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洋霸主-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飞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增强自己的军力,水面战舰,自然是重中之重!

    一**七年九月十八日,林飞召开战列舰技术研讨会,会上林飞首先说道:“此时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纷纷对‘全装重型火炮’战列舰进行了研制,据情报介绍,这些战舰的主炮口径都达到了三百毫米以上,排水量都在一万五千吨以上,我们为了对抗这些战舰,必须拿出对等的战舰,现在我们的技术,能不能建造出排水量一万五千吨的战列舰?”

    工程师们面露难色,没有一个人回答,林飞沉声说道:“怎么不说话,是不是无法建造?”

    一个工程师答道:“报告陛下,排水量一万五千吨的战列舰,我们的确无法建造,我们现在的技术,只能勉强建造排水量一万吨的战列舰。”

    虽然相差了五千吨,也勉强可以吧,林飞接受了这个事实,接着问道:“那舰炮呢?我们现在能建造多大口径的舰炮,能不能建造三百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

    “这个嘛……”工程师们再次满脸为难,“陛下,我们无法制造三百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

    “怎么会这样,我们不是从日本抢回了不少技术资料吗?怎么还无法建造?”林飞眉头紧锁,如果无法制造三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那海军必然要面临射程劣势。

    “报告陛下,我们虽然有技术资料,可是想要吃透技术资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程师说的不假,吃透资料并自行设计制造武器,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

    “那我们现在能制造多大口径的火炮?”

    “二百……二百八十毫米。”

    “不行!二百八十毫米口径火炮的射程比三百零六毫米火炮差得远,而且英国人肯定还会制造更大口径火炮的,不要忘记了,他们在君权舰上已经使用三百四十三毫米口径主炮了!”

    工程师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林飞重重地叹了口气,下令散会,工程师们垂头丧气地走了出去,林飞愁眉紧锁,沉思不语,溪云低头垂手站在一边,为无法帮上林飞惭愧自卑。

    林飞想了许久,对溪云说道:“走,我们回办公室,去把哈伯先生请来。”

    溪云跟着林飞回到办公室,然后请来了化学家哈伯,林飞此时已经把绿卡授予了哈伯,哈伯正式成为了华夏公民。

    林飞直接问道:“哈伯先生,合成氨技术研究得怎么样了?”

    哈伯笑眯眯地说道:“报告林飞先生,现在我们已经能在实验室合成氨了。”

    林飞笑着称赞几句,哈伯很谦虚,“都是因为您给我的技术资料,我们才能这么快完成氨的合成,尤其是用铁粉、铝土和氧化钾做催化剂,您是怎么想到这种催化剂的?”

    这种催化剂在林飞时代,学过化学的高中生都知道,不过林飞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笑道:“尽快完成合成氨的工业生产研究,等到生产出合成氨,把这种物质研制出来。”

    林飞说着把一份资料递到哈伯的手上,哈伯拿过资料看了一遍,有些惊讶,“陛下,这不过是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的混合物罢了,有什么需要研究的。”

    “我要让它们的混合物平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不发生爆炸,您说需不需要研究?”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都可以当成炸药的,燃烧得稍微快一些,就会发生威力强大的爆炸。

    哈伯忍不住问道:“您为什么要让它们平稳燃烧呢?”

    林飞神秘地笑了笑,“哈伯先生,以后您会知道答案的。”

    哈伯没有多问,笑着走了,原来林飞让哈伯研究的这种东西,就是林飞时代火箭的推进剂,火箭推进剂有很多种,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的混合物是其中之一,这种推进剂比较初级,不过林飞一时间也拿不出高级的推进剂了。

    林飞又让溪云把齐奥尔科夫斯基请了进来,直接问道:“齐奥尔科夫斯基先生,我要的火箭,您设计的怎么样了?”

    齐奥尔科夫斯基眉头一皱,“我虽然把火箭设计出来了,可是我们没有推进剂,火箭是无法使用的。”

    林飞笑道:“推进剂我已经让人去研制了,您还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吧。”

    齐奥尔科夫斯基想了想,说道:“关于和我一起共事的人,我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他们原来做的东西是烟花,还是一种名叫‘窜天猴’的烟花,我很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懂火箭的原理。”

    “哈哈,齐奥尔科夫斯基先生,我们中国的窜天猴其实和火箭是一个道理的,你多教教他们,他们会懂得什么是火箭的。”

    齐奥尔科夫斯基想了想,答应着走了,林飞看着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背影,不由得露出了一阵得意的微笑,这个微笑看得一边的溪云一头雾水,她忍不住问道:“夫君,你笑什么啊?”

