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海寇-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已经数月间我们都没有干过一票像样的了!起初咱们几个同行,对此颇有微词,可是回头一想,于当家也没亏待咱们,该给的也给了咱们,这事儿也怨不得于当家你们!
可是我们这些人的手下弟兄们,也都是闲不住的住,这么天天瞎转混吃等死,少不了事儿多。
而且他们也都知道,于大当家对待手下弟兄,宽厚无比,吃得好穿得好,用的也好!可是我们却没法跟您于大当家比!哪儿能给弟兄们这种日子呀!
人不敢比,一比这日子就没发过!这段日子我等手下,有不少人心神不宁,有些人暗中商议,倒不如干脆转投于当家手下做事拉倒!
前些日已经有一些弟兄偷偷的跑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来了南日岛,但是估摸着也**不离十!
本来为此我和独龙兄(对独眼龙的恭称)还很生气,觉得这事儿都怪于大当家,哪儿有这么办事的,这还让不让咱们这些人混下去了?
本来我刘某为此,甚至想过,要是不行的话,就不在这儿福州混下去了,干脆带了弟兄们南下,去泉州那边拉倒!
可是后来我见了独龙兄,说起了这件事,没想到独龙兄哪儿也跟我一样,手下弟兄人心不稳,于是我奉劝独龙兄,干脆不行的话,就跟我一起南下拉倒!
可是独龙兄却劝我,以我们这些人去了南边,恐怕是难以为生,那边同行众多,其中大股同行就有十几支之多,我等过去恐怕是难以立足!
我们与其去那边,倒还不如干脆投了于大当家的好!我想想也是!想我们也都是一起出来在福州一带混的!
可是这两年来,看看于大当家将海狼经营的是如日中天,可是我等却还都是这幅德行,不服不行呀!
现在看看当初跟着于当家的那些弟兄们,以前他们谁不比我们强,现如今不照样也在于当家帐下听令,而且干的是风生水起,王三哥、方五他们现如今都能跟着于当家死心塌地的干,我们又有什么拉不下脸的?
与其等着散伙,倒还不如现在带着弟兄们来此投靠于当家的好,所以还望于当家看在我等曾经相处不错的面子上,收下我等的好!”
刘一刀将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对于孝天说了一遍。
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编
独眼龙坐在一旁也苦笑道:“于当家!其实我独眼龙这辈子都没真正服过谁!可是遇上了于大当家之后,我发现我独眼龙想不服都不行!
说起来你来这里比咱们还要晚得多!可是现在看看于大当家的所作所为,真是让我等汗颜!
虽说自己干倒是逍遥自在,可是长此下去,却也不是办法,眼瞅着手下的弟兄们人心涣散,我琢磨着倒还不如大方一点,带着这些弟兄们,给他们条明路走的好!
所以刘当家当初提出想要南下的时候,我这才劝刘当家干脆和我一起,投入于当家帐下做事拉倒!
看着你们海狼的弟兄们做事如此畅快,跟着于当家倒是也痛快一些!省的天天没事混吃等死,过的稀里糊涂的要强!”
于孝天这才搞明白这两个家伙为什么突然间脑子抽筋,会带着手下跑来投效于他。
原来自己这一年多来,只顾着闷头大干,根本没怎么关注过这几个同在福州一带的同行们的日子过的咋样。
他刚入主南日岛的时候,这些同行们跟他有协议,可以在这一带随便做事,可是当他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渐渐的就控制了整个福州一带的海面。
特别是他控制了这一带的航道,大多数过往商船必须要给他交钱才能在此畅行无阻,他倒是赚钱了,可是这几个同行的日子就难过了。
他们在海上转悠,碰上条船,就拿的有海狼发给的通行令旗,以他们的实力,碰上这样的船,他们只能干瞪眼放过这些商船,而不敢对他们下手,怕坏了他于孝天定下的规矩。
长此以往下来之后,现如今通过福州的商船,有大半选择了交钱买路,这帮同行自然而然就没什么生意可做了。
再加上他海狼定的有完善的奖惩制度,手下做事用命,待遇好,收益高,一个个日子过的滋润不说,出去办事也面子十足。
那些跟着刘一刀等人的喽啰们,自然而然看着就会眼红,前段时间他确实听闻,有一些人自行投到海狼之中做事,只是没有太过留意,没想到这些人居然正是以前刘一刀他们的手下。
刘一刀他们不着恼才怪,这等于是他于孝天在挖他们的墙角,而他们却还无可奈何,不敢前来兴师问罪,这日子肯定过得不好受。
想到这里,于孝天连忙起身给刘一刀和独眼龙道歉道:“原来如此,看来是于某这段日子忽略了这些事情了,没想到居然让诸位如此难过,罪过罪过!于某在此给二位兄弟赔不是了!还望二位能多多见谅!”
