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洋霸主-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俄军统帅罗曼涅夫斯基,见到华夏军突破了一道道防线,没有办法,率领司令部撤退到南部的哈巴罗夫斯克,留下主力俄军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打巷战。

    罗曼涅夫斯基的如意算盘打得非常好,主力俄军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打巷战,拖住华夏军,等到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援军赶到,再将华夏军一举全歼。

    可是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俄军在进入布拉戈维申斯克之后,根本没有和华夏军打巷战,而是纷纷投降,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俄军在开战前,对t…1火炮战车十分信任,认为t…1火炮战车可以击败华夏军,可是一打起来才发现,t…1火炮战车一败涂地,信心大挫。

    第二,俄军士兵普遍都是被强拉入伍的,战斗意志不强,各级军官随意打骂士兵,克扣军饷,导致士气低落。

    打巷战是十分艰苦的,最需要战斗意志,一支没有战斗意志的军队,根本打不了巷战,俄军恰恰是这样一支没有战斗意志的军队,所以他们的防御很快崩溃,八月六日,俄军的巷战都没有坚守四天,就有十几万俄军士兵投降。

    八月七日,华夏军总指挥牛大龙宣布,布拉戈维申斯克战役正式结束,华夏军占领布拉戈维申斯克,自此,布拉戈维申斯克这个名称永久停止使用,改用华夏名字“海兰泡”。

    这座阔别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的城市,终于回到了华夏母亲的怀抱,林飞时代的奇耻大辱,终于洗刷。(沧海在微信公众平台分享了写作故事,请大家微信搜索——qietingcanghai,就是且听沧海的拼音,回复2即可观看)

797 俄军大反扑

    (关于地名的一些说明,布拉戈维申斯克和海兰泡是一个地方,前者是俄国叫法,后者是中国叫法,在本文中,从俄国角度写的时候,称呼布拉戈维申斯克,从华夏角度写的时候,称呼“海兰泡”。)

    对俄军来说,布拉戈维申斯克失守造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俄国中心地区与远东地区的联系,全靠着西伯利亚铁路,而布拉戈维申斯克是西伯利亚铁路上最重要的一站,如果布拉戈维申斯克被华夏军占领,俄国本土的物资将不可能再运输到远东军区。

    布拉戈维申斯克还是通讯网络上的重要节点,沙皇的指示和命令,都是通过布拉戈维申斯克的中转,才到达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现在布拉戈维申斯克被华夏军占领,退守哈巴罗夫斯克的罗曼涅夫斯基总司令,想要接到沙皇的命令,需要派出通讯兵,绕过华夏军的防区,到布拉戈维申斯克北部仍然和莫斯科有联系的地区,获取沙皇的指示和命令。

    布拉戈维申斯克被华夏军占领,也给了罗曼涅夫斯基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想要用防守挡住华夏军,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不如把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兵力集中起来,与华夏军展开战略决战,争取全歼华夏军主力,一举扭转战局。

    从布拉戈维申斯克败退的俄军有十万左右,哈巴罗夫斯克的兵力在二十万左右,符拉迪沃斯托克也能调集二十万兵力,而华夏军大概只有二十万的兵力,所以这次战略决战还是很有胜算的。

    罗曼涅夫斯基认为,东北全境的华夏军已经都集结到了布拉戈维申斯克一带,华夏军想要增兵,必须从河北(河北在清廷的时候被称为直隶,现在改了过来)、山东一带调集兵力,兵力调动过来,至少需要十五天时间,而符拉迪沃斯托克兵力调动过来,只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这个时间差,是俄军取胜的关键。

    罗曼涅夫斯基立刻给符拉迪沃斯托克军区发出调令,要求符拉迪沃斯托克军区将二十万兵力调动到哈巴罗夫斯克来。

    让罗曼涅夫斯基没想到的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军区竟然拒绝了他的调令,拒绝的理由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外面发现了华夏舰队,包括四艘王朝级战列舰和四艘大帝级巡洋舰,还有六艘左右的运输船,符拉迪沃斯托克驻军不能调动,一旦调动,很有可能被华夏军趁机偷袭,占领整个军港。

