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天子-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共进退。
虽说那种情况下,若非以铁血手段镇压,恐怕邺城早在当天晚上便陷落了,但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心中的怨气,还是不可抑制的滋生了,尤其是在朝廷展现出绝对的实力之时,一众将领勉强鼓足的士气,在支撑了不到半个时辰之后,便彻底被崩溃。
朝廷军队的战斗力不止是在装备上面,战斗经验,身体素质,朝廷军队几乎是全方面碾压,从厮杀开始,守城的袁军就被打懵了,哪怕是朝廷一个普通的小兵,战斗力都比得上袁军的伍长乃至什长了。
城墙上的袁军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袁军或是逃跑,或是跪地请降,厚重的城门被缓缓打开,刘协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涌入城池。
“迅速占据城墙,果毅军排查城中街巷,排查敌军残兵,督卫负责监督各地,但有扰民者,不论敌我,斩立决!”张辽和庞德指挥着各路兵马,有条不紊的抢占城中各处要低,刘协径直带着赵云以及一众将领,在几名降将的带领下去往袁府。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如牵召那般不忍与故主刀枪相见,更多的却是怀着立功的目的,留在了刘协身边,帮助朝廷军队更快捷的占据着邺城,消灭邺城之中的有生力量。
当刘协带兵抵达袁府的时候,袁府已经被攻破,但战斗却并未停歇,凄厉的嘶吼声中,但见一名将领手持一杆狼牙棒,舞动间搅动空气,带起一阵阵凄厉的啸声,哪怕汉军将士装备精良,那一棒子砸下来,也是筋骨折断。
“好一个勇士。”刘协见状,笑赞道。
“陛下,此人乃袁绍麾下一员大将,名为慕容平,本是鲜卑一胡儿,后入中原,投了袁绍,精擅骑射,且力大无比,袁绍颇为喜爱,倚为心腹。”赵睿连忙介绍道。
“既入我汉土,终于我汉人,那他便是汉人,鲜卑已经差不多亡了,日后不再有胡汉之分,普天之下,只要愿意入我汉籍,那便是汉人。”刘协摇了摇头,看向赵云道:“此人倒是颇为忠勇,试降之!”
“喏!”赵云闻言,答应一声,庭院中不适合马战,赵云索性下马步战,一声利啸,喝退围攻慕容平的将士。
慕容平已经杀红了眼,在他周围,已经倒下三十多具汉军尸体,浑身上下,鲜血淋漓,盔甲已经破烂不堪,绽开的皮肉不断有鲜血往外渗,满是血丝的双目,在汉军退开之后,本能的一棒砸向距离他最近的赵云。
赵云也不说话,手中银枪一点,一瞬间连环三刺,却因速度太快,在旁人看来,就好像只刺出一枪一般。
“叮~”
一声清脆的金铁交鸣声中,慕容平只觉握着狼牙棒的双手一颤,虎口崩裂,几乎拿捏不住那狼牙棒,眼神也清醒了许多。
“那汉子,袁绍已经穷途末路,陛下念你忠勇,不忍加害,若是肯降,立刻放下兵器。”赵云看着慕容平,微笑道。
“呸!”慕容平狠狠地唾了一口带血的唾沫,也不多话,虎吼一声,双足用力一顿,整个人腾空而起,手中狼牙棒轮了一个圆圈,狠狠地朝着赵云当头砸下。
赵云微微皱眉,侧身闪避,狼牙棒狠狠地砸在地面之上,青石铺就的地面如同蛛网般列开,朝着四周蔓延,看的周围三军将士目露骇然之色。
赵云银枪随手一甩,狠狠地甩在慕容平的胸腹之间,将慕容平直接砸飞出去,魁梧的身体落在地上,整个地面都晃动了几下。
“大势已去,何故如此?”赵云皱眉看着慕容平,沉声问道。
“有死而已!要杀便杀,慕容平此生,只会效忠一人,要想伤我主公,先从我尸体上踏过去!”慕容平双手拄着狼牙棒,费力的站起来,赵云那看似随手一甩的一枪,可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
慕容平狠狠地呼吸了几次,吐出一口鲜血,猛地挺起了胸膛,将手中的狼牙棒缓缓举起,满是鲜血的脸上,带着一股悲壮,朗声道:“儿郎们,随我杀!”