    林飞激动地说道:“现在火箭和推进剂都在研制了,我的火箭弹,应该很快就能装备到战列舰上,到时候我就用火箭弹战列舰去狠揍英国佬和日本鬼子的战列舰。”

    林飞面对着英国和日本的战舰优势,想出了火箭弹战列舰,这种战列舰以火箭弹为武器,在海军历史上,火箭弹从来没有被当作主战兵器使用过,只有在现代军舰上,火箭弹被当成反潜武器来使用。

    火箭弹的历史很久远了,中国古代的烟花——窜天猴,用的就是火箭弹原理,向后喷射出气体,推动物体向前运动,中国明代的武器——火龙出水,飞火神鸦,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火箭弹。

    火箭弹虽然出现得很早,可是到了近代,却没有用在海战上,这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推进剂,导致火箭弹的射程太近,远远赶不上舰炮,直到二战时期,苏联研制出喀秋莎火箭弹,火箭弹才广为使用,不过这个时候,海军主力武器已经变成了海军航空兵,火箭弹便失去了装备在军舰上的机会。

499 破交之战

    火箭弹相比于炮弹,拥有一大优势,那就是火箭弹自带发动机,射程可以达到炮弹难以企及的距离,而炮弹想要增加发射距离,只能靠多装填发射药,而发射药是不可能无限增加的,发射药装的太多,炮膛根本承受不住,最终发生炸膛事故。

    在林飞时代,火箭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五百公里,大型洲际导弹甚至可以达到一万公里(导弹其实就是火箭加上战斗部),大型探空火箭,甚至能飞跃三十八万公里的距离,把航天器送到月球轨道上去。

    而炮弹,巴黎巨炮的射程不过才131公里,后来的巴巴多斯巨炮的理论射程可以达到2000公里,不过这些巨炮体积无比庞大,根本没有在战场上使用的价值。

    林飞把火箭弹放上战列舰之后,射程肯定可以远远超过一万米,海战的时候,必然占据极大优势!

    至于火箭弹的威力,也远远超过炮弹,因为火箭弹自带发动机,所以它的口径可以做得很大,口径做得很大,装药量自然就多,像林飞时代的中国卫士…2火箭炮用火箭弹,口径高达406毫米,战斗部装药量远远超过炮弹。

    林飞的火箭弹战列舰虽然射程超远、威力强悍,不过却不是无敌的,因为火箭弹有一个先天的劣势,那就是相比于炮弹精度偏低,在海战之中,很有可能所有的火箭弹都打出去了,可是却没有一枚命中敌舰。

    这个缺点是无法完全克服的,想要完全克服,只能在火箭弹前面加上导引头,火箭弹身上加上控制舵机,把火箭弹改装成导弹,可是这些对林飞来说,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所以林飞只能一方面尽量控制误差,一方面增加火箭弹携带量,提高命中概率。

    林飞在研制火箭弹的同时,也开始对飞艇进行研制。研制飞艇,林飞再次用到了齐奥尔科夫斯基,齐奥尔科夫斯基最开始是研究飞艇的,后来才去研究火箭。

    林飞现在只知道法国人开始了飞艇的研制,至于法国人的飞艇是什么样子的,林飞一无所知,所以林飞无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参数,只能把自己知道的德国齐柏林飞艇的设计参数交给齐奥尔科夫斯基,让齐奥尔科夫斯基按照齐柏林飞艇的样子设计,齐柏林飞艇,已经是这个时代世界领先的飞艇了。

    装备的研制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火箭弹、飞艇、战列舰,在有林飞掌握的先进技术的帮助下,恐怕也需要一年才能完成,在这段时间里,英国、法国、日本等列强,也在积极研制新技术,可以这样说,华夏和列强,就是在进行一场赛跑,谁输了,谁就会输掉整个国家和民族!

    华夏的工业基础的确不如西方列强,甚至比穷兵黩武的日本都要差一些,如果公平竞争,林飞肯定会输,于是林飞决定,采取一系列手段,拖缓西方列强、日本和清国的发展。

    林飞最需要发起的,就是破交战。《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此时英国、法国、日本和清国结成了稳固的同盟,不破除这个同盟,日后的大战,华夏帝国必然再次陷入四面受敌的境地。

    四国同盟看似稳固,可是在同盟内部,却是矛盾重重!