    在第二次南洋世界大战的时候,俄国太平洋舰队已经在华夏舰队的打击下全军覆没,此时还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只有一些小型驱逐舰,根本不是外面华夏舰队的对手,防御这座军港,陆军很重要。

    罗曼涅夫斯基没有办法,只能打消了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调兵的计划,原来,林飞早就已经准备从海上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这里是一座优良军港,当年俄军远东舰队的母港,占领这里,可以直接威胁日本本土的千岛群岛和北海道,所以林飞派出舰队,赶赴符拉迪沃斯托克。

    在赶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时候,舰队经过了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对马岛,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这座岛屿,迟早是华夏的囊中之物。

    罗曼涅夫斯基取消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调兵的计划,参与战略决战的俄军就只有三十万了,罗曼涅夫斯基觉得,三十万俄军也差不多了,此时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华夏军,并没有站稳脚跟,消灭他们应该问题不大。

    于是罗曼涅夫斯基集结三十万俄军,反攻布拉戈维申斯克,八月十日,俄军正式出发。

    华夏军这边,林飞见到牛大龙率领的东北方面军收复海兰泡,随即命令牛大龙,进行十天的休整,继续向南进攻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

    华夏军刚刚休整了两天,就到了八月十日,侦察兵发现了大批俄军正在向海兰泡靠近,人数粗略估计在三十万左右。

    俄军这一举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无论是林飞还是牛大龙,都认为俄军会在哈巴罗夫斯克死守,没想到俄军竟然会从哈巴罗夫斯克出来,反攻海兰泡。

    十万对阵三十万,纵然华夏军战斗意志强,个人军事素质好,这样的对阵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林飞决定,调集河北一师、河北二师、河北三师,山东一师、山东二师和山东三师,共计十二万兵力,驰援海兰泡。

    从兵力集结,到兵力运输,需要差不多十五天的时间,也就是说,从八月十日到八月二十五日,牛大龙率领的华夏军,要与三倍于己的兵力作战。

    林飞指示牛大龙,可以弃守海兰泡,撤回黑河城,海兰泡的俄军防御工事已经被摧毁了,就算被俄军占领,重新夺回来也是很容易的。

    牛大龙却有不同意见,他决定,在海兰泡坚守,吸引俄军包围,然后让后续支援部队直接进攻哈巴罗夫斯克,切断俄军的退路,一举将俄军主力全歼,俄军主力一旦被全歼,整个外东北就彻底落入了华夏帝国之手。

    林飞担心牛大龙的部队守不住,牛大龙却向林飞保证,一定可以守得住,林飞决定相信这个部下,让他全权指挥作战。

    八月十一日,华夏军和俄军都在紧张调动,林飞这边,俄国大使伊辛洛夫斯基代表沙皇尼古拉二世向林飞递交外交照会,希望两国停战,协商解决外东北冲突。

    林飞没有断然拒绝,只是告诉伊辛洛夫斯基,停战可以,不过整个外东北要实现非军事化,也就是说,俄军不得在外东北驻防。

    伊辛洛夫斯基当然不会答应,这样做可是把外东北拱手让给林飞,伊辛洛夫斯基同时也明白,林飞是一定要拿下外东北了。

    伊辛洛夫斯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他知道,外东北迟早守不住,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原因,外东北距离俄国核心地区几千公里,而距离华夏主陆,却只有一江之隔,林飞随便下一道命令,就会有数以万计的华夏人划着小船进入外东北,而俄国,却只能派出几千人,还要坐上几天几夜的火车。

