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海寇-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于孝天还面临了一个困难,那就是他在登莱一带,虽然占据了不少桥头堡,包括浮山所、芝罘岛等地,但是却缺乏一个大块的集结兵力的地方,而且在他动手之前,也不想让大明提前有所准备。

    所以他在率军抵达登莱一带之后,不能把所有兵力集中在一起,只能临时将他们安置在几个地方进行休整恢复体力。

    好在这些年来,他在山东一带提前布局,现如今登莱一带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成为了他暗中的势力范围,特别是浮山所、芝罘岛、养马岛、长岛群岛还有威海卫一带,现在都尽数被海狼明里暗里控制在了手中。

    这些地方每天都有船只驶入港口,停靠在栈桥旁边,大批物资从船上源源不断的被卸到码头上,接着被蚂蚁一般的民夫用独轮车或者四轮马车装上,运往储存地点。

    而且时不时会有运兵船驶抵码头,一队队整装齐备的于家军兵将,身背着帆布背包,在背包上卷着一卷毡垫和一床薄被,穿着簇新的军服,从船上一列列的走下栈桥,并且在码头上集合起来,然后以连为单位,迅速的被带离码头,前往他们临时宿营地进行休整。

    这些地方第一批到达的并不是物资,可是海狼各部的后勤人员,这些人提前先行抵达各自被指定的位置之后,迅速的召集民夫在这些临时集结点建设各种临时仓库,以及一列列用提前预制好的木板拼装起来的营房,准备迎接下面蜂拥而至的大军以及各种大批物资。

    而原来本地的那些乡勇团练身份的于家军兵将,则提前接到命令,分批抵达这些地点,一方面对这些地方进行戒严,一方面协助筹建各种屋舍。

    登莱的冬季是非常冷的,到了十一月间,已经可以说是滴水成冰了,这么多部队开拔过来,如果不提前准备好宿营的兵营,在夜间很可能导致大批人员冻伤,另外也要准备充足的柴薪,来生火取暖之用,如果这些事情不提前做好的话,到时候总参谋部肯定饶不了他们。

    不少从南方调过来的陆军兵将,当从船舱之中走出来的时候,迎面吸入了一口凉气,猛然都打了个哆嗦,赶紧把腰间的皮带扎紧一些,把领子拉一下,遮住脖子,暗骂一句,这北方还真他妈的冷!

    站在甲板上集结等候下船的一会儿工夫,不少人便觉得被冻透了,赶紧从怀中取出手套戴上,不时的哈一口热气暖暖手,嘴里面喷出的热气,在人群之中升腾起来,呈现出一片氤氲的雾气,很快又在人的眉毛胡子上凝结起来,形成了白霜。

    可见得北方的冬天,是如何的寒冷,不少兵将下船之后,都不太适应,但是好在这里准备充分,下船之后,每个人就可以领到一碗热腾腾的姜汤,还放了一些胡椒和辣椒面,用猪骨或者牛羊骨头熬制出来,灌下去顿时身上便暖洋洋的舒服多了。

    在进入临时营地安置好之后,这些兵将被准予休息一整天时间,不用做任何事情,第二天之后,开始进行恢复性训练。

    一般情况下,在经过五六天时间之后,这些兵将便渐渐的从长途航渡的疲劳之中恢复过来,另外也渐渐适应了这边的气温。

    和南方调过来的兵将不同的是从济州岛,这一次也调来了六七个营的陆军,这些兵将多以北方的山东、辽东甚至是北直隶一带的人为主,这些士兵多是这些年来,海狼在北方收容的难民,从中精选出来的一批青壮。

    所以这些北方兵对于这边的气候适应能力就要比南方兵好很多,加上从济州岛移驻到这边,海上行船时间也短很多,使得他们在抵达临时目的地之后,比南方兵恢复的速度更快一些,很快便恢复到了可以投入作战使用之中。