刘一刀和独眼龙都赶紧起身还礼道:“不敢当,不敢当呀!”
于孝天请他们坐下,对他们说道:“二位能如此看得起我于某,实在是让在下喜出望外!在下这么做,并非是故意挤兑你们!
你们也看到了,现如今咱们这行的虽然在海上多如牛毛,但是却大多是各自为战,这海上乱的是一塌糊涂!
于某入主南日岛之后,不过是想要在福州这一带建立起一个比较好的秩序罢了!有了规矩,大家做事自然就更方便一些,只是没成想却难为了你们这些弟兄!”
独眼龙摇头道:“于当家此话不必多说了,你的所作所为我等也早有听闻,前段时日我们也听说了于当家要对付陈九,本以为于当家到时候肯定会邀我等助战!
可是没想到于当家仅凭一己之力,便一鼓作气将陈九打了个稀里哗啦!那时候我们便知道,我们想要和于当家为敌,就是自寻死路!
我独眼龙就是这脾气,与其这么窝窝囊囊的活着,倒还不如找个地方痛痛快快的干上一场!
放眼周边一带,值得我等投效的,也除了于当家之外,再无第二个人选了!所以我才和刘兄结伴前来,别的不求,只求以后能跟着于当家,痛痛快快的干一场就成了!”
于孝天听罢了独眼龙这话之后,还能再说什么?其实这也正是他想要的结果,他在这一带建立起了属于他的新秩序,就不想有人独立于这种新秩序之外,而这几伙同行朋友的存在,虽然不见得给他添多少麻烦,但是总是会对这种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于孝天其实早就想过,将这几伙同行朋友,也纳入到他的这种秩序之中,将其松散的力量整合到他的海狼之中,只是以前没好意思也没抽出时间对他们下手罢了,现如今刘一刀和独眼龙主动提出要投入他旗下听令,他还岂有拒绝之理,于是便当即一口答应了下来,将他们二人收入到了自己帐下。
这两个人都是跑海的老海狼了,在海上行事经验十分丰富,这一点也正是于孝天需要的,他虽然也着力培养自己的亲信手下,可是毕竟有些人年纪太轻,经历不足,虽然有潜力但是却需要时间锤炼。
可是独眼龙和刘一刀这两个人,却在这方面上是强项,基本上不敢说都能独当一面,起码也都是一把好手。
至于他们带来的那些手下,其中良莠不齐,这一点倒是容易办,于孝天有他自己的规矩,不管是谁,来投入海狼之中,就要先过了训练营这一关再说。
什么鱼龙混杂,到了训练营之中,自然而然就都露出了他们的尾巴,到时候那些痞子坏种,自然会被揪出来淘汰掉,留下的自然而然都是可用之人,这些经过筛选出来的人手,操船航海经验老道,基本上立即都能成为合格的水手,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成为海狼的中坚力量。
所以于孝天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刘一刀和独眼龙带来的人马收为了己用,而且他们的船只也都被送入船寮之中进行了改装和检修,其中两条船况不错的船直接被编入到了战船队之中,两条船编入到了巡防船队之中,几条小船则直接淘汰,检修之后折价卖给了周边的渔民,作为渔船使用。
而独眼龙则被派到了马枭手下做事,在马蜂之下成为了三分队的第二副管队,兼任他自己带来的那条船的船长,而刘一刀则被于孝天留在了他直辖的一分队之中,充当了第一分船队副管队,平时直隶于孝天手下,听命于孝天的直接调遣,而他原来的那条座船,也依旧充当他的座船,他还是他那条船的船长。
对此刘一刀和独眼龙也都欣然受之,将手下和船只交给了于孝天处置,各自走马上任开始跟着于孝天干了起来。
这么一来,于孝天凭空又多得了二百余号手下,让他的实力再一次得以了扩充。
到了天启四年九月初三这一天,船寮里突然间响起了一阵锣鼓声和鞭炮声,在鞭炮锣鼓声之中,一座船坞的坞门被人扒开,坞门外面的海水瞬间奔涌而入,灌入到了干燥的船坞之中。
(今天两更,下午再更新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 新船下水
一条式样新颖的船只,这个时候在海水的浮力之下,开始缓缓的从船坞之中浮了起来,并且很快稳定了下来。
在船坞两侧,这个时候早已挤满了海狼部众,不过能这个时候到这里观礼的,也基本上都是海狼部众之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最不济也起码要是一个大副才行。