    首先看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英国和法国,它们在印度支那半岛有着极深的利益冲突,印度支那半岛上有六个国家,缅甸、暹罗、马来亚、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其中缅甸和马来亚被英国占据,老挝、柬埔寨和越南被法国占据,暹罗夹在两强之间,是双方拉拢争夺的对象。

    英国一心想吞下法国殖民地,法国一心想吞下英国殖民地,双方的矛盾由此而来,不可调和,绝对不会因为有了华夏这个共同的敌人而消除。

    再看清国,清国和其他三个国家都有矛盾,英国和法国自然不用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火烧圆明园,发动中法战争夺走越南……几乎是一本活生生的血泪史,日本现在还占据着清国的龙兴之地——盛京。

    最后再看日本,日本其实和英法也有矛盾,日本此时还和清国一样,受着英国、法国不平等条约的欺压,英国人和法国人在日本享有治外法权,犯了罪日本也无权处置。

    林飞仔细分析了四个对手,结果发现,英国和法国的矛盾虽然深,可是自己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利用,因为自己在印度支那半岛并没有势力存在,所以林飞秘密派出特工,在印度支那半岛扶持自己的势力。

    挑动日本和英国、法国矛盾还是有希望的,林飞秘密指示王耀,在日本民间寻找反抗英国和法国的团体,给予他们资金资助。

    最适合挑动矛盾的,当属清国!

    清国受到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荼毒,火烧圆明园、旅顺大屠杀,英法至今仍然在向清国输送鸦片,日本第一师团仍然占据着盛京。

    挑动矛盾,最好的办法是掌握新闻媒体,报纸上的一条新闻,足足可以引起一个国家的**,中国古代就有报纸了,这种报纸被称为“邸报”,内容和形制和近现代报纸相距甚远,到了近代,外国人在清国创办了不少报纸。

    林飞决定,创办《清国时报》,地址位于上海的华夏领事馆内,这样就算被清国封杀搜查也不怕,毕竟清国不敢动华夏的领事馆。

    报纸的内容,当然是抨击清政府的**无能,指明英国、法国和日本对清廷的伤害之深,这个时代的清廷,还没有意识到报纸对舆论的导向作用,并没有像林飞一样设计极其严格的审查制度,所以林飞的思想可以毫无阻碍地在清国传播。

    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并不先进,印刷出来的图像十分模糊,所以报纸上只能刊载文字,光有文字,对读者的冲击力太小,于是林飞决定,办一个展览馆,里面陈列清国遭受各国欺压的物证,以此煽动清国百姓对英国、法国和日本的仇恨。

    为了引起清国百姓的共鸣,林飞把这个展览馆命名为“炎黄子孙蒙难纪念馆”,把这个展览馆设立在了台北,邀请清国官吏富商前来参观,台北距离清国很近,从福州乘坐林飞最新研制的高速运输船,只需要七个小时就能到达。

    林飞为了加快策反清国百姓的速度,把台湾建设成了旅游胜地,中国人自古就有冶游的传统,所以很多人都来参观游览,不过由于清国百姓大多数贫苦,来的**多数都是富商。

    时间接近了十一月二十二日,在两年前的一**五年,这一天是林飞赶走日本人的日子,后来林飞把这一天定为“台湾解放纪念日”。

    林飞决定,借台湾解放两周年纪念日的时机,邀请清廷官吏和民众,参加纪念日庆祝仪式,并在纪念日当天进行阅兵式,自己作为华夏帝国最高领导人亲自出席,为了庆祝这个日子,全国放假一天。

    林飞打着同文同种、同祖同宗的旗号,把邀请函送到了清国驻华夏大使馆,希望清政府派遣高级官员一起参加,没想到康有为见到邀请函就变了脸色,把邀请函重重摔在地上,朗声怒骂:“一个反叛,也敢与我大清同祖同宗。”

    康有为这个举动弄得华夏帝国外交部长勃然大怒,拂袖而去,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林飞,林飞听完冷笑连连,看来不用指望清国高官来了,不过没有关系,清国百姓来就足够了。

    没想到第二天,康有为竟然派人送来消息,消息中说,清政府派出一支二百人的使团,由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袁世凯担任团长,前往台北,出席台湾解放纪念日活动。