整个袁府之中,此刻除了慕容平之外,已经没有一个袁军将士,或死或降,顽抗者,只剩下慕容平一个,但此刻,无论降军还是汉军,看着慕容平举起了手中的狼牙棒,义无反顾的冲向赵云,却没有人嘲笑,整个袁府之中,厮杀声不知何时已经消失,只剩下慕容平那悲壮的怒吼声。
赵云轻轻一叹,没有再多言,目光变得肃然,无论对手实力如何,但这份气魄,值得他尊重。
双腿微曲,银枪缓缓推出,看着很慢,但却让人生出一股难言的胸闷,在慕容平冲到近前的那一刻,银枪仿佛刺破了空间的阻隔一般,已经洞穿了慕容平的胸膛。
“不送!”看着慕容平渐渐涣散的瞳孔,赵云缓缓地收回了长枪,如柱的鲜血喷溅在赵云的脸上,赵云却没有躲闪。
魁梧的身躯失去了支撑,轰然倒地,赵云幽幽一叹,转身向刘协拱手道:“陛下恕罪,末将无能,未能劝降此人。”
“求仁得仁,袁绍沦落至此等地步,犹能有如此猛将誓死护卫,却也是其造化。”刘协看着慕容平的尸体,摇了摇头道:“命人将其厚葬,无论是敌是有,这等人物,值得敬佩,军人,就当如是。”
“谢陛下!”赵云双手一合,躬身道。
慕容平一死,再无阻隔,刘协带着一众将领,径直往慕容平所护卫的房舍中走去。
扑鼻的血腥气息涌来,刘协进入厅堂之后,皱眉看着地上的几具死尸,一名****,还有几名比较年轻的。
赵睿来到刘协身边,轻声道:“是袁绍的正室刘氏以及几名妾氏。”
刘协默默地点点头,目光看向坐在厅堂正中央的袁绍,摇头道:“袁卿这又何苦?”
袁绍双手捧剑,摇头叹道:“袁某蹉跎半生,自以为做成了一番事业,只是临到终了才发现,成事的并非袁本初,而是四世三公的袁氏,若无先祖之余荫,本初或许连与陛下为敌的资格都没有,可对?”
刘协看着袁绍,没有否认,却也没有承认,摇头叹道:“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袁卿其实不弱,只是有些道理,被四世三公的名望所累,未能看清。”
袁绍点点头,此刻的他,并没有以往的暴虐,目光中,带着几分看破生死的淡然,如果没有这满地的尸体,双方不像是敌人,倒像是一对忘年之交。
“陛下所行之事,千难万阻,不过如今看来,陛下成功了,只可惜,臣无法看到那一天了。”袁绍叹息一声道。
“袁卿何不归降?”刘协疑惑道。
“杀子之仇,陛下敢用?”袁绍微笑道。
“还真不敢?”刘协失笑道。
“况且……”袁绍看着地上的尸体,眼中闪过温柔的神色,叹息一声:“臣这一生,辜负过许多人,此刻,却是不愿再辜负于她了。”
“要朕送你吗?”刘协不知为何,心中突然生出一股难言的感触。
“不敢劳烦陛下。”袁绍摇了摇头,将手中宝剑横于颈前。
“此去幽冥,一路珍重。”刘协默默地点了点头,转身朝门外走去,在他身后,一碰鲜血飞溅而出,刘协看了看有些晦暗的天空,深吸了一口气道:“厚葬!”
