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洋霸主-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的刀锋溅射出来,喷了林飞一身。
慈禧太后的心脏和右肺同时被搅碎,当场倒在地上,一命归西,就这样,慈禧太后这个影响了中华历史一百多年的老女人,死在了林飞的手上。
有人觉得这样让慈禧太后死太便宜了,可是林飞觉得,杀了她就行了,用酷刑折磨她也没什么意思,有部下曾经对林飞说,应该把慈禧老贼先奸后杀,当时林飞就是一激灵,慈禧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林飞可下不去手。
慈禧太后死了,林飞转头看向了光绪皇帝,光绪虽然贵为皇帝,可是在生死关头,也被吓得不轻,他全身颤抖,嘴唇发青,面无血色。
林飞冷笑道:“光绪,你其实还不错,还知道变法革新,我其实可以饶过你。”
光绪皇帝的眼中陡然闪出了一丝希望的光,可是他碍于皇帝的尊严,没有开口哀求林飞饶命。
林飞走近光绪皇帝几步,“虽然我可以饶过你,可是你毕竟是清国的皇帝,更目睹了我杀死慈禧老贼的经过,我要是饶过你,后患无穷,所以,你必须死。”
林飞把匕首压在了光绪皇帝的胸膛上,光绪皇帝颤抖着闭上了眼睛,就在林飞要下手之时,光绪皇帝突然睁开眼睛,哀声说道:“珍妃是不是在你的手上,我想见见她。”
林飞冷笑一声,“珍妃的确在我的手上,我也没有欺辱她,她过的还不错,不过你要清楚,如果珍妃见到你,她就会知道你还活着,那样的话,我就必须杀掉她,让她死还是让她活,你自己想清楚吧。”
林飞说完没有下刀,而是给光绪皇帝时间让他想,光绪皇帝哀叹一声,“我想让她活。”
“那好,你就去死吧。”林飞最后的话音一沉,刀锋深深刺入光绪皇帝的胸膛,光绪皇帝怪叫一声,全身颤抖,很快死去。
就这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被林飞亲手杀死,林飞擦了擦匕首上的鲜血,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两个祸国殃民的东西,在自己手上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林飞冲外面喊了一声“进来”,门一开,玉凝霜快步走了进来,低声问道:“师父,有什么吩咐?”
林飞用手一指地上的两具尸体,说道:“把他们的尸体扔进王水,等到尸体完全溶解,再把尸水扔进大海。”
“明白。”玉凝霜轻轻答应一声,然后叫人来处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尸体,这次处理的尸体的人,都是林飞最最亲密的心腹,包括玉凝霜的闺蜜玉冰、狙杀队队长张闯等等,确保这件事情不被人知道。
在处理尸体的时候,林飞吩咐玉凝霜:“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起回来的清国众人,统统杀掉,包括光绪皇帝的几个妃子,不留一个活口。”
玉凝霜答应下来,很快把那些宫女太监和光绪皇帝的妃子都杀光,同样用王水溶解了尸体,尸水扔进大海。
第二天,林飞向全世界公布了雨燕号高速客船失事的消息,夏舰还公布了雨燕号起火沉没的照片。
林飞随后发布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讣告,并在大禹城为他们举行了规模不小的葬礼,葬礼上林飞还发表了冠冕堂皇的讲话,引得众人一片喝彩。
这件事情便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去,不过始终有历史学家怀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并没有在雨燕号事件中丧生,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是被林飞杀死的,这件事情也就成了千古悬案。
林飞见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死了,留着珍妃也就没什么用了,林飞当初留下珍妃,就是想用珍妃诱使光绪皇帝投降。
林飞想要赐死珍妃,可是很快想到,这样做有违自己仁君之名,于是让人对珍妃严加看管,没想到珍妃提出,自杀为光绪皇帝殉葬,林飞欣然应允,赐给珍妃一条白绫,珍妃旋即自缢,林飞让人把珍妃和光绪皇帝合葬在一处。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死掉,再也没有人有号召力把清廷遗老遗少召集起来,林飞算是高枕无忧了。