    于孝天在十一月间,已经亲临了浮山所,现如今浮山所一带胶州湾已经成为了海狼集团在北方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也是北海舰队的母港,各种设施最为齐备,另外也成为了于孝天在山东这边的情报基地。

    于孝天抵达这里之后,便立即下令搜集有关建奴大军以及明军的各种消息,由专业情报官来负责梳理进行分析,最后每天把报告呈交到他手中。

    所以于孝天基本上掌握着建奴大军近期在山东和北直隶南部的活动情况,不敢说对建奴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但是对他们的活动状态还是相当清楚的。

    于孝天和陆海军以及总参谋部的参谋还有后勤部门的军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之后,加之他在另一个时空的时候,对这次建奴南下入侵大明的行动的了解,于孝天认为建奴将会在正月底之前,便收拢兵马,开始踏上回程的道路。

    而建奴此次返回关外,最大的可能并不是再走涿州一带,绕过京师从长城沿线出关,而是极有可能走河间府,过天津卫,然后择地出关。

    那么他这一次动手,也唯有在天津卫一带,才能把建奴大军尽数堵在关内,阻止他们出关,把他们此行所获的财货以及掳掠的人口牲畜等,尽数截留下来。

    这一点对于家军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放走了这些入关的建奴大军的话,那么对以后绞杀满清鞑子,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其实这一次于孝天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跟大明朝廷摊牌,时机并不能算是最好,原因无他,那就是这一次建奴入关,还没有彻底摧垮大明在北方的明军主力。

    现在大明手头上在江北还保存着很大的军事实力,特别是洪承畴手头上,还控制着一支相当精锐的洪兵,也就是陕西官军。

    洪承畴这么多年来,一直在领兵进剿流民军,手头上拥有不少比较能打的大将,而且拥有一支兵力达到数万人之多的精兵,拥有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是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大明官军。

    另外关宁军虽然这次随着高起潜被击溃了一些,但是在山海关、锦州一带,还有祖大寿、吴三桂等一批战将,手头上还有不少关宁铁骑。

    再有就是陈新甲手头上还掌控着一大批以前卢象升训练出来的山西精兵,数量也在几万人左右。

    加之京师本身常驻的三大营以及保定等地的驻军,整个大明在北方一带可用的精锐兵马,数量起码还有几十万。

    反观一下目前他手头上的兵力,这一次虽然他动用了大部分陆军兵力,和部分海军兵力,整体上海军不会被投入到正面战场上,陆军方面也仅仅是只集结起来了三万多兵力,就算是加上之前山东这边潜伏下来的一些兵力,还有就地编练出来的七千新军,实力也不过只有四万人左右。

    而他这一次要面对的还不单单只是卫戍京畿的这十几万官军,同时还要面对着十余万建奴大军。

    所以这一次他北上和大明摊牌,在兵力方面是处于绝对劣势的。

    但是他还是选择了这个时候起兵,原因无他,是因为他目前和朝廷的关系,已经到了崩裂的边缘,继续维持下去已经没有多大意思了,而且时不我待,他也实在是等不下去了,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建奴虽然已经立国,但是还没有到羽翼全丰的程度,现在动手,起码可以先把建奴的实力削弱很多。

    只要这一战他把建奴大军打残,那么建奴很长时间将会无法恢复过来,另外蒙古诸部现在虽然臣服于建奴,但是他们双方之间却并未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蒙古诸部最大的问题就是相互之间没有统一,所以无法和建奴相抗。

    但是蒙古诸部之中很多人,并不见得就真的和建奴同心同德,双方可以说是同床异梦,只要他这一战能把入关的建奴大军打残,那么接下来蒙古部落应该能看到建奴那边的虚弱,接下来还会不会继续这么听建奴的招呼,就不一定了。

    如果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施以小恩小惠,挑拨挑拨蒙古诸部和建奴之间的关系的话,相信接下来很长时间,皇太极就有的忙了!只要皇太极建奴那边今后一段时间有事情做,那么就给他留出时间,来解决大明的问题了。

    所以这一战对海狼来说,成败在此一举,成则称霸天下,败则灰溜溜逃回福建,接下来就跟大明慢慢磨吧!