第一百一十章 平定北方
天色已近黄昏,成平的城墙已经被鲜血渡了一层,已经难以看到本来的颜色。
袁军将士虽然还在抵抗,但面对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朝廷兵马,举手感觉,守城的将士已经到了极限,关羽用兵算不上当世名家,若论兵法上的见解,给沮授提鞋都不配,偏偏在他的调动下,三军将士用命,有股凌厉无比的气势,就像关羽的刀一般,刀出见血。
有时候,仗打到僵持阶段的时候,两军相争,体力、装备只要不是差的太原,就都已经是次要的了,甚至士气打到这种时候,也已经不再重要,城墙上下,两支兵马已经杀红了眼睛,这个时候,凭的就是一股信念。
军心,将心,这也是一名顶尖猛将在战场上的真正意义,而关羽,显然具备了这个资格,他有足够坚定的信念,而且可以将这种信念灌输给麾下将士,所以哪怕他兵法谋略之上远不及沮授,但这个时候,却能在没有地利的情况下,压着沮授打。
哪怕沮授之子沮鹄以及郭援都算得上难得的良将,但两人显然不具备关羽的这种特质。
铛铛铛铛~
也在这时,汉军后阵传来了一阵鸣金之声,已经杀上城墙的将士疯狂的对着守军发起了进攻,虽然知道这些人是想要掩护友军撤退,但此刻沮授毫无办法,只能眼看着这些人在狠杀一通之后,飞快的越过女墙,顺着云梯滑下去。
城头的守军,包括沮鹄、郭援在内,看着潮水般退走的朝廷兵马,都露出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
沮授见此,幽幽一叹,这便是一员良将在战场上的作用,他沮授固然能够运筹帷幄,却没有那种能令三军将士视死如归的气势,其实这种气势,原本袁绍麾下不是没有,最早鞠义的先登营,后来吕布来投,其麾下狼骑同样有这种气势,可惜,这些人死的死,走的走。
沮授心中清楚,就算一直被袁绍拿来跟吕布比的颜良文丑,在带兵上,休要逊色关羽一些,他们没有关羽那种神挡杀神的气势,自己更没有,能守到如今,已经算是难得了。
只是……
沮授看了一眼关羽大军退去的方向,今日关羽竟然天还没黑就鸣金收兵,这可不像是关羽的风格。
“父亲,我们的援兵什么时候能到?”沮鹄如同从血池里爬出来的一般,肩膀上还挂着散碎的内脏,这些天的军旅生涯,已经将他身上那股书生气完全退掉了,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精悍之气,战场是灾难,却也是最能磨练人的地方。
援军?
沮授看着远处连绵的朝廷大军的军营,闭上眼睛,他有种预感,他恐怕等不到援军了,前几日他夜观星象,已经察觉到不对,代表着袁绍的命星黯淡无光,这两天更是找寻不到,邺城那边的战事,恐怕不容乐观,这是第一次沮授开始质疑自己所学,但过往的经历告诉他,袁绍怕是命不久矣,只是这话,却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一旦说出来,那可就全完了。
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也要将这河间给守下去。
“快了。”叹了口气,沮授看了一旁不说话的郭援一眼,此人倒是有些本事,只是性格太暴躁,而且因为当年钟繇之死,最是仇恨朝廷,要说如今还有士气的,恐怕也只剩下他了,如果将这个消息公布的话,怕是接受不了,而且只是自己观星得来,做不得准,未有证据以前,还是不要胡乱说了。
“郭将军,烦劳你安排将士们守夜,若关羽有任何异动,立刻派人来通知于我,不可善做主张。”沮授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这几日连续率军御敌,已经让他精神承受了极大地压力,身心俱疲,他现在只想趁着关羽来攻之前,好好休息一下。
“喏!”郭援拱手一礼,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这沮授太过小心了,他们疲惫,但关羽恐怕也不好过吧,何必如此担忧,那关羽虽猛,但攻城战,也就那么几招,就算关羽真的来,他也不认为凭借自己,会挡不住关羽。