处置完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林飞开始处置清廷遗留下来的问题,其中“八旗兵”问题最为突出,“八旗兵”是一群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人,他们不务农、不经商、不做工,每年由清廷拨给俸禄,可以说是整个国家的寄生虫。
林飞在打下北京的时候,为了维护北京的稳定,没有裁撤八旗兵,华夏帝国还给他们钱,数量和清廷时期一样,现在清国全部解放,没有再留着他们的必要了。
于是林飞下令,停止给八旗兵拨发银钱,令其自谋生路。
这一举动并没有激起八旗兵的激烈反抗,原因很简单,大多数八旗兵在华夏攻占北京之后,就开始自谋生路,原来他们“不务农、不经商、不做工”都是清廷不让,因为清廷认为,八旗兵的唯一要务是保卫皇城,不能干别的事情。(沧海在微信公众平台分享了写作故事,请大家微信搜索——qietingcanghai,就是且听沧海的拼音,回复2即可观看)
750 东北的威胁
现在清廷垮台,禁锢解除,八旗兵也就融入社会,自谋其事了,至于八旗兵融入社会根本不存在问题,满清八旗在和汉族共同生活了两百多年之后,已经完全被汉族同化,没有人会说满语,没有人认识满文,过的是汉族的节日,吃的是汉族的食物。
处理完八旗的问题,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满清官吏,清廷时期,全国遗留下来大批官吏,这些官吏**成风,林飞根本没有任用他们的打算,于是林飞下令把清廷所有官吏清除,没收官吏的个人财产,这样一来,林飞获得了大量财富,并把这些财富投入到生产建设之后。
林飞正式取缔了“清国”这个历史称呼,用“华夏帝国”取而代之,清国正式成为了历史,在日后的每一本历史教科书上,清朝的后面都会多加一个括号,括号里面写上“1644—1901”。
华夏帝国解放清廷之后,获得了全部清廷领土,自此,华夏帝国的领土面积增加到了1259万平方公里,在这个时代,仅次于英国和俄国,位居世界第三位,英国本土面积不大,可是在亚洲和非洲都有大片殖民地,其中以印度、南非、缅甸为最大。
华夏帝国的领土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原来清国的领土,第二部分是南洋领土,第三部分是印度支那半岛上的领土。
第一个被华夏帝国官方称为“华夏主陆”,因为除了台湾岛、海南岛和琉球群岛外,大多数地方都在大陆上,第二个被华夏帝国官方称为“华夏南洋诸岛”,第三个被华夏帝国官方称为“华夏半岛领土”。
华夏南洋诸岛包括吕宋岛、米沙鄢群岛、棉兰老岛、苏拉威西岛、婆罗洲、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当然,华夏帝国在澳大利亚西部还有一些矿场,不过这些矿场是不被华夏帝国官方承认的,所以并不计算在华夏帝国领土之内,不承认这些矿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林飞不想引起英国人的注意。
华夏半岛领土包括越南、柬埔寨和老挝,这些地方名义上来说,只是华夏帝国的附属国,不过林飞在这些地方设置总督,总督的权力远远超过当地国王,尤其是越南,越南帝国皇帝阮福昭,几乎是华夏帝国的傀儡。
华夏帝国的领土面积达到了1259万平方公里,人口则达到了四亿五千万左右,其中原清国领土,也就是“华夏主陆”,贡献了四亿人口,华夏南洋诸岛和华夏半岛领土贡献了五千万人口。
林飞自从有了华夏主陆之后,心里就踏实了不少,因为华夏主陆一下子提供了四亿华人,华夏帝国之中,华人再也不是少数民族了,就算是菲律宾人、印尼人想要作乱闹事,林飞也能依托四亿华人把他们轻松平定。
如果菲律宾人和印尼人的作乱规模进一步增大,甚至成立政权,意欲独立,林飞都可以把他们统统杀光,然后把华人移居其中。
林飞虽然有了华夏主陆,不过林飞却没有迁都的打算,因为林飞的所有工业中心都在华夏南洋诸岛和华夏半岛领土上,华夏主陆,此时除了清廷留下的兵工厂,工厂数量极少,所以林飞还是把统治中心放在大禹城。
清国覆灭,给了世界各国极大震动,尤其是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蒙古大帝国和大韩帝国,四个国家和华夏帝国毗邻,又有极深的利益矛盾,四个国家都想着除掉华夏帝国。
西方诸国也都是一样的,尤其是英国,华夏帝国一成立,缅甸北方就出现了一只庞然巨兽,这只巨兽说不定就会鲸吞缅甸。
英国于是鼓动日本和俄国,继续出兵,并答应给两国提供大量资金和技术援助,日本和俄国很是气恼,责问英国,你们为什么不出兵?
