边就简单了,只看庞统一路走来,轻车熟路,甚至跟天子的亲卫都如此熟懒,事实上,庞统竟然还没有任何任命,才是徐庶惊讶的地方。

    如果是刚来的时候,庞统此刻会毫不犹豫的拒绝,顶尖智者,通常自主性非常强,很难被别人以这种道德绑架的方式绑架,更何况,庞统性子有些偏激,认准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只是时移世易,到了今日,庞统面对刘协的第二次招揽,微微犹豫之后,默默地一躬身:“臣亦愿竭尽所能,为朝廷效力。”

    一个是为刘协,一个是为朝廷,听起来似乎差不多,但实际上还有些区别的,不过对刘协来说,却是一样,他与大汉气运相连,已无分彼此。

    接连收服两位大才,刘协自然十分高兴,不过眼下朝廷大势已经明朗,这些人才的投奔,算是锦上添花,高兴但还不至于激动,他已经过了人才饥渴的年代。

    既然有了庞统、徐庶,对于那位后世几乎被神话的诸葛亮,刘协自然也是有几分期许的,只可惜,无论是庞统还是徐庶,都不建议刘协此刻请诸葛亮出山。

    不是诚意不诚意的问题,作为好友,庞统和徐庶对于这位同窗可为相当了解,虽然平日里相处起来温润如玉,让人如沐春风,但骨子里,却透着傲气,那是一个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人物。

    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如今的天下,已经无需孔明出山了。

    想想,也不难理解,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被传为千古佳话,但如今的刘协,自然不会尽信演义或是历史。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曹操虽然占据大势,但天下可不是现在这种局面,江东、蜀中两处,都是可以据险自守的地方,而当时的刘备,虽然兵微将寡,但多年奔波下来,名声却是足够了,仁义之名再加上皇叔的身份,本身就是一面旗帜,当时的刘备,其实已经具备了一飞冲天的潜力,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时机,一块儿地盘。

    与其说演义或历史上,是刘备用诚意打动了诸葛亮,倒不如说,是诸葛亮原本就已经准备出山辅佐刘备,三顾茅庐,也不过是自抬身价,为自己进入刘备集团后,掌握足够的话语权的手段而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听起来是赞扬诸葛亮,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讲,却也说明了诸葛亮本身有着极强的掌控欲,事必躬亲,对别人都不放心,也间接导致了诸葛亮死后,无人再能撑起蜀中大业。

    冷静下来的刘协才开始思索这些,诸葛亮固然是一个顶尖人才,但不同于郭嘉的散漫,贾诩的低调,诸葛亮如果入朝,肯定会希望朝政朝着自己理想中的方向发展,这无关乎忠诚,只是信念的问题,而如果有一天,刘协和诸葛亮的理念发生冲突的时候,会怎样?这是个大问题。

    是个全才,却也是个独才,还是那种能够生生把自己给累死的独才。

    刘协叹了口气,如今朝中有足够的顶尖人才可以与诸葛亮制衡,但这种人,无论用在哪方面,都屈才了……是个独当一面的人物,但如何用,刘协觉得自己得好好考虑考虑,而且如今诸葛亮没有出仕之心,待一统天下之后,再将其招入朝中也不迟,他就不信,一身经天纬地之才,会甘心孤老山林。

    帖子还是要下的,至少向诸葛亮表明一个态度。

    处理完这件事情之后,刘协开始关注起江东的情报,就如同刘协所预期的那样,在得知江东主力全力去攻占荆襄之后,曹操并没有犹豫,而是迅速调兵遣将,在孙权退兵之前,挥军攻入丹阳。

    而且为了避免被江东水军截断了后路,曹操命人沿江每隔十里搭建烽火台,一旦江东兵马靠近,各处港口立刻进入备战状态,至少丹徒和东陵亭之间的通路不能断绝,趁着孙权回师柴桑之际,曹操悍然攻入吴郡,掌握了孙氏家眷。

