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洋霸主-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强大的华夏军竟然被土匪打死了十五个人,这件事情连林飞都知道了,华夏军指挥部立刻调集重兵,围攻云蓬山,最终一举剿灭云蓬山,击毙土匪一百二十七人,俘虏一百五十人,经过调查审判,全部判处死刑,女匪首万花妖下落不明。

    在剿匪进行的同时,林飞还对奉天的工厂和矿场进行了接收,日本人走的时候,没有炸毁一座工厂或矿场,一方面是日本人走得仓促,没来得及,另一方面是日本人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反攻回来。

    奉天的工厂包括炼铁厂、炼钢厂、机械加工厂、火力发电厂等等,其中发电设备都是最新的,从美国引进的,发出的电专门供给工厂使用。

    奉天的矿场主要包括煤矿和铁矿,还有一部分有色金属矿,采矿设备都是日本自己制造的,技术水平不低。

    林飞看到这份工业清单,十分高兴,奉天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工业基地,这里成为工业基地,就能生产大批子弹、炮弹,到时候进攻韩国、蒙古、外东北,后勤运输成本将会极大降低。

    盛京是有石油的,林飞时代著名的辽河油田就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林飞时代东北曾经被日本人殖民统治了十四年,日本人拼命想找石油,结果一滴石油都没找到,日本这才进攻东南亚,攫取东南亚的石油资源(也就是华夏帝国的婆罗洲油田、苏门答腊岛油田和爪哇岛油田)。

    如果日本知道东北就有石油,那他们肯定不会跑到东南亚去,不去东南亚就不会和英美撕破脸皮开战,到时候世界历史就是另一种写法了。

    日本之所以没有找到石油,是和当时地质学发展有关系,当时的地质学家一直断言,中国不可能有石油,不过林飞作为一个现代人,知道盛京的辽河流域有大量油田,于是林飞派出石油考察队,前去寻找石油,林飞知道油田的大概位置,石油考察队的寻找时间大大缩短。

    有了石油,合成氨工业就有了原料,武器弹药需要的炸药和火药也就有了原料,将奉天建设成为工业中心的计划就能实现了,奉天建成工业中心,将会给华夏军提供大量武器弹药,对整个东北亚的局势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在奉天进行建设的同时,林飞也没有停止对日军的攻击,奉天战役之后,去往吉林的日军残余部队有八万多人,与原本就在吉林的日军合兵一处,日军还有十三万人,林飞当然不会看着这些人盘踞在吉林。

    林飞于是将旅顺方面军和奉天方面军统编为东北方面军,下辖装甲第一师、东北第一师到东北第五师、第十三师、第十四师、山东第一师到山东第五师,装甲第二师三团,总兵力二十万,装备侵掠之火火炮战车两百六十辆,hp…2型75毫米榴弹炮两百多门、hp…3型105毫米榴弹炮一百多门。

    林飞任命李明白为东北方面军总司令,向吉林进发。

    林飞为了试验新型武器,还特别派出一支秘密部队,使用某型新型武器,跟随部队一起行动。

    吉林距离奉天三百公里,中间有日本人修筑的公路和铁路相连,当然,铁路是不能用了,因为日本人在撤退的时候已经把铁路破坏殆尽,于是华夏军只能走公路,走公路的话,二十万华夏军大约需要走二十天,在这二十天里,乃木希典在指挥部里举棋不定。

    摆在乃木希典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坚守吉林,一条是向南撤退进入韩国,在战地会议上,乃木希典把是战还是撤退这个问题丢了出来,让大家讨论。

    首先发言的是建川康之介,建川康之介虽然只有三十多岁,不过却显得相当老成,这样的人最为可怕,既有年轻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又有老年人的成熟与稳重。

    建川康之介说道:“将军,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撤退了,从吉林到奉天,之间都是平原,华夏军的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可以轻易地发动攻击,我们很难守得住。”

    “谁说守不住!”一个冰冷的声音响起,声音里满是挑衅的意味,虽然建川康之介年轻,可是众人见到乃木希典对他十分器重,都对他崇敬有加,可是这个人,却对建川康之介没有一丁点尊敬的意思。