    于孝天连续几天,不断的和手下们分析各种得到的情报,当十二月初,于孝天看到有关卢象升率部南下,已经兵抵顺德府的时候,于孝天哀叹了一声。

    (要和大明朝摊牌了!大家强力支持一下吧!)

第七章 谣言的力量

    对于大明末年,于孝天掰着指头算一下大明的那些官吏以及大将,能让他敬服的人真是不多,但是有两个人他却相当敬佩,一个是孙承宗,另外一个就是卢象升了。

    这二人结算的上是大明忠烈,但是却一同亡于此次建奴大军入关的行动之中,孙承宗这个时候退休回乡荣养,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了,但是闻之建奴大军入关一路南下,他还是亲自带着子孙招募乡勇登城御敌。

    但是高阳城城小兵寡,根本挡不住建奴大军的猛攻,短时间便被建奴军攻破,孙承宗被建奴所俘,但是宁死不屈,最终自缢而死,为大明尽了忠。

    而卢象升可谓是个奇人,虽然身为读书人,但是却勇冠三军,上马提刀能战,下马能治理天下。

    其实上天待大明已经着实不薄了,在大明末年,老天爷着实给了崇祯好几个治世能臣,但是很可惜崇祯却没有用好这些人,他的性格多疑,始终没有重用这几个能臣,却偏偏重用了袁崇焕、温体仁、杨嗣昌这个人。

    袁崇焕虽然有能力,但是目空一切,心胸狭隘,刚愎自用,信口开河,最终不但没有履当初他给崇祯承诺的什么五年平辽,反倒是一上任就把毛文龙杀了,自断了大明一臂,导致了建奴第一次破关而入大掠京畿一带,最终他自己也落得了一个被千刀万剐的下场。

    温体仁不用说了,这厮除了会弄权之外,最善于干的是排除异己,但是却在治国方面,毫无建树,倒是着实扳倒了不少真心并且也有能力为大明力挽狂澜的大臣,所以这厮才算是大明的掘墓人之一,千刀万剐不为过之,可惜的是这家伙被罢官赶回家之后,现如今已经病死在了家中,居然得了个善终。

    至于杨嗣昌,这个人有点能力,被崇祯重用倒是也有点道理,他好歹提出过四正六隅的剿贼之策,确确实实在他提出的这个策略之下,大明近年来进剿流民军,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形势,如果不是这次建奴入关的话,还真保不定就让他得手了,弄不好还真能把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给彻底绞杀。

    但是杨嗣昌此人心胸狭隘,善于观望崇祯的想法,投其所好,欺上瞒下,另外这厮权力欲极强,喜欢弄权,卢象升此次如果能当真奉旨,总督天下兵马来抵御建奴的此次入寇的话,那么还真就保不准这一次建奴可能会铩羽而归,最最起码建奴也不至于如此顺利,起码损兵折将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可惜呀!卢象升和杨嗣昌本身有矛盾,在这次对待建奴入寇的事情上,两人的意见又相左,导致了杨嗣昌要把卢象升给彻底坑死。

    卢象升现在已经兵抵顺德府,而建奴的兵马已经进入到了广平府,接下来卢象升便要义无反顾的带着几千部下,冲入到他命运的终点。

    说实在的,于孝天为了这件事,着实思考了几天时间,他不是没有能力救卢象升,虽然从这里到广平府有很远的距离,但是他却还是有机会伸出手,像当初帮孙元化那样,帮一把卢象升,起码有机会把卢象升给救出来。