    在水上不是江东军的对手,但若论陆战,身经百战的曹军,可以吊打江东。

    并未占据吴郡,而是迅速撤回了丹阳,曹操显然跟刘协打着同样的主意,只有一举将江东主力重创,他才能安心吞并江东。

    为了避免江东水军的优势发挥出来,曹操在占据丹阳之后,迅速在泾县一带囤积重兵,阻截江东兵马,以夏侯渊为主将,项央、李进、曹仁、曹洪、李典、乐进为将,率军四万于此与孙权决战,曹操坐镇丹徒,于禁、毛负责港口安全。

    江东在探得曹军分布之后,周瑜迅速做出了调整,孙权率领大军,以孙翊、周泰、黄盖、蒋钦等一众将领辅佐,自带吕蒙、潘璋、徐盛率领一路水军沿江而下,阻断曹军粮道,这一仗。

    周瑜顺流而下,半日便抵达丹徒,只是沿岸早已利用烽火台传来了讯息,曹军已经有了准备。

    周瑜与曹操在丹徒一带各逞奇谋,双方兵力虽然不多,但却相当精彩,曹操虽然不习水战,但在之前为了避免粮道被断,提前在丹徒囤积了大量粮草,哪怕周瑜阻断江道,一时间也奈何不得曹操。

    毛、于禁则是将两边港口守得如同铁通一般,周瑜几次施展诱敌之计,但两人却只是死守大营不出,江东水军来犯,则以弓箭射之,若是敌军逃走,则绝不追击,饶是周瑜精通水战,谋略国人,面对曹操这种龟壳战术也是无从下手。

    相比于这边,主战场之上反倒简单了许多,孙权刚到,夏侯渊趁其不稳,率军劫营,孙权大意之下,被劫营成功,原本已成溃败之势,但孙翊却在这个时候杀出,不到十合,生生将曹操麾下大将李进震死,然后杀入军中,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生生的将江东军的溃军士气拉起来,带领江东军反败为胜,夏侯渊惧怕孙翊之威,只得带着残兵退回大营,谨守营寨。

    孙权得以立稳了脚跟,与曹军开始对峙,只是有孙翊这个大杀器,曹军战力明明优于对手,却在孙翊的几次带领下,被打的溃不成军,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谨守大营。

    双方暂时形成了胶着,对刘协来说,这可是天赐良机。

    “火速将命令传到陈留,命张辽为主将,庞德、张、高览为副将,趁着曹军主力被困于江东,收服兖州、豫州,马超、高顺,你二人即刻赶回南阳,那里已经聚集了三万兵马,朕只有一个要求,汝南、寿春,朕不希望江北之地,再有江东孙氏的势力存在。”襄阳城中,刘协面色变得严肃无比,看着马超、高顺二人道。

    “喏!”马超、高顺二人出列,躬身应诺。

    “陛下……”马超疑惑的看向刘协:“我二人,谁为主将?”

    “徐庶!”

    “臣在。”徐庶在二人愕然的目光中,迈步上前。

    “寿春之战,由你主持。”

    “啊?”高顺面无表情,马超却是一脸愕然。

    “臣领旨!”徐庶自信一笑,躬身一礼,自刘协手中接过兵符。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势所趋

    “士元一点都不着急呢?”半个月的时间,悄然流逝,看着身边一脸老神在在的庞统,刘协不禁笑道。

    “臣为何要着急?”庞统看向刘协,反问道。

    “元直已于昨日抵达汝南,占据了江亭,士元觉得,那驻守汝南的程普是否是元直的对手?”刘协站在江边,看着滔滔不绝的江水笑问道。

    “程普虽是江东宿将,也颇有武略,但怕是难敌士元。”摇了摇头,庞统说道,对于徐庶他还是有信心的。

    “士元不好奇朕为何用元直而不用你?”刘协奇怪的看向庞统,这可是个捞功勋的好机会啊,而且如果顺利的话,这一仗恐怕就是最后一仗了。

    庞统闻言,突然一笑:“陛下如今还留在荆州,而且四处勘察水势,想必这一仗不止是两路,而且元直更擅统帅,而统军并非微臣所长,那马超一看便是桀骜之辈,臣可没信心驾驭得了他。”