    众人看向那个人,只见他只是个少佐,看年纪不超过三十岁,日军之中,下级对上级无不毕恭毕敬,这个少佐竟然敢对建川康之介一个大佐如此无礼,所有人都惊诧无比。

    等他们细看这个少佐的长相时,却惊讶地发现,他们都不认识这个少佐,所有人的眉头都紧锁起来,包括建川康之介。

    这时乃木希典笑了起来,指着那个少佐说道:“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少佐,他名叫千代和雄,是帝国的驻米国武官,这次出访俄军,恰好我们来到了这里,他也就从俄军那边回来,帮助我们作战。”日本历来把美国称为“米国”。

    原来这个武官,就是千代美香的亲哥哥,千代静香的亲弟弟,因为在美国发现了莱特兄弟,并把莱特兄弟介绍回国,为日本研制飞机,得到了东乡平八郎和明治天皇的赏识,因此十分高傲,几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千代和雄的妹妹被林飞掠走,姐姐投靠了林飞,这两件事情在日本都是绝密的,连乃木希典都不知道,可是千代和雄自己却知道,他把这两件事情当成奇耻大辱,一心要向林飞复仇。

    建川康之介被千代和雄当众反对,却没有生气,只是淡淡地说道:“千代少佐,那请问我们怎么防守华夏军的侵掠之火火炮战车?”

738 火龙战车

    千代和雄高傲地说道:“防守华夏军的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当然要靠防御工事!”

    “防御工事?”建川康之介不屑地笑了起来,其他日军军官也纷纷摇头,之前的战役已经证明,防御工事对侵掠之火火炮战车毫无防御效果,日本的防御工事一次又一次被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突破,日军伤亡惨重。

    千代和雄冷笑一声,说道:“我刚刚从米国回来,米国专家也在积极研究对付火炮战车的办法,他们发现,侵掠之火火炮战车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建川康之介是个极 端民 族主义者,心中认为大和民族、大日本帝国唯我独尊,听到千代和雄的语气里有吹捧米国的意思,不屑说道:“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弱点我们已经发现不少了,它的履带就是一大弱点,只要炸毁了履带,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就寸步难行了,不知道千代少佐口中的米国专家,发现的是不是这个缺点?”

    千代和雄摇摇头,说道:“这个弱点当然不是米国专家发现的,米国专家经过研究发现,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主炮火力并不强,发射的炮弹只能对付步兵。”

    建川康之介神色一变,回忆起他之前研究过的战例,比如说旅顺要塞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一枚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炮弹曾经击中了壕沟底部的堡垒,结果堡垒毫发无损,再比如说奉天战役,这场战役中,侵掠之火火炮战车都没有发射炮弹去轰击堡垒,显然是炮弹对跑垒不起作用。

    建川康之介暗暗吃惊,这一点我怎么没有想到,都说米国的专家厉害,看来果然名不虚传,于是建川康之介说道:“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主炮火力不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做些文章,比如说,在我们的阵地上修筑起混凝土胸墙,胸墙上开出垛口,我们的水龙炮就躲在胸墙后面,等到侵掠之火火炮战车靠近就开炮,凭借水龙炮的威力,一定能把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击毁,华夏军的战斗力远不如我们帝国的武士,只要侵掠之火火炮战车被消灭,他们就完蛋了。”

    建川康之介叹了口气,“如果奉天还在的话,修筑混凝土胸墙还有可能,可是奉天已经被华夏军攻克,生产水泥的工厂全都落在了林飞的手中,没有水泥,我们就没法制造混凝土。”

    千代和雄大笑起来,“不必担心,我已经和俄国方面商量好了,他们会提供给我们大量混凝土的,甚至还会给我们出技术工人。”

    建川康之介急忙看向乃木希典,问道:“这是真的吗?”

    乃木希典微笑着点点头,“没错,这是真的,我刚刚接到了俄国方面的通报,他们愿意为我们提供一切帮助。”

    建川康之介眉头一皱,摇头说道:“将军,虽然我们有了俄国的帮助,可是在吉林防御,还是太危险了,我还是认为,我们应该尽快撤回韩国。”

    “不,我们不能撤退!”乃木希典提高了声音,“千代和雄少佐说的不错,我们不能撤退,如果我们撤退,整个东北就会完全落在林飞的手中,这对于我们帝国,是一场灾难,巨大的灾难,我们作为天皇陛下的武士,根本承担不起这个罪责,我们一定要守住东北,最终等到胜利的那一天。”

    众人听到乃木希典这样说,不再多说,纷纷同意在吉林驻守,乃木希典于是就在俄国人的帮助下,在吉林周围修筑了长达三十公里的胸墙,胸墙有一米五高,五米多厚,上面开有垛口和射击口,人躲在后面,可以发射水龙炮,也可以开枪。