    但是思考了几天之后,于孝天还是下了一个让他感到痛苦的决定,就是不干涉这段历史进程。

    卢象升这样的人,有他自己的坚持,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为他于孝天所用,卢象升不同于孙元化,卢象升性情刚直,宁折不弯,而且对大明的忠贞,是绝对揉不得一点沙子的,不管他于孝天使出什么手段,都无法让这样的人背叛大明,救下他容易,收服他却很难。

    所以卢象升这样的人,有他自己的命运,他于孝天现在出手去救卢象升,反倒是给了杨嗣昌一个朝卢象升泼脏水的机会,一旦卢象升失踪的话,杨嗣昌定会把所有罪责,都一股脑的推到卢象升身上。

    想必卢象升历史上在明知这么冲下去,会迟早死于建奴之手,但是他还是义无返顾的最终带着几千弱兵,义无返顾的冲向了建奴大军,直至战至力竭重伤也不肯突围逃走,就是为了他自己的荣誉吧。

    所以于孝天在很久之前,思量了几天时间,最终还是决定,不去想办法救助卢象升脱困。

    当他看到这份有关卢象升兵至顺德府的情报之后,缓缓的叹息了一声,对身边的人说道:“卢军门此行危矣!恐怕他这一次马上就要死于建奴之手了!”

    果不其然,十二月底就在于孝天准备整备兵马,重新登船出发的时候,有人送来消息,告知于孝天卢象升兵败巨鹿,在两军阵前奋战至死。

    于孝天听罢之后沉默了很长时候,突然间招来情报部门的人员,对他们吩咐道:“现在你等马上就写一篇文章,把此次卢象升兵败身亡的消息广散出去,卢象升乃是大明忠烈,不能如此蒙冤而死!

    你们必须要在最短时间之内,让天下人尽知卢象升为何而死,并且必须要广告天下,大明皇帝不思抗敌,却暗中想要勾连建奴,和建奴议和!

    要让天下人尽知,杨嗣昌、高起潜这等小人的嘴脸!还卢大人一个清白,告慰卢大人在天之灵!

    另外传令广平府那边咱们的人,想办法找到卢大人的遗体,暂时妥善安置,不得任何人有辱卢大人的遗体,有朝一日我于某必要亲自到卢大人墓前祭拜!”

    其实通过海狼的情报系统,这一次整个京师之中各种事情海狼的情报系统都知道的差不多,加之事后于孝天梳理分析,现在海狼的军将们,人尽皆知此次卢象升为何会兵败身死。

    虽然现在于家军上下人等,都很清楚于孝天要带着他们谋叛,卢象升其实应该算是他们的敌人,可是对于这样一个忠烈之臣,任何人都兴不起一点看不起卢象升的念头,倒是对背后害死卢象升的杨嗣昌、高起潜甚至是当今的大明皇帝,都产生出了浓浓的恨意。

    如此忠烈,居然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致使被奸人所害,这大明不亡,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卢象升的死,反倒是激起了于家军上下对大明的仇视,使得他们原本还对此次于孝天造大明的反,有些感到抵触的兵将,现在大部分都坚定了他们灭掉大明的决心。

    像卢象升这样的忠臣,在大明都被生生的逼死,那么给大明干还有什么好处?这样的朝廷,不要也罢!还是换做让他们的主公于孝天来登临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吧!

    海狼的情报系统办事的效率之高,远超过目前大明的官方系统n倍,在于孝天的指令之下,很快卢象升为何败亡的原因,便迅速的开始从向着山东各地蔓延而去。

    但凡听闻了卢象升败亡的消息之人,无不为此感到扼腕叹息,但是又听闻了卢象升为何会兵败身死的原因之后,民间立即掀起了一片怒骂之声。

    特别是一些人当听闻说当今圣上,居然产生了想要和建奴议和,效仿当年北宋年年向辽金送岁贡输银给建奴,以求建奴以后莫要入关行掠之事以后,这百姓和民间的士子更是骂声一片,他们不敢骂当今皇帝,却敢骂杨嗣昌,不少人私下认为,这种事肯定是杨嗣昌等人提出来的。