    袁世凯现在虽然是新军统领,可是“新军统领”不在清廷的官制之内,所以清廷就给袁世凯封了一个“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这可是从一品的大官。

    林飞没想到清廷竟然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有些意外,不过还是指示部下做好清国使团的接待工作。

    十一月十八日,林飞亲自前往台北,十一月二十日,林飞到达台北,台湾省省长徐骧亲自迎接。

    林飞直接去了炎黄子孙蒙难纪念馆,在里面一个展馆一个展馆视察,里面有日军杀害清国百姓的照片、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照片,还有被日军士兵杀害的清国百姓的骸骨,甚至还有一面八百米长的“哭墙”,上面刻满遇难者的名字……总而言之,每个炎黄子孙从这里出去,都会有一种捡起石头杀向日本、英国和法国的冲动!

    林飞满意地点点头,他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他对陪同的徐骧说道:“你们这个展览馆办得很好,不知道阅兵准备的怎么样了?”

    驻守台湾的第四集团军军长魏泽龙朗声答道:“报告陛下,都准备好了。”

    林飞笑道:“很好,在阅兵式上,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500 血火龙旗

    徐骧和魏泽龙纷纷惊问:“陛下要宣布什么大事?”

    林飞乐呵呵地说道:“具体什么事情,我现在要保密。”

    众人都笑了起来,这时林飞一眼看到了身穿民族服饰的台湾部族族长——图赫鲁那,他曾经和林飞并肩战斗过,还在刺杀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全歼近卫师团的战斗中立下过赫赫战功,此时的图赫鲁那,是台湾省副省长,部族自治联合会会长。

    林飞问了问部族的经济发展情况,然后问道:“凝霜呢,她怎么没有来?”

    图赫鲁那无奈地一笑,“她现在在自己的部族里呢,我已经把消息给她送到了,至于她为什么没有来,我也不清楚,唉,她们的部族啊,神神秘秘的……”

    林飞点点头,没有多问,转过天来,袁世凯率领清国使团来到了台北,林飞立刻亲自接见,本来还以为能和袁世凯聊什么重要事情呢,比如秘密订立协约,共同对抗英日,可是没想到袁世凯说的全都是没有半点用处的场面话。

    袁世凯来了之后,陆续还有清国的富商百姓前来,林飞让纪念馆立刻开放,允许所有人参观。

    纪念馆刚刚开放,里面就挤满了长辫子的清国人和短头发的华夏人,众人看到清国百姓遭到屠杀的惨状,无不义愤填膺,纷纷暗骂清政府**无能。

    时间很快来到了十一月二十二日,纪念大会正式开始,大会在纪念馆门口举行,门口搭起了主席台,主席台前面是大街,阅兵式在街上举行,观礼的人群则站在大街对面。

    上午十点,会场里面站满了华夏百姓和清国百姓,林飞登上主席台,首先号召全场众人,为所有被英国、法国和日本残忍杀害的同胞默哀三分钟。

    在默哀之时,军乐队奏响了沉重肃穆的哀乐,每个人都在默默地回想着在纪念馆里看到的一切,对比清国和华夏,感慨万千。

    三分钟的默哀很快结束,林飞重新抬起头来,朗声说道:“在这次纪念仪式上,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向所有华夏百姓宣布,那就是……”

    林飞语气一停,这才说道:“大家都知道,我们华夏帝国,至今都没有自己的国旗,在这次阅兵仪式上,我要正式宣布华夏帝国的国旗!”

    众人一片惊叹,华夏帝国建国已经两年多了,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国旗,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国旗,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

    林飞郑重地说道:“请——国——旗!”

    两个身穿96式华夏军装的军官,从纪念馆里走出来,他们捧着一根旗杆,国旗,就卷在旗杆之上,没有人能看见国旗真容。

    两个军官一人身穿海军军装,一人身穿陆军军装,时尚大师香奈儿设计的军装,十分英武,他们的身后,跟着整整齐齐的国旗护卫队,每个人的手中都握着装了刺刀的lbq…1型自动步枪,锋利的刺刀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国旗护卫队迈步整齐庄重的步伐,走上主席台,林飞朗声说道:“展开国旗!”

    陆军军官手握旗杆,海军军官展开国旗,这样的安排别有深意,陆军是华夏的稳固柱石,犹如稳固的旗杆,海军是华夏的攻击刀锋,要将国旗飘扬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旗面渐渐出现在众人眼前,只见旗帜的正中央,是一条腾空而起的金龙,金龙是中华传统祥龙,不过金龙的身边,缠绕着的可不再是祥云,而是奔腾的火焰,金龙的下面,是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大海竟然是血红血红的,似乎是一片血海!