    胸墙成一个半月形,把吉林围在核心(吉林是一座城市,是吉林省的省会,吉林省的省会和省名是相同的),吉林的东边是松花江,松花江的东岸就是俄国人的地盘,此时的俄国人已经开始真心实意帮助日军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六月十五日,华夏军抵达吉林前线,迎面撞上了日军的防御胸墙,华夏军随即准备攻击。

    六月十六日上午十点,华夏军对日军阵地发动了第一次攻击,华夏军见到日军的防御工事只有壕沟和胸墙,没有铁丝网,也没有雷区,猜到胸墙肯定不容易对付,于是尝试着对胸墙发动了轰击。

    十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向着胸墙射出了炮弹,炮弹在胸墙前后爆炸,胸墙纹丝不动,有几枚高爆榴弹打在胸墙上,胸墙只被炸出了几个小缺口。

    这次试探性攻击让华夏军明白,想要攻破这道胸墙,的确不容易,六月十六日夜,李明白在指挥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商讨如何攻破日军的防御胸墙。

    如何把日军的防御胸墙攻破,众人可是着实费了一番脑筋,首先用侵掠之火火炮战车轰击是肯定没用了,其次,用hp…3型105毫米榴弹炮轰击也不行,因为胸墙的高度只有一米五,榴弹炮不知道要发射多少枚炮弹,才足够炸毁胸墙,hp…2型75毫米榴弹炮问题更大,能不能炸开胸墙都在两说。

    有人想到了使用乾坤弓火箭发射筒和震天箭火箭弹,不过还是不行,就算火箭弹可以炸开胸墙,也只能炸开一小段,根本不够侵掠之火火炮战车过去的。

    有人指出,要让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冲过防御胸墙,其实并不需要炸毁胸墙,从胸墙上冲过去就行了,一米五的垂直高度虽然超过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极限爬高,可是只要在胸墙下面堆起一个斜坡,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就能冲过去了。

    可是如何堆起斜坡,成了最难的问题,胸墙上到处都是射击口,步兵只要靠近,就会被子弹杀伤,无法完成堆起斜坡的任务,如果用推土战车,虽然不怕子弹,可是却害怕水龙炮,可以确定,日军一定会在防御胸墙后面部署水龙炮。

    众人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没有找到一个靠谱的办法,这时李明白看向雷光师长,说道:“雷光,这么长时间了,我看你一言不发,你怎么不说话?”

    雷光师长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们的新装备,可以完全克制日军这防御胸墙,只不过我没有提出来,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李明白急忙问道:“你们装甲师又有什么新装备了,赶紧说说吧。”

    “是这样的,我们最新装备了一种战车,名叫火龙战车……”雷光师长正在说着,李明白突然打断了他,问道:“火龙战车是什么东西?”

    “是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家族成员……”

    雷光被再次打断,“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家族?侵掠之火火炮战车怎么会有家族?”

    “是这样的,按照陛下的说法,采用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底盘的战车,都是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家族成员,最明显的例子,我们的扫雷战车、推土战车,它们的底盘和侵掠之火火炮战车一样,只不过加装了碾压式扫雷器和推土铲。”

    “火龙战车的改进比较大,它完全取消了火炮系统……”雷光师长正在说话,又一次被打断了,这次打断他的是第十三师的师长,这不是华夏军的军官不讲礼貌,实在是雷光师长说的东西太“勾引”人,大家都想了解更多。

    第十三师师长问道:“取消了火炮系统,那它怎么战斗啊?”

    雷光师长无奈苦笑,“你们听我说完啊,我们虽然把火炮系统取消了,可是换装了全新的战斗系统,在火龙战车的内部,加装了一套齿轮油泵,火炮炮管也改成了喷管,喷管后面连接着储油箱,一按发射钮,汽油就可以像出海的龙一样喷出去几百米远,至于具体是几百米,涉及到机密,我就不说了。”

    雷光师长换上了得意的语气,“我们把汽油喷射出去几百米,接下来做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吧?”

    李明白接言道:“接下来就是把汽油点燃了,对不对?”