    所以这屎盆子算是扣的结实,杨嗣昌这一下算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流言的传播速度之快,可以说是让人想都想不到的。

    再加之海狼有自己的信鸽通讯途径,这样的消息在海狼的推波助澜之下,传播速度之快,更是让人无法想象。

    几天之后,北直隶南部等地,便也开始盛传起了卢象升被坑致死的事情,甚至于在济南府还没有被建奴攻破的时候,京师之中,便也开始暗地里传开了卢象升被杨嗣昌和高起潜合伙坑害,以至于兵败身死的消息。

    而这个时候,卢象升阵亡的消息,还没有从官面上正式传入京师,京师之中很多人还根本不知道卢象升已经在巨鹿壮烈战死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一经传入京师,便立即在京师城中引起了一片哗然。

    而京师之中,总是有那么一批吃饱了没事干的所谓言官或者是清流,杨嗣昌年纪轻轻便坐到首辅的位置,早有人就看不爽了,现如今突然有人爆出这样的猛料,这帮人岂能不抓住机会猛拍杨嗣昌一顿?

    许多言官、清流闻之消息,立即便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兴奋了起来,一边连连为卢象升之死感到惋惜,一边立即写弹章,猛烈弹劾杨嗣昌、高起潜等人。

    虽然杨嗣昌现在想尽办法在阻拦卢象升阵亡的消息传到崇祯耳中,但是他怎么也拦不住天下的悠悠众口,这个消息如同瘟疫飞一般的开始在大明北方传播开来,不到半个月时间,连江南许多地方,也开始传出了这个消息,一时间这杨嗣昌高起潜之辈,顿时都成了天下人口伐笔诛的对象,各地的清流或者是跟杨嗣昌不对付的官员,干脆闻风而奏,写了弹章,送往了京师。

    (月票月票!)

第八章 登陆大沽口

    崇祯这个时候正为了建奴入寇的事情焦头烂额,天天听到的没有一点好消息,整天得到的都是建奴又把什么地方给攻破了,哪个官员武将又战死殉国了,特别是他听闻高阳被破,孙承宗举家四十余口抗敌身死,当时就哭得泪奔了。

    崇祯对于孙承宗还是相当敬重的,孙承宗作为老臣,为大明呕心沥血几十年,对大明的忠诚,他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崇祯对于孙承宗也是相当敬重,现如今听闻孙承宗以七十多岁高龄,居然还带着家人,举家登城抗击建奴,兵败自尽身亡,为国尽忠,岂能不感到悲痛?

    可是没多长时间,他便听太监私下里偷偷告诉他,说市面上现在有人流传一个谣言,说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现如今已经在广平府巨鹿跟建奴力战身死,高起潜统御的数万官军,见死不救,卢象升兵败身亡之后,高起潜所统官军不战自溃。

    而且太监还壮着胆子,偷偷告诉崇祯,把他偶然在市面上听闻的有关这次卢象升如之何受到杨嗣昌掣肘,杨嗣昌高起潜如之何的想办法分卢象升兵权,还有卢象升南下御寇之时,沿途各地官员,如之何的断绝卢象升所部的粮饷之事,也告诉了崇祯。

    崇祯闻听之后登时大惊失色,他对卢象升还是相当器重的,起码在他的眼中,卢象升算是这些大臣之中的一个能臣,能文能武,算是一个奇人,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把正在守制期间的卢象升夺情调入京师,命其总督天下援军抵御建奴大军。

    这段日子杨嗣昌确确实实没少说卢象升的坏话,也使得他对卢象升产生了一些看法,近期对卢象升的表现很是失望,在他看来,这次建奴大军直入大明腹地两千里,大明诸路官军不能御之,跟卢象升办事不利有很大关系。

    他何曾想过,这里面居然会有这样的猫腻,杨嗣昌和高起潜怎么会阳奉阴违,暗地里如此分卢象升的兵权,还把卢象升置于如此境地?