    外东北,永远是华夏人的,虽然会被异族统治,也是暂时的,早晚有一天,这些土地会重新回到华夏民族的怀抱,不论在其上统治的异族是谁,有多强大。

    现在俄国所有的希望,就是罗曼涅夫斯基能率领俄军击溃海兰泡的华夏军主力,这样还能多守住外东北几十年。

    与此同时,俄国驻日本大使也向日本明治天皇发出外交照会,请求明治天皇,出动韩军和驻韩国日军,渡过鸭绿江,直取华夏东北。

    明治天皇虽然很想报仇,可是日本经过数次大战,国力极度衰弱,无力再发动一场大战,于是明治天皇表示,愿意出动日本某种最新式的武器,帮助俄国作战。

    俄国大使急忙询问是什么作战武器,明治天皇微笑着用手指了指天上,俄国大使猜测道:“是飞艇吗?”

    “不,是飞艇的克星。”

    俄国大使以为飞艇的克星是高射炮,于是失望地说道:“一定是高射炮吧,我们俄国已经有了。”

    明治天皇放声大笑,“当然不是高射炮,我们这种炮,是飞在天上的。”

    原来明治天皇说的飞在天上的炮,正是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由于日本一开始就明确将飞机当成主战装备,所以莱特兄弟给飞机装备了武器,这和林飞时代的飞机发展史截然不同。

    日本人可没有林飞那些穿越者的知识,知道飞机会给未来战争带来剧变。林飞是秘密研制飞机,不攒够性能优势,绝对不会把飞机拿出来,而日本人弄出飞机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送到战场上看效果。

    俄国大使听明治天皇说“飞在天上的炮”,一头雾水,想要再问,明治天皇却不再说了,俄国大使只能扫兴而归。

    韩国东部有一个重要港口,名叫清津,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很近,日本人就把飞机装上运输船,从清津运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再转运到布拉戈维申斯克前线。

    八月十二日,俄军继续进军,牛大龙则指挥华夏军在海兰泡外围修筑防线,时间紧迫,华夏军没有时间修筑稳固的混凝土堡垒,于是只能挖战壕、壕沟,拉起铁丝网。

    在防线构筑的过程中,俄军战俘发挥了巨大作用,收复海兰泡的战役俘虏了俄军战俘七万多人,华夏军让这些人挖战壕,都不需要用鞭子和刺刀驱赶,只需要两个鸡蛋,一个馒头,就能让俄军战俘开开心心地挖一天战壕,俄军普通士兵的伙食极差,大多数时候都是马铃薯蘸盐。(沧海在微信公众平台分享了写作故事,请大家微信搜索——qietingcanghai,就是且听沧海的拼音,回复2即可观看)

798 遭遇日军飞机

    在俄军战俘和华夏军战士的努力下,一天时间,海兰泡外围就构筑起了三道防御阵地,只等俄军前来。

    在这段时间里,华夏军的热气球也升空助战,监视俄军动向,外东北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这个时代的工厂也少,空气十分纯净,特别适合热气球侦察。

    热气球部队指挥官是刘静空,和林戈成一样,特别想要驾驶华夏军最新的飞机作战,可是林飞对于出动飞机的事情坚决不同意,刘静空和林戈成都没有办法。

    这次日军飞机就要赶赴战场了,不知道林飞会不会依然固执己见,不出动飞机。

    对于热气球部队来说,最需要发现的目标只有一个,俄军的炮兵阵地,这次俄军打的是进攻战,华夏军打的是防御战,俄军炮兵可以从任何方向杀过来,打华夏军一个措手不及。

    八月十三日,俄军出现在距离华夏军三千米左右的位置,开始构筑进攻工事,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华夏军火炮精准射程,华夏军很难使用火炮对其造成有效杀伤。

    华夏军施放了四枚热气球,这些热气球都没有发现俄军的火炮阵地,牛大龙于是认定,俄军在这一场战役中,并不打算投入火炮,至于原因,牛大龙认为是俄军认为火炮太过笨重,移动不便。