    “没错,接下来就是把汽油点燃,点燃汽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在炮管——也就是汽油喷管前面点火,让汽油喷出油管就直接燃烧,另一种是对满是汽油的地方打出燃烧弹,把汽油点燃,当然,这个燃烧弹是由喷火战车的机枪射出去的。”

    “在这次突破日军防御胸墙的战斗中,我们的喷火战车完全可以向防御胸墙喷出汽油,然后用燃烧弹点燃,防御胸墙一被点燃,日军就无法靠近,我们的步兵就可以趁机堆起斜面,让我们的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冲上防御胸墙。”

    “至于冲上胸墙之后的事情嘛,我们的侵掠之火火炮战车既可以留在胸墙上开枪扫射,也可以冲下胸墙,一米五的高度,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冲下去也不会摔坏。”

    李明白大笑起来,“雷光,原来你早有办法,那好,我们就用这个办法,来人,立刻去准备。”

739 火龙战车出击

    雷光随即安排火龙战车准备攻击,此时装甲第一师一共配备了三十辆火龙战车,这种装备还在试验之中,所以没有大规模装备,这种装备对付堡垒工事有奇效,所以华夏军日后打算大规模装备。

    其实用火龙战车对对付日军的防御,还是比较危险的,因为火龙战车的有效喷射距离是一百五十米到两百米,和风速风向有关,日军的水龙炮攻击距离是两百米到三百米,火龙战车想要攻击日军,必须进入水龙炮的射程,这一点,也是雷光开始的时候没有提出使用火龙战车的重要原因。

    后来雷光见到众人对火龙战车十分期待,也就不好多说这个困难了。

    为了保证火龙战车不被日军水龙炮击毁,雷光为火龙战车设计了一套攻击战术。

    雷光把三十辆火龙战车分成六组,每组五辆,每一辆的油料喷洒宽度大约在五十米左右,也就是说,五辆火龙战车足以在日军防线上打开一道两百多米的缺口,六组火龙战车就可以打开一千多米的缺口,足够后续的侵掠之火火炮战车长驱直入。

    每一个火龙战车小组,由十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保护,每一辆火龙战车的两侧后方,都有一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它们向胸墙开炮开枪,用子弹和炮弹压制墙壁后面的敌人,不让日军士兵有使用水龙炮的机会,每一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身后还有五名狙击手,精确狙杀出现在垛口后面的水龙炮发射组。

    这些狙击手其实没有装备狙击步枪,华夏军的狙击步枪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都配备给了狙杀队,他们使用的都是普通步枪,只不过枪法极好,被当成狙击手使用,其实这种大兵团作战,狙击手发挥的作用并不大,没有必要大规模配备狙击步枪。

    在火龙战车身后数百米的位置,还有若干辆大马卡车,当火龙战车完成火焰喷射燃烧任务,大马卡车会一马当先杀出去,把沙袋倾倒进入壕沟,在壕沟中搭建起两道斜面,之后再冲出壕沟,在胸墙下面搭建斜面。

    整个计划部署的天衣无缝,就看能不能顺利地执行了。

    为了方便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和狙击手掩护,雷光选择在白天对日军阵地进行攻击。

    六月十七日,风向东,风速两米每秒,火龙战车喷射的油料会被风吹回来,不适宜进攻。

    六月十八日,风向西,风速三米每秒,正好是火龙战车喷射油料的绝佳时机。

    上午九点,雷光命令火龙战车发动攻击。

    六个火龙战车小组分成三个方向,同时对日军阵地发动攻击,火龙战车和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卷起漫天的尘土,快速接近日军阵地。

    日军阵地上,所有日军士兵都进入了战斗状态,日军士兵在胸墙之后十多米的地方挖掘了战壕,华夏军开炮的时候,日军士兵就躲在战壕里,此时日军士兵担心华夏军对日军阵地进行火力覆盖,所以先进入战壕。

    眼看着侵掠之火火炮战车越来越近,阵地上却没有落下一枚炮弹,日军士兵意识到,这次华夏军不打算使用火力覆盖阵地,于是带着水龙炮,来到胸墙后面。

    日军士兵把炮筒架好,发射药和炸药包都装好,瞄准手举着简易测距仪,测算着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距离,发射手攥着拉火管,准备点火……

    距离日军阵地三百米,侵掠之火火炮战车按照原计划停下,向日军阵地射出了弹雨,炮弹和子弹一时间覆盖了日军阵地,水龙炮发射组距离垛口太近了,不少日军士兵都被击中,倒地身亡,有的水龙炮被引爆,炸死了不少人。

    不过跟随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狙击手并没有发挥作用,因为炮弹爆炸溅起的烟尘太大了,子弹打在胸墙上也会腾起烟尘,烟尘笼罩在胸墙上,把狙击手的视线遮挡得严严实实,这一点是雷光战前没有预料到的。