英国很是无奈,现在我们对抗华夏帝国的潜艇,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从陆地进军,是最好的选择。
俄国反唇相讥:“你们难道不能从陆地进军吗?不要忘记了,暹罗帝国可和华夏帝国的越南接壤,你们完全可以从暹罗出兵,直接进攻越南,越南是华夏帝国的有色金属加工中心,攻克越南,华夏帝国的战争潜力将会极大削弱。”
英国被俄国说得无言以对,英国的确考虑过从暹罗出兵,可是暹罗帝国皇帝朱拉隆功说什么都不同意。
朱拉隆功是这个时代比较有能力的君主之一,暹罗周围的各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亚和缅甸,都沦为了西方的殖民地,唯独暹罗独善其身,始终保持着独立。
这是因为朱拉隆功是个十分开明的君主,他倾心西方,对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都学习了不少,努力把暹罗改造成英国那样的国家,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英国人不用靠战争和征服就能获取大笔利益。
当朱拉隆功反对英国借助暹罗出兵越南的时候,英国也不好对朱拉隆功动武,一旦英国对朱拉隆功动武,那朱拉隆功就会不顾一切地投靠华夏帝国,英国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朱拉隆功就是要在英国和华夏帝国之前,左右逢源,两边吃好处,英国和华夏帝国,谁也不愿意轻易动暹罗。
对林飞来说,暹罗问题根本就不算什么,真正让他担心的,是华夏帝国东北的威胁。
1901年7月的时候,华夏帝国将日军逐出东北,与俄军隔着松花江对峙,松花江并不算太宽,无法成为极其稳固的屏障,俄军随时可以渡过松花江,攻击华夏主陆的东北地区。
大韩帝国和东北毗邻,大批日军和韩军都在韩国,随时可以攻击华夏东北地区,而且日军是被华夏帝国赶出去的,一门心思想要重整旗鼓,夺回清国东北。
因为这些威胁,华夏帝国很难进行发展建设,试想一下,华夏帝国的东北地区时刻准备打仗,华夏帝国的大部分运力就要向东北地区移动,为华夏主陆运输物资的运力必然大量减少,物资无法运进华夏主陆,那还谈什么发展工业。
华夏帝国想要发展,东北的威胁必须解除。
一九零一年七月的时候,林飞决定用两个月的时间,维修从奉天到吉林的铁路,此时已经是一九零一年十月中旬了,铁路已经修好,各种战略物资也囤积了一个多月,攻击俄军的时机已经成熟。
十月中旬,松花江吉林段还没有结冰,林飞决定再等上一个月,等到十一月中下旬,这个时候松花江吉林段就结冰了,到时候林飞的装甲师就可以很容易地过江。
说起装甲师,现在是一九零一年十月,按照林飞的工业产能,一个月可以生产七十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侵掠之火火炮战车是从一九零零六月开始按照这个速度生产的,也就是说,现在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数量可以达到一千多辆,而实际上,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数量只有六百辆。
林飞把这六百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编成了三个装甲师,分别是装甲第一师、装甲第二师和装甲第三师,其中装甲第一师驻扎吉林、第二师驻扎北京、第三师驻扎安东,一个对抗俄军,一个对付蒙古军,还有一个防备朝鲜的日军。
林飞之所以只制造六百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完全是因为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作战效能不能让林飞满意,尤其是履带寿命只有八十公里这一点,注定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无法完成远距离独立作战。
所以林飞在制造六百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之后,果断命令工业部,停止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生产,空余出来的产能,进行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改进工作,争取将火炮战车的履带寿命提高到一百六十公里。
除了履带寿命,还有速度、火控系统、通讯系统等一系列改进,争取在改进型出来之后,对世界各国的火炮战车形成代差。
火控系统是重点改进对象,火炮战车用火控计算机更是重中之重,林飞很想应用电子计算机,毕竟机械计算机的精度赶不上电子计算机,可是凌雪的计算机研制还在攻关阶段,电子计算机的入役遥遥无期。