    林飞指着旗面,高声说道:“这就是我们华夏的国旗——血火龙旗,我们华夏,我们炎黄子孙,就是旗面上那条腾飞的龙,身边缠绕着的,是烈火,身下是无边无际的血海。”

    “我们炎黄子孙忍受了太多的羞辱,太多的残害,我们必须奋起,必须腾飞,可我们的奋起和腾飞要靠什么,难道是靠友邦的提携、列强的怜悯吗?不!永远不!我们靠的是血的杀戮,火的征服,就如同这条金龙,浑身烈火,飞出血海!”

    林飞深吸了一口气,声音更加高亢,“同胞们,我向你们保证,这个世界上,谁再敢欺负你们,我必然亲率雄师,让这面血火龙旗,在他的家门口飘扬,我要告诉他们,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林飞安插在人群中的部下振臂高呼:“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慷慨激昂的百姓群起高呼:“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嘉宾席上,袁世凯和康有为等清国高官如坐针毡,尤其是袁世凯,他面无血色,暗暗心惊,华夏百姓竟有如此豪情,我大清百姓难及万一,日后开战,我大清恐怕不是华夏对手。

    康有为是满脸怒色,恶狠狠地自语道:“我大清皇帝乃是真龙,这华夏林飞不过是一介反叛,如何敢用龙旗?实在可恶!”

    软骨头周振邦却是一脸惊慌,暗暗想道,这火龙乃是西方最厌最怕之物,林飞怎么能将此物放于国旗之上,岂不让西方诸国厌弃?

    周振邦不知道的是,林飞当初确定火龙为旗面标志的时候,就有人提出,火龙是西方最厌最怕之物,是不是考虑换一种东西?

    林飞断然拒绝,西方人害怕火龙是他们的事情,需要改的人是他们,凭什么要我们改?不用火龙,难道用大熊猫吗?他们西方人最厌最怕火龙,我偏偏要用火龙做标志!

    百姓们高呼一阵,声音止息,林飞沉声命令:“阅兵式开始!”

    军乐队奏响了激昂的战歌,最先走过来的,是老兵方阵,组成方阵的人,都是当年奋勇保卫台湾的战士,他们有的穿着清军军装,有的穿着义军军装,还有的是部族战士,直接穿着本民族服饰。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负了伤,有的人两条腿都没了,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有的人眼睛没了,眼睛的位置只有两个可怕的空洞,被人搀扶着勉强行走;还有的人丢了胳膊,垂着空荡荡的袖管,可是眼睛里却闪着激动的光……

    清国百姓看到他们,无不暗暗感叹,他们为了保卫台湾,肢体伤残,可是我们的朝廷,却对他们不管不顾,还是飞帝好……

    老兵方阵后面,就是华夏陆军方阵,陆军方阵由两百二十五人组成,排成一个“15x15”的方阵,每个人的胸前都抱着一支lbq…1型自动步枪,枪口加装雪亮的刺刀。

    他们先以齐步行进至主席台附近,再以正步走过主席台,走正步的时候使出劈枪动作,正步走七十三步,以纪念台湾战争的七十三个日日夜夜(林飞官方史书记载的台湾战争是从一**五年九月十日的龙蛇谷战役开始算的,之前林飞扮猪吃虎的事情被官方史书有意忽略,所以只有七十三天)。

    陆军方阵之后是海军方阵,同样是两百二十五人,他们不携带步枪,只在腰间佩戴hsq…1型手枪,这种手枪是林飞最新研制的手枪,基本上仿制了林飞时代的五四式手枪,这也是华夏军队装备的第一支手枪。

    海军方阵之后是陆军特种部队——狙杀队,他们只排出了一个“8x8”的小型方阵,每个人都披着吉列伪装衣,在脸和手这些裸露的皮肤上涂抹油彩,手中握着ljq…1型狙击步枪。

    狙杀队这身打扮太惊人了,这个时代还没有部队是这个样子的,以致于把清廷高官们看得头皮发麻,纷纷惊呼,这是怪兽部队吗?