    八月十三日晚上,华夏军阵地上突然落下了密集的弹雨,爆炸声此起彼伏,华夏军战士急忙进入战壕躲避,尽管如此,仍然有四百多人在爆炸中伤亡。

    俄军趁势发动了攻击,将那处阵地占领,华夏军急忙组织部队,争夺那处阵地,双方随即展开激战,战斗进行了一夜,俄军终于被击退,华夏军重新夺回了阵地,清点战果和战损,华夏军伤亡一千多人,而俄军只留下了三百多具尸体。

    华夏军伤亡人数之所以远远超过俄军,主要是因为,在阵地肉搏战中,华夏军天然不是俄军的对手,俄军的身材和力量都优于华夏军,而且昨天晚上发动偷袭的部队,应该是俄军的精锐部队,作战意志顽强,军事素质过硬。

    其实整个战斗的失败,最该归罪于热气球部队没有及时发现俄军炮兵阵地,华夏军要不是被俄军的炮火突袭打乱了阵脚,俄军根本杀不进来。

    牛大龙大发雷霆,把刘静空叫到面前一通训斥,刘静空也十分委屈,俄军一定是在夜里进行了火炮部署,热气球在夜晚就是瞎子。

    牛大龙于是命令刘静空,立刻起飞热气球,寻找俄军炮兵阵地,同时命令林戈成起飞齐天大圣飞艇,寻找并摧毁俄军炮兵阵地。

    俄军是装备高射炮的,所以齐天大圣飞艇飞入俄军阵地有一定危险,于是牛大龙又命令装甲第一师,对俄军展开骚扰性攻击,迫使其高射炮无法部署,无法正常使用。

    一个装甲团六十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冲向俄军阵地,俄军阵地立刻用反战车炮迎击,侵掠之火火炮战车跟着还击,反战车炮仍然不是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对手,在稍微抵抗之后撤退。

    此时俄军展开的是进攻队形,很难阻挡侵掠之火火炮战车,见到侵掠之火火炮战车攻过来,全体后撤,这样一后撤,高射炮阵地就必须移动,俄军高射炮无法在移动中开炮,所以齐天大圣飞艇畅通无阻杀入俄军阵地,寻找火炮阵地。

    虽然俄军火炮阵地进行了伪装,可是俄军的伪装技术并不高明,被天空中的齐天大圣飞艇轻易识破,林戈成惊喜万分,随即命令齐天大圣飞艇准备投掷炸弹。

    林戈成在下达完投掷炸弹命令之后,随即给海兰泡飞艇基地发出命令,让飞艇基地继续派出齐天大圣飞艇战斗。

    原来林戈成这次只出动了四架齐天大圣飞艇,这么少的数量,显然不足以炸毁俄军炮兵阵地。

    就在齐天大圣飞艇上的投弹手用投弹瞄准镜进行瞄准的时候,林戈成突然看到,南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大片黑点,林戈成第一个反应,那些黑点是俄军飞艇,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俄军装备了飞艇啊。

    林戈成还有另一个疑惑,那就是那些黑点的飞行速度远远超过了飞艇的速度,林戈成举起望远镜,看向那些黑点,望远镜里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原来那些黑点竟然是——飞机。

    这些飞机都在机头有一部螺旋桨,机翼都是双层的,机身上没有任何涂装,由于距离太远,看不清楚机身上是否安装了武器。

    林戈成大吃一惊,天上怎么有了飞机,飞机难道不是我们华夏军独有的吗?

    林戈成听林飞说过,飞机是飞艇的克星,因为飞机的机动性强,远远超过飞艇,飞机可以轻易转弯,飞艇就不行了,所以林戈成对飞机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恐惧。

    林戈成立刻拿起青鸟机话筒,朗声说道:“各单位注意,天空中出现飞艇克星,现在所有单位,立刻返航,战斗模块准备作战,绝不让飞艇克星靠近。”

    飞机在华夏军中是被严格保密的,除了林戈成、刘静空这些未来的空军军官,其他人都不知道飞机的存在,甚至连牛大龙都不知道飞机的事情,齐天大圣飞艇的艇员就更不知道了。

    林戈成身边的艇员纷纷说道:“部队长,有什么东西能成为我们的克星,我们可是齐天大圣!”