除了改进侵掠之火火炮战车之外,林飞还着手制造第一代步兵战车,林飞的敌人已经知道使用远距离炸药投送装置对抗侵掠之火火炮战车了,步车协同战术就显得十分重要, 所以步兵需要一种支援他们作战的武器装备。
为步兵单独配备步兵战车,这种军事观念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此时的世界各国,还在埋头研制火炮战车呢。
林飞想要等松花江结冰封冻,可是俄军不会让林飞如愿,十月二十日,俄军松花江舰队大举进攻华夏军松花江舰队,华夏与俄国的大战再次爆发。(沧海在微信公众平台分享了写作故事,请大家微信搜索——qietingcanghai,就是且听沧海的拼音,回复2即可观看)
751 内河舰队大决战
俄国把东北地区的部队,视为其远东部队的一部分,自从俄国强迫清国签下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之后,俄国就把华夏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霸占,海参崴、海兰泡、伯力这些名字永远消失,只能出现在俄文正式名称之后的括号里。
俄国在这一百五十万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了“俄罗斯帝国远东军区”,司令部设置在布拉戈维申斯克,也就是华夏的“海兰泡”,林飞时代的海兰泡惨案就发生在这里,在那次大屠杀中,俄军杀害了无辜清国百姓五千多人,杀害手段极其残忍,刀刺、火烧、水淹……令人发指。
在日本和俄国缔结盟约之后,俄国占领了松花江东部的清国领土,把军指挥部和统治中心放在了三姓城。
三姓城就是林飞时代的依兰,清代初期设城,当作军事重镇,三姓城距离吉林三百多公里,在吉林的东面。
华夏军占领吉林之后,俄国远东军区成立前线指挥部,进驻距离吉林最近的舒兰县,俄国远东军区总司令罗曼涅夫斯基上将亲自担任前线总指挥。
俄军在松花江沿线,集中了三十万兵力,这么多兵力,几乎是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带驻军的一多半。
如何攻击华夏军,俄军高层是有矛盾的,罗曼涅夫斯基主张,用最快的速度攻击华夏军,将其逐出吉林,可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却想着派出特使和林飞谈判,企图用谈判手段霸占俄军现有区域。
俄国特使赶到大禹城的时候,正好是林飞对清国发动全面攻击的时候,林飞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离间清廷高层与袁世凯的关系、进攻四川、和清廷进行投降谈判等等事情上。
俄国特使来见林飞,林飞觉得这是拖住俄国人的好机会,于是挤出时间和俄国特使商谈,在商谈中态度极其绵软,给俄国特使一种错觉,林飞想要同俄国求和。
林飞还指示手下特工,给俄国方面的情报员传递林飞想要求和的信息,让俄国进一步相信林飞的诡计。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是心存侥幸,他知道华夏军难打,所以不想和华夏军打,他知道和华夏军激战,俄国肯定损兵折将,讨不到半点便宜,这样一来,在和英国德国争夺欧洲和中东的时候必然会受到影响。
尼古拉二世还认为,林飞在和日本、清廷的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资源,现在的林飞,根本没有能力和精力与俄国交锋,所以林飞势必有求和的想法。
出于这些考虑,尼古拉二世不想和林飞开战,可是罗曼涅夫斯基看的非常清楚,林飞在争分夺秒地修补奉吉铁路,在分秒必争地组建训练松花江舰队,内河舰队和海洋舰队在作战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华夏军以前没有内河舰队,现在必须抓紧时间组建和训练。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罗曼涅夫斯基,林飞根本不想和俄国和谈,俄国想要和平地从林飞手中拿下东北,根本就是做梦。
罗曼涅夫斯基急忙给尼古拉二世发电报,请求尼古拉二世,准许他立刻出兵攻击华夏军,可是尼古拉二世一直抱着侥幸心态,就这样一直拖到了十月份,再拖上一段时间,就到十一月了,进入十一月中旬,松花江吉林段就开始封冻了,一旦封冻,华夏军的火炮战车过江就容易多了。
罗曼涅夫斯基终于等不及了,给尼古拉二世写了一封几千字的长信,痛陈立刻进军的重要性,尼古拉二世也觉得和谈无望,这才指示罗曼涅夫斯基,立刻攻击。
于是在十月二十日,俄军内河舰队抢先对华夏军内河舰队发动了攻击。