当然也有一些人属于船寮的工匠们,他们还在船坞两边紧张的忙碌着,整理绳索,将这条新船固定在船坞之中,对船只进行调整配平。
天气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凉爽了下来,不再像前几个月那样烈日当头,晒得人们晕头转向了,清新的海风吹拂着岸边的每一个人的脸膛,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快活和兴奋的表情。
这一天对于孝天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天,因为他亲手“设计”建造的第一条单桅纵帆船在这一天终于建造完成,并且可以下水了。
这比他原计划三个月建成拖延了十天的时间,但是即便如此,于孝天并没有责怪郭复等这些船寮的船匠们。
因为建造这种船毕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们从未接触过这样的船型,虽然于孝天给他们提供了一条做工相当精致的船模,可是在他们开始着手按比例扩大放料建造的时候,还是遇上了诸多的问题。
首先船匠们从未在一条船上使用过这么密集的船肋,而船肋根据使用部位不同,曲度也不同,制造船肋的时候,要使用整木,还要通过烘烤加温,上夹具将其弯制成所需的形状,并且要加以固定,以防建成之后,木材张开破坏船体结构。
这一项就让船匠们挠头不已,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专门要制作很多定型用的夹具,还要建起烘房,对船肋进行烘烤,单是这一项工作,就消耗了大量的时间。
郭复等船匠为了赶上于孝天要求的时间,基本上可以算是夜以继日的进行工作了,这一点于孝天在天天巡视船寮的时候也都看在眼里,心知他们并未故意拖延偷懒。
另外由于是第一次建造这样的船只,这种船型上的许多结构部分,船匠们并不熟悉,施工次序也和他们以前常见的中式船只有所不同,施工期间还出现过计划不周,造成施工次序混乱,不得不重新拆掉进行返工的情况,所以也耽搁了不少时间。
另外在这条船使用的帆装上,他们同样也遇上了不小的麻烦,以前他们建造的中式船只,使用的船帆都是中式的硬式船帆,主要材料以竹篾为主,可是这种新式的船只上,于孝天要求很明白,要采用软式的船帆。
以前船寮里面负责帆装的那些工匠就挠头了,他们不知道用什么布料做这种船帆比较好。
于孝天当然知道船帆嘛,自然是使用帆布最好了,而且这种单桅纵帆船的船帆受力很大,对帆布的要求就更高,可是眼下他哪儿去弄帆布呢?中国目前为止,对帆布没有需求,自然不会有人生产帆布。
而且帆布的纺织方式也有要求,不能只是平纹纺织,用料也不能全部采用全棉的,尽量要用棉麻混纺才比较结实耐用。
而这种船帆用的帆布,他目前为止,只能想办法从西方人手中解决,于是单为了这些帆布,他不得不派人专门跑了一趟澳门和马尼拉,去找这样的帆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好一番折腾之后,他们才从西班牙人那里,搞到了一批产自印度的一种厚帆布,解决了帆装的问题。
总之在建造这条新船的时候,船寮的工匠们遇上了不少的麻烦,但是中国的工匠们别看他们不识字,没什么文化,但是他们的聪明才智却决不能被人忽视。
这些工匠们一旦遇上了问题之后,并非只会墨守陈规,其实他们一样也是非常会开动脑筋的,在众人的集思广益之下,最终一个个技术难题,还是被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一一解决。
单凭这一点,于孝天就没有什么好埋怨他们的了,只是每天尽量抽时间,到船寮看一下,了解一下他们遇上的麻烦和问题,时间充裕的话,他也会留下帮忙想想办法,就这么眼瞅着这条船,在船寮的船匠们的手中,如同蚂蚁搬家一般的,一点点的从一些木料变成零件,然后又被渐渐的拼装到一起。
二十天前,这条船的主体建造就基本上完成了,于孝天当时就非常兴奋,恨不得马上驾驶这条船出海,试试这条船的性能到底如何。