目送沮授离开后,郭援命人收拾城墙,将尸体直接从城墙上抛下去,城下的护城河自然会将这些尸体给送走,至于城墙上的血渍,暂时没办法清理,只能让人担些土上来在城墙上盖上一层,防滑。
一直到半夜,关羽大营灯火通明,却没有攻城的迹象,郭援眼皮子打架,让人待自己看住之后,到城楼上抱着武器和衣而卧,不一会儿就酣然入梦。
一直到次日上午,郭援才浑浑噩噩的被一阵阵惊呼声惊醒。
“发生了何事?”刺眼的阳光照进来,让郭援有些不适应,听着外面的吵闹声,连忙招来亲卫,皱眉问道。
“将军,刚刚关羽派人在城下喊话,说……”亲卫有些犹豫的看向郭援。
“说什么?”郭援甩了甩脑袋,彻底清醒过来。
“邺城已破,主公已经自刎于府中,冀州……完了!”亲卫苦笑道。
“他说你们就信呐!?”郭援心底一沉,随即却是升起一股烦躁的情绪,狠狠地骂道。
“非是将士们相信,而是喊话的人,乃赵睿,还有朱灵,都是留守邺城的将领,如今却在城下信誓旦旦的说,军中已经开始乱了。”亲卫苦涩道。
“什么!?”郭援闻言大惊,起身就往外走,赵睿、朱灵,这可是袁绍麾下的亲信将领,也是袁绍麾下如今不多数能够带兵的将领,这些人如果都降了,那邺城就算没破,也差不多了。
“此外黄忠已经率兵尽占安平,正在对中山国与常山国用兵,将军,主公怕是真的……完了!”
“放屁!”郭援闻言大怒,怒骂一声,提起兵器便往外走,却正碰上迎面而来的沮鹄。
“子鸿来的正好,快随我去见沮公,我有要事相商,你……”
“拿下!”
“沮鹄,你干什么!?”郭援愕然的看着五名护卫突然出手,将自己扑倒在地,一脸恼怒的看向沮鹄。
“郭将军,这也是为你好!”沮鹄蹲下来,看着郭援,苦笑道:“之前已经收到确切消息,主公已经亡了,父亲知道你与朝廷有仇,特命我前来将你擒下,以免你做出什么事情来,如今三军已无战心,若让你折腾下去,怕是……”
“沮子鸿!”郭援抬头,愤怒的看着沮鹄道。
“大势已定,父亲亦不想再填战火,已经答应了关羽投降,郭将军放心,你我同僚一场,我知你不可能向朝廷投降,特向父亲请命来抓你,稍后会趁着关羽大军还未接收河间之前,将你放走,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沮鹄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对着身边的亲卫道:“送郭将军离开。”
“沮鹄,你父子卖主求荣,不得好死!”郭援愤怒的骂道。
“主公都没了,何来卖主一说。”摇了摇头,沮鹄有些涩然到。
至此,随着沮授投降,郭援出走,河间战事完结,接下来虽然常山、钟山以及冀州数郡还未动,但对于朝廷来说,北方已然一统,大半个天下落入囊中,却是不争的事实,只是这个消息,对天下诸侯来说,却不啻于一颗炸弹。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将军之位
随着沮授的投降,冀州境内,最后能够抵御朝廷的兵马也丧失了,中山、常山二国自然没能抵抗多久,便被攻破。
随着冀州全境的归附,仍在战乱之中的幽州也迅速平静下来,代郡、逐郡太守相继投降,至此,北方一统。
邺城,府衙之中。
“也就是说,当时杨彪是想暗中推动,将吕布推上大将军之位,而后效仿当年党人分化先皇与何进之策,分化陛下与温侯。”看着刘协递给自己的资料,郭嘉眼中闪过一抹冷笑,抬头看向刘协道。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刘协敲了敲桌子:“若非当时正赶上诸侯联盟,朕察觉到一丝不对,及时将岳父派出去,这一招,还真不好化解。”
郭嘉点点头,这是阳谋,打的也是人情牌,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吕布如果真被推上大将军之位,开府建衙自然是必须的,到时候士人来投,吕布也不可能,有了这些士人整日在耳边出谋划策,以郭嘉对吕布的了解,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在政治上,吕布真没什么主见,到时候能被这些士人给强行掰弯了。