    徐庶没有打小报告,但军中发生的事情,自然逃不过刘协的耳目,为了折服马超,徐庶可没有少花功夫,为了保证徐庶的威严,刘协可是将许褚给调过去,接受徐庶调遣,也是在武力上压制马超,而徐庶也没有让刘协失望,用了三天的时间,先挫马超锐气,再以军法惩处,最后在施以恩义,让马超立下头功,拿下江亭,如今马超已经彻底服气了。

    至于高顺,刘协倒是从未担心过,那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在这个时代,很少见的,不用刘协去太操心。

    看了庞统一眼,刘协笑道:“有时候啊,你们这些聪明人反而更让朕操心。”

    什么手段,只要用出来,对方便能一眼看破,想要套路他,可比套路敌军都难。

    “只是臣不明白,陛下准备如何对付江东水军?”庞统看向刘协,疑惑的道,朝廷将士虽然精锐,但不习水战,否则当初刘协也不用走陆路,直接率军自江夏到江陵,可比走陆路快多了,而且还能节省将士体力。

    “水军,朝廷也有。”刘协笑道。

    “陛下,兖州战报!”卫忠小跑着来到刘协身前,将刚刚送来的一份飞鸽传书交给刘协。

    刘协接过飞鸽传书,脸上笑开了。

    张辽在这一次将战场铺的很大,青州、东郡、陈留同时发兵,曹操虽然留了后手,但这一次,朝廷大军是一路横推过去的,不同于以往几次战役,这一次,刘协在中原战场之上投入的兵力可不少,足足有十七万之众,张辽和田丰,显然将朝廷在兵力上的优势扑倒最大,兖州一带又是以平原为主,加上先进的攻城器械,半个月的时间,兖豫二州除了汝南之外,几乎全境陷落,不过却被荀、陈等人挡在了萧关之外,不过随着庞德一路自青州越过泰山,攻入琅邪,甘宁的横海水军自东海登陆,源源不绝的将朝廷兵马送入徐州腹地,曹操留下来的第一道防线彻底被攻破,如今荀、陈等人已经带着兵马放弃萧关,退守下邳,彭城、东海、琅邪三郡也被攻破,只剩下下邳、广陵二郡苦苦支撑。

    这一仗,也该结束了!

    刘协将战报交给了庞统,看着那滚滚江水,突然生出一股难言的遗憾,这个世界,随着自己的到来,失了许多精彩,赤壁之战没了,官渡之战也没有历史上那般传奇,不过那又如何,如果这份精彩,要拿整个大汉的血泪来换,刘协宁可不要。

    庞统看着战报,终于知道刘协所说的水军在哪里了,横海水军,一直以来都很少露面,甘宁这些年主要的作战目标,是海外,掠夺资源、女人,凭借着先进的造船术,渤海一带的三韩之地几乎成了他的后花园,前些年太史慈龟缩于胶东一带,能够在袁绍断绝所有与外界的物资之下,将胶东给开发出来,养活三十万百姓,甘宁可说是功不可没。

    如今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横海水师单说战船,就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已经具备了一定在海中远航的能力。

    汉兴十年,对于大汉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汉兴九年秋,自刘协下荆州之后,数月的时间,尽占荆州全境。

    原本以为,此次天子亲征,拿下荆州已经是一场大胜,但紧跟着,在汉兴十年三月,屯于陈留的张辽率先发难,一举吞并兖州全境以及大半个豫州,四月,新任统帅徐庶,率领马超、高顺攻入汝南,与江东留守在此的程普接连三战,三战三胜,徐庶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举成为天下知名的统帅。

    江东,曹操和孙权几乎是同时派出使者,放弃了争斗。

    “不能再打下去了!”当曹操得知朝廷大军竟然自海上攻入徐州,原本在彭城一带的防线彻底作废,曹操就知道,局势,比自己想象中的更糟糕。

    “主公,打到现在,无论是我军还是江东军都是损失惨重。”程昱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苦涩的看着曹操道:“如今徐州也只剩下下邳、广陵二郡,我军留在徐州的兵马,也不过四万,若不能尽快占取江东,我军恐怕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孙权怎么说?”曹操没有回答,而是询问道。