    “少说废话,立刻给我返航。”林戈成说完亲自走到机关炮发射位置,指挥战斗,其他人也不敢多说什么了。

    很快,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十架飞机,距离齐天大圣飞艇更近了,林戈成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它的样子,机头螺旋桨,双层机翼,机翼之间有十几根竖着的杠子,作用是增加机翼强度,机腹下面有三支起落架,螺旋桨后面的机身上,有一个高高凸起的玻璃罩子,应该就是座舱。

    在左右下机翼的上方,各有一根乌黑的管子,应该是机枪枪管,口径之类的就看不清楚了,机枪枪管后面是黑黢黢一大坨东西,应该是子弹盒,林戈成心中一动,陛下说过,如果外国弄出飞机,肯定会把飞机最先用于侦察,之后才会用于作战,没想到现在敌人的飞机就安装武器了,我撤退的命令还真下对了。

    林戈成估摸着那些飞机进入了格林快炮的射程,大声下令开炮,炮手立刻用格林快炮射出了弹雨,炮弹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奇异的弧线,在距离那些飞机还有很远的地方落了下去。

    那些飞机见到齐天大圣飞艇向后撤退,并没有继续追赶,而是在天空中转了一圈,向俄军阵地后面撤退。

    这些飞机飞出了齐天大圣飞艇的视线,眼前的地面,是一片结实的平地,虽然没有铺水泥沥青之类的东西,却被重物压过,十分平整。

    十架飞机降低高度,在平地上降落,这个时代的飞机,重量很轻,这些飞机的机身和机翼都是用木头制成的,只有关键部位才用了钢铁,速度很慢,所以起飞着陆都很容易,林飞时代莱特兄弟试飞飞机的时候,甚至是在一片坑坑洼洼的农田上起飞降落的。

    十架飞机一停下来,就有人过去在座舱边上架起了梯子,一个小个子黄种人从里面爬了出来,一个大鼻子白种人走了过去,问道:“海泽雄树大佐,和齐天大圣飞艇交战了吗?”原来这个飞行员就是当年日军飞艇部队的指挥官,海泽雄树。

    海泽雄树摇头,“没有,莱特先生,齐天大圣飞艇上有机关炮,还在高速撤退,我们没敢恋战,不过飞行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莱特长长地出了口气,“没有出差错就好,至于战斗性能,以后再检验也不迟。”

    林戈成回到海兰泡,降落,牛大龙十分生气,因为齐天大圣飞艇根本没有扔炸弹,俄军的炮兵阵地还没有被摧毁。

    牛大龙质问林戈成:“为什么不投掷炸弹?”

    “因为敌军出动了飞艇克星,我们不敢和他们交战。”

    “飞艇克星,那是什么?”

    林戈成想了想,说道:“那是一种会飞的东西,机动性比齐天大圣飞艇强得多。”

    牛大龙眉头一皱,“敌人使用了全新武器?我们要立刻向陛下报告!”

    “司令员您放心,我会把这件事情亲自报告给陛下的。”林戈成说完就回去给林飞发电报,在电报中详细地描述了敌人飞机的外形,在电报结尾林戈成激动地写道:“陛下,敌人出动飞机了,我们的飞机是不是也应该出动了,我请求立刻出战!”