但是船体建成不代表着船只就能下水,因为船只在主体完成之后,还要进行很多修正的工作,另外要对全船上下的接缝位置进行密封,也就是捻缝工艺。
对于捻缝这种事,就难不住船寮的船匠们了,中国造船历史悠久,早就解决了船体密封的问题,只是使用很简单的原料,比如草木灰、油脂、麻绳头、石灰等物,就可以将船体上的船缝封的结结实实。
船体捻缝完成之后,就基本上具备了下水的条件,但是考虑到船只要在海水之中浸泡,船体还要进行防腐处理,所以理事堂从陆上采办了一大批大漆,将这条船涂装了一遍,刷的通体锃亮。
这条海狼自建的第一条单桅纵帆船,这才算是彻底建好,具备了交付试航的能力。
于孝天专门让人挑选了一个日子,作为这条船下水的良辰吉日,为这条船举行了一次相当隆重的下水典礼。
这条船今天也被船匠们披红挂彩,并且准备了不少鞭炮,打开坞门的时候,鞭炮齐鸣,真是好不热闹。
可是于孝天在兴奋的同时,还有些惴惴不安的感觉,毕竟他只是一个船模爱好者,离真正的船匠还相差很远,理论上他可以照搬后世一些船型,制作成船模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按照他制作的船模,造成真船的话,到底能不能行,这个他还真是心里面没底。
不过既然他作为“总设计师”还是海狼的大当家,虽然心中没底,但是也要端着架子,装作胸有成竹的样子,一边接受着手下们的吹捧,一边暗自仔细观察这条船下水之后的情况。
当船坞之中充满海水之后,这条船开始浮了起来,整体上来看,船匠们在下水之前,准备工作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船只整体平衡被调整的比较好,入水之后,船只很快便平稳的浮在了水面上,没有出现前倾或者后倾以及侧倾的情况,平衡性显然是达到了下水的要求。
十几个专门挑选出来的水手在船浮起来之后,开始登船,在船上整理船上的帆装和索具,并且对船只进行一次整体的检查,特别是底舱部分,作为重点,检查漏水的情况。
人们都站在船坞附近观望着这些人在船上忙忙碌碌,过了一阵之后,带队登船的那个头目跑到船舷处大声的对于孝天所在位置叫道:“启禀大当家!船体已经检查完了!没有发现漏水的情况!其它检查也都正常,可否移出船坞?”
于孝天稍稍放心了下来,点点头止住了周围的嘈杂人声,举步也从一块跳板上大步跃上了这条船的船甲板。
登上这条船之后,于孝天可以感受到这条船的坚固,在建造之初,于孝天就告诉船匠们,这条船是属于战船,用料必须要足,必须要造的结实才行,承受得住海上恶劣的天气和狂风巨浪的同时,还要保证与敌船冲撞的时候有足够的强渡。
所以船匠们在下料的时候,就没偷工减料,不但用料都是足足的,而且木料也没有采用比较软的松木,而是不惜工料的采用了贵重的柚木来打造这条船,船身侧板和船甲板的木料厚度,还都超出了一般商船用料的两倍以上,并且除了榫卯结构进行组装之外,还使用了大量的大铁钉进行加固。
结构承重的地方,用料更足,都是放料很多,留足了充裕的量,所以当踏上这条船的时候,便可以感受到脚下这条船的坚实,落脚的声音沉闷,说明了甲板的厚度很足。
这么一来,虽然这条船整体空载重量增加了不少,可是坚固程度却绝不容小觑,甚至于可以称其为海狼目前为止,最坚固的一条船了。
这条船长度大致二十米左右,船宽大致四米左右,船高不过四米,船体线形显得优雅细长。
于孝天在船上亲自转了一圈,查看了一下各处的情况,船只因为是新造的,整体上显得非常干净,而且尚未装载其它东西,加之船体上部平坦,几乎没有什么上层建筑,只有船艉部有一个小小的艉楼,是作为舵工操舵的位置,方便舵工观察船只前面航行的情况。
而这条船依旧采用的是舵杆操作的方式,原来于孝天是想要为这条船设计一套舵轮操作机构,取代这种落后的垂直舵杆操作的方式。
这个时代不管是中式还是西式的船只,都尚未发明出后世常见的舵轮操作机构,而舵轮操作机构的发明,要晚至十八世纪才被发明出来。