    所以崇祯当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不相信,认为这件事绝对是有人故意造谣中伤杨嗣昌的,但是这种事在市面上广为流传,也不能不让他感到疑虑。

    而且到现在为止,他还没听杨嗣昌奏明卢象升时下所在的位置,以及卢象升是否已经兵败身死,怎么坊间就传出了这等消息?

    于是他立即招曹化淳去查问这件事情,另外也查一查这流言到底出自何处,曹化淳这下去一查不要紧,传回来的消息差点把崇祯给吓死。

    原来当初偷偷告诉他这个消息的太监,却没有告诉他说流言之中,居然还有他的事情,现在市面上,不少人绘声绘色的在传言,说他这个皇帝陛下,在暗中打起了和建奴议和,向建奴每年提供岁贡的主意。

    曹化淳带回来的这个消息,着实把崇祯给吓尿了,崇祯这辈子最在乎的就是他的名声,虽然这次他确确实实的起了想要和建奴议和的念头,可是这件事他也仅仅是派了陈新甲,暗中和建奴联络,但是这件事并未得到实施,也没有继续发展。

    而且崇祯最怕有人知道这件事,因为一旦要是让人知道,他居然暗地里想要和建奴议和的话,朝野的那些读书人以及所谓的清流,用口水就能喷死他!所以当初他起意之后,马上便又后悔了,故此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被搁置了下来。

    而且知道这件事的人极少,甚至于杨嗣昌等人也不清楚,充其量也就是多少能猜出他一些心意。

    现在曹化淳带回的消息,和上次太监带回来的消息相互印证一下,便可以发现,有人确确实实的掌握了他们私下里办的这些事情。

    到底是谁走露了消息呢?他第一个就想到了陈新甲,因为这件事是他交给陈新甲去办的,如果走露消息的话,那么陈新甲的嫌疑最大。

    另外杨嗣昌欺上瞒下,暗中掣肘卢象升,这件事目前无法查实,但是从曹化淳派人打听回来的消息看,这件事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崇祯对于卢象升分兵的事情,也是知道的,现在山西的两万精兵,已经归入到了陈新甲手下,但是还有关宁军等数万兵马,应该是处在卢象升的统辖之下的,只是高起潜现在以监军的身份,在军中监军。

    现在市面上传消息说,卢象升现如今已经被杨嗣昌和高起潜逼得手头仅留下了区区三四千老弱之兵,这件事又是从何说起。

    但是现在高起潜正在军中,按照之前传回的消息,他现在也应该在广平府一带,那么卢象升既然在广平府一带,就应该和高起潜在一起,又怎么会孤军被建奴包围,以至于最终力战身死呢?

    这个消息目前因为找不到高起潜,所以根本无法进行查证,北直隶和山东一带,现如今到处都是建奴的四下活动的兵马,各种消息很难尽快的传入京师之中,到底卢象升死了没有,高起潜统领的大军败了没有,现在崇祯一点眉目都没有。

    于是他干脆传旨询问杨嗣昌,直到这个时候,杨嗣昌才知道事情已经瞒不住了,卢象升的死讯肯定是已经通过其他途径,传到了圣上的耳中。

    杨嗣昌这才不情不愿的推说,刚刚得知卢象升兵败身亡的消息,但是具体情况他并不清楚,只知道卢象升领兵在巨鹿一带和建奴大军发生了激战,到底卢先生死了没有,他正在派人查证,估计再有两天就可以确认了。

    崇祯听了之后,便开始怀疑起了杨嗣昌,按照传闻,卢象升应该是十二月二十左右战死在巨鹿一带的,但是现在已经是崇祯十二年正月初十了,没有理由卢象升阵亡的消息,杨嗣昌刚刚收到,而且居然还没有查实。