    林飞被这份电报震惊了,现在是一九零二年,敌人竟然就使用了飞机,还是携带两挺机枪的战斗型飞机,林飞有些犹豫,要不要拿出自己的飞机?(沧海在微信公众平台分享了写作故事,请大家微信搜索——qietingcanghai,就是且听沧海的拼音,回复2即可观看)

799 飞艇战飞机

    林飞是否拿出飞机,要看日军飞机到底有多强的性能。

    林飞仔细看了一遍林戈成发回来的报告,发现日军飞机还在使用双层机翼,这种机翼形式,在林飞时代的早期飞机上采用的非常多,到了现代,除了一些小型飞机,已经没有飞机再用这种机翼形式。

    只要一型飞机采用双层机翼,那就说明它的速度不会太快,因为双翼面之间有长长的支柱,也就是林戈成看到的两个机翼之间竖立的杠子,在飞机飞行的时候会提供极大的阻力,导致飞机只能以慢速飞行。

    其实飞机之所以要采用双翼面布局,也是因为飞机飞行速度不高,这才需要用两个机翼来产生升力。

    日军飞机把机枪布置在了下机翼的上面,这种布置堪称奇葩中的奇葩,在林飞时代,从来没有飞机采用这种机枪布置方式,因为这样会破坏机翼气流流场,导致飞机升力大减。

    日军飞机竟然把机枪布置在这个位置,实在让林飞觉得奇怪,林飞皱着眉头想了一会,认为这些日军飞机,应该是日本的早期试验型号,所以才会把机枪布置在下机翼的上面,日军后续型号肯定会进行改进。

    林飞正在想着,溪云从外面进来,说道:“夫君,暗剑从日本发来了情报。”暗剑是林飞安插在日本内部的间谍,在林飞收复台湾的时候,暗剑发挥了极大作用,多次为林飞传递关键情报,后来日本从台湾败退,暗剑跟着日军回到日本,在日本潜伏下来,为林飞搜集情报。

    暗剑在日本的掩护身份,是搜集华夏情报的间谍,不过在第一次南洋世界大战和第二次南洋世界大战之中,暗剑都没有给日本提供什么有价值的情报,这让日本逐渐疏远暗剑,暗剑能接触到的情报越来越少。

    林飞本来打算让暗剑回到国内,担任别的职务,可是暗剑没有答应,他坚持要留在日本,希望能够找机会获取情报。

    林飞急忙从溪云的手中接过情报,原来这是一份日本进口物资清单,进口对象是美国,进口物品是克莱恩公司出产的ht…5型汽油发动机,这是一型六缸直列式水冷发动机,额定功率四十千瓦,进口数量是一百台。

    这型发动机自重很低,所以特别适合用在飞机上,四十千瓦的功率看起来不大,可是驱动飞机已经绰绰有余,要知道林飞时代莱特兄弟最早试飞的飞机,用的发动机功率只有不到九千瓦。

    暗剑在情报中说,这份进口物资清单是绝密的,据说是给一个神秘工程的,工程代号和内容不得而知。

    林飞认为,日本进口的这型发动机,就是那型飞机的动力设备,如果是这样的话,日本飞机发动机的功率只有四十千瓦,而林飞的飞机,使用改进型狄赛尔发动机,功率已经达到了八十千瓦。

    如果日本飞机发动机的功率只有四十千瓦,那就意味着它的载重量不大,载重量不大,火力自然不强。

    林飞决定,不使用飞机。

    林飞不光不使用飞机,还要狠狠挫伤日本研制飞机的信心。

    林飞给林戈成发去电报,在电报中林飞做出指示,日本飞机速度不快,载重量不大,火力不强,未必是齐天大圣飞艇的克星,你部应该制造并把握战机,发扬齐天大圣飞艇火力强、载弹量大的优势,争取歼灭日军飞机。

    林戈成接到林飞的指示,很是失望,不过他还是制定了歼灭日军飞机的计划。

    八月十六日上午八点,八架齐天大圣飞艇起飞,寻找俄军火炮阵地,在齐天大圣飞艇的后方,四架热气球监视战场,寻找俄军的高射炮,只要发现俄军高射炮,火炮战车和炮兵就立刻出击,压制其火力。