更重要的还是大将军这个职位权力太大,甚至很多时候能够代替皇权发令和任免官职,事后只需要报备一下就可以了。
这也是刘协担忧的所在。
“陛下之意是……”郭嘉看向刘协,吕布虽然被刘协及时支走,但这一仗之后,于情于理都该有所封赏,而吕布如今已经官拜骠骑将军,再往上,也已经没什么可封的了。
“大将军权柄太重。”刘协靠在椅背上,揉着眉心道:“但有功必赏,此战,朕这位岳父立下的功劳可不小。”
真将大将军封出去,不但对刘协不利,对吕布来说,这也是个坑,虽然吕布如今比之历史上成熟了不少,但人心这东西,最是善辩,绝对权力下,滋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算现在没有了杨彪搞风搞雨,但若将吕布封为大将军,还是会有不少士人投入吕布麾下。
“陛下所虑者,乃大将军权柄过重。”郭嘉思索片刻后道:“最重要的是,怕会失去制衡。”
刘协点点头。
郭嘉想了想笑道:“其实大将军之位,本就权柄过重,如今袁绍既死,陛下何不将其废去,当然,得有新的职位来替代大将军之位,代表军中最高地位,但同时也绝不能只有一个,当然,也不能太多,必须显示其尊贵,而且要具有大将军的一些权利。”
“五虎上将!?”刘协几乎是脱口说道。
“呃……”郭嘉抬头,看了刘协一眼,笑道:“看来陛下心中,也已经早有思量,这个名号倒是不错,但臣觉得……不够响亮。”
上将的话,朝廷中不要太多,不说吕布,黄忠、赵云、关羽、太史慈、甘宁、张辽、庞德、魏延、徐晃都算得上是上将,而吕布,若论武艺和战绩来说,已经超出上将这个范畴了。
刘协点点头,眼中却是闪烁着一抹精光:“此战立功者不少,朕准备废除原有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卫将军四职,立三大护国神将以及十二上将,为军中官职最高者,目前以功勋论,吕布可为护国神将,而十二上将之中,赵云、黄忠、太史慈、徐晃可定,其余待日后再封。”
至于这十五军职之下,则是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和四定,往下是各部中郎将、校尉、都尉,与以往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黄忠、赵云、太史慈、徐晃升迁之后,空出来的位置可由关羽、张辽、高顺、魏延、庞德这些功勋不足的将领来接替,至于其余位置,暂时空空悬,待日后平定天下再做计较。
与郭嘉再商议了一些具体细节还有权利的具体规划之后,这件事算是拟定下来,至于落实还需要在朝堂之上确认。
眼下随着幽州全部占据,当务之急却是官员的任命之上,除了直接投降的官员之外,剩下的,一律启用新人,刘协带来的一千七百名县学毕业的学子迅速的被安排下去,幽冀二州,加起来空悬的县城有两百多座,按照刘协的架构,一千七百人分下去,却也足矣将二州的架子给撑起来还有一些剩余可以送进青州境内。
刘协并未在二州拿下后便立刻离开,冀州世家虽然在这一次大败之后,元气大伤,但影响力还是有的,刘协必须在邺城坐镇,等各郡县彻底步入正轨之后,才能安心离开,同时冀州各地的乡学也要开始办立。
当初刘协兴办乡学,可是遭到冀州世家的激烈抵制,乡学根本没能在冀州实施,若非雕版印刷术已经流传天下的话,恐怕冀州世家甚至不愿意接受书籍贱卖的事情。
冀州的春耕已经被彻底延误了,为了避免出现饥荒的现象,刘协让皇家商行牵头,运送大量粮草进入冀幽二州,同时战争中来不及掩埋的尸体,刘协也让人寻找到掩埋或者火化,以免造成瘟疫。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刘协并未急着去攻略中原、江东,袁绍一灭,曹操和孙策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迅速停战,不过丹徒作为曹操南下江东的重要港口,曹操并未归还,命于禁在此屯兵,并在东陵亭开始训练水师,如今朝廷席卷天下之势已成,江东有天堑阻隔,就如当初戏志才所言,若不能取下江东,还是尽早向朝廷递上降表的好。