    “孙权已经同意再度联手,周瑜也退兵离开,此外孙权愿意将吴郡暂借我军,但丹阳必须归还。”程昱苦涩道。

    “丹阳吗?给他!”曹操点了点头,孙权的果断还是让他欣赏的,此刻双方如果继续纠缠下去,只会便宜了朝廷,谁能想到,朝廷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出动十七万精锐,恐怕早在天子出兵江夏之时,已经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否则,若只是陈留的三万大军,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曹操在兖州的布置打的崩溃,安排在朝廷的细作竟然如此无用,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如果曹操事先知道的话,绝不会如此轻易地率军攻入江东。

    而孙权竟然从荆州全身而退,这恐怕也是天子故意为之,此举,根本没给他们留活路啊!

    只是到了现在,后悔已经没用了,现在要做的,是挡住朝廷大军,下邳、广陵庐江,这三郡必须守住,否则两家诸侯共享一个江东,根本没得玩儿。

    “喏!”程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曹操躬身一礼道:“臣告退。”

    “有劳仲谋了。”曹操默默地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徐州,下邳。

    “轰轰轰~”

    一枚枚粗长的巨型弩箭不断轰击在下邳城的城墙上,足有二十斤重的一枚枚石弹,如同雨点儿般落在城墙上,如同世界末日一般,城头的守军一个个趴在女墙下面,甚至不敢冒头,整个城墙在朝廷大军的投石车以及破城弩的轰击下,不断地摇晃着,碎石木屑不断的拍打在守军的身上。

    荀面色苍白,汉军的战斗力他已经领教过了,野外征战,更本没有胜算,原本以为,退回城中,拒城而守至少可以坚持个几天,但随着朝廷后勤部队源源不绝的将这些攻城器械送上了前线,荀突然发现,守城是件很愚蠢的事情。

    野外交锋,虽然被人压着打,但至少可以给敌军造成伤亡,但如今,朝廷甚至根本不派兵攻城,只是用这些攻城器械,便叫士气差点崩溃,这还是曹操留下来的精锐,若是寻常将士,此刻恐怕早已经器械投降了。

    一天的时间,张辽始终没有下达攻城的命令,到了黄昏时分,默默地收兵回营,从头到尾,甚至连叫阵都没有。

    荀拖着疲惫的身躯回了城中,刚到刺史府,便见陈、曹休、糜竺等人聚集在刺史府中,等候着他。

    “文若,这朝廷兵马,战力如何?战事可曾顺利?”陈急切的看着荀,忧心忡忡道。

    荀看着这些人,微微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天子军队攻城,颇似当年强秦,以弓弩、石压制我军士气,如今城中将士,士气低靡,恐难持久!”

    荀此刻,可说是身心俱疲,曹操临走前,将后方交付与他,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却是连战连败,到如今,连下邳都暴露在朝廷的兵锋之下。

    荀很清楚,单就这些攻城器械,朝廷破城是早晚的事情,就算他倾尽所能,也支撑不了多久,军心涣散,民心对于曹操的归属感也不强,要知道当年曹操攻伐陶谦,在徐州可是有过屠城的举动,哪怕如今时隔多年,曹操治理徐州,令民生恢复了不少,但这份仇恨,也并未因此便彻底消除,只是被压了下去。

    如今朝廷大军东进,尤其是朝廷大军以碾压性的方式碾压过来的时候,这些问题就开始纷纷暴露了。

    “那……可守多久?”陈失神的坐下来,看着荀,期冀道。

    荀沉默片刻后,伸出三根手指:“连上今日,最多,可守三天!”

    三天么?

    糜竺抬眼,看了荀一眼,没有说话,而是将头低下去。

第一百三十四章 鲸吞

    刺史府中的交流最终陷入了沉默,荀让陈先回家去等消息,又送走了其他人之后,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后堂。

    “先生这边请。”曹昂带着荀径直来到后堂之中,那里,丁夫人、卞夫人还有环夫人已经等在了后堂。

    这个时空没有宛城大战,自然也就没有曹昂战死,丁夫人离家出走的戏码。

    “臣见过三位夫人。”荀对着三人躬身道。

    “先生,敌人真的打来了吗?我也要参战。”不到十岁的曹彰挥舞着小拳头,一脸兴奋地看着荀,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不得不说曹操生儿子的本事很厉害,长子曹昂、次子曹丕,都是能文能武的人才,而三子曹彰独爱武艺,虽然年纪尚幼,却已经能够举起八十斤的石锁,一身武艺也颇得曹家众将赞赏。

    “彰儿不得无礼!”丁夫人面色一冷,厉声道。

    曹彰瘪了瘪小嘴,被曹昂拉到了一边。

    丁夫人看向荀疲惫的脸色,叹了口气:“文若先生就直说吧,战事如何?”