而在此之前,不管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船只,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舵杆或者舵柄对船舵进行控制,而这样做有很大的缺点,一是舵杆操作可控角度比较小,不太能满足船只在海上的操作灵活性,而且舵工在操作的时候被艉楼遮挡视线,不能看到前面的情况,只能在船上其他人的指示下对船舵进行调整。
一旦遇上大风浪或者急转弯的时候,一个舵工很难控制住,有时候甚至要三四个人才能控制住舵杆对其进行操作。
于孝天当然知道该怎么解决,只要“发明”一套舵轮操作机构,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使得操船变得更加简单有效,同时还可以提高船只的机动性。
(马上就是月底了,弟兄们手中月初的月票拜托记着帮我留一下吧!多谢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试航
可是毕竟这条船是第一条实验性的单桅纵帆船,另外舵轮设计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人摸索并且制作出样品进行试验之后,才能使用到船上。
而这套舵轮操作机构,目前为止还仅仅是个雏形,只是被造出了一套原形,现如今还在试验和改进之中,已经没法赶上安装到这条船上了,所以不得已之下,这条船还是采用了老式的舵杆操作机构,这样可以加快船只建造进度,避免因为舵轮机构没有完成,而拖延了下水试航的时间。
但是这条船在设计的时候,于孝天还是让这些船匠们在船上预留下了安装舵轮机构的位置,一旦舵轮机构试验成功的话,这条船还可以进行改装。
这个时候船上的那些被挑选出来作为试航成员的水手们,已经在船上就位,这会儿趁着还没有出坞的工夫,一群人先跑去试着操作船上的帆装。
单桅纵帆船最大的好处就是只有一根桅杆,船帆也只有两面,虽然是采用的软帆,但是却因为设计精巧,操作的时候并不比中式硬帆困难多少,甚至于熟练之后,操作这样的船帆,比中式硬帆还要便利一些。
负责操帆的几个缭手在桅杆处忙忙碌碌,不断的试验着收放船帆,其实这项工作在这条船下水之前,于孝天已经对他们进行过了培训。
为此他还专门在岸上立起了一根桅杆,挂上了这种帆具,让这些试航水手们提前在岸上进行操作训练,省的船只下水之后,临时抱佛脚来不及适应。
所以这些缭手们上船之后,对这些船帆的操作已经并不陌生了,很快便理顺了帆具和帆索,做好了起帆出航的准备。
见到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之后,于孝天深吸一口气之后,终于下令解缆出坞。
本来手下们是不想让于孝天冒险亲自上船参与这条船的第一次试水行动的,怕这条船出什么问题,出海之后遇上麻烦,威胁到于孝天的小命。
但是于孝天怎么能把这样重要的事情让给别人来干呢?这条船可是他一手“创制”出来的,而且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种船的性能,和这种船的操作方式。
所以他坚持要自己带着这些手下,对这条船进行第一次试水,亲自检验一下这条船是否能达到他最初的预想。
于是在他的命令下,船上的水手们立即忙活了起来,将绑在船舷处的那些控制船体的缆绳解开,抛入到了水中。
一条十几个人划的大型舢板,这个时候也立即出现在了船坞的坞门之外,舢板上的水手将一条拖曳缆绳接住,绑在了他们的舢板尾部。
只听得十几个浆手在一个头目的号子声中,开始奋力划动了手中的船桨,那条系在单桅船船首位置松松的缆绳很快便被绷紧,船体在舢板的拖拽之下,开始动了起来,并且被牵引着逐渐驶出了坞门,进入到了湾子里面开阔一些的水面。
岸上的人们看着这条船顺利出坞,又都大声的欢呼了起来,岸上再一次锣鼓齐鸣,为这条船的出坞祈福。
这一天的天气很不错,海面上风力不大,波浪也不高,非常适合这样的海试,而为了保险起见,这条船被拖出船坞之后,并未马上出海,而是现在湾子里面进行了再一次的检查,又做了锚泊试验。
在确定这条船重心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之后,于孝天这才下令船上水手们解缆,脱离了那条牵引他们用的舢板,升起了船帆,靠着自身船帆提供的动力,朝着海湾外面驶去。