    也许是俄军有日军飞机的保护,在齐天大圣飞艇突入俄军阵地之后,俄军的高射炮没有一门开炮,齐天大圣飞艇很轻松地靠近了炮兵阵地。

    就在这时,海泽雄树率领三十二架日军飞机飞赴战场,前一次的出动,日军飞机一枪未发,今天终于要大战一场了。

    海泽雄树之前也没有使用过飞机作战,所以不知道如何优化空战队形,三十二架日军飞机,排成了两个横队,在空中看去,就是两条长线,齐天大圣飞艇很快发现了日军飞机。

    尽管日军飞机速度不快,可还是比齐天大圣飞艇快得多,日军飞机想打齐天大圣飞艇就能打,不想打齐天大圣飞艇就能跑,所以在这场较量中,齐天大圣飞艇处于绝对劣势。

    不过齐天大圣飞艇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火力,日军飞机只有两挺机枪,而齐天大圣飞艇在没有换用氦气之前,就已经能装载四门格林快炮,每门备弹一千枚了,在换用氦气之后,搭载的格林快炮数量提高了一倍,达到了恐怖的八门。

    尽管有火力优势,可是林戈成还是有一点不放心,那就是齐天大圣飞艇的顶部,是一部长达156米,直径19米的气囊,形成了一个巨大射界死角,只要日军飞机钻进这个射界死角,齐天大圣飞艇就再也打不到它了。

    于是林戈成命令操作员,做好随时升高齐天大圣飞艇的准备,林飞给林戈成做出过指示,日军飞机发动机性能有限,升限可能不会太高,所以齐天大圣飞艇可以升高高度,居高临下打击日军飞机。

    三十二架日军飞机组成的两条黑线眨眼间靠近了齐天大圣飞艇,不需要林戈成的命令,所有炮手都开了炮,明亮的曳光弹在空中划出耀眼的长线,直射日军飞机。

    日军飞机上是没有无线电的,所以一打起来,日军飞机只能各自为战,正是因为没有沟通和交流,一场事故发生了。

    一架日军飞机见到齐天大圣飞艇开了炮,急忙向右侧转舵,希望躲开炮弹,可是日军飞机排开的是线型阵,这一转舵直接撞上了另一架日军飞机,两架飞机一起冒着烟摔了下去,这次事故完全是日军没有飞机使用经验造成的,日后海泽雄树苦心钻研空战队形,这才避免了类似事故。

    日军飞机没等开战,就损失了两架,这让日军飞行员们又是心疼又是气恼,他们躲避着齐天大圣飞艇的炮弹,向齐天大圣飞艇射出了子弹。

    日军飞机上没有空中射击瞄准具,所以日军飞行员都是凭着感觉打的,齐天大圣飞艇身上最大的东西是气囊,所以日军飞机的子弹大多数都打在了气囊,齐天大圣飞艇气囊的填充气是氦气,根本不会爆炸,日军飞机的子弹毫无效果。

    有的子弹打在了吊舱上,由于齐天大圣飞艇的吊舱外面铺设了铝合金装甲,日军飞机使用的子弹又不是钢芯穿甲弹,而是普通铅头弹,打在装甲上就会破碎,所以根本打不动装甲。

    日军飞机打齐天大圣飞艇犹如蚂蚁吃大象,可是齐天大圣飞艇打日军飞机,就好像猛虎扑羊了,开始的时候齐天大圣飞艇炮手没有经验,打不准满天乱飞的日军飞机,可是很快他们就明白计算提前量了,要打日军飞机的时候,把炮口瞄准飞机飞行轨迹的前方开炮。

    新打法一出来,十几架日军飞机被炮弹击中,如果炮弹不击中关键部位,日军飞机是不会坠落的,所以虽然有十几架日军飞机被击中,却只有四架坠毁,其中一架是发动机被打坏,螺旋桨停转,直接摔了下去,还有一架是飞行员被击毙,另外两架是炮弹引爆了燃油,直接在空中爆炸。

    其他被击中的飞机也绝不是安然无恙,炮弹击穿了机身和机翼,导致飞行性能大幅度降低,有的飞机无力作战,摇摇晃晃飞回了基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