    荀苦笑道:“很不妙,朝廷兵马器械强大,我军将士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的确是没有,整整一天的时间,都在心惊胆战的看人家用石轰城,巨箭腾空,守城的将士连头都不敢冒。

    “先生可有对策?”丁夫人看向荀,有些失望。

    “没有。”荀叹了口气:“虽然臣之前对众臣道可支撑三天,也是为了安众臣之心,以朝廷如今的攻城武器,任何奇谋妙策都是假的,甚至连突围都做不到,如今朝廷大军只是在以弩攻城,若待他们大举出兵之际,怕是……石破天惊。”

    “先生,那朝廷大军,真的有如此恐怖?”曹丕终于忍不住说道。

    “朝廷大军虽然强,但若只是他们,臣有信心坚持一个月,但若加上这些攻城武器,臣没有信心坚持一天。”荀涩声道。

    对于扶汉还是抵制刘协,荀一直以来都在摇摆,家国天下的时代,家永远排在前面,荀一直认为,刘协是错的,无论是兴工业还是兴商,都会让朝廷失去对国家的掌控力,但眼下的事实却证明了刘协是对的,工业的发达,直接带来的就是朝廷这样碾压式的军事力量,任何奇谋妙策在这里都显得苍白无力。

    丁夫人等人却是被荀的话给吓到了,荀可是曹操麾下首席谋士,这些年来,一直都是曹操最信任的大后方,但这一次,荀似乎已经到了极限了,竟然连他都没信心挡住。

    “先生,你不会是看我父亲穷途末路,想要投了朝廷吧。”曹丕目光有些阴沉的看向荀。

    荀浑身一颤,面色涨的通红。

    “子桓闭嘴!”丁夫人目光一厉,厉声呵斥道。

    “先生勿要见怪,子桓他年纪尚幼,不知轻重。”卞夫人连忙说道。

    苦涩的摇了摇头,荀对着众人一躬身道:“诸位夫人、公子放心,尽量想些办法拖延一二,不过若是事不可违之时,夫人和公子们,当先保存自身。”

    “先生,你……”丁夫人看着荀,却见荀已经转身,默默地朝门外走去,那背影比之之前佝偻了许多,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令人止不住心酸。

    “姐姐,子桓他也是年少气盛……”卞夫人小心的看着丁夫人:“并非有意冲撞文若先生。”

    “我知道。”丁夫人叹了口气,扭头看向卞夫人,有些疲惫的道:“妹妹,你说何时才是事不可违?”

    “这……”卞夫人闻言苦笑道:“或许,真是文若先生危言耸听吧,夫君在这下邳城,可是留下了数万兵力,就连最精锐的虎豹骑,都留在了城中,至少守城的话,应该能够挡住朝廷大军的。”

    “但愿吧。”丁夫人叹了口气,没有再说话。

    ……

    接下来的几日,张辽并没有发动进攻,石巨弩每天不断地轰击下邳城墙,同时迅速派出大军抢占各处关隘,截断下邳与广陵之间的联络。

    对于被彻底切断情报来源的荀来说,根本无法做出及时的应对,哪怕他通过张辽的军事调动,猜到一些端倪,但面对朝廷军队的弩,连自保都不足,更遑论阻止了,整个下邳就这样一点点的被张辽迅速吞噬。

    朝廷大军围城的第三日,夜。

    正在府衙处理政务的荀,突然听到一阵喊杀声传来,面色微变,连忙起身往外走去,便见曹休跌跌撞撞,满身是血的冲进来。

    “发生了何事?”荀连忙扶住曹休,厉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