罗曼涅夫斯基之所以要让内河舰队首先发动攻击,是因为罗曼涅夫斯基对双方内河舰队的实力有着深刻的认识,从数量上来说,华夏军此时拥有内河炮艇八十艘,俄军拥有的内河炮艇大约有一百艘,俄军占据优势。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双方内河炮艇的武器装备都差不多,内河炮艇虽然说是“炮艇”,可是都没有装备火炮,因为松花江不是大海,炮艇不能造的太大,排水量差不多都是一两百吨,在这么小的船上,装备火炮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小船是无法扛起大炮的,因为发射时的后座力、炮身旋转时的反力矩都要作用在船体上,在船体太小的情况下,发炮后座力和炮身旋转力矩都会让船体失去稳定,日本的三景舰,就是小船扛大炮的典型案例,结果三景舰上的三百零五毫米口径重炮在整个海战中都没有使用几次。
俄军内河炮艇上装备的武器是两挺马克沁重机枪,而华夏军内河炮艇上装备的武器是一门格林快炮,两边的实力差不多。
从人员素质来看,俄军内河舰队的成员都是从黑龙江舰队、乌苏里江舰队调来的,作战经验丰富,和日军打过不少次仗,而华夏军方面,很多人都是新近编入的,基本上没有内河作战的经验。
俄军内河炮艇和华夏军内河炮艇武器装备相差不多,人员素质上有不小的优势,还拥有数量优势,所以罗曼涅夫斯基认为,这一战俄军的胜面很大。
罗曼涅夫斯基在战前的动员会议上甚至振臂高呼:“沙皇陛下的士兵们,这一战,我们在方方面面都占据着优势,打败华夏黄皮猴子,建立功勋的时候到了,出征吧,勇士们。”
俄军士兵各个趾高气扬地走上内河炮艇,向华夏军进攻,两边的内河炮艇大小差不多,每一艘都只能装载十个人,俄军的内河炮艇上,成员除了机枪手、弹药手、操舵员、司炉兵之外就没有别的了,而华夏军这边的内河炮艇上,却有——火箭弹发射组。
俄军的内河炮艇一字排开,每两艘之间间隔五十米,驶向华夏军内河炮艇驻地,华夏军内河炮艇立刻出动,同样一字排开,驶向俄军内河炮艇。
由于江面不像大海那样宽,所以双方相遇之后只有一种打法,那就是拼火力,谁把对手压下去,谁就赢了,正因为如此,所以俄军内河炮艇上的舰员有十足的信心战胜华夏军,在江面上射击,由于船身有起伏,所以射击的时候需要射手对瞄准点进行调整,这个全看经验。
距离六百多米,俄军内河炮艇首先开火,子弹雨点一样射向华夏军内河炮艇,华夏军内河炮艇上装备了钢制护板,子弹全都打在护板上,而华夏军这边,格林快炮却一直引而不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双方距离拉近到三百米,俄军内河炮艇的子弹开始击穿华夏军内河炮艇的钢制护板,不时有华夏军战士中弹落水,华夏军阵营里面一片惨叫哀嚎,俄军阵营一片欢腾雀跃。
华夏军内河炮艇开始开炮还击,可是俄军的内河炮艇上也有护板,同样是钢制的,而且经验丰富的俄军还在护板前后加装了木头护板,木头护板之外又有浸湿的棉被,华夏军内河炮艇的炮弹似乎没什么效果,俄军一时间占尽优势。
俄军水兵把一瓶瓶烈酒拿了出来,俄国人无酒不欢,打仗的时候更是如此,人在喝得半醉的时候,胆子是最大的,中国古话说“酒壮怂人胆”,就是这个道理。
俄军水兵把一瓶瓶刀子一样猛烈的酒灌进肚子,整个喉咙到胃,都像有火焰在烧,俄军水兵纷纷狂叫起来,子弹打得更加猛烈了。
华夏军内河炮艇在这样的打击下,落水身亡的水兵更多,有五艘内河炮艇甚至被迫停在了水面上,这场内河舰队大决战,初期华夏军伤亡惨重,这也让林飞下定决心,拿出一型专门在内河使用的内河炮艇,这型炮艇后来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战役中大放异彩。
双方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两百米,华夏军看似败局已定,正在这时,华夏军内河炮艇上的火箭筒发射组,冒着俄军的弹雨,发射了火箭弹。
俄军正在做大胜华夏军的美梦,一枚枚震天箭火箭弹就飞到眼前,由于发射距离只有两百米,所以火箭弹十分精准,几乎都打在了俄军内河炮艇上,爆炸陡然发生,一团团火光笼罩在俄军内河炮艇上,把护板后面的俄军炸了个五脏俱裂。
俄军的护板根本挡不住华夏军的火箭弹,通常都是火箭弹一碰到护板,护板就整块被炸飞了,那些钢制护板飞起来,像刀子一样打在俄军水兵的身上,有的俄军水兵直接被打成两截,肠子什么的一股脑流淌出来。
俄军内河炮艇一旦失去护板的保护,剩下的就是俄军水兵被格林快炮点名了,战场上的局势一时间有逆转的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俄军指挥官下达了一个堪称“坑爹”的命令,这个命令让后世的俄国历史学家骂了几千年。(沧海在微信公众平台分享了写作故事,请大家微信搜索——qietingcanghai,就是且听沧海的拼音,回复2即可观看)
752 消灭俄军内河炮艇
俄军指挥官下达的命令就是,继续靠近华夏军内河炮艇,用强大的火力和丰富的经验,杀光华夏军内河炮艇上的乘员。
下达这个命令的指挥官碰巧不知道,华夏军内河炮艇上的火箭弹,可是距离越近,打的越准,俄军内河炮艇往华夏军内河炮艇的近前靠,那不是找死吗?