毕竟这是这些水手们第一次操作这样的船帆,虽然他们在岸上已经训练了很久,可是一旦开始真正的操作实船的时候,他们还是对这种船帆的操作有点不太适应,船帆升起之后,费了好一阵子工夫,才算是在缭手们的操作下,吃上了风,给船只提供上了动力。
这条船这个时候,才真正第一次依靠自己的船帆,开始了航行。
舵工在艉楼下面小心翼翼的操作着船舵,在于孝天的口令声中,不断的做着调整,将船只稳定住,缓缓的驶出了湾口。
与此同时,还有数条跟这条船体量相仿的鸟船和赶缯船在这条单桅纵帆船出海之前,就已经提前驶出了海湾,在外面等候着这条船出海,作为随行船只,给这条船上的参试人员提供安全保护,一旦出什么问题的话,就赶紧对这条船提供救援。
这条单桅纵帆船驶出海湾之后,便在这些船只的簇拥下,驶入到了宽阔的海面上,随即转向掉头,驶往了更加宽阔的南日岛东部水域。
这个时候海面上没有其他船只,因为于孝天要对这条船进行海试,提前下令封闭了周边水域,一是避免让外人看到他们新式船只试航,另外也可以保证水面上的清净。
所以这时候南日岛东部海面上很是平静,除了几条预设的哨船在远处海面上活动之外,再也见不到其它船只。
而通过这一阵操作和试验,于孝天和船上的参试人员们感觉到这条船的控制性还是相当不错的,船体对于船舵的响应比预料中的还要好一些,船只操作灵敏,基本符合当初于孝天的设想。
而且缭手在对船帆进行了一阵操作之后,渐渐的开始摸到了一点点门道,使得操帆也变得容易了一些,虽然还显得有点跟不上,可是起码已经可以控制船帆受风了。
这也使得这条船获得了更多的风力,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船速这个时候便开始提升了起来。
于孝天始终站在船艉楼上,关注着船只的各种操作情况,不断的下令进行着各种调整,船只渐渐的远离南日岛的海岸,进入到了比较深的水域,船只在他的指挥下,开始做出了一些简单的机动动作。
这条单桅纵帆船,在于孝天的指挥下,进入到了南日岛以东海面,随着船上人员的操作熟练度渐渐提高,船速也在渐渐的提高,优雅的船体在海面上划开了碧蓝的海水,船艉留下了一道白色的浪迹。
一些海鸟可不管这条船是什么船,它们当看到了船只的航迹之后,就纷纷聚拢了过来,开始不断的俯冲下来,到船尾的浪花之中捕食翻出海面的小鱼小虾或者一些海生物。
“大当家,咱们的船速已经超过了跟着来的那几条船,是不是还接着加速?”船上的一个头目对于孝天问道。
于孝天扭头看了看船尾留下的航迹还有跟在他侧方的那几条护随的船只,可以看出来他脚下的这条船的船速,已经开始赶平他们,并且开始超过他们的速度。
而目前为止,这条船的航行还算是比较平稳,而船帆也没有吃足风,说明这条船还有很大的潜力提升速度,于是他满意的点头道:“不管他们,让他们跟着就是了!调整航向,向南继续加速!我倒要看看,这条船能跑多快!”
船上的水手们这时候也都感受到了这条船的轻快,一个个很是兴奋,于是赶紧答应一声,接着调整船帆和船舵,开始朝南航行,九月间海面上的风向已经开始转向,向南正好是顺风状态。
船首帆这个时候被全部张开,并且调整到了吃风角度,软质的船帆开始吃足了风,这条船顿时便开始再次加速,朝着前面冲了过去。
而这个时候桅杆上的那面斜桁帆也被缭手们调整到了受风角度,两面船帆这个时候都吃上了风,如此一来,更是给船只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使得船只又一次开始提速,朝前加速行去。
这时候跟在这条船左右的陪护船只上的海狼部众们,嘴巴都顿时张开了,他们看到这条式样怪异的新船,在吃了风之后,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突然间就窜了出去。
虽然他们这会儿为了跟上这条船,也已经把船帆全部升起,船速已经提升了起来,可是却根本追不上那条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条船绝尘而去,在海面上犁出了一条窄窄的浪迹,朝着远处奔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