    解说员在介绍这支部队的时候,特意把“陆军特种部队”的称呼说了出来,让清廷高官们再次大吃一惊。

    狙杀队之后,海军特种部队——蛙人突击队亮相,蛙人突击队全身都披挂着潜水作战装备——氧气瓶、脚蹼、护目镜、紧身潜水衣,手中拿着的是lsx…1型水下步枪。

    清国高官和百姓哪里见过这种部队,哪里听说过蛙人,见到蛙人都傻眼了,一个个呆若木鸡,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给康有为倒水的侍从甚至都把水倒洒了康有为一裤裆……

    不过解说员在说这支部队的时候,并没有说出蛙人突击队的名字,只是说了“某部队”。

    蛙人突击队之后,血凰特种部队亮相,她们依旧是一袭黑衣,头上戴着只露出眼睛和口鼻的面罩,手中拿着的是刀和弩箭。

    解说员在解说的时候,特地说明,她们是血凰特种部队,都是由女子组成,这引来了清廷高官的一片哂笑,尤其是周振邦,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旁若无人地说道:“女人还能打仗?太可笑了!”

    这次阅兵式,林飞麾下三大特种部队尽出,这是因为林飞从情报中已经得知,英国、法国还有日本,都纷纷组建了特种部队,特种部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再藏着掖着已经没有意义了,索性就拿出来,展示军威。

    五个徒步方阵之后,是两个重武器方阵,其中一个是hp…1型六十毫米榴弹炮方阵,另一个是hp…2型75毫米榴弹炮方阵,林飞之所以把这两种武器拿出来展示,也是因为他有了更加强大的陆战武器。

501 仙子献毒

    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在今天这种场合,林飞自然不会把更加强大的陆军武器拿出来。

    不仅仅是陆军武器,海军武器林飞也是绝不示人的,现在世界各国都还不知道林飞的海军装备发展计划,等林飞的火箭弹战列舰、飞艇出世,世界各国必会大惊失色。

    阅兵仪式结束,后面还有群众游行,不过群众游行林飞和清廷高官就不需要再看了,他们于是纷纷返回住处。

    在驿馆里,袁世凯和康有为低声密谈,首先说话的是袁世凯,“有为先生,您说林飞这些天的举动,究竟意欲何为?”

    “依在下愚见,林飞这些举动,不过是诋毁我朝,蛊惑人心罢了。”

    “何以见得?”

    “林飞在纪念馆里所设置的诸样事物,无不在说我大清软弱无能,离间我大清与英吉利、法兰西、日本等友邦之关系,其实质,是想破除我们的联盟,林飞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袁世凯哈哈大笑,“有为先生和我想的完全一样,看来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康有为谦虚地一笑,“不敢和大人并称英雄。袁统领,依在下愚见,来华夏的这些草民,无不已受林逆之蛊惑,沦为劣等刁民,此等劣民,如毒草生于良田,若不尽数除去,必然殃及良苗。”

    袁世凯微微有些发愣,“有为先生,您的意思是说,把这些来台湾的百姓,全都杀掉?”

    “不错!”康有为恶狠狠地说道,“我这些天在百姓中暗访,发现我大清子民无不对圣上颇有微词,对林逆心存好感,长此以往,大清必然国之不国也,我们不单单要杀光这些百姓,更要下一道禁令,严禁百姓前往华夏。”

    “这个嘛……杀戮百姓,下发禁令,牵连甚众,圣上欲作有道明君,必然不肯如此。”

    康有为满脸焦急,“如果不这样做,我大清基业,必为林逆窃夺!”

    袁世凯大笑起来,“有为先生言重了……”

    “袁统领,康某人所言并非危言耸听,您怎么还能笑得出来?”康有为满脸怒容。

    “有为先生,您不必多虑,李大人已经为我安排下了万全之策。”袁世凯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看似胸有成竹。

    “李大人亲自安排的计策吗?”康有为惊讶不已,袁世凯微笑着点头,康有为长出了一口气,“中堂大人神机妙算,我难及万一,有中堂大人的妙计在,我可以放心了,只是不知道李中堂的妙计是什么?”

    “有为先生,不是在下有意隐瞒,您还是不知道为好。”

    “好吧,既然如此,我就不问了,我还有要事在身,就不多留了,告辞。”康有为说完起身走了,袁世凯把康有为送走,回来对一个侍从说道:“去把那个姑娘请来。”

    侍从答应一声,走了出去,时候不大,只见一个美丽少女走了进来,这个少女美得十分特别,犹如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九天仙子,不过少女的右腿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