华夏军内河炮艇上的震天箭火箭弹发射组有两个战士组成,一个是发射手,另一个是装填手,发射手负责震天箭火箭弹的瞄准和发射,装填手负责在火箭弹发射出去之后重新装填,这样发射速度可以达到最快。
装填手疯狂地装进震天箭火箭弹,发射手冷静地瞄准发射,江面上一条条火龙凌空飞腾,一团团浓烈的火球从俄军内河炮艇上骤然腾起。
当华夏军内河炮艇距离俄军内河炮艇近了之后,震天箭火箭弹可就不是在俄军内河炮艇外壳上爆炸那么简单了,震天箭火箭弹会深入到俄军内河炮艇的内部爆炸,它会把钢铁制成的船体撕开,然后再爆炸,这样一来,爆炸往往会将船体剧烈撕裂,导致大量江水涌入。
之前的俄军内河炮艇只是上面的人被炸死,被格林快炮打死,现在是船被炸沉,俄军的一百艘内河炮艇,眨眼之间就有二十多艘开始下沉。
随着俄军内河炮艇和华夏军内河炮艇距离的逐渐接近,沉没的俄军内河炮艇越来越多,除去那些乘员几乎被全部击毙的内河炮艇,能活动的内河炮艇只剩下五十来艘了,而对面华夏军的内河炮艇,却还有六十多艘。
俄军指挥官终于支撑不住了,他打出旗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五十来艘内河炮艇全部调转方向,向远处逃去。
华夏军内河炮艇担心俄军有援军接应,所以没有追赶,任由俄军内河炮艇撤退。
俄军内河炮艇的驻地是一大片水泡子,水泡子就是小型湖泊,由江水注入而成,没有什么文雅的名字,当地人都叫它“大泡子”,于是“大泡子”就成了俄军内河炮艇驻地的官方名称,甚至用俄语音译标注在了地图上。
松花江战役自此告一段落,这场战役以俄军惨败而告终,华夏军共击沉俄军内河炮艇三十五艘,击伤十六艘,华夏军内河炮艇共有十三艘失去战斗力,其中八艘沉没。
这场战役的中方指挥官是李明白,李明白在松花江战役取得全胜之后,立刻向林飞进行了报告,林飞见到俄军出动一百艘内河炮艇进攻,知道和谈之类的鬼话再也骗不了俄国人了,于是命令李明白,不需要等到十一月中下旬江水冻结,现在就立刻进军,击溃俄军。
李明白所在的华夏军指挥部为渡江战役做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在松花江水冻结的时候进攻,火炮战车能够从冰面越过松花江;第二套预案,在江水没有冻结的时候发动进攻,必须在水面上搭建浮桥,才能让火炮战车通过。
李明白于是采用第二套方案,不过在搭建浮桥之前,必须摧毁俄军内河炮艇势力,否则舟桥部队别想舒舒服服地架桥。
李明白已经知道俄军内河炮艇的驻地就在大泡子,所以开始准备攻击大泡子,全歼俄军内河炮艇。
大泡子的守卫很严,地形又是一个口小肚大的葫芦形,所以华夏军内河炮艇很难攻进大泡子,于是李明白决定,动用蛙人突击队,秘密潜入大泡子,携带燃烧手榴弹,将俄军内河炮艇全部炸毁。
蛙人突击队此时已经发展成为了一支拥有一千人的精锐力量,编成五个中队,每个中队有两百人,原来的蛙人突击队队长唐寅淳担任总队长。
此时蛙人突击队也在跟随李明白作战,总共有两个中队,四百人,唐寅淳亲自带队指挥。
李明白找到唐寅淳,说明了作战目的——全歼俄军内河炮艇,讲清了行动难度——俄军在大泡子一带守备很严,你们很难渗透进去。
唐寅淳向李明白就打保票,无论俄军有多少守卫,蛙人突击队一定能完成全歼俄军内河炮艇的任务。
李明白听到唐寅淳如此说,这才放心,当天晚上,唐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