只是要下江东,可没那么容易,孙策在拿到汝南之后,势力大增,而周瑜也非易与之辈,这两个人加在一起,就算是曹操,也颇感头疼,不过陈的投降,也让曹操势力增加了不少,不但尽得下邳与广陵两处大郡,更得了项央这等猛将,除此之外,孟达的本事也不差,加上陈的加入,更令曹操在极短的时间内,实力大涨,如今之所以不动,就是想看看朝廷接下来会怎么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方战起
徐州,下邳。
“如何?”曹操有些期待的看着从外面回来的曹仁。
“主公,据末将探查,那鲁肃先生几年前就已经迁走,至于去了何方,却不得而知。”曹仁跟一旁的陈见了一礼,苦笑道。
曹操闻言怔了怔,几年前……恐怕是与戏志才见面之后不久的事情吧,心中有些失望,却也没有表现出来。
“主公,这鲁肃究竟是何人?竟然让主公如此牵挂?”陈有些疑惑的看向曹操,不解道。
“汉瑜公有所不知。”曹操苦笑着向陈解释道:“此人乃操早先谋士戏志才所荐,言之有安邦定国之能,操此前几番暗访,都未能查到其住处,如今得了消息,谁知人却已经离开。”
“不想我徐州治下竟有此等奇人。”陈摇头惊叹道,之前他为徐州之主,陈登也曾多次在民间觅才,可惜,最终成果却并不理想,除了一个项央之外,再没有任何收获。
看着曹操的面色,陈笑着开解道:“主公不必忧虑,既知其人,早晚会有机会找到的。”
“但愿如此。”曹操叹了口气,心中却没有这般乐观,他总觉得鲁肃的离开,恐怕就是不希望被自己找到,事实上不止是鲁肃,随着朝廷的逐步强盛,诸侯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也就最近随着袁绍被灭,陆陆续续有一些自北方南下而来的士人前来投奔,只是这些人中,要说真正能够顶的上用的人才,却是少之又少。
糟糕的是,随着这些人才的增多,曹操治下的寒门人才开始遭到排挤和打压,这绝非曹操本意,而是这些世家中人显然不希望曹操过度依赖寒门而如同朝廷一般,打压世家。
他有些明白戏志才为何说要不能拿下江东,便尽早归顺朝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若不能有江东这么一块稳定的大后方,不止是在军事上难以抗衡朝廷,在自主权上也会不断被削弱,如今,就算曹操想要归顺朝廷,治下这些人恐怕也没几个愿意的。
就比如陈,跟朝廷有丧子之痛,更是以一方诸侯的身份甘为附庸,为什么?自然是希望借助曹操的力量,有朝一日能够报仇雪恨。
这样的人,在曹操麾下有不少,尤其是自冀州世家南下之后,抱着这样心思的人,就更多了,此刻就算曹操想要归顺朝廷,都已经不可能。
原以为是件好事,如今看来,戏志才当年就已经料到会有今日之事,曹操原本是想请来鲁肃,为自己出谋划策,如今看来,鲁肃不愧是戏志才看中的人,显然也已经有所察觉,而且不想浑水,所以提前抽身,根本不给自己机会。
“朝廷最近有何动向?”曹操看向曹仁,转移话题道。
“天子还在冀州,看起来是要将冀州消化之后,除了必要的兵马以及边防军队之外,其他的军队都开始撤出冀州。”曹仁答道。
看样子,短时间内是不会南下了。
曹操有些苦涩,如今诸侯之中,他与朝廷接触面最广,接下来,等朝廷再出手时,恐怕就是要对付曹操了。
“主公无需忧虑,我军如今尽占徐州,兖州之地,也有大半,依老夫之见,可以放弃兖州之地,迁民于徐州,凭借泰山之险,来抵御朝廷。”陈微笑道。
曹操闻言摇了摇头,迁民之事可不是小事,耗费粮草不说,这迁民途中,又要有多少百姓罹难?而且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孤注一掷,一旦泰山难以抵御朝廷的时候,他连个纵深之地都没有,只能跟朝廷硬抗。
更何况兖州他经营多年,如果将百姓都迁进来,得益最多的,还是陈。
而且,泰山如今都是朝廷的,让他怎么破?