    前线指挥官随机应变,命令步兵冲上去,撤换下狙击手。

    火龙战车继续向日军阵地冲去,在这段时间里,日军有几个水龙炮发射了炸药包,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保护只可能降低水龙炮发射炮弹的概率,不可能彻底杜绝水龙炮发射炮弹的可能。

    此时水龙炮的另一个缺点暴露出来,那就是精度太差,这也是这种简易反装甲武器的痼疾,如果这种武器的精度高、射程远,那林飞时代各国就不需要装备反坦克炮了。

    水龙炮想要炸毁侵掠之火火炮战车,唯一的机会就是集中多门水龙炮,同时攻击一辆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用数量弥补精度的不足,而在这场战斗中,华夏军用火力掩护,导致能够发射炸药包的水龙炮很少,因此炸药包根本没有一枚命中火龙战车。

    火龙战车终于靠近了日军阵地,在火龙战车里面,只有两名乘员,一名驾驶员,一名发射员,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配置,是因为汽油发射装置和汽油储藏装置都相当巨大,有必要把乘员的空间节省出来,分配给这两个系统。

    炮塔里尽管只有一名乘员,可是仍然显得非常狭小,发射员用简易光学测距仪测算了一下距离,随后调整炮管指向,向日军阵地喷射了汽油,此时华夏军支援火力都停止了攻击。

    火龙战车用的汽油都是经过精炼的,易于爆炸和燃烧,呈现出淡黄色,不像之前旅顺要塞战役的时候倾倒的石油,颜色发黑。

    黄色的油柱喷向日军阵地,油柱开始的时候是笔直的,飞到后面,就分散开来,像雨点一样落下,几乎每个日军士兵都被淋湿了,汽油落在地上,在地上汇聚成小溪,缓缓流淌,整个战场上空弥漫着硝烟和汽油的混合气味。

    日军士兵对汽油并不陌生,在旅顺战役的时候,齐天大圣飞艇就曾经用过投掷油桶的招数,那时的日军士兵就知道用铲子把汽油埋起来,现在这些日军士兵更是如此,他们见到汽油撒过来立刻动手挖土埋汽油。

    这些日军士兵没有工兵铲,于是就用手。水龙炮本身就是个大圆筒,所以有的日军士兵就把水龙炮当成铲子用,铲土埋油,现在是六月份,东北十分温暖,土地都是软的,十分容易挖。

    火龙战车原本的计划是把汽油都喷射完毕,再用机枪射出燃烧弹,可是现在一看,日军士兵竟然在动手埋汽油,于是乘员们改变了主意,现在就点火。

    乘员们用机枪射出了燃烧弹,燃烧弹一碰汽油,立刻把汽油点燃,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日军阵地上腾起了一团巨大的火球,一大群日军士兵在火球中炸飞起来,带着满身火焰落下,在火焰之中变成焦肉。

    火球熄灭之后,大火便在日军阵地上燃烧起来,火焰裹挟着浓烟,冲天而起,日军士兵的身上都有汽油,这些汽油也被点燃,日军士兵变成了一群群人肉火炬。

    人被一点火星沾上都能疼死,更何况是全身起火,火焰烧灼的剧痛让他们撕心裂肺地尖叫,用尽力气打滚,没头没脑地乱跑……

    日军阵地上一片大乱,就这样火龙战车还不满足,继续喷射汽油,汽油一浇到火焰上,火焰就呼的一下子蹿起来十几米高,日军士兵这回算是见识到什么是“火上浇油”了。

    大火还把水龙炮的炸药包引燃,不时有剧烈的爆炸在阵地上响起,让人意外的是,炸药包的爆炸常常能把混凝土胸墙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华夏军这边几乎都不用搭建斜面了。

    火龙战车见到大火腾起,就停止了喷油,不过它们并没有撤退,而是靠近到壕沟前面,因为搭建斜面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汽油在这个时间烧完,火龙战车还要“补刀”。

    趁着这个时间,大马卡车飞箭一样冲向壕沟,在壕沟边上猛地甩头,把车尾对准壕沟,车厢里面“嗖嗖嗖”跳出五六个战士,跳下壕沟,卡车上的留下两个战士,把车厢里的沙袋扔下壕沟,壕沟里的战士用这些沙袋堆起斜面。