    于是他立即质问杨嗣昌,现在高起潜所在何处,而那几万关宁军以及保定官军又在什么地方。

    杨嗣昌其实这时候早就知道了高起潜所部兵败溃散的事情,但是却不敢说他已经知道,只能遮遮掩掩的说他不太了解,现在还不清楚高起潜身在何处,但是也确有传言说那些官军,已经被建奴击溃,他目前也正在派人去查问这件事,尚未得到明确的回复。

    听了杨嗣昌的解释之后,崇祯不由得更对杨嗣昌开始有所怀疑,因为按照流言所说,卢象升大概是十二月二十战死,不到两天时间,高起潜所部便也被建奴大军击溃,这二十多天,杨嗣昌不可能收不到一点消息。

    如果按照流言所说,卢象升全军战殁无人给杨嗣昌报讯倒还好说,但是高起潜所监大军,却有数万人之多,建奴即便是将其击溃,也不可能将其全部歼灭,溃散的官兵,肯定会想办法通知杨嗣昌,就算是溃散的官兵不通知杨嗣昌,广平府和顺德府的官府闻讯也肯定会通知杨嗣昌。

    杨嗣昌不管怎么说,都不可能二十天时间还不知道这件事,所以这里面一定存在猫腻,难不成流言是真的不成?卢象升确确实实是被杨嗣昌和高起潜等人暗中坑死的吗?

    于是崇祯转瞬之间,便开始感到了杨嗣昌这个人恐怕没他想的那么具有公心,而且杨嗣昌和卢象升之间有隙,这也是公开化的事情,这一次杨嗣昌想方设法掣肘卢象升,只要杨嗣昌心存私心,那么理论上是绝对成立的。

    而且杨嗣昌现在身为首辅,确实也有能力封锁官面上的言路,使得他这个皇帝无法得知很多事情,这些大臣欺上瞒下的本事,崇祯是早有领教,所以他开始对杨嗣昌产生了怀疑。

    接下来崇祯立即令曹化淳派出手下锦衣卫,去查证这个消息,查高起潜现在到底身在何处,广平府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卢象升到底是生是死,查到底是谁走露了他曾经派陈新甲试图和建奴媾和的消息。

    就在崇祯满心疑虑想要搞清楚这些事情的时候,突然间山东又传来了济南被建奴军攻克的消息,崇祯一听当场就一阵头晕,险一些一头栽倒。

    济南乃是山东首府,原本有不少驻军,而且城墙坚固,按理说应该不会轻易便被建奴攻破的,他想不通为何建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将济南城攻下,这济南城里面还有德王朱由枢,奉国将军朱恩赏,这一次也全部被建奴所杀。

    这对于崇祯的打击比听闻卢象升战死还要大一些,这可是他的皇亲,他们朱家的王爷,居然也被建奴杀了,让崇祯如何能够承受?

    于是崇祯立即下旨,质问山东巡抚颜继祖为何会造成如此后果,他是怎么守山东的,是怎么守济南府的,为何让建奴大军长驱直入,一直杀到济南城下,攻破了济南城?

    可是不等崇祯从这个震惊之中恢复过来,另一个消息吧他差点从龙椅上给轰翻下去,天津卫守将派人快马加鞭送入京师一个令所有人都震惊的消息,福建总兵兼都督同知于孝天,于正月二十日当日清晨,忽然间率领数百条战船,出现在大沽口一带,并且在大沽口开始登陆。

    天津卫守将率人阻止他们登岸,质问他们为何这个时候突然未奉旨却率兵到了这里,于孝天派人宣扬说他乃是听闻建奴入关大掠,京城告危,特来勤王的。

    而且据天津卫守将判断,这一次于孝天率领的兵马不下数万人之多,天津卫驻军根本无法阻止他们登岸。

    (特别鸣谢书友1766755、白云过隙、zcf9527、汉武帝2、李布衣几位弟兄的打赏!继续高呼我要月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