目光饶有深意的看了陈一眼,曹操笑道:“汉瑜公多虑了,兖州乃我经营之重地,有各处险关为依凭,若真的放弃,我军便只能龟缩于徐州,单凭一徐州,可未必守得住。”
陈闻言,没再多话。
曹操将话题转移道:“如今之势,朝廷已难匹敌,不如……”
曹洪疾步飞奔而来,面色凝重道:“主公,大事不好!孙策动兵了!”
“究竟何事?”曹操闻言,眉头一皱,沉声道。
“回主公,昨日清晨,孙策借着雾气悄然率军摸至丹徒,文则准备不及,被孙策麾下大将黄盖破了大营,我军屯于丹徒的驻军死伤惨重,文则拼死杀出重围,借着雾气逃到了东陵亭,如今孙策已经率水军威逼东陵亭,曼成一夜间连续派人来求援,请主公速速定夺。”曹洪一口气将话说完,狠狠地喘了口气。
“孙策小儿,这等时候,还要与我军相争!?”曹操一拍桌案站起来,怒道。
朝廷如今已经是横扫之势,荆州刘表不可能与朝廷为敌,如今也只剩下曹操和孙策两路诸侯,这个时候不想着联起手来,与朝廷相抗,反而发兵攻打,是什么意思?
“主公!”陈皱眉道:“那孙策,怕是想要趁着朝廷如今重心放在冀州,无力南顾之际,抢先一步,整合扬、徐二州之地。”
“本事不大,胃口不小。”曹操闻言,冷哼一声:“传我军令,命夏侯渊直接进攻九江,命乐进、毛二人率军自海陵出兵,合击江东水军,无需顾忌,狠狠地打!”
“喏!”曹洪狠狠地点头答应一声,前去传令。
“主公,若此战能够重创孙策,我军不但可夺回丹徒,更可自丹徒而入吴郡,若能趁此机会,将江东一举占据,则我军与朝廷激斗,便有更多胜算。”陈心中一动,微笑道。
曹操默默地点点头,这也是当初戏志才给他定下的战略,原本他担心朝廷威势,所以最终在拿下徐州之后,眼见朝廷收了冀州,不敢再动,谁知人有伤虎意,虎亦有吃人心呐!既然孙策也有此意,那自己又何必遮遮掩掩?若能尽得江东之地,他不但有与朝廷谈判的筹码,世家也未必能够阻挠自己的决定。
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破
曹军跟孙策,在就将一带展开戮战的事情,暗卫已经送来了情报,但刘协并未过多关注,新的护国神将听起来似乎有些中二,但也很响亮,三个名额,如今已经确定了吕布一个,至于接下来的两个,目前还没有人在功劳上能够达到这种要求。
兴平九年初,冀州初步消化,工部、农部也在各地开府建衙,县令的工作被进一步细分,接下来,只是等待时间来慢慢消化,刘协班师回朝,不过冀州却也留了近十万兵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