    堆起斜面这个过程比较慢,后方的雷光和李明白等高级指挥官看的是心急如焚,如果火焰在这个时候熄灭,日军大举反扑,大马卡车和壕沟里的战士都很危险了。

    雷光转头看看身边的参谋,沉声说道:“把我这番话记录下来——我是雷光,请求陛下,尽管为我们装备一型能够快速架桥的装甲车辆。”

    雷光正在说着,突然壕沟里传来了一阵密集的枪声,很快有战士来报告:“日军出动了部队进入壕沟,正在和我们的战士交火。”

    日军士兵虽然被烧死了不少,可是日军并没有溃退,日军指挥官见到华夏军靠近壕沟,立刻出动了壕沟敢死队,想要把华夏军挡在壕沟之外。

    华夏军如果被挡在壕沟之外,日军就能够重新建立防御,华夏军可真就是前功尽弃。

740 收复东北

    华夏军虽然不知道日军专门组建了壕沟敢死队,不过却做好了在壕沟中与日军作战的准备,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机枪全部瞄准壕沟,之前进入壕沟的战士也都带着枪,见到日军士兵猛冲过来,立刻开枪,双方于是在壕沟里展开激战。

    壕沟敢死队在华夏军优势火力的打击下,很快全部阵亡,两道斜面相继在壕沟中堆起,这个过程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日军阵地上的大火渐渐熄灭,阵地上空飘散着烤肉的香气,这香气里面还混着肉烧焦的气味和硝烟的气味,十分怪异。

    日军士兵见到火焰熄灭,再次冲杀过来,火龙战车再次喷射汽油,再次点火,这次的汽油都喷在了混凝土胸墙之后三五十米的地方,形成一条几十米宽的火焰带,把日军士兵死死拦在后面。

    大马卡车趁着日军不敢冲过火焰的机会,从壕沟中冲出,在混凝土墙下面搭建起斜面,斜面搭建完毕,前线的侵掠之火火炮战车没有直接冲过去,而是发射了三颗绿色信号弹,这是进攻的信号,华夏军看到这个信号,就会全军出动。

    后方指挥所的李明白一声令下,华夏军就如同潮水一样杀向日军阵地,在侵掠之火火炮战车的掩护下,华夏军的冲锋十分顺利,日军士兵几乎没有抵挡的能力,一道道防线很快被华夏军突破,日军士兵的阵地被越压越小,到了六月二十日,战斗发起的两天之后,日军被完全压缩进了吉林城,十二万日军此时只剩下了五万。

    六月二十一日,华夏军停止进攻,休整补充弹药,战场一时间恢复了宁静,吉林城中,日军高官不得不再一次商讨后续计划,是继续作战,还是撤退。

    由于吉林城的东边是松花江,日军完全可以借助松花江撤退,沿着松花江向南进军,最后进入韩国。

    撤退计划的簇拥者,主要是建川康之介,而反对者,正是千代和雄。

    在讨论会议上,建川康之介和千代和雄剑拔弩张,争论十分激烈,建川康之介首先说道:“我们现在必须撤退,没有别的选择了。”

    千代和雄却说道:“我们绝对不能撤退,首先,吉林城也有不少日本工矿企业,放弃吉林,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其次,撤出吉林,意味着我们彻底丢掉了清国东北,我们与俄国血战两年,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可是我们真的是无法守住吉林了,经过前面两天的血战,我们的部队都快要拼光了!”

    “我们可以向俄军求援,俄军此时就在松花江东岸,他们一定会渡江帮助我们的。”

    “不要再指望俄国人了,他们要是打算帮助我们,为什么前两天我们和华夏军血战的时候他们不来,他们还不是想要看着我们和华夏军两败俱伤,好趁机摘果子。”

    千代和雄和建川康之介正在争论,乃木希典轻咳一声,“好了,你们不要争论了,我决定了,做最后一次尝试,千代和雄,你立刻渡江,找到俄军指挥官,让他们立刻出兵救援我们,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出兵,我们就全军覆没了。”

    千代和雄答应下来,乃木希典又看向建川康之介,说道:“你立刻去准备撤退计划,如果俄军不是华夏军的对手,我们就只能撤退了。”

    建川康之介也答应下来,和千代和雄各自行动,结果俄军很快同意,出兵支援日军,不过具体如何支援,俄军没有通知千代和雄,给出的理由是保密,千代和雄觉得俄军就是在有意敷衍,十分失望。

    六月二十三日,休整完毕的华夏军再次对吉林城发动了攻击,华夏军得知,吉林城中已经没有清国百姓了,所有清国百姓,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